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4.ppt

高雄大學102年度
系所自我評鑑
生物科技研究所
報告人:溫秋明所長
內
容
大
綱
歷史沿革
現況簡介
評鑑項目一:目標、核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評鑑項目二:教師教學與學習評量
評鑑項目三:學生輔導與學習資源
評鑑項目四:學術與專業表現
評鑑項目五:畢業生表現與整體自我改善機制
歷
史
沿
革
*國立高雄大學設校計畫書中籌設生命科學院一系四研
究所中之第2個成立單位,成立於民國92年,因生科院
尚無法成立,目前置於理學院組織架構下。
生命科
學院
生命科
學系
學士班
90年
成立
生物科
技研究
所
碩士班
92年
成立
博士班
中醫藥
學研究
所
碩士班
博士班
生物環
境學研
究所
碩士班
博士班
分子與
細胞生
物學研
究所
碩士班
博士班
歷
史
沿
革
*成立之初未核給專任師資,課程和行政由合聘生命科學
系之7位教師支援。次年(93年)獲得教育部核給專任教
師3名員額,因此陸續聘任專任教師:楊文仁助理教授
(93年聘任)、陳彥澄助理教授(94年聘任)和楊佳寧助理
教授(96年聘任)。
*初期核給學生名額8名,至94年學生員額擴增為18名。
然而,教育部於98年修訂發佈「專科以上學校總量發展
規模與資源條件標準」,因本所連續兩年未達其師資質
量基準,自100學年度招生人數由原本之18人調降為15
人,101學年度調降為13人。
*為了符合教育部規定、擴大本所教學和研究能量以及因
應少子女化之趨勢,本所已經向教育部提出於102學年
度與生命科學系進行系所合併之計畫。
歷
任
主
管
第1、2任:生命科學系陳文輝教授兼任
(92.9.12~99.7.31)
第3任:生命科學系王俊順教授兼任
(99.8.1~100.8.3)
第4任:應用化學系陳振興教授兼任
(100.8.4~101.9.25)
現任: 生命科學系溫秋明副教授兼任
(101.9.26~ )
內
容
大
綱
歷史沿革
現況簡介
評鑑項目一:目標、核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評鑑項目二:教師教學與學習評量
評鑑項目三:學生輔導與學習資源
評鑑項目四:學術與專業表現
評鑑項目五:畢業生表現與整體自我改善機制
現況簡介
內
容
大
綱
歷史沿革
現況簡介
評鑑項目一:目標、核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評鑑項目二:教師教學與學習評量
評鑑項目三:學生輔導與學習資源
評鑑項目四:學術與專業表現
評鑑項目五:畢業生表現與整體自我改善機制
S W O T 分 析
教育目標、核心能力、課程規劃與設計機制
本
所
特
色
1.有鑒於目前各大專院校紛紛設置研究所學位課
程,本所為求與其他院校有所區隔及競爭,本
所發展以培育生技產業所需之人才為主軸,採
取「明確」與「專精」之策略,以期建立一個
「小而美」的研究所。
2.配合國家整體生技產業發展政策,以地利之優
勢,結合「路竹科學工業園區」、「台灣蘭花
生物科技園區」、「屏東農業生物技術園區」、
「中研院南部生物技術中心」以及南部在地生
物科技相關產業之需求,培育國家所需之生物
科技人才。
問 題 與 困 難
1. 本所現有專任教師3位,未達教育部對獨立所最少
5位專任教師之師資員額規定,導致遭教育部逐年
扣減招生名額,因而降低考生報考意願,進而影
響研究人力及教師開課。
2. 政府教育資源緊縮,學校提供的經費逐年遞減,
無法充分支援本所研究儀器設備之需求,影響教
學及研究進展,侷限了本所的發展能量。
3. 創校時規畫之生命科學院遲遲未成立,生命科學
院大樓至今也未籌建,導致本所目前被歸於理學
院及理學院大樓,相對於其他系所,學生學習及
研究空間嚴重不足。
改
善
策
略
1.為符合教育部對獨立所的師資員額規定,以及
增強本所教學和研究人力及能量,已經向教育
部提出與生命科學系進行系所合併之計畫。
2.鼓勵本所教師積極爭取研究計畫及產學合作計
畫,建立良好的產學互動關係,尋求產業界挹
注資源進行技術及產品研發,提升產業競爭力
及永續發展,並藉以訓練學生所學與產業需求
密切結合,增加學生就業機會。
3.積極向教育部爭取成立生命科學院並興建生命
科學院大樓,以提供師生優質的教學、研究及
學習的環境。
內
容
大
綱
一、組織、目標、特色與自我改善
二、課程設計與教師教學
三、學生學習與學生事務
四、研究與專業表現
五、畢業生表現
課程設計與教師教學
(一)課程規劃的重點,初期先開設基礎的生物科技相關
課程,而後待本校生命科學院中生物環境科學研究
