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中國人的語錄 論語 一、金玉良言 序曲 孔子的智慧語錄輯結成《論語 》,成為炎黃子孫千百年來的箴言 ,而古今中外亦有許多名言佳句皆 可成為我們立身處世之標竿。下列 文句可作為同學參考,同學可多參 考名人傳記或其他資料,找出更多 的名言佳句。 (1)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 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2) 無論哪一件事,只要從頭到尾徹底 做成功,便是大事。—孫文 序曲 (3) 三日不讀書,便覺得面目可憎,言 語乏味。—黃庭堅 (4)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 之。—劉備 (5)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 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 下。—老子 (6) 為學好像金字塔,要能廣大要能 高。—胡適 (7)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 隨。—韓愈 序曲 (8) 生活沒有目標,就像航海沒有指南 針。—法國大仲馬 (9) 活著就要學習,學習不是為了活 著。—英國培根 (10) 想像力比知識更為重要。—美國 愛因斯坦.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智慧中國人的語錄 論語 一、金玉良言 序曲 孔子的智慧語錄輯結成《論語 》,成為炎黃子孫千百年來的箴言 ,而古今中外亦有許多名言佳句皆 可成為我們立身處世之標竿。下列 文句可作為同學參考,同學可多參 考名人傳記或其他資料,找出更多 的名言佳句。 (1)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 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2) 無論哪一件事,只要從頭到尾徹底 做成功,便是大事。—孫文 序曲 (3) 三日不讀書,便覺得面目可憎,言 語乏味。—黃庭堅 (4)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 之。—劉備 (5)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 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 下。—老子 (6) 為學好像金字塔,要能廣大要能 高。—胡適 (7)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 隨。—韓愈 序曲 (8) 生活沒有目標,就像航海沒有指南 針。—法國大仲馬 (9) 活著就要學習,學習不是為了活 著。—英國培根 (10) 想像力比知識更為重要。—美國 愛因斯坦.

智慧中國人的語錄
論語
一、金玉良言
序曲
孔子的智慧語錄輯結成《論語
》,成為炎黃子孫千百年來的箴言
,而古今中外亦有許多名言佳句皆
可成為我們立身處世之標竿。下列
文句可作為同學參考,同學可多參
考名人傳記或其他資料,找出更多
的名言佳句。
(1)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
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2) 無論哪一件事,只要從頭到尾徹底
做成功,便是大事。—孫文
序曲
(3) 三日不讀書,便覺得面目可憎,言
語乏味。—黃庭堅
(4)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
之。—劉備
(5)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
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
下。—老子
(6) 為學好像金字塔,要能廣大要能
高。—胡適
(7)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
隨。—韓愈
序曲
(8) 生活沒有目標,就像航海沒有指南
針。—法國大仲馬
(9) 活著就要學習,學習不是為了活
著。—英國培根
(10) 想像力比知識更為重要。—美國
愛因斯坦
二、臺灣社會福利知多少
序曲
福利是指由某些人,特別是政府對
經濟有困難者提供幫助,以確保其生活
素質、生存及發展機會等,使其有利於
社會整體發展。
現代社會福利通常包括免費教育、
醫療救助、住屋保障、社會保險等。你
知道現今臺灣有哪些好的社會福利?而
有素養的國民該如何善用或提升社會的
整體福利?
一、自古英雄出少年
作者
介紹
孔子先世為宋國貴族,父親叔
梁紇是魯國的勇士,被封於陬邑,
孔子出生後,父親就去世了。孔子
在貧窮的環境下長大,曾自言:
「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孔子
生活的魯國,保存很多周代傳統文
化,在這樣的環境下激發了孔子保
存古代禮制的志向。
二、「知其不可為而為」的
理想堅持
作者
介紹
孔子曾任魯國司寇,但政治理想無法
宣揚,之後開始周遊列國,宣揚政治抱
負。孔子與其弟子曾經絕糧於陳、蔡,甚
至被圍困,但仍未改其淑世的初衷。晚年
重返魯國,刪述六經並撰寫《春秋》;廣
收弟子,實施「因材施教」、「有教無
類」的教育理念,首開私人講學之風。
三、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至聖先師」百代流芳
作者
介紹
孔子仕途雖失意,但他對中華文化
的影響卻十分深遠。從漢武帝「獨尊儒
術,罷黜百家」後,儒家便成為中國的
正統學術,若想飛黃騰達,或想實現政
治抱負,非要讀儒家之書不可。林語堂
說:「中國人身上流著兩種血液,一是
儒家,一是道家;得意時做儒家,失意
時做道家。」一語道盡孔子的偉大。
四、以「仁」存心,世界大同
作者
介紹
孔子思想以「仁」為中心,主張
克己復禮,學思並重,深深影響後代
的讀書人,並以此推展出「修身、齊
