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文世(二十五世)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熊文世(二十五世)

熊明遇、熊人霖與熊志學在建陽:
《函宇通》的刊刻
Xiong Mingyu, Xiong Renlin, and Xiong
Zhixue in Jianyang (1645-1648): The Case
of the Transmission of Western Learning
in Jianyang and the Publication of
Han yu tong
徐光台 Kuang-Tai HSU
臺灣新竹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 歷史研究所
一、前言



明清鼎革,明遺民熊明遇與熊人霖父子避居福建建陽,
順治五年熊志學將熊明遇《格致草》與熊人霖《地緯》
合輯為《函宇通》,並撰序出版。 因此熊志學與熊明
遇父子在建陽的交往或關係,乃成為一個值得注意與
研究的問題。
過去的研究提到熊志學是建陽刻書家與刊刻《函宇通》
以外,對他的家世淵源、生卒年代與生平活動所知不
多,不清楚他與熊明遇父子間的交往。
本文使用《潭陽熊氏宗譜》、《南榮詩文選》 、
《鶴臺先生熊山文集》與《文直行書》中一手資料,
來重建明清鼎革時期,熊明遇與熊人霖父子避居建陽
的活動,熊志學與他們間的交往,以及《函宇通》刊
刻的歷史背景。



研究熊志學在建陽書林刊刻含有大量西學的
《函宇通》是個小題大作的問題,卻是一個西
學在建陽傳播的實例,涉及多項因素。
首先,建陽,又稱潭陽,在武夷山南麓,明清
時期屬於建寧府轄下八縣之一。倡導「格物窮
理」的朱熹(1130-1200)在紹熙三年(1192)定居建陽
西郊之考亭,生命中最後九年對建陽學風留下
深遠影響。明末建寧府與建陽在教育方面就承
繼與尊崇朱子學。
其次,從宋代起,書林也就是建陽崇化里書坊
成為刊刻書籍的重鎮。





第三,在書林出版品中,順治五年《函宇通》是
一個例外,因為它的出版成為西學在建陽傳播的
一個重要案例,只是至今我們對此所知甚少。
因此引發筆者對以下問題的興趣:熊志學如何贏
得熊明遇父子信任而刊刻《函宇通》?
為什麼在尊崇朱子學的建陽書林會出版這本非常
特殊的西學合刻本?
游藝是熊明遇在建陽重要的學生,《天經或問》
中大量收有《格致草》內容,因此我們需要追問
《格致草》曾否在建陽教學,以及這與包括游藝
在內的建陽士人有何關係?
已知熊明遇在《格致草》中批判包括朱熹在內的
宋儒自然知識,那麼當時出版《函宇通》的熊志
學是否覺察此一點?





筆者發現,熊志學(1605-1675)是建陽書林人,生
於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卒於清康熙十四年
(1675)。
熊明遇父子避居建陽,在同文書院任教,過了
四十歲的熊志學在受教之列。
特別是熊人霖主持書院時,熊志學有志提振書
林學風與建陽熊氏儒籍。
另一方面,熊明遇轉而私下教授游藝、熊山廌
與魏夢賚三位學生《格致草》與通書。
熊志學認為熊明遇《格致草》與熊人霖《地緯》
有助於朱熹格致之理,乃將二書合為《函宇通》
出版,為士人對十七世紀自然知識回應留下重
要作品。
二、《潭陽熊氏宗譜》中熊志學
的家世淵源


在光緒元年刊刻的《潭陽熊氏宗譜》中,收有
書林熊志學的家世淵源與個人略傳。
熊志學源自建陽熊氏。建陽熊氏出自南昌樟埠
的熊秘(ca. 822- ca. 899)。 唐乾符年間(874-879)任右
散騎常侍與兵部尚書,率兵入福建守溫陵(今泉
州市)。為捉盜匪,來到潭陽(今建陽)義寧(今
莒口鎮樟埠村),喜愛其地山水寧靜。時值黃巢
之亂,決定遷居義寧,成為建陽熊氏始祖。義
寧又稱熊屯。




第十三世時,熊祖榮始入離義寧三十五公里的
書林。
後來他因其孫熊忠信(1216-1286)任提督而顯榮。
熊忠信生子三:天祐、天燧、天儒,分為恭、
儉、讓三房。在十六世時,熊氏分為三房發展。
此後《潭陽熊氏宗譜》就依照這三房的各自發
展加以編纂。
熊志學為讓房之後。他是二十五世熊文世(15701639)的次子,哥哥熊志道。