所、分子細胞生物研究所及中草藥科技研究所合作
規劃開授相關各領域之學程,讓學生能在研究所的
學習過程中獲得更完整的訓練。
(二)課程設計原則主要是配合本所欲發展的研方向(蘭花
科技、水產養殖科技、微生物利用、動物疫苗科技
及生醫材料科技),訓練與教導學生有關生物科技的
知識與技術。
本所修課規定與開課情形
一年級課程的內容包含基礎生物技術理論及實
驗技巧,二年級則偏向生物科技各專業領域的教授
及專題研究,希望能有系統的、由淺入深的培養學
生成為生物科技的人才。
本所自94學年度起入學新增加選修學分5學分,
故最低畢業學分35學分,所必修17學分,選修18學
分。
本所修課規定與開課情形
1.本所必修課程:
專題討論/專題研究/生物科技特論/碩士論文
2.本所選修課程:
分子生物學特論/基因調控/蛋白質分析
植物生長分化特論/生物技術與作物育種/植物生
技特論/植物分子病理學
生殖生理學/動物組織培養學特論及實驗/環境荷
爾蒙與內分泌
病毒學特論/免疫學/疫苗生物科技
奈米生醫科技/生物醫學/生物晶片
師 資 - 專 任 2 位
姓名
職稱
學歷
經歷
研究專長
楊文仁 助理 中山大學生物 美國史丹佛大學生物 分子生物學
教授 科學系博士
科系博士後研究員
陳健忠 助理 台灣大學農學 台北醫學大學生藥
教授 博士
疫苗及生物製劑
噬菌體呈現技術
原核生物基因調控
植物生理
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植物生長與分化
中央研究院植物暨微 植物形態發生
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掃描式電子顯微鏡
研究
蘭花細胞培養
師資-合聘17位(生科系9位)
教授
陳文輝
林順富
職稱
學歷
經歷
教授 英國諾丁罕 台灣糖業公司精緻農
大學生物技 業事業部副執行長
兼
術博士
成功大學生物系兼任
系主任
教授
教授
專長
生物技術
植物組織及細胞培養
作物育種
作物基因轉植
國立陽明醫 高雄大學通識教育中 生物技術
學院生物化 心主任
蛋白質化學
學博士
高雄大學主任秘書
菌種篩選
大同大學生物工程系 抗菌物質
(所)副教授、教授
微生物學
大同工學院學務處導
師室主任
師資-合聘17位(生科系9位)
姓名
職稱
學歷
經歷
研究專長
王俊順 副教授 台灣大學動物 澎湖海事管理專科學校 動物生理學
王恆隆
助理
教授
學研究所博士
兼任助理教授
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兼任
助理教授
魚類病理學
病毒學
分子生物學
水產養殖學
台灣大學農業
化學研究所博
士
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
究所助理員
植物生物化學
植物生理
植物組織培養
酵素學
師資-合聘17位(生科系9位)
姓名
職稱
學歷
經歷
研究專長
高佑靈 助理 美國科羅拉多 德州農工大學博士 遺傳學
教授 卅立大學生物 後研究
學系博士
分子生物學
訊息傳導學
細胞生化學
溫秋明 助理 台灣大學動物 宜蘭技術學院兼任 動物細胞培養學
教授 學博士
助理教授
無脊椎動物學
台灣大學動物學系 細胞生物學
博士後研究
神經膠細胞學
魚病學
師資-合聘17位(生科系9位)
姓名
職稱
學歷
經歷
施能朗 助理 國立台灣大學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
教授 醫學院毒理學 研究所短期訪問研究
博士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
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葛孟杰 助理 國防醫學生命 中央研究院博士後研
教授 科學所博士
究員
黃永森 助理 法國巴黎第六 臺北醫學大學兼任助
教授 大學生殖生理 理教授
學部博士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助理研究員
研究專長
心臟學
毐理學
動物疾病模式
分子生物學
植物訊息傳遞
植物分子生物學
與分子病理學
內分泌學
分子內分泌學
生理學
分子生理學
師資-合聘17位(應化系5位)
教授
職稱
學歷
經歷
專長
陳振興 教授
美國哥倫比亞
大學應用化學
暨化工博士
義守大學化學工程系副教
授、教授
工業技術研究院能資所研
究員
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勞倫
