Transcript Document

第三节、南方主要曲种
 一、苏州评弹
 二、四川清音
 三、福建南音
 四、广西文场
一、苏州评弹
 苏州评弹
 一说是苏州弹词(小书)和苏州评话(大书)的
合称。一说是弹词。
 苏州评弹是弹词类曲艺中影响最大的曲种,主要
流行在江苏、浙江、上海等地。
 评弹讲究“说、噱(xue)、弹、唱”(四功)。
说融合叙述和代言为一体;噱的目的是为节目增
添幽默感和艺术魅力;弹以小三弦、琵琶为唱腔
主要伴奏乐器;唱分为开篇和插曲。
 评弹音乐是主曲体的曲种。
 较早的弹词唱腔有“俞调”、“马调”、“陈调”3种。
 “俞调”
 嘉庆年间弹词艺人俞秀山所创。
 特点:曲折委婉,起伏多变,腔多字少,柔丽缠绵。上下句







结构,徵调式(落5),旋法高起低落,多向下五度跳进
(5—1)。代表曲目:朱慧珍《宫怨》。
“马调”
清同治年间评弹艺人马如飞所创。
特点:平稳质朴,起伏较小,级进为主,字多腔少,叙述性
强(文章调),上下句结构,徵调式(落5)。
“陈调”
清乾隆年间评弹艺人陈遇乾所创。
特点:舒缓深沉,朴实苍凉,兼具歌唱性和叙述性,适合表
现老人形象及凄凉慷慨的场景。商调式(落2),下句结束
时常作7、8度大跳。
代表曲目:刘天韵《林冲踏雪》。














除了上述的三大腔系之后,评弹有很大的发展,现今有一、二十种流派,主要
的流派有以下几种:
沈薛调
马调腔系中的两大支系之一,由沈俭安、薛筱卿承马调的特点加工发展而成。
特点:刚劲清脆,明快流畅,清晰爽朗,细致。
琴调
朱雪琴在沈、薛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唱腔流派。特点:起伏跳跃,轻快流畅,
如高山瀑布奔腾不息,一气呵成。
蒋调
蒋月泉溶马调和俞调为一炉所创。特点:韵味淳厚,秀丽柔美,沉稳丰润,质
朴大方。
丽调
徐丽仙所创。特点:早期柔和婉约,清丽缠绵;后来明朗刚健。唱腔结构上突
破旧弹词在节奏、速度上一贯到底的陈规,采用渐层趋紧的结构布局,增强音
乐发展的逻辑性和层次感。
代表曲目:
《杜十娘》——评弹传统开篇,是蒋月泉的著名唱段。
《林冲踏雪》——评弹传统“选曲”,是陈调的著名唱段,由著名评弹艺人刘
天韵演唱。
《新木兰词》——评弹新篇曲目,是徐丽仙的著名唱段。
《宫怨》——评弹传统“开篇”,是俞调的著名唱段,由著名评弹艺人朱慧珍
演唱。
评弹
金丽生\盛小云操《莺莺操琴》
评弹 金丽生《林冲踏雪》
评弹
周红《黛玉葬花》
评弹
赵开生、高博文《珍珠塔》
评弹《苏州好风光》
二、四川清音









四川清音是牌子曲类的主要曲种之一,流行在四川各地。
其唱腔清脆灵巧,委婉圆润,乐器伴奏清晰纯净。演唱上最有特点的是“哈哈腔”
的唱法,这是在唱腔曲折进行(多为16分音符)的时候连续使用顿断音的润腔
手法,很象“哈哈”的笑声,因而得名,又称“疙瘩腔”。这种唱法轻巧灵活、
精致晶莹,体现了四川清音的独特风格。
清音的前身称“月琴”,因用月琴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
四川清音的唱词大多用具体曲牌所规定的词格填写,每个唱段有一个独立的曲牌
(单曲体)或几个曲牌连缀(连缀体)而成。清音的曲牌有几十种,可分为大调
和小调两大类。
1、大调——是指四川清音中的主要音乐部分,共有8个:勾调、马头调、寄生
调、荡调、月调、背工调、反西皮调、滩簧调,简称:“勾、马、寄、荡、月、
背、皮、簧8大调”。
2、小调——大多是来自明清的小曲及各地民歌。前者大多作为连缀体的插入部
分使用,后者则作为单曲体而独立应用。
代表曲目:
《昭君出塞》——萧顺瑜的著名唱段。
《布谷鸟咕咕叫》50年代的新曲。由李月秋演唱。
三、福建南曲







福建南曲包括指、谱、曲三大部分。其中“指”与“谱”主要是器乐形
式,;“曲”即“散曲”,又称“草曲”,是以声乐清唱为主的,属于
曲艺形式,曲牌体。
“曲”是南曲中数量最多,最富有群众性的一部分。其曲目十分丰富,
曲词文雅,题材大体可分为抒情、写景、叙事三类。
南曲的艺术风格古朴典雅,委婉细腻,善于表现男女爱情和悲欢离合的
故事,听来悲切凄楚,似幽思怨诉,对人物感情的描绘十分深切细致。
旋律以级进为主,曲折婉蜒,跳进不多,常有特性旋律音调(称为
“韵”)贯穿全曲。
南曲的调式十分丰富,变换交替很富特色。调性称为“管门”。
南曲的演唱也非常细腻、幽雅。吐字和润腔都非常讲究,特别是吐字,
必须分字头、字腹、字尾及收音,显示出淳厚的韵味和缠绵曲折的情趣。
代表曲目:
《山险峻》是南曲中传统曲目的代表作。
四、广西文场
 广西文场是牌子曲类的曲种,流传于桂北地区,尤以桂林、柳








州、荔浦、恭城、宜山、融安等地最为流行。它是一种坐唱形
式的曲艺音乐。
广西文场的唱腔优美委婉、华彩流畅,演唱上有其独特的风格,
行腔时常将细腻柔美的颤音、滑音和装饰音相结合,来表现唱
腔内容,揭示人物感情。
文场因不用锣鼓只用丝竹伴奏而得名。音乐是浙江一带的“南
词”、“滩簧”传入桂林后逐渐形成的。
广西文场属曲牌曲种。主要唱腔有大调和小调两类。
1、大调——有四个:越调(又称月调)、思贤(又称丝弦)、
南词和滩簧,合称“四大调”。
2、小调——常用的有寄生草、银纽丝、扬州红、浙江红、马
头调、叠断桥、骂玉郎等。
大调用于唱整本故事,小调用于唱一事一物的短小段子。
代表曲目:
《贵妃醉酒》——是一段广西文场音乐中“滩簧调”演唱的开
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