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训诂学

训诂学
讲授者:刘乃叔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训诂学的对象和任务
 一、训诂的产生(训诂的功能):清朝陈澧说:
“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盖时
有古今,犹地有南北,有南北,相隔远则言语不
通矣。地远则有翻译,时远则有训诂。有翻译则
能使邻国如乡邻,有训诂则能使古今如旦暮。所
谓通之也,训诂之功大矣哉!”(陈澧《东塾读
书记》卷十一“小学”条。)
 二、什么是训诂?
 近代著名的学者黄侃赋予训诂新的含义。他说:
“诂者,故也,即本来之谓;训者,顺也,即引
申之谓。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若以此
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此时之语释昔时之语,
是属训诂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真正之训
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
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
源是也。(黄侃《训诂述略》。)
 今人苏宝荣、武建宇认为:诂训就是注解的别名,
就是用“以今语释古语、以通语释方言、以通俗
的话解释难懂的话”的方法解释古书中词句的意
义。
第二章 训诂的方法
 导入:训诂的基本方法,也就是解释词义的基本
方法。传统的训诂学是对古书书面语的意义进行
解释。汉字形、音、义三要素中,义是核心,形
是书面形式,音是口头形式。训诂学的研究是以
义为核心,兼顾形、音并对三者作综合的研究。
解释词义可以从字形、字音、字义三方面入手,
这就是传统所谓形训、音训和义训。
第一节
形训
 一、定义
 以形索义法就是形训,就是通过分析汉字形体来
探求它所表示的词义。这是基于汉字的表意特征
而形成的一种训诂方法。形训的理论依据就是汉
字是表义体系的文字。
二、形训的方式
 根据《说文》解释字义的方式,形训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 (一)象形字、指事字:用指明是像形、指事或说明象






某某执行的方法说明字义。如:
口,人所以言、食也。象形。 《说文·卷二》
、止,下基也。象艹木岀有止。《说文·卷二》
生,进也。象艹木生岀土。《说文·卷六》
牟,牛鸣也。从牛,象其声气从口中岀。《说文·卷二》
甘,美也。从口含一。《说文·卷五》
亦
,人之臂亦也。从大,象两亦之形。《说文·卷十》
 (二)会意字:用离析字形的方法解释字义。
如:






采,捋取也,从木从爪。《说文·卷六》
从,相听也。从二人。《说文·卷八》
炎,火光也。从重火。《说文·卷十》
星, 晶,精光也。从三日。《说
文·卷七》
寒,冻也,从人在宀下,以艹荐覆下,下
有仌。
(三)形声字:用指明意符、声符的方法,说
明字的本义所属的意义范畴。
 星:






,从晶生声。
晴,
雨而夜除星见也。从夕,生声。
吻,
口边也,从口勿声。
喉,
咽也,从口侯声。
问,
讯也,从口门声。
三、形训的作用
1、推知词的古义。子路从而后 :《说文·彳部》
云:“後,遲也。从彳、幺、夊者,後也。”金
文作
,当是从彳从糸从止,象在路
上行走被绳索之类绊住脚,可知“落后”乃是它
的本义,《说文》虽然字形分辨有误,但释作
“迟”还是不错的。
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虽及胡耇(gǒu,长





寿。),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说
文·十》:“獲,獵所獲也。从犬蒦聲。” 《说
文·三》:“取,捕取也。从又耳。”可知,获
是抓住,生擒的意思,“取”是割去耳朵。
2、可以了解词的引申义。譬如“息”字有以下
用例:
(1)君子以自强不息。 休息(《易经·干卦》)
(2)老臣贱息舒祺。 儿子(《战国策·赵策》)
(3)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气息(《庄子·逍遥
游》)
(4)消息盈虚。 增长(《庄子·秋水》)
 (5)望长楸而太息兮。 叹气(《楚辞·哀郢》)
 (6)能与息者皆来,不能与息者休息亦来。 利息
(《史记·孟尝君列传》)
 《说文·心部》云“息,喘也。从心从自,自亦声”,
可知其本义是喘气、气息。“自”就是“鼻”字,古代
以为气息是从心里通过鼻子呼出来的。由气息引申为叹
气,又引申为休息,气息也就是呼吸,又其反复不停又
引申为滋生、增长,进而引申为儿子和利息。
 3、识别假借字。譬如“乡”字,《说文·卷六》作
“𨞰”,解释说:“國離邑,民所封乡也。从𨛜皀声。”
金文作见(右下) ,象两人对食之状,乃是“飨”的
本字,其意义是聚餐共饮或以酒食招待客人。引申为享
受,如“夫以朕之不德,而专乡独美其福,百姓不与
焉。”
 (1)五州为乡。 一种行政区域单位(《周礼·地官·大
 (2)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






家乡(《史
记·项羽本纪》)
(3)天地易位,四时易乡。 处所(《荀子·赋》)
彼此是本义与引申义的关系,属于一词多义。再看另一
组用例:
(4)刮楹(yíng,柱子。)达乡。 通“向”(窗户)
(《礼记》
(5)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 面向《左传·僖公三
十三年》)
(6)非及乡时之士也。 从前(贾谊《过秦论》)
本义与引申义的关系,属于一词多义。此外还有回声之
义,通“响”,如:“犹景之象形,乡(通“响”。)
之应声。”(《汉书·天文志》)总之,从形训的角度
来看,“乡”的本义就是聚餐共饮,这个意义与行政区
域那一组意义,与窗户那一组意义,与回声的意义,均
毫不相干。这些与它本义毫不相干的意义便是它的假借
义,它们之间便是一形多词,四个词共享一个字形罢了。
第二节
声训法
 一、定义
 声训,又叫音训或,就是因声求义,就是用音同或音近
的字来解释词义的方法。这是训诂的主要方法,它广泛
而合理地运用,使训诂学跃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 声训的理论依据:客观世界中特征相近的事物,它们在
语源中对应的词在声音上往往相同或相近,因为这些词,
往往是由一个语根孳乳出来,由同一个语根孳乳产生的
一群词形成一个有血缘联系的词族。词族内部存在着声
近义通的事实,所以,声音相近或相同的同族词互相训
释,能够揭示词义,而且还能推求语源。“孔、洞、空、
口”都有“空”意,读音也相近,它们是由一个语根孳
乳而来,是同源词,处于同一词族。
 什么是同源词?由同一语源派生出来的新词 ,音和义
都来源于它的根词,所以彼此之间产生了音近义通的关
系,这种由同一语源派生出 来、具有历史渊源关系因
而音近义通的一组词叫同源词。例如:“缺”指器皿有
缺口;“决”指水有了缺口;“玦”是有缺口的圆形佩
玉;“阙”是宫殿,祠庙等门前两边的楼,中间有通道。
这四个词都指“有缺口”。
“崖”指山边;“涯”是水边。
“枯”是草木缺水;“涸”是江河缺水;“渴”是人缺
水。
“张”是张开弓;“涨”是水涨;“胀”是腹胀。
“浓”是水厚;“醲”是酒厚;“脓”是汁厚;“禯”
是衣厚;“檂”是花木厚。
“耳”是听觉器官;“珥”是一种耳饰;“刵”是割耳
的一种刑罚。
“颈”是脖子:“刭”是割脖子。
“舞”是舞蹈、跳舞;“巫”是以舞降神的人。
 2、确定同源词的条件。必须具备以下二个条件:
(1)一组词必须语音相同或相近。判定语音相同或相
近的传统方法是利用古音学的研究 成果,从上古音表
中确定一组词声母相同或相类。声母相类指发音部位相
同,发音方法稍有 不同,例如d和l,发音部位都是舌
尖前,而发音方法稍异,d是塞音,l是边音,d和l 可
以称作声母相类。由于上古韵还不能十分准确地归纳出
韵母,只能划分出韵部,一般认为 同韵部就算同音,
韵部相近就算音近。所谓韵部,是指在韵文中可以押韵
的韵母合在一起, 就算一个韵部,例如ai和uai 是两
个不同的韵母,但在韵文中可以押韵,可以视为同一个
韵部。某个词属于哪个声母,哪个韵部,哪些韵部算相
近的韵部,音韵学家已经作出了可靠的结论,我们一般
只需按他们所作出的韵表来查寻就可以了。
 (2)一组词必须意义相通。所谓意义相通是一组词具
有共同的内部特点。例如:
半:《说文解字•半部》:“物中分也”。
班:《说文解字• 部》:“分瑞玉也”。
判:《说文解字•刀部》:“分也”。
别:《说文解字• 部》:“分解也”。
辨:《说文解字•刀部》:“判也”。
片:《说文解字•片部》:“判木也”。
以上“半”、“班”、“判”、“别”、“辨”、“片”
六个词,都具有“分开”这个意义 特点,读音相近,
意义相通,因此是同源词。这里一定要注意,同源词的
意义相通与同义词 的意义相同本质是不一样的。同源
词的意义相通是一组词的内部特点相同,在使用时不可
置 换,而同义词是使用意义相同或相近,例如:“畏”
和“惧”是同义词,都指畏惧或害怕, 在使用时可以
连用或交替使用。
 读破(1)破字(2)用改变字的读音的方法来
表示词义或词性的转变。
 第三节 义训法
 一、定义
 直陈词义法即所谓义训,就是不借助字形和字
音而用一个词或一组词来直接说明词义。是训
诂学上运用最普遍的一种训诂方法。朱宗莱
《文字学形义篇》说:“义训者,训诂之常法,
通异言,辨名物,前人所以诏后,后人所以识
古,胥赖乎此。” 如:《说文》:“元,始
也。”《广雅·释言》:“贱,卑也。”《尔
雅·释字》:“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
 依据:一个词语所具有的确切意义,是由上下
文,亦即语言环境所决定的。
二、义训的表现形式
 (一)同义为训,就是用同义词说解词义。如:
 1、《尔雅·释诂》:“遐,远也。”又:“远,遐也。”





