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关节活动范围

关节活动范围又称关节
活动度( range of
motion,ROM)是指关
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
弧(角度)




全范围:肌肉收缩从完全伸展位到最大短缩位
外侧范围:肌肉收缩从完全伸展位到全范围的
中点位
内侧范围:肌肉收缩从全范围的中点位到肌肉
最大短缩位
中间范围:肌肉收缩从外侧范围中点到内侧范
围中点的部分



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关节运动通过人体
自身的主动随意运动而产生
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关节运动时通过外
力产生,无随意肌肉活动
AROM大?还是PROM大?




主动ROM和被动ROM均无障碍者,为正常
主动和被动活动均有部分障碍者,为关节僵硬、
关节内或外有骨阻滞、关节粘连、肌肉痉挛、
皮肤癍痕挛缩等
被动ROM正常,而主动活动不能者,为神经
麻痹(肌肉萎缩致肌力下降)
主动和被动活动均不能者,为关节僵直、关节
或周围组织有剧烈疼痛或肌肉痉挛等
运动终末感




在被动活动的关节达到最大末端时治疗师所获
得的手感即抵抗感
不同的解剖结构所产生的抵抗感不相同
当关节的解剖结构正常及ROM充分时,检查
者手中体会到的是正常的或生理性运动终末感
当解剖结构发生病理变化,或ROM下降或增
加时即出现异常的或病理性运动终末感
生理性运动终末感
性质
手感
原因
举例
软组织抵抗
软组织被挤压感
软组织间接触
被动屈曲膝关节
结缔组织抵抗
硬而富有弹性感
坚硬有少许弹性感
肌肉被牵伸
关节囊或韧带被
牵伸
伸膝被动背伸踝
被动伸MP
被动前臂旋后
骨抵抗
突然发生坚硬感
骨与骨的接触
被动伸肘
病理性运动终末感
性质
手感
原因
软组织抵抗
软,踩沼泽地感
软组织肿胀、滑膜炎
结缔组织抵抗
硬,有弹性感
肌紧张增加,肌肉、关节囊、韧
带短缩
骨抵抗
坚硬,粗糙关节面
接触并移动时骨摩
擦感
骨软化病、退行性关节疾病、骨
性关节炎、关节内游离体、骨化
性肌炎、骨折
虚性抵抗
因疼痛而在PROM
之前即停止
急性滑囊炎、关节炎、新生物、
骨折、心理反应
弹性抵抗
反跳感
关节内紊乱如半月板撕裂
痉挛抵抗
PROM突然停止且
有坚硬感伴疼痛
急性或亚急性关节炎、严重的活
动性损伤或骨折,无疼痛提示
CNS损伤引起的肌张力增高
影响关节活动度的因素







关节面的面积差
关节囊的厚薄和松紧度
关节韧带的强弱和多少
关节盘的介入
关节周围的肌肉和软组织的多少及弹性
年龄、性别及训练水平
生理状态,如麻醉、昏迷
正常的生理因素





拮抗肌的肌张力
软组织相接触
关节的韧带张力
关节周围组织的弱性情况
骨组织的限制
病理性因素







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
神经性肌肉挛缩:反射性挛缩、痉挛性挛缩、
失神经性挛缩
粘连组织的形成
关节内异物
关节疾患:RA、OA、关节僵硬、异位骨化
疼痛/保护性肌痉挛
关节长时间制动后

关节活动度异常分为活动度减少和活动度
过度两类,临床上以前者更为多见
关节活动度异常常见原因

关节本身的因素:关节内骨折或软骨损伤、关
节内游离体、关节积血或积液、类风湿性关节
炎、骨关节炎、关节先天性畸形均可引起疼痛、
肌肉痉挛或软组织粘连,导致关节活动度减少。

关节外因素:关节周围软组织(肌腱、韧带等)
损伤及粘连、疤痕挛缩、骨折、肌肉痉挛、严
重的肢体循环障碍均可引起关节活动度下降。
周围神经损伤引起关节活动度下降,中枢神经
损伤早期引起关节活动度过度,痉挛期则导致
关节活动度明显减少
测量目的





确定活动受限的关节部位
确定关节受限的程度
寻找和确定关节活动受限的原因或因素
为确定治疗目标和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提供客
观依据
保持连续记录以便治疗前后对比和疗效判定

检测ROM是评定运动系统功能状态的最基本
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对于判断病因和预测预后、
制定系统治疗计划、评定治疗的效果具有重要
意义
适应证






关节炎症
脱位复位后
骨折愈合后
截肢
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
关节继发性损害
禁忌证



