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主要内容 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 固体废弃物中污染物迁移转化方式 (**)  固体废弃物环评主要内容(*) 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和防治措施 (**)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们在开发建设、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 活动中向环境排出的固体和泥状废弃物。  固体废弃物不适当堆置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和扬尘,污染 周围大气;经雨水淋溶或地下水浸泡,有毒有害物质随 淋滤水迁移,污染附近江河湖泊及地下水;同时淋滤水 的渗透、破坏土壤团粒结构和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影响 植物生长发育;大量未经处理的人畜粪便和生活垃圾又 是病原菌的孳生地。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固体废弃物就其来源可分成城市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 物和农业固体废物。  按污染特性可分为一般废物和危险废物。  危险废物泛指除放射性废物以外,具有毒性、易燃性、 反应性、腐蚀性、爆炸性、传染性因而可能对人类的生 活环境产生危害的废物。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大气 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主要内容 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 固体废弃物中污染物迁移转化方式 (**)  固体废弃物环评主要内容(*) 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和防治措施 (**)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们在开发建设、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 活动中向环境排出的固体和泥状废弃物。  固体废弃物不适当堆置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和扬尘,污染 周围大气;经雨水淋溶或地下水浸泡,有毒有害物质随 淋滤水迁移,污染附近江河湖泊及地下水;同时淋滤水 的渗透、破坏土壤团粒结构和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影响 植物生长发育;大量未经处理的人畜粪便和生活垃圾又 是病原菌的孳生地。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固体废弃物就其来源可分成城市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 物和农业固体废物。  按污染特性可分为一般废物和危险废物。  危险废物泛指除放射性废物以外,具有毒性、易燃性、 反应性、腐蚀性、爆炸性、传染性因而可能对人类的生 活环境产生危害的废物。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大气 

Slide 1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主要内容
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 固体废弃物中污染物迁移转化方式 (**)
 固体废弃物环评主要内容(*)
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和防治措施 (**)

1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们在开发建设、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
活动中向环境排出的固体和泥状废弃物。
 固体废弃物不适当堆置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和扬尘,污染
周围大气;经雨水淋溶或地下水浸泡,有毒有害物质随
淋滤水迁移,污染附近江河湖泊及地下水;同时淋滤水
的渗透、破坏土壤团粒结构和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影响
植物生长发育;大量未经处理的人畜粪便和生活垃圾又

是病原菌的孳生地。

2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固体废弃物就其来源可分成城市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
物和农业固体废物。
 按污染特性可分为一般废物和危险废物。
 危险废物泛指除放射性废物以外,具有毒性、易燃性、
反应性、腐蚀性、爆炸性、传染性因而可能对人类的生
活环境产生危害的废物。
3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大气
 堆放的固体废物中的细微颗粒、粉尘等可随风飞扬,从
而对大气造成污染。
 一些有机固体废物,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被微生物分
解,释放出有害气体,可不同程度上产生毒气和恶臭,
造成地区性空气污染。
 采用焚烧法处理固体废物,排出粉尘、HCl、Cl甚至二
噁英等污染物,已成为一些国家的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之一。
4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水
 固体废物弃置于水体,将使水质直接受到污染,严重危
害水生生物的生存条件。
 向水体倾倒固体废物,将缩减江河湖面有效面积,降低
其排洪和灌溉能力。
 在陆地堆积或简单填埋的固体废物,经雨水的浸渍和废
物本身的分解,将会产生含有有害化学物质的渗滤液,
对附近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危害。
5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土壤
 固体废物堆放,其中有害成分容易污染土壤。工业固体
废物特别是有害固体废物,经风化、雨雪淋溶、地表径
流的侵蚀,产生高温和有毒液体渗入土壤,能杀害土壤
中的微生物,改变土壤性质和土壤结构,破坏土壤的腐
解能力,导致草木不生。

6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人体健康
 固体废物露天存放、处理或处置过程中,其中的有害成
分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下会发生浸出,含有害成
分的浸出液可通过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和土壤等环境

介质直接或间接被人体吸收,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7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大气
 挥发——指把化学物质从液体转到气体相,大部分不可
控制。
大气释放源主要来自有害废物处置场、储存罐、贮
留池以及垃圾填埋场浸出液的释放。
挥发部分依赖于温度、蒸汽压及液相和气相间的浓
度差。
8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大气
 颗粒物质排放
废物处理操作会产生颗粒物排放,焚烧可以直接排
放颗粒物质。

更大的灰尘产生源是含有土壤处理的修铺工作(如
垃圾填埋场的开挖、覆盖)。
9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水体
 填埋场渗滤液的产生
降水直接落入填埋场;
地表水进入填埋场;

地下水进入填埋场;
处置在填埋场中的废物中含有部分水。
10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水体
 填埋场渗滤液中污染物
浸入废物的水首先是被固体废物材料吸着,当废物
含水率达到饱和状态时,水就通过重力运动流出。

渗滤液中污染物的成分和含量与废物成分、浸入速
率、污染物溶解度、废物与水的接触表面积、接触时
间和pH等因素有关。
11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3)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 填埋场渗滤液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渗滤液实际渗流速度: v  q /  e
污染物迁移速度: v '  v / R
d

滞留因子: R d  1 

b
e

土壤堆积干容重
Kd

吸附平衡分配系数
12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节 固体废物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

主要分为两大类型:
 第一类是对一般工程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由产生、
收集、运输、处理到最终处置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

包括以下内容:
 污染源调查(源识别,注意危险固废);

 污染防治措施的论证;
 提出最终处置实施方案。
13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节 固体废物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

主要分为两大类型:
 第二类是对处理、处置固体废物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
影响评价。主要包括:
 场址选择的合理性分析;
 填埋场的主要污染源;

 填埋场的主要影响分析;
 污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14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资源化

工业固废(煤矸石、锅炉渣、粉煤灰、钢渣等)
适当加工后可制成水泥、建筑材料等
生活垃圾(玻璃、塑料、有机质)
分拣后再利用

15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分类处置

一般堆存(不溶解、飞扬、变质,无恶臭、不散发
毒气的固废,如钢渣、废石等)
围隔堆存(含水率高的粉尘、污泥等,如粉煤灰)
填埋(大型块状以外形状废物,如城市垃圾)
焚化(焚化能缩小体积或重量的有机废物、污泥)

生物降解(微生物能降解的有机废物,如垃圾、粪便)
固化(有毒、有放射性的废物,如核废料等)

16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固体废物处置原则:

有毒有害废物尽量焚烧或化学处理后再处置(无害化);
无法无害化的毒害物质放在长期稳定的容器和设施内;
放射性废物必须固定、包装并放置在工程屏障内;
对一般废物的填埋必须保持周围环境的一致性;
有毒有害和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场必须经过预选和环评。

17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五节 固体废物管理
 设立专门的废物管理机构
 全过程管理
 固体废物最小量化
 实行废物交换

 废物审计
 建立废物信息和转移跟踪系统
 对废物贮存、运输、加工处理、处置实行许可证制度
18


Slide 2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主要内容
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 固体废弃物中污染物迁移转化方式 (**)
 固体废弃物环评主要内容(*)
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和防治措施 (**)

1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们在开发建设、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
活动中向环境排出的固体和泥状废弃物。
 固体废弃物不适当堆置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和扬尘,污染
周围大气;经雨水淋溶或地下水浸泡,有毒有害物质随
淋滤水迁移,污染附近江河湖泊及地下水;同时淋滤水
的渗透、破坏土壤团粒结构和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影响
植物生长发育;大量未经处理的人畜粪便和生活垃圾又

是病原菌的孳生地。

2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固体废弃物就其来源可分成城市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
物和农业固体废物。
 按污染特性可分为一般废物和危险废物。
 危险废物泛指除放射性废物以外,具有毒性、易燃性、
反应性、腐蚀性、爆炸性、传染性因而可能对人类的生
活环境产生危害的废物。
3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大气
 堆放的固体废物中的细微颗粒、粉尘等可随风飞扬,从
而对大气造成污染。
 一些有机固体废物,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被微生物分
解,释放出有害气体,可不同程度上产生毒气和恶臭,
造成地区性空气污染。
 采用焚烧法处理固体废物,排出粉尘、HCl、Cl甚至二
噁英等污染物,已成为一些国家的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之一。
4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水
 固体废物弃置于水体,将使水质直接受到污染,严重危
害水生生物的生存条件。
 向水体倾倒固体废物,将缩减江河湖面有效面积,降低
其排洪和灌溉能力。
 在陆地堆积或简单填埋的固体废物,经雨水的浸渍和废
物本身的分解,将会产生含有有害化学物质的渗滤液,
对附近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危害。
5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土壤
 固体废物堆放,其中有害成分容易污染土壤。工业固体
废物特别是有害固体废物,经风化、雨雪淋溶、地表径
流的侵蚀,产生高温和有毒液体渗入土壤,能杀害土壤
中的微生物,改变土壤性质和土壤结构,破坏土壤的腐
解能力,导致草木不生。

6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人体健康
 固体废物露天存放、处理或处置过程中,其中的有害成
分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下会发生浸出,含有害成
分的浸出液可通过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和土壤等环境

介质直接或间接被人体吸收,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7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大气
 挥发——指把化学物质从液体转到气体相,大部分不可
控制。
大气释放源主要来自有害废物处置场、储存罐、贮
留池以及垃圾填埋场浸出液的释放。
挥发部分依赖于温度、蒸汽压及液相和气相间的浓
度差。
8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大气
 颗粒物质排放
废物处理操作会产生颗粒物排放,焚烧可以直接排
放颗粒物质。

更大的灰尘产生源是含有土壤处理的修铺工作(如
垃圾填埋场的开挖、覆盖)。
9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水体
 填埋场渗滤液的产生
降水直接落入填埋场;
地表水进入填埋场;

地下水进入填埋场;
处置在填埋场中的废物中含有部分水。
10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水体
 填埋场渗滤液中污染物
浸入废物的水首先是被固体废物材料吸着,当废物
含水率达到饱和状态时,水就通过重力运动流出。

渗滤液中污染物的成分和含量与废物成分、浸入速
率、污染物溶解度、废物与水的接触表面积、接触时
间和pH等因素有关。
11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3)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 填埋场渗滤液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渗滤液实际渗流速度: v  q /  e
污染物迁移速度: v '  v / R
d

滞留因子: R d  1 

b
e

土壤堆积干容重
Kd

吸附平衡分配系数
12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节 固体废物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

主要分为两大类型:
 第一类是对一般工程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由产生、
收集、运输、处理到最终处置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

包括以下内容:
 污染源调查(源识别,注意危险固废);

 污染防治措施的论证;
 提出最终处置实施方案。
13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节 固体废物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

主要分为两大类型:
 第二类是对处理、处置固体废物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
影响评价。主要包括:
 场址选择的合理性分析;
 填埋场的主要污染源;

 填埋场的主要影响分析;
 污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14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资源化

工业固废(煤矸石、锅炉渣、粉煤灰、钢渣等)
适当加工后可制成水泥、建筑材料等
生活垃圾(玻璃、塑料、有机质)
分拣后再利用

15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分类处置

一般堆存(不溶解、飞扬、变质,无恶臭、不散发
毒气的固废,如钢渣、废石等)
围隔堆存(含水率高的粉尘、污泥等,如粉煤灰)
填埋(大型块状以外形状废物,如城市垃圾)
焚化(焚化能缩小体积或重量的有机废物、污泥)

生物降解(微生物能降解的有机废物,如垃圾、粪便)
固化(有毒、有放射性的废物,如核废料等)

16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固体废物处置原则:

有毒有害废物尽量焚烧或化学处理后再处置(无害化);
无法无害化的毒害物质放在长期稳定的容器和设施内;
放射性废物必须固定、包装并放置在工程屏障内;
对一般废物的填埋必须保持周围环境的一致性;
有毒有害和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场必须经过预选和环评。

