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質量守恆定律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化學之父 拉瓦節  主要貢獻 1.將普利士利實驗的「新空氣」命 名為 氧 。 2.提出物質燃燒是與 氧 作用的觀念 質量守恆 3.提出 定律 普利士利實驗 拉瓦節 法國人 A. Lavoisier 西元 1743-1794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課程名稱:質量守恆定律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化學之父 拉瓦節  主要貢獻 1.將普利士利實驗的「新空氣」命 名為 氧 。 2.提出物質燃燒是與 氧 作用的觀念 質量守恆 3.提出 定律 普利士利實驗 拉瓦節 法國人 A. Lavoisier 西元 1743-1794

課程名稱:質量守恆定律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化學之父 拉瓦節
 主要貢獻
1.將普利士利實驗的「新空氣」命
名為 氧
。
2.提出物質燃燒是與 氧 作用的觀念
質量守恆
3.提出
定律
普利士利實驗
拉瓦節
法國人
A. Lavoisier
西元 1743-1794
實驗探討一
碳酸鈉與氯化鈣反應
 寶特瓶內裝 氯化鈣 水溶液;試管內裝
 m1 = m2 = m3 。
m1
m2
碳酸鈉 水溶液
m3
傾倒使之反應
稱量反應前質量
稱量反應後質量
稱量反應後質量
(打開蓋子)
實驗探討二 大理石與鹽酸反應
 寶特瓶內裝 大理石 碎石;試管內裝 鹽酸
>
 m4 = m5
m6 。
m4
m5
水溶液
m6
傾倒使之反應
稱量反應前質量
稱量反應後質量
稱量反應後質量
(打開蓋子)
實驗討論
 實驗短片:( 康軒媒體 ;7’47”)
 化學反應式:
白色沉澱
碳酸鈉 + 氯化鈣
→ 氯化鈉 + 碳酸鈣
Na2CO3 + CaCl2 → 2NaCl + CaCO3
碳酸鈣 + 鹽酸
→ 氯化鈣 + 水 + 二氧化碳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質量守恆定律
 質量守恆定律  拉瓦節貢獻卓著
1.內容
在化學反應中,
反應前所有物質的總質量恆等於反應後所有物質的總質量
2.驗證: 密閉 系統中( 和外界無質量交換 )
 一般化學反應均符合質量守恆定律(核反應除外)
 迷思
質量守恆定律是指『反應物總質量=生成物總質量』?
質量守恆定律
質量守恆定律  拉瓦節貢獻卓著
3.討論:
 定律:反應前總質量=反應後總質量
 反應物減少的質量=生成物增加的質量
反應物總質量=生成物總質量+剩餘的反應物質量
反應前總質量
反應後總質量
 完全反應時(完全是指反應物耗盡)
 反應物總質量=生成物總質量
蓋不蓋有啥關係
A組
潮
濕
鋼
絲
絨
B組
稀
鹽
酸
(戊) C 組 (己)
碳
酸
鈉
氯
化
鈣
貝
殼
 蓋不蓋與否,是否會影響反應前後的質量變化呢?
 端視其反應是否會和外界有質量交換
 m甲 < m乙;m丙 < m丁;m戊 = m己。
以原子說解釋『質量守恆定律』
 以「氫氣在氧中燃燒會產生水」之反應為例
氧分子:O2
1.氫分子:H2
2.反應式: 氫
+
氧
水分子:H2O
→水
+

☆ 化學反應是原子重排、原子不滅
(原子種類、數目及原子質量不變  可說明質量守恆定律)
範例解說一
 範例解說:
1.A 物質與B 物質反應能生成物質 C 和 D ,今有10克A和2
克B互相反應後,產生3克C、剩下1克A且B耗盡:
求產生的D 物質 8
克。
反應物總質量 生成物總質量
☆ 步驟一:列反應式
A
+
B
→
C
+
D
☆ 步驟二:表列前後質量
A
反應前:10
反應後: 1
+
B
2
0
→
C
0
3
+
☆ 步驟三:反應前總質量=反應後之總質量
10 + 2+ 0+ 0
=
1 + 0 + 3+ X
∴ X =8
D
0
X= 8
範例解說二
 範例解說:
2.將16公克的硫完全燃燒後,生成物重32公克,試問有多
少公克的氧參與反應? 16 公克。
氧 →
X =16
0
硫
反應前: 16
反應後: 0
+
16 + X+ 0
0 + 0 + 32
∴ X =16
=
二氧化硫
0
32
反應物總質量 =生成物總質量
 迷思:質量守恆定律是指『反應物總質量=生成物總質量』?
否;上式只在完全反應中才符合。
質量守恆定律應為『反應前的總質量=反應後的總質量』
範例圖說 鋼絲絨燃燒
鋼絲絨燃燒後與氧氣生成
氧化鐵變重。
遵循質量守恆定律
課程結束
Jim 212 Family 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