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報告------高血壓 見習醫師:徐維農 報告日期:99/02/05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期刊報告------高血壓 見習醫師:徐維農 報告日期:99/02/05

期刊報告------高血壓
見習醫師:徐維農
報告日期:99/02/05
大綱
西醫
 定義
 流行病學
 簡介
 分類
 診斷
 治療
 預防方法
期刊
中醫
 中醫藥治療頑固性
 定義
高血壓述略
 病因病機
 王國斌教授辨治高
 診斷
血壓病經驗
 辯證論治
西醫
定義



高血壓的定義,是指動脈血壓的持續升高,重點在於
多次測量的血壓平均值高,而非偶爾出現的血壓短暫
升高。
高血壓是指收縮壓高於或等於140 mmHg及/或舒張壓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高於或等於90 mmHg。
高血壓分為兩期,分別是第一期(輕度)高血壓(收
縮壓140-159 mmHg及/或舒張壓90-99 mmHg)及第
二期(中、重度)高血壓(收縮壓等於或高於160
mmHg及/或舒張壓等於或高於100 mmHg)。
流行病學
一般而言,成年人的高血壓96%以上均屬於原因
不明的原發性高血壓,少部份是因為腎臟病、主
動脈狹窄或內分泌病變等原因引起的續發性高血
壓。
 台灣地區的高血壓盛行率,根據1993-1996年的
國民營養及健康狀況調查資料顯示,成年人高血
壓盛行率,男性為26%,女性為19%,而衛生署
國民健康局在2002年所做的報告亦顯示,國人15
歲以上的高血壓盛行率男性24.9%,女性為
18.2%。

流行病學
 年輕時的收縮壓和舒張壓,男性皆高於女性,
40歲以後兩者的差異減少,60歲以後女性便
逐漸超越男性。
簡介
高血壓的本身通常不引起症狀﹐或只引起暫時性
的頭暈﹐頭痛﹐沈重或頸部緊束感。
 會逐漸引起血管的病變﹐使心臟﹑腦﹑腎臟等器
官受到傷害﹐是腦血管疾病﹐心臟病及腎臟病的
危險因子。
 上述疾病卻分居十大死亡原因第二﹐三﹐八位。
更因為高血壓本身的症狀不明顯﹐「感覺」不
到﹐所以被稱為「無聲殺手」。所以高血壓的防
治﹐在國民保健上﹐有極重要的意義。

分類
 本態性高血壓
 續發性高血壓
原發性高血壓
 原發性高血壓﹐占所有高血壓患者的80-
95%﹐原因不明。可能百分之五十是體質遺
傳因素﹐百分之五十是環境因素。
 早期無病理變化﹐後來末梢血管抵抗力增
加﹐發生血管硬化現象﹐造成腎臟血管﹐冠
狀動脈﹐視網膜血管﹐腦血管等重要器官受
損。
原發性高血壓

造成本態性高血壓的可能因素:
1. 遺傳
2. 環境影響
a. 年齡:年齡↑ 血管彈性↓ 末梢血管的阻力↑ 血
壓↑。
b. 飲食:鈉﹐飽和脂肪﹐酒類;鉀﹐鈣﹐鎂﹐葉
酸﹐膳食纖維攝取太少較易得高血壓。
c. 體重:體重越重﹐心臟需更加費力才能將血液
送至全身﹐造成血壓上昇。
d. 生活型態:抽煙﹐生活緊張﹐興奮﹐焦慮﹐壓
力﹐都會使血管收縮﹐血管構造發生變化﹐造成血管
阻力增加﹐血壓上昇。
續發性高血壓
 糖尿病﹐腎臟病﹐內分泌失調(如庫氏症候
群﹐副腎髓質腫瘍﹐甲狀腺機能亢進等)神
經系統疾病(如腦瘤﹐腦炎﹐鉛中毒﹐脊髓
受傷等)也會併發高血壓。此外﹐口服避孕
藥會增高血壓﹐部份孕婦也會造成高血壓。
診斷
經由定義診斷出高血壓後
 Rule in
1.評估生活形態、心血管疾病等標的器官損害及
有無合併相關臨床疾病或危險因子。
2.應例行檢查尿液分折、血清肌酸酑、空腹血糖、
總膽固醇、三酸甘油脂、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並計算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及心電圖檢查,
心電圖除注意心臟疾病外,應注意明顯的u 波,
表示低血鉀,可能有腎上腺疾病;及QT 間隔,
此可能與血清鈣不正常或與副甲狀腺疾病有關
係。

