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第二讲货币
第二讲 货币
田素华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货币是什么呢?
2009
SUHUA TIAN
2
货币什么是呢?
• 经济学家多从货币的产生、货币形态、货币对经济
增长的作用等方面来讨论货币问题。
• 定义的货币范畴需足以对实际经济活动产生影响,
并能对运用货币手段促进产出增长和维持物价水平
稳定提供理论指导。
• 货币是在商品和劳务的支付或债务的偿还中被普遍
接受的任何东西。
2009
SUHUA TIAN
3
第一节 货币范畴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
第三节 货币形态
第四节 货币层次
第五节 货币总量统计
第一节 货币范畴
一、货币与财富
二、货币与通货
三、货币与收入
2009
SUHUA TIAN
5
货币与财富
2009
SUHUA TIAN
6
货币与财富
• “他很有钱”。钱=货币?
• “钱”在中国古代其实是一种农具。
• 在古汉语中的“货币”含义:“货”指珠、贝、
金、玉等,“币”则指皮、帛 。
• 银行存款、汽车、房产、股票、债券、艺术品、
首饰等 属于财富范畴。
• 货币仅仅是全部财富中很小的一个部分,但货币
是财富中流动性最好的部分。
2009
SUHUA TIAN
7
货币与通货
2009
SUHUA TIAN
8
货币与通货(1)
• 通货(currency),指的是现金(cash),包括纸
币和硬币两种形式,我们到便利店购物常常确认
是否带足了钱,讲的就是通货。
• 把通货作为货币的全部范畴,主要是强调货币的
物理特性。在金属货币时期,人们往往将货币与
铸币不加任何区分。
• 在信用货币时期,将货币界定为通货时,会忽略
在交易过程中可以随时支取的银行存款(bank
deposits)等货币范畴。
2009
SUHUA TIAN
9
货币与通货(2)
• 在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活动中,人们需要的
是商品和劳务,但需要借助货币来完成交易过程
,有时无须实物货币实际转手,在此方面表现得
最明显的是支票(cheques)和借记卡(debit
cards)的使用。
• 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依据支票和借记卡中提供的
有关信息,将资金从一个银行账户转移到另一个
银行账户,同样可以使得交易活动顺利开展。
• 在交易过程中可以随时支取(call upon)的银行
存款(bank deposits)也属于货币范畴。
2009
SUHUA TIAN
10
货币与收入
2009
SUHUA TIAN
11
货币与收入(1)
• “他赚了很多钱。” 钱=收入
• 收入是指某个特定时期收益的流量,货币
是一个存量概念。
• 一个人的收入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可以
是一件衣服,或者是一块面包。
2009
SUHUA TIAN
12
货币范畴总结
货币经济学中的货币不是指收入,不等同于财
富,也不局限于通货,货币经济学中的货币范
畴介于财富和通货之间,它是财富的一个组成
部分,并包含了全部通货。
2009
SUHUA TIAN
13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
一、交易媒介
二、价值尺度与延期支付标准
三、财富贮藏手段
2009
SUHUA TIAN
14
货币的职能
• 货币的产生,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
率。
• 货币产生以后,逐渐具备了许多职能,这些职能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在任何经
济社会中货币都包括四个最基本的职能:(1) 交易
媒介;(2) 价值尺度;(3) 延期支付标准;(4) 财富
贮藏手段。
• 交易媒介和价值尺度是货币特有的职能。
2009
SUHUA TIAN
15
货币的职能(一)
交易媒介
2009
SUHUA TIAN
16
交易媒介(1)
(一)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
• 物物交换
需要满足与拟交换物品有关的时间、地点、数量和质量等
因素的多重偶合要求 。
• 一般等价物的出现
(1)物物交换有利于劳动分工深化和劳动生产力提高。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在某些特定地区范围内,出现了可以
与其他物品直接相交换的一般等价物。
(2)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物品多具有地域特征。
2009
SUHUA TIAN
17
交易媒介(2)
(一)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续)
1.货币的出现
• 一般等价物的出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在较
大区域范围内相对统一的一般等价物。
• 能够适合更大交易范围的被普遍接受的一般等价物就是货
币。最早的货币基本上都是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都比较稳
定的贵金属。这些贵金属有许多实际经济用途。
• 货币是劳动分工深化、市场范围扩大、经济发展到一定程
度的产物。
2009
SUHUA TIAN
18
交易媒介(3)
(一)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续)
2.货币的出现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
• 降低交易成本的方法
(1)深化分工体系;(2)建立有组织的交易市场;(3)
使用货币作为交易媒介。
• 使用货币作为交易媒介时,可节省商品交易时间,提高经
济运行效率,有助于鼓励劳动分工和实行专业化生产。
• 货币的出现还为经济活动提供了一种可以被普遍接受的流
动性。货币有许多被广泛认同的特性,最容易被市场普遍
接受,被认为是流动性最好的资产。
2009
