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師培中心 實習輔導教師( mentor)培育方案 教學觀察分析(一)(二) 主講:顏佩如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副教授 04-2218-3053;[email protected] 資料來源: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副教授 呂錘卿 。吳俊憲(2008)。教師專業發展評 鑑之 教學觀察系統。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97.07.01。臺中縣國教輔導團專業成長研習。等 【教學觀察分析】教學大綱 任課教師:顏佩如副教授 研 究 室:求真樓10F1053R 電 話:04-2218-3053 開課對象:實習輔導教師( mentor) 上課節數:3/週;二週共6節 上課時間:10月8日、10月15日(星期三)下午14:00-17:教室:求真樓k510 講授者: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系暨課程與教學研究 所專任副教授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 顏佩如.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師培中心 實習輔導教師( mentor)培育方案 教學觀察分析(一)(二) 主講:顏佩如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副教授 04-2218-3053;[email protected] 資料來源: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副教授 呂錘卿 。吳俊憲(2008)。教師專業發展評 鑑之 教學觀察系統。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97.07.01。臺中縣國教輔導團專業成長研習。等 【教學觀察分析】教學大綱 任課教師:顏佩如副教授 研 究 室:求真樓10F1053R 電 話:04-2218-3053 開課對象:實習輔導教師( mentor) 上課節數:3/週;二週共6節 上課時間:10月8日、10月15日(星期三)下午14:00-17:教室:求真樓k510 講授者: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系暨課程與教學研究 所專任副教授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 顏佩如.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師培中心
實習輔導教師( mentor)培育方案
教學觀察分析(一)(二)
主講:顏佩如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副教授
04-2218-3053;[email protected]
資料來源: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副教授 呂錘卿 。吳俊憲(2008)。教師專業發展評
鑑之 教學觀察系統。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97.07.01。臺中縣國教輔導團專業成長研習。等
【教學觀察分析】教學大綱
任課教師:顏佩如副教授
研 究 室:求真樓10F1053R
電 話:04-2218-3053
開課對象:實習輔導教師( mentor)
上課節數:3/週;二週共6節
上課時間:10月8日、10月15日(星期三)下午14:00-17:
00
教室:求真樓k510
講授者: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系暨課程與教學研究
所專任副教授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 顏佩如
教學大綱
壹、前言(為甚麼要做教室觀察 )
貳、教學觀察之概念
參、教學觀察之流程與實施
包括:教學觀察前會談、教學觀察、教學觀察後會談等
肆、教學觀察之工具介紹
伍、教學觀察之實作與練習
陸、結語
資料來源:吳俊憲(2008)。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 教學觀察系統。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
97.07.01。臺中縣國教輔導團專業成長研習
壹、前言
*觀察:台灣式幽默
*為甚麼要做教室觀察
◎為甚麼要做教室觀察
