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困境與倫理(第一章).ppt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生命的困境與倫理(第一章).ppt

科技、倫理與社會
授課老師:楊劍豐 博士
課程目標
本課程由現代科技應用所產生的生態環境困境問題做為課
程設計主軸,使學生了解科學與科技發展的本質與限制,及科
技發展對地球生態環境的影響,並培養學生現代公民應有的科
學、倫理、民主與媒體等素養。課程目標:
1.反省科學的本質和科技的應用:主要希望學生了解科學技術是
由有限的人所設計、操作技術的是有限的人與自然力量的不可
預測,因而科學技術是絕對會帶來正面的結果或能保證絕對的
安全。藉由核能技術、石化工業、電腦產業、農藥化肥等等技
術產生危害的例子,探討科技應用的兩面性,讓學生未來在研
發及所生產的產品上,能謹慎考量可能導致的後果(風險評估)。
2.探討媒體在環境災害與產業投資問題上,所應扮演的角色及公
民參與形式的討論,讓學生對媒體的報導具有查證、思考與判
斷的能力。
3.反省科技工業與浪費的消費習慣,導致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與溫
室效應的產生,人類與地球所有生命所面臨的生存困境與美感
的消失。藉由環境倫裡學家各理論及相關國際公約的探討,讓
學生反思人類社會發展模式,記取傳統發展模式的經驗與教訓,
從實際生活中落實環境保護活動,過著較少消費的簡單生活,
也能負起世代間的責任,體現人與自然環境關係的和諧,回復
自然生態之美,回復有情有義的世界,而非只是冰冷的技術世
界。
成績考核
小組討論表現
平時課堂表現
參與課程網頁討論區
50%
教學回饋表
出席率
期中報告 25%
環境爭議or災難的在場或
媒體報導之觀察心得報告
圖片取自:ICON Studio
http://finalchien.blogspot.com
期末報告 25%
鹽水溪之水質調查及服務學習
心得書面報告
第一週
代序: 相互渴望的科技與社會
科技與人文平衡發展的人們,做出兩項亟
待檢視的預設:
•斷裂論
人們常預設科技與社會是截然的兩種文化,基本上
沒有太大關係。
•科技決定論
預設科技會獨立自足的邏輯發展而對社會造成巨大
的衝擊。
為了突破以上兩項預設的局限,歐美
學界自1960年來發展出一個極有活力的
學術領域-科技與社會(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STS又稱為科
技研究。
•為了能更了解科技與社會深刻的互動
關係。
•是一個具有政治意涵的實踐策略

《科技的社會形塑》一書:
基於學術與政治雙方面的理由,我們反對一個過
度簡化的技術決定論。



上述理論留給我們以下不具吸引力的選擇:
全盤擁抱科技變遷
驅使自己適應新科技
抗拒科技變遷


為了深入了解科技與社會的相互形塑,學者需要
同時深入行動中的科技實作與社會形成的過程。
所有的人文社會學科中,STS累積許多個案研究與
理論工具,開闢了一系列全新的研究領域與議題,
例如:性別與科技、科技與民主、後殖民與非西
方科技研究、殖民醫療史…等等。

•
•
透過STS…
科技不再隔離於社會之外;反而成為現代社會中
形塑性別、國族、階級、民主、日常生活、親密
關係、與自我認同的權力中心。
科技的歷史不再只是科技英雄的光榮史詩,而是
與所有活在科技社會中的人們切身相關的動人故
事。

《科技渴望社會》一書說明:
•
STS最重要的洞察
科技與社會不是互不相干的兩個領域;它們兩者共
同構成一個相互形塑的演化過程。
•
以『愛迪生發明電燈』的歷史為例,湯瑪斯‧休斯
(Thomas Hughes)的研究:
使我們了解產業競爭的經濟考量,如何形塑科技產
物的核心特性,如何引導愛迪生尋找適合高電阻燈
絲的特殊材質。


基因改造作物(Genetic Modified Food)
布萊恩‧懷恩找出人民對GMO懷疑的真正原
因,他們發現:
(一)人民不能接受有些科學家否認風險的存
在,拒絕承擔伴隨著風險而生的社會責任
(二)人民願意接受合理的風險,但承受這個風險必
須有助於社會公義。
•
生技公司宣稱GMO可以解決第三世界的飢荒,
卻同時在GMO內植入使種子自動失效的裝置,
GMO使全球農業更進一步被少數跨國公司掌
控。如果生技公司取消此裝置人民比較願意為
減少飢荒而承擔GMO的未知風險。
•
布萊恩‧懷恩等人的研究闡明原本隱晦不彰的
社會價值,迫使科技與企業界面對本身關於社
會的錯誤假設,從而轉化GMO爭議的主軸。

STS基於『科技與社會相互形塑』的洞
察:
(一)可幫助社會大眾對科技產生一種超越工具價值
的欣賞與期待。
(二)更促使科技界對社會產生不容逃避的新認識、
責任與渴望。
《科技與社會》譯本的誕生

本書的編輯工作是一個集體努力的成果,反映
了台灣STS社群目前多元的風貌與取向,例如:
•
大眾如何使用這些創新的科技?
•
生活受到什麼樣的具體影響?
•
使用經驗是否曾回饋到該科技的後續演化,進
而催生出具有良好社會效應的新發展?

此編輯者選擇翻譯這篇文章,不僅著眼於
他在國際STS學界的學術價值,更看重他對
本土STS研究的可能『用途』,『科技使用』
的問題意識有助於使我們的科技史變得更
為豐富而有意義。
技術物有政治性嗎?