(互训)
2、《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 (互训)
3、《说文· 部》:“茅,菅也。”又:“菅,茅也。”
(互训)
4、《尔雅·释诂》:“赉、贡、锡、畀、予,赐也。”
(同训)
5、《说文·木部》:“杏,果也。”“柰,果
也。”“李,果也。”“桃,果也。”这等于说:“杏、
柰、李、桃,果也。” (同训)
6、僖,乐也。《说文·八》(直训)
 (二)反义为训,就是用反义词来解释词义。古






汉语中,有一部分词兼有正反相因的两个意义,
这在训诂学上叫做施受同辞或美恶同名,而后世
只通行一个意义。
1、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书·泰誓》孔安
国传:“我治理之臣虽少,而心德同。”
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 《书·皋陶谟》孔安
国传:“乱,治也,有治而能谨敬。”
2、颠,顶也。《说文·九》段注:“颠为最上,
倒之则为最下。故《大雅》:‘颠沛之揭’,传
曰:‘颠,仆也。’”
3、徂,存也。《释诂》
4、乱,治也。《释诂》
5、故,今也。《释诂》
 (三)递训,即以乙训甲,又以丙训乙,层递而下。如:
 1、《尔雅·释言》:“速,征也;征,召也。”
 2、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





《庄子·养生论》
3、推,排也。排,挤也。摧,挤也。挤,排也。抵,
挤也。拉,摧也。《说文·十二》
(四)标明义界,简称“义界”,即给词所标志的事物
下定义。
1、《诗经·邶风·柏舟》“我心匪鉴”毛传:“鉴,所以
察形也。”(定义)
2、《尔雅·释训》:“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
(定义)
3、《释亲》:“妻之父为外舅,妻之母为外姑。”
(定义)
第三章 训诂学的内容
第一节 训诂的内容
 一、解释词义
 戴震说:“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词
也;所以成词者,未有能外小学文字者也。由文
字以通乎语言,由语言以通乎古圣贤之心志,譬
之适堂坛之必循其阶,而不可以躐等。”(《古
经解钩沉序》)
 二、分析句读
 古人行文不作断句,读书首先就要进行断句。古
代学校把分析句读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
《礼记·学记》云:“一年视离经辨志。”所谓
离经,就是分析经书的句读,这是理解经书思想
内容的起码条件,正因为如此,分析句读乃是传
注训诂的基本内容之一。
 三、阐释语法
 我国古代虽然没有成系统的语法学,但是古代学
者还是有较为清楚的语法观念的。传注训诂从阐
述语法规则,分析虚词用法入手的例子是数见不
鲜的。本部分阐述短语中词的顺序、句中词的顺
序。
 四、揭示辞格
 传注训诂对于修辞手段的说明也是很注意的,不乏其例。




《毛诗序》列入“六义”的赋比兴,既是表现手法的分
类,也是修辞手段的分类。三者之中,《毛诗》着意说
明的是兴,凡是起句为兴的诗则一一揭示之。
1、指明比喻。例如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诗·邶风·北风》毛传:
“兴也。北风,寒凉之风。雱,盛貌。”郑笺:“寒凉
之风,病害万物。兴者,喻君政教酷暴,使民散乱。”
2、指明互文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无此,谁与独处。”
(《诗·唐风·葛生》)孔颖达疏:“此二句互文而同兴。
葛言生,则蔹亦生;蔹言蔓,则葛亦蔓。葛言蒙,则蔹
亦蒙;蔹言于野,则葛亦当言于野。言葛生于此,延蔓
而蒙于楚木;蔹亦生于此,延蔓而蒙于野中。”
 5、指明连文(言)
 “昔文襄之霸也,其务不烦诸侯。令诸侯三岁而
聘,五岁而朝,有事而会,不协而盟。君薨,大
夫吊,卿共丧事。夫人,士吊,大夫送葬,是以
昭礼命事谋阙而已,无加命矣。”孔颖达疏:
“襄是文公子,能继父业,故连言之。其命朝聘
之数,吊丧之使,皆文公令人,非襄公也”
 6、其它修辞方式
 五、讲述文意
 传注训诂讲述文意的方式多种多样,或翻译,或




串讲,或概括章旨。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诗经·周南·卷耳》
郑玄笺:“此章言臣既勤劳于外,仆马皆病,而
今云何乎?其亦忧矣。深闵之词。”
尔牧来思,以薪以蒸,以雌以雄。(诗经·小
雅·无羊) 郑玄笺:“此言牧人有余力则取薪蒸,
捕禽兽以来归也。”
朱斌《礼记训纂》皆如此
 六、诠解典故
 用典本是一种修辞手段,古亦有之,至东汉以后
日益盛行。因此诠解典故便成为注疏的重要内容。
 1、解释诗文中隐含的故事。例如
 “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
育,时维后稷。”(《诗经·大雅·生民》)郑笺:
“祀郊禖之时,时则有大神之迹,姜嫄履之,足
不能满,履其拇指之处,心体歆歆然,其左右所
止住,如有人道感己者也。于是遂有身,而肃戒
不复御,后则生子而养。长,名之曰弃,舜臣尧
而举之,是为后稷。”
 介绍《诗经·大雅·生民》中后稷诞生的神话故事。
 (二)解释风俗
 古今风俗变化很大 ,不懂古代风俗就读不懂古代文献,
因此,解释古代风俗就成为训诂的一项重要内容。例如
 “寤言不寐,愿言则嚏。”(《诗经·邶风·终风》)郑
笺:“言,我;愿,思也。嚏读当为不敢嚏咳之嚏。我
其忧悼而不能寐,汝思我心如是,则我嚏也,今俗,人
嚏云人道我,此古之遗语也。”
 “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左传·僖·三十二年》)杜预注:孟明,百里孟明视。
孔颖达疏:《世族谱》以百里孟明视为百里奚之子,则
姓百里,名视,字孟明也。古人之言名、字者,皆先字
后名连言之。
 按:首例指出打喷嚏是由于他人想念所至,这是古代一
种习俗,今天尚如此。后例杜预和孔颖达介绍了古代先
字后名连言的习惯。
 七、说明典制
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典章制度不断变化,情况极