17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五节 固体废物管理
 设立专门的废物管理机构
 全过程管理
 固体废物最小量化
 实行废物交换

 废物审计
 建立废物信息和转移跟踪系统
 对废物贮存、运输、加工处理、处置实行许可证制度
18


Slide 3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主要内容
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 固体废弃物中污染物迁移转化方式 (**)
 固体废弃物环评主要内容(*)
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和防治措施 (**)

1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们在开发建设、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
活动中向环境排出的固体和泥状废弃物。
 固体废弃物不适当堆置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和扬尘,污染
周围大气;经雨水淋溶或地下水浸泡,有毒有害物质随
淋滤水迁移,污染附近江河湖泊及地下水;同时淋滤水
的渗透、破坏土壤团粒结构和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影响
植物生长发育;大量未经处理的人畜粪便和生活垃圾又

是病原菌的孳生地。

2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固体废弃物就其来源可分成城市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
物和农业固体废物。
 按污染特性可分为一般废物和危险废物。
 危险废物泛指除放射性废物以外,具有毒性、易燃性、
反应性、腐蚀性、爆炸性、传染性因而可能对人类的生
活环境产生危害的废物。
3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大气
 堆放的固体废物中的细微颗粒、粉尘等可随风飞扬,从
而对大气造成污染。
 一些有机固体废物,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被微生物分
解,释放出有害气体,可不同程度上产生毒气和恶臭,
造成地区性空气污染。
 采用焚烧法处理固体废物,排出粉尘、HCl、Cl甚至二
噁英等污染物,已成为一些国家的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之一。
4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水
 固体废物弃置于水体,将使水质直接受到污染,严重危
害水生生物的生存条件。
 向水体倾倒固体废物,将缩减江河湖面有效面积,降低
其排洪和灌溉能力。
 在陆地堆积或简单填埋的固体废物,经雨水的浸渍和废
物本身的分解,将会产生含有有害化学物质的渗滤液,
对附近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危害。
5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土壤
 固体废物堆放,其中有害成分容易污染土壤。工业固体
废物特别是有害固体废物,经风化、雨雪淋溶、地表径
流的侵蚀,产生高温和有毒液体渗入土壤,能杀害土壤
中的微生物,改变土壤性质和土壤结构,破坏土壤的腐
解能力,导致草木不生。

6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人体健康
 固体废物露天存放、处理或处置过程中,其中的有害成
分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下会发生浸出,含有害成
分的浸出液可通过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和土壤等环境

介质直接或间接被人体吸收,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7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大气
 挥发——指把化学物质从液体转到气体相,大部分不可
控制。
大气释放源主要来自有害废物处置场、储存罐、贮
留池以及垃圾填埋场浸出液的释放。
挥发部分依赖于温度、蒸汽压及液相和气相间的浓
度差。
8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大气
 颗粒物质排放
废物处理操作会产生颗粒物排放,焚烧可以直接排
放颗粒物质。

更大的灰尘产生源是含有土壤处理的修铺工作(如
垃圾填埋场的开挖、覆盖)。
9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水体
 填埋场渗滤液的产生
降水直接落入填埋场;
地表水进入填埋场;

地下水进入填埋场;
处置在填埋场中的废物中含有部分水。
10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水体
 填埋场渗滤液中污染物
浸入废物的水首先是被固体废物材料吸着,当废物
含水率达到饱和状态时,水就通过重力运动流出。

渗滤液中污染物的成分和含量与废物成分、浸入速
率、污染物溶解度、废物与水的接触表面积、接触时
间和pH等因素有关。
11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3)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 填埋场渗滤液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渗滤液实际渗流速度: v  q /  e
污染物迁移速度: v '  v / R
d

滞留因子: R d  1 

b
e

土壤堆积干容重
Kd

吸附平衡分配系数
12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节 固体废物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

主要分为两大类型:
 第一类是对一般工程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由产生、
收集、运输、处理到最终处置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

包括以下内容:
 污染源调查(源识别,注意危险固废);

 污染防治措施的论证;
 提出最终处置实施方案。
13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节 固体废物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

主要分为两大类型:
 第二类是对处理、处置固体废物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
影响评价。主要包括:
 场址选择的合理性分析;
 填埋场的主要污染源;

 填埋场的主要影响分析;
 污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14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资源化

工业固废(煤矸石、锅炉渣、粉煤灰、钢渣等)
适当加工后可制成水泥、建筑材料等
生活垃圾(玻璃、塑料、有机质)
分拣后再利用

15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分类处置

一般堆存(不溶解、飞扬、变质,无恶臭、不散发
毒气的固废,如钢渣、废石等)
围隔堆存(含水率高的粉尘、污泥等,如粉煤灰)
填埋(大型块状以外形状废物,如城市垃圾)
焚化(焚化能缩小体积或重量的有机废物、污泥)

生物降解(微生物能降解的有机废物,如垃圾、粪便)
固化(有毒、有放射性的废物,如核废料等)

16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固体废物处置原则:

有毒有害废物尽量焚烧或化学处理后再处置(无害化);
无法无害化的毒害物质放在长期稳定的容器和设施内;
放射性废物必须固定、包装并放置在工程屏障内;
对一般废物的填埋必须保持周围环境的一致性;
有毒有害和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场必须经过预选和环评。

17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五节 固体废物管理
 设立专门的废物管理机构
 全过程管理
 固体废物最小量化
 实行废物交换

 废物审计
 建立废物信息和转移跟踪系统
 对废物贮存、运输、加工处理、处置实行许可证制度
18


Slide 4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主要内容
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 固体废弃物中污染物迁移转化方式 (**)
 固体废弃物环评主要内容(*)
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和防治措施 (**)

1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们在开发建设、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
活动中向环境排出的固体和泥状废弃物。
 固体废弃物不适当堆置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和扬尘,污染
周围大气;经雨水淋溶或地下水浸泡,有毒有害物质随
淋滤水迁移,污染附近江河湖泊及地下水;同时淋滤水
的渗透、破坏土壤团粒结构和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影响
植物生长发育;大量未经处理的人畜粪便和生活垃圾又

是病原菌的孳生地。

2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固体废弃物就其来源可分成城市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
物和农业固体废物。
 按污染特性可分为一般废物和危险废物。
 危险废物泛指除放射性废物以外,具有毒性、易燃性、
反应性、腐蚀性、爆炸性、传染性因而可能对人类的生
活环境产生危害的废物。
3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大气
 堆放的固体废物中的细微颗粒、粉尘等可随风飞扬,从
而对大气造成污染。
 一些有机固体废物,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被微生物分
解,释放出有害气体,可不同程度上产生毒气和恶臭,
造成地区性空气污染。
 采用焚烧法处理固体废物,排出粉尘、HCl、Cl甚至二
噁英等污染物,已成为一些国家的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之一。
4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水
 固体废物弃置于水体,将使水质直接受到污染,严重危
害水生生物的生存条件。
 向水体倾倒固体废物,将缩减江河湖面有效面积,降低
其排洪和灌溉能力。
 在陆地堆积或简单填埋的固体废物,经雨水的浸渍和废
物本身的分解,将会产生含有有害化学物质的渗滤液,
对附近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危害。
5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土壤
 固体废物堆放,其中有害成分容易污染土壤。工业固体
废物特别是有害固体废物,经风化、雨雪淋溶、地表径
流的侵蚀,产生高温和有毒液体渗入土壤,能杀害土壤
中的微生物,改变土壤性质和土壤结构,破坏土壤的腐
解能力,导致草木不生。

6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人体健康
 固体废物露天存放、处理或处置过程中,其中的有害成
分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下会发生浸出,含有害成
分的浸出液可通过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和土壤等环境

介质直接或间接被人体吸收,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7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大气
 挥发——指把化学物质从液体转到气体相,大部分不可
控制。
大气释放源主要来自有害废物处置场、储存罐、贮
留池以及垃圾填埋场浸出液的释放。
挥发部分依赖于温度、蒸汽压及液相和气相间的浓
度差。
8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大气
 颗粒物质排放
废物处理操作会产生颗粒物排放,焚烧可以直接排
放颗粒物质。

更大的灰尘产生源是含有土壤处理的修铺工作(如
垃圾填埋场的开挖、覆盖)。
9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水体
 填埋场渗滤液的产生
降水直接落入填埋场;
地表水进入填埋场;

地下水进入填埋场;
处置在填埋场中的废物中含有部分水。
10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水体
 填埋场渗滤液中污染物
浸入废物的水首先是被固体废物材料吸着,当废物
含水率达到饱和状态时,水就通过重力运动流出。

渗滤液中污染物的成分和含量与废物成分、浸入速
率、污染物溶解度、废物与水的接触表面积、接触时
间和pH等因素有关。
11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3)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 填埋场渗滤液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渗滤液实际渗流速度: v  q /  e
污染物迁移速度: v '  v / R
d

滞留因子: R d  1 

b
e

土壤堆积干容重
Kd

吸附平衡分配系数
12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节 固体废物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

主要分为两大类型:
 第一类是对一般工程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由产生、
收集、运输、处理到最终处置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

包括以下内容:
 污染源调查(源识别,注意危险固废);

 污染防治措施的论证;
 提出最终处置实施方案。
13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节 固体废物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

主要分为两大类型:
 第二类是对处理、处置固体废物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
影响评价。主要包括:
 场址选择的合理性分析;
 填埋场的主要污染源;

 填埋场的主要影响分析;
 污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14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资源化

工业固废(煤矸石、锅炉渣、粉煤灰、钢渣等)
适当加工后可制成水泥、建筑材料等
生活垃圾(玻璃、塑料、有机质)
分拣后再利用

15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分类处置

一般堆存(不溶解、飞扬、变质,无恶臭、不散发
毒气的固废,如钢渣、废石等)
围隔堆存(含水率高的粉尘、污泥等,如粉煤灰)
填埋(大型块状以外形状废物,如城市垃圾)
焚化(焚化能缩小体积或重量的有机废物、污泥)

生物降解(微生物能降解的有机废物,如垃圾、粪便)
固化(有毒、有放射性的废物,如核废料等)

16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固体废物处置原则:

有毒有害废物尽量焚烧或化学处理后再处置(无害化);
无法无害化的毒害物质放在长期稳定的容器和设施内;
放射性废物必须固定、包装并放置在工程屏障内;
对一般废物的填埋必须保持周围环境的一致性;
有毒有害和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场必须经过预选和环评。

17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五节 固体废物管理
 设立专门的废物管理机构
 全过程管理
 固体废物最小量化
 实行废物交换

 废物审计
 建立废物信息和转移跟踪系统
 对废物贮存、运输、加工处理、处置实行许可证制度
18


Slide 5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主要内容
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 固体废弃物中污染物迁移转化方式 (**)
 固体废弃物环评主要内容(*)
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和防治措施 (**)

1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们在开发建设、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
活动中向环境排出的固体和泥状废弃物。
 固体废弃物不适当堆置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和扬尘,污染
周围大气;经雨水淋溶或地下水浸泡,有毒有害物质随
淋滤水迁移,污染附近江河湖泊及地下水;同时淋滤水
的渗透、破坏土壤团粒结构和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影响
植物生长发育;大量未经处理的人畜粪便和生活垃圾又

是病原菌的孳生地。

2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固体废弃物就其来源可分成城市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
物和农业固体废物。
 按污染特性可分为一般废物和危险废物。
 危险废物泛指除放射性废物以外,具有毒性、易燃性、
反应性、腐蚀性、爆炸性、传染性因而可能对人类的生
活环境产生危害的废物。
3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大气
 堆放的固体废物中的细微颗粒、粉尘等可随风飞扬,从
而对大气造成污染。
 一些有机固体废物,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被微生物分
解,释放出有害气体,可不同程度上产生毒气和恶臭,
造成地区性空气污染。
 采用焚烧法处理固体废物,排出粉尘、HCl、Cl甚至二
噁英等污染物,已成为一些国家的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之一。
4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水
 固体废物弃置于水体,将使水质直接受到污染,严重危
害水生生物的生存条件。
 向水体倾倒固体废物,将缩减江河湖面有效面积,降低
其排洪和灌溉能力。
 在陆地堆积或简单填埋的固体废物,经雨水的浸渍和废
物本身的分解,将会产生含有有害化学物质的渗滤液,
对附近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危害。
5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土壤
 固体废物堆放,其中有害成分容易污染土壤。工业固体
废物特别是有害固体废物,经风化、雨雪淋溶、地表径
流的侵蚀,产生高温和有毒液体渗入土壤,能杀害土壤
中的微生物,改变土壤性质和土壤结构,破坏土壤的腐
解能力,导致草木不生。

