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處境、經驗與反省 - 教理中心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第二章處境、經驗與反省 - 教理中心
宗教及倫理課程
陳永堅校長
陳素韻老師
1
主要議題
宗教及倫理科的課程介紹
學與教的資源簡介
宗教科的教學設計
2
科目名稱
B K 聖經知識
RE 宗教教育 宗教及倫理
RME 宗教及道德教育
ETHICS 倫理
OTHERS
(一)宗教及倫理科的課程介紹
課程是甚麼?
天主教學校為甚麼要推行宗教倫理/道德課?
現行初中宗教教育課程介紹
宗教及道德教育課程
新高中倫理及宗教科
宗教教育的不同進路
4
課程是……
是一個精心設計的教學計劃,藉以向學生傳
授社會認為重要的學識及傳統的價值觀。課
程不限於課堂內,亦可以包含課堂以外的非
規範學習。 廣義地講,課程是學習者從無知
通過學習而得知的過程。學習課程的可能是
有意安排或者偶然發生的,也可能是美好的
或是痛苦的。
5
課程是……
課程乃教師的生活經驗
A
teacher teaches who he is (J. Dewey)
6
課程是……
須因應社會需求,界定甚麼是值得學生學習的內容,
所訂定的學習內容,也必須配合學生在不同學習階
段的能力,和他們學習及理解事物的方式。
我們必須改變以往把課程視作「文件」的觀念,轉
而視之為「學習經歷」,以提高學習效能。
學習經歷由以下各項交織而成:
➩ 目標
➩ 學習過程
➩ 學習內容
➩ 社會環境
7
課程架構與宗教教育
課程架構是由以下三個互有關連的部分組成:
➩ 學習領域
➩ 共通能力
➩ 價值觀和態度
8
七個學習目標
9
香港宗教及倫理官方課程
小學未設宗教教育科
宗教教育科(中一至中三)(1999)
中四至中五:宗教科(1998)
高補: 倫理及宗教科(2001)
新高中: 倫理與宗教(2006)
10
11
12
宗教教育科課程目標
鼓勵學生探索聖經所啟示的宗教信仰
讓學生認識宗教信仰與他們身處的境況的適
切性
讓學生學習探索倫理及社會問題的正確技能
讓學生明白聖經所啓示的宗教信仰是基督信
仰的基礎
13
宗教教育科(中一至中三)(1999)
基督信仰
宗教是什麼?
宗教語言
始創人
信眾
宗教團體
禮儀
信仰
社會工作
道德責任
14
15
16
17
現時天主教學校採用教材/教科書
小學
《我是主的羊》
《幸福的道路》
《踏上星光途》
中學
《恩榮之道》
《愛與生命教育》
《我走星光道》
徐錦堯神父著作
《香港情、中國心》(高小)
《香港情、中國心》(初中)
《香港情、中國心》(高中)
《倫理教育、蛻變、群居、成長、修身、新民》(中學)
校本教材
18
常用的教科書/工具書
初中階段
20
恩榮之道 (一)
透過舊約人物,帶引學生:
認識救恩的歷史
對今日青年人的啟示
以舊約人物為榜樣,在生活中實踐天主的正
義
21
恩榮之道 (一)
他竟然相信了?! 亞巴郎
我愛我家
若瑟
眾人之僕
梅瑟
忠孝並存
盧德
知己難逢
達味
無價之寶
撒羅滿
22
恩榮之道 (一)
衛道之士 厄里亞
千金難買正義人
亞毛斯
做個胸襟廣闊的人
約納
面對挑戰
約伯
愛的滿全
耶穌
23
恩榮之道 (二)
以耶穌生平為骨幹,帶引學生認識耶穌,在生
活中實踐愛主愛人:
新的開始
平凡中的不平凡
明智選擇
義不容辭
誰可依靠
24
恩榮之道 (二)
招募
成長
憐憫
放下包袱
生命無價
最大的愛
希望工程
薪盡火傳
25
恩榮之道 (三)
以十誡為基礎,帶領學生探究現代人的倫理生
活、價值取向:
沒有欄杆的天台
我們信
欽崇一天主在萬有之上
誰是你的偶像?
一諾值千金?
毋呼天主聖名以發虛誓
喜樂的主日
守瞻禮之日
26
恩榮之道 (三)
建設美好家庭
生命是個奇蹟
誰是強者
和平心中載
真愛的風采
順流?逆流!
人有我有?
