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分析思潮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货币分析思潮

弗里德曼与拉弗
古典经济学范式的复归
货币学派与凯恩斯学派的对立
• 货币学派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动态上是稳
定的、均衡的,市场体系本身并不具有产生扰
乱的趋势,这种体系所经历的破坏稳定性的震
动大都是由政府的妄加干预如关于税收、支出
和货币政策而引起的,经济波动之所以发生也
是由于政府采用了干涉市场经济的错误政策所
导致的。他们主张回到古典经济学去,实行自
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 供给学派进一步提出了回到“萨伊定律”去,
强调供给决定需求,认为发展经济应在刺激供
给上下工夫,而不是相反。
货币学派简介
• 货币学派也称货币主义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
后期在美国出现的一个经济学流派领袖人物是
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米尔顿·弗里德曼。
弗里德曼(1912~) ,弗里德曼1946年获哥伦比亚
大学博士学位,1948年任芝加哥大学教授,
1967年曾担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1976年被授
予诺贝尔经济学奖。其主要著作有《实证经济
学论文选》、《消费函数理论》、《货币稳定
方案》、《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
《货币最优数量论文集》和《自由选择》等。
思想渊源
• 费雪交易方程式:MV=PT 。M货币数量;V
每单位货币流通速度;P物价一般水平;T交易
量。物价水平决定于其他三个变量的相互作用:
P=MV / T。假定T”和V”均衡值都是常数,均
衡物价水平就决定于货币数量:P=M。
• 庇古剑桥方程式::M=kPy。M货币数量;k
人们的总财富中愿意用货币形式持有比例;p
一般物价水平;y社会总产品量或总财富量。
剑桥方程式中的k等于交易方程式中V的倒数
(1 / V)。两个方程式所反映的基本观点:物
价水平与货币数量成正比变化。
现代货币数量说
• M / P=F(Y,W;r m,rb,re,1dp / pdt;
u) 。M个人财富持有者手中保存的货币量;
P一般物价水平;M / P个人财富持有者手中的
货币所能支配的实物量;f函数符号;Y真实收
入;w非人力财富所占总财富的比率;r m预期
的货币名义报酬率;rb预期的固定债券名义报
酬率;re预期的股票名义报酬率;1dp / pdt表
示预期的商品价格变动率,u表示货币的效用
及影响此效用的因素。如把k或V看作决定于r
m,rb,re,1dp/pdt以及W等因素共同作用的
结果,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与剑桥方程极
其相似。
新旧货币数量说的区别
• 旧货币数量论把V当作制度上已决定了的常量,
现代货币数量说把货币速度看作有限的可观察
到的各个量值的稳定函数;
• 旧货币数量说Y是现期收入,现代货币数量论
方程中Y是恒久性收入;
• 旧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增加直接使物
价同比例上涨;现代货币数量论断定货币供应
量的变动短时期内(5~10年)既表现在价格
水平变化上,也表现在产量水平变化上;在长
时期内(10年以上),才全部表现在物价水平
上。
• 货币需求函数简化:M / P=F(Y,r)。弗里
德曼与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式区别:
• 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中r只限于债券利息率,
而现代货币数量论的货币需求函数中的r则包
括各种形式的财富(货币债券、股票、实物资
产等)的报酬率;
• 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中的y指现期实际收入水
平,现代货币数量论的货币需求函数中的y是
“恒久性实际收入”;
• 凯恩斯所着重的是利息率及其在货币与债券之
间替代方面所起的作用,从而确定人们对货币
的需求;现代货币数量论则强调财富,认为人
们保存其所有财富的形式包括“金融资产”和
“实物资产” 。弗里德曼计算出美国1867~
1960年这段时期利息率每增加或减少1%,人
们对真实货币的需求只减少或增加0.15%,他
计算出,美国1869~1957年这段时期,真实国
民收入每增长1%,人们的真实货币需求将相
应增加1.8%,货币流通速度降低0.8%。
• 凯恩斯主义者认为GNP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
M变动首先影响利息率(r),通过r而影响投
资(I),经过乘数作用引起总需求和国民生
产总值的变动。其序列是:M -r-I- GNP。
• 货币主义认为M对GNP有着直接影响:M -
MV — GNP ,M的增加,除非被货币流通速
