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03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张晓华
2010年8月
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描述性研究
分析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
列研究
实验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
定义
是通过描述疾病或健康的三间分布,
找出某些因素与疾病或健康之间
的关系,病因线索。
它既是流行病学工作的起点,也是
其它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基础。
基本概念
又称横断面研究或患病率研究,
是研究特定时点或时期和特定范
围内人群中有关变量(因素)与
疾病(健康状况)的关系。
研究目的和应用范围
掌握目标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状况
的分布;
提供疾病病因研究的线索;
确定高危人群;
评价疾病监测、预防接种等防治
措施效果。
研究特点
开始时一般不设对照
责问研究的特定时间
在确定因果时受到限制
对不会发生变化的暴露因素,可
以提示因果联系
研究分类
普查
抽样调查
研究的优点与局限性
优点
局限
常用抽样调查,结果有较 难以确定行因后果的时相
强的推广意义
关系
有来自同一群体自然形成
的同期对照组,结果具有
可比性
不能获得发病率的资料
可同时观察多因素
研究对象可能处于发病潜
伏期或隐性感染或病原携
带而被认定为正常人
病例对照研究
定义
是选择一组某病的病例,另选
择一组没有该病者作为对照,分别
调查其既往暴露于某个(某些)危
险因子的情况和程度,以判断暴露
于危险因子与某病有无关联及其程
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基本原理
以确诊的患某种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
病例
以不患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
对照
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
搜索既往危险因素暴露史
测量并并比较两组间各因素的暴露比
例,并经统计学检验该因素与疾病间
是否存在统计学上的关联
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
回顾性调查
由果→因研究
观察法
不能验证病因
研究分类(1)
病例与对照不匹配
从设计所规定的病例和对照人群
中,分别抽取一定量的研究对象
对照组人数≥病例组人数
选择对照没有特殊规定
研究分类(2)
病例与对照匹配
要求 对照在某些因素上与病例保持
一致
目的 对两组比较时排除该因素的干
扰
分类
频数匹配:匹配的因素在对照组和病
例组一致
个体匹配:1︰1、1︰R
匹配注意事项和目的
匹配注意事项
慎重选择匹配因素
可疑因素不宜作为匹配因素
比例一般为1︰1,最多不超过1︰4
避免匹配过度
匹配的目的
提高研究效率
控制混杂因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