SUHUA TIAN
19
交易媒介(4)
(一)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续)
3.货币的基本特点
(1)易于标准化,人们能很简单地确认其价值;
(2)能够被广泛接受;
(3)能够被分割,使得找零比较方便;
(4)易于携带;
(5)不易变质。
4.货币出现以后的物物交换
2009
SUHUA TIAN
20
交易媒介(5)
(二)信用与商品交换
1.商品交换过程中的信用
• 在现代经济中,商品交易多由银行或其他金融中介机构为
买方提供信用(credit)支持,买方以负债形式承诺以后
偿付,当买方履行债务偿付完成货币转手以后,商品交换
过程才真正结束。
• 货币可以被界定为在债务的最后支付中被普遍接受的任何
物品,它并非商品交换过程开始的必要条件。
• 信用交易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是显然的。
2009
SUHUA TIAN
21
交易媒介(6)
(二)信用与商品交换(续)
2.信用卡与商品交换
• 在现代经济中,人们使用信用卡(credit card)购买商品
是经常的事情。
• 银行可以通过限制信用卡使用,影响经济活动中的商品交
易能力。
• 监管在债务结清以前整个商品交换活动始终是不完全的,
但是,银行提供的信用也应该看作是交易媒介。
2009
SUHUA TIAN
22
交易媒介(7)
(二)信用与商品交换(续)
3.信用与个人交易能力
• 拥有货币是实现商品交易活动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
件。
• 你可能因为缺少货币而暂时不能进行商品购买,但你只要
信誉良好或拥有其他财产,你的交易行为将畅通无阻。
• 影响商品交换过程的是支付来源,包括现存财富和其他借
入资产。
• 个人的借款(信用获得)能力受其拥有的财富规模影响,
但也不全是如此。
2009
SUHUA TIAN
23
货币的职能(二)
价值尺度与延期支付标准
2009
SUHUA TIAN
24
价值尺度与延期支付标准(1)
• 货币的价值尺度功能是指货币提供了计算单位,是人们在
经济活动中的价值计算工具。
• 以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极大地简化了商品交换比率的确定
方式。
• N种商品
(1)如果没有货币作为价值尺度,那么N种商品就需要有
N(N-1)/2个交换比率。
(2)货币充当价值尺度以后,只要使用N个交换比率就可
以表示N种商品之间的交换关系。
• 以货币作为价值尺度还简化了经济活动中的簿记工作。
2009
SUHUA TIAN
25
价值尺度与延期支付标准(2)
• 延期支付标准是货币价值尺度职能的延伸,是指使用
货币来记录债权债务规模。
• 货币价值比较固定,可固定债务规模。
• 货币币材稳定,价值也比较稳定,可以大量节省因为
事物变迁给债务合约履行所带来的麻烦。
2009
SUHUA TIAN
26
货币的职能(三)
财富贮藏手段
2009
SUHUA TIAN
27
财富贮藏手段(1)
• 在选择财富贮藏手段时,人们会在流动性和价值贮藏功能
两者之间进行权衡。
• 流动性(liquidity)是指一种资产转换为交易媒介的难易
和快慢程度。资产的流动性可以根据交易过程中资产价格
的变化特征来判断。
• 货币并不是唯一可以作为财富贮藏手段的物品,股票、债
券、土地、房屋、艺术品、珠宝等物品,都有价值贮藏功
能。
2009
SUHUA TIAN
28
财富贮藏手段(2)
• 准货币
准货币是指被排除在货币定义之外,但又和货币范畴中的
某些物品颇为相似的任何东西。比如,没有交换媒介作用
,但却有财富贮藏作用的物品。
• 准货币的特点
(1)具有财富贮藏功能。
(2)货币与充当财富贮藏手段的其他物品的区别在于其流
动性不同,可完全流动但不具有交换媒介功能的物品就是
准货币。
(3)股票不是准货币,国库券是准货币。
2009
SUHUA TIAN
29
第三节 货币形态
一、实物货币
二、金属称量货币和铸币
三、纸币形式的信用货币
四、电子货币
五、中美英货币发展历史比较
2009
SUHUA TIAN
30
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以后,货币形
态经历了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从
金属货币到纸质货币、再从纸质货币
到电子货币的发展过程。
2009
SUHUA TIAN
31
实物货币
2009
SUHUA TIAN
32
实物货币(1)
• 货币最原始的形态,就是实物货币。
• 在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之前,交换的目的直接以满
足某种生活或生产需要为主,要求作为交换媒介
的货币必须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并主要由自然
物来充当货币。
• 充当货币的物品在当时的社会经济中往往最能代
表财富,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比如,盐、毛皮
、牲畜、奴隶、贝壳、绢帛、烟草,等等。
2009
SUHUA TIAN
33
西周(公元前11-18世纪)
青铜仿制的贝壳
2009
Wei Jiang
34
实物货币(2)
• 实物货币有着显著的地域特点,相关地区多会选用当地多
产且使用较为频繁的物品充当货币。
(1)沿海地区多使用海贝和盐作为货币;
(2)游牧地区多用牲畜和毛皮作为货币;
(3)农业地区则多用农具、布帛和奴隶等作为货币。
• 早期的货币多脱胎于普通商品,并非理想的货币材料。在
生产力水平提高以后,商品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实物货币
的使用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交易需求,由此便产生了新的
货币形态。
2009
SUHUA TIAN
35
金属称量货币和铸币
2009
SUHUA TIAN
36
金属称量货币和铸币(1)
•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以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了
