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道路纵断面设计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第四章道路纵断面设计

第四章 纵断面设计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
概 述
纵坡及坡长设计
竖曲线(计算)
平纵组合设计
爬坡车道
纵断面设计要点与方法
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要求及锯齿形街沟设计
道路纵断面设计成果
第一节 概 述
纵断面图的定义:沿着道路中线竖向剖面的展开图即
为路线纵断面。
纵断面设计:在路线纵断面图上研究路线线位高度及
坡度变化情况的过程。
任务:研究纵断面线形的几何构成及其大小与长度。
依据:汽车的动力特性、道路等级、当地的自然地理
条件以及工程经济性等。

路线纵断面图构成:
地面线:它是根据中线上各桩点的高程而点绘的一
条不规则的折线;
设计线:经过技术上、经济上以及美学上等多方面
比较后设计人员定出一条具有规则形状的几何线。

路线纵断面图构成:
地面线:它是根据中线上各桩点的高程而点绘的一
条不规则的折线;
设计线:路线上各点路基设计高程的连续。

地面高程:中线上地面点高程。
设计高程:一般公路,路基未设加宽超高前的路肩
边缘的高程。

设分隔带公路,一般为分隔带外边缘。

设计标高
设计线包括:
直线和竖曲线
纵断面设计内容:直线上的坡度及坡长
设计标高
转折处的竖曲线
第二节 纵坡及坡长设计
一、坡度设计

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

1.满足《标准》的各项规定。

2.纵坡应具有一定的平顺性,起伏不宜过大和过于
频繁。

3.纵坡设计应对沿线地面、地下管线、地质、水文、
气候和排水等综合考虑。
 4. 纵坡设计应考虑填挖平衡。

第二节 纵坡及坡长设计
一、坡度设计
 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

5.平原微丘区地下水埋深较浅,或池塘、湖泊分布
较广,纵坡除应满足最小纵坡要求外,还应满足最小填
土高度要求,保证路基稳定。
 6.对大、中桥引道及隧道两端接线,以及交叉处前
后的纵坡应和缓、避免产生突变。
7.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充分考虑通道、农田水利等
方面的要求。

(一)最大纵坡








最大纵坡:是指在纵坡设计时各级道路允许使用的
最大坡度值。
影响因素:
汽车的动力特性:汽车在规定速度下的爬坡能
力。
道路等级:等级高,行驶速度大,要求坡度阻
力尽量小。
自然条件:海拔高程、气候(积雪寒冷等)。
纵坡度大小的优劣:
坡度大:行车困难:上坡速度低,下坡较危险。
山区公路可缩短里程,降低造价。

各级公路最大纵坡的规定(表4-2)
设计速度
(km/h)
最大纵坡(%)
120
100
80
60
3
4
5
6
40
7
30
8
20
9
注:1. 设计速度为120km/h、l00km/h、80km/h的高速公路
受地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经技术经济论证,最大
纵坡值可增加1%。
2. 公路改建中,设计速度为40km/h、30km/h、20km/
h的利用原有公路的路段,经技术经济论证,最大纵坡值可
增加1%。
(二)最小纵坡

最小纵坡:各级公路在特殊情况下容许使用的最小坡
度值。

最小纵坡值:0.3%,一般情况下0.5%为宜。

适用于横向排水不畅路段:长路堑、桥梁、隧道、设
超高的平曲线、路肩设截水墙等。

当必须设计平坡(0%)或小于0.3%的纵坡时,边
沟应作纵向排水设计。

干旱少雨地区最小纵坡可不受上述限制。
(三)高原纵坡折减

1.高原为什么纵坡要折减?
–在高海拔地区,困空气密度下降而使汽车发动机
的功率、汽车的驱动力以及空气阻力降低,导致
汽车的爬坡能力下降。
–另外,汽车水箱中的水易于沸腾而破坏冷却系统。