文世公次子,行寧二,字魯子,號郭詹,生於萬
曆三十三年五月十八日,卒於康熙乙卯年七月二
十三日。
選邵武光澤縣儒學司訓。
明隆武丙戌年行在延平疏奏,進 太高祖皇帝
《御製文集》。
召對穪旨,賞御前銀拾兩正,購求遺書。
奉旨纂修國史,翰林院侍詔未赴。書生面帝于載
奇遘,惜遭國不造,遂南北棘阻。
授徒百人,著述《四書心印》、《易經衷旨》廣
行于世。
妣楊氏葬月不平下。生子二,卜厯、楚珩。
熊天祐(恭房)、 熊天燧(倹房)、
熊秘(一世)
熊天儒(讓房)(十六世)
︱
∣
熊袞、熊裒、熊褒(二世)
熊鑑、
︱
熊鉤、熊銘、熊鐛(十七世)
熊輔、熊軿、熊幹(三世)
︱
︱
熊仁、熊禮(十八世)
熊文、熊武(四世)
︱
︱
熊宗立(十九世)
熊仁雅、熊仁仲(五世)
∣
︱
熊瑗、熊瑞(二十世)
熊應、熊瑞、熊桂、熊棠、熊聚、熊森、熊粹
∣
(六世)
熊
︱
天玄、熊天育、熊天賜(二十一世)
熊旺、熊敏(七世)
∣
︱
熊福慶、
熊賀正(八世)
熊福山、熊福林、熊福全、熊福增(二十二世)
︱
∣
熊均、熊基、熊在(九世)
熊壽榮、
︱
熊壽員、熊壽長、熊壽洪、熊壽堯、熊壽雅、熊壽婢(二十四
熊景成(十世)
世)
︱
∣
熊璚、熊瑤、熊珉(十一世)
熊文世(二十五世)
︱
∣
熊道昌(十二世)
熊志道、熊志學(二十六世)
︱
∣
熊宗榮、熊祖榮(十三世)
熊卜歷、熊楚珩(二十
︱
七世) 表一 熊志學在潭陽熊氏宗譜中的家世淵源
熊志顯(十四世)
︱
熊忠信、熊宗勝(十五世)
三、明末熊明遇父子與
建陽熊氏的接觸


萬曆四十七年(1619)夏,熊明遇攜帶人霖由江
西豫章前往福寧就任兵備僉事。過武夷山往福州,
經過建陽書林與熊屯。熊人霖為兩地各留下一首
詩。
崇禎十四年,熊明遇出任南兵部尚書。秋九,建
陽令黃國琦(字石公)之母李太孺人七十壽。他是
江西新昌人,與熊人霖同年進士,熊明遇撰文
〈壽黃母李太孺人七十序〉為賀。


十五年,建陽熊氏重刻宋代建陽宗親熊禾
(1247-1312)《勿軒先生全集》 ,請熊明遇撰
〈重刻勿軒先生全集序〉。
十六年仲冬,熊人霖出版《南榮詩文選》。
在〈南榮詩選敘〉中,他提到崇禎十五年,
「癸未園居多暇,適書林宗英請合刻之」,
於是他將此書交給「書林熊九岳、九勅較刻
于雨錢山房」,顯示熊人霖與書林熊氏宗親
在書籍出版上已有所交往。
四、熊明遇父子避居建陽



明清鼎革,改朝換代的政經巨變為士人帶來莫
大的衝擊,熊明遇父子無法倖免。弘光朝覆亡
後,熊明遇父子先返回南昌,接著回到進賢北
山,最後舉家避居福建建陽書林,父子先後於
該地同文書院授課。而後再遷建陽熊屯。
順治二年夏末當時書院管理人,書林翠慶堂主
人余應虬伸出援手,主動率里中父老延請熊明
遇於同文書院講學。
三年秋,熊人霖退出南明政壇,書林熊氏同宗
與各大姓共同出面邀請他主持同文書院。
五、熊志學在書林的活動




書林魏邦達與熊志學興起了合作撰寫《書林誌》
的想法,請人霖幫忙寫〈書林誌敘〉。
順治五年,熊希孟與熊志學請熊人霖幫忙撰寫
〈建陽熊氏儒籍記〉。
順治五年書林同文學院再次重修,請熊人霖撰
寫〈重修書林同文書院記〉。
他介紹同文書院歷史發展,熊人霖提到
余子應虬、鄭子以初實經理之。吾宗文學熊飛、
志學、九岳、九勅暨諸君之裔余昌年、元熹、
元燾、震、晉,鄭祖玄、熊師文實左右焉。
六、順治早期西學在建陽的傳播:
《函宇通》的刊刻
與《格致草》內容的調整