其复杂,乃是阅读古书的严重障碍。因此说明典制也是
注释古书的重要内容。
“以阴礼教六宫。”(《周礼·天官·内宰》)郑玄注:
“六宫,谓后也。妇人称寝曰宫。宫,隐蔽之言。后象
王,主六宫而居之,亦正寝一,燕寝王。教者不敢斥言
之,谓之六宫。若今皇后为中宫矣。《昏礼》:母戒女
曰:“夙夜毋违宫事。
”解释“后”称“六宫”,是因为王与后均有六寝制礼
而来。 “六宫”为古人对尊者不敢斥言而来。
“商鞅为秦立相坐之法而百姓怨矣。”(《淮南子·泰
族》)高诱注:“相坐之法,一家有罪,三家坐之。”
讲了古代连坐制。
 八、增补内容
 传注还有因原文简略而增补内容的。大约始于
《左传》,它是增补《春秋》的(因此名为《春
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最有代表性的是
南朝宋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和北魏郦道元的
《水经注》。《三国志注》在考核史实中增补了
许多珍贵的史料。《水经注》不仅增补了许多宝
贵的史料,而且颇为细致地描绘了祖国多娇的山
川。
 “沭水出瑯琊东莞县西北山”。(《水经》)郦
道元注:“大弁山与小泰山连麓而异名也。引控
众流,积以成川。东南流,径邳乡南,南去县八
十里许。城有三面而不周于南,故俗谓之丰城。
沭水又东南流,左合岘水。水北出大岘山,东南
流,经邳乡东,东南流注于沭水也。”
 九、校正文字
 古书不是辗转传抄的,就是递相翻刻的。传抄翻
刻的次数越多,“鲁鱼亥豕”的情形就越多。清
王引之指出:“经典之字往往形近而讹,仍之则
义不可通,改之则怡然理顺。”因此注释家是必
须精于雠校的。
 《墨子‧所染》載:“晉文染于舅犯高偃。”王
念孫校之曰:“‘高’當為‘ ’,‘ ’即
城郭之‘郭’,形與‘高’相近,因誤為
‘高’。”他這是從字形、字 義、古字三方面
同時入手校正的。王念孫在《禮記》中校“脩”
為“循”,主要是從相互常誤字同時結合字形進
行校正的。其《讀書雜志》指出:“古書脩、循
 《淮南子‧道應》載:“齊王大說,遂尊重薛
公。”王念孫校之曰:“遂尊重薛公,本作遂重
薛公,‘重’即‘尊’也。古書無以‘尊重’二
字連用者。
 按:古人語法,語用習慣,古人文例, 惟俗語有之。
《群書治要》引此無‘尊’字。”他這正是從古
人用詞特點和詞義兩方面著手校正的。他在《荀
子‧禮儀》中校“棺槨十重”為“棺槨七重”,
則是從用詞特點和字形入手校正的。
 十、标注音读
 其中包括难字的音读,也包括破字、易字的音读,
有时还要考求古读、俗读,纠正误读。
 鹿死不择音。(《左传·文·十五年》)
音,
通荫。音、荫二字音同,皆影纽侵部。
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公孙丑上》)
畔,通叛,畔叛二字皆并纽之部。
 《淮南子‧人間》載:“蠹啄剖梁柱,蚊虻走牛
羊。”王念孫認為:“梁柱”當為“柱梁”。其
理由是:“‘梁’與‘羊’為韻,各本作梁柱,
則失其韻矣。”
第五章
第一节
训诂术语
释义术语
 一、曰、为
 这组术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叫做”。均为动词。使用






这类术语时,被解释的词在后,用来解释的词在前,构
成了“甲曰乙”、“甲为乙”的格式。在释义时采用了
下定义的方式: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诗经·南·关睢》) 毛亨传
曰:“水中可居者曰洲。”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魏风·伐檀》)郑
玄笺曰:“貉子曰貆。”(见P169页)
“降丧饥馑,斩伐四国。”《诗经·小雅·雨无正》 毛
亨传曰:“谷不熟曰饥,蔬不熟曰馑。”
无功庸者不敢居高位。(《国语·晋语》) 韦昭注:
“国功曰功,民功曰庸。”
“夏猎为苗,秋猎为狝,冬猎为狩。”(《尔雅·释
天》)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郑玄注:
 二、谓之、之谓
 这组术语是由两个词组成的,在用法上与“曰”“为”





有共同之处,即被释词在后,用以释义的部分在前。可
以译为“叫做”,其基本格式为:“甲谓之乙”、“甲
之谓乙”。
1、谓之:意为“称它作”,“之”是代词,代替被解
释的对象。“谓之”除了解释词语的意义外,多用以辨
析一组意义相关、相近的词,区分其差异。在这一点上
与“曰”、“为”的用法是一致的。如
门侧之堂谓之塾。(《尔雅·释宫》)
博闻强记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礼
记·曲礼上》)
彼何人斯,居河之麋。《诗经·小雅·巧言》 毛亨传:
“水草交谓之麋。”
木谓之华,草谓之荣,不荣而实者谓之秀,荣而不实者
谓之英。(《尔雅·释草》)(P 170)
 2、之谓:是“谓之”的另一个说法,只是顺
序上有所不同。代词宾语“之”较“谓之”
前置,构成了“甲之谓乙”的格式。由于这
一格式的特点,使得其使用频率大为下降。
训诂著作中多不使用,只是在部分典籍中偶
而出现。如
周仁之谓信。(《左传·哀·十六年》)生
之谓性。(《孟子·告子》)
 礼仪之谓治,非礼仪之谓乱也。(《荀子·不
苟》)
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礼记·中庸》)
 三、谓
 译为“是指”、“是说”、“指的是”等。其基本格式






是:“甲谓乙。”
“谓”的作用有二,一是解释词语,一是串讲句子大意。
这个术语常用来说明被释词语所指的范围或者说明所比
喻、影射的事物。释词时被释词在前,用来解释的话语
在后,这一顺序与“曰”“为”“谓之”的顺序正好相
反。如
击鼓其堂,踊跃用兵。(《诗经·邶风·击鼓》) 郑玄
笺曰:“此用兵,谓用兵时。”
阴阳易位,时不当兮。(《楚辞·涉江》) 朱熹注:
“阴谓小人,阳谓君子。”
强本而节用。(《荀子·天论》) 杨倞注:“本谓农
桑。”
古之帝王,地不过千里。(《史记·秦始皇本纪》) 张
守节《史记正义》:“千里,谓王畿。”
有时释语后面加“也”字,构成判断句,成为“甲谓乙
也”的格式。例如:
 恐美人之迟暮。(《楚辞·离骚》) 王逸注:
“美人谓怀王也。”
 何有何亡,黾勉求之。(《诗经·邶风·谷风》)
毛亨传曰:“有,谓富也;亡谓贫也。”
 有时加“曰”字,构成“谓甲曰乙”的格式,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把甲叫做乙”,成为连动
式结构。此时的“谓”便与单用时有所不同,
释词任务的承担者由“谓”转移到了“曰”。
这些形式显然是从“甲谓乙也”脱胎而来的。
“谓甲曰乙”多用以解释方言,被释词在后,
用以解释的话语在前。例如:
 悼,惧也。陈楚谓惧曰悼。(《说文·心部》)
咦,南阳谓大呼曰咦。(《说文·口部》)
 四、甲、乙也。
 这是用判断句的形式来解释词义的,“也”是语气词,