診斷
 Rule
out
1. 首先要排除發生率約5%之續發性高血壓,如
主動脈狹窄、腎動脈狹窄、慢性腎臟病、腎
上腺腫瘤、甲狀腺亢進症、庫欣氏症侯群等。
2.問診是否有不當藥物使用,如口服避孕藥
(註:荷爾蒙替代療法不會使血壓上升)、
長期使用類固醇、消炎止痛劑、鼻黏膜收縮
劑等。
治療
 輕度非藥物治療:減輕體重、適量的運動、
減少飲酒量和適量的禁鹽會有幫助。
 利尿劑:Hydrochlorothiazide
 抗交感神經藥物
 中樞性神經元腎上腺素性抑制劑:Clonidine
 血管舒張劑:Hydralazine,Minoxidil,
Sodium nitroprusside,Diazoxide
預防方法








定期檢查血壓,最好自己與家人也學會量血壓
控制食鹽使用量
控制脂肪的攝取量﹐與控制血脂肪的原則相同
不要吃的太飽﹐忌暴飲暴食
戒煙、少喝酒
控制體重
適量運動,應養成習慣
維持輕鬆開朗的心情,凡事不急不躁,心平氣和
中醫
定義
 “眩暈”、“頭痛”
 中國醫學中沒有高血壓的病名,研究者多把
高血壓歸屬於“眩暈”、“頭痛”等範疇。
這雖然有一定道理,但高血壓大多數患者起
病隱襲,症狀缺如或不明顯,僅在體檢或其
他疾病就醫時才被發現。把無症狀的高血壓
也歸屬於“眩暈”、“頭痛”範疇似有不妥。
定義
 最類似中醫名稱“風眩”
 “洋為中用”的原則,把“高血壓”的
病名引入中醫中亦未嘗不可,既有利於
制定統一的中醫診斷治療標準,也有利
於高血壓的中西醫結合治療。
病因病機
 高血壓病病因繁多,非一方能蓋全,非一方能
竟病。其病機總以風火痰為其根。
 風:風有內外之分,高血壓之風系指內風。
“諸風掉眩,皆屬於肝”不但指出了風與肝
關係,亦說明了所出現的眩暈肢體震顫麻木
等臨床表現屬於肝經病症的範疇。
病因病機
痰:痰為高血壓的病因之一,亦為其病理產物,本
病之痰除狹義之痰外,包括無形之痰為患之眩暈、
心悸、氣短、神昏等症。
 痰的產生主要與肺、脾、腎等功能失常有關。
 蓋肺失宣降則水精不布可停聚成痰。
 脾虛運化無力,水濕不化亦可成痰。
 腎陽不足,水不化氣亦可成飲成痰;痰濁隨氣之升
降無處不到,上犯于頭而形成高血壓眩暈,痰迷心
竅則神昏,痰阻經絡則半身不遂,故《丹溪心法》
有“無痰不作眩”的記載。特別是年老、體胖之
人多見。