2.《规范》规定:位于海拔3000m以上的高
原地区,各级公路的最大纵坡值应按表4-5的
规定予以折减。折减后若小于4%,则仍采用
4%。
(四)合成坡度
为何要控制
 1.定义:合成坡度是指由路线纵坡与弯道超高横坡
合成坡度?
或路拱横坡组合而成的坡度,其方向即流水线方向。
 合成坡度的计算公式为:
I  ih2  i z2
式中:I——合成坡度(%);

ih——超高横坡度或路拱横坡度(%);

iz——路线设计纵坡坡度(%)。

2.合成坡度指标
(1)最大允许合成坡度:
 各级公路的最大允许合成坡度如表4-6所示
 城市道路的最大允许合成坡度如表4-7所示
不满足怎么办?
(2)最小合成坡度:
 最小合成坡度不宜小于0.5%。
 当合成坡度小于0.5%时,应采取综合排水措施,以
保证路面排水畅通。
3. 合成坡度指标的控制作用

控制陡坡与急弯的重合

当陡坡与小半径平曲线重合时,在条件许可的情
况下,以采用较小的合成坡度为宜。




特别是下述情况,其合成坡度必须小于8%。
①在冬季路面有积雪结冰的地区;
②自然横坡较陡峻的傍山路段;
③非汽车交通比率高的路段。
 例如:某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80km/h,有一平曲线半径
为250m,超高横坡为8%,该路段纵坡度为4.8%,则合成坡
度为
I  ih2  i 2  0.08 2  0.48 2  9.33%  9%
二、坡长设计
(一)理想的最大纵坡和不限长度的最大纵坡
1. 理想的最大纵坡i1:是指设计车型即载重车在油
门全开的情况下,持续以V1等速行驶所能克服的坡
度。V1取值,对低速路为设计速度,高速路为上述
载重车的最高速度。
f  i1


 D1
i1=λD1-f
但这种坡度不可能总争取到,因此可以允许车速从V1
降到V2,以获得更大的动力克服较大坡度i2。
二、坡长设计
(一)理想的最大纵坡和不限长度的最大纵坡 为何设置
容许速度

2、不限长度的最大纵坡

容许速度V2:汽车在i2的坡道上等速行驶时的速度。
不同等级的道路容许速度应不同,其值一般应不小于
设计速度的1/2~2/3(高速路取低限,低速路取高限)。


与容许速度对应的最大纵坡i2称为不限长度的最大纵坡。
i2=λD2-f
对于小于、等于i2的坡度,初速度大于容许速度时汽车
至多降低到容许速度。当坡度大于i2时,为防止汽车行
驶速度低于容许速度,应对其坡长加以限制。

(二)坡长限制
陡坡意味
什么?
陡坡:对于大于i1坡度称为陡坡,反之称为缓坡。一般
陡坡都大于等于3%(表4.8)。

对大于i2的陡坡应限制其长度,长度大小为车辆以理想
的最大速度V1下降到容许速度V2行驶的距离。


坡长限制包括:
1、最短坡长限制
2、最大坡长限制
(二)坡长限制
坡长含义?
1.最短坡长限制
(1)行车平顺,避免台阶式起伏。
(2)方便司机换档。
(3)设置竖曲线要求,美观.
(4)《标准》规定,各级公路最短坡长不应小于2.5Vm。

2.最大坡长限制
车辆在陡坡行驶时,坡越陡,坡长越长,对行车越不
利,表现如下:
(1)上坡:

行车速度下降,甚至要换低档行驶
易使水箱“开锅”,导致汽车爬坡无力,至熄
火
(2)下坡:

制动次数频繁,易使制动器发热而失效。

特别是连续的长下坡,很容易导致刹车失灵。

如济南的怪坡(长15km);北京的八达岭高速。
因此要对陡坡坡长进行限制,两个陡坡之间要设置一
定的缓和坡段。

2.最大坡长限制

《标准》规定各级公路最大坡长限制。
2.最大坡长限制

城市道路最大坡长按下表选用。
3.组合坡长
连续陡坡由几个不同的受限坡度值的坡段组合而成
时,应按不同坡度的最大坡长限制折算确定。
例:
某设计速度为40km/h的公路,设置了某段8%的纵坡,
长度为120m,其相邻的纵坡为7%,其长度最大能设置
多长?
解:查表得该路8%的纵坡限制长度为300m,7%的为
500m。
现 在 已 设 置 的 8% 的 坡 段 为 120m , 占 限 制 长 度 的
120/300=2/5,因此7%的坡段最长可以设置为
500*(1-2/5)=300m。

三、缓和坡段
《标准》规定:连续上坡(或下坡)时,应在不大于规
定的纵坡长度范围内设置缓和坡段。

作用:在上坡段可恢复车速,下坡段更安全。
纵坡值:不应大于3%
长
度:不小于最小坡长要求
线
形:宜采用直线。在地形困难路段可采用曲线;

注:曲线半径较小时,缓和坡段长度应增加。

回头曲线段不能作为缓和坡段。

为何要求
平均纵坡
四、平均纵坡
平均纵坡是指一定长度的路段纵向所克服的高差H与
路线长度L之比。

i平
H

L
《标准》规定:越岭路线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
相对高差为200~500m时,平均纵坡不应大于5.5%;
相对高差大于500m时,平均纵坡不应大于5%。
任意连续3km路段平均纵坡不应大于5.5%。
城市道路的平均纵坡按上述规定减少1.0%。对于海
拔3000m以上的高原地区,平均纵坡应较规定值减少
0.5%~1.0%。
五、其他纵坡标准
1、大、中桥≯4%
2、非机动车≯ 2.5%,>2.5%时有坡长限制(表4-13)。
3、大于100m的隧道内≯3%
4、交叉口处设计成缓坡,前后紧接段应小于3%,特殊
时≯5%
5、高寒冰冻区:公路:i≯8%,
城市道路:i≯6%
第三节 竖曲线
一、概述
1.定义
 纵断面上两个坡段的转折处,为了便于行车用一段
曲线来缓和,称为竖曲线。
变坡点:相邻两条坡度线的交点。
变坡角:相邻两条坡度线的坡角差,通常用坡度值
之差代替,用ω表示,即
ω=i2-i1,坡度上坡为正,下坡为负。
i


3
凹型竖曲线
ω>0
i1
α1
i2
ω
α2
凸型竖曲线
ω<0

2.竖曲线的作用:
(1)缓冲作用:以圆滑曲线取代折线可消除汽车在变
坡点的突变。
(2)保证公路纵向的行车视距:

凸形:纵坡变化大时,盲区较大。

凹形:下穿式立体交叉、夜间行车。



3. 竖曲线的线形

竖曲线有圆曲线和二次抛物线两种。

两种线形的计算结果在使用范围内几乎无差别。
二、竖曲线要素



1.竖曲线的基本方程式:设变坡点相邻两纵坡坡
度分别为i1和i2。抛物线竖曲线有两种可能的形式:
(1)包含抛物线底(顶)部;
(2)不含抛物线底(顶)部。
1 2
y
x
2R
式中:R——抛物线顶点
处的曲率半径

A
B
二、竖曲线要素



1.竖曲线的基本方程式:设变坡点相邻两纵坡坡
度分别为i1和i2。抛物线竖曲线有两种可能的形式:
(1)包含抛物线底(顶)部;
(2)不含抛物线底(顶)部。
1 2
y
x  i1 x(通式)
2R
式中:R——抛物线顶点
处的曲率半径 ;
B

i1——竖曲线顶
(底)点处切线的坡度。

A
2.竖曲线诸要素计算公式

(1)竖曲线长度L或竖曲线半径R:

L  R ,


R
L

(2)竖曲线切线长T:
因为T = T1 = T2,则
B
L R
T 
2
2
i
2
(3)竖曲线外距E:
T2
L T
E
,E 

2R
8
4
A

(4)竖曲线上任一点竖距h:
x2
x2
h  PQ  y P  yQ 
 i1 x  i1 x 
2R
2R
i2
三、竖曲线的最小半径



(一)竖曲线设计限制因素
1.缓和冲击
汽车在竖曲线上行驶时其离心加速度为:
2
2
v
V
a

,
R 13R
V2
R
13a
根据试验,认为离心加速度应限制在0.5~0.7m/s2比
较合适。我国《标准》规定的竖曲线最小半径值,相当
于a=0.278 m/s2。

Rmin
V2

,
3.6
或 Lmin
V 2

3.6

2.时间行程不过短

最短应满足3s行程。时间行程会影响到半径吗?
Lmin
V
V

t
3.6
1.2
则 Rmin 
L min

V

1.2
3.满足视距的要求:
凸形竖曲线:坡顶视线受阻
凹形竖曲线:下穿立交、夜间行车
(二)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
控制因素为视距要求
竖曲线最小长度相当于各级道路计算行车速度的
3秒行程 。

(三)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
有效控制因素:缓和冲击力
凹形竖曲线最小长度相当于各级道路计算行车速度
的3秒行程 。

四、逐桩设计高程计算
四、逐桩设计高程计算
1.纵断面设计成果:
变坡点桩号BPD
变坡点设计高程H
竖曲线半径R
R
H
三、逐桩设计高程计算
2.竖曲线要素的计算公式:

变坡角ω= i2- i1

曲线长:L=Rω

切线长:T=L/2= Rω/2

外
竖


距:
T2
E
2R
x2
距: y 
2R
竖曲线起点桩号: QD=BPD - T
竖曲线终点桩号: ZD=BPD + T
3. 逐桩设计高程计算
切线高程:HT  H n1  in ( L1  BPD n 1 )
HT  H n  in ( BPDn  L1)
L1-BPDn-1
Hn
BPDn
HT
y
L1
in
in-1
in+1
HS
QD
BPDn-1
Hn-1
设计高程: HS = HT ± y
( 凸 竖 曲 线 取 “ -” , 凹 竖 曲 线 取
“+”)
[例]:某山岭区一般二级公路,变坡点桩号为k5+030.00,
高程H1=427.68m,i1=+5%,i2=-4%,竖曲线半径R=2000m。
试计算竖曲线诸要素以及桩号为k5+000.00和k5+100.00处
的设计高程。






解:1.计算竖曲线要素
ω=i2- i1= - 0.04-0.05= - 0.09<0,为凸形。
曲线长 L = Rω=2000×0.09=180m
L 180

 90
2
2
切线长
T
外
T2
90 2
E

 2.03
2 R 2  2000
距

竖曲线起点QD=(K5+030.00)- 90 = K4+940.00

竖曲线终点ZD=(K5+030.00)+ 90 = K5+120.00
2.计算设计高程




K5+000.00:位于上半支
横距x1= L1 – QD = 5000.00 – 4940.00=60m
竖距
x12
60 2
y1 

 0.90
2 R 2  2000
切线高程 HT = H1 - i1( BPD - L1 )

= 427.68 - 0.05×(5030.00 -5000.00)

= 426.18m

设计高程 HS = HT - y1 = 426.18 - 0.90=425.28m
K5+100.00:位于下半支

横距x2= ZD – L1 = 5120.00 – 5100.00 =20m

竖距
x 22
20 2
y2 

 0.10
2R 2  2000

切线高程 HT = H1 - i2( BPD -L1 )

= 427.68 - 0.04×(5030.00 -5100.00)

= 424.88m

设计高程 HS = HT – y2 = 424.88 – 0.10 = 424.78m
 作业:
习题4.1
第四节
爬坡车道
1.设置爬坡车道的条件
 2.爬坡车道的设计