出来。金属冶炼技术明显提高并使得金属实物在
执行货币职能方面的优越性越来越明显。
• 金属的特点。 金属具有同质性、材质稳定、易
于分割、易于保存(不易变质、腐烂)、体积小
、蕴含劳动量大(价值大)、便于携带等特征。
• 中国很早就确立了金属货币的地位。秦汉时代便
以铜制币,明代开始将银确立为货币。
2009
SUHUA TIAN
37
金属称量货币和铸币(2)
• 金属货币的演化经历了两个过程。
第一,经历了由贱金属到贵金属的转变。
金属货币最初是以贱金属为主,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使用的
是铜。在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以后,币材从铜向金和银
等贵金属过渡
第二,经历了从称量货币到铸币的演变。
金属货币最初主要是以块状形式进入流通,交易时要称重
量,估计其成色,这就是金属称量货币,比如镑、铢等都
属于金属称量货币单位。
2009
SUHUA TIAN
38
金属称量货币和铸币(3)
• 在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以后,商业从手工业中分离
了出来,一些富有信誉的商人在货币金属上打上
自己的印记,于是便出现了铸币。
• 由实物转为铸币时,铸币常以原有的实物形态出
现,比如斯巴达的枪形铁币,埃及的手钏形金银
币,中国的布币和刀币。
2009
SUHUA TIAN
39
金属称量货币和铸币(4)
• 在金银复本位时代,流通中金币或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
价值的背离,会使得人们将那些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
货币(即我们所说的“良币”)收回后熔化重新铸造,让
那些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我们所说的“劣币
”)充斥市场。这种现象就叫做“劣币驱逐良币”,也称
为“格雷欣法则(Gresham’s Law)”。
• 金属称量货币和铸币时代的商品交换扩张非常迅速,需要
有足够多的货币供给,而金和银等贵金属又与人们从自然
界中提炼金银的能力有关,为此人们不得不付出巨大的劳
动,且会降低商品交易效率。
2009
SUHUA TIAN
40
刀币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221)
中原地区 刀币
2009
Wei Jiang
41
铸币税(seigniorage)
(for selected learning)
2009
SUHUA TIAN
42
Seigniorage(1)
• 铸币税(seigniorage),即货币面值超过货币生
产成本的那部分价值。
• 为了管理铸币发行,许多国家收回了铸币权,铸
币所代表的价值与铸币铸造成本之间的差额则被
作为国家的一种公共收入来源。
• 通过大量发行贵金属含量少、成本低的货币来获
取财富时,也导致货币供应量大于实际经济能够
提供的货物,进而引起了物价上涨。
2009
SUHUA TIAN
43
2009
SUHUA TIAN
44
2009
SUHUA TIAN
45
Seigniorage (2)
• Mankiw(1987,JME)
• Inflation is one form of taxation. It is a tax on holding money
balances.
• Inflation also imposes many other social costs. In a first-best
world, there would be no inflation, and perhaps deflation.
• Once distortions are introduced, including the need to raise
public revenue, a positive rate of inflation may be optimal.
2009
SUHUA TIAN
46
Seigniorage (3)
2009
SUHUA TIAN
47
Seigniorage (4)
• Mankiw(1987,JME)(cont)
• The government chooses the rates of taxation and inflation
to minimize the present value of the social cost of raising
revenue given exogenous expenditure and an intertemporal
budget constraint.
• Optimal fiscal policy entails the smoothing of tax rates over
time which makes tax rates a random walk and that such
smoothing makes nominal interest rates and inflation
approximately random walks.
• United States data from 1952 to 1985 provide some support
for the theory.
2009
SUHUA TIAN
48
Seigniorage (5)
• Mankiw(1987,JME)(cont)
• The nominal interest rate and inflation are determined by
the government revenue requirement.
• Using US data from 1952 to 1985, Mankiw find that an
increase in federal government revenue of 1 percent of GNP
raises the nominal interest rate by 1.1 to 1.4 percentage
points.
• The conclusion on optimal seigniorage is tenable when
monetary policy is assumed to have no effect on output or
real interest rates.