这种形式比较常见,多用以解释同义词。如: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毛亨传:
“贯,事也。”
“凉,薄也。”“汁,液也。”《说文·水部》
“鸿,鹄也。”“鸨,鸨鸟也。”“鸳,鸳鸯也。”
《说文·鸟部》
“初者,始也。”(《左传·宣·十五年》
除了同义词译义以外,有时还用句子释义。“也”表示
判断。例如:
《说文·水部》:“沐,濯发也。”“浴,洒身
也。”“海,天池也。”“漠,北方流沙也。”
“遇者,志相得也。”(《谷梁传·庄·三十一年》)
有时省略“也”字,成为“甲,乙”的格式。例如: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诗经·召南·采蘩》)毛
亨传:“于,於;沼,池。”
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






者,糅使之然也。”(《荀子·劝学》)杨倞注:“輮,
屈;槁,枯;暴,干;挺,直也。”
有时加“者”字,成为“甲者,乙也”的格式,成了典
型的判断句。在这种格式中,“者”字仍然是语气词,
表示停顿。例如:
艮者,止也。(《易经·序卦》)
麟者,仁兽也。(《公羊传·哀·十四年》)
五、言
本术语相当于 现代汉语的“说”。“言”的用法同
“谓”有相同的地方,即用来训释词语、讲解句意,但
是“言”更多地是串讲大意,或总括一句话甚至一篇文
章的中心思想。所以它解释的对象可以是词、短语,也
可以是句子、篇章。释义内容与“谓”大致相当。其基
本格式是:甲,言乙也。被解释的对象在前,解释的内
容在后。例如:
凡民有丧,匍匐救之。(《诗经·邶风·谷风》) 郑玄
笺:“匍匐言尽力也。”
 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左传·僖·二十年》) 杜预







注:“勍(qīng),强也。言楚在险隘,不得陈列。”
殷商之旅,其会如林。(《诗经·大雅·大明》)毛亨传:
“如林,言众而不为用也。”
自以为关中之固,金成千里。(贾谊《过秦论》)李善
注:“金成,言坚也。”
以上是解释词或短语的例句。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诗
经·周南·卷耳》
郑玄笺:“此章言臣既勤劳于外,仆马皆病,而今云何
乎?其亦忧矣。深闵之词。”
尔牧来思,以薪以蒸,以雌以雄。(诗经·小雅·无羊)
郑玄笺:“此言牧人有余力则取薪蒸,捕禽兽以来归
也。”
以上是串讲篇章大意的用例。
 六、犹
 本术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等于说”,“如同”,其基
本格式为:甲,犹乙也。被解释词在前,释义内容在后。
《说文·言部》:“雠,犹应也。”段玉裁注:“凡汉
人作注云‘犹’者,皆义隔而通之,如《公》《谷》皆
云:‘孙,犹孙也。’谓此‘子孙’字同‘孙遁’之
‘孙’。《郑风传》:‘漂,犹吹也。’谓漂本训浮,
因吹而浮,故同首章之吹。凡郑君、高诱等每言‘犹’,
皆同此。”这说明用“犹”这个术语来解释词,被释词
与用以解释的词不是同义词,所释内容是相近的意思。
 除此之外,“犹”的用法还有用引申义释本字,以本字
释借字,以今语释古语等。这些意义,在释词与被释词
之间也不是相等的关系。例如: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
惠王》)
 赵岐注:“老犹敬也,幼犹爱也。”按:“老”与“敬”
为非同义词,这里用的当是引申义。
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左传·庄·十年)
 杜预注:“间,犹与也。”按:“间”的“缝隙”义不





同于“与”的本义,“参与”义是引申义。
北溟有鱼,其名为鲲。(《庄子·逍遥游》)
成玄英疏:“溟犹海也,取其溟漠无涯,故谓之溟。”
七、貌、之貌
“貌”本来是指事物外表的形象,作为训诂术语则表示
动词、形容词、副词所表现出来的某种情貌,说明事物、
行为的性质、状态。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样子”,
其基本格式为:甲,乙貌。被释词在前,所释之词在后。
“貌”“之貌”附于释词之后。例如:
冠切云之崔嵬。(《楚辞·涉江》)王逸注:“崔嵬,
高貌也。”
 恂恂,恭顺貌。(《论语·郑玄注》
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庄子·内篇·逍




遥游》)郭象注:“泠然,轻妙之貌。”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诗经·卫风·氓》) 毛
亨传:“蚩蚩,敦厚之貌。”
有时会在“貌”“之貌”后加“也”字,构成
“甲,乙貌也”、“甲,乙之貌也”的格式。例
如: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楚辞·九章·怀沙》)
王逸注:“滔滔,盛阳貌也。”
沌沌浑浑,状如奔马。(枚乘《七发》)李善注:
“沌沌浑浑,波相随之貌也。”
第二节
注音术语
 一、读如、读若
 相当于“读音象”。其基本格式为:甲读如乙;
甲读若乙。被注音的词在前,注音的词在后。例
如:
 昕,旦明也,日将出也。从日,斤声,读若希。
(《说文·日部》)
 吾是以狂而不信也。(《庄子·内篇·逍遥游》)
王先谦注:“狂音读如诳,言以为狂。”
 饬其辞令。(《吕氏春秋·制乐篇》)高诱注:
“饬读如敕。”
 二、读为、读曰
 本组术语是用来说明通假关系的。以本字来注释借字。




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读作”、“读音是”。被释词在前,
释词在后。其基本格式是:甲读为乙,甲读曰乙。例如: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诗经·卫风·氓》)
郑玄笺:“泮读为畔。”
百姓罢劳。(《汉书·成帝纪》颜师古注:“罢读曰
疲。”
均人掌均地征。(《周礼·地官·均人》)郑玄注:“政
读为征。谓地守、地职之税也。”
“读若”“读如”与“读为”“读曰”是不同的,段玉
裁在《说文解字注》中云:“拟其音曰‘读’,凡言
‘读如’‘读若’皆是也。易其字以释其义曰‘读’,
凡言‘读为’、‘读曰’‘当为’皆是也。”又云“凡
言‘读若’者皆拟其音也。凡传注言‘读为’者,皆易
其字也。注经必兼兹二者,故有‘读为’,有‘读若’。
‘读为’亦言‘读曰’,‘读若’亦言‘读如’。字书
但言其本字本音,故有‘读若’无‘读为’也。”由此
 1、读如、读若是拟音,读曰、读为是易字。是
说前者表明字的读音,后者是表明同音不同字,
也就是说明通假。
 2、读如、读若用于字书之中,读为、读曰用
于传注之中。
 而钱大昕《古同音假借说》中云:“汉人言
‘读若’者,皆文字假借之例。不特寓其音,
并可通其字。”又云:“许氏所云‘读若’,
云‘读与某同’,皆古书假借之例。假其音,
并假其义,音同而义亦随之,非后世譬况为音
者可同日而语也。”
 我们认为段玉裁的解释基本上是正确的,钱大
昕则是作了更为细致地阐述,不仅指出了语音
的关系,而且指出了意义上的关系。
 三、甲读与乙同、甲读若乙同
 本组注音术语的作用是用同音字来注音,被注者与注者
之间有的只是读音上的相同,有的则有着古今关系、异
体关系。被注者在前,注者在后。相当于“……的读音
象……”、“……的读音与……相同”。段玉裁在《说
文解字注》中说:“凡言‘读与某同者’,亦即读若某
也。”实际上据后代学者的研究,“甲读与乙同”的作
用比“读若”更为宽泛。例如
 裙,衣袍也。从衣 ,君声,读与君同。(《说文·衣
部》)
 陛下嫚而侮人。(《汉书·高帝纪》))颜师古注:
“嫚,易也,读与慢同。”
 子拊而代之。(《西域传》)颜师古注:“拊读与抚
同。”
 四、音
 这是直音法使用的词语。直音法就是用同音字注音的方