6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人体健康
 固体废物露天存放、处理或处置过程中,其中的有害成
分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下会发生浸出,含有害成
分的浸出液可通过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和土壤等环境

介质直接或间接被人体吸收,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7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大气
 挥发——指把化学物质从液体转到气体相,大部分不可
控制。
大气释放源主要来自有害废物处置场、储存罐、贮
留池以及垃圾填埋场浸出液的释放。
挥发部分依赖于温度、蒸汽压及液相和气相间的浓
度差。
8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大气
 颗粒物质排放
废物处理操作会产生颗粒物排放,焚烧可以直接排
放颗粒物质。

更大的灰尘产生源是含有土壤处理的修铺工作(如
垃圾填埋场的开挖、覆盖)。
9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水体
 填埋场渗滤液的产生
降水直接落入填埋场;
地表水进入填埋场;

地下水进入填埋场;
处置在填埋场中的废物中含有部分水。
10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水体
 填埋场渗滤液中污染物
浸入废物的水首先是被固体废物材料吸着,当废物
含水率达到饱和状态时,水就通过重力运动流出。

渗滤液中污染物的成分和含量与废物成分、浸入速
率、污染物溶解度、废物与水的接触表面积、接触时
间和pH等因素有关。
11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3)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 填埋场渗滤液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渗滤液实际渗流速度: v  q /  e
污染物迁移速度: v '  v / R
d

滞留因子: R d  1 

b
e

土壤堆积干容重
Kd

吸附平衡分配系数
12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节 固体废物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

主要分为两大类型:
 第一类是对一般工程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由产生、
收集、运输、处理到最终处置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

包括以下内容:
 污染源调查(源识别,注意危险固废);

 污染防治措施的论证;
 提出最终处置实施方案。
13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节 固体废物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

主要分为两大类型:
 第二类是对处理、处置固体废物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
影响评价。主要包括:
 场址选择的合理性分析;
 填埋场的主要污染源;

 填埋场的主要影响分析;
 污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14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资源化

工业固废(煤矸石、锅炉渣、粉煤灰、钢渣等)
适当加工后可制成水泥、建筑材料等
生活垃圾(玻璃、塑料、有机质)
分拣后再利用

15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分类处置

一般堆存(不溶解、飞扬、变质,无恶臭、不散发
毒气的固废,如钢渣、废石等)
围隔堆存(含水率高的粉尘、污泥等,如粉煤灰)
填埋(大型块状以外形状废物,如城市垃圾)
焚化(焚化能缩小体积或重量的有机废物、污泥)

生物降解(微生物能降解的有机废物,如垃圾、粪便)
固化(有毒、有放射性的废物,如核废料等)

16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固体废物处置原则:

有毒有害废物尽量焚烧或化学处理后再处置(无害化);
无法无害化的毒害物质放在长期稳定的容器和设施内;
放射性废物必须固定、包装并放置在工程屏障内;
对一般废物的填埋必须保持周围环境的一致性;
有毒有害和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场必须经过预选和环评。

17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五节 固体废物管理
 设立专门的废物管理机构
 全过程管理
 固体废物最小量化
 实行废物交换

 废物审计
 建立废物信息和转移跟踪系统
 对废物贮存、运输、加工处理、处置实行许可证制度
18


Slide 6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主要内容
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 固体废弃物中污染物迁移转化方式 (**)
 固体废弃物环评主要内容(*)
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和防治措施 (**)

1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们在开发建设、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
活动中向环境排出的固体和泥状废弃物。
 固体废弃物不适当堆置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和扬尘,污染
周围大气;经雨水淋溶或地下水浸泡,有毒有害物质随
淋滤水迁移,污染附近江河湖泊及地下水;同时淋滤水
的渗透、破坏土壤团粒结构和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影响
植物生长发育;大量未经处理的人畜粪便和生活垃圾又

是病原菌的孳生地。

2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固体废弃物就其来源可分成城市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
物和农业固体废物。
 按污染特性可分为一般废物和危险废物。
 危险废物泛指除放射性废物以外,具有毒性、易燃性、
反应性、腐蚀性、爆炸性、传染性因而可能对人类的生
活环境产生危害的废物。
3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大气
 堆放的固体废物中的细微颗粒、粉尘等可随风飞扬,从
而对大气造成污染。
 一些有机固体废物,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被微生物分
解,释放出有害气体,可不同程度上产生毒气和恶臭,
造成地区性空气污染。
 采用焚烧法处理固体废物,排出粉尘、HCl、Cl甚至二
噁英等污染物,已成为一些国家的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之一。
4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水
 固体废物弃置于水体,将使水质直接受到污染,严重危
害水生生物的生存条件。
 向水体倾倒固体废物,将缩减江河湖面有效面积,降低
其排洪和灌溉能力。
 在陆地堆积或简单填埋的固体废物,经雨水的浸渍和废
物本身的分解,将会产生含有有害化学物质的渗滤液,
对附近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危害。
5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土壤
 固体废物堆放,其中有害成分容易污染土壤。工业固体
废物特别是有害固体废物,经风化、雨雪淋溶、地表径
流的侵蚀,产生高温和有毒液体渗入土壤,能杀害土壤
中的微生物,改变土壤性质和土壤结构,破坏土壤的腐
解能力,导致草木不生。

6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人体健康
 固体废物露天存放、处理或处置过程中,其中的有害成
分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下会发生浸出,含有害成
分的浸出液可通过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和土壤等环境

介质直接或间接被人体吸收,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7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大气
 挥发——指把化学物质从液体转到气体相,大部分不可
控制。
大气释放源主要来自有害废物处置场、储存罐、贮
留池以及垃圾填埋场浸出液的释放。
挥发部分依赖于温度、蒸汽压及液相和气相间的浓
度差。
8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大气
 颗粒物质排放
废物处理操作会产生颗粒物排放,焚烧可以直接排
放颗粒物质。

更大的灰尘产生源是含有土壤处理的修铺工作(如
垃圾填埋场的开挖、覆盖)。
9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水体
 填埋场渗滤液的产生
降水直接落入填埋场;
地表水进入填埋场;

地下水进入填埋场;
处置在填埋场中的废物中含有部分水。
10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水体
 填埋场渗滤液中污染物
浸入废物的水首先是被固体废物材料吸着,当废物
含水率达到饱和状态时,水就通过重力运动流出。

渗滤液中污染物的成分和含量与废物成分、浸入速
率、污染物溶解度、废物与水的接触表面积、接触时
间和pH等因素有关。
11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3)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 填埋场渗滤液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渗滤液实际渗流速度: v  q /  e
污染物迁移速度: v '  v / R
d

滞留因子: R d  1 

b
e

土壤堆积干容重
Kd

吸附平衡分配系数
12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节 固体废物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

主要分为两大类型:
 第一类是对一般工程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由产生、
收集、运输、处理到最终处置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

包括以下内容:
 污染源调查(源识别,注意危险固废);

 污染防治措施的论证;
 提出最终处置实施方案。
13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节 固体废物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

主要分为两大类型:
 第二类是对处理、处置固体废物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
影响评价。主要包括:
 场址选择的合理性分析;
 填埋场的主要污染源;

 填埋场的主要影响分析;
 污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14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资源化

工业固废(煤矸石、锅炉渣、粉煤灰、钢渣等)
适当加工后可制成水泥、建筑材料等
生活垃圾(玻璃、塑料、有机质)
分拣后再利用

15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分类处置

一般堆存(不溶解、飞扬、变质,无恶臭、不散发
毒气的固废,如钢渣、废石等)
围隔堆存(含水率高的粉尘、污泥等,如粉煤灰)
填埋(大型块状以外形状废物,如城市垃圾)
焚化(焚化能缩小体积或重量的有机废物、污泥)

生物降解(微生物能降解的有机废物,如垃圾、粪便)
固化(有毒、有放射性的废物,如核废料等)

16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固体废物处置原则:

有毒有害废物尽量焚烧或化学处理后再处置(无害化);
无法无害化的毒害物质放在长期稳定的容器和设施内;
放射性废物必须固定、包装并放置在工程屏障内;
对一般废物的填埋必须保持周围环境的一致性;
有毒有害和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场必须经过预选和环评。

17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五节 固体废物管理
 设立专门的废物管理机构
 全过程管理
 固体废物最小量化
 实行废物交换

 废物审计
 建立废物信息和转移跟踪系统
 对废物贮存、运输、加工处理、处置实行许可证制度
18


Slide 7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主要内容
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 固体废弃物中污染物迁移转化方式 (**)
 固体废弃物环评主要内容(*)
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和防治措施 (**)

1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们在开发建设、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
活动中向环境排出的固体和泥状废弃物。
 固体废弃物不适当堆置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和扬尘,污染
周围大气;经雨水淋溶或地下水浸泡,有毒有害物质随
淋滤水迁移,污染附近江河湖泊及地下水;同时淋滤水
的渗透、破坏土壤团粒结构和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影响
植物生长发育;大量未经处理的人畜粪便和生活垃圾又

是病原菌的孳生地。

2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固体废弃物就其来源可分成城市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
物和农业固体废物。
 按污染特性可分为一般废物和危险废物。
 危险废物泛指除放射性废物以外,具有毒性、易燃性、
反应性、腐蚀性、爆炸性、传染性因而可能对人类的生
活环境产生危害的废物。
3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大气
 堆放的固体废物中的细微颗粒、粉尘等可随风飞扬,从
而对大气造成污染。
 一些有机固体废物,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被微生物分
解,释放出有害气体,可不同程度上产生毒气和恶臭,
造成地区性空气污染。
 采用焚烧法处理固体废物,排出粉尘、HCl、Cl甚至二
噁英等污染物,已成为一些国家的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之一。
4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水
 固体废物弃置于水体,将使水质直接受到污染,严重危
害水生生物的生存条件。
 向水体倾倒固体废物,将缩减江河湖面有效面积,降低
其排洪和灌溉能力。
 在陆地堆积或简单填埋的固体废物,经雨水的浸渍和废
物本身的分解,将会产生含有有害化学物质的渗滤液,
对附近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危害。
5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土壤
 固体废物堆放,其中有害成分容易污染土壤。工业固体
废物特别是有害固体废物,经风化、雨雪淋溶、地表径
流的侵蚀,产生高温和有毒液体渗入土壤,能杀害土壤
中的微生物,改变土壤性质和土壤结构,破坏土壤的腐
解能力,导致草木不生。

6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人体健康
 固体废物露天存放、处理或处置过程中,其中的有害成
分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下会发生浸出,含有害成
分的浸出液可通过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和土壤等环境

介质直接或间接被人体吸收,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7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大气
 挥发——指把化学物质从液体转到气体相,大部分不可
控制。
大气释放源主要来自有害废物处置场、储存罐、贮
留池以及垃圾填埋场浸出液的释放。
挥发部分依赖于温度、蒸汽压及液相和气相间的浓
度差。
8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大气
 颗粒物质排放
废物处理操作会产生颗粒物排放,焚烧可以直接排
放颗粒物质。

更大的灰尘产生源是含有土壤处理的修铺工作(如
垃圾填埋场的开挖、覆盖)。
9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水体
 填埋场渗滤液的产生
降水直接落入填埋场;
地表水进入填埋场;

