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2、3 微生物实验基本操作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实验1、2、3 微生物实验基本操作

微生物学实验

实验一 微生物实验规则与安全、无菌概
念及无菌操作技术的介绍

实验二 培养基的制备

实验三 消毒与灭菌
一. 微生物实验规则与安全

轻松的心态,认真的实验态度

微生物实验的特殊性
------- 把所有的微生物都看成是具有潜在致病性

充分预习
-------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实验中要思路清楚

实验记录
-------观察的结果或现象,分析
实验报告
1. 实验目的和原理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或步骤
4. 实验结果或绘图
5. 思考题

实验操作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

有机溶液或溶剂不要接触火源,如乙醚或丙酮等 (酒精
灯的使用)

使用一些贵重仪器:显微镜,灭菌锅、电泳装置、凝胶
成像仪等,要细心操作,特别爱护

称量药品时严禁药匙交叉使用,也严禁取出的药品又倒
回药瓶中,造成污染

嘴吸取试剂或菌液?遇有盛菌的试管或试剂瓶打破要及
时报告
……
二. 无菌概念及无菌操作技术

无菌概念
------实际上只是一种习惯用语,因为实验,科研,或生
产实践中使用的微生物必须是单一的纯种或菌株,也就是除
实验用菌外,无其他杂菌的污染。

介绍器具的使用:
------ 标记,接种环,培养皿,涂布棒,接种等,超净台的
使用,培养皿的倒置,斜面的形成
组号
日期
菌名
A
C
B
D
实验二 培养基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了解培养基的配制原理;掌握配制培养基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二、实验原理
培养基是人工按一定比例配制的供微生物生长繁殖和合成代
谢产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混合物。
原材料可分为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素和水。根据微
生物的种类和实验目的不同,培养基也有不同的种类和配制
方法。
------目前可培养微生物仅占微生物总量的1%左右
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一种应用最广泛和最普
通的细菌基础培养基,有时又称为普通培养基。

高氏I号培养基(Gause I):培养和观察放线
菌形态和特征的合成培养基。

马铃薯培养基(PDA):培养基是分离真菌和
细菌的常用培养基。用于培养霉菌的加入蔗糖,用
于培养酵母菌的加入葡萄糖。

2216E培养基:分离海洋微生物的培养基配方
蛋白胨 5克
酵母膏 1克
磷酸高铁 0.01克
琼脂 15-----20克 (固体培养基)
陈海水 1000毫升 (已过滤)
煮沸氢氧化纳(5%)的溶液调PH值7.6—7.8
LB: (溶菌肉汤,lysogeny broth):
培养的菌种一般是经过改造的无法在外界环境单独存活和扩增
的工程菌。通过培养工程菌,我们可以表达大量的外源蛋白,
也可以拿到带有外源基因的质粒。

胰蛋白胨(Tryptone) 10g/L
酵母提取物(Yeast extract) 5g/L
氯化钠(NaCl) 5g/L
补水至1000ml

根据经验值用NaOH调节该培养基的pH---7.4 (该pH适合目前
使用最广的原核表达菌种E.coli的生长)
三、注意事项

调pH: 1mol/L NaOH,1mol/L HCl
避免回调----影响培养基内各离子的浓度

定容

分装:液体----试管(管高)1/4,
三角瓶(容积)1/2
固体----试管(斜面)1/5,三角瓶1/2
半固体---- 试管1/3

Gause I: 淀粉先用冷水调成糊状后加入沸水中使之完全溶
解,然后按配方顺序依次溶解各成分(磷酸盐和镁盐混合易
产生沉淀)。

PDA: 用土豆应去皮切小块,避免带入杂质,产生泡沫,影
响通气。

灭菌:含糖培养基用0.06MPa,112℃ ,15min或将其他成
分先行灭菌0.1MPa, 121℃ ,20min
实验三 消毒与灭菌

消毒---- 指消灭病原菌和有害微生物的营养体,
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

灭菌---- 指消灭一切微生物的营养体,包括芽孢
和孢子。
灭菌的类型

干热灭菌:利用高温使微生物细胞内的蛋白质凝
固变性而达到灭菌。 160~170 ℃ ,1~2h

高压蒸汽灭菌:增加锅内压力,使沸点增高,
高于100 ℃ ,导致细胞内的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达
到灭菌
蛋白质含水量增加 湿热穿透力大 蒸汽有潜热

紫外线灭菌:波长200~300nm,
Thymine dimer(胸腺嘧啶二聚体,TDdimer),
O2---O3
紫外线对细菌、病毒的杀菌作用一般在一秒内完
成,而对臭氧方法来说,要达到紫外线的效果一般
需要 20分钟至一小时的时间

过滤除菌:微孔滤膜过滤器
---- 孔径0.22um除大部分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