法。其基本格式是:甲,音乙。被释词在前,释词在后。
例如:
佛肸以中牟畔。(《论语·阳货》)朱熹《四书集注》:
“佛,音弼。”
何莫学夫《诗》?(同上)朱熹《四书集注》:“夫,
音扶。”
诞,音但。(郭璞《尔雅注》)
从间道走军。(《汉书·高帝纪》)服虔注:“走,音
奏。”
五、反切
这是反切注音法使用的注音词语。反切是用两个汉字给
一个汉字注音的方法,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
被注音的字是被切字,用以注音的上字叫反切上字(因
古书是竖排版),下字又叫反切下字。
 由于反切又称为“切语”,反切的上字与下字又
分别称为切语上字、切语下字,又简称切上字、
切下字。“反”也称“翻”,其基本格式是:甲,
乙丙反;甲,乙丙切。甲,是被切字,乙丙是切
字。例如:
 渃:日灼切(《集韵》)
淇:渠之切
(《广韵》)
 扑:普木反(《广韵》)
瞟:匹妙切
(《集韵》)
 窈:乌了反
窕:徒了反(《经典释文·毛诗
音义·关睢》
 六、叶
 这是叶音法所用的注意术语。所谓叶音法,就是在读古
代韵文的时候,由于语音的发展变化,有些韵脚字在今
天不押韵了,那么就强改字音以就今读,使之押韵,这
种办法就是叶音法,又叫叶音说。叶音法起始于魏晋南
北朝梁朝末的沈重,大盛于宋代,特别是朱熹更是把叶
音说推广到了极点。朱熹在《诗集传》中大量采用叶音
法。这是一种典型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它没有看到语音
发展的客观事实,任意改读不押韵的韵脚字,改来改去,
造成了字无定音,音无定位,造成了语音的混乱。这是
不可取的一种注音法。
 叶,同“协”,为协和之意。例如
 《诗经·北风·燕燕》:“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
归,远送于南。”《经典释文》注引沈重的《诗音义》
释“南”为“协句,宜乃林反”。这是为了与“音”押
韵,将“南”的读音改为“乃林反”。而朱熹的《诗集
传》则注为“协尼心反”。——这样的注音虽然达到了
押韵的目的,但是违反了语言发展的客观事实,违背了
语音发展的客观规律。
 七、之言、之为言(将第一节八“之言、之为言”移到
此处)
 本组术语的“之”同“之谓”的“之”一样,也是取消
句子独立性的结构助词。“言”是动词“说”。“之
言”、“之为言”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所谓”、“所说
的”。这是两个声训专用术语,其作用是用来说明被释
词与释词之间存在着音同音近的关系,也就是要么同音,
要么双声叠韵。借助语音上的这一关系,可以去推求词
的意义或词义的来源,探求释词与被释词之间亲缘关系。
该术语的基本结构形式为:甲,之言乙;甲,之为言乙。
被释词在前,释词在后。例如:
 不兴其艺,不能乐学。(《礼礼·学记》)郑玄注:
“兴,之言喜也,歆也。”
 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南·甘棠》)郑玄笺:
“拜,之言拔也。”
 鬼,之言归也。(〈尔雅·释训〉)
 为政以德。(《论语·为政》)朱熹注:“政,之为言
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德,之为言得也,得于心而
不失也。”
 八:如字
 按照本义的音来读的字就叫如字。这是相对于破读音而
言的。所谓“破读”,就是改变读音来区别词性和词义
的方法。其本来的读音就叫如字。例如“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经典释文》注为:”知,如字,又音智。”
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礼记·大学》)《经典释文》曰:“恶恶,上乌路
反;下如字……好好,上呼报反,下如字。”
 九、譬况
 用描述性词语来说明字的音读。常用的譬况术语
有“急言”、“缓言”,“长言”、“短言”,
“外言”、“内言”,“以舌头言”、“以舌腹
言”,“笼口”、“开口”等。
第三节
词例术语
 词例术语是解释词语的性质、特点、用法及意
义等所使用的术语。
 一、对文、散文
 对文又叫对言,有时简称“对”。散文又叫散
言,有时又简称“散”。这一组术语主要是用
来分析同义词的用法的,说明它们在不同的语
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共性或差异性。“对文”就
是文辞相对而言,相反单独使用的就叫做散文。
例如:南山崔嵬,雄狐妥妥。(《诗经·齐风·南
山》)孔颖达《五经正义》:“对文,则飞曰
雌雄,走曰牝牡,散则可以相通。”
 二、浑言、析言
 本组也是分析同义词的术语。浑言就是笼统地说,
所以又叫“通言”、“统言”;析言就是分析地
说,又称作“别言”。“浑言”就是笼统地指出
同义词的共同点,析言则是分析说明同义词的不
同点。例如:
 宫,室也。(《说文·宫部》)段玉裁注:“按:
宫言其外也围绕,室言其内,析言则殊,统言则
不别也。“
 三、转语、代语
 转语是指那些由于时间、地域的差异或者其他




原因引起的读音发生转变的词;代语是指那些
方言之间意义相同,可以相互代替的词。扬雄
《方言》常用此术语来说明词的来源。
庸,谓之倯,转语也。(《方言》卷三)
水注溪曰谷,注谷曰沟,注沟曰浍。(《尔
雅·释水》)
大波为澜,小波为沦。(《同上》)
前一例为语音发生了变化,但是意义未发生变
化,第一例是叠韵而相转,第二例是双声而相
转;后二例则是由于语音发生了变化,意义也
随之发生了变化,二例均为双声转语。
 四、互文
 所谓互文,就是文章中前后参互见义、互为补充
的文字。也就是在叙述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
个方面时,构成互补关系的词语。唐人贾公彦
《仪礼》正义:“凡互文者,是两物各举一边而
省文,故云互文。”互文又称“互言”、“互
辞”,也说成“互其文”、“互以见义”等。例
如:
 食三老五更于大学。(《礼记·乐记》)
 郑玄注:“三老、五更,互言之耳。皆老更知三
德五事者也。”
 五、破字
 破字包括破通假字和读破字,也叫做“破读”。王引之





在其《经义述闻》序言中引王念孙的话说:“训诂之旨
存乎声音,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学者以声
求义,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以本字,则涣然冰释。如其假
借之字而强为之解,则诘鞠为病矣。”例如:
谓他人昆,亦莫我闻。(《诗经·王风·葛蘲》)(闻:
通“问”)
淑问扬乎疆外。(《汉书·匡衡传》)(问:通“闻”)
古代汉语中,通过改变一个字词的读音来区别词性或词
义的办法叫做破读。通常情况下只改变声音:例如
好:本义是女子貌美,上声,而表示爱好、喜欢时,则
改读为去声。
衣:用作名词时,表示上衣,读平声;用作动词时,表
示穿衣,改读成去声。
 从:用作动词时,表示跟随,读平声;用作使动