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博士
後研究員
應用電化學
材料化學
電池技術
蔡振章 教授
國立清華大學
化工研究所博
士
高雄大學創新育成中心專
奈米孔洞材料
案經理
奈米催化
義守大學化工系副教授
綠色製程
東海大學化工系兼任副教授
師資-合聘17位(應化系5位)
姓名
職稱
學歷
經歷
研究專長
張夢揚 副教授 中山大學化學 中山大學化學系兼 天然物及藥物合成
研究所博士
任副教授
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通識教育中心兼任
助理教授
固相組合化學
有機化學
莊曜遠
助理
教授
美國明尼蘇達 美國猶他大學訪問
大學化學物理 研究員
博士
國立嘉義大學應用
化學系助理教授
計算化學
物理化學
科學計算
何永皓
助理
教授
普渡大學分析 美國猶他大學博士
化學博士 後研究
加拿大亞伯他大學
博士後研究
質譜學
分析化學
師資-合聘17位(化材系3位)
姓名
職稱
學歷
經歷
研究專長
王宗櫚 教授 美國猶他大學 國立高雄大學化材 導電性高分子
材料科學與工 系教系主任
液晶光電材料
程博士
國立清華大學博士 高分子奈米複合材料
後研究
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合
成與鑑定
鍾宜璋 助理 國立成功大學 中央研究院化學所 功能性高分子材料
教授 化學工程學系 短期訪問研究
生醫材料
博士
義守大學化學工程 奈米技術
學系助理教授
林宏殷 助理 美國哥倫比亞 國立成功大學化學 藥物傳輸系統
教授 大學化工暨應 工程學系博士後研 超音波醫學工程
用化學博士
究員
蛋白質晶片
生技所空間使用面積
學 單位 教育部規定 教育部規定 教
系所別 生 學生 單位學生面 單位學生面 師
數 面積 積(理學類) 積(農學類) 數
單位
教師
面積
生科系 201
7.5
13
17
9
166.6
生技所 22
25.1
17
21
2
276.5
課程.教學之問題與改善
1.本所尚有老師未建置個人實驗室,影響研究。
改善方法:積極請學校解決老師個人實驗室問題。
未解決前已安排新老師使用302研究室及生科系植
物組培室,並准許使用505-1植物生技實驗室。
2.本所師資嚴重不足。
改善方法:加強校內系所合聘老師,充實課程領
域。
內
容
大
綱
一、組織、目標、特色與自我改善
二、課程設計與教師教學
三、學生學習與學生事務
四、研究與專業表現
五、畢業生表現
學生學習.事務之特色
(一)理論與實務並重,除了課堂之講授外,並舉辦校外
教學活動,參訪生物科技相關研究機構或公司,讓
同學了解實務之運作並印證課堂上學習之理論。
(二)互動式教學,於課程進行中提出相關問題,以了解
學生吸收情形及訓練學生獨立思考、組織與表達之
力。
(三)注重生物科技新知的學習,除了鼓勵學生多參與相
關研討會外,2006年本校舉辦生物科技相關主題之
研討會,增加學生吸收最新的生物科技新枝及發展
趨勢。
學生學習.事務之特色
(四)每位學生一年級開學即進入指導老師實驗室訓練研
究技巧及思考邏輯。
(五)在蘭花生物科技方面,擁有堅強的師資、研究團隊
設備及經費,提供學生優質的研究環境。
(六)校園寬闊、造景優美寧靜,提供學生優質的學習環
境。
2006年高雄大學生物科技新知
研討會
學生工讀及獲獎助金情形
2.蘭花科技獎助金
1.研究生獎助金
學年
學期
人數
金額
94
1
18
27,000
94
2
18
27,000
95
1
21
31,500
獎助金依據本所獎助金發放
辦法發放
學年
人數
金額
94
3
50,000
其為財團法人台灣武智基
金會協助台灣農業生技產業發
展,獎勵生科系及生技所在學
學生或專任老師,從事蘭花科
技相關研究及人才培育之用。
本所訂有「蘭花科技優秀師生
獎助金辦法」
學生事務之問題與困難
(一)學生來自不同領域,專長背景差異大(生命科學、食
品、化學、化工、水產、醫管、護理、醫學社工),
同學對上課內容吸收程度落差很大,造成授課上的
困擾。
(二)原本創校時規劃有生命科學院,但因政府財政困
難,無法依照當初之規劃進行,目前暫時歸編到理
學院中,獲得的圖書儀器經費補助時常無法添購所
需之圖書期刊及儀器,造成所上空間使用及所務發
展受限。
(三)政府推動「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
畫」造成之衝擊效應,使得考試或甄試上本所的優
秀學生,大多選擇上述計畫之學校就讀。
學生事務之問題與困難
(四)「實驗動物」對生物科技相關研究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目前本校以貨櫃屋的方式搭建成實驗動物房,雖可提供