並無虛言
孝敬父母
毋殺人
毋行邪淫
毋偷盜
毋妄證
毋願他人妻
毋貪他人財物
27
天主教香港教區
天主教中學、小學及
幼稚園
宗教及道德教育課程
28
香港天主教學校推行宗教道德教育的現況
各階段課程連貫性不強
重知識與價值觀灌輸的教與學
未觸及學生生活經驗
欠涵蓋較全面的課程教材
教師欠資歷及培訓
教師專業發展活動不足
系統性研究極少
天主教教師及學生人數不多
29
香港中學的德育及公民教育發展方向
30
1. 整合式的【德育及公民教育】
31
2. 透過『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推動德育及公民教育
32
3. 『生活事件方式』推行
33
4
專
題
研
究
及
考
察
34
5. 國民身份認同
35
目錄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定義
背景、經驗與反省
宗教及道德教育科課程宗旨、架構及原則
各階段學習目標
時間分配
評估原則
課程資源及支援措施
36
第一章 定義
道德教育vs倫理教育
在「聖經」、「宗教」或「倫理」等科目及
學生宗教活動中進行
負責執行的卻不單包括宗教倫理科教師,而
是所有教師及學校行政人員
專責宗教教育和德育委員會
37
第二章 處境、經驗與反省
絕大部分的學生都不是天主教徒
學生受著同一香港社會的文化力量影響
學生的家庭背景
兩代之間欠溝通
家中上網文化影響親子關係
破碎家庭增多
38
第二章 處境、經驗與反省
社會風氣及文化背景
物質主義和賭博
強調個人權益、忽略尊重他人
對性的開放
青少年面對的困惑、生命的價值
困惑與逃避
生命的價值:情意教育元素的重要
須聆聽面對困惑青少年的心聲
39
第二章 處境、經驗與反省
課程有需要適合不同背景的學生
德育方面的弱勢學生
天主教同學的信仰培育
宗教教育、德育與中華文化
課程內容及方向與中華文化
課程推行方法(言教與身教)與中華文化
40
第二章 處境、經驗與反省
學校、堂區和教區機構的分工和合作關係有
待強化
41
第二章 處境、經驗與反省
教育改革
課程改革
照顧學生學習上的差異
教師的壓力
42
第二章 處境、經驗與反省
學生在個人發展階段的特徵
幼稚園學生
初小學生
高小學生
初中學生
高中學生
43
第三章 宗教及道德教育課程宗旨、
架構及原則
課程宗旨
以道德和靈性價值而非純宗教價值為主
教理中的價值是天主教學校宗教及道德價值的核心
慕道班或主日學會教授的純宗教知識和價值並非本課程的核心
本課程內宗教元素的定位是學術與靈性兼備、適合天主教和非天主
教學生的「宗教教育」,而非假設學生已接受基督信仰的「教理教
育」
課程的設計並不假設學生心裡信仰耶穌為主
「教育取向」 (Educational Approach)而非「教理取向」
(Catechetical Approach)或「傳教取向」(Evangelical Approach)
教理教育的內容在本課程照顧天主教學生的部分仍有它的位置
44
第三章 宗教及道德教育課程宗旨、
架構及原則
教學模式理念架構
厄瑪烏故事、「基督徒生活經驗分享」模式
講述及反省生活經驗
進入基督徒的故事─聖經、教會傳統及訓導
將基督徒故事與生活經驗結合
回應(思言行)
知、情、意、行兼顧
45
第三章 宗教及道德教育課程宗旨、
架構及原則
教學模式理念架構
教學中的情意元素
「以境育情」、 「以情育情」、 「以行育情」
課程內容理念架構
《天主教教理》的四大支柱:信仰與信經、禮儀與聖事、
道德與基督徒生活、祈禱
五個層次:修身、齊家、關愛社會、關心國家、兼善天
下
以主題帶出價值觀/態度
46
第四章 各階段學習目標
幼稚園
初小
高小
初中
高中
總數
15主題/單元
27
31
37
46
156
47
第五章 時間分配
天主教學校應分配總課時的約5%為宗教及道
德教育科的課時
每星期40課節的學校,每星期須有兩節宗教