病因病機
 火:火為五志過極所生。朱丹溪雲“氣有餘
便是火”,即指出臟腑功能失調、陽氣鬱結化
火的病機。
 本病之火多與肝腎有直接關係,若素體陰虛陽
亢,腎水不足,無以涵木或由於惱怒氣鬱化火上
擾清竅而眩暈;進而火極生風,出現火與風的症
候。故丹溪又有“無火不暈”之說。
病因病機總結
 臨床所見風、火、痰三者每每相互影響,且又
易於轉化。
 風善行而數變,尤其是風火相煽,火借風勢,風
助火威的情況下,預示著本病來勢兇猛,變化急
劇,痰鬱化火,火灼津液為痰,痰火互結,蒙蔽清
竅,以致昏迷抽搐。這種症狀多見於高血壓腦
病和腦卒中。
診斷
 Rule
in:臨床上常見的高血壓症狀有頭痛、
頭暈、耳鳴、健忘、失眠、乏力、心悸等表
現。
 Rule out:妊娠及哺乳期婦女;繼發性高血壓;
合併有心、腦、肝、腎和造血系統等嚴重原
發疾病、精神病患者;過敏體質或對多種藥物
過敏。
辯證論治
 肝陽上亢
 陰陽兩虛
 痰濕壅盛
肝陽上亢
 症狀:眩暈耳鳴,頭痛且脹,每週煩勞或惱
怒加重,畫時潮紅,煩躁易怒,少寐多夢,
口苦。
 病機:肝陽上亢,陰不潛陽
 治法:平肝潛陽、滋養肝腎
 主方:天麻鉤藤飲
陰陽兩虛
 症狀:舌強不能言、足廢不能用、口乾不欲
飲、足冷面赤、脈沉細弱
 病機:下元虛弱虛陽上浮,痰濁上逆阻塞竅
道
 治法:滋腎陰 補腎陰 開竅化痰
 主方:地黃飲子
痰濕壅盛
 症狀:眩暈而凡頭重如裏,胸悶惡心,食少
多寐,舌苔自膩,脈濡緩
 病機:脾失健運、痰濕中阻、上蒙清陽、濁
陰不降
 治法:燥濕祛痰、健脾和胃
 主方:半夏自朮天麻湯
期刊
中醫藥治療頑固性高血壓述略
陳 豪 南京中醫藥大學 南京210029
方祝元 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心內科
王國斌教授辨治高血壓病經驗
Trea ting Hypertensive D isea se: Wang Guob in Professor Experience
Introduction
聶小麗N ie Xiaoli 河南中醫學院2006級碩士研究生,河南鄭州 450008
中醫藥治療頑固性高血壓述略
 頑固性高血壓:高血壓藥物治療,且所用的3種
藥物已達到最大劑量,但血壓仍未控制到140
/90mmHg以下目標血壓者應為頑固性高血壓。
 老年人頑固性高血壓:對於老年單純性收縮
期高血壓患者,如果經過足夠劑量3種抗高血壓
藥物治療後,其收縮壓仍未降160mmHg以下者,
也稱為頑固性高血壓。
病因病機




中醫沒有“高血壓”病名, 其論述散見於“眩暈”、
“頭痛”等病證中。
《內經》記載“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腎虛則頭重
高搖,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認為本病的眩暈與肝
腎有關。
《千金方》指出:“肝厥頭痛,肝火厥逆,上亢頭腦也”。
“其痛必至巔頂,以肝之脈與督脈會於巔,故肝厥頭痛
必多眩暈”。認為頭痛、眩暈是肝火厥逆所致。
《丹溪心法》說:“無痰不眩,無火不暈”。認為痰與
火是引起本病的另一種病因。
病因病機
 臟腑陰陽氣血失調所致。
 其病理基礎是肝腎本虧,陽亢失度。
 病性有虛實之別:
虛證多為陰精虧損,氣血虛乏或陰陽兩虛
實證多為風、火、痰、瘀內生。
 病理特徵為本虛標實,風火痰瘀標實症狀往往
是在肝腎陰虧的基礎上產生。
辯證分型
 脾虛痰阻,清陽不升
 氣滯血瘀,經脈不通
 腎陰不足,肝陽上亢
脾虛痰阻,清陽不升
臨床上許多高血壓的患者體型偏胖,多為痰盛體
質。若治療失誤過用、重用寒涼之品,戕害脾胃,
導致脾虛濕盛。
 鄧鐵濤以脾虛痰阻辨證,以益氣健脾、祛瘀活血
為法,獲得良效。
 胡睿認為,頑固性高血壓症見形體肥胖,眩暈,頭重
如裹,胸悶噁心,食少多寐,倦怠乏力,舌淡紅、苔白
膩,脈濡滑,此類患者多伴有糖尿病或高脂血症,治
宜燥濕祛痰,健脾和胃,活血化瘀,方用半夏天麻白
術湯加減。

