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上式中

3.1 双极晶体管的基础
1、双极型晶体管的结构
由两个相距很近的pn结组成:
另一侧称为集电区和集电极,
一侧称为发射区,电极称为发射极,
双极型晶体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用E或e表示(Emitter);用C或c表示(Collector)。
它有两种类型:npn型和pnp型
c-b间的pn结称为集电结(Jc)
e-b间的pn结称为发射结(Je)
中间部分称为基区,连上电极称为基极,
用B或b表示(Base);
2020/4/23
两种极性的双极型晶体管
双极型晶体管的符号在图的下方给出,发射极
的箭头代表发射极电流的实际方向。
从外表上看两个N区,(或两个P区)是对称的,实
际上发射区的掺杂浓度大,集电区掺杂浓度低,且
集电结面积大。基区要制造得很薄,其厚度一般在
几个微米至几十个微米。
2、偏压与工作状态
定义电压参考方向:
PNP 管: VEB  VE  VB , VCB  VC  VB
NPN管: VBE  VB  VE , VBC  VB  VC
根据两个结上电压的正负,晶体管可有 4 种工作状态:
E结 C结 工 作 状 态
+
-
放大状态,用于模拟电路
+
+
饱和状态,用于数字电路
-
-
截止状态,用于数字电路
-
+
倒向放大状态
3、少子分布与能带图
p
n
放大状态:
p
nPE0
截止状态:
nPE0
p
n
p
pPB0
p
nPE0
n
pPB0
p
倒向放大状态:
nPC0
pPB0
nPE0
饱和状态:
p
n
pPB0
p
nPC0
nPC0
nPC0
4、NPN 晶体管在 4 种工作状态下的能带图:
NPN 晶体管在平衡状态下的能带图:
N
EC
EF
EV
P
N
NPN 晶体管在 4 种工作状态下的能带图:
放大状态:
EFE  EFB  qVBE
饱和状态:
截止状态:
倒向放大状态:
EFC  EFB  qVBC
3-2 均匀基区晶体管的放大系数
3.2.1 晶体管的放大作用
3.2.2 注入效率
3.2.3 基区传输系数及电流放大系数
3.2.1 晶体管的放大作用
1) 引言
均匀基区晶体管:基区掺杂为均匀分布。少子在基区中主
要作扩散运动,又称为 扩散晶体管。
缓变基区晶体管:基区掺杂近似为指数分布,少子在基区
中主要作漂移运动,又称为 漂移晶体管。
2)晶体管起放大作用在结构上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
(1) 基区必须很薄,即WB << LB ;
(2) 发射区的杂质总量远大于基区,当WE 与WB 接近时,
即要求 NE >> NB 。
3)载流子的传输及电流放大系数的定义
晶体管放大电路有两种基本类型,即 共基极接法 与 共发射
极接法 ,下面为共基极接法。
E
B
IE
P
NE
N
NB
IB
P
NC
IC
C
B
忽略势垒区产生复合电流, 处于放大状态的晶体管内部的
各电流成分如下图所示:
I pE
I pC
I pr
I nE
I nr
I E  I pE  I nE ,
I B  I nE  I nr ,
I C  I E  I nE  I nr
ICBO
I pE
I pC
I pr
I nE
I nr
从 IE 到 IC ,发生了两部分亏损: InE 与 In r 。
要减小 InE ,就应使NE >> NB ;
要减小In r ,就应使WB << LB 。
E
B
IE
P
N
NE
P
NB
NC
IB
IC
C
B
定义:发射结正偏,集电结零偏时的 IC 与 IE 之比,称为
共基极直流短路电流放大系数,记为α,即:

IC
IE
VEB 0 , VCB 0
共发射极接法:
P
B
IB
IC
C
N
P
IE
E
E
定义:发射结正偏,集电结零偏时的 IC 与 IB 之比,称为
共发射极直流短路电流放大系数,记为β,即:
IC
 
IB
VEB  0 , VCB  0
根据 I B  I E  I C ,及
下关系:



IC
IE
的关系,可得β与α之间有如
IC
IC I E



I B I E  I C  I E 1  

1 
对于一般的晶体管,α= 0.950~0.995,β = 20~200 。
n
p
IF
VE
4、共基极接法也能起放
大作用吗?
n
IR
共基极接法对电流
没有放大作用,但
对电压和功率都有
放大作用。
VC
IC
IE
E
rE
αIE
C
rC
B
B
RL
dI C
1

dVC
rc
5)电流放大系数中间参数的定义
定义:由发射结注入基区的少子电流 IpE 与总的发射极电流

IE 之比,称为 注入效率(或 发射效率),记为
,即:
 
I pE
I pE
IE

J pE
JE

I pC
I pr
I nE
I nr
J pE
J pE  J nE

1
J
1  nE
J pE
定义:基区中到达集电结的少子电流 IpC 与从发射结注入基
区的少子电流 IpE 之比, 称为 基区输运系数,记为β*,即:


I pC
J pC


I pE
J pE
由于空穴在基区的复合,使 JpC < JpE
I pE
I pC
I pr
I nE
I nr
。
3.2.2 注入效率
定义:由发射结注入基区的少子电流 IpE 与总的发射极电流
IE 之比,称为 注入效率(或 发射效率),
I pE J pE
J pE
1





记为  ,即:
J nE
IE
JE
J pE  J nE
1
I pE
I pC
I pr
I nE
I nr
J pE
 
1
J
1  nE
J pE
当 WB << LB 及 WE << LE 时,有:
J pE 
qDB
qDB


 qVEB 
p B 0  
p Bo exp 

1


WB
WB
kT




J nE 
qDE
qDE


 qVEB 
n E ( 0) 
n Eo exp 
  1
WE
WE
 kT 


代入 γ 中得:
 
1
1

J
 DEWB nEO
1  nE
1 
D W p
J pE
 B E BO






1 


1
DEWB N B
DBWE N E




为提高  ,应使 NE >> NB ,即(NB /NE)<< 1 ,则上式
可近似写为:
1
DW N
 1 E B B
DBWE N E
 DEWB N B 
1 

 DBWE N E 
1 , N 
1
1


,
N

E
B
已知:
qN
q E  E
q B  B
 
得:
, 代入  中,
D W  
  1  DEWB E  E
B
E
B
B
DE
再利用爱因斯坦关系: 
B

DB
E
 kT
q
,得:
W 
  1  WB  E
E
B
注意:DB 、DE 代表少子扩散系数,μB 、μE 代表多子迁移率。
利用 方块电阻 的概念,  可有更简单的表达式。方块电阻
表示一个正方形薄层材料的电阻,记为:R口 。
L
W
L
对于均匀材料:
R口  
L

1


LW
W
qNW
对于厚度方向(x方向)上不均匀的材料:
R口 
1
W
q 
0
N ( x )dx
对于均匀掺杂的发射区与基区,有:
E
R口E 
R口B1 
WE
B
WB
代入前面得到的  公式
W 
  1  WB  E
E
B
中,可将  表示为最简单的形式:
R口E
  1
R口B1
 的典型值为:R口E  10 , R口B1  1000 ,   0.9900 。
3.2.3 基区传输系数及电流放大系数
定义:基区中到达集电结的少子电流 IpC 与从发射结注入基
区的少子电流 IpE 之比, 称为 基区输运系数,记为β*,即:
由于空穴在基区的复合,使 JpC < JpE
I pE
I pC
I pr
I nE
I nr

。

I pC
J pC


I pE
J pE
1)用电流密度方程求基区传输系数
用连续性方程
pB ( x )  pBo
d 2 pB ( x )

0
2
2
求解基区非平
dx
L p
衡载流子浓度


 qV




J pC
J pE
W  x
sinh  B

Lp
EB

pB (0)  pB 0  exp 

1

 pB ( x )  pB (0) 
kT


 WB 


sinh 



L


 qVCB 
p 

pB (WB )  pB 0  exp 
  1  0
WB  L p
kT





x 
pB ( x)  pB (0) 1 

W
B 





这里必须采用薄基区二极管的精确结果 ,即:
sinh WB  x  LB 
p B  x   p B 0 
sinh WB LB 
pB(x)
pB(0)
近似式,忽略基区复合
精确式,考虑基区复合
0
J
J
pE
  qDB
dp B
dx
pC
  qDB
dp B
dx
x
WB
qDB p B 0  cosh WB LB 


,
x 0
LB
sinh WB LB 
qDB p B 0 
1


x W
LB
sinh WB LB 
B
根据基区输运系数的定义,得:



J pC
J pE

1
 WB
cosh 
 L
 B
再利用近似公式: sec h x  1 
1  WB
2  LB
   1  
 WB
 sec h 
 L

 B



1 2
x
2



2




( x 很小时),得:
2)利用电荷控制法来求β* 。
静态下的空穴电荷控制
J pr  J pE  J pC 
方程为:
JpE
E
B
0
QB
B
q pB (0) WB

2 B
pB(x)
pB(0)
JpC
C
WB
0
另一方面,由薄基区二极管的 近似 公式:
J pE 
q pB (0) WB
2
WB
qDB p B 0 
WB
J pEWB
从上式可解出: pB 0  qDB
,代入 Jpr 中,得:
x
p B 0  
J pEWB
qDB
2
J pE  J pC
J pEWB
q p B ( 0) W B


2 DB B
2 B
J pC

1  WB
 J pE 1  
2

 LB

 
上式中,
W 
1
 B 
2  LB 
J pC
J pE




1  WB
1 
2
 LB
2








2
J pE  WB


2 
 LB




2
2
即代表了少子在基区中的复合引起的电
流亏损所占的比例。要减少亏损,应使WB↓,LB↑。
β*的典型值:WB =1μm,LB =10 μm ,β*= 0. 9950 。
3)基区渡越时间  b
定义:少子在基区内从发射结渡越到集电结所需要的平均
时间,称为少子的 基区渡越时间,记为  b 。
在 0 ~  b 期间,注入到基区的少子电荷为:
QB   b J pE
b
WB2

2 DB
将:QB 
qDB p B 0
1
qp B (0)WB , J pE 
WB
2
代入,得:
。因此  * 又可表为:


WB2
WB2
b
1

1


1

2 L2B
2 DB B
B
注意  b与  B 的区别如下:
b 
QB
QB

,
J pE
J pC
B 
QB
J pr
*  1
b
B
的物理意义:  b 代表少子在基区停留的平均
b
时间,  B 代表少子在单位时间内的复合几率,因而  B 就代表

b 

1

少子在基区停留期间被复合的几率,而    则代表未复合
B 

1
掉的比例,也即到达集电结的少子电流与注入基区的少子电流
之比。
4、表面复合的影响(自学)
4)电流放大系数与亏损因子
 
J pC J pE
IC
J
 C 
  *
J pE J E
IE
JE

WB2

1  2 L2
B

 1
上式中:
由
WB2 R口E
 2 
2 LB R口B1


1
 

R口E


1


R口B1


R口E
WB2


1



2 L2B
R口B1

,称为 亏损因子。
,可得:
1


1
 WB2
R口E


 2 L2
R口B1
B





1
§3-3 缓变基区晶体管的放大系数
以NPN 管为例,结电压为 VBE 与 VBC 。
基区杂质分布的不均匀会在基区中产生一个内建电场,使
少子在基区内以漂移运动为主,故缓变基区晶体管又称为 漂移
晶体管。
本节主要思路:令基区多子电流为零,解出基区内建电场
 ,将其代入少子电流方程,求出 J nE , nB x  与 QB ,进而
Q
B


b
求出基区渡越时间
J nE
,最后求出:  *  1 
b
B
§3-3 缓变基区晶体管的放大系数
3.3.1 内建电场的形成
3.3.2 基区少子分布与少子电流
3.3.3 基区渡越时间与基区输运系数
3.3.4 注入效率与电流放大系数及影响因素分析
3.3.1 内建电场的形成
N
0

x jE
P
x jC
N
杂
质
浓
度
分
布
图
N E x 
N B 0
N B x 
N B WB 
NC
0
0 x jE
x jC
N B x 
x
WB
x
设基区杂质浓度分布为:
 x
N B ( x )  N B (0) exp 
 W
B