˙能學到同理心(to achieve empathy)
˙建立合作的關係
˙能成為較務實
˙能建立方向
˙能獲得自信
˙能相互影響或散發熱情
˙能成為較有彈性( Borich, 1999)
資料來源: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副教授 呂錘卿 。
貳、教學觀察之概念
觀察之意義
觀察常見於日常生活之中,但大多係無
目的性、方向性
觀察的過程:描述、解釋、預測
良好的觀察包含:看→紀錄→判斷
觀察的正確性和完整性端賴個人的知識、
經驗和專業背景
資料來源:吳俊憲(2008)。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 教學觀察系統。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
97.07.01。臺中縣國教輔導團專業成長研習
教學觀察之意義
teaching observation / classroom observation
針對教室內外的情境脈絡、教師的各種
教學行為和方法、學生的學習情形及教
材的使用等方面,進行系統化的描述、
記錄、解釋、分析及預測的歷程。
資料來源:吳俊憲(2008)。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 教學觀察系統。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
97.07.01。臺中縣國教輔導團專業成長研習
教學觀摩v.s. 教學觀察
兩者目的不同:
「教學觀摩」主要目的在於教學演示,
供前往觀看的該領域教師,或實習生互
相學習和專業對話。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採用的「教學觀察」
方式,則是由校內「評鑑小組」指定的
「評鑑教師」進行教學評鑑。擔任教學
觀察的評鑑教師以1-3人為宜,人數過多
可能干擾正常教學之進行。
資料來源:吳俊憲(2008)。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 教學觀察系統。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
97.07.01。臺中縣國教輔導團專業成長研習
為何要進行教學觀察
教室具有多樣的組成要素(如教師、學生、環境、教材
等) ,其特性大致包括四部分(Borich,1994:13-17) :
變動快速
立即回饋
經常中斷
社會互動/團體歷程
資料來源:吳俊憲(2008)。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 教學觀察系統。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
97.07.01。臺中縣國教輔導團專業成長研習
觀察者效應
觀察者的出現,容易對教室互動產生的影響:
局內人vs.局外人
主觀性vs.客觀性
霍桑效應
亢奮效應
資料來源:吳俊憲(2008)。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 教學觀察系統。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
97.07.01。臺中縣國教輔導團專業成長研習
著名的「霍桑研究」(Hawthorne Works Studies)
1924年美國西方電氣公司(Western Electric Company)霍桑廠
(Hawthorne Plant)所做長達十二年的系列研究。最開始的研究是探
討「不同照明度對工作表現的影響」,研究中意外發現早先所假
設「照明度對績效有影響」並非決定性,甚至關聯性不大,反而
是研究進行時各種實驗處理對生產效率都有促進作用,後續研究
證實受試者對於新的實驗處理會產生正向反應,即行為的改變是
由於環境改變(實驗者的出現),而非由於實驗操弄造成,這種假
設性效果目前我們常稱之為「霍桑效應」。
在霍桑研究中,引進了讓工作者向上說出心中的不滿情緒,而
傾聽者不可以給予否定式的批評,亦即只傾聽就好,而不去回應。
研究結果中發現,因為工作者的不滿情緒有了一個發洩的管道,
壓力減少,工作效能竟然增加,這也就被社會心理學家稱為霍桑
效應了。 霍桑效應的原因是:
1)上級尊重及關懷下級。
2)下級自尊心提升,因為感受到自己受到尊重,所以自我覺醒。
3)產生了良性的互動關係,下級努力工作。
霍桑效應可謂是人際關係學派的起源。
教學觀察之目的(一)
Borich(1994) 提出,教學觀察的目的有五:
幫助教師察覺許多教學行為是否適切
提供教師瞭解和選擇多樣的教學方法或策略
提供改進的資訊來幫助解決教學上的問題
避免重蹈覆轍,教師間彼此給予建議也有助益
有助於提升教學效能
資料來源:吳俊憲(2008)。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 教學觀察系統。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