地下水进入填埋场;
处置在填埋场中的废物中含有部分水。
10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水体
 填埋场渗滤液中污染物
浸入废物的水首先是被固体废物材料吸着,当废物
含水率达到饱和状态时,水就通过重力运动流出。

渗滤液中污染物的成分和含量与废物成分、浸入速
率、污染物溶解度、废物与水的接触表面积、接触时
间和pH等因素有关。
11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3)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 填埋场渗滤液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渗滤液实际渗流速度: v  q /  e
污染物迁移速度: v '  v / R
d

滞留因子: R d  1 

b
e

土壤堆积干容重
Kd

吸附平衡分配系数
12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节 固体废物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

主要分为两大类型:
 第一类是对一般工程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由产生、
收集、运输、处理到最终处置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

包括以下内容:
 污染源调查(源识别,注意危险固废);

 污染防治措施的论证;
 提出最终处置实施方案。
13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节 固体废物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

主要分为两大类型:
 第二类是对处理、处置固体废物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
影响评价。主要包括:
 场址选择的合理性分析;
 填埋场的主要污染源;

 填埋场的主要影响分析;
 污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14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资源化

工业固废(煤矸石、锅炉渣、粉煤灰、钢渣等)
适当加工后可制成水泥、建筑材料等
生活垃圾(玻璃、塑料、有机质)
分拣后再利用

15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分类处置

一般堆存(不溶解、飞扬、变质,无恶臭、不散发
毒气的固废,如钢渣、废石等)
围隔堆存(含水率高的粉尘、污泥等,如粉煤灰)
填埋(大型块状以外形状废物,如城市垃圾)
焚化(焚化能缩小体积或重量的有机废物、污泥)

生物降解(微生物能降解的有机废物,如垃圾、粪便)
固化(有毒、有放射性的废物,如核废料等)

16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固体废物处置原则:

有毒有害废物尽量焚烧或化学处理后再处置(无害化);
无法无害化的毒害物质放在长期稳定的容器和设施内;
放射性废物必须固定、包装并放置在工程屏障内;
对一般废物的填埋必须保持周围环境的一致性;
有毒有害和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场必须经过预选和环评。

17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五节 固体废物管理
 设立专门的废物管理机构
 全过程管理
 固体废物最小量化
 实行废物交换

 废物审计
 建立废物信息和转移跟踪系统
 对废物贮存、运输、加工处理、处置实行许可证制度
18


Slide 8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主要内容
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 固体废弃物中污染物迁移转化方式 (**)
 固体废弃物环评主要内容(*)
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和防治措施 (**)

1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们在开发建设、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
活动中向环境排出的固体和泥状废弃物。
 固体废弃物不适当堆置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和扬尘,污染
周围大气;经雨水淋溶或地下水浸泡,有毒有害物质随
淋滤水迁移,污染附近江河湖泊及地下水;同时淋滤水
的渗透、破坏土壤团粒结构和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影响
植物生长发育;大量未经处理的人畜粪便和生活垃圾又

是病原菌的孳生地。

2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固体废弃物就其来源可分成城市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
物和农业固体废物。
 按污染特性可分为一般废物和危险废物。
 危险废物泛指除放射性废物以外,具有毒性、易燃性、
反应性、腐蚀性、爆炸性、传染性因而可能对人类的生
活环境产生危害的废物。
3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大气
 堆放的固体废物中的细微颗粒、粉尘等可随风飞扬,从
而对大气造成污染。
 一些有机固体废物,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被微生物分
解,释放出有害气体,可不同程度上产生毒气和恶臭,
造成地区性空气污染。
 采用焚烧法处理固体废物,排出粉尘、HCl、Cl甚至二
噁英等污染物,已成为一些国家的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之一。
4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水
 固体废物弃置于水体,将使水质直接受到污染,严重危
害水生生物的生存条件。
 向水体倾倒固体废物,将缩减江河湖面有效面积,降低
其排洪和灌溉能力。
 在陆地堆积或简单填埋的固体废物,经雨水的浸渍和废
物本身的分解,将会产生含有有害化学物质的渗滤液,
对附近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危害。
5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土壤
 固体废物堆放,其中有害成分容易污染土壤。工业固体
废物特别是有害固体废物,经风化、雨雪淋溶、地表径
流的侵蚀,产生高温和有毒液体渗入土壤,能杀害土壤
中的微生物,改变土壤性质和土壤结构,破坏土壤的腐
解能力,导致草木不生。

6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人体健康
 固体废物露天存放、处理或处置过程中,其中的有害成
分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下会发生浸出,含有害成
分的浸出液可通过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和土壤等环境

介质直接或间接被人体吸收,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7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大气
 挥发——指把化学物质从液体转到气体相,大部分不可
控制。
大气释放源主要来自有害废物处置场、储存罐、贮
留池以及垃圾填埋场浸出液的释放。
挥发部分依赖于温度、蒸汽压及液相和气相间的浓
度差。
8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大气
 颗粒物质排放
废物处理操作会产生颗粒物排放,焚烧可以直接排
放颗粒物质。

更大的灰尘产生源是含有土壤处理的修铺工作(如
垃圾填埋场的开挖、覆盖)。
9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水体
 填埋场渗滤液的产生
降水直接落入填埋场;
地表水进入填埋场;

地下水进入填埋场;
处置在填埋场中的废物中含有部分水。
10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水体
 填埋场渗滤液中污染物
浸入废物的水首先是被固体废物材料吸着,当废物
含水率达到饱和状态时,水就通过重力运动流出。

渗滤液中污染物的成分和含量与废物成分、浸入速
率、污染物溶解度、废物与水的接触表面积、接触时
间和pH等因素有关。
11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3)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 填埋场渗滤液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渗滤液实际渗流速度: v  q /  e
污染物迁移速度: v '  v / R
d

滞留因子: R d  1 

b
e

土壤堆积干容重
Kd

吸附平衡分配系数
12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节 固体废物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

主要分为两大类型:
 第一类是对一般工程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由产生、
收集、运输、处理到最终处置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

包括以下内容:
 污染源调查(源识别,注意危险固废);

 污染防治措施的论证;
 提出最终处置实施方案。
13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节 固体废物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

主要分为两大类型:
 第二类是对处理、处置固体废物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
影响评价。主要包括:
 场址选择的合理性分析;
 填埋场的主要污染源;

 填埋场的主要影响分析;
 污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14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资源化

工业固废(煤矸石、锅炉渣、粉煤灰、钢渣等)
适当加工后可制成水泥、建筑材料等
生活垃圾(玻璃、塑料、有机质)
分拣后再利用

15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分类处置

一般堆存(不溶解、飞扬、变质,无恶臭、不散发
毒气的固废,如钢渣、废石等)
围隔堆存(含水率高的粉尘、污泥等,如粉煤灰)
填埋(大型块状以外形状废物,如城市垃圾)
焚化(焚化能缩小体积或重量的有机废物、污泥)

生物降解(微生物能降解的有机废物,如垃圾、粪便)
固化(有毒、有放射性的废物,如核废料等)

16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固体废物处置原则:

有毒有害废物尽量焚烧或化学处理后再处置(无害化);
无法无害化的毒害物质放在长期稳定的容器和设施内;
放射性废物必须固定、包装并放置在工程屏障内;
对一般废物的填埋必须保持周围环境的一致性;
有毒有害和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场必须经过预选和环评。

17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五节 固体废物管理
 设立专门的废物管理机构
 全过程管理
 固体废物最小量化
 实行废物交换

 废物审计
 建立废物信息和转移跟踪系统
 对废物贮存、运输、加工处理、处置实行许可证制度
18


Slide 9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主要内容
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 固体废弃物中污染物迁移转化方式 (**)
 固体废弃物环评主要内容(*)
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和防治措施 (**)

1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们在开发建设、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
活动中向环境排出的固体和泥状废弃物。
 固体废弃物不适当堆置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和扬尘,污染
周围大气;经雨水淋溶或地下水浸泡,有毒有害物质随
淋滤水迁移,污染附近江河湖泊及地下水;同时淋滤水
的渗透、破坏土壤团粒结构和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影响
植物生长发育;大量未经处理的人畜粪便和生活垃圾又

是病原菌的孳生地。

2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固体废弃物就其来源可分成城市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
物和农业固体废物。
 按污染特性可分为一般废物和危险废物。
 危险废物泛指除放射性废物以外,具有毒性、易燃性、
反应性、腐蚀性、爆炸性、传染性因而可能对人类的生
活环境产生危害的废物。
3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大气
 堆放的固体废物中的细微颗粒、粉尘等可随风飞扬,从
而对大气造成污染。
 一些有机固体废物,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被微生物分
解,释放出有害气体,可不同程度上产生毒气和恶臭,
造成地区性空气污染。
 采用焚烧法处理固体废物,排出粉尘、HCl、Cl甚至二
噁英等污染物,已成为一些国家的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之一。
4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水
 固体废物弃置于水体,将使水质直接受到污染,严重危
害水生生物的生存条件。
 向水体倾倒固体废物,将缩减江河湖面有效面积,降低
其排洪和灌溉能力。
 在陆地堆积或简单填埋的固体废物,经雨水的浸渍和废
物本身的分解,将会产生含有有害化学物质的渗滤液,
对附近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危害。
5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土壤
 固体废物堆放,其中有害成分容易污染土壤。工业固体
废物特别是有害固体废物,经风化、雨雪淋溶、地表径
流的侵蚀,产生高温和有毒液体渗入土壤,能杀害土壤
中的微生物,改变土壤性质和土壤结构,破坏土壤的腐
解能力,导致草木不生。

6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人体健康
 固体废物露天存放、处理或处置过程中,其中的有害成
分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下会发生浸出,含有害成
分的浸出液可通过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和土壤等环境

介质直接或间接被人体吸收,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7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大气
 挥发——指把化学物质从液体转到气体相,大部分不可
控制。
大气释放源主要来自有害废物处置场、储存罐、贮
留池以及垃圾填埋场浸出液的释放。
挥发部分依赖于温度、蒸汽压及液相和气相间的浓
度差。
8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大气
 颗粒物质排放
废物处理操作会产生颗粒物排放,焚烧可以直接排
放颗粒物质。

更大的灰尘产生源是含有土壤处理的修铺工作(如
垃圾填埋场的开挖、覆盖)。
9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水体
 填埋场渗滤液的产生
降水直接落入填埋场;
地表水进入填埋场;

地下水进入填埋场;
处置在填埋场中的废物中含有部分水。
10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水体
 填埋场渗滤液中污染物
浸入废物的水首先是被固体废物材料吸着,当废物
含水率达到饱和状态时,水就通过重力运动流出。

渗滤液中污染物的成分和含量与废物成分、浸入速
率、污染物溶解度、废物与水的接触表面积、接触时
间和pH等因素有关。
11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3)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 填埋场渗滤液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渗滤液实际渗流速度: v  q /  e
污染物迁移速度: v '  v / R
d

滞留因子: R d  1 

b
e

土壤堆积干容重
Kd

吸附平衡分配系数
12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节 固体废物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

主要分为两大类型:
 第一类是对一般工程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由产生、
收集、运输、处理到最终处置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

包括以下内容:
 污染源调查(源识别,注意危险固废);

 污染防治措施的论证;
 提出最终处置实施方案。
13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节 固体废物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

主要分为两大类型:
 第二类是对处理、处置固体废物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
影响评价。主要包括:
 场址选择的合理性分析;
 填埋场的主要污染源;

 填埋场的主要影响分析;
 污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14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资源化

工业固废(煤矸石、锅炉渣、粉煤灰、钢渣等)
适当加工后可制成水泥、建筑材料等
生活垃圾(玻璃、塑料、有机质)
分拣后再利用

15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分类处置

一般堆存(不溶解、飞扬、变质,无恶臭、不散发
毒气的固废,如钢渣、废石等)
围隔堆存(含水率高的粉尘、污泥等,如粉煤灰)
填埋(大型块状以外形状废物,如城市垃圾)
焚化(焚化能缩小体积或重量的有机废物、污泥)