词时,改读成去声,表示“使……跟随”的意思。
分:用作动词时读平声,表示分开;用作名词时,
读去声,表示本分,职分。
食:用作名词“食物”时读平声,用作动词
“喂”“给……东西吃”时,读SI,去声。
六、如字 用来说明某字的音是其本来的音,而
不是变读音。
(1)《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
好逑。”陆德明《经典释文》:“好逑,毛如字,
郑呼报反。”
(2)《左传·召公四年》:“晋君少安,不在诸
侯。”陆德明《经典释文》:“少(三声)安,
如字。”
 七、通语、凡语
 通语是指非地区性的普通词语或几个地区普遍使
用的词语,并非某一个地区专门用语。凡语是指
普遍通行的词语,也是非地区性的,但是其所指
为共同语而非几个地区内普遍使用的词语。扬雄
《方言》中多使用该术语:
 娥、嬴,好也,秦曰娥,宋、魏之间谓之嬴。郭
璞注:“秦晋之间,凡好而轻者谓之娥。自关而
东,河、济之间谓之媌,或谓之姣。赵、魏、燕、
代之间曰姝,或谓之妦。自关而西,秦晋之故都
曰妍。好,其通语也。”(《方言》卷一)
 八、重言
 本术语是指两个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也就是普




通话里所说的叠音词,故该术语又叫作重文、重
语、叠(迭)字等。其主要作用是模拟声音、描
绘状貌。例如
嗟嗟烈祖,有秩期祜。(《诗经·商颂·烈祖》)
郑玄笺:“重言,嗟嗟,美叹之深。”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诗经·周南·伐
檀》)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陌上桑》)
第六章训诂的体式及专著
 训诂的体例可以分为两大类,即随文释义的注疏
和通释语义的专著。
 随文释义:对古书中某些词语根据原文进行注解,
注解不脱离原文,如《周礼注》、《仪礼注》。
 通释语义:对古书中词语进行总括性解释,一般
用于词典、字典的释义,如《尔雅》、《说文解
字》就是通释语义的训诂书。
第一节
随文释义的训诂体式与训诂
资料
 一、随文释义的注释书

《毛诗故训传》是目前流传下来的最早的随文释






义的著作。我国古代注疏体例的著作很多,其中最
主要的宋代人已经收入《十三经注疏》。儒家十三
种经典及注疏的合集,共460卷,南宋时合刊。
1、《周易正义》 魏·王弼、韩康伯注 唐·孔颖达正
义
2、《尚书正义》 托名汉·孔安国传 唐·孔颖达正义
3、《毛诗正义》 汉毛亨传、郑玄笺 唐·孔颖达等
正义
4、《周礼注疏》 汉·郑玄注 唐·贾公彦疏
5、《仪礼注疏》 汉·郑玄注 唐·贾公彦疏
6、《礼记正义》 汉·郑玄注 唐·孔颖达等正义
 7、《春秋左传正义》 晋·杜预注 唐·孔颖达等







正义
8、《春秋公羊传注疏》 汉·何休注 唐·徐彦疏
9、《春秋谷梁传注疏》 晋·范宁注 唐·杨士勋
疏
10、《论语注疏》 魏·何晏等注 宋·邢 疏
11、《尔雅注疏》 晋·郭璞注 宋·邢 疏
12、《孟子注疏》 汉·赵岐注 宋·孙 疏
13、《孝经注疏》 唐·唐玄宗注 宋·邢 疏
随文释义的训诂著作主要有一下几种形式:
 (一)传
“传”的意思是传述,它是最早解释古书的
体裁。唐孔颖达说:“传者,传通其义也。”就是指的
是阐述经义的文字。传说孔子曾经为《周易》作传,就
是通常所说的“十翼”。但是这个说法恐怕靠不住。为
孔子修的《春秋》作传的有左丘明的《春秋左氏传》,
省称《左传》,此外还有公羊高的《公羊传》,谷梁赤
的《谷梁传》。《左传》偏重于史实的补充,也有少量
词语的解释。《公羊传》和《谷梁传》则偏重于定义的
阐释和事理的说明。
 (二)说 “说”是解释的意思。《墨子》是先秦墨家
学说的总汇。书里面有《经上》《经下》,它反映了墨
家的逻辑学观点和一些自然科学的观点。另外有《经说
上》、《经说下》,这是解释“经”的。这四篇统称为
《墨经》。《韩非子》有《内储说》两篇和《外储说》
四篇,这是韩非为了游说列国诸侯而收集的原始数据,
它的方式是每篇之前列出题目或经文,然后逐一解说,
用许多小故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这些都是说这种形式
的最早状况。
 (三)记
“记”的作用很接近于传和说。现在看到的
《礼记》是古代学者解释《礼》经的文字,它补充记录
经义不备的地方,兼录经外的话以说明经义。孔颖达在
《礼记正义》里面解释“记”的意思时说:“记者,共
撰所闻,编而录之。”
 (四)解 “解”是分析的意思。先秦时期已经有了这
种体裁。《管子》书里面有《牧民解》、《形势解》、
《版法解》、《明法解》等,它们是对前面相应那几篇
的解释。《韩非子》书中有《解老》,是解释《老子》
一书某些观点的。
 (五)注 《说文·十一水部》:“注,灌也。”“注”
的本义是灌注、贯通。古书的文字难懂,需要解释,好
像水道堵塞,必须灌注才能够畅通,因此把古书的注释
称为注。一般而言,东汉前的叫传,东汉后的叫注。人
们把这种方式叫做征引式训诂。
 (六)笺
《说文·五·竹》:“笺,表识书也。”
注书叫笺,是从汉代郑玄开始的。“笺”本来是
一种小竹片。在使用简册的时代,人们读书,随
手记录心得体会,系在相应的简上面以备参考,
称为“笺识”,后来就用“笺”来表示注释的一
种。郑玄解释《诗经》,以《毛传》为依据,或
是补充,或是发挥,不和《毛传》相杂,称为
《诗笺》。
 (七)章句 《后汉书·桓谭传》注:“章句谓
离章析句。”是汉代流行的以分章析句来说解古
书的一种注释书。“章句”是指在词义的解释之
外,再串讲一次文句的大意。这种办法使文章的
意义更为明显。如王逸的《楚辞章句》,赵岐
《孟子章句》。
 (八)集解
兴于魏晋南北朝,就是汇总各家的
说法,有时还加上自己的见解。何晏的《论语集
解》就收集了孔安国、包咸、马融、郑玄、王肃
等人对《论语》的解释。晋初,杜预为《左传》
作注,称《春秋经传集解》,那是把《春秋经》
和《左传》合在一起然后进行解释。所以孔颖达
在《左传正义》里指出:“杜言集解,谓聚集经
传,为之作解。何晏《论语集解》,乃聚集诸家
义理以解《论语》,言同而意异也。”(《左传
正义》卷一)
 (九)义疏
《说文》:“疏,通也。”,就是疏通文
义的意思。其特点是不仅注解古书,而且往往要给前人
的注解作注。魏晋玄学主张剖析名理,清谈之风盛行,
谈玄成为士大夫阶层的一项重要事业。佛教聚徒讲经,
具有相当大的规模。晋释道安创义疏之学,讲解佛教经
典。当时这种口头讲经的讲义或记录称为义疏、讲疏或
讲义。这类义疏是阐发经义的,它比经注要详细得多,
唐代编写正义多采用它们。现在能够看到的有萧梁时代
皇侃的《论语义疏》。
 (十)音义 音义是包括辨音释义两个部分的训诂专著。
现在保存下来最早而又最有名的音义书要推南朝陈陆德
明的《经典释文》。佛经也有音义,如唐朝释玄应、释
慧琳的《一切经音义》,辽希麟的《续一切经音义》等,
这些音义里面保存了不少训诂数据,现在还利用得很不
够。
 (十一)正义
唐朝建国以后,由于政治上大
统一的需要,对于前代繁杂的经说来了一番整
理。唐太宗召孔颖达等人编写了统一的《五经
正义》。所谓正义就是正前人的义疏。但是正
义和义疏也有不同的地方,正义强调学有所宗,
专主一家,对于所采用的前代旧注只有引申而
不另立新义,提倡“疏不破注”,墨守陈说,
缺乏生气,胶固偏狭,是这类著作的致命弱点,
但是它们标明材料的出处,对旧注的保留起了
很大的作用。
第二节
通释语义的训诂著作
 按照一定的编排方式,汇集起来的训诂材料,就是训
诂专书。举其要者,正如著名学者黄侃所述:“一、
《尔雅》,释群经之义,无此则不能明一切训诂;二、
《说文》,解文字之原,无此则不能得一切文字之由
来;三、《方言》,释时地不同之语,无此则不能通
异时异地着语言;四、《释名》,解文字得音之原,
无此则不知声音相贯通之理。”黄侃又说:“四类之
中,又当以《说文》、《尔雅》为本,无《说文》则
不能通文字之本,而《尔雅》失其依皈;无《尔雅》
则不能尽文字之变,而《说文》不能致用。如车之运
双轮,鸟之鼓双翼,缺一则败矣。”
 一、义训汇编的《尔雅》
 (一)《尔雅》的名称、作者与成书年代
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有系统的训诂专书,《尔
雅》是为讲解古代经传编纂的,是我国第一部词
典。是一部类义词词典,也是世界第一部百科词
典。是我国第一部通释语义的专著,是训诂学的
奠基之作。
 (二)《尔雅》的编排和内容
 今本只有十九篇。依其次第分类介绍于下:
 第一部分释普通词义:(1)释诂(偏重于释古语),
(2)释言(偏重于释常语),(3)释训(大部分释迭
词)。其编排法是同义类聚,可以说是同义词典。
 第二部分释各种名物:(4)释亲,(5)释宫,(6)
释器,(7)释乐(以上四篇释人事的名称),(8)释
天(释天文的名称),(9)释地,(10)释丘,(11)
释山,(12)释水(以上四篇释地理的名称),(13)
释草,(14)释木(以上两篇释植物的名称),(15)
释虫,(16)释鱼,(17)释鸟,(18)释兽,(19)
释畜(以上五篇释动物的名称)。这一部分可以说是百
科词典。总计《尔雅》共释2204事,内容相当丰富。
 (四)《尔雅》的价值和缺陷