97.07.01。臺中縣國教輔導團專業成長研習
教學觀察之目的(二)
另一雙「善意」的眼睛
瞭解教學的優缺點
建立同儕觀察的觀念
提升教學的效能
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增進學習成效
資料來源:吳俊憲(2008)。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 教學觀察系統。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
97.07.01。臺中縣國教輔導團專業成長研習
教學觀察之種類
正式觀察vs.非正式觀察
結構式觀察vs.非結構式觀察
參與觀察vs.非參與觀察
資料來源:吳俊憲(2008)。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 教學觀察系統。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
97.07.01。臺中縣國教輔導團專業成長研習
國外重要的教學觀察系統
佛蘭德斯(Flanders)的互動分析類別系統
(the Flanders Interaction Analysis Categories,簡稱
FIAC)
註:參考周玉真譯(1999),如何進行教室觀察(頁39-57),
臺北:五南。
參、教學觀察之流程與實施
教學觀察之流程圖
觀察前會談
被
觀
察
者
觀
察
者
教學觀察
觀察後會談
資料來源:吳俊憲(2008)。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 教學觀察系統。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
97.07.01。臺中縣國教輔導團專業成長研習
教學觀察的先決條件一
在互信的氣氛下與教師進行會談:目標
一致、瞭解、尊重。
藉以獲得信賴感並去除防衛心。
有信任:接受建議。
沒信任:馬耳東風、建議當批評。
觀察者與被觀察者互相討論「要觀察什
麼」、「想要達到什麼目的」。
資料來源:吳俊憲(2008)。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 教學觀察系統。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
97.07.01。臺中縣國教輔導團專業成長研習
教學觀察的先決條件二
觀察範圍--教師與學生的行為及經驗
教師:講解能力/發問技巧/教學溝通/媒
體運用/學生行為管理/教學準備等。
學生:學生行為性與非行為性的表現。
環境:教室內外的情境脈絡。
教材:教材的使用狀況。
資料來源:吳俊憲(2008)。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 教學觀察系統。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
97.07.01。臺中縣國教輔導團專業成長研習
教學觀察的先決條件三
希望藉由另一雙「善意」的眼睛來幫助
教師瞭解教學的優缺點、提升教學的效
能,而非帶著「雞蛋裡挑骨頭」的心態
來觀察教師的教學。
資料來源:吳俊憲(2008)。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 教學觀察系統。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
97.07.01。臺中縣國教輔導團專業成長研習
教學觀察的先決條件四
儘量避免觀察者效應造成教室互動的影
響,維持觀察時的主、客觀立場平衡 。
資料來源:吳俊憲(2008)。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 教學觀察系統。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
97.07.01。臺中縣國教輔導團專業成長研習
教學觀察前的重點準備工作
召開觀察前的會談會議並完成下列工作:
被觀察者及學生特性之背景資料說明
確認觀察使用工具
確認教學進度(含單元名稱、教學目標、授課
內容、教學流程、教學方法及評量等)
告知被觀察者會談內容絕對保密,並在未來可
以獲得必要的協助
資料來源:吳俊憲(2008)。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 教學觀察系統。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
97.07.01。臺中縣國教輔導團專業成長研習
觀察前會談
觀察前會談主要目的在確認教師所關注
的,並轉換為要觀察的行為;其次是決
定在教室觀察中,要紀錄何種教學資料;