定义:爬坡车道是陡坡路段主线行车道外侧增设的供载
重车行驶的专用车道。
在道路纵坡较大的路段上,载重车爬坡时需要克服较大
的坡度阻力,使车速下降,大型车与小汽车的速差变大,超
车频率增加,对行车安全不利。
同时,速差较大的车辆混合行驶,必将减小快车行驶的
自由度,导致通行能力下降。
爬坡车道将载重汽车、慢速车从主线车流中分流出去。
一.设置爬坡车道的条件
1、公路
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四车道)及二级公路纵
坡长度受限制的路段,应对载重汽车上坡行驶
速度的降低值和设计通行能力进行验算,符合
下列情况之一者,在上坡方向行车道右侧设置
爬坡车道:
 1)沿上坡方向行驶载重汽车的行驶速度降低
到表4-18的允许最低速度以下时(容许速度),
可设置爬坡车道。
 2)上坡路段的设计通行能力小于设计小时交
通量时,应设置爬坡车道。

上坡方向允许最低速度
表4-18
计算行车速度
(km∕h)
120
100
80
60
容许最低速度
(km∕h)
60
55
50
40
在设计中,对需设置爬坡车道的路段,应进行设置爬坡
车道方案与改善主线纵坡不设爬坡车道方案进行技术经
济比选,以确定经济、合理的方案。
2、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快速路及行车速度为60Km/h的主干道,
纵坡度大于5%的路段或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可在
上坡方向行车道右侧设置爬坡车道。
1)沿上坡方向大型车辆的行驶速度降低到50km
/h时(计算行车速度为80km/h)或行驶速度降
低到40km/h时(计算行车速度为60km/h)。
2)由于上坡路段混入大型车辆的干扰,降低路段
通行能力时。
3)经综合分析认为设置爬坡车道比降低纵坡经济
合理时。
二.爬坡车道的设计


1、横断面组成
爬坡车道设于上坡方向主线行车道右侧,如图所示。
爬坡车道的宽度一般为3.5m,包括设于其左侧路缘带
的宽度0.5m。
2、平面布置与长度
爬坡车道的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其总长度由起
点处渐变段长度L1、爬坡车道的长度L和终点处附加
长度L2组成。
起点、终点应
在何处?
第五节 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
一、视觉分析

驾驶员通过视觉来判断线形、标志及其他有关信
息,是联系汽车与道路的重要媒介。
1.视觉分析的概念
视觉分析:从视觉心理出发,对道路的空间线形
及其与周围自然景观和沿线建筑的协调等进行研究分
析,以保持视觉的连续性,使行车具有足够的舒适感
和安全感的综合设计称为视觉分析。

2.视觉与车速的动态规律
(1)驾驶员的注意力集中和心理紧张的程度随着车速
的增加而增加。

(2)驾驶员的注意力集中点随着车速增加而向远方移
动。

(3)驾驶者的周界感随车速的增加而减少。当车速达
到72km/h时,驾驶者可以看到公路两侧视角30~40°
的范围,而当车速增加到97km/h时,视角减至20°以
下。当车速再增加,驾驶者的注意力随之引向景象中
心而置两侧于不顾。

3.视觉评价方法
视觉评价方法:利用视觉印象随时间变化的道路透
视图
道路透视图:是按照汽车在道路上的行驶位置,根
据线形的几何状况确定的视轴方向以及由车速确定的
视轴长度,利用坐标透视的原理绘制的。

通过透视图,可直观地看出立体线形是否顺适,有
否易产生判断错误或茫然的地方,路旁障碍是否有妨
碍视线的地方等等。若存在上述缺陷则要在设计阶段
进行修改,然后再绘出透视图分析研究,直至满意为
止。

二、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


适用条件:
(1)当设计速度大于或等于60km/h时,必须注重
平、纵的合理组合;