及道德教育課
48
第六章 評估原則
評估的目的
知識與技能的評估 vs 價值與態度的評估
多角度評估、量性與質性評估
教師評估工作的伙伴
49
第七章 課程資源及支援措施
成立「宗教及道德教育課程發展中心」
50
校本課程設計
51
新高中宗教及
倫理科
(非公開試)
課程規畫
定位清單
學校現況
本科定位
回應學校的需要
學校現況
循環週
每循環週2堂RE,每堂35分鐘
本科不設考試,但每學期均有一次評估
有特別需要而佔用RE堂:如社工、回應學
校的關注事項、教會的年曆如:聖召年,聖
母月
本科的定位
全人發展
聖經教育、倫理教育 、價值教育 、靈性教育
認同RME的理念:修身、齊家、社會、 國家
、兼善天下
重視救恩史的發展
初中:重聖經知識及生活應用
高中:重倫理判斷及價值建立
策略:思考,體驗,反省,聖經,實踐
回應學校的需要
德育及公民教育
(堅毅,尊重他人,責任感,國民身份認同,承
擔精神,關愛,誠信)
• 性教育
• 生命教育
• 環境教育
• 傳媒教育
•
上學期
(約20節)
下學期
(約30節)
中一級(修身-定位)
甚麼是宗教/倫理?(2)
回應學校的關注事項/
教育年曆,如家庭年、
保祿年(2)
校園與我:修會的歷史、
辦學使命、宗旨、校訓、
學校的宗教特色,如社,
班等、校內的宗教生活
及宗教組織(6)
聖經(4)
祈禱/禮儀(2)
將臨期及聖誕節的意義
(2)
測驗及跟進(2)
將臨期及聖誕節的意義
(2)
我與世界的關係:獨一
無二的我
天主的創造的我(4)
家庭中的我(4)
朋友中的我(4)
國家中的我(4)
環境中的我 (6)
宗教週主題活動 (2)
聖母月:聖母瑪利亞的
德行(2)
測驗及跟進(2)
中二級(修身、齊家、社會)
回應學校的關注事項/教育
年曆,如家庭年、保祿年
(2)
救恩史大綱(2)
舊約聖經人物的德行/芳表
亞巴郎(4)
若瑟(4)
梅瑟(4)
將臨期及聖誕期:傳遞喜訊
及和平(2)
測驗及跟進(2)
中三級(修身、齊家、社會)
回應學校的關注事項/教育年
曆,如家庭年、保祿年(2)
自由與責任(2)
關於十誡的歷史背景 (2)
舊約的聖經信仰
十誡:偶像與迷信(4)、尊
重天主聖名,承諾(4)、安
息日與感恩祭(4)
測驗及跟進(2)
達味(4)
先知:亞毛斯、耶肋米亞、
厄則克耳(8)
新約的聖經人物的德行/芳
表示
耶穌(6)
保祿(4)
四旬期:克己與施予(4)
復活期:尊重生命(2)
測驗及跟進(2)
十誡:家庭(4)、尊重生命
(6)、性與婚姻(6)、財物
與賭博(2)、真理與謊言
(2)
四旬期:痛苦與死亡(2)
復活期:憂愁與喜樂(2)
五旬節:團體/多元文化的信
仰(2)
感謝身邊的人(2)
測驗及跟進(2)
中四級(價值建立)
上學期
(約20節)
下學期
(約30節)
回應學校的關注事項/
教育年曆,如家庭年、
保祿年(2)
甚麼是價值觀? (2)
良心的培養(2)
奉獻與犧牲(修會的精神)
(2)
從耶穌生平中看:
服從 --耶穌的誕生與童
年(2)
服務--耶穌的教導(6)
測驗及跟進(2)
中五級(實踐愛德)
善用神恩--耶穌的神蹟
(6)
克己--四旬期:耶穌的苦
難、復活、與升天(4)
回應宗教週主題活動
(2)
死亡倫理(4)
生物倫理(4)
五旬節:教會的特質
(4)
社會訓導(4)
測驗及跟進(2)
回應學校的關注事項/教育
年曆,如家庭年、保祿年
(2)
方濟精神(4)
實踐關愛
家庭層面:邁向成年的子女
與父母(4)
朋友層面:男女關係-性與
婚姻(4)、色情與賣淫
(4)
測驗及跟進(2)
社會層面:賭博(4)、濫
用藥物(4)、生命(4)
回應聖經的教導(教會立場):
工作與職業的召叫(4)
聖召(4)
施予(4)
靜思與祈禱(4)
測驗及跟進(2)
中六級(兼善天下)
回應學校的關注事項/教育年
曆,如家庭年、保祿年(2)
不同宗教的特色(天主教與非
基督教宗教)(6)
中國人的宗教(4)