氣滯血瘀,經脈不通
 研究發現,高血壓病多兼有明顯的血瘀證,應用
活血化瘀藥物治療效果顯著。實驗證明,血瘀
證的形成與體內脂質代謝紊亂、血管內皮功
能及凝血機制失常的病機相似,這些因素在病
理學上都是高血壓病形成的危險因素。馬紅
梅運用補陽還五湯治療頑固性高血壓30例,總
有效率86. 7%。
 張清奇從血瘀入手,對頑固性高血壓採取滋補
肝腎,調和氣血等治則,使用補氣活血等藥物,
治療27 例,總有效率85. 2%。
腎陰不足,肝陽上亢



馬彥平認為,多由火盛傷陰,肝失濡養,或腎水不足,水不
涵木,導致肝腎虧虛,肝陽上亢,上擾清空而頭痛、眩暈。
藥物可選用天麻、鉤藤、石決明、牛膝、杜仲、桑寄
生、牡蠣、生龍骨等,其中天麻、鉤藤、石決明能平肝
潛陽,牛膝、杜仲、桑寄生以補肝腎,龍骨、牡蠣重鎮
潛陽。
顧小鳴採用平肝潛陽法治療頑固性高血壓,總有效率91.
2%。另外,肝腎同源,精血互生,滋腎水所以柔養肝體,肝
之陰陽能否達到相對平衡,取決於腎水之充足與否,故
有“欲陽之降,必先滋其陰”之說。
張伯禮指出:“鎮攝潛陽屬急則治標之法,而亢陽之降,當
滋陰養血培其本。
針刺治療
 李吉梅採用降壓藥物配合針刺辨證治療頑固
性高血壓患者25例,以雙側曲池、合谷、內關、
足三里為主穴,辨證配穴,施平補平瀉手法。1
天1次, 10 天1 個療程, 治療2 個療程, 有效率為
92. 0%。
 沈志坤等採用針剌足三裡同時口服降壓藥物
硝苯地平Nifedipine緩釋片, 1次20mg, 1天2次,
治療頑固性高血壓25例,療效優於單用硝苯地
平。
王國斌教授辨治高血壓病經驗
 病症結合,需分期論治
 辨病用藥與辨證論治相結合
 注重中西醫互補
 宣導未病先防的治未病思想
病症結合,需分期論治
 教授經過幾十年的臨床實踐,認為其病因病機
為風痰火所在,治療當宗“虛者補之,實者泄
之”,“閉者通之”,“脫者固之”,“治風先活血,
血活風自滅”的原則。
 綜急則治標,緩則治本的原則,治標可用瀉火熄
風,平肝,潛陽開竅等法,治本多以滋陰,柔肝育
陰益氣等為法,具體當辨證施治靈活運用。
病症結合,需分期論治
從高血壓病自然病程來看,認為其症候演變的規
律是:
 1期高血壓病(早期)僅是肝腎陰陽失調,多表現為
肝陽上亢或腎陰虛,治宜滋陰補腎,平肝潛陽,方用
建瓴湯加味,儘快恢復肝腎陰陽動態平衡,防止病
情發展,因此早期之高血病,只要能夠合理治療,大
多可以治癒。
 2期高血壓病(中期)陰虛漸甚,陽亢有化風之勢,兼
有風痰瘀阻,治宜滋陰補腎,鎮肝熄風,化瘀祛痰,方
用鎮肝熄風湯和桃紅四物湯加減。

病症結合,需分期論治
 3期高血壓病(晚期)
,隨著病情的發展,多涉及
心腦腎等主要臟器的實質損害,終將成為陰陽
兩虛之證,治宜填精補腎,稍佐溫陽之品。此時
已是被動治療,失去了早期治療良機。
辨病用藥與辨證論治相結合
教授根據多年臨證經驗,主張在辨證施治的基礎
上,應結合現代藥理研究的成果,適當應用部分具
有降壓作用的中草藥,提高中藥的降壓效果。按
藥物的主治與功用分類,主要有:
 ①平肝熄風類,如鉤藤、天麻、草決明、石決明、
龍骨、牡蠣、代赭石、茺蔚子、地龍、羚羊角等
 ②清熱瀉火類,如夏枯草、龍膽草、梔子、黃芩、
黃連、黃柏、知母、菊花、槐花、大黃、玄參等
 ③活血化瘀類,如桃仁、紅花、土元,赤芍、丹皮、
當歸、益母草、牛膝、丹參、三七等