2009
SUHUA TIAN
49
Seigniorage (6)
• Mankiw(1987,JME)(cont)
• The theory of optimal seigniorage can partly explain the nonstationary behavior of money growth, nominal interest rates
and inflation.
• Menu costs point toward making inflation costly, while the
shoe-leather costs associated with trips to the bank point
toward making positive nominal interest rates costly.
• Economies with high levels of expenditure and taxation also
have high inflation and nominal rates.
2009
SUHUA TIAN
50
唐 开元通宝
宋(960-1279) 对钱
2009
Wei Jiang
51
元朝
清朝 机制铜元
2009
Wei Jiang
52
纸币形式的信用货币
2009
SUHUA TIAN
53
纸币形式的信用货币(1)
• 信用货币,指的是作为商品自身的价值不能与
它作为货币的价值完全相等的物品。
• 信用货币有纸币、支票以及电子货币等多种形
式。
• 信用货币在交易中凭借发行人的信用,可以被
广泛接受。
• 信用货币的数量由政府控制时,容易引起通货
膨胀。
2009
SUHUA TIAN
54
纸币形式的信用货币(2)
(一)可兑换的信用货币
• 金融中介机构最早发行的银行券是其开出的铸币和金块
存款的收据。
• 早期的银行券是在一张空白字据上临时填写金额,后来
演变为事先印制好的不同面额的钞票。这些银行券可代
替金银流通,并可以兑换成金银等贵金属,金额和样式
都不固定,后来为了便于流通,统一了样式,但仍可以
兑换金银。于是,银行券就成为由银行签发的、代替金
银货币流通的、可以随时兑现的信用货币。
2009
SUHUA TIAN
55
纸币形式的信用货币(3)
(一)可兑换的信用货币(续)
• 银行券的出现为后来不兑现的纸币出现奠定了基
础,同时也引发了由银行发行的票据是否应当有
黄金作为支持的争论。
• 通货(currency)学派认为,为了防止通货膨胀,
应该有100%的黄金储备。
• 银行学派主张由银行根据需要提供信用,以满足
商品交易中的货币需求。
2009
SUHUA TIAN
56
纸币形式的信用货币(4)
(二)不可兑换的信用货币
• 典型的不可兑换的信用货币是政府纸币。政府纸币是
指与银行券同时流通的、以国家政权为后盾,由国家
发行的强制流通的纸质货币。与银行券相比,政府纸
币具有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强制流通,以及不可兑现
等特征。
•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是中国北宋年间的“交子”。
美国在1862年开始发行的“绿背钞”(Greenbacks)
。
2009
SUHUA TIAN
57
纸币形式的信用货币(5)
(二)不可兑换的信用货币(续)
• 政府货币作为不可兑现的信用货币,由于它与财政赤字的
密切关系,容易导致货币流通的混乱。
• 在20世纪30年代,许多国家的银行券与政府货币被合二为
一。
• 不兑现信用货币的出现,突破了货币商品形态对经济发展
的制约,为政府控制经济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手段。
• 国家虽有着发行货币数量的主动权,但按照经济安全运行
的实际需要,货币发行数量还是受限于一个合理的水平上
,如果国家发行货币的数量不依据国民经济的实际需要而
定,那么整个经济运行的机制就会被打乱。
2009
SUHUA TIAN
58
纸币形式的信用货币(6)
(三)存款货币
• 在现代经济中,不可兑换的信用货币逐渐采取
了存款货币的形态。
• 纸币和硬币的缺陷是,易于被偷窃,运输费用
昂贵,由此人们发明了可相互抵消支付的支票
(check)。
• 存款货币的出现,打破了实体货币的观念,将
货币由有形货币引向了无形货币。
•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运用,存款货币又采用
了“电子货币”的形态。
2009
SUHUA TIAN
59
纸币形式的信用货币(7)
(四)“良币驱逐劣币”规律
• 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期,在世界上的一些国家和地
区,同时流通有多种货币,出现了明显的“良币驱逐劣
币”现象。
• 在拉美地区,本国货币与美元并行流通,由于该地区通
货膨胀率居高不下,美元作为“良币”大受欢迎,部分
国家不得不考虑实行美元化改革。
• 货币形态进入到不兑现信用货币时代以后,货币发行制
度等一系列组织体系和运行规则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每
一种信用货币背后都有一个经济组织做支持。这些经济
组织的市场化水平、经济实力比较及变动情况,以及政
治社会等因素都夹杂在其中,不可兑现的信用货币流通
呈现出“良币驱逐劣币”的规律。
2009
SUHUA TIAN
60
不管从“劣币驱逐良币”的金属货币流通规律,
还是从“良币驱逐劣币”的纸币流通规律,我们
似乎都可以推导出世界货币存在有趋同的内在动
力。那么,在现实中,为什么世界货币没有趋同
呢?