度减小完全抵消,将使GNP增长。因V是稳定
函数,GNP的重大变化几乎都是M变动的结果,
而不是V变化的结果,即M的变动是直接影响
GNP的主要因素。产量和价格变化都直接决定
于货币供给量M的变动。
货币分析的中心命题
• 货币最要紧,货币的推力是说明产量、
就业和物价的变化的最主要因素;
• 货币存量(或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货
币推力的最可靠测量标准;
• 货币当局的行为支配着经济周期中货币
存量的变动,因而通货膨胀、经济萧条
或经济增长都可以而且应当唯一地通过
货币当局对货币供应的管理来加以调节。
货币学派的基本观点
• 货币量的增长率同名义收入的增长率有着保持
一致的关系。
• 货币增长的变化对收入发生影响需要一段时间。
• 货币变化只在短期内影响产量,在长期中只影
响价格。
• 通货膨胀随时随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
• 货币量变化最初影响的是人们的资产选择行为。
• 利率不是制定货币政策的好导向。
• 货币政策是十分重要的,但最重要的是控制货
币数量,实施“单一规则”。
“单一规则”货币政策理论
• “单一规则” 就是以一定的货币存量作为唯一
因素支配的货币政策,反对传统的诸如贴现率
调整,公开市场买卖政府债券,银行法定准备
金比率变动,以及对股票市场、分期付款销售、
不动产、贮存的货币和信贷供给等加以管制货
币政策。货币政策的长期目标应是物价稳定。
在管理的近期目标和手段的选择上,弗里德曼
选择货币量,手段是基础货币。控制货币供应
量的最佳选择是实行“单一规则”──公开宣
布并长期采用一个固定不变的货币货供应增长
率。
• 实行“单一规则”需要解决三个问题:1、如
何界定货币数量的范围;2、如何确定货币数
量的增长率;3、货币数量增长率在年内与季
节内是否允许有所波动。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数
量的范围应该确定为流通中的通货加上所有商
业银行的存款,也即M2;货币增长率的确定应
与经济增长率大体相应。货币供应增长率一经
确定是不能任意变动的。若遇特殊情况必须更
改时,应该事先宣布并尽量缩小变动的幅度。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作用
• 第一,如无货币政策配合,财政政策本身是无
效的。第二,财政政策措施,由于政治上的阻
力和实践上的困难,往往不能有效运用。第三,
当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共同发挥作用时,货币
政策的效果是占主导地位、起支配作用的。第
四,由于存在着“自然失业率”,即使有货币
政策的配合,财政政策在刺激经济增长方面也
只具有短期效果,在长期中不但无效,反而会
引起恶性通货膨胀。
供给学派
• 70年代后期起在美国兴起的一个经济学流派。
先驱是加拿大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芒德
尔,主要代表人物在美国有阿瑟·拉弗教授,
裘德·万尼斯基、保罗·罗伯茨、哥伦比亚大学
罗伯特·门德尔和乔治·吉尔德等。
• 供给学派的特点是否定凯恩斯定律(需求创造
其自己的供给),肯定萨伊定律(供给创造其
自己的需求)。
• 自1981年里根总统把供给学派作为美国官方经
济学以来,供给学派对西方经济学产生有重要
影响。
供给学派的理论和政策
• 否定凯恩斯定律,肯定萨伊定律;
• 强调国民产量增长率无论短期还是长期都是劳
动和资本的配置的有效利用起决定作用;
• 认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政府干预过多,主
张更多地通过减税实行“供给管理”,依靠市
场的力量自动调节经济;
• 货币供给量的增长和长期的经济增长潜力相适
应,主张恢复金本位制 ;
• 大幅度地和持续地削减个人所得税和企业税;
• 主张减少失业津贴,刺激人们更多地去工作。
供给学派对高税率的批判
• 高税率特别是高的边际税率是美国工作积极性
和劳动生产率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 过高的边际税率是导致美国储蓄和投资供给不
足,经济增长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
• 过高的边际税率是出于社会福利开支的需要。
• 高税率导致地下经济的规模不断扩大,避税和
逃税更加盛行,家庭分裂、离婚增多和道德败
坏等社会问题更加突出。
拉弗曲线
供给学派对里根政府的影响
• 里根提出的“经济复兴计划”就是根据供给学
派的论点和主张。
• 1981年里根提出 “经济复兴计划”的内容包括:
消减个人所得税和企业税率,个人所得税率自
1981年10月1日起消减5%,1982年7月1日起再
消减10%,三年共消减个人所得税25%;消减
联邦开支(主要是社会福利开支),减少预算
赤字,逐年平衡预算;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放宽和取消政府对企业的一些限制性规章条例;
控制货币信贷,推行有节制的稳健的紧缩性的
货币供给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