式中 η 是表征基区内杂质




N B 0
N B WB 
0
变化程度的一个参数:
N B (WB )  N B (0) exp   
  ln
N B x 
N B ( 0)
N B (WB )
当 η = 0 时为均匀基区。
在实际的缓变基区晶体管中, η = 4 ~ 8 。
WB
x
小注入时,基区中总的多子浓度即为平衡多子浓度:
pB ( x)  pBO ( x)  N B ( x)
N B 0
令基区多子电流为零:
J p   qD p
dpB ( x )
 q  p pB ( x )
dx
N B WB 
0
0
N B x 
多子扩散
自建电场
WB
得内建电场为:
 
由于
加速场 。
Dp
p
dp B ( x )
1
D
dN B ( x )
1


 n 

pB ( x)
dx
n N B ( x)
dx
dN B
0
,  0
dx
,故对电子起加速作用,称为
x
3.3.2 基区少子分布与少子电流
dnB
 q n nB
dx
J nE  qDn
J nE 
WB
0
 
N B dx  qDn 
WB
0
Dn
n

dN B ( x)
1

N B ( x)
dx
d  nB N B 
 qDn  nB (WB ) N B (WB )  nB (0) N B (0)   qDn nB (0) N B (0)


 qVBC 
n B (WB )  n B 0 exp 
  1  0
 kT 


J nE 
qDB nB  0  nB  0 

WB
0
N B  x  dx
J nE 
qDB nB  0  nB  0 

WB
0

N B  x  dx
WB

0
ni2
n B (0) 
N B (0)


 qVBE 
exp

1




kT




N B dx
qDn ni2


 qVBE 
exp

1




 kT 


根据非均匀材料方块电阻表达式,缓变基区的方块电阻为:
R口B1 
1
WB
q p 
0
于是 JnE 可表示为:
J nE
N B dx


 qVBE 
 qkT  p n R口B1 n exp 
 1

 kT 


2
i
下面求基区少子分布 nB (x) :
在前面的积分中将下限由 0 改为基区中任意位置 x ,得:
J nE 
qDn nB ( x) N B ( x)

WB
x
由上式可解出 nB (x) 为:
nB ( x) 
J nE
qDn N B ( x)

WB
x
N B dx
 x
N B ( x )  N B (0) exp 
 W
B

N B ( x)dx
 1  x WB  
J nEWB 1  exp 


nB ( x) 

qDn





 1  x WB  
J nEWB 1  exp 


nB ( x) 

qDn

纵轴:
qDB
nB
J nEWB
 x
对于均匀基区:
lim nB
 0
 x 
x
横轴:W
B

J nEWB 
x 
x 
1


n
0
1







B
qDn 
WB 
W
B 

3.3.3 基区渡越时间与基区输运系数
2
2

q  nB  x  dx
QB
W


1

e
B
0
b 



J nE
Dn
2
J nE
WB
  1  e 


2
WB
0
nB  x  dx
WB2
b 
DB
1
对于均匀基区,
QB  q 
lim  b
 0
WB2

2 DB
当  较大时,上式可简化为:  b


WB2 2 


 1  1 
2 DB  

2
1
3,10 ,14 ,
6,
8 时,  1 
当   4,
分别为:


8 36 64
明 由于内建电场的存在使少子的渡越时间大为减小。
这表
WB2
b 
DB
  1  e 


2
1
进一步可求得基区输运系数  * 为:
2

W
   1  b  1  B2
B
 LB
3.3.4 注入效率与电流放大系数
1)注入效率
已知从发射区注入基区的电子电流为:


 qVBE 
J nE  qkT n  p R口B1 ni 2 exp 

1


kT




类似地可得从基区注入发射区的空穴电流为:


 qVBE 
J pE  qkT n  p R口E ni 2 exp 

1


 kT 


1
1
,
R

口
E
上式中:R口B1 
WB
WE
q p  N B dx
q n  N E dx
0
0
于是可得缓变基区晶体管的注入效率为:
 
J nE
J nE


JE
J nE  J pE
1
1

J pE
J nE
R
1
 1  口E
R
R口B1
1  口E
R口B1
2)电流放大系数:
R
WB2
      1  2   口E  1  
 LB R口B1

2

R口E 

1  WB 
1


   
 
1
   LB  R口B1 
1
3) 小电流时  的下降
实测表明, 与发射极电流 IE 有如下图所示的关系。
原因:发射结正向电流很小时,发射结势垒区复合电流 JrE
的比例增大,使注入效率下降。当 JrE 不能被忽略时有:
 
上式中:
J nE
J nE


JE
J nE  J pE  J rE
1
1
x N
J rE
 qVBE 
 d E exp  

J nE
2 LB ni
2
kT


R口E
J
 rE
R口B1
J nE
当电流很小,即
J rE
VBE 很小时, J nE
很大,使

很小,从而 
很小。
随着电流的增大,
时,有:
J rE
J nE
减小,当
  1
当电流继续增大到
J rE
J nE
J rE
 1 但仍不能被忽略
J nE
R口E
J
 rE
R口B1
J nE
可以被忽略时,则有:
  1
R口E
R口B1
当电流很大时,  又会开始下降,这是由于大注入效应和
基区扩展效应引起的。
4)重掺杂的影响
重掺杂效应:当 NE 太高时,不但不能提高注入效率  ,
反而会使其下降,从而使  和  下降。
原因:发射区禁带宽度变窄 与 俄歇复合增强。
(1) 禁带变窄
EC
EG
E C

EG
EG
EV
EV
对于室温下的 Si :
EG
 NE 
 22.5
18 
10


1
2
3q

E

G
[meV ]
16 s
 q NE 

  kT 

 s

2
1
2
发射区禁带变窄后,会使其本征载流子浓度 ni 发生变化:
 E
2
niB
 N c N v exp   G
 kT
 E
2
niE
 N c N v exp   G


,

  EG 
  EG 
2
2

n
exp
 niB
,
iB



kT

 kT 

 qVBE 
2 
J nE  qkT  p  n R口B1 niB
exp

1

,
 kT 




发射区禁带变窄
 qVBE
2 
J pE  qkT  p  n R口E niE
exp

 kT


2
J pE
R口E niE
R
  EG

 2  口E exp 
J nE
R口B1 niB
R口B1
 kT
发射区本征载
流子浓度增加
  1
J pE
J nE
 1



1
,




,

R口E
  EG 
exp 

R口B1
 kT 
基区向发射区注
入的电流增加
注入效率减小
  1
J pE
J nE
R口E
当NE 增大时, R口B1
 1
 E G 
exp

 增加, 
减小,
 kT 
而先增大。但当 NE 超过(1
从而导致 与

R口E
 EG 
exp 

R口B1
 kT 
随NE 增大
5)
 1019 cm 3 后, 反而下降,
的下降。
(2) 俄歇复合增强
NE
 E  

  LE   J pE          
 DE 
5)异质结晶体管(HBT)
选择不同的材料来制作发射区与基区,使两区具有不同的
禁带宽度,则有:
同  1 
R口E
R口B1
异  1
R口E
 E G 
exp 

R口B1
 kT 
上式中,EG  EGB  EGE ,当 EGE  EGB 时,EG  0 ,
则:
 EG 
exp 
 1
 kT 
 异  同
§3-4 晶体管的电流电压方程
本节以缓变基区NPN 管为例,推导出在发射结和集电结
上均外加任意电压时晶体管的电流电压方程。电流的参考方向
和电压的参考极性如下图所示。
- VCE +
E
IE
-
VBE
N+
+
P
IB
B
N
IC
-
+ VBC
C
推导电流电压方程时,利用扩散方程的解具有线性迭加性
的特点:方程在 “边界条件1” 时的解n1(x) 与在 “边界条件2”
时的解n2(x) 的和[n1(x) + n2(x)],等于以 “边界条件1与边界条
件2的和” 为边界条件时的解n (x) 。
n1 ( x)  n2 ( x)  n( x)
n1 ( x)
0
VBE  0,
VBC  0

WB
n2 ( x)

VBE  0,
VBE  0,
VBC  0
VBC  0
§3-4 晶体管的电流电压方程
3.4.1 电流电压方程
3.4.2 输出特性曲线
3.4.3 几种反向电流的小结:
3.4.4 基区宽变效应——厄尔利效应
1、集电结短路 ( VBC = 0 ) 时的电流
3.4.1 电流电压方程
I nE  AE
WB

0
I pE  AE
I E  I nE  I pE


 qVBE 
exp

1




kT



N B dx 
qDB ni2


 qVBE 
exp

1




 kT 

N E dx 
qDE ni2
WE

0

D
 AE qni2  WB B


N B dx

 0

qVBE 

  exp 

1





kT




N E dx 

DE
WE

0


 qVBE 
 AE qkT n  p ni2 R口B1  R口E   exp 
  1
 kT 




 qVBE 
 I ES exp 
  1
 kT 


上式中,IES 代表发射结反偏,集电结零偏时的发射极电流,
相当于单独的发射结构成的PN 结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
于是可得三个电极的电流为:
IE


 qVBE 
 I ES exp 
  1
kT






 qVBE 
I C   I E   I ES exp 

1


kT






 qVBE 
I B  I E  I C  (1   ) I ES exp 
  1
 kT 


2、发射结短路 ( VBE = 0 ) 时的电流
把发射区当作 “集电区” ,把集电区当作 “发射区” ,
就得到一个 倒向晶体管,发射结短路就是倒向管的 “集电结短


 qVBC 
路” ,故可得:
I C   I CS exp 
  1

 kT 



 qVBC 
I E   R I CS exp 

1


kT






 qVBC 
I B  (1   R ) I CS exp 

1


kT




上式中, ICS 代表集电结反偏,发射结零偏时的集电极电流,
相当于单独的集电结构成的PN 结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 αR 代
表倒向共基极直流短路电流放大系数,通常比α小得多。
3、 电流电压方程
将上述两种偏置条件下得到的电流相加,即可得到发射结
和集电结上均外加任意电压时晶体管的电流电压方程。
由于三个电流之间满足 IE = IC + IB ,三个电流中只有两个
是独立的。如果选取 IE 与 IC ,所得为共基极电流电压方程,
也称为 “埃伯斯-莫尔方程 ” :




 qVBC 
 qVBE 
I E  I ES exp 

1


I
exp

1



R CS 


kT
kT












 qVBC 
 qVBE 
I C  I ES exp 
  1
  1  I CS exp 
 kT 
 kT 




如果选取 IB 与 IC ,所得为共发射极电流电压方程:




 qVBC 
 qVBE 
I B  (1   ) I ES exp 

1

(
1


)
I
exp

1



R
CS 


kT
kT












 qVBC 
 qVBE 
I C  I ES exp 

1

I
exp

1



CS 


kT
kT








正向管与倒向管之间存在一个 互易关系:
 I ES   R I CS
3.4.2 输出特性曲线
1、共基极输出特性
以输入端的IE 作参变量,输出端的IC 与VBC 之间的关系。
E
IE
N+
B
P
N
IC
-
C
VBC
+ B
由共基极电流电压方程:




 qVBC 
 qVBE 
I E  I ES exp 
  1
  1   R I CS exp 
 kT 
 kT 








 qVBC 
 qVBE 
I C  I ES exp 

1

I
exp

1



CS 


 kT 
 kT 




消去VBE ,得:


 qVBC 
I C  I E  (1   R ) I CS exp 
  1
 kT 




 qVBC 
 I E  I CBO exp 

1


kT




上式中, I CBO
 (1   R ) I CS
当VBC = 0 时, I C
 I E
在放大区, VBC < 0 ,且当
| VBC | kT
q
时,I C
 I E  I CBO
ICBO 代表发射极开路( IE = 0 )、集电结反偏 ( VBC < 0 ) 时的
集电极电流,称为共基极反向截止电流。
共基极输出特性曲线:
I C  I E  I CBO