2009
SUHUA TIAN
61
电子货币
2009
SUHUA TIAN
62
电子货币(1)
(一)电子货币的产生与特征
• 电子货币属于信用货币的一种形式,具体表现为人们持有
的信用卡及其他记帐单位。
• 电子货币也称数字货币或电子现金、电子钱包或网络货币
,它是以计算机通信、金融和商业专用电脑和机器等现代
化科技为基石,通过电子信息转账形式实现的货币流通方
式。
• 电子货币具有以下特点:(1)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依托
,进行储存,支付和流通;(2)可广泛应用于生产、交
换、分配和消费领域;(3)融储蓄,信贷和非现金结算
等多种功能为一体;(4)电子货币具有使用简便、安全
、迅速、可靠的特征;(5)现阶段电子货币的使用通常
以银行卡(磁卡、智能卡)为媒体。
2009
SUHUA TIAN
63
电子货币(2)
(一)电子货币的产生与特征(续)
• 电子货币的最初形式是信用卡。信用卡由银行或
公司签发,可供持卡人在指定的商店或商场进行
记账消费,属于一种授信凭证。
• 世界上最早的银行信用卡是美国佛拉特布什国民
银行在1946年发行的用于旅游的信用卡。维萨(
Visa)集团和万事达(Master)集团是当今世界
上最大的两个国际信用卡组织。
•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在信用卡的基础上又逐渐
出现了智能卡、磁条卡、赊账卡、借记卡、IC卡
等多种类型的银行卡。
2009
SUHUA TIAN
64
电子货币(3)
(一)电子货币的产生与特征(续)
• 电子货币的使用有利于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通过电子货
币进行结算,对于生产厂商而言可以瞬间以最低的成本收
回资金,面临的风险很小。对于顾客而言,由于免除了烦
琐的支付手续,可轻松购物,从而有效的拓宽了市场交易
范围。
• 比电子货币更进一步的网络货币叫数字货币,它用一串经
过加密处理的数字来代表现金,它不需要电子钱包所借助
的卡片作为载体,仅表现为一串数字。
• 电子货币的广泛使用同样需要解决防伪和更新问题。
2009
SUHUA TIAN
65
电子货币(4)
(二)电子货币在中国
• 中国流行的电子货币主要有四种类型。
第一,储值卡型电子货币。一般以磁卡或IC卡形式出现,其
发行主体除了商业银行之外,还有电信部门(普通电话卡
、IC电话卡)、IC企业(上网卡)、商业零售企业(各类
消费卡)、政府机关(内部消费IC卡)和学校(校园IC卡
)等。
第二,信用卡应用型电子货币。指商业银行、信用卡公司
等发行主体发行的贷记卡或准贷记卡。
第三,存款利用型电子货币。主要有借记卡、电子支票等
,用于对银行存款以电子化方式支取现金、转账结算、划
拨资金。
第四,现金模拟型电子货币。
2009
SUHUA TIAN
66
电子货币(5)
• 四种类型
•
•
•
•
2009
储值卡型
信用卡应用型
存款应用型
现金模拟型
SUHUA TIAN
67
欧洲和亚洲正在进行的网络货币项目
2009
SUHUA TIAN
68
中美英货币发展历史的比较
2009
SUHUA TIAN
69
中美英货币发展历史的比较(1)
(一)中国货币发展史
• 海贝是中国最早的货币。
• 从商朝铜贝出现后到战国时期,中国的货币逐渐形
成了铲币、刀币、环钱、楚币(蚁鼻钱)等四大体
系。
• 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
以秦币同天下之币”,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
方孔半两钱。
• 刘邦建立汉朝以后,允许民间私铸钱币。
2009
SUHUA TIAN
70
中美英货币发展历史的比较(2)
(一)中国货币发展史(续)
• 唐高祖武德四年,李渊改革币制,废轻重不一的历
代古钱,取“开辟新纪元”之意,统一铸造“开元
通宝”钱。
• 北宋时,由于铸钱的铜料紧缺,政府为弥补铜钱的
不足,在一些地区大量地铸造铁钱。
• 清朝光绪年间,中国开始在国外购买造币机器,用
于制造银元、铜元。民国时期,以法币、金圆券等
作为货币。
•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实行的计划经济时期,曾以实物
票据代为行使货币的部分职能。
2009
SUHUA TIAN
71
中美英货币发展历史的比较(3)
(二)英国货币发展史
• 英国的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成立于1694年,
职责是管理“光荣革命”后混乱疲弱的国家财政
体系,当时发行的票据就是英镑纸币的前身。
• 英国中央银行早期发行的票据没有固定面值,就
像支票一样,写多少就表示凭此支付价值多少的
黄金,后来慢慢地出现了20到1000镑之间的固定
面额纸币。18世纪下半叶的黄金短缺,则催生了5
镑、2镑和1镑的小面额纸币。
• 1928年,英国首次出现了彩印且有专门图案设计
的纸币,称为“A系列”货币。
2009
SUHUA TIAN
72
中美英货币发展历史的比较(4)
(三)美国货币发展史
• 在英殖民地时期,美国使用英镑作为货币。在西
班牙殖民地时期,则使用多布隆(银币)作为货
币。
• 1775年6月22日,由美国13个殖民地参加的联合政
权大陆会议正式批准发行美国自己的纸币,称为
“大陆货币”。1781年以银行券取代大陆货币。
• 1913年12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储备法案,建
立了联邦储备制度。1914年,由12个联邦储备银
行发行的联邦储备银行券成为美国法定货币。
2009
SUHUA TIAN
73
第四节 货币层次
一、为什么要对货币划分层次
二、货币划分层次的国别差异
2009
SUHUA TIAN
74
为什么要对货币划分层次?
