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_13011113043240.ppt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temp_13011113043240.ppt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数学》第15册
§13.5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1)
和义学校
王洪燕
复习旧知:
1. 全等三角形定义?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2. 根据定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需要几个条件?
判定三角形全等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呢?
六个条件
两个三角形只具备一个条件、两个条件或
边: AB=A’B’
BC=B’C’
AC=A’C’
三个条件…对应相等是否就能保证全等呢?
角: ∠A=∠A’ ∠B=∠B’ ∠C=∠C’
A
B
A'
C
B'
C'
探索两个三角形全等至少需要几个条件?
(1)如果给出一个条件画三角形,你能说出有哪
几种可能的情况?
(2)只给一个条件画三角形时,大家画出的三角形
一定全等吗?
只有一个条件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探索两个三角形全等至少需要几个条件?
(1)如果给出两个条件画三角形,你能说出有哪
几种可能的情况?
(2)只给两个条件画三角形时,大家画出的三角形
一定全等吗?
只有两个条件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问题:如果给出三个条件画三角形,你能说出有哪
几种可能的情况?
合作探究
1. 请每个同学使用量角器和刻度尺画一个△ABC,
使它满足以下条件:
∠A=____°,∠B=____°,AB=_____cm.
2. 每个同学依次把△ABC剪下来.
3. 与同组同学的三角形互相叠放在一起,
判断是否能够互相重合。
4. 请归纳出三角形全等需要的条件?
角边角公理
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
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记为“角边角”或“ASA”).
②
①
③
应用练习:
下列各组图中,是全等三角形的有____.
4cm
62°
66° 62°
4cm
66°
100°
4cm
35°
100° 35°
4cm
90° 3cm
60°
3cm
90°
30°
【例1】已知:如图,AC、BD相交于点O,
AB∥CD
且∠A=∠C,OA=OC
O为AC中点
求证:△AOB≌△COD
∠A=∠C (已知) 角
未知
OA=OC (已知)边
角
未知
∴△AOB≌△COD
【练习1】已知:如图,AD平分∠BAC,
且∠1=∠2,
求证:① △ABD≌△ACD;
② AB=AC.
【练习1】已知:如图,AD平分∠BAC,
且∠1=∠2,
求证:① △ABD≌△ACD;
② AB=AC.
【练习2】已知:如图,AD=AE,且∠1=∠2,
求证:① △ABD≌△ACE;
② AB=AC.
已知文字信息、图形隐含信息
边等:已知条件、中点、公共边
角等: 已知条件、对顶角、平行、公共角、角平分线
证明全等
两个三角形中证明边(线段)等、角等
1. 角边角公理
① 运用角边角公理证明全等,要注意边与角的
位置关系;
② 要注意图形中的隐含条件.
公共边
对顶角
公共角
③ 对图形变化的理解有助于我们寻找所需对应元素.
2.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① 全等三角形定义 ② ASA
3. 全等三角形是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的重要方法.
证线段相等:线段中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证角相等: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角平分线、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4. 数学思想方法:分类讨论,特殊到一般;
研究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从简单入手,逐层递进.
作业:
1.完成练习册相应内容.
2. 总结学过的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的方法.
3. 完成余下四种情况的探究.
议一议
科技小组的同学们在活动中,不小心将一块
三角形形状的玻璃摔成两块,如图,他们决定到
玻璃店去配一块同样形状、大小的玻璃,但由于
某种原因只能带其中一块碎片过去,应该怎么办呢?
同学甲说:应该带a去。
同学乙说:应该带b去。
他们谁说的有道理呢?为什么?
C
C
a
A
B
A
b
B
C
C
a
A
B
b
A
B
议一议
C
C
a
A
b
B
A
利用“角边角”可知,带b块去,
可以配到一个与原来全等的三角
形玻璃。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