生物降解(微生物能降解的有机废物,如垃圾、粪便)
固化(有毒、有放射性的废物,如核废料等)

16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固体废物处置原则:

有毒有害废物尽量焚烧或化学处理后再处置(无害化);
无法无害化的毒害物质放在长期稳定的容器和设施内;
放射性废物必须固定、包装并放置在工程屏障内;
对一般废物的填埋必须保持周围环境的一致性;
有毒有害和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场必须经过预选和环评。

17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五节 固体废物管理
 设立专门的废物管理机构
 全过程管理
 固体废物最小量化
 实行废物交换

 废物审计
 建立废物信息和转移跟踪系统
 对废物贮存、运输、加工处理、处置实行许可证制度
18


Slide 10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主要内容
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 固体废弃物中污染物迁移转化方式 (**)
 固体废弃物环评主要内容(*)
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和防治措施 (**)

1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们在开发建设、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
活动中向环境排出的固体和泥状废弃物。
 固体废弃物不适当堆置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和扬尘,污染
周围大气;经雨水淋溶或地下水浸泡,有毒有害物质随
淋滤水迁移,污染附近江河湖泊及地下水;同时淋滤水
的渗透、破坏土壤团粒结构和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影响
植物生长发育;大量未经处理的人畜粪便和生活垃圾又

是病原菌的孳生地。

2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固体废弃物就其来源可分成城市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
物和农业固体废物。
 按污染特性可分为一般废物和危险废物。
 危险废物泛指除放射性废物以外,具有毒性、易燃性、
反应性、腐蚀性、爆炸性、传染性因而可能对人类的生
活环境产生危害的废物。
3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大气
 堆放的固体废物中的细微颗粒、粉尘等可随风飞扬,从
而对大气造成污染。
 一些有机固体废物,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被微生物分
解,释放出有害气体,可不同程度上产生毒气和恶臭,
造成地区性空气污染。
 采用焚烧法处理固体废物,排出粉尘、HCl、Cl甚至二
噁英等污染物,已成为一些国家的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之一。
4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水
 固体废物弃置于水体,将使水质直接受到污染,严重危
害水生生物的生存条件。
 向水体倾倒固体废物,将缩减江河湖面有效面积,降低
其排洪和灌溉能力。
 在陆地堆积或简单填埋的固体废物,经雨水的浸渍和废
物本身的分解,将会产生含有有害化学物质的渗滤液,
对附近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危害。
5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土壤
 固体废物堆放,其中有害成分容易污染土壤。工业固体
废物特别是有害固体废物,经风化、雨雪淋溶、地表径
流的侵蚀,产生高温和有毒液体渗入土壤,能杀害土壤
中的微生物,改变土壤性质和土壤结构,破坏土壤的腐
解能力,导致草木不生。

6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人体健康
 固体废物露天存放、处理或处置过程中,其中的有害成
分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下会发生浸出,含有害成
分的浸出液可通过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和土壤等环境

介质直接或间接被人体吸收,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7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大气
 挥发——指把化学物质从液体转到气体相,大部分不可
控制。
大气释放源主要来自有害废物处置场、储存罐、贮
留池以及垃圾填埋场浸出液的释放。
挥发部分依赖于温度、蒸汽压及液相和气相间的浓
度差。
8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大气
 颗粒物质排放
废物处理操作会产生颗粒物排放,焚烧可以直接排
放颗粒物质。

更大的灰尘产生源是含有土壤处理的修铺工作(如
垃圾填埋场的开挖、覆盖)。
9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水体
 填埋场渗滤液的产生
降水直接落入填埋场;
地表水进入填埋场;

地下水进入填埋场;
处置在填埋场中的废物中含有部分水。
10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水体
 填埋场渗滤液中污染物
浸入废物的水首先是被固体废物材料吸着,当废物
含水率达到饱和状态时,水就通过重力运动流出。

渗滤液中污染物的成分和含量与废物成分、浸入速
率、污染物溶解度、废物与水的接触表面积、接触时
间和pH等因素有关。
11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3)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 填埋场渗滤液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渗滤液实际渗流速度: v  q /  e
污染物迁移速度: v '  v / R
d

滞留因子: R d  1 

b
e

土壤堆积干容重
Kd

吸附平衡分配系数
12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节 固体废物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

主要分为两大类型:
 第一类是对一般工程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由产生、
收集、运输、处理到最终处置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

包括以下内容:
 污染源调查(源识别,注意危险固废);

 污染防治措施的论证;
 提出最终处置实施方案。
13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节 固体废物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

主要分为两大类型:
 第二类是对处理、处置固体废物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
影响评价。主要包括:
 场址选择的合理性分析;
 填埋场的主要污染源;

 填埋场的主要影响分析;
 污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14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资源化

工业固废(煤矸石、锅炉渣、粉煤灰、钢渣等)
适当加工后可制成水泥、建筑材料等
生活垃圾(玻璃、塑料、有机质)
分拣后再利用

15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分类处置

一般堆存(不溶解、飞扬、变质,无恶臭、不散发
毒气的固废,如钢渣、废石等)
围隔堆存(含水率高的粉尘、污泥等,如粉煤灰)
填埋(大型块状以外形状废物,如城市垃圾)
焚化(焚化能缩小体积或重量的有机废物、污泥)

生物降解(微生物能降解的有机废物,如垃圾、粪便)
固化(有毒、有放射性的废物,如核废料等)

16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固体废物处置原则:

有毒有害废物尽量焚烧或化学处理后再处置(无害化);
无法无害化的毒害物质放在长期稳定的容器和设施内;
放射性废物必须固定、包装并放置在工程屏障内;
对一般废物的填埋必须保持周围环境的一致性;
有毒有害和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场必须经过预选和环评。

17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五节 固体废物管理
 设立专门的废物管理机构
 全过程管理
 固体废物最小量化
 实行废物交换

 废物审计
 建立废物信息和转移跟踪系统
 对废物贮存、运输、加工处理、处置实行许可证制度
18


Slide 11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主要内容
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 固体废弃物中污染物迁移转化方式 (**)
 固体废弃物环评主要内容(*)
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和防治措施 (**)

1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们在开发建设、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
活动中向环境排出的固体和泥状废弃物。
 固体废弃物不适当堆置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和扬尘,污染
周围大气;经雨水淋溶或地下水浸泡,有毒有害物质随
淋滤水迁移,污染附近江河湖泊及地下水;同时淋滤水
的渗透、破坏土壤团粒结构和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影响
植物生长发育;大量未经处理的人畜粪便和生活垃圾又

是病原菌的孳生地。

2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固体废弃物就其来源可分成城市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
物和农业固体废物。
 按污染特性可分为一般废物和危险废物。
 危险废物泛指除放射性废物以外,具有毒性、易燃性、
反应性、腐蚀性、爆炸性、传染性因而可能对人类的生
活环境产生危害的废物。
3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大气
 堆放的固体废物中的细微颗粒、粉尘等可随风飞扬,从
而对大气造成污染。
 一些有机固体废物,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被微生物分
解,释放出有害气体,可不同程度上产生毒气和恶臭,
造成地区性空气污染。
 采用焚烧法处理固体废物,排出粉尘、HCl、Cl甚至二
噁英等污染物,已成为一些国家的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之一。
4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水
 固体废物弃置于水体,将使水质直接受到污染,严重危
害水生生物的生存条件。
 向水体倾倒固体废物,将缩减江河湖面有效面积,降低
其排洪和灌溉能力。
 在陆地堆积或简单填埋的固体废物,经雨水的浸渍和废
物本身的分解,将会产生含有有害化学物质的渗滤液,
对附近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危害。
5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土壤
 固体废物堆放,其中有害成分容易污染土壤。工业固体
废物特别是有害固体废物,经风化、雨雪淋溶、地表径
流的侵蚀,产生高温和有毒液体渗入土壤,能杀害土壤
中的微生物,改变土壤性质和土壤结构,破坏土壤的腐
解能力,导致草木不生。

6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人体健康
 固体废物露天存放、处理或处置过程中,其中的有害成
分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下会发生浸出,含有害成
分的浸出液可通过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和土壤等环境

介质直接或间接被人体吸收,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7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大气
 挥发——指把化学物质从液体转到气体相,大部分不可
控制。
大气释放源主要来自有害废物处置场、储存罐、贮
留池以及垃圾填埋场浸出液的释放。
挥发部分依赖于温度、蒸汽压及液相和气相间的浓
度差。
8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大气
 颗粒物质排放
废物处理操作会产生颗粒物排放,焚烧可以直接排
放颗粒物质。

更大的灰尘产生源是含有土壤处理的修铺工作(如
垃圾填埋场的开挖、覆盖)。
9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水体
 填埋场渗滤液的产生
降水直接落入填埋场;
地表水进入填埋场;

地下水进入填埋场;
处置在填埋场中的废物中含有部分水。
10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水体
 填埋场渗滤液中污染物
浸入废物的水首先是被固体废物材料吸着,当废物
含水率达到饱和状态时,水就通过重力运动流出。

渗滤液中污染物的成分和含量与废物成分、浸入速
率、污染物溶解度、废物与水的接触表面积、接触时
间和pH等因素有关。
11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3)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 填埋场渗滤液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渗滤液实际渗流速度: v  q /  e
污染物迁移速度: v '  v / R
d

滞留因子: R d  1 

b
e

土壤堆积干容重
Kd

吸附平衡分配系数
12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节 固体废物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

主要分为两大类型:
 第一类是对一般工程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由产生、
收集、运输、处理到最终处置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

包括以下内容:
 污染源调查(源识别,注意危险固废);

 污染防治措施的论证;
 提出最终处置实施方案。
13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节 固体废物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

主要分为两大类型:
 第二类是对处理、处置固体废物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
影响评价。主要包括:
 场址选择的合理性分析;
 填埋场的主要污染源;

 填埋场的主要影响分析;
 污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14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资源化

工业固废(煤矸石、锅炉渣、粉煤灰、钢渣等)
适当加工后可制成水泥、建筑材料等
生活垃圾(玻璃、塑料、有机质)
分拣后再利用

15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分类处置

一般堆存(不溶解、飞扬、变质,无恶臭、不散发
毒气的固废,如钢渣、废石等)
围隔堆存(含水率高的粉尘、污泥等,如粉煤灰)
填埋(大型块状以外形状废物,如城市垃圾)
焚化(焚化能缩小体积或重量的有机废物、污泥)

生物降解(微生物能降解的有机废物,如垃圾、粪便)
固化(有毒、有放射性的废物,如核废料等)

16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固体废物处置原则:

有毒有害废物尽量焚烧或化学处理后再处置(无害化);
无法无害化的毒害物质放在长期稳定的容器和设施内;
放射性废物必须固定、包装并放置在工程屏障内;
对一般废物的填埋必须保持周围环境的一致性;
有毒有害和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场必须经过预选和环评。

17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五节 固体废物管理
 设立专门的废物管理机构
 全过程管理
 固体废物最小量化
 实行废物交换

 废物审计
 建立废物信息和转移跟踪系统
 对废物贮存、运输、加工处理、处置实行许可证制度
18


Slide 12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主要内容
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 固体废弃物中污染物迁移转化方式 (**)
 固体废弃物环评主要内容(*)
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和防治措施 (**)

1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们在开发建设、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
活动中向环境排出的固体和泥状废弃物。
 固体废弃物不适当堆置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和扬尘,污染
周围大气;经雨水淋溶或地下水浸泡,有毒有害物质随
淋滤水迁移,污染附近江河湖泊及地下水;同时淋滤水
的渗透、破坏土壤团粒结构和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影响
植物生长发育;大量未经处理的人畜粪便和生活垃圾又