2009
SUHUA TIAN
75
为什么要对货币划分层次?(1)
• 在现代相当发达的信用货币制度下存款货币的
种类很多,人们对货币供应量中应包括哪些资
产的看法并不一致。
•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出于实行
货币政策的需要,开始对货币供应量划分不同
的层次。此后,其他国家也开始效仿。目前,
对货币供应量划分不同的层次已经成为世界各
国的普遍做法。
2009
SUHUA TIAN
76
为什么要对货币划分层次?(2)
• 货币层次的划分,主要是按照货币流动性的强弱从外延上
确定各个层次的货币所包含的具体内容。
• 根据货币交易媒介职能界定的货币称为狭义货币(narrow
money),包括法偿货币(含银行券和铸币)和即期存款
(sight deposits)。与狭义货币相对应的是广义货币(
broad money)。
• 对货币供应量划分层次,目的是考察不同层次货币的供应
规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以选定一组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
的货币,作为货币流通管理的依据和中央银行货币控制的
重点。
• 划分货币层次主要遵循流动性标准,流动性不同的货币在
单位时间内流转的次数不同。
2009
SUHUA TIAN
77
货币层次划分的国别差异
2009
SUHUA TIAN
78
货币层次划分的国别差异(1)
• 世界各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方法并不一样, 就是
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对货币层次的划分方法也不
一样。
• 虽然世界各国对货币供应量层次的划分很不一致
,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货币供应量都包括现金
、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即M1和M2。金融资产是
否应列入到货币供应量层次之中,则是有分歧的
。有些国家将这类金融资产列入到货币层次之中
,但为了与货币供应标志M相区别,往往用其它的
符号来表示。
2009
SUHUA TIAN
79
货币层次划分的国别差异(2)
• 在中国,货币当局将全部货币供应量划分为M0、
M1、M2等三个部分,其中:
M0 = 流通中现金
M1 = M0 + 单位活期存款 + 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
M2 = M1 + 居民储蓄 + 单位定期存款 + 其它存款
2009
SUHUA TIAN
80
货币层次划分的国别差异(3)
• 在美国,货币当局将全部货币供应量划分为M1、M2、M3
和L等四个部分,其中:
M1 =通货+旅行支票+活期存款+其他支票存款
M2 =M1+其他能够签发支票的资产+其他能以极小的成本迅
速变现因而具有极大流动性的资产=M1+小面额定期存款+
储蓄存款和货币市场存款账户+货币市场互助基金份额(
非机构所有)+隔日回购协定+合并调整
M3=M2+其他流动性较小的资产
=M2+大面额定期存款+货币市场互助基金份额(机构所
有)+定期回购协定+合并调整
L=M3+若干类基本上具有高度流动性的债券=M3+短期财政
部证券(国库券)+商业票据+储蓄债券+银行承兑汇票
2009
SUHUA TIAN
81
货币层次划分的国别差异(4)
• 欧洲中央银行将全部货币划分为狭义货币M1、中
间货币M2和广义货币M3等三个层次,具体划分
如下:
M1 = 流通中现金 + 隔夜存款。
M2 = M1 + 期限为两年以下的定期存款 + 期限在三
个月以内的通知存款。
M3 = M2 + 回购协议 + 货币市场基金(MMF)+ 货
币市场票据 + 期限为两年以内的债券。
• 在这些货币层次中,M3是欧洲中央银行重点监测
的货币指标。
2009
SUHUA TIAN
82
货币层次划分的国别差异(5)
• 英国的货币层次则包括M1、M2和M3等五个部分,其中:
M1=流通中的现金和硬币+英国私人部门的英镑即期存款。
M2=流通中的现金和硬币+英国私人部门持有的在银行的10
万英镑以下的活期存款+其他存款(一个月内通知银行提取的
零售性存款)。
M3=M1+英国私人部门的英镑定期存款+英国公有部门的英镑
存款。
M4=M3+英国居民持有的其他通货存款。
PSL1=私人部门所持有的英磅M3+私人持有的国库券+私人在
地方机关及金融机构的存款+纳税存款证明+银行承兑汇票。
PSL2=PSL1+其他各种流动性资产如国民储蓄证券+储蓄银行
信托+国民储蓄银行的存款等。
2009
SUHUA TIAN
83
货币层次划分的国别差异(6)
• 在几乎所有的国家中,M0和M1的含义都相同。但
在不同国家中,广义货币的范畴有显著差异。
• 综合各国情况,货币供应量一般划分为M0、M1、
M2和M3几个层次。之所以将M0列为货币供应量的
第一层次,是因为现金是流通中最活跃的货币,它
构成对消费品的直接需求,是反映消费品市场当期
供求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 第二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M1,构成对消费品和投
资品的直接需求,是反映消费品和投资品市场当期