(2)当设计速度小于或等于40km/h时,在条件允
许情况下力求做到各种线形要素的合理组合,并尽量避
免和减轻不利组合。
二、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

(一)平、纵组合的设计原则
1.应在视觉上能自然地引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
持视觉的连续性。

2.注意保持平、纵线形的技术指标大小应均衡,
使线形在视觉上、心理上保持协调。

3.选择组合得当的合成坡度,以利于路面排水和
行车安全。


4.应注意线形与自然环境和景观的配合与协调。
(二)平、纵线形组合设计要点
(二)平、纵线形组合设计要点
2. 平曲线与纵断面的组合
(1)平曲线与纵面直线组合
 组合时要注意平曲线半径与纵坡度协调,要
避免急弯与陡坡相重合。
 (2)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
 ①平包竖

平、竖曲线重合,如果平曲线的中点与竖曲线的顶(底)点
位置错开不超过平曲线长度的四分之一时,仍然可以获得比较
满意的外观。

若达不到两者较
好组合怎么办?
②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应保持均衡



半径:竖曲线半径大约为平曲线半径的10~20倍
长度: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
平曲线和竖曲线其中一方大而平缓,那么另一方就不要形成
多而小。一个长的平曲线内有两个以上竖曲线,或一个大的
竖曲线含有两个以上平曲线,看上去非常别扭。
③暗、明弯与凸、凹竖曲线
暗弯与凸形竖曲线及明弯与凹形竖曲线的组合是合理的,悦目
的。


注意避免“暗凹”组合。
④平、竖曲线应避免的组合

要避免使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与
反向平曲线的拐点重合。
④平、竖曲线应避免的组合

要避免使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与
反向平曲线的拐点重合。

小半径竖曲线不宜与缓和曲线相重叠。

计算行车速度≥40km/h的道路,应避免在凸形竖曲
线顶部或凹形竖曲线底部插入小半径的平曲线。
3. 直线与纵断面的组合
(1)平面直线与纵面直线组合(纵坡不变的直线)
(2)平面直线与竖曲线组合要素
(2)平面直线与竖曲线组合要素
断背曲线
断背曲线的改善
(3)直线与纵断面应避免的组合

纵断面上:避免能看到纵坡起伏三次以上。
(三)平、纵线形组合与景观的协调配合


内容: 充分利用自然景观
人造景观设计
线形与景观的配合应遵循以下原则:

1.应在道路的规划、选线、设计、施工全过程中
重视景观要求,尤其在规划和选线阶段,比如对风景旅
游区、自然保护区、名胜古迹区、文物保护区等景点和
其它特殊地区,一般以绕避为主。

2.尽量少破坏沿线自然景观,避免深挖高填。

3.应能提供视野的多样性,力求与周围的风景自
然地融为一体。

第六节 纵断面设计方法及纵断面图
一、纵断面设计要点
(一)关于纵坡极限值的运用

根据汽车动力特性和考虑经济等因素制定的极限值,设计
时不可轻易采用应留有余地。一般讲,纵坡缓些为好,但为了
路面和边沟排水,最小纵坡不应低于0.3%~0.5%。
(二)关于最短坡长

坡长不宜过短,以不小于计算行车速度9秒的行程为宜。对
连续起伏的路段,坡度应尽量小,坡长和竖曲线应争取到极限
值的一倍或二倍以上,避免锯齿形的纵断面。
(三)各种地形条件下的纵坡设计