再次是提供機會給教師和其他教師溝通,
了解他的獨特班級情境和教學型態
(teaching style) 。
資料來源: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副教授 呂錘卿 。
觀察前會談的技術
觀察前會談的技術有下列七項(Acheson & Gall
2003: 124-132):
˙確認教師所關注的教學重點。
˙轉換教師的關注重點為要觀察的行為。
˙確認改進教師教學的可能程序。
˙協助教師設定自我改進目標。
˙安排教室觀察時間。
˙選擇觀察工具和要觀察的行為。
˙澄清所要記錄的教學內涵(instructional context)
資料。
資料來源: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副教授 呂錘卿 。
影片欣賞與分析
另一雙眼睛(二)會談技術及其實務
(一)會談技術 (38分鐘)
教學觀察中的資料蒐集工作
觀察時間至少為一節課,必要時可視情形增加觀
察次數
進入教室並選定適當的觀察位置,儘量減低對師生
的干擾
檢查教學觀察工具及視聽設備
開始進行觀察及記錄
蒐集學生學習的相關資料(如作業、學習單等)
資料來源:吳俊憲(2008)。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 教學觀察系統。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
97.07.01。臺中縣國教輔導團專業成長研習
教室觀察方法與內容
廣角鏡
廣角鏡的觀察技術是沒有特定焦點或目的。
˙軼事紀錄和錄音紀錄(anecdotal records and
script taping):即簡要紀錄教室內所發生的重要
事件(Acheson & Gall 2003: pp.190-194)。
˙影音紀錄(video and audio recordings) (Acheson
& Gall 2003: pp.194-199)
資料來源: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副教授 呂錘卿 。
教室觀察方法與內容
○選擇性逐字紀錄
教室觀察者在觀察教師教學前,事先與教師協商,共
同決定所要觀察、紀錄的口語事件,然後在教學過程
中將有關此一口語事件,一字不漏地紀錄下來,在紀
錄中強調語言內容的正確性。從所紀錄的資料中,分
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語言行為,以及顯現的教學行
為(口語)問題,提供教師改進的參考。下列五項觀
察內涵可做參考(Acheson & Gall 2003: pp.150-168)
˙紀錄教師發問
˙紀錄建構式對話(概念建構)
˙紀錄教師回饋
˙紀錄教師結構性的陳述:教師如何陳述以引導、協助
學生能專注於單元目標、組織、及重點。
˙紀錄教室管理的陳述
資料來源: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副教授 呂錘卿 。
教室觀察方法與內容
○以座位表的觀察紀錄(seating chart observation
records)
˙投入行為觀察(engaged behavior)
是指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將心力投注於課業活動
的行為,如對正在進行的教學活動予以注視、
傾聽、提出問題、適當表達意見、做作業等。
與此相反的則是「非投入行為」,是指學生未
參與課堂的課業活動,包括教師在進行課業活
動而學生未投入學習,以及學生配合教師正在
進行的非課業活動。
資料來源: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副教授 呂錘卿 。
教室觀察方法與內容
○以座位表的觀察紀錄(seating chart observation records)
語言流動(verbal flow)
乃觀察並記錄教室中,誰對誰說話的技巧。如教師問學生、學生
回答教師、教師稱讚學生、學生提問教師、學生對學生說話等。
觀察者可將上課的行為分為四類:教師問問題、學生問問題、教
師正向反應、教師負向反應。語言流動的資料,可顯示教師的座
位偏好、學生偏好及語言行為偏好(Acheson & Gall 2003: pp.178183)。
˙移動型態(movement patterns)
即用以紀錄教師在上課中,教師與學生移動的情形。這種工具較
適用於教師監督、協助學生練習工作、學生分組討論等的教學型
態。觀察者的任務是紀錄教師與學生如何從教室一端移動到其他
地方。重點是放在教師的移動上,了解教師是否運用來回走動以
幫助學生和吸引學生注意力,也可了解學生是否因為想躲避作業
或根本無事可做而到處移動(Acheson & Gall 2003: pp.183-188)。
資料來源: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副教授 呂錘卿 。