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而期許
世界大同更成為中國讀書人所追求的
理想目標。
五、桃李滿天下,四科十哲
弟子
作者
介紹
孔子周遊列國倡導仁政未成後,回鄉
教育學子,其中卓然有成者共有十人,稱
作「四科十哲」。分為「德行」、「言
語」、「政事」、「文學」四類別。
十哲根據《論語‧先進篇》一章中十
大弟子而得名:「從我於陳、蔡者,皆不
及門也。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
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
季路。文學:子游、子夏。」。
〈幽蘭操〉 王菲主唱 《孔子:決戰春秋》 電影主題曲MV
一、語錄體的經典
題解
介紹
孔子逝世後,門人將其生前
言論編錄為《論語》,此書成為儒
家重要的學說,也是中國人的必讀
經典。南宋時朱熹將《大學》、
《論語》、《孟子》、《中庸》合
稱為「四書」,此書的價值更日益
增進。
二、精彩篇章舉隅
《論語》一書博大精深,本文
收錄幾則重要篇章,讓同學了解孔
子其人及其書的精要。
題解
介紹
《論語·衛靈公》
朱熹《四書集注》
一、孔子人格精神
課文
學習
在本課的章節中可窺知「孔子
人格精神」之一、二,請同學討論
以下篇章所表現出的意義。
1、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
少者懷之。」
—表現出孔子關懷社會的仁愛
胸懷。
2、子曰:「…不義而富且貴,
課文
學習
於我如浮雲。」
—孔子的安貧樂道。
3、子曰:「…其為人也,發憤
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
將至云爾! 」
—孔子自述為人性情。
課文
學習
4、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
誨人不倦…」
—孔子對學習及教育的自我
期許。
5、子曰:「鄉原,德之賊也。」
—孔子對敗壞道德者的批評。
二、何謂「狂者」與「狷者」
課文
學習
「狂者進取」,狂者進取於善
道,是過於激進的人;「狷者有所不
為」,狷者守節無為,則是過於保守
的人。
這兩種人的行為皆不符合儒家的
中庸哲學,但狂者有進取心,狷者不
會做不善之事,所以都還是可取的人
才。
一、人生不NG,努力當及時
課文
討論
孔子以「志學」、「而立」、
「不惑」、「知天命」、「耳順」、
「從心所欲不踰矩」等自述其進德
修業的生命歷程,請同學思考一下
如何才能讓此生無悔精彩?
二、「無伐善,無施勞」
的道德修養
課文
討論
顏回是《論語》中「四科十哲」之
一,名列德行科之首。顏回對自己的期許
是「無伐善,無施勞」,同時又能「不遷
怒,不貳過」。不喜歡自誇,又沒有當官
的顏回在當時並沒有顯赫的名聲,但他的
德行修養遠遠超過其他弟子。孔子曾經
說:「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日月
至焉而已矣。」現代學子該如何在多元競
爭的環境下展現自我卻又不驕矜自滿呢?
一、閱讀《為自己出征》
青春年少應該是充滿生命熱力的,
正如隨時隨地準備上馬比武、拯救受難
公主的武士。
課後
學習
你、我、他,在繁忙人世、日復一
日的生活與工作中,為保護自己,穿上
了層層包裹的沉重盔甲。孔子在他的年
代中穿上他的盔甲,明知不可為仍堅持
其淑世的理想,為自己在歷史長河中留
下永恆不朽的印記。
課後
學習
但書中的武士沒有如此幸運,有
一天,武士發現盔甲竟然再也脫不下
來了。為了認識真正的自我,為了學
習如何愛自己,也學會如何愛別人,
他帶著吱軋作響的盔甲,穿過三座古
堡,克服面對獨處時的恐懼,接受真
正的自己…。
人生應該是充滿自主性的,想想
看你將如何決定自己的人生?請讀完
這本書後以「為自己出征」為題,創
作一篇作文來表述自己的心志。
二、中國經典通通樂
讀書要求貫通切忌囫圇吞棗,以下聯考試
題是否難不倒你?開始測試一下吧!
課後
學習
(一)儒家的管理思想,本質上屬於修己治人的德治主義
。首先,儒家認為(A)____,一個團隊的好壞,
取決於領導者的品德操守,領導者若能以身作則,
團隊素質自然會因此而提昇。所以儒家在管理方式
上主張(B)_____,從根本上建立是非善惡的
觀念,如此自能匯聚每一份追求卓越的力量。至於
領導者應如何對待被領導者,就儒家而言,這無非
是「人應如何對待人」的問題。除了消極方面要做
到(C)____,更要有一種(D)____積極
而開闊的胸襟。綜合而言,正是孟子所說的「所欲
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
課後
學習
參考答案:
(一)
(A)「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
正」。
(B)「道之以德,齊之以禮」
(C)「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D)「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87年學測】
課後
學習
(二)現代社會講求高EQ,然而和諧的人際關係 ,
必須以「無怨」為基礎。針對如何減低人我之間
的怨,《論語》中有許多精闢的見解。例如埋怨、
生氣往往來自他人輕忽我們的才能、誤解我們的
理想,所以孔子便以(A)_____勸勉我們
在此情況下要處之泰然。而當別人對我們產生怨
尤,我們便該反省自己是不是錯了什麼?(B)
____就是提醒我們:凡事貪好處、佔便宜,
必定惹人討厭。相反的,如果凡事設身處地為人
著想,自然到哪裡都不會得罪人,正是孔子說的
(C)____。至於若遭別人欺負,該以什麼
態度回應呢?孔子認為應該(D)____才能
維持人與人之間公平、合理的相處之道。
課後
學習
參考答案:
(二)
(A)「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B)「放於利而行,多怨」
(C)「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
怨,在家無怨」
(D)「以直報怨」
【91年學測】
新興高中 陳慈炘老師 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