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學習工具Web2_0_and_SNS(第二週)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網路學習工具Web2_0_and_SNS(第二週)

WEB 2.0 與 SNS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
朱延平
東海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
教育研究所教授
1
目錄






網路學習四部曲
 Google
 Del.icio.us
 Blog
 WiKi
BIG6:資訊問题解决模式
Del.cico.us使用介紹
Blog使用介紹
WiKi使用介紹
結論
2
網路學習六部曲




Google– 資訊搜尋(關鍵字answers.com)
Del.icio.us– 分類消化
Blog– 思考出成果
WiKi-快點快點
3
Search results
3. Search by cooperation (del.icio.us)
results
2. Using search engine (Google) to findresults
your needs
4. Make your own conclusion
Blog
Blog
Google
answers.com
Portfolio
5. Learn form others (RSS)
1. What is that?! Find definition
6. Organize the knowledge by collaboration
wiki
knowledge
4
Google

使用Google為代表的搜索引擎,可以在
網際網路上尋找任何你想要的資料。
Stanford大學Lawrence Lessig教授倡導
的開放式網路知識產權標準Creative
Commons日漸普及,使得網路世界裡
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學習者願意將他
們的成果與大眾分享,提供了越來越多
可供Google的高質量學習素材。
5
Del.icio.us

del.icio.us是一分享瀏覽器收藏的夾書籤,彙整
關聯相似主題的人,實現資訊共享、思想互聯,
就領域或主題進行深度挖掘,以興趣為導向的,
以自我不斷成長為驅動的。del.icio.us最大的好
處在於它能够利用網路將這些收藏同樣網站或
同樣網站的用戶之間建立關聯,實現信息共享,
並進一步促進人與人的交流。
6
Del.icio.us

Del.icio.us(美味書籤)它幫助你將
Google到的網頁集中收藏起來,慢慢欣
賞消化,如此不會影響Google進行的節
奏感與整體性。Del.icio.us簡單易用可分
類,還能分享他人的收藏,獲得許多個
性化的“美味書籤”,如同眾人合作的
知識過濾與彙整,很自然的形成社群,
提高了網路學習的效率。
7
Blog



當你Google了好東西,收到Del.icio.us
裡保存消化後,便可以去申請一個免費
的Blog,將你的學習心得寫下來。這個
階段很重要,如此資訊經過消化吸收,
才能建構 成為你自己的知識。
http://blog.yam.com/cjcusw
http://www.communitycare.co.uk/blogs
/social-work-blog/
8
WiKi

夏威夷語的「wee kee wee kee」





快點快點
支持社群的協同式寫作
超文本(Hypertext)寫作方式的輔助工具
人類知識體系的網路系統
WIKI是可以被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內
編寫頁面,利用簡單編輯的過程,讓全世界的
共同創作者共同創建出的WIKI主題
9
WiKi

夏威夷語的「wee kee wee kee」






快點快點
支持社群的協同式寫作
超文本(Hypertext)寫作方式的輔助工具
建構人類知識體系的網路系統
參考網站:
http://zh.wikipedia.org/zhtw/%E7%A4%BE%E6%9C%83%E5%B7%A5%E4%BD%9C
10
WiKi 的應用



基於共同主題的創作
 軟體使用手冊/FAQ:MediaWiki 使用手冊
 學術專案研究
 地方誌:
 百科全書:WikiPedia
 旅遊指南:WikiTravel
目錄索引
 書籤收集:
團隊協同運作:TWiki
 研發管理
 專案管理
 文件管理
 知識管理
11
Blog 與 Wiki 有什麼不同(1/2)

Blog: (網誌、部落格、博客)




Wiki: (快記、圍記)




個人用來定期發表自己的想法或意見
用來表個人意見的媒體
“報章式 (Post)”的媒體,讀者只能經由有迴響或是引用來討論
一群人用來建立與維護團隊的文件或知識
用來表達一群人的聲音 (不強調個人的意見與特色)
“重構式 (Refactor)”的媒體,讀者可以自行參與編輯
Bliki