技術是透過人們在生活遇到問題而發展出
的技能,它是知識、器物、系統、價值觀
與行為模式等的綜合體。
技術是種對外展現的控制型力量,也可以
控制人們,如:某購物廣告可以促使某部
分的人去進行購買,如:汽車,解決人們
的交通運輸的技術,帶給人們便利與效率,
因而是進步的表徵。


國家認為汽車是必需,因而國土規劃、交通規劃、
工業政策等就以『汽車』會主軸;人們認為汽車
是必須,因而工作、購物、旅遊都以汽車行程、
可及性、與停車方便性為考量。
社會認為汽車是必需,因而觀光景點、活動舉辦、
建築設計等都以汽車為主要思考對象。

結果導致…
台灣有著蜘蛛網般的公路網,而大眾運輸少之又少;人
都為便利而開車上街,使街道塞滿汽車而交通打結,
因此社會被汽車此技術物與交通系統所形塑。
若今天沒有汽車,生活各層面便寸步難行,難道沒有
別種生活方式嗎?

技術為對內控制性力量,讓人們覺得〝只有〞一
種生活方式,因為技術就為一種生活方式。
權力存在於生活方式中而無法察覺,也因生活方
式而成為價值觀而為其辯護與效命,而促使權力
的再生產。權力的社會運作在於使人們無法思考
『另類生活方式』的可能性。
例如:在台灣的汽車視為一種生活方式,因此無
法思考為何荷蘭與丹麥能夠以大眾運輸系統與自
行車的並行配套、健康生活的提倡、及縮短城鄉
差距等來減少汽車的需求量。


更深入探討→大資本家控制汽車廠所生產的制式汽
車,要整個社會、環境與消費者來適應制式汽車。
制式汽車廠牌、款式眾多,實質上只有『一種』制
式汽車,而消費者的『選擇』是由廣告式的迷幻,
只能選擇制式汽車,結果導致看不到能夠『一個人
工廠』依照消費者的使用脈絡與環境脈絡打造屬於
自己的個性汽車─拼裝車,因為在法令的限制、驅
離、取締、污名化之下,只能沉默。
技術的權力秘密在於它的表現為對外部環境的控制
力量;它表現為一種進步與解放的力量,實則卻同
時與政治或經濟的權力與權威密切契合;它表現為
一種中性的工具,實則卻同時將社會導向某種特定
的方向。技術做為一種生活方式,已經內化為我們
的思考宇行為,權力的秘密就在於我們無法察覺。

技術與社會互動的爭議:主張各種技術事物具有多
樣的政治性質。此認為當我們評價現代物質文化中
的各種機器、構造物、與系統時,不應僅僅計較其
效率、生產力、及是否衝擊環境,更應關注它們如
何使某些特定形式的權力與權威得以成立。
孟福(Lewis Mumford)
『現代文明一直有著兩種技術形式交互出現:
1.威權:系統性的運作有著巨大的力量,但其內在卻不穩定。
2.民主,以人為本,看似較為孱弱,但是卻是能量豐沛且能
持久。』

核能極權




1970年代,歐美的反核運動與支持太陽能
運動採取類似上述的主張做為他們的論證。
海耶斯(Denis Hayes)主張:
增加核能設施終將社會導向獨裁主義;唯有極權
國家才會相信核能並以核能為主能源。
分散式的太陽能比集中式的能源技術更能與社會
公平、自由、與多元文化的價值觀相契合。
技術民主化



許多人堅稱科學與工業對文明社會最大與最好的貢
獻是確保了民主、自由與社會政義。
李連索(David Lillienthal)在《T.A.V.:發展種的民主》
一書說道:磷酸鹽肥料與電力在1940年代帶給美國
農村技術進步,同時促進農村社會的民主化。
布爾斯丁(Daniel Boorstin)的《技術共和國》
讚揚電視的力量創造出一個全新的民主的世界。



以對的看法技術無關政治
社會決定論:技術相嵌在社會或經濟體制
決定的一切,技術本身無法決定什麼。
技術決定論:技術發展有其內在動力,而
且無需透過任何其他力量作用,技術將主
導整個社會的發展。


社會決定論:矯正技術決定論的問題,卻
也有自身的盲點,它認為技術的種種根本
就無關緊要。它致力於挖掘決定各種事物
的社會因素,用社會權力模式解釋一切。
技術政治的理論:
它的議題包括社會技術系統的運作、現代社
會對於某種技術規範的反應、以及人們因
接受某個技術的方案而徹底改變生活樣貌。
技術安排與社會秩序


紐約州長島:公園大道上的高架橋,這些高架
橋的高度格外的低,這些低架橋是某人精心設
計來達到一個特定的社會意圖。
摩西斯(Robert Moses):活躍於1920~1970年
代的紐約。他是重量級的建築師,他的低架橋
的設計反應了社會階級偏見與種族歧視立場。
例如:他為確保其種族階級謀略,否決了把長
島鐵路延伸到瓊霓絲海灘的提議。


摩西斯所建造的地標性鋼筋混泥土建築物,象
徵了一種系統性的社會不平等關係,這原是操
弄社會關係的一種方式,若干時日之後,卻順
理成章地成為都市景觀的一部分。
在建築史、都市計畫史、與公共建設史中,有
許多案例的設計規劃具有政治目的。
例如:1.路易‧拿破崙建造的巴黎大道,是
以防止街頭式戰鬥再度發生為考量。
2.美國大學校園中,許多風格怪異的建
築是為了消弭學生示威而設計。

技術變革的多樣動機:使用新技術的理由
是為了支配別人,因而增加成本支出並損
及收益也在所不惜,例:喜瑞斯‧麥克寇
爾密科:採收機製造工廠,花了約50萬美
元引進一款新式但效能不穩定的氣壓式鑄
模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