供求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2009
SUHUA TIAN
84
第五节 货币总量统计
一、市场信息与货币总量统计
二、货币范畴与货币总量统计
三、货币总量的官方统计
2009
SUHUA TIAN
85
• 对于个人来说,没有必要知道货币的准确
定义,也没有必要知道经济中到底有多少
货币。
• 如果货币当局通过调节利率来管理支出水
平,则也没有必要定义和测算总量层面上
的货币数量。
• 为了说明货币供应量对宏观经济活动的影
响时,我们才有必要测算宏观经济活动中
的货币供应规模。
2009
SUHUA TIAN
86
市场信息与货币总量统计
2009
SUHUA TIAN
87
市场信息与货币总量统计(1)
(一)信息对称经济中的货币
• 信息对称时,市场能够自动达到均衡状态,不存在纯粹的金
融交易活动。
• 将货币定义为在商品交换中可以接受的那些资产时,则可以
得到以下关系式:
MVT PT T
2009
SUHUA TIAN
88
市场信息与货币总量统计(2)
(一)信息对称经济中的货币(续)
• 交易规模 T 与国民收入 Y及金融资产交易 F有关,并可以写
成以下形式:
MV P y Y P f F
M
PT。但是,用
/M
V GDP / M,或 PY / ,而不用
在现代经济中,
PY代替 PT 时,难以区别货币是用于二手品交易还是用于金融
资产交易。
M Y V Y M F V F M SV P y Y P f F
2009
SUHUA TIAN
89
市场信息与货币总量统计(3)
(二)信息不对称经济中的货币
• 在信息不对称的经济中,信用与消费有一定关系,在测算货币
总量时会碰到以下问题:
(1)难以区分货币是作为交易还是用作储蓄。
(2) M SV不再等于零。
(3) VT随 M变化而变化。货币供应增加时,会引起货币流通
速度下降,使得 PT T保持不变。此时,决定交易规模的是信用
而不是货币存量(money stock)。
(4)在信息不对称时,M 与 PT T
之间的关系难以确定,货币供
应变为内生,货币当局难以控制货币供应量,测算货币供应量
时需要分析引起 PT T变化的各种原因。
(5)存在货币幻觉时,P y Y与 PT T
之间的关系不很密切。此时,
很难找到一个使货币流通速度稳定的货币范畴。
2009
SUHUA TIAN
90
货币范畴与货币总量统计
2009
SUHUA TIAN
91
货币范畴与货币总量统计(1)
• 货币的职能特征表明,只有那些明确地充当交易
媒介的物品才属于货币范畴,对货币总量的测算
应当只包括通货、支票账户存款和旅游支票等项
目。
• 根据货币的职能特征统计货币总量时,会忽略掉
那些可部分充当交易媒介的资产,特别是那些流
动性不如通货和支票存款的资产,如银行储蓄存
款,它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迅速地转变成为现金。
2009
SUHUA TIAN
92
货币范畴与货币总量统计(2)
• 除了根据货币职能确定货币范畴来统计货币总量
外,也可根据货币总量变动引起的经济效应来统
计货币总量。例如,根据货币总量变化与物价上
涨之间的关系来统计货币总量,或根据货币总量
变化与名义收入之间的关系来统计货币总量,等
等。
• 根据货币总量变动效应来统计货币总量时的重要
缺陷是,不同时期能反映货币总量变动效应的经
济指标往往会不一致,因此难以比较不同时期的
货币总量水平。
2009
SUHUA TIAN
93
货币总量的官方统计
2009
SUHUA TIAN
94
货币总量的官方统计(1)
• 货币当局采用的货币总量统计方法会考虑
整个银行系统的各种存款情况,并分为多
个层次给出货币总量数据,货币当局也会
根据各种资产发挥货币功能的大小来统计
货币总量。
2009
SUHUA TIAN
95
货币总量的官方统计(2)
• 货币当局采用的货币总量统计方法会考虑整个银行系统的各
种存款情况,并分为多个层次给出货币总量数据,货币当局
也会根据各种资产发挥货币功能的大小来统计货币总量。
• 假设i资产的存量规模为 ai,则加总的货币总量D可以表示成
:
D ai wi
• 其中:wi代表i资产充当货币时的权重。由于所有资产都有一
定程度的流动性,因而也都具有某种程度的货币特征。
• 假设在一定限制下能据以签发支票的货币市场基金份额可在
60%程度上看作货币,而储蓄存款可在40%的程度上与货币相
同,则:加权货币总量=M1+0.60*(货币市场基金份额)
+0.40*(储蓄存款)。
2009
SUHUA TIAN
96
货币总量的官方统计(3)
• 英格兰银行在统计加总的货币供应总量时,以三个
月期本地机构存款利率(rate on three-month local
authority deposits, 3mLA rate)为基础,其他资产i的
利率 与其比较后,得到相应的权重
:
wi
ii
wi (3mLA _ rate ii) /(3mLA _ rate 0)
• 这个权重会经常变化,在实际处理时多选择利率最
高的资产作为参照。
2009
SUHUA TIAN
97
货币范畴与货币总量统计(4)
• 货币当局经常会对已经公布的货币总量(比如M2)数据
进行修正。
• 三个原因。
(1)在小型存款机构报告存款数额之前,货币当局只能
对货币总量进行粗略估计。
(2)商业银行存在着漏报和错报的现象。
(3)货币总量的变化有时会呈现出季节性特征,需要按
照年份或者季度进行调整。
• 央行最初公布的货币总量(比如M2)数据对于了解短期
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并不可靠,这些数据仅可用于观察较长