关节脱位或骨折未愈合
肌腱、韧带、肌肉术后早期
骨化性肌炎
测量工具


普通测角计:也称通用
量角器,是临床最常用
的测量关节角度的器械
两个臂:移动臂,标有
指针;固定臂,附有刻
度盘,两臂于一端以活
动轴固定,轴为测角计
中心
电子角度计(倾斜计)
Infotronic GONIO Sensors

The comprehensive range
of this Goniometers and
Torsiometers are ideal for
quick, simple, and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joint
movement in multiple
planes. This sensors are
lightweight and flexible, the
sensors can be comfortably
worn undetected under
clothing, without hindering
the actual movement of the
joint.
方盘测角计

在木盘刻度面处于垂直位时,
方盘中心的指针由于重心在
下而自动指向正上方。使用
时采取适当姿位使关节两端
肢体处于同一个垂直面上,
并使一端肢体处于水平位或
垂直位,以方盘的一边紧贴
另一肢体,使其刻度面与肢
体处于同一垂直面上,即可
读得关节所处的角度

优点:
1、不必以关节骨性标志确定测量的轴心
2、操作简便
3、正确使用误差小
4、可适于脊柱等难以使用普通测角计的
部位
瑞士Spinalmouse 脊柱电子测量仪

SpinalMouse®脊柱测量
仪可手控在背部皮肤上
沿脊柱滑动,测量头根
据脊柱纵向和侧面形状
自动跟踪并记录以下医
学参数:
• 相对垂直倾角
• 每个椎骨节的脊柱后凸
及前凸情况
• 脊椎节角度度
• 骨盆位置
• 背部长度
皮尺

用于特殊部位的测量如脊柱活动度、手指活动
度等


量角器的选择:关节大小
量角器的摆放:使用通用测角计时,测角计轴
心须与关节活动轴心一致,两臂与关节两端肢
体长轴平行



体位:美国骨科学会关节运动委员会推荐中立
位法,即解剖学立位时的肢位定为零起始位
不同的体位由于软组织的紧张程度不同而出现
差异
舒适体位,测量在全关节活动范围不受限的解
剖位上进行

固定:避免出现代偿运动,充分固定近端骨;
固定的方法可借助于被测者的体重、体位以及
测量者施加的外力
ROM表示方法


一种以解剖部位为O°不论屈或伸,当关节伸
直受限时,测量的角度数可能成为负数
另一种在屈曲活动记录时以充分伸直为O°,
在伸直活动记录时以充分伸直为180°,这样
可避免出现负数,但使关节总活动度的计算变
得复杂化
测量步骤





向患者解释测量目的与方法
暴露被检查部位,确定测量体位
固定近端,要求被检查者受累关节进行各种主动
运动
测量AROM:如果受限,治疗师应继续被动运动
该关节(注意疼痛、运动模式与质量、是否有联
合运动或代偿运动、分析AROM受限的原因)
测量PROM:分析原因(疼痛、痉挛、粘连等)
注意事项








被检查者保持正确体位并给予充分固定,避免错误,
减少误差
选择适当的量角器,正确操作
首次和再次测量的时间、地点、测量者及所用测量工
具应保持一致
动作轻柔缓慢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同高
详细记录AROM和PROM
注意观察关节有无变形、浮肿、疼痛、挛缩
进行双侧测量并比较,正常值仅供参考,存在个体差
异



