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簡帛的基本認識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壹、簡帛的基本認識

<<文獻學學習報告>>
報告人:張維慎
1
文獻的載體
 以紙發明為一期(肉眼判讀)
有甲骨、金石、簡牘、縑帛、紙張
 以科技文明為二期(機具判讀)
有膠片、磁帶、CD、硬碟(資料庫)以及各式質料等。
 文獻載體的定義:凡是用文字寫成的,具有歷史價
值和科學價值的圖書資料,就是文獻。
2
一、甲骨
 甲骨文是什麼東西?甲就是烏龜的甲板,骨就是牛的肩胛骨;
甲骨文是是刻在龜甲或牛骨上的文字。商朝的人為甚麼要在龜
甲牛骨上刻寫文字呢?原來商朝的人很迷信,很相信鬼神。平
常做甚麼事情,都得先問問鬼神才敢做。他們用龜甲牛骨求神
問卜,然後把問題和答案刻寫在上面以留下紀錄。
 清光緒25年(1898)金石家及國子監祭酒王懿榮因病經醫師診
斷後派人至在北平達仁堂中藥店購藥。好奇的他看察究竟是些
什麼藥,竟然發現「龍骨」上有類似篆文的文字。他遂將藥店
全部龍骨購回研究,確定龍骨上契刻的是古文字,後人就以這
一為發現甲骨文字的一年。
 http://rub.ihp.sinica.edu.tw/~oracle/home.htm
 http://www.npm.gov.tw/exhbition/yin0701/select.htm
3
二、金石
 金文
 在商代至秦漢的青銅器上面,常常鑄上或刻上文字,
這就是銅器銘文,又稱金文及鐘鼎文。
 一般說來,商代銘文比較簡單,西周銘文最繁,至
春秋時又趨於簡要。
 『利簋』是目前所知西周最早的一件銅器,只用了
三十二字,記載武王伐紂目也之戰的時間及勝利經
過。
 商周金文單字約共三千五百字,可識字約二千個,
其字體一般稱為大篆。
5
 石文
 <<呂氏春秋‧求人>>:「故功績銘乎金石」高誘注:
「金,鐘鼎也;石,豐碑也」。可見當時稱鐘鼎碑
刻為金石,便以金石並稱。
 中國的最早石刻文字是「石鼓文」,在十塊鼓形石
上,每塊各刻四言詩一首,內容是歌詠畋獵遊樂生
活,故也稱「獵碣」。
 所刻書體,為秦始皇統一文字以前的大篆,即籀文。
9
三、簡牘
簡:<<說文:竹部>>:簡,牒也,从竹,間聲。
牘:<<說文:片部>>:牘,書版也,从片,賣聲。
總的來說:
簡,就是竹質書寫材料。北方多產木,故多木質。如:居
延漢簡、敦煌漢簡。
牘:就是木質書寫材料。南方多產竹,故多竹質,如:九
店楚簡、郭店楚簡、長沙三國吳簡。
http://rub.ihp.sinica.edu.tw/~woodslip/
h_1.htm
11
 簡牘的製作:
a、選材:木質如有適用破莂的杉木,竹質選用竹杆中間
部分。
b、析治:片解木、材,然後打磨光滑。如:郭店楚簡。
c、殺青:指竹簡而言。剖析竹簡前,用火將竹中水份烘
乾,使表皮由青皮黃,故謂之。又火烤時有水份滲出,
似人汗,又謂汗青。可防腐,可使文字書寫不暈開。
而書寫過程又有塗料,竹質係寫後塗上保護層。木質
是寫前塗上膠液,使受墨不暈。
d、編聯:有一、二、三、四、五道編。為防止編繩滑脫,
常在編綸處簡的一側,刻上三角契口。
12
附圖一
13
繩綸材料多為麻繩,少許是絲繩,
後者多為重要簡冊。
古人解「韋編三絕」之『韋』是為
熟牛皮為誤,商承祚認為牛皮條乾了
極硬不柔軟,不能用來編簡。簡冊大
多先編後寫,編聯順序從右向左,
固定結在簡之左側。
如:
居延新簡<<勞邊使者過界中費>>冊。
14
 簡牘的書寫工具:
(1)筆:甘肅放馬灘秦墓出土毛筆及筆套四個。筆
鋒多狼毫,少兔毫。並皆插入筆套中。
(2)刀:書刀,有似今天的橡皮擦。如:九店36號
楚墓出鐵質書刀一把。
(3)墨:簡帛文獻上的漆書,應是墨書,即墨汁書
寫。漆有黑色義,可互訓。如:<<儀禮.士昏禮
>>“乘墨車“。鄭玄注:“墨車,漆車“。
15
四、縑帛
帛:<<說文.帛部>>:帛,繒也。从巾,白聲。
帛書為一種絲織品的書寫材料。在紙張沒有發
明之前,簡牘一直是重要而又廣泛使用的書寫
材料;其間也一併使用絹帛,不過絹帛昂貴,遠
不如簡牘,使用範圍不及簡牘廣泛。
 帛書圖
16
縑帛材料
 絹、繒、縑等類。
絹:較細生絲織成,質地輕薄,便於書寫繪畫。
繒:粗絲織成,質地較厚呈暗色,故經久耐用。
縑:雙絲織成,質地較厚呈黃色,比絹、繒精密
細整,且不透水,因而是上等的質材。
 視篇幅需要剪裁,正式書寫前,常將絹
帛用朱砂或墨畫好行線。
18
五、紙張
 紙的發明,也有一個相當長的過程。在先秦
的文獻裡,早就有過一些關於「絮紙」的記
載。是以縑帛或絲纖維膠結成的薄絮片。但
仍都用來包裹或稱底等雜用,至今還沒發現
上面有文字的西漢絲紙或麻紙。
 <<後漢書‧蔡倫傳>>:「…用樹膚、麻頭及
敝布、漁網以為紙。…故天下咸稱『蔡侯
紙』。」
19
 蔡倫紙
20
 雖自蔡倫以後,只以用來寫字著書,但出土
文物中現存漢文古紙只有寥寥數種。說明紙
做為新興的書寫材料,尚無法普及。從東漢
至魏、晉一直是縑帛、竹木簡、紙三者並用。
 直到東晉末年,桓玄廢晉安帝,自立為皇帝,
在元興三年(公元404年)下令說:「古無紙,
故用簡,非主於敬也。今諸用簡者,皆以黃
紙代之。」
21
六、膠片與磁帶
 膠片:凡見光能發生變化,經曝光和一定的
化學、物理加工處裡後能得到固定影像的材
料,稱為感光材料。
 磁帶:塗有磁性材料的帶子,稱為磁帶。可
用以記錄聲音、圖像、數據或其他電信號,
免去文字印刷和書寫。
22
23
24
 微卷閱讀機
25
文獻學研究價值
 甲骨:除了是微雕史上的奇蹟外,羅振玉根據卜
辭和古文獻對照,考出湯名「天乙」,因作
「大乙」。
 金石:除了是雕版印刷的前驅外,對於文字資料
的保存占了很重要的位置。如:「開成石經」保
存於西安碑林中,五代雕版刻印經書都是以它
為依據。
26
 簡牘:補充孔子到孟子的空窗期,即「仁」
到「仁義」的發展,如郭店楚簡和上海博
物館藏楚簡有簡文<<唐虞之道>>7-8:
「孝,仁之冕也。禪,義之至也。」<<
忠信之道>>8:「忠,仁之實也。信,
義之期也。」等塡補了孔子到子思到孟子
的仁至仁義的思想。
 帛書。如: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
>>最早醫方、<<相馬經>>最早相馬著
作、<<五星占>>最早天文著作。
27
 紙:中國發明的造紙方法,無疑是人類歷史
的大事,經過六七百年以後流傳到中亞,後
來又傳播到歐洲,為世界文化的發展,起了
不可估量的作用。
 膠片與磁帶:提供了更多元的資料儲存方式
及載體。
 CD及資料庫:使資料存量走向無限,傳播的
範圍更為無涯。
28
有獎徵答
 請問甲骨中的「甲」指的是?A.鱉甲B.龜甲
C.麒麟甲。
答案:B
 請問刀筆的作用是?A.竹簡中的立可白B.刻
寫文字C.防身。
答案:A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