是病原菌的孳生地。

2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固体废弃物就其来源可分成城市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
物和农业固体废物。
 按污染特性可分为一般废物和危险废物。
 危险废物泛指除放射性废物以外,具有毒性、易燃性、
反应性、腐蚀性、爆炸性、传染性因而可能对人类的生
活环境产生危害的废物。
3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大气
 堆放的固体废物中的细微颗粒、粉尘等可随风飞扬,从
而对大气造成污染。
 一些有机固体废物,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被微生物分
解,释放出有害气体,可不同程度上产生毒气和恶臭,
造成地区性空气污染。
 采用焚烧法处理固体废物,排出粉尘、HCl、Cl甚至二
噁英等污染物,已成为一些国家的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之一。
4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水
 固体废物弃置于水体,将使水质直接受到污染,严重危
害水生生物的生存条件。
 向水体倾倒固体废物,将缩减江河湖面有效面积,降低
其排洪和灌溉能力。
 在陆地堆积或简单填埋的固体废物,经雨水的浸渍和废
物本身的分解,将会产生含有有害化学物质的渗滤液,
对附近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危害。
5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土壤
 固体废物堆放,其中有害成分容易污染土壤。工业固体
废物特别是有害固体废物,经风化、雨雪淋溶、地表径
流的侵蚀,产生高温和有毒液体渗入土壤,能杀害土壤
中的微生物,改变土壤性质和土壤结构,破坏土壤的腐
解能力,导致草木不生。

6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人体健康
 固体废物露天存放、处理或处置过程中,其中的有害成
分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下会发生浸出,含有害成
分的浸出液可通过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和土壤等环境

介质直接或间接被人体吸收,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7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大气
 挥发——指把化学物质从液体转到气体相,大部分不可
控制。
大气释放源主要来自有害废物处置场、储存罐、贮
留池以及垃圾填埋场浸出液的释放。
挥发部分依赖于温度、蒸汽压及液相和气相间的浓
度差。
8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大气
 颗粒物质排放
废物处理操作会产生颗粒物排放,焚烧可以直接排
放颗粒物质。

更大的灰尘产生源是含有土壤处理的修铺工作(如
垃圾填埋场的开挖、覆盖)。
9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水体
 填埋场渗滤液的产生
降水直接落入填埋场;
地表水进入填埋场;

地下水进入填埋场;
处置在填埋场中的废物中含有部分水。
10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水体
 填埋场渗滤液中污染物
浸入废物的水首先是被固体废物材料吸着,当废物
含水率达到饱和状态时,水就通过重力运动流出。

渗滤液中污染物的成分和含量与废物成分、浸入速
率、污染物溶解度、废物与水的接触表面积、接触时
间和pH等因素有关。
11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3)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 填埋场渗滤液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渗滤液实际渗流速度: v  q /  e
污染物迁移速度: v '  v / R
d

滞留因子: R d  1 

b
e

土壤堆积干容重
Kd

吸附平衡分配系数
12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节 固体废物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

主要分为两大类型:
 第一类是对一般工程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由产生、
收集、运输、处理到最终处置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

包括以下内容:
 污染源调查(源识别,注意危险固废);

 污染防治措施的论证;
 提出最终处置实施方案。
13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节 固体废物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

主要分为两大类型:
 第二类是对处理、处置固体废物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
影响评价。主要包括:
 场址选择的合理性分析;
 填埋场的主要污染源;

 填埋场的主要影响分析;
 污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14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资源化

工业固废(煤矸石、锅炉渣、粉煤灰、钢渣等)
适当加工后可制成水泥、建筑材料等
生活垃圾(玻璃、塑料、有机质)
分拣后再利用

15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分类处置

一般堆存(不溶解、飞扬、变质,无恶臭、不散发
毒气的固废,如钢渣、废石等)
围隔堆存(含水率高的粉尘、污泥等,如粉煤灰)
填埋(大型块状以外形状废物,如城市垃圾)
焚化(焚化能缩小体积或重量的有机废物、污泥)

生物降解(微生物能降解的有机废物,如垃圾、粪便)
固化(有毒、有放射性的废物,如核废料等)

16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固体废物处置原则:

有毒有害废物尽量焚烧或化学处理后再处置(无害化);
无法无害化的毒害物质放在长期稳定的容器和设施内;
放射性废物必须固定、包装并放置在工程屏障内;
对一般废物的填埋必须保持周围环境的一致性;
有毒有害和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场必须经过预选和环评。

17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五节 固体废物管理
 设立专门的废物管理机构
 全过程管理
 固体废物最小量化
 实行废物交换

 废物审计
 建立废物信息和转移跟踪系统
 对废物贮存、运输、加工处理、处置实行许可证制度
18


Slide 13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主要内容
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 固体废弃物中污染物迁移转化方式 (**)
 固体废弃物环评主要内容(*)
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和防治措施 (**)

1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们在开发建设、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
活动中向环境排出的固体和泥状废弃物。
 固体废弃物不适当堆置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和扬尘,污染
周围大气;经雨水淋溶或地下水浸泡,有毒有害物质随
淋滤水迁移,污染附近江河湖泊及地下水;同时淋滤水
的渗透、破坏土壤团粒结构和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影响
植物生长发育;大量未经处理的人畜粪便和生活垃圾又

是病原菌的孳生地。

2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固体废弃物就其来源可分成城市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
物和农业固体废物。
 按污染特性可分为一般废物和危险废物。
 危险废物泛指除放射性废物以外,具有毒性、易燃性、
反应性、腐蚀性、爆炸性、传染性因而可能对人类的生
活环境产生危害的废物。
3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大气
 堆放的固体废物中的细微颗粒、粉尘等可随风飞扬,从
而对大气造成污染。
 一些有机固体废物,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被微生物分
解,释放出有害气体,可不同程度上产生毒气和恶臭,
造成地区性空气污染。
 采用焚烧法处理固体废物,排出粉尘、HCl、Cl甚至二
噁英等污染物,已成为一些国家的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之一。
4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水
 固体废物弃置于水体,将使水质直接受到污染,严重危
害水生生物的生存条件。
 向水体倾倒固体废物,将缩减江河湖面有效面积,降低
其排洪和灌溉能力。
 在陆地堆积或简单填埋的固体废物,经雨水的浸渍和废
物本身的分解,将会产生含有有害化学物质的渗滤液,
对附近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危害。
5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土壤
 固体废物堆放,其中有害成分容易污染土壤。工业固体
废物特别是有害固体废物,经风化、雨雪淋溶、地表径
流的侵蚀,产生高温和有毒液体渗入土壤,能杀害土壤
中的微生物,改变土壤性质和土壤结构,破坏土壤的腐
解能力,导致草木不生。

6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人体健康
 固体废物露天存放、处理或处置过程中,其中的有害成
分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下会发生浸出,含有害成
分的浸出液可通过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和土壤等环境

介质直接或间接被人体吸收,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7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大气
 挥发——指把化学物质从液体转到气体相,大部分不可
控制。
大气释放源主要来自有害废物处置场、储存罐、贮
留池以及垃圾填埋场浸出液的释放。
挥发部分依赖于温度、蒸汽压及液相和气相间的浓
度差。
8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大气
 颗粒物质排放
废物处理操作会产生颗粒物排放,焚烧可以直接排
放颗粒物质。

更大的灰尘产生源是含有土壤处理的修铺工作(如
垃圾填埋场的开挖、覆盖)。
9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水体
 填埋场渗滤液的产生
降水直接落入填埋场;
地表水进入填埋场;

地下水进入填埋场;
处置在填埋场中的废物中含有部分水。
10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水体
 填埋场渗滤液中污染物
浸入废物的水首先是被固体废物材料吸着,当废物
含水率达到饱和状态时,水就通过重力运动流出。

渗滤液中污染物的成分和含量与废物成分、浸入速
率、污染物溶解度、废物与水的接触表面积、接触时
间和pH等因素有关。
11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3)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 填埋场渗滤液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渗滤液实际渗流速度: v  q /  e
污染物迁移速度: v '  v / R
d

滞留因子: R d  1 

b
e

土壤堆积干容重
Kd

吸附平衡分配系数
12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节 固体废物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

主要分为两大类型:
 第一类是对一般工程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由产生、
收集、运输、处理到最终处置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

包括以下内容:
 污染源调查(源识别,注意危险固废);

 污染防治措施的论证;
 提出最终处置实施方案。
13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节 固体废物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

主要分为两大类型:
 第二类是对处理、处置固体废物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
影响评价。主要包括:
 场址选择的合理性分析;
 填埋场的主要污染源;

 填埋场的主要影响分析;
 污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14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资源化

工业固废(煤矸石、锅炉渣、粉煤灰、钢渣等)
适当加工后可制成水泥、建筑材料等
生活垃圾(玻璃、塑料、有机质)
分拣后再利用

15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分类处置

一般堆存(不溶解、飞扬、变质,无恶臭、不散发
毒气的固废,如钢渣、废石等)
围隔堆存(含水率高的粉尘、污泥等,如粉煤灰)
填埋(大型块状以外形状废物,如城市垃圾)
焚化(焚化能缩小体积或重量的有机废物、污泥)

生物降解(微生物能降解的有机废物,如垃圾、粪便)
固化(有毒、有放射性的废物,如核废料等)

16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固体废物处置原则:

有毒有害废物尽量焚烧或化学处理后再处置(无害化);
无法无害化的毒害物质放在长期稳定的容器和设施内;
放射性废物必须固定、包装并放置在工程屏障内;
对一般废物的填埋必须保持周围环境的一致性;
有毒有害和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场必须经过预选和环评。

17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五节 固体废物管理
 设立专门的废物管理机构
 全过程管理
 固体废物最小量化
 实行废物交换

 废物审计
 建立废物信息和转移跟踪系统
 对废物贮存、运输、加工处理、处置实行许可证制度
18


Slide 14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主要内容
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 固体废弃物中污染物迁移转化方式 (**)
 固体废弃物环评主要内容(*)
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和防治措施 (**)

1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们在开发建设、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
活动中向环境排出的固体和泥状废弃物。
 固体废弃物不适当堆置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和扬尘,污染
周围大气;经雨水淋溶或地下水浸泡,有毒有害物质随
淋滤水迁移,污染附近江河湖泊及地下水;同时淋滤水
的渗透、破坏土壤团粒结构和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影响
植物生长发育;大量未经处理的人畜粪便和生活垃圾又

是病原菌的孳生地。

2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固体废弃物就其来源可分成城市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
物和农业固体废物。
 按污染特性可分为一般废物和危险废物。
 危险废物泛指除放射性废物以外,具有毒性、易燃性、
反应性、腐蚀性、爆炸性、传染性因而可能对人类的生
活环境产生危害的废物。
3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大气
 堆放的固体废物中的细微颗粒、粉尘等可随风飞扬,从
而对大气造成污染。
 一些有机固体废物,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被微生物分
解,释放出有害气体,可不同程度上产生毒气和恶臭,
造成地区性空气污染。
 采用焚烧法处理固体废物,排出粉尘、HCl、Cl甚至二
噁英等污染物,已成为一些国家的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之一。
4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水
 固体废物弃置于水体,将使水质直接受到污染,严重危
害水生生物的生存条件。
 向水体倾倒固体废物,将缩减江河湖面有效面积,降低
其排洪和灌溉能力。
 在陆地堆积或简单填埋的固体废物,经雨水的浸渍和废
物本身的分解,将会产生含有有害化学物质的渗滤液,
对附近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危害。
5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土壤
 固体废物堆放,其中有害成分容易污染土壤。工业固体
废物特别是有害固体废物,经风化、雨雪淋溶、地表径
流的侵蚀,产生高温和有毒液体渗入土壤,能杀害土壤
中的微生物,改变土壤性质和土壤结构,破坏土壤的腐
解能力,导致草木不生。

6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人体健康
 固体废物露天存放、处理或处置过程中,其中的有害成
分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下会发生浸出,含有害成
分的浸出液可通过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和土壤等环境