有下列情况时测量须谨慎:关节或关节周围炎
症或感染、关节脱位、关节血肿、怀疑存在骨
性关节僵硬、软组织损伤
注意药物对ROM测量结果的影响
有明显骨质疏松或骨的脆性增加时避免测量
PROM
各关节活动度的具体测量
关
节
运动
屈伸
内收
外展
体位
量角计摆放
轴心
固定臂
移动臂
坐/立位
肩峰
腋中线
肱骨长轴
同上
盂肱关
节前或
后方
肩峰与地
面的垂直
线
肱骨长轴
尺骨
同上
正常值
屈0~180°
伸0~60°
内收0~45°
外展0~180°
肩
水平
内收
外展
坐位肩屈
90°并
内旋
肩峰顶
部
与肱骨长
轴平行并
与躯干垂
直
内外
旋
仰卧位
尺骨鹰
嘴
与地面垂
直
水平外展
0~90°
水平内收
0~30°
0~90°
肘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关
节
肘
运动
体位
量角计摆放
正常值
轴心
固定臂
移动臂
屈
坐/立/仰卧位
臂取解剖位
肱骨
外上
髁
与肱骨长
轴一致
与桡骨长
轴一致
0~150
伸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0
过伸
展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0~10
前臂活动度测量
关节
前臂
运动
体位
坐位,上
旋前 臂置于体
旋后 侧,屈肘
90°
量角计摆放
轴心
中指尖
固定臂
移动臂
与地面
垂直
与包括
伸展的
拇指的
手掌面
一致
正常值
各0~90°
腕关节活动度测量
关节
运动
体位
量角计摆放
轴心
固定臂
坐/站位,屈
掌屈
背伸
肘90°,
前臂置中立
位
腕关节
与桡骨长
轴一致
移动臂
与第二
掌骨长
轴一致
腕
坐/立位,屈
桡尺
偏
肘90°,
前臂旋前,
腕中立位
第三掌
骨基底
部
前臂背侧
中线
第三掌
骨背侧
纵轴线
正常值
掌屈
0~90°
背伸
0~70°
桡偏
0~25°
尺偏
0~30°
指间关节活动度测量
下肢主要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髋关节
关
节
髋
运动
体位
量角计摆放
正常值
轴心
固定臂
移动臂
屈
仰/侧卧,对侧
下肢伸直
股骨
大转
子
与身体纵
轴平行
与股骨纵
轴平行
0~125°
伸
侧/ 俯卧,被
侧下肢在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0~30°
内收
外展
仰卧
髂前
上棘
左右髂前
上棘连线
髂前上棘
至髌骨中 各0~45°
心的连线
内旋
外旋
仰/俯卧,两小
腿于床缘外下
垂
髌骨
中心
与地面垂
直
与胫骨纵
轴平行 各0~45°
×
下肢主要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髋关节
关
节
髋
运动
受检体位
量角计放置方法
正常值
轴心
固定臂
移动臂
屈
仰/侧卧,对侧
下肢伸直
股骨
大转
子
与身体纵
轴平行
与身体纵
轴平行
0~125°
伸
侧/ 俯卧,被
测下肢在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0~30°
内收
外展
仰卧
髂前
上棘
左右髂前
上棘连线
髂前上棘
至髌骨中 各0~45°
心的连线
内旋
外旋
仰/俯卧,两小
腿于床缘外下
垂
髌骨
中心
与地面垂
直
与胫骨纵
轴平行 各0~45°
髋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关
节
髋
运动
体位
量角计摆放
正常值
轴心
固定臂
移动臂
屈
仰/侧卧,对侧
下肢伸直
股骨
大转
子
与身体纵
轴平行
与身体纵
轴平行
0~125°
伸
侧/ 俯卧,被
侧下肢在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0~30°
内收
外展
仰卧
髂前
上棘
左右髂前
上棘连线
髂前上棘
至髌骨中 各0~45°
心的连线
内旋
外旋
仰/俯卧,两小
腿于床缘外下
垂
髌骨
中心
与地面垂
直
与胫骨纵
轴平行 各0~45°
膝关节活动度测量
关节
膝
运动
体位
俯卧、侧
屈、
卧或坐在
伸
椅子边缘
量角计摆放
轴心
股骨外
侧髁
固定臂
与股骨
纵轴平
行
移动臂
腓骨小
头与外
踝连线
正常值
屈:
0~150°
伸:0°
过伸:
0~10°
踝关节活动度测量
关节
运动
背屈
跖屈
体位
仰卧,踝处
中立位
量角计摆放
轴心
腓骨纵
轴线与
足外缘
交界处
固定臂
与腓骨纵
轴平行
移动臂
与第五
跖骨纵
轴平行
踝
内翻
外翻
俯卧,足位
于床外缘
踝后方
两踝中
点
小腿后纵
轴
轴心与
足跟中
点连线
正常值
背伸:
0~20°
跖屈:
0~50°
内翻
0~35°
外翻
0~25°
踝关节活动度测量
量角计摆放
关节
运动
体位
正常值
轴心
背屈
跖屈
仰卧,踝处
中立位
腓骨纵
轴线与
足外缘
交界处
固定臂
与腓骨纵
轴平行
移动臂
与第五
跖骨纵
轴平行
背伸:
0~20°
跖屈:
0~50°
踝
内翻
外翻
俯卧,足位
于床外缘
踝后方
两踝中
点
小腿后纵
轴
轴心与
足跟中
点连线
内翻
0~35°
外翻
0~25°
脊柱关节活动度
关节
颈
部
运动
体位
前屈
颈部
量角计摆放
正常值
轴心
固定臂
移动臂
坐或立位,
在侧方测量
两臂交点
与地面垂直
外耳道与
鼻尖连线
0~45°
后伸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0~45°
左旋右旋
坐或仰卧,
与头顶测量
头顶后方
头顶中心矢状
面
鼻梁与枕
骨结节连
线
0~70°
左右侧屈
坐或立位,
于后方测量
C7棘突
C7与L5棘突
连线
枕外粗隆
与后头部
中线一致
0~50°
脊柱关节活动度
关节
颈
部
运动
体位
前屈
颈部
量角计摆放
正常值
轴心
固定臂
移动臂
坐或立位,
在侧方测量
两臂交点
与地面垂直
外耳道与
鼻尖连线
0~45°
后伸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0~45°
左旋右旋
坐或仰卧,
与头顶测量
头顶后方
头顶中心矢状
面
鼻梁与枕
骨结节连
线
0~70°
左右侧屈
坐或立位,
于后方测量
C7棘突
C7与L5棘突
连线
枕外粗隆
与后头部
中线一致
0~50°
脊柱关节活动度
关节
颈
部
运动
体位
前屈
坐或立位,
在侧方测量
后伸
同上
左旋右旋
坐或仰卧,
与头顶测量
左右侧屈
坐或立位,
于后方测量
颈部
量角计摆放
正常值
轴心
固定臂
移动臂
肩峰
平行前额面中
心线
外耳道与
鼻尖连线
0~60°
同上
同上
同上
0~50°
头顶后方
头顶中心矢状
面
鼻梁与枕
骨结节连
线
0~70°
C7棘突
C7与L5棘突
连线
枕外粗隆
与后头部
中线一致
0~50°
Cervical Range of Motion Instrument

