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点击下载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课
专题八
区位分析方法
沅江一中
地理组
高考考情解读
03年江苏卷32题:
图11是图12中两个地区
的气候资料图。回答下
列问题:(18分)
(2)依据图11中属于乙
地区的气候资料,简述
影响乙地区农业生产的
主要限制性因素
04年全国文综卷36题:
(3)简述20世纪70年代以前影
响辽宁省钢铁、机械工业的区位
因素,并指出这个时期辽宁省钢
铁、机械工业区位选择的最主要
因素。(14分)
(4)简述近年来该省工业区位因
素的变化。(6分)
04年江苏卷45题:
(1)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分
析鞍山钢铁工业基地发展的优越
区位条件。
(2)鞍钢在改革与发展中可以
借鉴德国鲁尔区在综合整治中的
哪些经验?
05年全国文综卷(3)
36题:(36分)假设图示的
冬季天气系统以120千米/日
的速度向东移动。读右图完
成下列要求。
(2)简要回答B城市成为交
通枢纽的区位因素。(14分)
05年全国文综卷(3)
39题:(60分)根据右
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4)根据上图简要分析
河西走廊成为绿色走廊
的主导自然条件。(12
分)
05年全国文综卷(2)
39.(68分)根据下
图和资料回答问题。
(2)简述B平原发展
耕作业的自然条件。
(12分)
05年全国文综卷(1)
36.(36分)图7为我国亚
热带季风气候区一个小
区域的平面图及地形剖
面图。据此回答下列问
题。
(3)扼要说明该小区域
水能开发的有利因素。
(11分)
06年全国文综卷(1)
39.(60分)根据相关资料完
成下列问题
(3)比较图9中A、E两城市在
河流交通运输中的区位特点。
(4)影响A、B、C、D、E城市
的区位,除交通因素外,还有
哪些共同的地理因素?
06年全国文综天津卷
36.(26分)读我国两区域
图(图10),回答问
题。
(3)分别说明a、b两市城
区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有
利与不利自然条件及其
影响。(8分)
06年全国文综卷(2)
37.(20分)图6表示某国略图。①是
国首都和最大城市。该国计划将首都从
城市①迁往城市②,完成下列要求。
(2)比较①、②两城市的区位差异,
完成下表。
区位条件
海陆位置
交通
地形
在国土中
的位置
城市①
城市②
07年命题趋势
1.工农业生产活动是人文地理的重点,高考命题中往往
选取贴近现实的图表材料,形式新颖,角度独特,既能考
察基础知识,又能考察学生阅读地图、收集信息、分析解
决问题的能力.2007年高考仍会以中国或世界某一地
区为载体,以综合分析题的形式考察农业的区位因素和农
业类型.工业区位分析会由单要素考查向多要素综合分析
和评价方向转化,突出对实际问题定区位分析.
2.城市区位因素会和城市规划,城市地域结构及合理的
功能分区,环境保护等知识相结合,综合考察学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交通运输是一个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综合性问题,结合
自然状况、工农业生产、城市建设、旅游活动、文化活动、
新技术应用、国土开发等进行综合考查,是高考命题的新
趋势。
一、区位的含义与区位认知的方法
某事物的区位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指该
事物的位置(绝对区位);另一方面指该事物
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相对区位),而这种
空间联系则一定是在事物发展的某一特定时期
的产物.地理事物一般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
以这种空间联系也不断变化.
区位认知的方法:
①坐标法:在有经纬网地图上,可以方便地读出经纬度位置,
并认知其区位。
②界线法:在地图上把握一些重要的地理界线,是认知区位
的另一好方法。
③相邻法:在地图上找出其邻近的地理事物,说明它们的空
间联系。
④轮廓法:根据面状地理事物的轮廓形状、线状对象的线形
特征判别它们的区位。
⑤文字数据辅助法:根据区域内的特定地理事物的数据和题
干中的文字说明来辅助判别它们的区位。
⑥图例注记辅助法:
⑦综合分析法:以上各种方法的综合应用。
二、位分析的一般方法
1、分清区位分析的对象
工农业、交通、城市、商业,都属于人文地
理事物。这些对象有点状的(如小比例尺地图中
的城市、乡村等);有线状的(如交通线)。
06年全国文综卷(1)
39.(60分)根据相关
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3)比较图9中A、E
两城市在河流交通运
输中的区位特点。
(4)影响A、B、C、D、
(3)A位于河流(长
E城市的区位,除交通
江与汉江)交汇处
因素外,还有哪些共
(具有三个方向上的
同的地理因素?
水运优势),E位于河
口(长江口,是河运
的起点或终点)。
(4)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亚
热带季风气候);经济发达(农业发达,可为城市发展提供充
足的农副产品);(长江或河流)供水。
2、掌握区位分析方法和应试对策
策略一:抓住主干知识,完善知识体系
把握人地关系的主线,树立地理事物关联性的思维.所有人类
活动都不能脱离地理环境而单独存在,而应受地理环境的影
响.至于地理环境则具有整体性和差异性,整体性表现为各地
理要素之间的关联性(空间联系).因此构成地理环境的地理
要素都是区位分析的知识要点.同时,人类活动一方面具有多
样性和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另一方面各种人类活动也具有关联
性,所以各种社会、经济因素也是区位分析的知识要点.