根據熊化在丙子年(1636)譔〈華日樓集
敘〉,推論熊明遇崇禎九年(1636)完成
《華日樓集》,其中包括《擊壤草》、
《言意草》、《會應草》與《格致草》。
熊人霖約於天啟四年於華日樓撰《地緯》。
直到崇禎十一年(1638),熊人霖初刻《地
緯》於浙中。
遷福建書林躲避戰禍, 攜帶二書至建陽書
林。




熊明遇轉私下授課,有較大教學空間與自由,內
容包括西學著作《格致草》。
熊明遇在建陽為游藝、熊山廌與魏夢賚三人授課,
約有兩年左右的時間。內容包括時憲曆法與熊宗
立通書中的曆理,以及格致之理,也就是《格致
草》中的內容。
通過授課與討論,熊明遇可能改變原先《格致草》
的一些想法。藉重新刊刻機會,修訂或增添部份
內容。
熊志學未不是熊明遇私下授課學生,熊人霖亦未
教他《地緯》, 他注意到熊明遇《格致草》,其
中的「性理之言,大有功于考亭矣。」乃將熊明
遇《格致草》與其子熊人霖《地緯》編為《函宇
七、結語


明清鼎革的政治巨變,迫使士人做出不同回應。
同為進士的熊明遇父子,選擇避居建陽。經濟
因素促使他們不得不在建陽書林從事教學,這
是書林首次有父子檔的進士入住。
本文通過一手文獻,重建熊氏父子在建陽的教
學活動,釐清熊志學與他們間的關係,從科學
史、思想史與中西交流史來看,具有以下幾點
重要的歷史意義。




首先,十七世紀前半,西學在福建的傳播深受政
治因素影響,也與東林人士關聯密切。
第一,萬曆四十五年,東林人士熊明遇謫遷福寧
道兵備僉事,以病告假。兩年後夏季就任。該年
冬,方以智(1611-1671)父親方孔炤(1590-1655)
上任福寧知州,九歲的方以智向熊明遇學習《則
草》內容。
第二,天啟年間,受魏璫與其黨人迫害,東林人
士宰輔葉向高辭歸,邀艾儒略赴福建傳播西學。
第三,順治二年秋,獲余應虬的邀請,熊明遇在
書林同文書院教授傳統典籍。翌年秋,熊人霖退
隱書林,獲聘主持同文書院。熊明遇轉而私下授
課,得以親授遊藝等三位學生《格致草》,為西
學在建陽傳播創下一個新例。



第二,關於明清鼎革後熊明遇父子在建陽的活動,
過去雖有一些研究觸及,本文首次提供詳細的陳
述與分析,指出同文書院在熊明遇父子建陽的活
動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原先熊明遇在書院教授傳統經典大義,在熊人霖
主持書院後,他轉而私下授課。他收了游藝、熊
山廌與魏夢賚三位學生,有更自由的教學空間,
教學內容包括《格致草》中的西學。
這段在建陽從傳統經典教學,轉向西學內容,此
一轉折確定了他在建陽傳播西學的具體對象與內
容,增加與豐富我們對熊明遇晚年的認識,也進
一步了解他傳播西學的影響。



第三,對於傳播西學的士人而言,明清鼎革的政
治巨變,使熊明遇父子與方孔炤父子都選擇明遺
民的身份。
鼎革巨變影響方孔炤與方以智父子回歸易學來定
位西學。
熊明遇亦受此政治巨變的衝激,反映在他的《格
致草》中。原先推崇西自然研究,此時被人間政
治變革與吉凶禍福凌駕,因而在私下授課時,包
括傳統通書與《格致草》中的西學。最後,在重
刻《格致草》時,內容隨之微調,在〈節度定紀〉
中提到通書。



第四,關於熊志學的生平與活動,過去僅有地方
志中不一的簡略資料,本文通過《潭陽熊氏宗
譜》,發現他的生卒年代,以及他參與撰寫熊氏
宗親的資料。
此外,在《鶴臺先生熊山文選》中,找到幾筆他
積極參與同文書院的活動,以及提振書林學風的
相關文章。
最重要的是,他將熊明遇《格致草》與人霖《地
緯》編為《函宇通》,給熊明遇更正的機會,也
為後人留下一本反映「十七世紀自然知識考據」
的核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