教室觀察方法與內容
○檢核表或評定量表(checklists, rating
scales)
˙教師評鑑評定量表(teacher evaluation
rating scales)
資料來源: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副教授 呂錘卿 。
教室觀察方法與內容
○其他教室觀察內容
˙班級學習氣氛
˙教學清晰
˙教學多樣化
˙教師的任務偏向
˙學生高層次思考和學習結果表現(Borich,
1999)
資料來源: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副教授 呂錘卿 。
影片欣賞與討論
另一雙眼睛(一)教室觀察技能及其練
習
(一)教室觀察技能(56分鐘)
資料來源:國立教育資料館。
教學觀察後的分析與省思
召開觀察後的會談會議,並進行分析與省思:
儘量在觀察後三天內召開會談會議
整理觀察紀錄
引導被觀察者瞭解教學優勢與建議改進
方向
資料來源:吳俊憲(2008)。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 教學觀察系統。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
97.07.01。臺中縣國教輔導團專業成長研習
觀察後會談
教室觀察後會談,應注意以下原則(Acheson &
Gall 2003: pp.136-142):
˙依據觀察前設定目標所觀察資料,提供教師回
饋。
˙肯定教師表現良好的教學行為
˙誘發教師之推論、選擇、及情感(elicit the
teacher’s inferences, options, and emotions)。
˙鼓勵教師去思考替代方法和解釋。
˙提供教師練習和比較的機會。
資料來源: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副教授 呂錘卿 。
教室觀察中的溝通技巧
以下七個技巧可供參考(Acheson & Gall 2003: pp.113118)
˙為教師之表現和成長給予特別讚美。
˙聽的得比說的多。
˙認知、改述、及運用教師所說的話(acknowledge,
paraphrase, and use what the teacher is saying)。
˙提出澄清問題。
˙避免給予直接指導。
˙提供語言支持。
˙認知並運用個人的感受。
資料來源: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副教授 呂錘卿 。
影片欣賞與討論
另一雙眼睛(二)會談技術及其實務
(一)會談技術 (38分鐘)
(二)會談技術及其實務(一) (49分鐘)
肆、教學觀察之工具
~教學觀察表
•教學觀察表之評鑑內容
課程設計與教學
班級經營與輔導
•課程設計與教學之評鑑向度
教材呈現:
教學方法:
學習評量:
•班級經營與輔導之評鑑向度
班級經營:
•課程設計與教學之評鑑指標
評鑑指標
適切呈現教材內容
善用教科用書
清楚講解教學內容
教學方法 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
掌握學習原則進行教學
善用教學資源輔助教學
學習評量 適切實施學習評量
善用學習評量結果
評鑑向度
教材呈現
•班級經營與輔導之評鑑指標
評鑑向度
評鑑指標
班級經營
營造良好互動的班級氣
氛
建立有助於 學生學習
的班級常規。
營造安全且有助於學習
的情境
教學觀察表
壹、基本資料
教師姓名:__ 任教學校:_ 任教年級:_
任教領域/科目:____
單元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級任/導師或科任/專任:____
觀察時間:_年_月_日_時_分
教學觀察表
貳、說明
1.本表每位教師至少實施一次,可視情形增加次數。
2.本表係由「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專業能力指標系
統」中,選出適合教學觀察之評鑑向度,向度由3至6
列表呈現。
3.表中各項指標之順序,可視實際教學現場需要作調
整。
4.評鑑係針對指標進行,表中檢核重點僅提供參考或
作為觀察之輔助紀錄(在□內註記),可視實際需要增
刪調整。
資料來源:吳俊憲(2008)。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 教學觀察系統。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
97.07.01。臺中縣國教輔導團專業成長研習
教學觀察表
貳、說明
5.表中參考檢核重點後標示(檔)者,表示可能在教
室觀察中無法獲得所需資訊,須藉助教學檔案資料進
行評鑑,故評鑑者僅須就其餘參考檢核重點之表現情
形作判斷。
6.評鑑者就各項評鑑指標之表現情形,勾選適當欄位
之表現水準(分為「優異」、「良好」、「尚可」、