1.平原、微丘区:保证最小填土高度和最小纵坡要求。

2.山岭、重丘区:按纵向填挖平衡设计。

(四)关于竖曲线半径的选用
一般情况下:竖曲线应选用较大半径为宜。

条件受限制时:可采用一般最小值

特殊困难情况下:方可用极限最小值。

有条件时:宜采用表4-20规定的满足视觉要求的最小半
径。

(五)关于相邻竖曲线的衔接
同向曲线:相邻两个同向凹形或凸形竖曲线,特别是同向凹
形竖曲线之间,如直坡段不长应合并为单曲线或复曲线,避

免出现断背曲线。
(五)关于相邻竖曲线的衔接

反向曲线:相邻反向竖曲线之间,为使增重与减重间和缓过
渡,中间最好插入一段直坡段。这段直坡段至少应为计算行
车速度的3s行程。当半径比较大时,亦可直接连接。
二、纵断面设计方法步骤及注意问题
(一)纵断面设计方法与步骤

1.准备工作:(1)应收集有关设计资料:①里程桩号和
地面高程;②平面设计成果;③沿线地质资料等。

(2)点绘地面线,填写有关内容。

JD5 R= Ls=
JD6 R= Ls=
JD5 R=
Ls=
二、纵断面设计方法步骤及注意问题
(一)纵断面设计方法与步骤

1.准备工作:(1)应收集有关设计资料:①里程桩号和
地面高程;②平面设计成果;③沿线地质资料等。

(2)点绘地面线,填写有关内容。


2.标注高程控制点:
①路线起、终点;②越岭哑口;③重要桥涵;④最小填
土高度;⑤最大挖深;⑥沿溪线的洪水位;⑦隧道进出口;⑧
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点;⑨铁路道口;⑩城镇规划控制标高以
及受其它因素限制路线必须通过的标高控制点等。


山区道路的“经济点” 。

2.标注高程控制点:
①路线起、终点;②越岭哑口;③重要桥涵;④最小填
土高度;⑤最大挖深;⑥沿溪线的洪水位;⑦隧道进出口;⑧
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点;⑨铁路道口;⑩城镇规划控制标高以
及受其它因素限制路线必须通过的标高控制点等。


山区道路的“经济点” 。
JD5 R= Ls=
JD6 R= Ls=
JD5 R=
Ls=
3.试坡:根据地形起伏情况及高程控制点,初拟纵坡线。
JD5 R= Ls=
JD6 R= Ls=
JD5 R=
Ls=
3.试坡:根据地形起伏情况及高程控制点,初拟纵坡线。
4.调整:按平纵配合要求及《标准》执行情况等进行检查调整。
JD5 R= Ls=
JD6 R= Ls=
JD5 R=
Ls=
3.试坡:根据地形起伏情况及高程控制点,初拟纵坡线。
4.调整:按平纵配合要求及《标准》执行情况等进行检查调整。
5.核对:典型横断面核对。
6.定坡:确定变坡点位置及变坡点高程或纵坡度。

精度要求:

变坡点桩号:一般要调整到10m的整桩号上

坡度值:精确到小数点两位,即0.00%

变坡点高程:精确到小数点三位,即0.000

中桩高程:精确到小数点两位,即0.00
JD5 R= Ls=
JD6 R= Ls=
JD5 R=
Ls=
3.试坡:根据地形起伏情况及高程控制点,初拟纵坡线。
4.调整:按平纵配合要求及《标准》执行情况等进行检查调整。
5.核对:典型横断面核对。
6.定坡:确定变坡点位置及变坡点高程或纵坡度。
7. 竖曲线设计:确定半径、计算竖曲线要素.
R= T= E =
R=
T=
E=
R=
JD5 R= Ls=
JD6 R= Ls=
T=
JD5 R=
E=
Ls=
3.试坡:根据地形起伏情况及高程控制点,初拟纵坡线。
4.调整:按平纵配合要求及《标准》执行情况等进行检查调整。
5.核对:典型横断面核对。
6.定坡:确定变坡点位置及变坡点高程或纵坡度。
7. 竖曲线设计:确定半径、计算竖曲线要素
8. 设计高程计算:从起点由纵坡度连续推算变坡点设
计高程;逐桩计算设计高程。
(二)纵坡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设置回头曲线地段,拉坡时应按回头曲线技术标
准先定出该地段的纵坡,然后从两端接坡,应注意在
回头曲线地段不宜设竖曲线。
 2.大、中桥上不宜设置竖曲线(特别是凹竖曲线),
桥头两端竖曲线的起、终点应设在桥头10m以外。

