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课件四

第十章 脂类代谢
第一节
脂类的消化吸收与血浆脂蛋白
第二节
甘油三酯(TG)的分解代谢
第三节
第四节
脂肪酸的氧化与酮体形成
脂肪酸及甘油三酯的合成
第五节
第六节
磷脂代谢
胆固醇的代谢与调节
第七节
脂类代谢的调节
第一节
脂类的消化吸收及转运
• 一、脂类的消化吸收
1 . 消化吸收的部位:小肠
2. 参与消化的酶:脂肪酶、磷脂酶A2、胆固醇酯酶
3. 吸收方式:水解产物游离脂肪酸(FFA)、固醇(Ch)、溶血磷脂及
甘油一酯在小肠细胞内重新酯化形成乳糜微粒(CM),再通过淋巴系统
进入血液;小分子FFA也可直接通过门静脉(V)入血。
• 二、脂类转运与血浆脂蛋白
1. 血脂:即血浆中各种脂类物质的总称(有TG、PL、Ch、ChE、FFA等)
2.血浆脂蛋白:是血脂的运输形式
3. 血浆脂蛋白分类:可分为五类
第二节
甘油三酯和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一、TG 的水解
二、甘油的命运
三、脂肪酸的氧化
四、酮体的代谢
一、TG 的水解
•
三种脂肪酶参与:甘油三酯脂肪酶、甘油二酯脂肪酶、甘油一酯脂肪
限速酶:脂肪酶(甘油三酯脂肪酶)可受多种激素调节,故称为激素敏感性脂肪酶。
二、甘油的命运
糖异生
(磷酸酶)
(还原)
酵解或有氧氧化
(糖、脂代谢联系点之一)
三、脂肪酸的氧化
(一)饱和偶碳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
(二)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
(三)奇数碳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
(四)脂肪酸的其他氧化途径
(一)饱和偶碳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
给予的化合物: (奇数碳苯脂酸)
尿排出物:
(偶数碳苯脂酸)
Knoop由上述实验推论,脂肪酸的氧化是从
羧基端的β-碳原子开始,每次分解出一个二碳
片段。至1954年,β-氧化过程已基本搞清。后
来通过同位素标记实验证实。脂肪酸的氧化过
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脂肪酸的活化
2、脂酰辅酶A转运入线粒体
3、脂肪酸β-氧化过程: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的
4个循环步骤:脱氢、水化、再脱氢、硫解。
1、脂肪酸的活化(胞液)
脂酰辅酶A合成酶(硫激酶)
上述反应实际是分两步进行:
(1)形成脂酰腺苷酸
(2)形成脂酰辅酶A
反应特点: A、消耗2个高能磷酸键; B、反应平衡常数几乎等于1,
但由于机体有焦磷酸酶可迅速水解 PPi ,反应产物不断移去,使此反
应自左向右几乎不可逆地进行。
2、脂酰辅酶A转运入线粒体
• 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是在肝脏及其他
组织的先例体线粒体中进行的。中、短
碳链脂肪酸可以直接穿过线粒体膜进入
线粒体内膜。最近发现肉碱(carnitine)
促进长链脂肪酸在线粒体内的氧化
● 肉碱
肉碱脂酰转移酶
(脂酰肉碱)
酯键
脂酰肉碱通过线粒体内膜上的移位酶穿过内膜,脂
酰基与线粒体基质中的辅酶A结合,重新产生脂酰辅酶A,
释放肉碱。
肉碱脂酰转移酶Ⅰ(限速酶)
线粒体内膜
肉碱脂酰转移酶Ⅱ
转运过程是脂肪酸β-氧化的限速步骤。
3、脂肪酸β-氧化过程
★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的4个循环步骤:脱氢、
水化、再脱氢、硫解。
(1)脱氢:
脂酰辅酶A脱氢酶
(2)水化:
烯脂酰辅酶A水化酶
(3)再脱氢:
β-羟脂酰辅酶A脱氢酶