输出特性曲线形成得物理机制:
集电极电流的大小取决于载流子基区传输的速度和集电结
的收集速度中较慢的一个。当集电结电压较小时,收集速度相
对较慢,因此,电流随集电极电压得增加而略有增加,之后电
压继续增加,载流子在集电结空间电荷区得漂移速度达到饱和,
集电极电流就由扩散因素决定,与电压无关。
2、共发射极输出特性
以输入端的IB 为参变量,输出端的 IC 与VCE 之间的关系。
C
IC
N
IB
B
P
VCE
N
E
由共发射极电流电压方程:
E




 qVBC 
 qVBE 
I B  (1   ) I ES exp 
  1
  1  (1   R ) I CS exp 
 kT 
 kT 








 qVBC 
 qVBE 
I C  I ES exp 

1

I
exp

1



CS 


kT
kT








消去VBE ,得:
IC 

1
IB 
I CBO 

 qVBC 
exp

1



1 
kT






 q(VBE  VCE ) 
  I B  I CEO exp 
  1
kT




上式中:
或:
I CEO
I CBO

 (1   ) I CBO   I CBO
1
I CEO 
1   R
I CS
1


 q (VBE  VCE ) 
I C   I B  I CEO exp 

1


kT




当 VBC = 0,或VBE = VCE 时, I C   I B
在放大区,VBC < 0 ,或VBE < VCE , I C   I B  I CEO
ICEO 代表基极开路 ( IB = 0 ) 、集电结反偏 ( VBC < 0 ) 时从
发射极穿透到集电极的电流,称为共发射极反向截止电流,或
共发射极穿透电流。
共发射极输出特性曲线:


 q (VBE  VCE ) 
I C   I B  I CEO exp 

1


kT




图中,虚线表示VBC = 0 ,或VCE = VBE ,即放大区与饱和区
的分界线。在虚线右侧,VBC < 0 ,或VCE >VBE ,为放大区;在
虚线左侧,VBC > 0 ,或VCE < VBE ,为饱和区。
3.4.3 几种反向电流的小结:
(1) IES :VBE < 0 、VBC = 0 时的 IE ,相当于单个发射结的
反向饱和电流。
(2) ICS :VBC < 0 、VBE = 0 时的 IC ,相当于单个集电结的
反向饱和电流。
(3) ICBO :VBC < 0 、IE = 0 时的 IC ,I CBO  (1   R ) I CS
在共基极电路放大区中,I C  I E  I CBO

 qV
I E  I ES exp  BE
 kT

 
  1   R I CS
 
当发射极开路时,发射结
上存在浮空电势,它的存
在使ICBO不同于ICS

 qVBC
exp
 kT



 
  1  0
 
VBE 
kT
ln 1   <0
q
浮空电势产生的原因:
发射极浮动电势是指当发射极开路,集电结处于反
偏时,发射极的对地电压。当集电结反偏时,集电
结抽取基区的电子(npn),一般情况下,WB<<
LB,因此少子浓度降低将延伸到发射结边界,从而
破坏了发射结原来的的平衡状态,引起电子从发射
区向基区扩散,发射区失去电子,缺少负电荷,因
此发射结处于反向偏置,即出现浮动电势。
ICBO  ICS 1   R 
ICBO计
算公式
ICS的测试电路
ICBO的测
试电路
ICBO  ICS 1   R 
I EBO  I ES 1   R 
+
PN结的反向电流由扩
散电流和产生电流构
成,产生电流不遵守
该关系式,只是一个
PN结的反向电流。
ICEO  ICBO 1   
+
ICEO计算公
式
ICEO较ICBO大β倍的原因
=
物理机制:
当基极开路时,集电结得
反向电流ICBO流入基区,起到
基极电流得作用,引起发射区
注入增加,根据集电极电流与
基极电流的关系就有上面表达
式的产生。
3.4.4 基区宽变效应——厄尔利效应
在共发射极放大区,由前面的公式,IC =βIB + ICEO , IC 与
VCE 无关。但在实际的晶体管中,IC 随VCE 的增大会略有增大。
原因:当VCE 增大时,集电结反偏增大(VBC = VBE - VCE),
集电结耗尽区增宽,使中性基区的宽度变窄, 基区少子浓度分布
的梯度
|
dn
|
dx
增大,从而使IC 增大。这种现象即称为 基区宽变效
应,也称为 厄尔利效应。
np(x)
N
P
N
x
0
W'B WB
0
W'B
WB
当忽略基区中的复合与 ICEO 时,
I C  I nE  AE
WB

0
I C
VCE
VBE


 qVBE 
exp

1




kT




N B dx
qDB ni
2


dWB 
1
 
 qVBE 
2
 AE qDB ni exp 
 N B (WB ) 
  1   W

2
B
kT
dV



  
CE 
N B dx 

  0


 IC 
1
WB

0

IC 1

VA ro
N B dx
 N B (WB ) 
dWB
dVCE
上式中:
WB
VA 

0
WB
N B dx
 dWB
N B (WB )
  dV
CE







0
N B dx
N B (WB )
dx dB
dVCE
称为 厄尔利电压 。
ro 
VCE V A

I C
IC
,称为 共发射极增量输出电阻。
 2

NC
xdB   s 
VCE 
 q N B N B  N C 

中的部分,即 x p 。
1
2
,为集电结耗尽区进入基区
如果假设
I C
0,
VCE
dx dB
0
dVCE
,则无厄尔利效应,VA
此时 IC 与VCE 无关。
dx dB
实际上, dV  0 ,故VA 与 r0
CE
WB
I C
均为正的有限值,VCE  0
对于均匀基区,0 N B dx  N BWB ,
或: V A 
  , r0   ,
2WBVCE
WB

,
dxdB
x dB
d VCE
VA
WB

,
dWB
dVCE
可见,为减小厄尔利效应,应增大基区宽度WB , 减小集
电结耗尽区在基区内的宽度 xdB ,即增大基区掺杂浓度 NB 。
VA 的几何意义:
§3-5 晶体管的反向特性
1、发射极开路,基极-发射极
反向击穿电压,记为BVCBO
BVCBO即为集电结的雪崩击穿
电压,当M → ∞ 时的集电结电压。
已知 PN 结的雪崩倍增因子 M 可以表示为:
1
M 
1-

xd
0
 i dx
它表示进入势垒区的原始电流经雪崩倍增后放大的倍数。
在工程实际中常用下面的经验公式来表示当已知击穿电压
时 M 与外加电压之间的关系:
M 
锗PN 结:
1
 V
1 
V
 B
S = 6 (PN+)
S = 3 (P+N)
共基极连接对基极
-发射极反向击穿
电压的影响。
E
B
IE




S
硅PN 结:
N+
P
S = 2 (PN+)
S = 4 (P+N)
N
IC
VBC
-C
+B
输入电流越大,基极-集电极雪崩击穿电压越小:
对于晶体管,在共基极接法的放大区中, I C  I E  I CBO ,
当发生雪崩倍增效应时,I C 成为:

I C   M I E  M I CBO  AI E  I CBO
2、基极开路,发射极-集电极反向击穿电压,记为BVCEO
ICEO  ICBO 1   
I CEO
N
I CBO
MI CBO

I CEO 
1
1M
M 1
P
N
BVCEO ?
当 A  M  1 时,即
代入M式中,得:
M
1
V
1   CEO
 VB



M  1
 时, VCE  BVCEO,将此关系

1

1
s
BVCEO  1    BVCBO 
BVCBO
s
1 
I CEO~VCE
曲线中有时
IC
会出现一段 负阻区。图中,
负阻区
VSUS 称为维持电压。


原因: I CEO
M
I CBO
1  M
ICEO
VSUS BVCEO VCE
0
在击穿的起始阶段电流还很小,  在小电流下变小,使满
足击穿条件
M  1

的 M 值较大,击穿电压 BVCEO 也就较高。
随着电流的增大, 恢复到正常值,使满足 M
击穿电压也随之下降到与正常的  与

 1

的M值减小,
值相对应的
使曲线的击穿点向左移动,形成一段负阻区。
BV CBO
S

,
雪崩击穿对共发射极输出特性曲线的影响:
V sus
思考题:发射极与基极间接有一定外电路时的C-E之间得
击穿电压
晶体管的各种偏置条件
BVCES 基极对发射极短路时的C-E间的击穿电压
BVCER基极接有电阻RB时的C-E间的击穿电压
BVCEX基极接有反向偏压时的C-E间的击穿电压
各种击穿电压的大小关系BVCEO< BVCER< BVCEX< BVCES< BVCBO
3、发射结击穿电压
集电极开路(IC = 0),发射极与基极之间加反向电压时的
IE 记为 IEBO , 使IEBO → ∞ 时的发射极与基极间反向电压记为
BVEBO 。
在通常的晶体管中,NE > NB > NC , 故 BVCBO 取决于NC ,
BVEBO 取决于NB , 且 BVCBO >> BVEBO 。
4、基区穿通效应
1)基区穿通电压
当集电结上的反向电压增大到其势垒区将基区全部占据,
WB’ = 0 时, IC 将急剧增大,这种现象称为 基区穿通,相应的
集电结反向电压称为 穿通电压,记为Vpt 。
N
P
0
N
WB
●穿通电压 VPT 的计算的计算:
集电结基区一侧的