「待改進」四等級),如有評鑑指標未在觀察中呈現,
則於表中勾選「未呈現」一欄。
7.表格欄位可視需要調整。
資料來源:吳俊憲(2008)。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 教學觀察系統。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
97.07.01。臺中縣國教輔導團專業成長研習
教學觀察表
評
鑑
內
容
評
鑑
向
度
評鑑指標
一、3 3-1適切呈
課 教 現教材內
程 材 容
設 呈
計 現
與
教
學
參考檢核重點
□ 3-1-1正確清楚
呈現教材
□ 3-1-2完整呈現
教學內容
□ 3-1-3由淺入深、
具邏輯性呈現教材
教師表現
事實摘要
敘述
表現水準
優 良
異 好
尚
可
待
改
進
未
呈
現
教學觀察表
評
鑑
內
容
評
鑑
向
度
評鑑指標
一、3 3-2善用教
課 教 科用書
程 材
設 呈
計 現
與
教
學
參考檢核重點
□ 3-2-1依學生學
習表現適切調 整
教學內容
□ 3-2-2依學生學
習表現提供必要的
補充教材(檔)
教師表現
事實摘要
敘述
表現水準
優 良
異 好
尚
可
待
改
進
未
呈
現
教學觀察表
評
鑑
內
容
評
鑑
向
度
評鑑指標
一、3 3-3清楚講
課 教 解教學內
程 材 容
設 呈
計 現
與
教
學
參考檢核重點
□ 3-3-1音量足夠、
發音咬字清楚、清
晰生動
□ 3-3-2適當運用
肢體語言表達教學
內容
□ 3-3-3適時歸納
教學重點
教師表現
事實摘要
敘述
表現水準
優 良
異 好
尚
可
待
改
進
未
呈
現
教學觀察表
評
鑑
內
容
評
鑑
向
度
評鑑指標
一、4 4-1運用有
課 教 效的教學
程 學 方法
設 方
計 法
與
教
學
參考檢核重點
□ 4-1-1教學進程允
當適中
□ 4-1-2善用問答技
巧(檔)
□ 4-1-3依教材性質
選擇適切的教學方
法
□ 4-1-4依學生學習
特性選擇適切的教
學方法(檔)
教師表現
事實摘要
敘述
表現水準
優 良
異 好
尚
可
待
改
進
未
呈
現
教學觀察表
評
鑑
內
容
評
鑑
向
度
評鑑指標
一、4 4-2掌握學
課 教 習原則進
程 學 行教學
設 方
計 法
與
教
學
參考檢核重點
□ 4-2-1教學活動能
引發學生的學習興
趣
□ 4-2-2教學活動能
結合學生的生活經
驗
□ 4-2-3提供學生適
切的練習
□ 4-2-4依學生不同
的需求實施補救或
充實教學(檔)
教師表現
事實摘要
敘述
表現水準
優 良
異 好
尚
可
待
改
進
未
呈
現
教學觀察表
評
鑑
內
容
評
鑑
向
度
評鑑指標
一、4 4-3善用教
課 教 學資源輔
程 學 助教學
設 方
計 法
與
教
學
參考檢核重點
□ 4-3-1善用校內
圖書館及軟硬體教
學設施(檔)
□ 4-3-2善用各種
網路及媒體教學資
源(檔)
□ 4-3-3善用家長
及社區資源(檔)
教師表現
事實摘要
敘述
表現水準
優 良
異 好
尚
可
待
改
進
未
呈
現
教學觀察表
評
鑑
內
容
評
鑑
向
度
評鑑指標
一、5 5-2適切實
課 學 施學習評
程 習 量
設 評
計 量
與
教
學
參考檢核重點
□ 5-2-2依實際需
要選擇適切的評量
方式(檔)
□ 5-2-6適時檢視
學生的學習情形
(檔)
教師表現
事實摘要
敘述
表現水準
優 良
異 好
尚
可
待
改
進
未
呈
現
教學觀察表
評
鑑
內
容
評
鑑
向
度
評鑑指標
一、5 5-3善用學
課 學 習評量結
程 習 果
設 評
計 量
與
教
學
參考檢核重點
□ 5-3-2對學生學
習的表現提供適時
的回饋建議
教師表現
事實摘要
敘述
表現水準
優 良
異 好
尚
可
待
改
進
未
呈
現
教學觀察表
評
鑑
內
容
評
鑑
向
度
評鑑指標
二、6 6-1營造良
班 班 好互動的
級 級 班級氣氛
經 經
營 營
與
輔
導
參考檢核重點
□ 6-1-2激發任教
班級榮譽感與凝聚
力
□ 6-1-3建立任教
班級良好的溝通方
式
教師表現
事實摘要
敘述
表現水準
優 良
異 好
尚
可
待
改
進
未
呈
現
教學觀察表
評
鑑
內
容
評
鑑
向
度
二、6
班 班
級 級
經 經
營 營
與
輔
導
評鑑指標
6-2營造安
全且有助
於學習的
情境
參考檢核重點
□ 6-2-1布置適當
的學習環境
□ 6-2-3營造適當
的學習情境
□ 6-2-5尊重學生
感受與想法
□ 6-2-6依學生不
同學習條件給予學
生期望
教師表現
事實摘要
敘述
表現水準
優 良
異 好
尚
可
待
改
進
未
呈
現
教學觀察表
評
鑑
內
容
評
鑑
向
度
二、6
班 班
級 級
經 經
營 營
與
輔
導
評鑑指標
參考檢核重點
6-3建立有
助於學生
學習的班
□ 6-3-2明訂合理
級常規
(檔)
的任教班級自治公
約,並公平執行
□ 6-3-3有效輔導
學生偏差行為
□ 6-3-4適時養成
學生基本禮貌與生
活規範
教師表現
事實摘要
敘述
表現水準
優 良
異 好
尚