(4)硫解:
少2C脂酰辅酶A
酮脂酰硫解酶
第二轮循环
乙酰辅酶A
脂肪酸β-氧化的反应特点与总结
(1)4个步骤都是可逆反应,但由于硫解作用是高度放
能反应(ΔG =-28.03千焦耳/焦尔),整个反应平衡
点偏向于裂解方向,难以进行逆向反应。
(2)4个酶作用各有特点
专一性强,只能催化Δ2 反
脂酰辅酶A脱氢酶; 式不饱和脂酰辅酶A水化产
烯脂酰辅酶A水化酶;生 L-(+)-β-羟脂酰辅酶A;
Δ2顺式不饱和脂酰辅酶A水
β-羟脂酰辅酶A脱氢酶;
化产生 D-(-)-β-羟脂酰辅
酮脂酰硫解酶 具有反应性强的-SH
酶A
(3)β-氧化的能量储存
一轮β-氧化循环可产生
1 FADH2
1 NADH
1 乙酰辅酶A
TCA
2 ATP
3 ATP
12ATP
共17ATP
以软脂酸(16C)为例计算β-氧化的能量储存(净生成ATP数):
(A)软脂酸活化
(B)7 次β-氧化循环
软脂酰辅酶A;
- 2 ATP
7 FADH2
2×7 = 14 ATP
7 NADH
3×7 = 21 ATP
8 乙酰辅酶A 8×12= 96 ATP
净生成;129 ATP
1分子软脂酸体外燃烧,释放标准自由能:ΔG = -2340千卡
有效利能率;7.3×129 = 947千卡, 947 / 2340×100% = 40%
总反应式;
(二)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
Δ3 顺式烯脂酰辅酶A
Δ2 反式烯脂酰辅酶A
烯脂酰辅酶A水化酶
β-氧化
β-氧化
D-β-羟 8 碳脂酰COA
β-氧化
L(+)-β-羟 8 碳脂酰COA
(三)奇数碳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
• 虽然大多数脂肪酸为偶数碳原子,
但在许多植物、海洋生物、石油酵
母等体内还有奇数碳脂肪酸。它们
经反复β-氧化作用后,可能产生丙
酰辅酶A
(1)
丙酰CoA羧化酶
差向酶
变位酶 琥珀酰CoA
(VitB12)
TCA
缺乏VitB12变位酶活性降低.
(2)
丙酸代谢还可通过β–羟丙酸支路进行:
丙酰CoA
乙酰CoA
TCA
(四)脂肪酸的其他氧化途径
1、α-氧化:植物种子、叶子、脑、肝细胞中每次氧化
脂肪酸羧基端只失去1个C原子( CO2 )。机制尚
不十分清楚。
2、ω-氧化:少量≤12 C 脂肪酸,最终产生二羧酸,
β-氧化
四、酮体的代谢
酮体是三种化合物的总称:
乙酰乙酸
D-β-羟丁酸
(CH3COCH2COOH) (CH3CHOHCH2COOH)
丙酮
(CH3COCH3)
(一)酮体的合成
1.合成部位:主要在肝C线粒体内
2.合成原料:乙酰CoA
3.合成途径:五个酶促反应步骤
(1)硫解酶
(2)β-羟基-β-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成酶(HMG CoA合成酶)
(3) HMG CoA裂解酶
(4)D-β-羟丁酸脱氢酶
(5)自发进行或乙酰乙酸脱羧酶催化
丙酮是一个挥发性物质,当[血酮]升高时,
呼吸中可嗅出带甜味的丙酮气味。肝C内有活
性强的HMG CoA合成酶,但缺乏分解酮体的酶,
故肝C内合成的酮体经血液循环运送到 肝外
组织C。
(二)酮体分解
可由肝外组织C线粒体中3-酮脂酰CoA转移酶催化
再由β-氧化酶系中 硫解酶
TCA
2 乙酰CoA
(三)生理意义
1、酮体是肝C输出脂肪类能源的一种形式。肝C将长链
脂肪酸分解成分子小、水溶性强的酮体
血循
环
肝外各组织C,提供易被利用的能源。
2、可减少肝外组织C对葡萄糖的利用,维持一定[血
糖],保证脑、心、肾等对G的需求。
正常代谢时,机体能源主要是糖代谢提供, 此时:
[血酮]:0.3~5 mg % (≤1 mg )
但在某些情况时,
如饥饿(糖来源↓)、糖尿病(糖利用↓)
脂肪酸β-氧化↑
乙酰CoA↑
肝C合成酮体↑,
此时:肝C内合成酮体量 > 肝外C分解酮体量
[血酮]↑
酮血症
[尿酮]↑
酮尿症
第三节
脂肪酸及甘油三酯(TG)的合成
一、十六碳饱和脂肪酸(软脂酸)的合成