結合 Wiki 與 Blog
12
Blog 與 Wiki 有什麼不同(2/2)
WiKi的優點




明確主題
內容具高度相關性、延伸性與內涵性
目標為完整性、充分性與權威性
最典型的應用-以技術為導向的FAQ
13
The Eisenberg/Berkowitz Big6 Model of
Information Problem-Solving

Big6是一種普遍應用的網路主题探究模
式,用来培養學生資訊能力和問題解决
能力。Big6是美國學者Mike Eisenberg
和Bob Berkowitz首先提出的。在世界各
國的很多學校,從幼兒園到高中,甚至
大學與成人學習,都在採用這種方法,
運用網路資源来協助解决問题或完成自
己面對的任務。
14
Big6的方法步驟






任務定義(Task Definition)
尋找策略(Information Seeking Strategies)
取得資訊(Location and Access)
運用資訊(Use of Information)
整合資訊(Synthesis)
評估資訊(Evaluation)
15
BIGSIX






Be sure you understand the problem.
(Task Definition)
Identify sources of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Seeking)
Gather relevant information.
(Location & Access)
Select a solution.
(Use of Information)
Integrate the ideas into a product.
(Synthesis)
eXamine the result.
(Evaluation)
參考資料: http://www.dennett.mec.edu/library/big6.htm
16
Del.icio.us使用介紹






社會性軟體
分享瀏覽器收藏夾書籤
關聯相似主題的人
實現資訊共享、思想互聯
就領域或主題進行深度挖掘
以興趣為導向的,以自我不斷成長為驅
動的
17
Blog使用介紹

第四種網路交流技術(E-mail, BBS, ICQ)

透過個人網頁發佈的簡短資訊或文章摘錄

無需系統管理者的限制(聊天室)
知識交流,合作,分享與傳播
知識的累積,分析,整理,歸類與建構
舉三反一的工具



18
WiKi 簡介







Wiki介紹
Wiki的設計原則
Wiki發展的限制
Wiki的應用
Wiki的建置
Wiki與Web2.0
網路資源
19
Wiki的設計原則(1/2)
20

數位
內容
Wiki協同作業環境
知識組織
由成員共同編輯內容,提供主題
管理策略
知識
系統
由伺服器、資料庫、網站組成
Web2.0
平台技術
社群
擁有共同的興趣的人,
包含管理者、使用者
20
Wiki的設計原則(2/2)

collaborative , not cooperative:
以前的合作創作,可能是一個人寫一個章節,然後整合出
一篇作品。但是協同創作的意思是,每個人可以對每個章節
都有貢獻,也都能進行創作和修改。

Version Control:
Wiki在版本控制這方面提供了每個版本的檢視、條列出版
本的小修改和版本比較的功能,使得使用者能有效的做版本
的控管。

Access Control:
在協同創作時,有一些文章內容,可能因為大家的意見不
同而出現 版本大量的修改,此時管理者會將此內容作不可
以修改的控制。

Formatting Rule:
為了讓寫作方面,Wiki有其特殊的語法供使用者在簡單的
21
Wiki發展的限制
22

閱讀困難


語法尚未完全統一


因Wiki的頁面相互引用造成要移動或刪除某連結的頁面
時,會造成連結失效的問題。
著作權的歸屬


雖然大部分的Wiki系統都有共通的語法,但還是有少部
分的格式化語法不同,造成系統移植的難度提高。
Wiki 站台架構難以調整


由於Wiki的開放(open)與遞增(incremental)特性,多人
共筆容易造成內文結構的鬆散,造成閱讀者的挫折。
因為是共同寫作,每個人都是作者,在出版時便容易出
現爭議。
參與共筆的意願

推廣Wiki最主要的困難點就在於從閱讀到願意按下「編 22
輯這份文件」,如何使參與者化被動為主動(獎勵機制)
結論

一個看似無序的網際網路知識時空,依
此個性化的四個學習工具,便能變成一
個有序的知識結構。如此不斷重複著這
個流程,你便得以不斷建構屬於你的知
識未來。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