2 N
V  V 
W 


qN
N

N
空间电荷区宽度等


于基区宽度时
qN N  N 
V 
W
2 N
忽略Vbi
S
1
2
C
B
bi
B
B
C
C
B
pt
S
pt
B
2
B
C
防止基区穿通的措施:提高WB和NB,这与防止
基区宽变效应一致,与提高电流放大系数相矛
盾。
2)基区穿通时的 BVCBO
基区穿通时的 BVCBO与Vpt是否相等?为什么?
BV CBO  V pt  BV EBO
在进行BVCBO的测试时,发射结上
存在浮空电势,它使其反偏,发生
穿通时,由于发射结反偏,所以并
未发生击穿,直到发射结达到击穿
电压才发生击穿。
3)基区穿通时的 BVCEO
BV CEO  V pt  VF  V pt
VCE  VCB  V BE , V BE 正偏,当发生穿通时, VCB  V pt ,
因此只要 VCE 稍微增加一点,当 V BE 达到开启电压时,
就会发生电流急剧增加 的现象,产生击穿。
防止基区穿通的措施 :增大 WB 与 NB 。这与防止厄尔利
效应的措施相一致,但与提高 放大系数 α 与 β 的要求相反。
在平面型晶体管中,NB > NC ,势垒区主要向集电区扩展,
一般不易发生基区穿通。但可能由于材料的缺陷或工艺的不当
而发生局部穿通。
IC
0
Vpt
VSUS
VCE
§ 3-6 基极电阻
已知 
但
 1
R口E
,
R口B1
要使  增加,应使
R口E
减小与
R口B1
增大。
R口E 的减小受重掺杂效应的限制,而 R口B1 的增大受厄尔利
效应与基区穿通的限制,此外 ,R口B1 的增大还会使基极电阻 rbb
增大,影响晶体管的功率、频率与噪声特性。以下的分析以
PNP 管为例分析基极电阻。
基极电流的流动情况
B
E
B
有源区内,由于边流动,
边复合及边向发射区注
入,基极电流逐渐减小,
在发射区中心处的基极
电流为零。
1、方块电阻和基极电阻的构成
对于均匀材料:
R口  
L

1
1



LW
W
W
qNW
对于沿厚度方向 ( x 方向 ) 不均匀的材料:
R口 
1
W

0
 dx

1
W
q 
0
Ndx
对于矩形的薄层材料,总电阻就是
R口
乘以电流方向上的
方块个数,即:
R
L
L

R口  (方块个数)
 R口
Wd
d
晶体管中各个区的方块电阻分别为:
x jE
R口E
WB
R口B1
R口E 
发射区:
x jC R口B 2
1
q p

x je
o
N E dx
有源基区: 指正对着发射区下方的在 WB = xjC - xjE 范围
内的基区,也称为 工作基区 或 内基区 。
R口B1 
1
q n

xjc
xje
,
或 R口B1 
N B dx
1
q n
WB

0
N B dx
无源基区:指在发射区下方以外从表面到 xjC 处的基区,也
称为 非工作基区 或 外基区 。
1
R口B 2 
q n 
xjc
0
N B dx
基极电阻 rbb’ 由 4 部分组成 :
rcon
rb
(1)
(2)
(3)
(4)
rb
rcb
内基区电阻 rb’
内基区边缘到基极接触孔边缘下的电阻 rb
基极接触孔边缘到基极接触处的电阻 rcb
基区与基极金属的欧姆接触电阻 rcon
rbb  rb  rb  rcb  rcon
2、 rcon 与 rb
rcon
C

A
rcon
rb
rb rb
rbrcb
rcon
rcb
rb  长  R口B 2
宽
式中 CΩ 为 欧姆接触系数,单位为 Ωcm2 , 随半导体类型,
掺杂浓度及金属种类不同而不同,参见表 3-2 ( p .95 ) 。 通常掺
杂浓度越高, 则 CΩ 越小。
1)单基极条
E
Se
d
B
Sb
P
N
P
rcon
rb 
C

l Sb
d
R口B 2
l
L
2)双基极条
在发射区左右对称地设置两个基极接触孔。
B
d
Sb
E
d
Se
rcon 
C
2l S b
d
rb 
R口B 2
2l
B
Sb
L
3)圆环形基极条
4C
 ( d S2  d B2 )
rcon 
dr段上的电阻为:
dr
R口B 2 ,
2r
Se
dB
dS
rb 

dB
2
se
2

R口B 2
dr
2r
R口B 2
dB
ln
2
Se
采用 等效电阻 的概念:
3、 rb’ 与 rcb
1)单基极条
总电流IB 在等效电阻rb’上消耗的
功率IB2rb’与分布电流Ib(y)在有源
基区消耗的实际功率Pb’ 相等。
分布电流为
Ib ( y)
IB
I b ( y) 
dy 段上的电阻为
dy
0
为:
于是有:
y
Se
IB
y,
Se
dy
R口B1 ,
l
I b ( y ) 在 dy 段电阻上消耗的功率
R
I
dy
R口B1  ( B ) 2 y 2 口B1 dy
l
Se
l
Se
S
I
R口B1
Pb   ( B ) 2 y 2
dy  I B2 e R口B1
0
Se
l
3l
I b2 ( y )
Pb 
令:
得:

Se
0
(
S
I B 2 2 R口B1
) y
dy  I B2 e R口B1
Se
l
3l
I B2 rb  I B2
rb
Se
R口B1
3l
Se

R口B1
3l
为了降低 rcon 与 rcb ,通常在基极接触孔下进行重掺杂,
就是对部分无源基区进行重掺杂。
无源基区的方块电阻为:
N B
NE
NB
x
R口B 3

jC
R口B 3 
q n 
X jC
0
NC
N B dx
用类似于求 rb’ 的方法,
IB
y
0
1
Sb
得:
rcb 
Sb
R口B 3
3l
2) 双基极条
I b ( y) 
IB
y,
Se
1
Se
2
0
Pb  2 
 I B2
Ib ( y)
IB 2
 Se 2
0
Se 2
(
I B 2 2 R口B1
) y
dy
Se
l
Se
R口B1
12 l
 I B2 rb ,
y
rb 
Se
R口B1
12 l
I b ( y) 
IB
y,
2Sb
Sb
Pcb  2  (
0
IB
2
Sb
I
R
6l 口B 3
 I B2 rcb ,
2
B
IB
2
y
0
Sb
y
0
I B 2 2 R口B 3
) y
dy
2Sb
l
Sb
rcb
Sb

R
6 l 口B 3
3)圆环形基极
I b (r ) 
4I B 2
r ,
2
Se
dr段上的电阻为 dr R口B1 ,
2 r
Se
2
Pb 
I b (r )
r
0
Se
2

Se
2
0
4 I B 2 2 R口B1
( 2 r )
dr
2 r
Se
I B2

R口B1
8
 I B2 rb ,
rb  1 R口B1
8
圆环形基极的 rcb 很小,可以忽略。
单基极条:
rbb 
Se
S
C
R口B1  d R口B 2  b R口B 3  
3l
l
3l
lS b
双基极条:
rbb 
Se
S
C
R口B1  d R口B 2  b R口B 3 
12l
2l
6l
2lS b
圆环形基极:
d
4C 
rbb  1 R口B1  1 ln B R口B 2 
8
2
Se
 ( d S2  d B2 )
降低 rbb’ 的措施:
(1)减小 R口B1 与 R口B2 ,即增大基区掺杂与结深, 但这会
降低 β ,降低发射结击穿电压与提高发射结势垒电容。
(2)无源基区重掺杂, 以减小 R口B3 和 CΩ 。
(3)减小 Se 、Sb 与 d ,增长 L , 即采用细线条,并增加基
极条的数目, 但这受光刻工艺水平和成品率的限制。
3.7
电流放大系数与频率的关系
在实际运用中,晶体管大多数都是在直流偏压下放大交
流信号。随着工作频率的增加,晶体管内部各个部位的电
容效应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致使晶体管的特性
发生明显的变化。如,电流放大系数将因为电容效应随频
率的增加而减小。
符号说明:以  、 、  和   分别表示高频小信号下的
发射结注入效率、基区输运系数和共基极与共发射极电流放大
系数,它们都是复数。对极低的频率或直流小信号,即  0
时,它们分别记为  0 、 0 、 0 和  0 。
电流、电压和电荷的符号(以基极电流为例)为:
总电流: iB  I B  ib
其中的直流分量: I B
其中的高频小信号分量:ib  I b e j t , dib  j I b e j t  j ib
dt
高频小信号的振幅: I b
3.7
电流放大系数与频率的关系
3.7.1 高频小信号电流在晶体管中的变化
3.7.2 发射结势垒电容充放电时间常数及交流发射结注入效率
3.7.3 基区渡越时间及基区输运系数与频率的关系
3.7.4 集电结耗尽区渡越时间及集电结耗尽区输运系数
3.7.5 集电结势垒电容充放电时间常数及集电极衰减因子
3.7.6 电流放大系数与频率的关系
3.7.1 高频小信号电流在晶体管中的变化
随着信号频率 f 的提高,  、 的幅度会减小,相角
会滞后。
lg 
lg 
lg f
晶体管的频率参数
截止频率 f: 共基极电流放大系数减
小到低频值的 1 2 所对应的频率值
截止频率 f  :共发射极电流放系数减
2 所对应的频率值
小到低频值的 1
特征频率fT:共发射极电流放
大系数为1时对应的工作频率
  1
  
 
1
0
2
1
0
2
f  f
f  f
f  fT
最高振荡频率fM:功率增益为1时对应的频率
f  f M时,
功率增益K p 
输出信号功率po
=(
1 0dB)
输入信号功率pi
P
以PNP管为例,
入发射极的 ie 到流出
ipcc
ie
集电极的 ic ,会发生
如下变化:
Te
vb e 0 
i pe
ie

C
De

i pc
i pe
ic
ic
CTe CDe
C  i
ie 
pe

P
ipe ipc
ie
高频小信号电流从流
i
 c
ie
N

i pcc
i pc
CTc
x
i pc 
 i
pcc

dc
ic
i pcc
C
Tc


ic
       d   c
3.7.2 发射结势垒电容充放电时间常数及交流发射结注入效率
1、发射结势垒充放电时间常数τeb
ie
P
re
ie
ie
e
N
P
CTe
b
当暂不考虑从基区注入发射区的 ine( 即假设  0  1 )时,
ie  ie  ie  i pe  ie ie  i pe  ine  i pe
i pe  re 
1
 ie
jCTe
i pe
1
1


ie
1  j CTe re
1  j eb
i pe  jCTe re  ie
再计入  0 后,得:
0
 
1  j eb
上式中,τeb = CTe re ,称为发射结势垒充放电时间常数。
发射结势垒电容的存在使交流发射结注入效率变小
3.7.3 基区渡越时间及基区输运系数与频率的关系
1、渡越时间τb 的作用
(1) 复合损失使 β 0* < 1
β 0* 的物理意义:基区中单位时间内的复合率为( 1/τB ) ,
少子在渡越时间τb 内的复合率为(τb /τB ) ,因此到达集电结的未
复合少子占进入基区少子总数
失对直流与高频信号都是相同的。
,这就是
1   b β B0* 。这种损
(2) 时间延迟使相位滞后
对角频率为ω 的高频信号,集电结处的信号比发射结处在
相位上滞后  b ,因此在 βω* 的表达式中应含有子 e  j b 。
*