二、软脂酸的碳链延长
三、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
四、TG的合成
五、各组织脂代谢的相互关系
一、十六碳饱和脂肪酸(软脂酸)的合成
(一)合成部位:肝、脂肪组织等C胞液中
(二)合成原料:
1、碳源
2、氢源
NADPH
(三) 合成过程及参与催化的酶
主要由磷酸戊糖途径提供,其
次由苹果酸酶催化的反应提供。
糖、脂代谢联系点之二
1、碳源
乙酰CoA
主要由糖有氧氧化提供,
但线粒体内的乙酰CoA不
能自由穿过线粒体内膜
转运机制是通过柠檬酸—丙酮酸穿梭
(三) 合成过程及参与催化的酶
合成中共需8 乙酰CoA,只有1个乙酰CoA是直接参与,
其余7个均需先形成丙二酸单酰辅酶A
1、丙二酸单酰辅酶A的形成
2、脂肪酸生物合成酶系
3、脂肪酸生物合成程序
4、脂肪酸合成反应要点
1、丙二酸单酰辅酶A的形成
由乙酰CoA羧化酶催化
乙酰CoA羧化酶的辅
基是生物素。生物素
是二氧化碳分子的载
体。其作用机理与丙
酮酸羧化酶一样:
乙酰CoA羧化酶是脂肪酸合成的限速酶,
可受多种因素的调节:
(1)别构调节
(2)共价调节
(1)别构调节
乙酰CoA羧化酶是一个别构酶,可以二种形式存在
别构激活剂: 柠檬酸(异柠檬酸)
单体(无活性)
聚合体(有活性)
别构抑制剂: 终产物-软脂酰CoA
(2)共价调节
有 人 认 为 乙 酰 CoA 羧 化 酶 亦 可 受 [cAMP] 的 调 节
(P267,图29-12、29-13)
[低糖]
胰高血糖素
[cAMP]
(+)
(乙酰CoA羧化酶)
(脱磷酸形式)
(有活性)
[高糖]
胰岛素
柠檬酸裂解酶
低脂高糖膳食
(+)
(+)
(乙酰CoA羧化酶) Pi
(磷酸化形式)
(无活性)
柠檬酸
乙酰CoA羧化酶
体内脂肪酸合成
(别构、共价调节)
而低糖高脂膳食
乙酰CoA羧化酶
(-)
体内脂肪酸合成
2、脂肪酸生物合成酶系
由脂肪酸合酶复合体完成。这个复合体具有多种酶活性和一个酰基
载体蛋白(ACP)。
ACP的重要功能是把脂酰基从一个酶反应转移到另一个酶反应。它
含有一个长链的带巯基的辅基:磷酸泛酰巯基乙胺,其长链犹于
“摆臂”。
酰基载体蛋白最初自E.coli分离得到。研究发现磷酸泛酰巯基乙胺
的磷酸基团与蛋白质的第36位Ser的羟基酯化相接
HS-ACP
2、脂肪酸生物合成酶系
由脂肪酸合酶复合体完成。这个复合体具有多种酶活性和一个酰基
载体蛋白(ACP)。
ACP的装配和脂肪酸合成的酶系因有机体类型不同而异。
在E.coli和植物中,脂肪酸合酶由多酶体系构成,它是由7种不同的多
肽链构成的,其中一链是ACP,其余六链是酶。
在酵母中,脂肪酸合酶也是由ACP及六个酶构成,所不同的是它们定位
为两个多功能的多肽链(二聚体),其中之一具有ACP功能和两种酶活
性,另外一个含有余下的四种酶活性。六个二聚体组合为一个大复合
体。
动物中,脂肪酸合酶含有一个ACP和7个酶,所有这些酶均定位于单一
的多功能多肽链。酶是二聚体(参见P261,图29-7)
3、脂肪酸生物合成程序
在动物体中脂肪酸合成包含有以下7步反应,最初的6步与E.coli
中的脂肪酸合成相同。(参见P262,图29-8)
(1)启动:乙酰-CoA:ACP转酰酶
(2)装载:丙二酸单酰-CoA:ACP转酰酶
(3)缩合:β-酮脂酰-ACP合酶
(4)还原:β-酮脂酰-ACP还原酶
(5)脱水:β-羟脂酰-ACP脱水酶
(6)还原:β-烯脂酰-ACP还原酶
(7)释放:软脂酰-ACP硫酯酶
4、脂肪酸合成反应要点
(1)第一次循环需用 2 乙酰-S-CoA
羧化酶
1 乙酰-S-ACP(引物)
β-酮脂酰-ACP还原酶;
1 丙二酰-S-CoA
1 丙二酰-S-ACP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故合成 1 软脂酸共需用 8 乙酰-S-CoA。 β-烯脂酰-ACP还原酶
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2)每次循环中有二次还原反应,共需2 NADPH,故合成1软脂酸共需用2 × 7=14
