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儿童文学的文本特征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第三章儿童文学的文本特征

第三章 儿童文学的文本特征




教学目标:掌握儿童文学的文本特征。
教学重点:儿童文学的故事性。
教学时数:6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一节 儿童文学的故事性








一、故事性与儿童阅读
1、故事情节:
作品中一系列具有因果关系的生活事件的循序
发展、环环相扣形成故事情节。
2、故事性:
是指文学作品中完整和生动的故事情节所形成
的叙事性质。(故事一定要有故事情节)
3、儿童的阅读为什么尤其注重故事性?
儿童读者的感性认识强于理性认识、形象思维
强于抽象思维。
二、故事性的构成






(一)“故事元”与“矛盾体现物”
1、故事元:基本故事,是故事发生的中心,是
故事的母体。
2、相同故事元可以有不同的故事。
3、故事元与情节的区别:
故事元可以是没有个性特征的,它只不过是叙
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在特定环境中活动而产生的
中心事件;而情节却是具有个性特征的,它运
用其构成的最小元素细节对中心事件进行演绎。
4、“矛盾体现物”:即道具,用以推动情节的
展开。(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火柴,《跳
水》中帽子,《风筝在天空飘》中的风筝等。)
(二)传奇性与意外性(离奇曲折、不同寻常):
 利用偶然、巧合、夸张、超常的形式、幻想等手段来
达到。
 (三)完整、连贯、生动、曲折
 完整:发生、发展、转化全过程(即有头有尾)。
 连贯:节奏紧凑,不松散(无大跨度的跳跃性)。
 生动:令人难忘,引人入胜。
 曲折:情节起伏,有悬念。
 (四)悬念与气氛控制
 悬念:悬而待解的疑端,常出现在紧要处、紧张时刻。
(电视连续剧集与集交结处常有悬念。)


(五)叙事语言的口语化与生活化
语言 书面语
文学口语
口语
日常口语
儿童化的文学口语简明、生动。
通俗易懂、生动传神的儿童口语又称为
“故事语言”。
(六)几种常见的故事构成方式
1、一般的构成方式
(1)纵式结构:时间
(2)横式结构:空间









2、特殊的构成方式
(1)三迭式(如“三打白骨精”)
(2)连环式(反复至少有四次,如《尾巴》)
(3)对立式(如《小白兔和小灰兔》)
三、故事性在不同文体中的具体体现
(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对故事性的依赖
程度会有所不同。)
1、儿歌、儿童诗:(小小情节)吸引儿童读者的注意
力。(叙事诗情节突出,故事性强。)
2、童话、小说:加强人物形象的塑造。(“性格型”
故事,见53页)
3、寓言:荷载思想(故事简洁)。
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









一、形象性
形象:具体形状或姿态,与抽象相对。
形象性表现在鲜明、生动、具体。
如何使语言富于形象性?
(1)(通过想象、联想、比喻、拟人、夸张)
使事物亲切、熟悉;
(2)(用拟人、夸张)增强动作感;
(3)增强色彩感。
二、简洁性
叙述语言
文学语言
人物语言(对话和独白)








三、音乐性
语言包括意义层面和声音层面(字音、语调、
节奏、押韵)
短促有力——明朗向上
缓慢肃静——平淡或悲哀
押韵响亮——易于吟唱、乐于吟唱
四、叙述性(叙述故事)——“讲”故事
(叙述是与议论、描写、抒情并列的概念。)
儿童文学强调故事性的特点导致它的语言重视
叙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