(3) 渡越时间的分散使  减小
2、由电荷控制法求  
空穴的电荷控制方程为:i pe  i pc 
ipe
dq b qb

dt
B
基区
ipc
qb
当暂不考虑复合损失时,可先略去复合项  。
B
已知在直流时有:I pc  QB
b
i pc 
假定上述关系也适用于高频小信号,即:
qb
qb
b
,
或 qb   b i pc
代入略去  B 后的空穴电荷控制方程中,得:
i pe  i pc   b
di pc
dt
i pe  (1  j b )i pc ,
 j b i pc
i pc
i pe
1

1  j b


0
再将复合损失考虑进去,得:   
1  j b

上式可改写为:   
 0

1   2 b2
e  j ( tg
1
 b )
一般情况下,   1 ,  b  1, tg 1 b   b , 得:

b
  
上式中, 
1

0
 0
1   2 b2
e  j b
b

 1
代表复合损失,
e
B
代表τb1的分散使
  2 b2
的减小。
 *
j b
代表相位的滞后,


3、  在复平面上的表示
  


0

OA  
jb

0
0
 0*
A
tg  b
1

1  j b OB
  0 (1  j b )
△OPA与△OAB 相似,因此:
a
 0* b
P
| OA | 2
B
| OP |
,
| OB |


| OA | 2 

OB
1
OP | OP | 

OB


0 (1  j b )
2
2 2
OB
| OB |
1 b
| OP |
| OA |

,
| OA |
| OB |
 0

  
1  j b

可见,半圆上 P 点的轨迹就是   。
4、延迟时间与超相移因子;   的精确式子

由于采用了 i pc  q b 的假设而使   的表达式不够精确,
b
因为这个假设是从直流情况下直接推广而来的。但是在交流情
况下,从发射结注入基区的少子电荷 qb ,要延迟一段时间后才
会在集电结产生集电极电流 ipc 。
m
计算表明,这段延迟时间可表为 1  m  b , 式中 m 称为超
相移因子,或 剩余相因子,可表为: m  0.22  0.098
对于均匀基区,η = 0, m = 0.22 。
这样,虽然少子在基区内持续的平均时间是τb ,但是只有
其中的:
b
 b   b  m b
 b 
b
 b
m b
1 m
延迟时间
时间才对 ipc 有贡献,因此 ipc 的表达式应当改为:
i pc 
qb
q
 b
b
 b
1 m






于是精确的  表达式应改写为:
 0
1  j
b
1 m
e
 j
m
b
1 m
定义:当 |   | 下降到 1  0 时的角频率与频率分别称为
2
输运系数   的 截止角频率 与 截止频率 ,记为   与 f  。
*
 
 0
1  j
e
b
 j
m
b
1 m
 

1 m
f
于是   又可表为:

  
 0
e
1 j 


 jm 
 *


1 m


2
2  b

 0
1 j
1
1 m

 b
b
 jm
f
f 
e
f
f 



5、  的精确式子在复平面上的表示


 jm

0
 
e  *

1 j
 

对于 OP来说,当频率趋于无
穷大时,其相角趋于-90度。但

对于OP 来说,将以螺旋式地
趋于O点。
 0
  精确式中的因子 1  j 
因子 e

 jm

 *

的轨迹仍是半圆 P,但另一个


使点P 还须再转一个相角 m  后到达点P’ ,得到
的 OP  的轨迹,才是   的轨迹。

6、发射结扩散电容
C
i pe 
 i
pc
De

本小节从 CDe 的角度来推导   (近似式)。
Qe = dQE
QE
Qb = dQB
C De 
x

QB
0
由前面,假设 i pc 
WB
qb
b
,
dQ B
dQ E

dVEB
dVEB
q
dQ B
 b
dVEB
v eb
即 qb  i pc b , 代入CDe ,得:
C De
i pc b

veb
当不考虑势垒电容与寄生的 rs 与gl 时,PN 结的交流小信号
等效电路是电阻
ie
re  1  kT
gD
qI E
ipe
re
e
与电容 CDe 的并联。
ie
ie
ipc
CDe
b
v eb
流过电阻 re 的电流为: ie 
re
流过电容CDe
则 ipe
的电流为: ie  C De
可表为:i pe  ie  ie 
dv eb
 j C De v eb
dt
veb
(1  j C De re )  ie (1  j C De re )
re
ie
e
ipe
re
ie
ipc
ie
CDe
b
当暂不考虑基区复合损失时,ie  i pc ,而 ie 则在e、b 之间
1
流动而对 ipc 无贡献,因而:i pc  ie 
i pe
i pe
1  j C De re
i pc b
qb
i
上式中, C De re 
re 
re  e  b   b
v eb
v eb
ie
 0

再计入复合损失后得:    1  j
b


这与不含超相移因子的  的近似式完全一致。
3.7.4 集电结耗尽区渡越时间及集电结耗尽区输运系数
1、集电结耗尽区延迟时间τd
当基区少子进入集电结耗尽区后,在其中强电场的作用下
以饱和速度 vmax 作漂移运动,通过宽度为 xdc 的耗尽区所需的
时间为:  t 
x dc
v max
当空穴进入耗尽区后,会改变其中的空间电荷分布,从而
改变电场分布和电位分布,这又会反过来影响电流。
qc
ipc
ipcc
N
P
xdc
当少子以有限速度通过空间电荷区时,将在空间电荷区前
后感应出电荷,也改变了电荷区的电场分布。运动电荷在
其所在处产生徙动电流,在其前后产生位移电流,在耗尽
区外产生传导电流。
少子渡越集电结耗尽区的时间,是否是集电结耗
尽区延迟时间呢?(即电流的延迟时间)
xdc
t 
vmax

电荷面密度Q1
圆柱体表面
 s E  dA  A dx
柱面上无电力线
 s  E f  Eb    dx
Eb
Ef
基区
0
速度vmax
x
V  E f
集电区
xdc
x
 xdc  x   Eb x  0
Eb 
Ef 
 dx xdc  x

s
xdc
 dx x

 s xdc
电荷面密度Q1
Eb
Eb
s
  s
t
t
 dx x
 dx



vmax
xdc t
xdc
Ef
基区
0
E f
速度vmax
x
  0, t  
i pc  t 
AC vmax
集电区
电场强度的变
化产生位移电
流
xdc x
A  dx
di pcc  C
vmax
xdc

x
i pc  t 
vmax

x 



 x, t     0, t 


vmax 
AC vmax




位移电流在xdc
处转化为传导电流

x
i pc  t 
vmax

  x, t  
AC vmax
  x, t  
i pc  t 
AC vmax



i pc  I pce
 j
e
i pcc 
vmax
   x, t  dx
1  e  j t
j t
0
xdc
 j t
 1 e
 i pc 
 j t



di pcc 
在耗尽区内
进行积分
x
xdc
AC vmax
jt
i pcc
i pc
e
j
 t
2
ωτd〈〈1
AC  dx
vmax
xdc
sinh   
  t 
2 sinh  j
 t

j
2

 e 2

 t
j
e 2 j t
 e  j d
d 
d 
t
i pcc
i pc
2


xdc
2vmax
1
1  j d
d 
i pcc
i pc
1

1  j d
d 
t
2

xdc
2vmax
由于是由引起的耗尽层运动
载流子在耗尽层内运动时,在
电荷在时间  t内的平均表现,耗尽层外的中性区会产生感应
电流,因此延迟时间缩短了。
因此其瞬时值随时间变化的
波动被削弱
3.7.5 集电结势垒电容充放电时间常数及集电极衰减因子
N
P
c’
ic
c
CTc
rcs
vcb= 0
b
当电流 ic 流经集电区体电阻 rcs 时,产生压降 ic rcs 。虽然
vcb = 0 ,但本征集电结上(c’ 与 b 之间)却有压降:
vcb  vcc  vcb  ic rcs
图中c’ 为紧靠势垒区的本征集电极,或称为内集电极。v c’b
将会对 CTc 进行充放电,充放电电流为:
icc  CTc
dvcb
dic
 CTc rcs
  j CTc rcs ic
dt
dt
总的集电极电流为:
ic  i pcc  icc  i pcc  j CTc rcs ic
ic (1  j CTc rcs )  i pcc
c 
ic
i pcc

1
1

1  j CTc rcs
1  j c
上式中, τc = CTc rcs ,为集电结势垒电容经集电区的充放
电时间常数。
3.7.5 电流放大系数与频率的关系
1、共基极短路电流放大系数及其截止频率

ic

ie
i pe i pc i pcc ic



vcb  0 
ie i pe i pc i pcc
 0 e  jm '

(1  j eb )(1  j b )(1  j d )(1  j c )
b
上式中:  0   0 
 eb  CTe re  CTe
b

0
R口E
WB2
 1

,
2
R口B1
 LB
kT
,
qI E
WB2
 CDe re 
,
2
 DB
d
 b 
b

b
1  m 1.22  0.098

xdc
 t 
,  c  CTc rcs
2
2vmax
,
当  ( eb   b   d   c )  1 时,

 0 e  jm 

1  j ( eb   b   d   c )
b


 0 e  j ( m  
b
1  
2
1  
  d  c )
 b
( eb   b   d   c ) 2
 0 e  j (
2
eb
eb

1
2

1
2
 b  d  c )
( eb   b   d   c )
2
令  ec   eb   b   d   c ,称为 信号延迟时间,表示信号
从发射极到集电极总的延迟时间,则 αω 可写为:

 0 e  j  m 

1  j ( ec  m b )
b

 0 e  j
1 
2
ec
( ec  m b )
2

1
2
由上式可见,在直流或极低频下,  0,   0 ,相角
= 0。随着频率的提高,  的幅度 |   | 下降,相角滞后   ec 。
定义:当 |   | 下降到
1 
0
2
时的角频率和频率分别称为  
的截止角频率 和 截止频率,记为   和 f  :
 
 eb
1
1

  b   d   c  ec  m b
f 

1

2 2 ( ec  m b )
下面讨论两种情况:
(1) 对截止频率不是特别高的一般高频管,例如 fa << 500 MHz
的晶体管,基区宽度 WB  1m, 此时  b  ( eb   d   c ) ,
 eb   b   d   c   b ,   的频率特性主要由
 jm

WB



和
决定,即:


 0 e  jm '
 e
1

 0
,  
 

1  j b
 b
1 j

b
这时   与   的区别仅在于用  0   0  0 代替  0 。

(2) 对 fa > 500 MHz 的现代微波管,WB  1m, τb 只占τec中
很小一部分, m b 就更小了,因此,可忽略
0
0
 


1  j ec
1 j

 
1
 ec

 eb
1
b d c
m b ,得:
2、共发射极短路电流放大系数及其截止频率
ic





已知:
ib v  0 1   
cb
 0 e  jm 
将   1  j ( ec  m b ) 代入,得:
b

 0 e  jm 
1


1   0 e  jm  1  j  ( ec  m b )
1   0 e  jm 
b
b
b
若忽略 m b ,得:
 
0
1  j 0 ec
定义:当 |   | 下降到
1 
0
2
时的角频率和频率分别称为
  的截止角频率 和 截止频率,记为   和 f  :

0

1  j 0 ec
 
f 
1
 0 ec
1
20 ec
这时 βω 又可表为:
 
0
1 j 


0
f
1 j
f
  与 的关系:
在忽略 m b 的情况下,
 
所以有:
1
 1 ,
 ec  m b  ec

 
 