介质直接或间接被人体吸收,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7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大气
 挥发——指把化学物质从液体转到气体相,大部分不可
控制。
大气释放源主要来自有害废物处置场、储存罐、贮
留池以及垃圾填埋场浸出液的释放。
挥发部分依赖于温度、蒸汽压及液相和气相间的浓
度差。
8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大气
 颗粒物质排放
废物处理操作会产生颗粒物排放,焚烧可以直接排
放颗粒物质。

更大的灰尘产生源是含有土壤处理的修铺工作(如
垃圾填埋场的开挖、覆盖)。
9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水体
 填埋场渗滤液的产生
降水直接落入填埋场;
地表水进入填埋场;

地下水进入填埋场;
处置在填埋场中的废物中含有部分水。
10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水体
 填埋场渗滤液中污染物
浸入废物的水首先是被固体废物材料吸着,当废物
含水率达到饱和状态时,水就通过重力运动流出。

渗滤液中污染物的成分和含量与废物成分、浸入速
率、污染物溶解度、废物与水的接触表面积、接触时
间和pH等因素有关。
11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3)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 填埋场渗滤液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渗滤液实际渗流速度: v  q /  e
污染物迁移速度: v '  v / R
d

滞留因子: R d  1 

b
e

土壤堆积干容重
Kd

吸附平衡分配系数
12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节 固体废物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

主要分为两大类型:
 第一类是对一般工程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由产生、
收集、运输、处理到最终处置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

包括以下内容:
 污染源调查(源识别,注意危险固废);

 污染防治措施的论证;
 提出最终处置实施方案。
13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节 固体废物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

主要分为两大类型:
 第二类是对处理、处置固体废物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
影响评价。主要包括:
 场址选择的合理性分析;
 填埋场的主要污染源;

 填埋场的主要影响分析;
 污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14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资源化

工业固废(煤矸石、锅炉渣、粉煤灰、钢渣等)
适当加工后可制成水泥、建筑材料等
生活垃圾(玻璃、塑料、有机质)
分拣后再利用

15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分类处置

一般堆存(不溶解、飞扬、变质,无恶臭、不散发
毒气的固废,如钢渣、废石等)
围隔堆存(含水率高的粉尘、污泥等,如粉煤灰)
填埋(大型块状以外形状废物,如城市垃圾)
焚化(焚化能缩小体积或重量的有机废物、污泥)

生物降解(微生物能降解的有机废物,如垃圾、粪便)
固化(有毒、有放射性的废物,如核废料等)

16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固体废物处置原则:

有毒有害废物尽量焚烧或化学处理后再处置(无害化);
无法无害化的毒害物质放在长期稳定的容器和设施内;
放射性废物必须固定、包装并放置在工程屏障内;
对一般废物的填埋必须保持周围环境的一致性;
有毒有害和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场必须经过预选和环评。

17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五节 固体废物管理
 设立专门的废物管理机构
 全过程管理
 固体废物最小量化
 实行废物交换

 废物审计
 建立废物信息和转移跟踪系统
 对废物贮存、运输、加工处理、处置实行许可证制度
18


Slide 15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主要内容
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 固体废弃物中污染物迁移转化方式 (**)
 固体废弃物环评主要内容(*)
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和防治措施 (**)

1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们在开发建设、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
活动中向环境排出的固体和泥状废弃物。
 固体废弃物不适当堆置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和扬尘,污染
周围大气;经雨水淋溶或地下水浸泡,有毒有害物质随
淋滤水迁移,污染附近江河湖泊及地下水;同时淋滤水
的渗透、破坏土壤团粒结构和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影响
植物生长发育;大量未经处理的人畜粪便和生活垃圾又

是病原菌的孳生地。

2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固体废弃物就其来源可分成城市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
物和农业固体废物。
 按污染特性可分为一般废物和危险废物。
 危险废物泛指除放射性废物以外,具有毒性、易燃性、
反应性、腐蚀性、爆炸性、传染性因而可能对人类的生
活环境产生危害的废物。
3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大气
 堆放的固体废物中的细微颗粒、粉尘等可随风飞扬,从
而对大气造成污染。
 一些有机固体废物,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被微生物分
解,释放出有害气体,可不同程度上产生毒气和恶臭,
造成地区性空气污染。
 采用焚烧法处理固体废物,排出粉尘、HCl、Cl甚至二
噁英等污染物,已成为一些国家的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之一。
4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水
 固体废物弃置于水体,将使水质直接受到污染,严重危
害水生生物的生存条件。
 向水体倾倒固体废物,将缩减江河湖面有效面积,降低
其排洪和灌溉能力。
 在陆地堆积或简单填埋的固体废物,经雨水的浸渍和废
物本身的分解,将会产生含有有害化学物质的渗滤液,
对附近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危害。
5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土壤
 固体废物堆放,其中有害成分容易污染土壤。工业固体
废物特别是有害固体废物,经风化、雨雪淋溶、地表径
流的侵蚀,产生高温和有毒液体渗入土壤,能杀害土壤
中的微生物,改变土壤性质和土壤结构,破坏土壤的腐
解能力,导致草木不生。

6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人体健康
 固体废物露天存放、处理或处置过程中,其中的有害成
分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下会发生浸出,含有害成
分的浸出液可通过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和土壤等环境

介质直接或间接被人体吸收,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7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大气
 挥发——指把化学物质从液体转到气体相,大部分不可
控制。
大气释放源主要来自有害废物处置场、储存罐、贮
留池以及垃圾填埋场浸出液的释放。
挥发部分依赖于温度、蒸汽压及液相和气相间的浓
度差。
8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大气
 颗粒物质排放
废物处理操作会产生颗粒物排放,焚烧可以直接排
放颗粒物质。

更大的灰尘产生源是含有土壤处理的修铺工作(如
垃圾填埋场的开挖、覆盖)。
9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水体
 填埋场渗滤液的产生
降水直接落入填埋场;
地表水进入填埋场;

地下水进入填埋场;
处置在填埋场中的废物中含有部分水。
10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水体
 填埋场渗滤液中污染物
浸入废物的水首先是被固体废物材料吸着,当废物
含水率达到饱和状态时,水就通过重力运动流出。

渗滤液中污染物的成分和含量与废物成分、浸入速
率、污染物溶解度、废物与水的接触表面积、接触时
间和pH等因素有关。
11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3)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 填埋场渗滤液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渗滤液实际渗流速度: v  q /  e
污染物迁移速度: v '  v / R
d

滞留因子: R d  1 

b
e

土壤堆积干容重
Kd

吸附平衡分配系数
12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节 固体废物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

主要分为两大类型:
 第一类是对一般工程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由产生、
收集、运输、处理到最终处置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

包括以下内容:
 污染源调查(源识别,注意危险固废);

 污染防治措施的论证;
 提出最终处置实施方案。
13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节 固体废物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

主要分为两大类型:
 第二类是对处理、处置固体废物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
影响评价。主要包括:
 场址选择的合理性分析;
 填埋场的主要污染源;

 填埋场的主要影响分析;
 污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14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资源化

工业固废(煤矸石、锅炉渣、粉煤灰、钢渣等)
适当加工后可制成水泥、建筑材料等
生活垃圾(玻璃、塑料、有机质)
分拣后再利用

15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分类处置

一般堆存(不溶解、飞扬、变质,无恶臭、不散发
毒气的固废,如钢渣、废石等)
围隔堆存(含水率高的粉尘、污泥等,如粉煤灰)
填埋(大型块状以外形状废物,如城市垃圾)
焚化(焚化能缩小体积或重量的有机废物、污泥)

生物降解(微生物能降解的有机废物,如垃圾、粪便)
固化(有毒、有放射性的废物,如核废料等)

16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固体废物处置原则:

有毒有害废物尽量焚烧或化学处理后再处置(无害化);
无法无害化的毒害物质放在长期稳定的容器和设施内;
放射性废物必须固定、包装并放置在工程屏障内;
对一般废物的填埋必须保持周围环境的一致性;
有毒有害和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场必须经过预选和环评。

17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五节 固体废物管理
 设立专门的废物管理机构
 全过程管理
 固体废物最小量化
 实行废物交换

 废物审计
 建立废物信息和转移跟踪系统
 对废物贮存、运输、加工处理、处置实行许可证制度
18


Slide 16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主要内容
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 固体废弃物中污染物迁移转化方式 (**)
 固体废弃物环评主要内容(*)
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和防治措施 (**)

1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们在开发建设、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
活动中向环境排出的固体和泥状废弃物。
 固体废弃物不适当堆置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和扬尘,污染
周围大气;经雨水淋溶或地下水浸泡,有毒有害物质随
淋滤水迁移,污染附近江河湖泊及地下水;同时淋滤水
的渗透、破坏土壤团粒结构和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影响
植物生长发育;大量未经处理的人畜粪便和生活垃圾又

是病原菌的孳生地。

2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固体废弃物就其来源可分成城市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
物和农业固体废物。
 按污染特性可分为一般废物和危险废物。
 危险废物泛指除放射性废物以外,具有毒性、易燃性、
反应性、腐蚀性、爆炸性、传染性因而可能对人类的生
活环境产生危害的废物。
3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大气
 堆放的固体废物中的细微颗粒、粉尘等可随风飞扬,从
而对大气造成污染。
 一些有机固体废物,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被微生物分
解,释放出有害气体,可不同程度上产生毒气和恶臭,
造成地区性空气污染。
 采用焚烧法处理固体废物,排出粉尘、HCl、Cl甚至二
噁英等污染物,已成为一些国家的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之一。
4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水
 固体废物弃置于水体,将使水质直接受到污染,严重危
害水生生物的生存条件。
 向水体倾倒固体废物,将缩减江河湖面有效面积,降低
其排洪和灌溉能力。
 在陆地堆积或简单填埋的固体废物,经雨水的浸渍和废
物本身的分解,将会产生含有有害化学物质的渗滤液,
对附近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危害。
5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土壤
 固体废物堆放,其中有害成分容易污染土壤。工业固体
废物特别是有害固体废物,经风化、雨雪淋溶、地表径
流的侵蚀,产生高温和有毒液体渗入土壤,能杀害土壤
中的微生物,改变土壤性质和土壤结构,破坏土壤的腐
解能力,导致草木不生。

6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人体健康
 固体废物露天存放、处理或处置过程中,其中的有害成
分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下会发生浸出,含有害成
分的浸出液可通过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和土壤等环境

介质直接或间接被人体吸收,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7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大气
 挥发——指把化学物质从液体转到气体相,大部分不可
控制。
大气释放源主要来自有害废物处置场、储存罐、贮
留池以及垃圾填埋场浸出液的释放。
挥发部分依赖于温度、蒸汽压及液相和气相间的浓
度差。
8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大气
 颗粒物质排放
废物处理操作会产生颗粒物排放,焚烧可以直接排
放颗粒物质。

更大的灰尘产生源是含有土壤处理的修铺工作(如
垃圾填埋场的开挖、覆盖)。
9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水体
 填埋场渗滤液的产生
降水直接落入填埋场;
地表水进入填埋场;

地下水进入填埋场;
处置在填埋场中的废物中含有部分水。
10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水体
 填埋场渗滤液中污染物
浸入废物的水首先是被固体废物材料吸着,当废物
含水率达到饱和状态时,水就通过重力运动流出。

渗滤液中污染物的成分和含量与废物成分、浸入速
率、污染物溶解度、废物与水的接触表面积、接触时
间和pH等因素有关。
11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3)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 填埋场渗滤液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渗滤液实际渗流速度: v  q /  e
污染物迁移速度: v '  v / R
d

滞留因子: R d  1 

b
e

土壤堆积干容重
Kd

吸附平衡分配系数
12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节 固体废物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

主要分为两大类型:
 第一类是对一般工程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由产生、
收集、运输、处理到最终处置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

包括以下内容:
 污染源调查(源识别,注意危险固废);