颈椎活动度测试仪
脊柱关节活动度
关节
胸
腰
部
胸腰部
量角计摆放
运动
体位
前屈
坐或立位
L5棘突
后伸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0~30°
左右旋
坐位,固定
骨盆
头顶部中
点
双侧髂嵴上缘
连线的平行线
双侧肩峰
连线的平
行线
0~45°
左右侧屈
坐或立位
L5棘突
两侧髂嵴连线
中点的垂线
C7与L5棘
突连线
0~35°
轴心
固定臂
移动臂
通过L5棘突的 C7与L5棘
垂线
突连线
正常值
0~45°
胸腰段脊柱屈伸





测量体位:立位,双脚与肩同宽(测伸展时被
测者双手叉腰)
测量点:C7到S2
测量工具:皮尺
测量方法:起始和终末距离变化
参考值:胸腰段屈曲10cm,伸展2.5cm
腰段脊柱屈伸




测量体位:立位,双脚与肩同宽
测量点:S2及S2上10cm
测量工具:皮尺
测量方法:起始和终末距离变化
脊柱关节活动度
关节
胸
腰
部
胸腰部
量角计摆放
运动
体位
前屈
坐或立位
L5棘突
后伸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0~30°
左右旋
坐位,固定
骨盆
头顶部中
点
双侧髂嵴上缘
连线的平行线
双侧肩峰
连线的平
行线
0~45°
左右侧屈
坐或立位
L5棘突
两侧髂嵴连线
中点的垂线
C7与L5棘
突连线
0~35°
轴心
固定臂
移动臂
通过L5棘突的 C7与L5棘
垂线
突连线
正常值
0~45°
胸腰段脊柱伸展



测量体位:俯卧位,腹下垫枕,双手置于肩水
平支撑床面,骨盆固定
测量点:颈静脉切迹与床面距离
测量工具:皮尺
脊柱关节活动度
关节
胸
腰
部
胸腰部
量角计摆放
运动
体位
前屈
坐或立位
L5棘突
后伸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0~30°
左旋右旋
坐位,固定
骨盆
头顶部中
点
双侧髂嵴上缘
连线的平行线
双侧肩峰
连线的平
行线
0~45°
左右侧屈
坐或立位
L5棘突
两侧髂嵴连线
中点的垂线
C7与L5棘
突连线
0~35°
轴心
固定臂
移动臂
通过L5棘突的 C7与L5棘
垂线
突连线
正常值
0~45°
躯干旋转



测量体位:坐位,双足置于矮凳,双上肢交叉
握于胸前,测试者固定被测试者骨盆
测量方法:目测
避免躯干前屈、后伸、肩在躯干旋转方向水平
外展
脊柱关节活动度
关节
胸
腰
部
胸腰部
量角计摆放
运动
体位
前屈
坐或立位
L5棘突
后伸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0~30°
左右旋
坐位,固定
骨盆
头顶部中
点
双侧髂嵴上缘
连线的平行线
双侧肩峰
连线的平
行线
0~45°
左右侧屈
坐或立位
L5棘突
两侧髂嵴连线
中点的垂线
C7与L5棘
突连线
0~35°
轴心
固定臂
移动臂
通过L5棘突的 C7与L5棘
垂线
突连线
正常值
0~45°
躯干侧屈




测量体位:立位,双脚与肩同宽
测量点:中指尖到地面距离
测量工具:皮尺
避免代偿动作(脊柱前屈、后伸、同侧髋或膝
屈、对侧下肢离地)
复习题


名词解释:关节活动范围
关节活动度测量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