可
待
改
進
未
呈
現
教學觀察表~
表現水準的判斷原則
評鑑重點在於指標,參考檢核重點可幫
助瞭解指標的達成
評鑑須建立評分者觀點的一致性
評鑑應就教學表現(或行為)事實進行判
斷,而非觀察者自己的推論
判斷原則:
完整性、有效性、全面性
資料來源:吳俊憲(2008)。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 教學觀察系統。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
97.07.01。臺中縣國教輔導團專業成長研習
教學觀察表~
表現水準的判斷原則(續)
完整性:教學行為是否展現評鑑指標內
容涵蓋所有面向。
有效性:教學行為是否有效達成評鑑指
標。
全面性:教學行為是否關照到每位學生
(如關照每位學生,兼顧群性與個性、性
別平等…) 。
教學觀察表~
表現水準的判斷(續)
教學時,評鑑指標的表現水準,可依檢核重點的
達成程度判定
檢核重點全部達成,達到「完整性、有效性」原
則,其表現水準是「良好」。
檢核重點全部達成,又有優良表現的行為,達到
「完整性、有效性、全面性」原則,表現水準是
「優異」。
檢核重點部分達成,達到「完整性」原則,表現
水準是「尚可」。
教學時,檢核重點未達成,表現水準是「待改
進」。
資料來源:吳俊憲(2008)。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 教學觀察系統。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
97.07.01。臺中縣國教輔導團專業成長研習
伍、教學觀察之
~實作與練習
教學觀察表~
實作與練習
教學示範帶(15分鐘)
引導與討論
未來省思
日本2010年願景(15分鐘)
資料來源日本DOCOMO公司
參考文獻
古富禎(2001)。從教室觀察紀錄做教學的反思。國教世紀,198,61-68。(Edd 903444)
呂錘卿(1997):國民小學班級學生投入行為之研究。台中師院學報,11,137-166。
李俊達(2003)。另一雙眼睛:教室觀察與會談技巧。課程與教學,6(4),175-182。(Edd
922038)
張德銳(1998):國小實習輔導人員臨床視導研習會訓練手冊。台北市: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張德銳(主講),段懿真(編纂)(2004)。教室觀察與回饋:另一雙眼睛。教育資料與研究,57,
128-130。(Edd 931581)
Acheson, K. A., & Gall, M. D. (2003). Clinical supervision and teacher development: preservice and
inservice applications. (5th ed.) New York: Wiley.
Borich, G. D. (1999). Observation skills for effective teaching. (3rd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Merrill.
Bushman, J. (2006). Teachers as walk-through partners. Educational Leadership, 63(6), 58-61.
Downey, C. J., Steffy, B. E., English, F. W., Frase, L. E. & Poston, W. K. (2004). The three-minute
classroom walkthrough: changing school supervisory practice one teacher at a time.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Kohut, G. F., Burnap, C., and Yon, M. G. (2007). Peer observation of teaching: perceptions of the
observer and the observed. College Teaching, 55(1), 19-25.
Krol, K., Veenman, S., & Voeten, M. (2002). Toward a more cooperative classroom: observations of
teachers’ instructional behaviors. Journal of Classroom Interaction, 37(2), 37-46.
資料來源: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副教授 呂錘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