 污染防治措施的论证;
 提出最终处置实施方案。
13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节 固体废物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

主要分为两大类型:
 第二类是对处理、处置固体废物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
影响评价。主要包括:
 场址选择的合理性分析;
 填埋场的主要污染源;

 填埋场的主要影响分析;
 污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14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资源化

工业固废(煤矸石、锅炉渣、粉煤灰、钢渣等)
适当加工后可制成水泥、建筑材料等
生活垃圾(玻璃、塑料、有机质)
分拣后再利用

15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分类处置

一般堆存(不溶解、飞扬、变质,无恶臭、不散发
毒气的固废,如钢渣、废石等)
围隔堆存(含水率高的粉尘、污泥等,如粉煤灰)
填埋(大型块状以外形状废物,如城市垃圾)
焚化(焚化能缩小体积或重量的有机废物、污泥)

生物降解(微生物能降解的有机废物,如垃圾、粪便)
固化(有毒、有放射性的废物,如核废料等)

16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固体废物处置原则:

有毒有害废物尽量焚烧或化学处理后再处置(无害化);
无法无害化的毒害物质放在长期稳定的容器和设施内;
放射性废物必须固定、包装并放置在工程屏障内;
对一般废物的填埋必须保持周围环境的一致性;
有毒有害和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场必须经过预选和环评。

17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五节 固体废物管理
 设立专门的废物管理机构
 全过程管理
 固体废物最小量化
 实行废物交换

 废物审计
 建立废物信息和转移跟踪系统
 对废物贮存、运输、加工处理、处置实行许可证制度
18


Slide 17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主要内容
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 固体废弃物中污染物迁移转化方式 (**)
 固体废弃物环评主要内容(*)
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和防治措施 (**)

1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们在开发建设、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
活动中向环境排出的固体和泥状废弃物。
 固体废弃物不适当堆置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和扬尘,污染
周围大气;经雨水淋溶或地下水浸泡,有毒有害物质随
淋滤水迁移,污染附近江河湖泊及地下水;同时淋滤水
的渗透、破坏土壤团粒结构和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影响
植物生长发育;大量未经处理的人畜粪便和生活垃圾又

是病原菌的孳生地。

2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固体废弃物就其来源可分成城市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
物和农业固体废物。
 按污染特性可分为一般废物和危险废物。
 危险废物泛指除放射性废物以外,具有毒性、易燃性、
反应性、腐蚀性、爆炸性、传染性因而可能对人类的生
活环境产生危害的废物。
3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大气
 堆放的固体废物中的细微颗粒、粉尘等可随风飞扬,从
而对大气造成污染。
 一些有机固体废物,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被微生物分
解,释放出有害气体,可不同程度上产生毒气和恶臭,
造成地区性空气污染。
 采用焚烧法处理固体废物,排出粉尘、HCl、Cl甚至二
噁英等污染物,已成为一些国家的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之一。
4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水
 固体废物弃置于水体,将使水质直接受到污染,严重危
害水生生物的生存条件。
 向水体倾倒固体废物,将缩减江河湖面有效面积,降低
其排洪和灌溉能力。
 在陆地堆积或简单填埋的固体废物,经雨水的浸渍和废
物本身的分解,将会产生含有有害化学物质的渗滤液,
对附近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危害。
5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土壤
 固体废物堆放,其中有害成分容易污染土壤。工业固体
废物特别是有害固体废物,经风化、雨雪淋溶、地表径
流的侵蚀,产生高温和有毒液体渗入土壤,能杀害土壤
中的微生物,改变土壤性质和土壤结构,破坏土壤的腐
解能力,导致草木不生。

6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人体健康
 固体废物露天存放、处理或处置过程中,其中的有害成
分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下会发生浸出,含有害成
分的浸出液可通过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和土壤等环境

介质直接或间接被人体吸收,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7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大气
 挥发——指把化学物质从液体转到气体相,大部分不可
控制。
大气释放源主要来自有害废物处置场、储存罐、贮
留池以及垃圾填埋场浸出液的释放。
挥发部分依赖于温度、蒸汽压及液相和气相间的浓
度差。
8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大气
 颗粒物质排放
废物处理操作会产生颗粒物排放,焚烧可以直接排
放颗粒物质。

更大的灰尘产生源是含有土壤处理的修铺工作(如
垃圾填埋场的开挖、覆盖)。
9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水体
 填埋场渗滤液的产生
降水直接落入填埋场;
地表水进入填埋场;

地下水进入填埋场;
处置在填埋场中的废物中含有部分水。
10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水体
 填埋场渗滤液中污染物
浸入废物的水首先是被固体废物材料吸着,当废物
含水率达到饱和状态时,水就通过重力运动流出。

渗滤液中污染物的成分和含量与废物成分、浸入速
率、污染物溶解度、废物与水的接触表面积、接触时
间和pH等因素有关。
11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3)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 填埋场渗滤液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渗滤液实际渗流速度: v  q /  e
污染物迁移速度: v '  v / R
d

滞留因子: R d  1 

b
e

土壤堆积干容重
Kd

吸附平衡分配系数
12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节 固体废物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

主要分为两大类型:
 第一类是对一般工程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由产生、
收集、运输、处理到最终处置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

包括以下内容:
 污染源调查(源识别,注意危险固废);

 污染防治措施的论证;
 提出最终处置实施方案。
13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节 固体废物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

主要分为两大类型:
 第二类是对处理、处置固体废物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
影响评价。主要包括:
 场址选择的合理性分析;
 填埋场的主要污染源;

 填埋场的主要影响分析;
 污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14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资源化

工业固废(煤矸石、锅炉渣、粉煤灰、钢渣等)
适当加工后可制成水泥、建筑材料等
生活垃圾(玻璃、塑料、有机质)
分拣后再利用

15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分类处置

一般堆存(不溶解、飞扬、变质,无恶臭、不散发
毒气的固废,如钢渣、废石等)
围隔堆存(含水率高的粉尘、污泥等,如粉煤灰)
填埋(大型块状以外形状废物,如城市垃圾)
焚化(焚化能缩小体积或重量的有机废物、污泥)

生物降解(微生物能降解的有机废物,如垃圾、粪便)
固化(有毒、有放射性的废物,如核废料等)

16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固体废物处置原则:

有毒有害废物尽量焚烧或化学处理后再处置(无害化);
无法无害化的毒害物质放在长期稳定的容器和设施内;
放射性废物必须固定、包装并放置在工程屏障内;
对一般废物的填埋必须保持周围环境的一致性;
有毒有害和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场必须经过预选和环评。

17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五节 固体废物管理
 设立专门的废物管理机构
 全过程管理
 固体废物最小量化
 实行废物交换

 废物审计
 建立废物信息和转移跟踪系统
 对废物贮存、运输、加工处理、处置实行许可证制度
18


Slide 18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主要内容
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 固体废弃物中污染物迁移转化方式 (**)
 固体废弃物环评主要内容(*)
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和防治措施 (**)

1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们在开发建设、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
活动中向环境排出的固体和泥状废弃物。
 固体废弃物不适当堆置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和扬尘,污染
周围大气;经雨水淋溶或地下水浸泡,有毒有害物质随
淋滤水迁移,污染附近江河湖泊及地下水;同时淋滤水
的渗透、破坏土壤团粒结构和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影响
植物生长发育;大量未经处理的人畜粪便和生活垃圾又

是病原菌的孳生地。

2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 固体废弃物就其来源可分成城市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
物和农业固体废物。
 按污染特性可分为一般废物和危险废物。
 危险废物泛指除放射性废物以外,具有毒性、易燃性、
反应性、腐蚀性、爆炸性、传染性因而可能对人类的生
活环境产生危害的废物。
3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大气
 堆放的固体废物中的细微颗粒、粉尘等可随风飞扬,从
而对大气造成污染。
 一些有机固体废物,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被微生物分
解,释放出有害气体,可不同程度上产生毒气和恶臭,
造成地区性空气污染。
 采用焚烧法处理固体废物,排出粉尘、HCl、Cl甚至二
噁英等污染物,已成为一些国家的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之一。
4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水
 固体废物弃置于水体,将使水质直接受到污染,严重危
害水生生物的生存条件。
 向水体倾倒固体废物,将缩减江河湖面有效面积,降低
其排洪和灌溉能力。
 在陆地堆积或简单填埋的固体废物,经雨水的浸渍和废
物本身的分解,将会产生含有有害化学物质的渗滤液,
对附近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危害。
5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土壤
 固体废物堆放,其中有害成分容易污染土壤。工业固体
废物特别是有害固体废物,经风化、雨雪淋溶、地表径
流的侵蚀,产生高温和有毒液体渗入土壤,能杀害土壤
中的微生物,改变土壤性质和土壤结构,破坏土壤的腐
解能力,导致草木不生。

6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人体健康
 固体废物露天存放、处理或处置过程中,其中的有害成
分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下会发生浸出,含有害成
分的浸出液可通过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和土壤等环境

介质直接或间接被人体吸收,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7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大气
 挥发——指把化学物质从液体转到气体相,大部分不可
控制。
大气释放源主要来自有害废物处置场、储存罐、贮
留池以及垃圾填埋场浸出液的释放。
挥发部分依赖于温度、蒸汽压及液相和气相间的浓
度差。
8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大气
 颗粒物质排放
废物处理操作会产生颗粒物排放,焚烧可以直接排
放颗粒物质。

更大的灰尘产生源是含有土壤处理的修铺工作(如
垃圾填埋场的开挖、覆盖)。
9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水体
 填埋场渗滤液的产生
降水直接落入填埋场;
地表水进入填埋场;

地下水进入填埋场;
处置在填埋场中的废物中含有部分水。
10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2)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到水体
 填埋场渗滤液中污染物
浸入废物的水首先是被固体废物材料吸着,当废物
含水率达到饱和状态时,水就通过重力运动流出。

渗滤液中污染物的成分和含量与废物成分、浸入速
率、污染物溶解度、废物与水的接触表面积、接触时
间和pH等因素有关。
11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
(3)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 填埋场渗滤液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渗滤液实际渗流速度: v  q /  e
污染物迁移速度: v '  v / R
d

滞留因子: R d  1 

b
e

土壤堆积干容重
Kd

吸附平衡分配系数
12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节 固体废物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

主要分为两大类型:
 第一类是对一般工程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由产生、
收集、运输、处理到最终处置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

包括以下内容:
 污染源调查(源识别,注意危险固废);

 污染防治措施的论证;
 提出最终处置实施方案。
13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节 固体废物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

主要分为两大类型:
 第二类是对处理、处置固体废物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
影响评价。主要包括:
 场址选择的合理性分析;
 填埋场的主要污染源;

 填埋场的主要影响分析;
 污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14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资源化

工业固废(煤矸石、锅炉渣、粉煤灰、钢渣等)
适当加工后可制成水泥、建筑材料等
生活垃圾(玻璃、塑料、有机质)
分拣后再利用

15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分类处置

一般堆存(不溶解、飞扬、变质,无恶臭、不散发
毒气的固废,如钢渣、废石等)
围隔堆存(含水率高的粉尘、污泥等,如粉煤灰)
填埋(大型块状以外形状废物,如城市垃圾)
焚化(焚化能缩小体积或重量的有机废物、污泥)

生物降解(微生物能降解的有机废物,如垃圾、粪便)
固化(有毒、有放射性的废物,如核废料等)

16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固体废物处置原则:

有毒有害废物尽量焚烧或化学处理后再处置(无害化);
无法无害化的毒害物质放在长期稳定的容器和设施内;
放射性废物必须固定、包装并放置在工程屏障内;
对一般废物的填埋必须保持周围环境的一致性;
有毒有害和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场必须经过预选和环评。

17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五节 固体废物管理
 设立专门的废物管理机构
 全过程管理
 固体废物最小量化
 实行废物交换

 废物审计
 建立废物信息和转移跟踪系统
 对废物贮存、运输、加工处理、处置实行许可证制度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