 0
f 
f
0
 f
3、   随频率的变化;特征频率 fT
已知:  
0
f
1 j
f
当 f  f  时, 
当 f  f  时, 
0
f
j
f
当 f  f  时,   0 ,为实数,相角为零
0
,  
1 j
0 f
j
f
0
2
,相角  45O ;
,为纯虚数, 
0 f
f
,
相角 = - 900 。所以在此频率范围内, ic 比 ib 滞后 900,且 | βω |与
f 成反比,即 按频率每加倍,| βω | 减小一半。由于功率正比于电
流平方,所以 频率每加倍,功率增益降为 1/4 。
定义:当 |   | 降为 1 时的频率称为 特征频率 ,记为 fT 。
由 | 
因
|
f 
0 f
fT
1
可解出:
fT   0 f 
1
20 ec
,
fT 
所以 fT 可表为:
1
2 ec

1
2 ( eb   b   d   c )
当忽略 m b 时,有: f T  f 
对于 fa << 500 MHz 的晶体管,τec 中以τb 为主,这时:
fT 
1
2 b
fT 的测量:
实际测量 fT 时,不一定真的测到使 |   |下降为1 时的频率,
而是在 f   f  f T 的条件下测量
据
|   |
0 f
f

fT
f
|  (可以大于1),然后根
|
,即可得到:
f T  |  | f ,
( f   f  fT )
由于上式,fT 又称为晶体管的 增益带宽乘积。
高频管的工作频率一般介于 fβ 与 fT 之间。
对 fT 有影响的还有其它一些次要因素,如
发射区延迟时间:
e 
x 2je
2  0 DE
 ec   e   eb   b   d   c   bc
对  b 的修正:
 b 
WB 1  e

v max

Jp
WB q
qvmax
 b 
Jp

p
Jp
qvmax
Jp
qvmax
WB

vmax
WB q
积累超量
储存电荷
的时间
 b 
CTC 中还应包括延伸电极的寄生电容,等等。

WB 1  e

vmax
缓变基区
晶体管
4、高频晶体管的 fT 与τec
fT 
1
2 ec
xdc
WB2
 ec   eb   b   d   c  reCTe 

 rcsCTc
 DB 2vmax
re 
kT
,
qI E
rcs   c
dc
AC
例:某C 波段低噪声小信号晶体管,具有如表 3-4(p. 142)
所示的设计参数(陈星弼 张庆中 陈勇 著 微电子器件 第三版)。
经计算可得: ec
 (3.9  2.8  7.5  0.8)  10 12 s  15.0 ps
fT 
1
2 ec
 1.06  1010 HZ  10.6GHZ
由于忽略了一些次要因素,实际的 fT 可能只有 7 GHz 左右。
在上例中,WB
b
 0.1m, 这时
 18.7% 。 如果W 增
B
 ec
大到 1 m,其余参数不变,则:
 b  278 ps ,
fT 
1
2 ec
 ec  290 ps ,
b
 95.9%,
 ec
 549 MHZ
当WB 较大, fT 较低时,提高 fT 的主要措施是减小WB 。
但当WB 已很小时,仅仅靠减小WB 来提高 fT 的作用就开始减弱。
特别是当 WB < 0.1 m 后,再减小 WB 几乎对提高 fT 不起多少
作用,反而产生诸如提高 rbb’ ,降低 VA 等副作用。
小结:

 0 e  jm 

1  j  ec  m b 
b
1
f  •
2 ( ec  m b )
1
fT  •
2ec
fT  •
  f ,  f <f<fT 
fT  •
f  0
 
f 
 
0
1  j 0 ec
1
20 ec
0
1 j
f
f
§3-8 功率增益和最高振荡频率
1、 交流小信号电流电压方程
推导电流电压方程与 Y 参数的步骤:先利用电荷控制方程
得到 “ i ~ q ” 关系,再推导出 “ q ~ v ” 关系,两者结
合即可得到 “ i ~ v ” 方程。
本节以均匀基区 NPN 管为例。
下面先列出一些推导中要用到的关系式:
I C  I nC 
 b  re C De ,
re 
QB
b
,
I nr 
C De 
b
re
QB
B
, (并推广到高频小信号)
qb
dQ B


,
dVBE
v be
v
dVBE
kT
1
 be 

,
dI E
ie
qI E
gm
I C
I
1
 C 
,
VCB
VA
r0
VA  
ie 
1
1  WB

WB 
 VCB
v be
,
re




1)小信号下的电荷控制模型 ( i ~ q 关系 )
晶体管中的各种电荷:
ie
 qTe
 qTe
 qTc
 qTc
e
c
qb
qe
vbe
ib
b
ic
vcb
参考方向:电流均以流入为正,结电压为 Vbe 和 Vcb 。
基极交流小信号电流 ib 由以下六部分组成:
ie
e
 qTe
 qTc
 qTe
qe
 qTc
c
qb
vbe
ic
ib b
vcb
(1) 补充与基区少子复合掉的多子的电流 qb ;
B
(2) 由基区注入发射区的 ipe ,这些电荷在发射区中与多子
q
相复合,故可表示为  e ;
E
dqTe
(3) 当VBE 变化时,对CTe 的充电电流 dt ;
dq
(4) 当VCB 变化时,对CTc 的充电电流 Tc ;
dt
(5) 当qB 变化时,对 CDe 的充电电流
(6) 当qE 变化时引起的电流
dq e
。
dt
dq b
;
dt
这部分电流可以忽略。
所以基极交流小信号电流 ib 可以表为:
ib 
qb
B

qe
E

d ( qTe  qTc )
dqb

dt
dt
其中基区少子的小信号电荷 qb 又可分为由Vbe 引起的 qb ( E )
和由 Vcb 引起的 qb ( C ) 两部分。
集电极交流小信号电流 ic 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ie
e
 qTe
 qTc
 qTe
qe
 qTc
c
qb
vbe
ib b
ic
vcb
(1) 从发射区注入基区,并渡越过基区后被集电结收集到的
i nc 
qb
b
;
(2) 当VCB 变化时,对CTc 的充电电流

dqTc
;
dt
(3) 当VCB 变化时,引起 qb ( C ) 变化时所需的电流
所以:
ic 
qb
b
dqb  C 
dqTc


dt
dt
dqb C 

。
dt
2)交流小信号电流电压方程
再来推导 “q ~ v ” 关系:
qe  dQE 
QE
QE
dVBE 
vbe
VBE
VBE
上式中:
QE  I pE E 
I E  I nE
I E E  (1   ) I E E
IE
故得:
qe  (1   ) E
v
dI E
vbe  (1   ) E be
dVBE
re
qb  dQ B 

Q B
Q B
dVBE 
dVCB
VBE
VCB
Q B
Q B
v be 
v cb
VBE
VCB
 qb  E   q b  C 
上式中的 qb ( E ) 实际上就是 CDe 上的电荷,即:
qb  E   C De vbe
Vbe 增加时,qb ( E ) 增加。
qb  E 
0
WB
x
将
QB   b I C
与 b
WB2

2 DB
代入
Q B
VCB
中,得:
I C
 b
I
QB
2WB  WB

b
 IC
  b C  IC
VCB
VCB
VCB
VA
2 DB 
 VCB
b
IC
1  WB

 2 b I C
VA
WB 
 VCB
  b
所以:





IC
IC




2

b
b

V
VA
A

IC
1
  re C De
VA
r0
qb C   
re
C De vcb
r0
Vcb 增加时,qb ( C ) 减少。
qb C 
0
WB
x
于是得到各 “q ~ v ” 关系为:
qe  (1   ) E
vbe
re
qb  qb  E   qb C   C Devbe 
qTe  CTe vbe
qTc  CTc vcb
re
C De vcb
r0
将以上 qe、qb、qTe、qTc 代入 ib 中,并经整理和简化后得:
ib 

qb
B

qe
E

dqb
d ( qTe  qTc )

dt
dt
dvbe
dvcb
1
1
vbe  C

vcb  C
r
dt
r
dt
 1

 r  j C
 
上式中:
 1



vbe   r  j C 

 
r   o re , C  C De  CTe ,
re
r   o ro , C  C De  CTC ,
ro

v cb


下面推导 ic :
ic 
qb
b
dqb  C 
dqTC


dt
dt
 QB 
上式中,必须将  b 看作一个整体,即   d    ,它
b
 b 
qb
qb
(
)
(
v
v
也分为与 be有关的  E 和与 cb有关的  ) C ,即:
qb
qb
b
qb
b
b
 QB   QB  b 
 QB  b 

 d

dV

dVCB
BE
 
VBE
VCB
 b 
I C
1
QB


vbe 
vcb
 b VBE
VCB

C De
b
vbe 
IC
1
1
vcb 
vbe 
vcb
VA
re
r0
上式的其余两项为:
dqTC
dv cb
 CTC
dt
dt
dqb C 
r
dv cb
  e C De
dt
ro
dt
代入 ic 中,并经整理后得:
ic 
dv cb
1
1
v be 
v cb  C 
re
ro
dt
 g m vbe
 1

 r  j C 
 o


v cb

以上所得到的 ic 、ib 表达式,与直流小信号共发射极电流
电压方程相比,仅仅多了电容 Cπ 与 Cμ 。
当用小信号振幅来表示时,可得晶体管的共发射极交流
小信号电流电压方程为:
Ib
 1

 r  j C
 
 1



 Vbe   r  j C 

 
 1
I c  g mVbe  
 r  j C 
 o


 Vcb


 Vcb


再由 I e   I b  I c 的关系,可求出
Ie
,并考虑到:
1
 g m
r
1
1

r
ro
从而可得共基极交流小信号电流电压方程为:
I e   g m  j C Vbe 
I c  g mVbe
 1

 r  j C 
 o
1
Vcb
ro


 Vcb

2、混合π 等效电路
根据共发射极交流小信号电流电压方程:
Ib
 1

 r  j C
 
 1



 Vbe   r  j C 

 
 1
I c  g mVbe  
 r  j C 
 o


 Vcb

可得原始的共发射极交流小信号等效电路:

 Vcb


电路的转化: c、e 之间的 jω CμVcb和e、b 之间的 jω
CμVcb可以转化为 c、b 之间的 jω CμVcb ,又由于此电流正比于
c、b之间的电压Vcb ,所以这实际上是 c、b 之 间的电容 Cμ 。
C 
C  C De  CTe
r
re
C  CTC
ro De
C De、CTe 和 CTC 的意义很明显 , e C De 表示V 变化时,通过
ro
cb
WB 的变化而引起的 qb C  的变化。
Vcb r0  Vcb 1 r0  1 r  1 r 
Vcb  Vce  Vbe
Vcb 1 r0  1 r   Vce  Vbe  1 r0  1 r 
(g m 
电路的简化:
1 1
1 1
 ) g m , (  ) 1  ro , 再考虑到
r ro
ro r
基极电阻 rbb’ 和 c、b 之间的寄生电容 Csc 后得:
上图中:
VA
kT
re 
, r   0 re , ro  , r   0 ro , g m  1 ,
qI E
IC
re
C  C De
re
 CTe , C   C De  CTC
ro
以上等效电路中因未包括τd 与τc 的作用,因此只适用于 fT
<< 500 MHz 的一般高频管。
上面的等效电路中有两个 r 与C 的并联支路,所以若要作
进一步的简化,则在不同的频率范围内有不同的简化形式。对
于 r 、C 的并联,当频率较低时可忽略 C ,当频率较高时可忽
略 r 。分界频率为:
f 
1
2 r C
f 
1
2 r C 
将 rπ 与 C π 代入 f π 中,得:
f 
1
1
1


 f
20 re (C De  CTe )
20 ( b   eb )
20 ec
例:一个  0  58 ,偏置于 VCE  10V , I C  10mA 的高频
晶体管,其混合π 参数为:
re  2.6, ro  17 k, r  150, r  98k,
C  200 pF , C   6 pF , rbb  100
经计算可得 :
f   f   5.3MHz ,
f   27 KHz ,
f T  307 MHz 。
当 f  f   27 KHz 时,C 与 C  均可略去;
当 f   f  f  时,C 与r 可以略去;
当 f  f   5.3MHz 时,r 与 r 均可略去。
3、T 形等效电路
略去混合π等效电路中的 ro 与 Csc ,再改画成共基极形式,
并将电流源方向倒过来,将 gmVb’e 写成 gmVeb’ ,得到:
将 e、c 之间的电流源转换成 e、b’ 之间和 b’ 、c 之间的
两个电流源,其中 e、 b’ 之间的电流源是电阻
re 
1
gm
。
再对 b’ 、c 之间的电流源 gmVeb ’ 进行转换:
g mVeb  I e1 
1 re
Ie
Ie 
1 re  1 r  j C
1  re r  j re (C De  CTe )

Ie
Ie
0Ie


1  1  0  j ( b   eb )
1  0  j ec
1 j 0 ec

0
I e   I e
1  j ec
再略去 r ,得共基极 T 形等效电路:
将 e 、b 位置互换,可
得到共发射极等效电路。再
将 rμ 与 C μ 合为一个阻抗:
1
Z cb
 1

 j C 
r
 




Z cb 
对电流源   I e 做转换:
得共发射极T 形等效电路如下:
上图同样只适用于 fT << 500 MHz 的一般高频管。
测验四
求下图共发射极T 形等效电路中 re 与 C 并联支路的分界
频率,通常可以忽略哪个元件?
答案:
f reC
1
1
1
1




2 re C
2 re CTe  C De  2  eb   b  2ec
 fT
通常因
f  fT  f reC
,所以可忽略 C 。
4、高频功率增益与高频优值
利用上一节得到晶体管共发射极 T 形等效电路,可求出晶
体管的高频功率增益。先对等效电路进行简化。
与 re 并联的 C 可略去,又因 re  rbb ,re 可近似为短路。
Z cb
再来简化 Z c  1   。当 f  f  时, Z cb 中的 rμ 可略去,

 re
1
1

 j C   j 
C De  CTC

Z cb
r
 ro
得:
当 f  f  时, 
0
1 j
f
f

0 f 
jf


  j CTC

j
fT
f

1  
1
fT 



1

j
jCTC  jCTC  2f T CTC


ZC
Z cb
f 

可见,ZC 相当于一个电阻
(2f T CTC)
的并联。
1
和一个电容 CTC
于是原 T 形等效电路由:
简化为:
当负载阻抗 ZL 等于 ZC 的共轭复数 ZC* 时,可得到最大输
出功率。这时电流源 βω Ib 的电流中有一半流经负载。
| I C ||
Po max | I C |
2
 I b
2
|
fT I b
2f
f T I b2
1

2 f T CTC
8 CTC f
Pin  I b2 rbb
2
于是可得 最大功率增益 为:
K p max
Po max
fT


Pin
8 rbb CTC f
正如前面已指出的,
K p max  12
f
2
, 信号频率每加倍,Kpmax
降到 1/4 ,或下降 6 分贝。
定义:功率增益与频率平方的乘积称为 高频优值,记为M :
M  K p max f 
2
fT
8 rbb CTC
高频优值也称为 功率增益--带宽乘积,是综合衡量晶体管
的功率放大能力与频率特性的重要参数。
5、最高振荡频率 fM
定义:当 Kpmax 下降到 1 时的频率称为 最高振荡频率,记
为 fM 。
令 Kpmax = 1 ,可得:
fM

fT

 8 r C
bb
TC





1
2
M
1
2
在高频下,有时需要考虑发射极引线的寄生电感 Le 的影响,
这时 Kpmax 、 fM 和 M 分别成为:
K p max 
fM  M
1
2
8 ( rbb
fT
  f T Le )CTC f
2


fT


 8 ( rbb   f T Le )CTC 
1
2
6、 高频晶体管的结构
高频晶体管通常是由平面工艺制成的硅 NPN 管。
由
和
CTC
M 
fT
8rbb CTC
可知,要提高 M ,应提高 fT ,降低 rbb
,应采用细线条的多基极条和多发射极条结构。
L
B
S
E
B
E
B
….…
以下讨论提高 M 的各项具体措施及副作用。
要使 rbb’ ↓,应: (1) L↑ ( 因
(2) S↓ ( 因
rbb  1 )
l
rbb  s,但受工艺水平限制 )
(3) R ↓: ① NB ↑( 但使  , CTe , BV EBO )
② WB ↑( 但使  , b )
要使 CTC ↓,应: (1) AC ↓ ( L ↓, S↓ )
(2) NC↓ ( 但会使 rcs ↑ )
可见乘积 rbb´ CTc 与 L 无关而与 S 2 成正比,所以高频晶体
口B
管必须采用细线条。
要使 fT ↑,应使 τec↓。由于:
 ec   eb   b   d   c  re CTe
xdc
WB2 2 
1

 1   
 rcs CTC
2 DB  
  2v max
要使τeb ↓,应: (1) re↓→IE↑(因
re  kT,但受大注入等限制)
qI E
(2) CTe↓ ① AE↓ ( L↓, S↓ )
要使τb ↓,应:
② NB↓( 但会使rbb’ ↑,VA↓)
(1) WB↓(但会使rbb’ ↑,VA↓ ,且受工艺限制)
(2) η↑ ( 采用平面工艺 )
要使τd ↓,应: xdc↓ →NC↑(但会使BVCBO↓ , CTC↑)
① NC↑( 但会使BVCBO ↓ ,CTC↑)
要使τc ↓,应: (1) rcs↓: ② 集电区厚度 dc↓
③ AC ↑( 但会使CTC↑)
(2) CTC↓: ① AC ↓
② NC ↓(但会使rcs↑)
几个主要矛盾:
(1) 对 WB 的要求:
rbb  1 ,  b  WB2 ,故一般情况下应减小WB 。但当WB
WB
减小到τb 已不再是τec 的主要部分时,再减小WB 对继续减小
τec 已作用不大,而对
难度也越来越大。
rbb的增大作用却不变。同时工艺上的
(2) 对 NB 的要求:
减小 rbb 与减小  eb 及增大  对 NB 有相矛盾的要求。这个
矛盾可通过采用无源基区(非工作基区)重掺杂来缓解。这可以
降低 R ,从而减小 rbb 中的 rcon 与 rcb ,但不会影响  eb
口B 3
与。
(3) 对 NC 的要求:
减小  d 与 rcs 及减小 CTC 与提高 BV CBO 对 NC 有相矛盾的
要求。这个矛盾可通过在重掺杂的

N
N
衬底上生长一层轻掺杂
的10m, 外延层来缓解。外延层与衬底厚度的典型值分别为:
200m 。
总结以上可知,对高频晶体管的结构的基本要求是:浅结、
细线条、无源基区重掺杂、 N  衬底上生长 N  外延层。
除以上主要矛盾外还存在一些相对次要的其他矛盾,在进
行高频晶体管的设计时需权衡利弊后做折衷考虑。
3.9 双极型晶体管的功率特性
1、 大注入效应
大电流(大注入)
2 、有效基区扩展效应
3、发射极电流集边效应
内容
大功率
4、 晶体管最大耗散功率PCM
高电压(击穿)
5、二次击穿和安全工作区
1、 大注入效应
1)任意注入下基区内建电场
(1)大小注入的概念
pb(x)
pb(x)
nb(x)
nb(x)
小注入
大注入
(2)大注入自建电场的产生
①原因: 多子的浓度梯度
②大小: 理论依据
多子电流为零
J p   q  p pE  qD p
dp
 0
dx
E 
小注入 E 
kT 1 dN B
q NB
dx
③作用: 加速少子通过基区
E 
pb(x)
nb(x)
kT 1 dp
p  NB  n
q P dx
kT
1
dn 
 dN B


q n  N B  dx
dx 

E 
kT 1 dn
q n dx
大注入
2)任意注入下的电流-电压关系
E 
kT 1 dp
q p dx
J n   q  n nE  qDn
爱因斯坦关系
Jn  
等式两边在0~WB
范围内进行积分
WB
Jn

0
电流方向与x正向相反
d  pn 
1
qDB
p
dx
pdx  qDB  pn  x W   pn  x  0 

B

 qV BE 
 ni2 exp 

 kT

 qV BC 
pn  x W  ni2 exp 

B
 kT

 pn  x 0
 qV 
 qV 
exp  BE   exp  BC 
 kT 
 kT 
I n  AE qni2 DB
WB


 pdx
0
dn
dx

乘以发射结面积
3)任意注入下的基区度越时间与输运系数
b 
QB
In
In 
A
E
qni2
D
B
 qVBC 
 qVBE 
exp 

exp

 kT 
 kT 


WB

pdx
0
发射结正偏,且VBE>>kT/q,集电结反偏
WB
b 
WB

pdx  ndx
0
0
 qV 
D n exp  BE 
 kT 
2
B i
WB

WB

pdx  ndx
0
0
DB p  0  n  0 
I n  AE qni2 DB
 qVBE 
exp 

 kT 
WB

pdx
0
WB
QB  AE q

0
ndx
0
0
b
 1
 1
DB B p  0  n  0 
B
均匀基区小注入
b
W
  1  1
B
2L
*
2
B
2
B
WB


ndx
pdx
*
WB
WB
WB
WB
pdx
0

b 
ndx  N BWB
0
0
WB
pdx

ndx
0
DB p  0  n  0 
1
n  0  WB
2
p  0 n  0  N B n  0
2
缓变基区小注入  *  1  WB
L2B
2
W
 *  1 B
4 LB
大注入
WB