影响区位的因素主要就有:地理位置、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三
个方面。分析时要把握好这三个方面,深入分析各因素与所要
分析的地理事物的联系,再抓主要因素重点进行分析。
区位分析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① 地理位置
② 自然因素
③ 社会、经济因素
纬度位置
位置
经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类型、海拔、起伏、地质状况、土地和土壤等
自然因素
气候:气温、降水、光热、气象灾害等
水文:河、湖等水文与水系特点、水源、水能、洪涝等
经济基础:腹地状况、产业基础、产业结构与产业发达程度
资源:丰富程度、分布状况和配套状况
市场:距离远近、发育程度高低
社会、
经济因素
交通:海陆空等交通发达程度与发展变化
劳力:数量与素质状况
政治:政策、行政中心
军事:战略地位
宗教
历史等
科技:科技水平的高低、教育与科研机构多少
策略二:重视分析方法,构建思维模型
针对高考中常见的几种设问角度,解决各类区位问题时要注意
以下“三性”。
全面性.分析一地的区位因素时,一定要有综合的思维、全面的
眼光。
主导性.上述自然因素、人文因素的评价,在结合具体区域进
行评价时,不可能是面面俱到,关键是针对区域特点抓主导因
素,抓住了主导因素,也就回答了问题的实质。
动态性。区位因素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除了静态地从综合、
主导方面分析区位因素外,更要从发展变化角度进行分析、评
价。例如,过去扬州城市繁荣、衰弱皆由交通区位因素的发展
变化而引起的。
但我们地理学科又注重联系实际,因地制宜.
例: 分析我国武汉市的城市区位因素:
地理位置:位于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中国大陆的中部
自然因素:①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
同期;
② 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
③ 长江、汉江汇合处,方便人流、物流的集散和中转。
社会经济因素:① 附近铁矿、棉花资源;② 长江和汉江汇
合处,京广铁路穿过,交通便利;③ 科技发达;④ 劳动力
丰富,素质高;⑤ 湖北省省会城市,华中地区最大的经济、
文化中心;⑥ 现代工业。
06年全国文综天津卷
36.(26分)读我国两区域图(图10),回答问题。
(3)分别说明a、b两市城区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有利与不利自然条
件及其影响。(8分)
a城市:地表起伏较大,土地利用难度大;邻近
的河流水量大,水源充足。
b城市:地形平坦开阔,空间拓展余地较大;邻
近的河流水量有限,水源不足。
3、明确区位分析的要求
(1)全面分析(注意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
例如:2006年高考文综天津卷36题第3小题:分别说明a、b
两市城区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有利与不利自然条件及其影响。
(8分)
(2)对比分析(分析找出两者的相同与不同的因素)
例如:2006年高考文综四川卷36题第3小题:图中甲、乙两
阴影区均是著名工业区。乙工业区与甲工业区相比,工业发
展的条件有何差异?(8分)
(3)优势分析( 全面分析找出在同类中具有优势的因素)
例如:2006年高考文综重庆卷39题第2小题:简要分析C商品
棉基地发展的区位优势。(13分)
(4)主导因素分析(指在各区位要素中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例如:我国攀枝花、株洲与武汉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有何不
同?
4、理清区位分析的要点
要点① → 交待其位置 ( 包括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 ;
要点② → 分析自然区位因素;
要点③ → 分析社会、经济区位因素。
总而言之,在区位分析时要分清区位分析的对象;掌握
区位分析的因素;明确区位分析的要求;理清区位分析
的要点。但要注意题目的要求,联系当地的实际情况,
选择有特色的、主要的因素作答,避勉面面俱到
6.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试分析A图发展
畜牧业有利的自然和社
会经济条件。
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宜
生长多汁牧草;欧洲统
一大市场的建立,交通
发达,科技水平高。
(2)B国有世界吞吐
量最大的港口
港
。试分析该港口的区
位条件。
鹿特丹;地处莱茵河入海口,直接与北海相通,可以海陆连
运。海港宽阔水深,为船泊入港、抛锚以及港口设备和建筑合理
布局提供条件。有四通八达的铁路、公路和内河航运把港口和腹
地许多城市紧密相连(或经济腹地广)。
11.(12分)读两个半岛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3)简要分析影响A、B两港口的共同区位因素。
沿海地势平坦(2分);位于海湾,水深避风(2分);
陆上交通配合较好,经济腹地广阔(2分)
甲和乙两图是以某海湾为中心及周边地区轮廓示意图,读图回答
下列问题。
(2)分析乙地区工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3)甲地区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济迅速崛起,请分析其原因。
(1)写出甲、乙两地区相同的大宗农产品名称。并简述两地
种植该农作物在自然条件方面的异同点。
①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自然条件,石油、天然气资源,丰
有利:矿产和海洋资源丰富,农业基础较好,科技力量雄厚,交
富的土地资源,平原面积广阔,气候相对优越,空气新鲜,阳
通便利,劳动力资源充足。不利:水资源和能源缺乏。
棉花
相同点:两地的热量条件较好,光照充足,地形平坦。
光明媚,适宜人们居住,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②联邦政府的
不同点:甲地区水热条件更优越,灌溉条件良好,土壤肥沃;
支持,同时通过国防工业的建设来刺激局部工业发展。③科技、
乙地区旱涝灾害和盐碱地较多。
教育发达,劳动力素质高。
阅读材料和图11“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990年12月,新亚欧大陆桥开通后,在促进亚欧经
济合作交流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由于陆桥东端经济发展水平不
高等因素,陆桥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不够。建设中的宁(南
京)西(西安)铁路将形成以上海为“东方桥头堡”的新的铁
路大动脉——“新亚欧大陆桥南干线”,它将把东亚和西欧联接
起来,把陆桥建成潜力巨大的洲际链和连接我国东、中、西部
的经济发展轴。
(3)对比分析宁西铁路和南昆铁路自然区位与作用的差异
宁西铁路:主要穿越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可以辐射、
带动沿线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3分)
南昆铁路:主要穿越高原地区,地形崎岖复杂,地质
灾害频发;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带动地区经济
发展(4分)
同学们!再见
2007年
4月
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