魏张揖说:“七经之检度,学问之阶路”。被列为十
三经之一,是十三经中唯一一部专门通释语义的专著。
1、《尔雅》的主要价值在于:
(1)它网罗了先秦至西汉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汉语词
汇,保存了汉代以前大量词语的故训和中华民族传统文
化的资料,对于阅读和整理先秦文献具有多方面的作用。
(2)天文、地理、动物等各个领域的科学知识,是中
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总结,对我们今天的研究仍有很高的
价值。
(3)首创按义类编排词汇的方式,根据义类分成十九
类,结构完整,体例统一,成为后代“雅书”的典范,
为我国训诂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五)《尔雅》的注本与“群雅”的出现
 1、《尔雅》的注本现在完整的《尔雅》注本以
晋代郭璞的《尔雅注》为最早,北宋邢昺在郭
璞的基础上作了疏。二者合起来就是《十三经
注疏》中的《尔雅注疏》。清代邵晋涵的《尔
雅正义》着重校正文字,采录古注,以古书证
《尔雅》,对郭注邢疏多所补正。郝懿行的
《尔雅义疏》着重以声音贯串训诂,在探求语
源方面颇有成就。
 3、《广雅》:三国时魏张揖所作,其体例仿照
《尔雅》,但扩充了《尔雅》的内容,清代王
念孙的《广雅疏证》是最著名的注本,其价值
比《广雅》本身还大。隋代因避隋炀帝的讳改
为《博雅》。
 最有代表性的是《小尔雅》、《释名》(《逸
雅》)、《广雅》、《埤雅》、《尔雅》,合
称五雅。
 二、《方言》
 《方言》全称《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
由此可知它的材料是輶轩使者采自民间,通过调
查得来的,包括“绝代语释”和“别国方言”两
方面的内容。因为主要内容是“别国方言”,所
以简称《方言》。这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比
较方言词汇专书,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 (二)《方言》的内容
 《方言》原为十五卷、九千字,而《隋书·经籍
志》所著录为十三卷,已与今本相同。今传郭璞
注本正文有一万一千九百余字,这多出来的字,
大概是魏晋以来传习者所增补的。
 《方言》共收六百六十九条词语,虽然没有标明
门类,但也是分类编次的。若照《尔雅》的类别,
可以说包括释诂、释言、释人、释衣、释食、释
宫、释器、释兵、释车、释舟、释水、释土、释
草、释兽、释鸟、释虫共十六类。
 (三)《方言》的价值和缺陷
 1、《方言》的学术价值很高。
 (1)词义说解明确,注意辨析同义词,较之《尔雅》
大有进步。如卷一:“郁悠、怀、惄、惟、虑、愿、念、
靖、慎,思也。……惟,凡思也;虑,谋思也;愿,欲
思也;念,常思也。”
 (2)收释不少先秦和汉代的方言、口语词,可以用来
印证古代文献的词义。如卷三:“荆淮海岱杂齐之间骂
奴曰臧,骂婢曰获;齐之北鄙、燕之北郊凡民男而婿婢
谓之臧,女而妇奴谓之获;亡奴谓之臧,亡婢谓之获:
皆异方骂奴婢之丑称也。”据此,司马迁《报任安书》
“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所谓“臧”、“获”的具体
意义和感情色彩就一清二楚了。
 (3)所录大量方言同源词,为研究古汉语的“声转”
问题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如卷一:“台、胎、陶、鞠,
养也。晋卫燕魏曰台,……秦或曰陶,汝颍梁宋之间曰
胎。”“台(胎)”和“陶”乃是“之”、“幽”旁转。
 (四)《方言》的注本
 《方言》最早的注本为东晋郭璞的《方言注》。
王国维说:“读子云书可知汉时方言,读景纯注
并可知晋时方言。张伯松谓《方言》为悬之日月
不刊之书,景纯之注亦略近之矣。”(《观堂集
林》卷五《书郭注〈方言〉后二》)
 清代学者校释《方言》的重要著作有戴震《方言
疏证》、王念孙《方言疏证补》、钱绎《方言笺
疏》等。
五、专用音训的《释名》
 《释名》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以音训为手段
的训诂专著,在探索语源方面起了先导作用。
(二)《释名》的内容
 《释名》又名《逸雅》,这是明代郎奎金把它与
《尔雅》、《小尔雅》、《广雅》、《埤雅》合
刻时改称的,以统名曰“五雅”。《释名》八卷,
二十七篇,所释名物典礼共1502条。主要采用
声训的方法。说解字义,一般是先用同音字或音
近字下一个简明的定义,然后进一步指明这个词
得名的原因。与《尔雅》相比,收词范围比较广,
分类也比较细。
 (四)《释名》的价值价值:
 (1)从训诂学的角度来看,它广泛地应用音训
的方法来解说词义,对后世“右文”说和“音近
义通”论的成立有很大的影响。
 (2)从语言学的角度侃,《释名》是从先秦到
汉代声训的总结。但刘煕摆脱了今文经学的影响,
不受当时哲学、和社会风气的冲击。编写的目的,
是从声音相关、义则相近的理论出发,探讨各种
事物的得名由来,完全从语言角度入手。对我们
了解东汉的词汇面貌,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如:
 宿,宿也。星各止宿其处也。 《释天》
 冬,终也。物终成也。 《释天》
 (3)它的训诂可以印证或订正其它古籍的某些
训诂。例如《诗经·魏风·陟 》“陟彼岵兮”、
“陟彼屺兮”二句毛传:“山无草木曰岵”,
“山有草木曰屺”,与《尔雅》和《说文》的说
法正好相反,孰是孰非,很难判断。查《释
名·释山》曰:“山有草木曰岵。岵, 也,人所
岵取以为事用也。”又:“山无草木曰屺。屺,
岵也,无所出生也。”由此可见《尔雅》和《说
文》的训诂不误,而《毛传》是“有”、“无”
二字相错,因为《释名》的训诂阐明了理据。
 (五)《释名》的注本
 《释名》到清代才有注本,先有毕沅《释名疏
证》,王先谦《释名疏证补》。王书较为完备,
是阅读《释文》最方便的本子。近代杨树达
《释名新略例》、周祖谟《书刘煕释名后》,
对声训条例以及该书的文化历史价值进行了详
细的论述。
六、形训为本的《说文解字》
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东汉许慎撰
写的一部体大思精的著作,它集周秦两汉文
字训诂之大成,兼论文字的形音义,其严密
的科学性是《尔雅》、《方言》、《释名》
所不及的,在中国语言学史上占有头等重要
的地位。
 (一)《说文》的内容与编排
 《说文》共十五篇(卷),前十四篇为正文,最
后一篇是“叙目”(叙和目录)。据许慎自己的
统计,收释9353字,加上重文1163字,共
10516字。许慎自叙说:“今叙篆文,合以古
籀。”这就是说,《说文》所收释的10516字有
三个来源:篆文、古文和籀文。
 《说文》是按部首把所收释的一万左右个汉字编排起来
的,即从中把可以作为偏旁的540字立为部首,以统含
有同一偏旁的各字,这样其余的字便各有所归,若网在
纲了。540部首的建立,乃是许慎的重大发明,对于汉
字形体结构,表意系统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 偏旁是组成汉字的基本形体,或谓之“字原”,起初称
居左者为“偏”,居右者为“旁”。《说文》540部首
均可作为汉字的组成成分,因而也可把它们称为偏旁。
 偏旁作为形声字的组成成分可以区分为“形旁”和“声
旁”。
 形旁即“意符”,声旁即“声符”。由于形声字的意符
同时又是形体构造上的偏旁,所以原则上意符都可以作
为部首,但是部首不一定是形声字的意符。
 《说文》归之于各部的诸字,从形体上看,它们
共有同一偏旁;从意义上看,它们属于同一范畴。
至于它们的次第排列,据王筠《说文释例》分析,
有以下几条规律:
 1、“上讳皆在首,以尊君也。”如“秀”为
《禾部》之首,因为汉光武帝名“秀”;
 2、“先实后虚,先近后远”,“无虚实远近之
可言,则以训义美者列于前,恶者列于后”。如
《水部》先列水的专名,后列形容水之状态的散
名,便是“先实后虚”。又如《示部》“礼”、
“福”、“祥”、“禄”等字在先,“祸”、
“祟”、“禁”等字在后,便是“美者列于前,
恶者列于后”。
 3、“与部首反对者,必在部末”,“迭部首为字者必在部末”。