動物的飼養,但空間及設備過於簡陋,急需建構更符合
標準及動物飼養的場所。
(五)目前蘭花及植物生技的研究,均只利用植物生長箱來培
養,為了符合實驗所需,實驗材料時常需要到校外相關
機構取得,造成時間及人力的浪費。因此,植物溫室籌
建是本所目前急需解決的ㄧ個重要課題。
(六)教師員額太少,由於教育部僅核給本所三名教師員額,
但是教學、研究、輔導、服務及行政等項目卻ㄧ樣也不
能少,造成老師授課時數過多、教學負擔過重,擠壓了
從事研究的時間。
學生事務之改善策略
(一)積極向相關單位爭取各項研究計畫,擴充所上圖書及
儀器,提昇教學研究能量。
(二)引導學生成立Journal Club之類的組織,促進不同領域
之間的交流,提供腦力激盪的機會,活絡學術風氣。
(三)整合校內相關系所(例如運動健康休閒學系)的資源及
人力,敦請學校建立標準的實驗動物房,以符合實驗
之所需,提升研究水平。
(四)積極向校外單位爭取合作計畫籌建溫室,以提升蘭花
生物科技之教學研究能量。
(五)在有限資源下,充分利用暨有的圖儀設備,加強實驗
室間之交流與相互支援,以期發揮最大功效。
內
容
大
綱
一、組織、目標、特色與自我改善
二、課程設計與教師教學
三、學生學習與學生事務
四、研究與專業表現
五、畢業生表現
研究與專業表現成果
本所目前專任師資僅2人,但在研究成果的質與量皆
相當豐富。研究方向符合本所設立目標及科技發展需求
致力於產業應用。
生技所專任教師近年來 ( 93年~今 ) 總共發表SCI論
文數12篇,一般論文2篇,研討會論文摘要共6篇。。分
年度如下:
SCI論文
研討會論文
其他論文
93年度
4
3
0
94年度
95年度
4
4
1
2
2
0
研究與專業表現成果
本所老師於到任後便積極申請各方補助計畫,94
至今(96年4月)獲得9件計畫,共8,575,000元整。其中農
委會補助699,000元,衛生署補助850,000元,國科會補
助6,586,000元及教育部補助440,000元。94至今平均每
年可獲得2,858,000元整。
農委會 衛生署
國科會
教育部
合計
94年度
400,000
260,000
660,000
95年度
299,000
3,216,000 180,000
3,695,000
96上半年度
850,000 3,370,000
4,220,000
指 導 研 究 生 情 形
本所目前研究生共計22位(不含休學生),專任及合
聘老師共計19位,研究生可依據「生物科技研究所論文
指導教授與研究生互動準則」 及自己的研究興趣選擇
指導老師。
己有兩屆共有13位碩士班畢業生 (93年6位,94年7
位),共發表13本碩士論文,根據本校圖書館之統計,
碩士論文電子檔被下載次數為全校最高,可反應論文受
重視程度。
此外,研究生亦積極參與各項學術活動,並獲得獎
項。94學年度畢業生黃文良同學所作的論文發表於SCI
國際期刊,則反應出來所研究素質已具相當水準。
研究與專業表現之問題與改善
(一)以既有的本所及生科系資源及發展,若能成立生物
科技研究所博士班,定能營造嶄新的研究環境。
改善方法:積極爭取設置博士班。
(二)以本所專業研究的成果來看,多著重於論文發表,
較無專利及產學合作事蹟。
改善方法: 加強產學合作擴展業界交流,使師生
更了解產業實際需求人才,增加研究生就業機會。
本校訂有建教合作配合款補助辦法,教師應多加利
用。
內
容
大
綱
一、組織、目標、特色與自我改善
二、課程設計與教師教學
三、學生學習與學生事務
四、研究與專業表現
五、畢業生表現
畢業生表現概況
畢業生就業與升學之現況為23%繼續攻讀博士學
位,15%服役中,31%在學術或研究機構擔任副研究員或
是研究助理之工作,31%在生技公司及業界服務。從以
上數據顯示,本所之教學及研究成果,已經獲得國內相
關研究機構、學界及業界之肯定。畢業生表現概況如下
圖5-1 畢業生表現概況
圖示:
生技公司
及業界
31%
學術研究
單位
31%
博士班
23%
服役
15%
畢業生問題與改善
由於第一、二屆畢業校友進入職場或升學僅ㄧ年
多,畢業後表現(雇主、工作夥伴、家長…等的意見)的
相關資訊仍有待建立。
(一)計畫於每年定期寄發問卷方式,調查畢業同學對於
所上之教授課程及接受之訓練,是否對其升學或就
業底有所幫助,以做為本所改進教學與研究的參
考,提升本所畢業生之競爭力,及了解畢業生的最
近表現及成就。
(二)建立畢業生聯繫資料檔。
(三)待畢業校友人數漸增,將成立校友會,以便結合校
友的力量,提升本所教學與研究的品質。
謝謝各位
 敬請指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