(二)纵坡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
3.小桥涵允许设在斜坡地段或竖曲线上,为保证行
车平顺,应尽量避免在小桥涵处出现“驼峰式”纵坡。

4.注意平面交叉口纵坡及两端接线要求。道路与道
路交叉时,一般宜设在水平坡段,其长度应不小于最
短坡长规定。两端接线纵坡应不大于3%,山区工程艰
巨地段不大于5%。
三、纵断面图的绘制
比例尺:横坐标采用1:2000(城市道路采用1:500~1:1000)

纵坐标采用1:200(城市道路为1:50~1:100)。
纵断面图组成:

上部:主要用来绘制地面线和纵坡设计线。

并标注竖曲线及其要素;坡度及坡长(有时
标在下部);沿线桥涵及人工构造物的位置、结构
类型、孔数和孔径;与道路、铁路交叉的桩号及路
名;沿线跨越的河流名称、桩号、常水位和最高洪
水位;水准点位置、编号和标高;断链桩位置、桩
号及长短链关系等。
 下部:主要用来填写有关内容,自下而上分别填写
超高;直线及平曲线;里程桩号;地面高程;设计
高程;填、挖高度;土壤地质说明。

课下作业:
根据课本84页的路线平面图,道路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
60km/h,路基宽15米,对该路的纵断面进行设计。要求如下:
1、横坐标比例1:5000
纵坐标比例1:10(为了反映纵坡起伏,进行了比例扩大)
2、控制点:
起点高程为原地面高程。
石垒河面位置K3+070——K3+110,有通航要求,主要船
只为挖沙船,要求高度为4米,河底高程为1030,河底宽20米,
雨季最高水位30米。
在K2+300地面高程处有一条四级公路需要保留,通行净
高为5米。
3、注意平纵组合。
第七节






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要求及锯齿形街沟设计
一、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要素
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的要求,除了前面讲述的要
求以外,还应满足由城市道路的特点所决定的具体
要求。
(一)纵断面设计应参照城市规划控制标高、适应
临街建筑立面布置以及沿路范围内地面水的排除。
(二)应与相交道路、街坊、广场和沿街建筑物的
出入口有平顺的衔接。
(三)山城道路及新建道路的纵断面设计应尽量使
土石方平衡。
在保证路基稳定的条件下,力求设计线与地面
线接近,以减少土石方工程数量,保持原有天然稳
定状态。
(四)旧路改建宜尽量利用原有路面,若加铺结构层
时,不得影响沿路范围的排水。
(五)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车行道,最大
纵坡宜不大于3%,以满足非机动车爬坡能力的要求。
(六)道路最小纵坡应不小于0.5%,困难时不小于
O.3%,特别困难情况下小于0.3%时,应设置锯齿形
街沟或采取其它综合排水措施。
(七)道路纵断面设计必须满足城市各种地下管线
最小覆土深度的要求,如表4-23所示。

二、锯齿形街沟设计





(一)设置据齿形街沟的目的
我国大多数城市都座落于地形平坦的地区,
道路设计中为减少填、挖方工程量,保证道路中
线标高与两侧建筑物前地坪标高的衔接关系,有
时不得不采用很小的甚至是水平的纵坡度。
对设计纵坡很小路段,要设法保证路面排水
通畅,其中设置锯齿形街沟(或称偏沟)就是一
种有效方法。
(二)设置锯齿形街沟的条件
当道路中线纵坡小于0.3%时,就要采取措施
保证路面排水通畅。所以,《城规》规定:道路
中线纵坡度小于0.3%时,可在道路两侧车行道边
缘1m~3m宽度范围内设置锯齿形街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