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篆(石鼓文)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大篆(石鼓文)

大篆(籀文):大篆是周宣王時改
革的文字,宣王命太史作「史籀」
十五篇,刪繁整理,統一成一種新
的文字形式。「史籀篇」和「倉頡
篇」、「爰歷篇」一樣,同為與書
法相關的文章,並不是史官創字的
紀錄,而是當時教導兒童書寫的字
書。
大篆
大篆(石鼓文)
大篆這種字﹐是周宣王時期的太史官籀創造出來的。也有人說﹐
太史官籀第一次改變上古的文字﹐有的相同﹐有的不同﹐稱為篆。
篆是傳的意思﹐傳播它的道理、規律,並且可以運用到無窮無盡
的事中。甄酆審定六書,第三就是篆書。據《說文解字序》記載:
「秦書有八體,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蟲書,五
曰摹印,六曰署書,七曰殳書,八曰隸書。」由此可見﹐八體書
法中﹐第一就是大篆。另據《漢書》卷三十《藝文志第十》記載,
《史籀》十五篇﹐是指周宣王時期的太史官創作大篆十五篇,到
建武時期丟失了六篇。
從此﹐官府便根據這些字制定成冊,並用來教授他人,稱為《史
書》,一共收進去九千字。
大篆 在中國文字史上,夏、商、週三代,就其對文字
學的貢獻而言,以史籀為最。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它
始變古文,別創新體,以趨簡便。著有《大篆》十五篇。
大篆是相對於小篆而言的。
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書、史書之稱。周宣王時,
太史籀作《大篆》十五篇,因其為籀所作,故世稱"籀
文"。"籀文"乃據古文而作,是在古文基礎上整理出來的,
故其與古文或同或異。今其文散見於《說文解字》和後
人收集的各種鐘鼎彝器之中。其中以周宣王時所作石鼓
文最為著名。
大篆字體
大篆傳為週宣王太使籀所做,其
後盛行於西秦為有別秦統一後之
篆書,故稱之為大篆。大篆傳世
之作品極少,一般以石鼓文、詛
楚文為代表。大體而言,大篆字
體比金文端整,結構卻較小篆複
雜。
後世學大篆者,以清末民初
吳昌碩所臨石鼓文最為有名,吳
昌碩並非絕對忠實臨摹石鼓文,
但卻在楊沂孫的基礎上益肆發揮,
把石鼓文寫的出神入化,甚至將
書、畫、篆刻融為一體,以石鼓
文大篆筆法貫通之,而形成一種
蒼渾矯健、遒勁鬱勃的藝術風貌。
清代擅長書法的人,同時
也對篆刻 有獨到技巧,
篆刻藝術在此時發展十分
蓬勃,一直至民國初年亦
是如此,其中以書、畫、
篆刻三項專長揚名中外的
吳昌碩,更是著名。
《石鼓文》局部
吳昌碩(1844~1927年)
原名俊、俊卿、字昌碩、倉石、別號缶廬、苦鐵,
在七十歲以後以字代名,浙江安吉人,曾居住蘇
州,上海,做過安東知縣,他的書法除擅長篆書
外,也精於篆刻,他寫篆書並不拘古法,往往時
出新創意,而獨樹一格,尤其對石鼓文的臨習最
得心應手,另外在書方面也有極高成就。
值得一提的是,吳昌碩年輕時,極力研習書
法與篆刻,憑其堅強的毅力,五十歲開始學畫,
並將書法篆刻的藝術觀念融入繪畫之中,創造自
我風貌,其中梅花最能明顯表達其書法的篆書功
力。
所謂的「石鼓文」亦如「金文」是指刻在某材質器物而
言,它的起源於周代,是現存最早刻在石上的文字,唐
初在陝西西鳳翔被發現,但曾遺失乙次,直到宋代又被
找尋存放於宋徽宗時的保和殿,金人欲滅宋則轉運到北
京。
石鼓文是刻在十塊鼓形石上,分刻十個為一組的四言詩
,每鼓約三尺,記載秦國君王遊獵的事情,據專家考證
,它是周宣王時代所刻,有人說是周文王作的石鼓,在
宣王時刻的字。另外有種說法,它是周成王時所完成的
,其實真正的年代,石鼓文應在秦襄公八年之器物。
石鼓文它的字體是未演變成小篆前之文字,於是文字學
家把它歸納為大篆」的系列裡,也是往後學『大篆』最
佳的基本範例,它的字形富規則性,筆畫帶有厚重與勁
道氣勢,據說影響秦朝發展小篆甚多。
相關資料索引
金文,宋徽宗,小篆
http://homepage20.seed.net.tw/web@1/k_garden/06_calligraphist/ching/131.htm
吳昌碩
http://www.epochtimes.com/b5/4/2/15/n467069.htm
大篆和小篆的起源
http://www.nhltc.edu.tw/~shew2/theme_1.html
書體導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