时期(如一年以上)内的货币供应量变动趋势。
2009
SUHUA TIAN
98
本讲总结
2009
SUHUA TIAN
99
总结(1)
在本讲中,我们探讨了货币的范畴、职能、形态、层次和
货币总量的统计方法,这对于我们理解货币对经济的影
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1.在货币经济学中,货币是指在商品和劳务的支付或债
务的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货币的范畴介于财
富和通货之间,它是财富的子集而又包含了全部通货。
• 2.货币有四种最基本的职能:(1)交易媒介;(2)价值尺度
;(3)延期支付标准;(4)财富贮藏手段。
• 3.在历史上,货币形态先后经历了四种基本形式:实物
货币、金属称量货币和铸币、纸质的信用货币和电子货
币。
2009
SUHUA TIAN
100
总结(2)
• 4.由于货币交易媒介职能和价值贮藏职能的分离,金属
铸币具有“劣币驱逐良币”的流通规则,在劣币和良币同
时参与流通时,不足值的货币会迫使足值的货币退出流通
领域。信用货币时期存在着良币驱逐劣币现象,最典型的
例子是拉美地区曾经经历的美元化改革。
• 5.全部货币层次可按照流动性强弱划分为狭义货币和广
义货币等类型,各国对于货币层次的划分方法差异很大。
• 6.只有在宏观经济层面上统计货币总量才有现实意义。
在实施货币总量统计时,可根据货币范畴、货币职能、货
币总量变动的经济效应等来确定货币总量的统计方法。货
币当局也会公布以一定权重为基础得到的加总货币总量,
并经常会对已经公布的货币总量数据进行调整。
2009
SUHUA TIAN
101
思考题
• 1.货币形态经历了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从金属货币到
纸质货币、再从纸质货币到电子货币的发展过程,其内在
的动力和原因是什么?
• 2.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会出现“良币驱逐劣币”的现象?你
能用“良币驱逐劣币”规律来解释拉美地区的美元化现象
吗?
• 3.各国货币当局为什么要经常对已经公布的货币总量数据
进行修正?根据货币当局已经公布的货币总量数据来判断
货币供应量的短期变动趋势为什么会有很大的偏差?
2009
SUHUA TIAN
102
参考材料
• 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六版),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 Bain, K., and Peter Howells, 2003. Monetary Economics: Policy and
Its Theoretical Basi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 欧洲中央银行网站: http: / /www. ecb. Int.
• 董书城:《中国商品经济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 Capie, F. and A. Weber,1985. A Monet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Kingdom, 1870-1982, Volume 1, Data, Sources, and Methods.
Boston: Allen & Unwin。
• 弗里德曼、施瓦茨:《美国货币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版。
2009
SUHUA TIAN
103
Reading Suggestions
• (1)Click, Reid W., 1998. Seigniorage in a cross-section of
countries.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30(2):154-171.
• (2)Mankiw, N.Gregory, 1987. The optimal collection of
seigniorage: theory and evidence.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0: 327-341.
• (3)Trejos, Alberto, and Randall Wright, 1993. Search,
bargaining, money and prices: recent result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25(3):558576.
• (4)Bruno, Michael, and Stanley Fischer, 1990. Seigniorage,
operating rules, and the high inflation trap.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5(2): 353-374.
2009
SUHUA TIAN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