辨病用藥與辨證論治相結合


④化濕利水類,偏於淡滲利水者有豬苓、茯苓、澤瀉、
車前草(車前子) 、玉米須,冬瓜皮等;偏於祛風除濕者
有葛根、羌活、絡石藤、白花蛇舌草等
⑤補益類,如溫補陽氣的黨參、黃芪、杜仲、淫羊藿、
鹿茸、肉桂、巴戟天、肉蓯蓉、核桃仁;滋陰補血的白
芍、何首烏、熟地黃、山茱萸、枸杞子、桑寄生、黃
精、炒棗仁、龜板、鱉甲等;根據有關的藥理學研究這
些中藥除了具有一定降壓外,還分別具有鎮靜、利尿、
降血糖、降血脂等作
注重中西醫互補
 他認為中醫與西醫在高血壓病治療目標與原
則方面是一致的。高血壓病的治療目標是通
過降壓治療,最大限度的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病
死率和致殘的危險性。因此,在降壓治療的同
時預患者檢查出來的所有可逆性危險因素(如
吸煙、高脂血症、糖尿病) ,同時適當處理病
人存在的各種臨床情況。這與中醫學關於
“整體觀”、“辨證施治”、“治病求本”
的思想是相吻合的。
注重中西醫互補
 在治療方面,教授認為中藥與西藥各有所長,臨
證不可執于一端,應衷中參西。西藥的優勢在
於降壓作用迅速,尤其是近年來研製出來的許
多強效降壓藥物,或聯合應用使得高血壓急症
患者在一般情況下可達到理想降壓的效果。
宣導未病先防的治未病思想
 他認為本病是慢性病,病情發展緩慢,病程
長,“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若早期聽之任之,
未作及時治療,一旦病情進一步發展,肝陽暴亢,
化風化火,風火相煽,挾火挾痰,痰阻脈絡,侵腦
閉竅,出現劇烈頭痛、肢體麻木,甚至中風昏厥,
歪僻不遂等高血壓腦病和腦卒中的症候。治
療急當平肝熄風,豁痰開竅以挽危局。此時已
是被動治療,失去了早期治療良機,且預後較差。
宣導未病先防的治未病思想
 因此根據中醫“上工治未病”的指導思想,提
倡未病先防,應採取以下措施:
 ①保持胸懷開闊,心情舒暢樂觀,防止七情內傷
 ②注意勞逸結合,節制房事,切忌縱欲過度
 ③定期作健康檢查,有助於對本病早期發現
宣導未病先防的治未病思想
 ④少食或禁食油炸,燒煎,烤食物及蛋黃、動物
內臟等高膽固醇食品
 ⑤盡可能戒煙戒酒
 ⑥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有利於調暢全身氣血,
以促臟腑功能協調。
參考資料











盧焯明,梁慕筠,. 梁慕筠主任醫師辨證論治高血壓病的經驗介紹 光明中
醫,2009陳豪,方祝元,.
中醫藥治療頑固性高血壓述略. 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2009,(7).
駱昌芹,. 高血壓的中藥療法. 家庭中醫藥,2009,(9).
郜志宏,. 淺談中醫藥在高血壓防治中的運用.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
育,2009,(4).
譚榮斌,. 原發性高血壓病中醫辨證治療. 中國實用醫藥,2008,(6).
朱荃,. 以現代醫學原理探討高血壓病的中醫藥治療. 江蘇中醫藥,2007,(10).
唐蜀華,. 如何把握中醫藥治療高血壓病的相對優勢. 江蘇中醫藥,2007,(10).
齊建軍,. 中西醫結合治療高血壓病. 中國中醫急癥,2009,(6).
中醫內科證治學 陳榮洲 主編 弘祥出版社
方劑學 唐娜櫻 主編 中國醫藥大學 長庚大學 出版
http://www.hypertension.org.tw/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