0

WB
pdx

ndx
0
1
1
n  0  WB
n  0  WB
2
2
*
的
变化范围
结论:
均匀基区

晶体管
缓变基区 
晶体管
*
*
 1
2
B
2
W
2 LB
WB2
 1
 L2B

*

*
WB2
 1
4 L2B
WB2
 1
4 L2B
在大注入时,基区扩散系数趋于一致,形式上与均匀基区晶体
管小注入的情况相同,只是扩散系数增大一倍。
原因:
在大注入时,高浓度的非平衡载流子减弱了基区平衡多子的浓
度的作用,自建电场仅由大注入形成,由于大注入自建电场的
作用,所以扩散系数增大一倍。
4)任意注入下的结定律(注入强度对载流子分布的影响)
结定律:
中性区与势垒区边界上的少子浓度与结电压之间的关系
小注入:
n
 qV

n  0 
大注入:
2
i
NB
exp 

BE
kT


 qVBE 
n  0   ni exp 

 2kT 
特点:
n(0)与VBE的关系指数因子降为qVBE/2kT,而且n(0)与NB无关。
5)任意注入下的发射结注入效率
In 
 AE qni 
2
DB
I n  AE qni2 DB
 qVBE 
exp 

 kT 
QBB
In 
 AE qni 
  1
Ip
In
DB
 1
2
B
DW
  1 E
Ic
4 DB QEE 0
 QBB 0
 I n b
pdx
0
分子分母同乘以AEq
QEE  QEE 0  QE  QEE 0
 qVBE 
exp 

 kT 
QBB 0  I n b
DE
WB

QBB  QBB 0  QB  QBB 0  I n b
2
 qVBE 
exp 

 kT 
Ip 
 AE qni 

DB QEE 0
大注入时,γ随Ic
的增加而下降
2
DE
 qVBE 
exp 

 kT 
QEE 0
大注入
I n b  QBB 0 , b
WB2

4 DB
6)电流放大系数随工作点的变化
大注入
DEWB2
  1
Ic
4 DB QEE 0

*
WB2
 1
4 L2B
W
2
B
2
B
2
B
DW

E
  

I c 
4 DB QEE 0 
 4L
1
2、 基区扩展效应
1)少子电荷对集电结电场分布的影响
注入水平增加 集电结空间电荷区载流子浓度
(p侧)
qN B
dE

dx
s
E
+
 n N
B
P
n 
Jc
qv
增加
C
①
②
③
④
⑤
(n-侧)
⑦
N+
N-
⑥
0
集电结空间电荷区电场分布发生变化
WC
q  N C n 
dE

dx
s
2)强电场下的基区纵向扩展
当JC增加到E(0)=0时,
JC继续增加,基区开始
扩展。
E
N+
E(0)=0时对应的注入电
流密度为临界电流密度
用JCH表示
(n-侧)
E  x 
q  N C n 
dE

dx
s
q  NC  n 
s
x  E  0
C
B
N+
N-
P
⑦
⑧
0
WC

J
q N C  CH
qvmax

E x  
s


x

J
q N C  CH
qvmax
E x   
s


x
对上式在0~WC内积分
Vbi  VCB
 2 sVCB

J CH  qvmax 
 NC 
 qWC

1
WC

2


2 s Vbi  VCB  


  J

CH
q
 NC  
  qvmax



J CH  qvmax
 2 sVCB

 NC 

 qWC

J CH  WC2
q 
 
NC 

s 
qvmax  2

当JC>>JCH
n-侧的空间电荷区宽度变为
WC-△WB,即基区宽度增加△WB

2 sVCB
J C  qvmax 

 q WC  △WB

 J  qvmax N C
△WB  WC 1   CH
  J C  qvmax N C


2

 

 

1
2

 NC 


5)基区纵向扩展对晶体管特性的影响
均匀基区晶体管
nE
nb(x)
强电场下,当JC>JCH时的载流子分布
n 
1
Aq Wb  △Wb   nE  n 
2
dnb
nE  n
 AqDB
 AqDB
dx
Wb  △Wb
Qb 
I nE
Qb 
Wb
 △Wb
2
2 DB
 Wb  △Wb
 
2 DB


b

Qb
Qb



I nE
IC

2

Wb
I nE 
Wb
Wb
 △Wb
vmax
2 DB

nE 
vmax
 △Wb
 △Wb
Wb

2

n 

 IC


Wb
 △Wb
vmax
JC
qvmax
△Wb
Wb  △Wb
I nE  n
AqDB
JC
qvmax

fT   
缓变基区晶体管
WB2


 DB
b
 △WB 
2
4 DB
有效基区扩展
fT 
1
2 ec
b 
fT 
1


I pE
I nE

b
B

结论:
综上所述,当 J >J 时, fT 和  随IC增加而下降,因此 J CH 是
防止出现基区纵向扩展效应的最大电流密度,它也是一般平面
晶体管的最大电流的限制。
C
CH
3、发射极电流集边效应
1)发射极电流集边效应
B
E
B
在大电流状态下,较大
的基极电流流过基极电
阻,将在基区产生较大
的横向压降V。
Ve=VBE  V
发射极电流集边效应:
 q VBE  V
J E  J ES 
kT




当晶体管的工作电流很大时,基极电流将在基极电阻上产生较
大的横向压降,这使得发射极电流在发射结上的分布是不均匀
的,离基极接触处越近,发射极电流密度越大,离基极接触处
越远,电流密度越小,这种现象成为发射极电流集边效应.
2)有效发射极条宽
I E  ldy    J E ldy
 dI B 
JE   JB
“-”表示发射极电流
V 
 q V
与坐标的取向相反
J
 J


kT
对

式微分
BE
E
ES
J E ldy
dI B
l
 
J

dy
 E
dy
dV  I B  y 
R□B1
l
dJ E  
JE q
IB
kT
 y
 y,
dy
R□B1
l
qI B R□B1 dI B
d 2 IB

kTl
dy
dy 2
y  , J C  0,
基极
发射极
 dI B
l
两边同乘以 dy
E
0
B
C
y y+dy
dy   0, I B  0
y
IB
 y
qR□B1 2
dI B

IB
dy
2kTl
I B2
 并从0到y积分


qR□B1
1
 

y

 I  0

2kTl
 B

1
IB
 y


qR□B1
1
 

y

 I  0

2
kTl
B



IE  l  JE
0
 y  dy
 ly0 J E
1
 0
JE
 0

2
q  R□B1 I B
 0
2kTl 2


2kT 
y0  

 qR□B1 J E  0  
1
2
该式说明,由于电流集边效应,
可以把发射结条宽等效为y0。即
近似地认为发射结上只在0~y0的
范围内才有电流存在,其电流密
度是均匀的,等于JE(0)。y0被称
为发射结有效宽度。
y0


2kT 
 

qR
J
0


□
B
1
E


分析影响发射结有效宽度的因素
R□B1和IB越大,y0越小
1
2
3)发射极单位长度的电流容量
(1)定义: 单位发射极长度内不发生大注入效应和有效
基区扩展效应的最大电流,记为i0 i0  J CR y0
JCR为不发生大注入效应和有效基区扩展效应的最大电流密度。
1
2
y0


2kT 
2 J CR kT   2
 
 i0  


 qR□B1 J E  0  
qR□B1


1
I c max  i0 LE
(2)确定i0
依据:不发生大注入效应和有效基区扩展效应
①防止大注入效应
J nE 
n  0  <0.1N B
qDn n  0  N B
WB

NB
 0  不发生大注入的标准
 0
 x  dx
0
 qkT  n  p R□B1 n  0  N B
 0.1qkT  p  n R□B1 N B2
 2 J CR kT  
i0  

qR□B1


 i0 大 =N B
 0
 0
开关晶体管
1
2
  p  n 
 0  kT 

5


1
2
i0
i0<5 A / cm
一般晶体管
0.5<i0<1.5 A / cm
线性放大晶体管
i0<0.5 A / cm
②防止基区扩展效应
发射极单位长度的电流容量由不发生基区扩展效应的最大电
流密度和有效发射极条宽来确定。
4 、晶体管最大耗散功率PCM
1)耗散功率和最高结温
(1)耗散功率
PD  PO  P C
 
P0
PD
2
PC  I EVBE  I CVBC  I C
rcs  I CVCB  I CVCE
PD , PO , P C 分别表示直流供电功率,输出功率和
耗散功率
为转换效率,有下式成立 P  1 

在甲类状态运用时, 
0
PC
 50%
PC  Q  T j ; T j Ta  散热;
(2)最大耗散功率PCM=?
PCM受Tjm的限制
当T j  散发的热量  PC 转换的热量时,
T j 不再升高,达到动态平衡。
在散热一定的条件下,PC  T j 
晶体管的
甲类运用
P0 

晶体管的
乙类运用
i0
2

v0
2
1
I C maxVCC
4
Tjm=?
Tjm,晶体管能正常、长期可靠工作的pn结温度
与器件的可靠性有关。
Si, T jm  150℃ ~ 200℃,Ge,85℃ ~ 125℃
为了提高可靠性,Tjm还可适当降低。当Tjm一定时,Pcm受散热
条件的限制。
2、晶体管的热阻和最大耗散功率
T j Ta时,热能从集电结  焊片  管壳  散热板。
单位时间内从集电结散发到环境的热能PTd 与温差
L
L

,  为热导率,
A

A
T
T j  Ta
成正比,即PTd 
, RT 称为热阻,其计算公式
类似于电阻欧姆定律
RT
与电阻的计算公式相类似。
RT  
当传热路径上有几种不同传热物体串联时,总热阻多个热阻的和。
RT 
n
R
i 1
Ti
RT1为硅片热阻;RT2为焊片热阻; RT3为管壳热阻;RT4为散热
片热阻; RT5为散热片到周围环境的 热阻。RT5与传热的面积
有关,传热面积越大,该热阻值就越小。
热平衡时
PC  PTd 
T j  Ta
RT
PCm 
T jm  Ta
RT
5、二次击穿和安全工作区
二次击穿是晶体管早期失效或突然损坏的主要原因,它已经
成为影响晶体管安全可靠使用的重要因素 。
1)二次击穿的现象
I
C
从高电压低电流区急剧
过渡到低电压大电流区,
如果没有保护措施,晶
体管将被烧毁。
二次击穿
A(VSB、ISB)
一次击穿
0
二次击穿临界功率: PSB  I SBVSB
VCE
二次击穿临界线:
不同IB下的点临界点的连接线就是二次击穿临界线。
PSBF  PSBO  PSBR
2)二次击穿机理
(1)热不稳定理论
某种原因造成的发射极电流局部集中  局部PC 
 局部T  I e  T  当T  本征温度,PN
结失去单向导电性  集电结短路  大电流、低电压
即形成二次击穿。
(2)防止热不稳定二次击穿应采取的措施 ①提高材料和工艺质量,
减少缺陷,减弱电流集
②在单元晶体管的发
边效应。
射极条上加镇流电阻
(3)雪崩注入二次击穿(反向二次击穿)
以N+PN-N+结构为例进行讨论
N+
P
N-
N+
⑤
④
③
②
①
⑥
⑦
雪崩注入二
次击穿机理
N+
VCE  集电结电场分布由①  ②,若WC 较窄
当Em  EC时,电场分布将外延层穿通,这时出
P
N-
N+
⑤
④
③
②
①
⑥
现雪崩击穿(一次)(电场分布变为曲线③ 
电子  空穴对,电子由集电极流出,空穴由基极流出
⑦
 电流  N 区静电荷密度  电场分布变为曲线
④,当I c  I cr时,电场分布变为曲线⑤,此时雪崩击
穿区最大  大量电子  空穴对  电流  ,当n NC
时,电场分布变为曲线⑥,此时空穴通过N 区,使
N 区负净电荷密度  电场分布斜率  E围成的
面积  电流  电压  发生二次击穿。
(4)防止雪崩注入二次击穿的措施
VSB  ECWC
WC 
BVCEO
EC
3)安全工作区
集电极最大工作电流线ICmax
电流集中二次击穿临界线PSBF
最大耗散功率PCmax
雪崩注入二次击穿临界线PSBR
IC
ICmax
发射极-集电极击穿电压BVCEO
0
BVCEO
V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