NADPH主要来自
糖代谢 :磷酸戊糖途径
其次: 苹果酸 + NADP+
苹果酸酶
丙酮酸 + NADPH + CO2
(3)总反应式;
(4)比较软脂酸分解与合成代谢:( P264)
二、软脂酸的碳链延长
可由二个酶系,经二条途径进行(P265)
1、线粒体脂肪酸延长酶系
2、内质网脂肪酸延长酶系
1、线粒体脂肪酸延长酶系
乙酰-S-CoA为C2供体,NADPH为供氢体,
酶促反应是β-氧化中酶催化的逆反应。从软脂酰-S-CoA羧基端开始
2、内质网脂肪酸延长酶系
丙二酰-S-CoA为C2供体,NADPH为供氢体,
酶促反应与脂肪酸合成酶系相似,但是由HS-CoA代替ACP-SH
从软脂酰-S-CoA羧基端开始;
软脂酰-S-CoA + 丙二酰-S-CoA 缩合
还原
脱水
再还原 ……
三、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
1、单烯脂酸的合成:(需氧途径)
动物肝和脂肪C内有一个复杂的去饱和酶系,由2个内质网膜上的酶及一个电子传递体组
成组成。其反应如下:
某些植物和低等生物可由一种 铁-硫蛋白 代替 细胞色素 b5 起作用。
2、多烯脂酸的形成
哺乳动物多烯脂酸可分为四大类:
棕榈油酸(Δ9-C 16 :1 ) , 油
酸( Δ9-C 18:1 ),
亚 油 酸(Δ9,12-C 18 : 2),亚麻酸( Δ9,12,15-C 18 : 3 )
以软脂酸为底物,通过延长和去饱和作用形成( P265,图29-9)
哺乳动物体内缺乏在第9位碳原子以上位置引入不饱和双键的去饱和酶系,
所以不能自身合成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必须由植物获得,故称为
必需脂肪酸。
动物缺乏必需脂肪酸时,生长缓慢,患鳞屑状皮炎等,必须补充。
四、TG的合成
1、合成部位:肝、脂肪、小肠粘膜C、高等植物等组织中
2、合成原料:(前体,P268,图29-14)
(1) 3-磷酸甘油
(2) 脂酰 CoA
3、合成过程(P268,图29-15)
TG
脂酰CoA转酰基酶
甘油二酯
合成 磷脂
酰基转移酶
1-单酰甘油-3-磷酸
1,2-二酰甘油-3-磷酸
五、各组织脂代谢的相互关系
第四节
磷脂代谢
磷酸甘油酯简称磷脂(PL),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具有亲水性和疏水性的兼性分子
一、 分子结构特点: 都含甘油分子
二、磷脂的分解代谢:1、磷脂酶;2、共同水解产物
三、磷脂的合成代谢:
1、合成原料
2、活化
3、生物合成
溶血磷脂酶L2
1、磷脂酶
A1
C1位酯键水解
溶血磷脂
C2酯键水解
A2
C2位酯键水解
溶血磷脂
C1酯键水解
B
可同时水解C1、C2位酯键
C
C3 磷酸酯键水解
D
磷酸 X 酯键水解
2、共同水解产物:
磷脂
L1
甘油、 脂肪酸、 磷酸、 氨基醇(如:胆碱、乙醇胺等)
糖代谢
β-氧化
可参与磷脂再合成
三、磷脂的合成代谢
合成TG
葡萄糖
磷脂酸
三者联系的重要中间产物
合成PL
1、合成原料:磷脂酸、氨基醇、ATP、CTP、S-腺苷甲硫氨酸(SAM:甲基供体)
胆碱、乙醇胺可由食物供给、再利用或由丝氨酸转变而来。它们在参与PL合成前:
2、活化:
3、生物合成: (PL合成简图)
CMP
肌醇
磷酯酰肌醇
三磷酸肌醇磷脂
PPi
肌醇三磷酸(IP3) 甘油二酯(DG)
(第二信使)
CTP
蛋白激酶C
Ca2+
G…
心磷脂等
CDP-甘油二酯
3-磷酸甘油酸
CDP-甘油二酯 PPi
磷脂酸
CTP
丝氨酸
CMP
磷酯酰丝氨酸
H2O
Pi
甘油二酯
线粒体、内质网
CDP-乙醇胺
CDP-胆碱
CDP
CDP
脑磷脂
卵磷脂
RCO-S-CoA
胞液
HS-CoA
TG
第五节
鞘脂类代谢
第六节
胆固醇的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