如“亍”与“彳”形体相反,列于《彳部》之末;“譶”从三言,
列于《言部》之末。
(三)《说文》的释字条例
1、《说文》对每个字的说解以兼说形音义为通例,次序是先解
释字义,次分析字形,次说明字音,有时在说解中还征引经传,
群书、方言、通人之说作为左证。字形分析是重点,乃是解释字
义、说明字音的根据,这叫做“据形以说音义”。如果是部首字,
末了还加“凡某之属皆从某”以点名它所表示的意义范畴。
2、《说文》对于字音的说明,除注意揭示形声字的声符(某声、
亦声、省声)外,主要就是采用“读若”比拟当时的音读。
3、《说文》在解释字义方面的特点是:以形训为主,以音训为
辅,以义训使之精确化。许慎之所以重视形训,目的在于探求字
的本义。本义乃是多义词词义系统的核心或开端,抓住它,纷繁
复杂的词义就不难掌握了。这种由本形探求本义的方法,反映了
许慎的科学创造精神。就本形以说本义乃是《说文》的通例,至
于其它意义则不涉及。譬如“而”字只释作“颊毛也”,“焉”
字只释为“鸟名”,而它们数见于文献的虚词意义却未置一词。
但关于本义的另外说法,则以“一曰”之例附后。如:“昌,美
言也。从日从曰。一曰日光也。《诗》曰:‘东方昌矣。’”
 (四)《说文》的价值和缺陷
 1、《说文》的价值,概括说来就是它对汉字和
汉语的研究有多方面的、巨大的贡献,可以说是
中国古代文字语言学的经典和宝藏。具体说来,
它的主要价值在于:
 (1)首创部首分类体制,一直为后世编纂字典
辞书所依循;
 (2)阐发了“六书”理论,使“形训”科学化,
从根本上解决了训诂的问题;
 (3)汇总了东汉以前的大量文字训诂数据,反
映了上古汉语词汇的全貌,为研究语义的发展演
变提供了可靠依据。
 2、《说文》的缺陷,仅就字义解释而论有以下




几点:
(1)误析字形,误解字义。如“奚,大腹也。
从大,(爪+絲)省声。”甲骨文和金文“奚”
字作形
,象手牵带缧绁或发辫的奴隶。
(2)拘泥字形,牵强附会。如:“王,天下所
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
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
也。’”金文王作形
。
(3)滥用声训,随意牵合。如:“母,牧
也。”“妇,服也。”
(4)附会阴阳五行。如:“五,五行也。从二,
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
(五)《说文》的流传与研究
 1、流传 《说文》的原本早已亡佚。现在能够看到的最早的完
整的《说文》本子是南唐徐锴的《说文解字系传》和宋徐铉的校
定本《说文解字》。这就是所谓小徐本和大徐本。徐锴为弟铉为
兄,世称小徐和大徐。
 2、研究 《说文》的研究在清代大盛,贡献卓著的就是段玉裁、
桂馥、朱骏声、王筠所谓说文四大家。
 他们可以分为两派:桂馥、王筠是正统派,侧重于形义关系的研
究;桂氏的《说文解字义证》材料极为丰富,为释字义旁征博引,
遍及经史子集;王氏的《说文释例》和《说文句读》则博观约取,
深入浅出,以利于学为宗旨。
 段玉裁、朱骏声是革新派,侧重于音义关系的探求。段氏《说文
解字注》的可贵之处在于把因声求义的原则与以形说义的方法结
合起来,并且以历史发展的观点描述词义演变的轨迹。朱氏《说
文通训定声》的独到之处在于径以古韵为纲重新编次许书,不仅
依据字形说解本义梳理引申义,而且审定古音探求假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