中國天主教教會:國家與天主
(4)
體驗不同宗教的靈修(課外活
動)
(2-4)
社會公義(6)
源來是愛(2)
測驗及跟進(2)
畢業,感恩,祝福(2)
高中
宗教及倫理課程
59
會考宗教課程
中學會考:宗教科
高級程度會考 (高級補充程度):倫理及宗教
科
新高中課程:倫理與宗教
60
新高中
倫理與宗教課程
61
課程信念
「人」的美善,在於能……
作負責任的決定
運用倫理學的知識作思考判斷的工具
理性地審視人的處境
釐清迷思,批判地承繼傳統
把價值應用、實踐
反思價值的由來
62
教學進路
系統進路:學習宗教
掌握和理解有關宗教信仰、教義、禮儀和生活的
知識
生命課題進路:從宗教中學習
提升學生發問和回應有關身分與經驗、意義與目
的、價值與承諾等問題的能力
63
課程組織
卷一 單元一:倫理教育
規範倫理學導論,重點為探究價值觀的形成和以
邏輯思考為根據作判斷。以不同倫理事件作為學
習基礎,讓學生培養研習技能、解決問題能力和
批判思考能力
道德本質、行為理論 (後果論、義務論)、價值
理論、美德理論
64
應用實例
西方的羅賓漢和中國 (水滸傳) 中的梁山英
雄都是劫富濟貧的綠林好漢,試從倫理學的
角度討論:1. 他們是好人還是壞人;2. 劫
富濟貧是否道德的行徑。
美國擁有全球最多的大殺傷力武器,卻因懷
疑伊拉克擁有大殺傷力武器而先發制人,攻
打伊拉克。試從倫理學的角度討論美國攻打
伊拉克是否合理。
65
課程組織
卷一 單元二:個人及社會問題
人權
生存與死亡
性、伴侶關係與家庭
生物倫理
環境倫理
商業及經濟倫理
傳媒倫理
66
課程組織
卷二:宗教傳統
單元一:佛教
單元二:基督宗教
67
基督宗教
單元一:背景
舊約信念:逾越節、西乃盟約、充軍亡國、應許
之新約、默西亞的盼望
舊約中以色列民族的歷史及身份:亞巴郎、割損
禮、盟約的內容及性質(亞巴郎、梅瑟、達味)
兩約之間的歷史:希臘化、瑪加伯獨立觀、羅馬
帝國統治
社會及政治背景:第一世紀的巴勒斯坦
68
基督宗教
單元二:基督宗教的源頭 – 耶穌基督
誕生與兒時
傳道事工:
準備 – 受洗、受試探
耶穌召選門徒及派遣
神蹟
受難、復活及升天
69
基督宗教
耶穌的教訓
天國:開展與臨在、進天國的途徑、天國來臨的
徵兆
天主對人的要求:耶穌對門徒的教導、比喻、法
律、山中聖訓
70
基督宗教
單元三:耶穌傳道工作的延續與承擔
耶穌的身份
當時的猶太人對耶穌身份的看法
門徒對耶穌身份的理解
耶穌對自身的理解
初期教會的發展
耶穌升天、聖神降臨、伯多祿的宣講、斯德望及
雅各伯的殉道、掃祿歸化、向外邦人傳教、耶路
撒冷的宗徒會議、福音傳到羅馬
71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基本信仰的發展
救恩
保祿對救恩的三種看法
雅各伯對救恩的看法
新的誡命
72
課程組織
校本評核單元:宗教體驗
讓學生透過體驗學習活動,從實踐中學習一
系列與有關宗教教導,以及這些教導對人類
的共同經歷之間的關係
教師可指導學生反思這些學習經驗及有關意
義
73
促進學習的評估
評估是用來收集學生學習的證據。
評估是學習與教學循環的一部分,而不是附
著於教學階段之後,獨立於兩者之外的。評
估的結果,可提供資料讓學生改進學習,也
讓教師檢討和改善教學(促進學習的評估)。
74
促進學習的評估
對學生學習來說,學習過程(如:探究、獨
立學習、應用共通能力、反思)和學習成果
(如:知識/概念、解難能力)同樣重要。教
師應以不同的評估模式,去收集學生在不同
情況,以不同能力所顯現的學習成果的證據
(例如:以口試考核口語溝通能力,以討論
評核協作能力,以演示和表演評核創造力,
以測驗、考試考核學生的知識)。
75
(二)學與教的資源簡介
初中階段
常用的教科書/工具書
高中階段
常用的教科書/工具書
任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