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投影片 1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語言與文化研究的一個面向
-申小龍的語言文化觀
一、前言:新興學科-「中國文化語言學」
形成背景:
80年代,面對中國現代語言學發展困境,在「文化
熱」潮流推動下對中國現代語言學作反思:
1.結構語言學只注重描寫語言的形式,分析語言的內
部結構,切割語言與其他學科的關係,使語言的實
用或應用價值大為減低
-象牙塔式的研究,不食人間煙火
-應結合其他人文學科作較全面的研究
2.西方言言學建立在印歐語研究的基礎上,漢語和印
歐語大不相同,馬建忠《馬氏文通》、王力《詞三
品》多移植西方理論
-削足適履,圓鑿方枘,格格不入
-應以中國文化為背景考察中國語言的特點,建立符
合中國語言事實的理論
發展始末:
1.1985年游汝傑(《復旦學報》3) 、周振鶴及陳建民
首先提出「文化語言學」之名稱
-學科名稱正式出現
2.1990年申小龍《中國文化語言學》、邢福義、周光
慶《文化語言學》
-理論型態基本形成
3.1993年宋永培、端木黎明《中國文化語言學詞典》
-理論初步成熟
先趨-
1.1930年徐松石《泰族壯族粵族考》(中華書局)
2.1947年潘懋鼎《中國語源及其文化》(致知書店)
3.1950年羅常培《語言與文化》(北京大學出版社)
源流-
結合文化研究語言的傳統源遠流長
1.西漢揚雄《方言》:對共時方言的調查和記載,反
映不同地域間的文化差異,可略知漢代文化的南、
北差異
2.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釋義部分反映古代的政治、
制度、經濟、文化及風俗習慣等。
3.秦漢間《爾雅》:由「釋親﹑釋宮﹑釋器﹑釋樂」
等篇目可探知上古文化制度
二、中國文化語言學的流派
戴昭銘「兩派說」(2000:95)
1.關係論派:游汝杰
2.本體論派:申小龍
邵敬敏「三派說」(2002:271) :
1.以游汝傑為代表的「雙向交叉文化語言學」
-「文化參照派」-開創
2.以陳建民為代表的「社會交際文化語言學」
-「文化表現派」-新思路
3.以申小龍為代表的「全面認同文化語言學」
-「文化認同派」-衝擊
三中國文化語言學面向之一-申小龍語言文化觀
1.申小龍語言文化論相關著作
1988《中國句型文化》,東北師大出版社
1989《人文精神,還是科學主義?20世紀中國語言
學思辨錄》,學林出版社
1990《中國文化語言學》,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1《語文的闡釋-中國語文傳統的現代意義》,
遼寧教育出版社
1992《語言的文化闡釋》,上海:知識出版社
1993《文化語言學》,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9《申小龍自選集》,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0《語言與文化的現代思考》,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1《漢語語法學一種文化的結構分析》,江蘇教
育出版社
2003《漢語與中國文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內容舉隅-以《申小龍自選集》一書為例:
(1)理論架構
(一)理論語言學
(二)語法學
(三)訓詁學
(四)音韻學
(五)文字學
(六)修辭學
(七)西方語言學
(一)理論語言學
1.1 文化斷層與中國現代語言學之變遷
民族維繫重要條件之一:民族的「文化心理認同」
認同的主要表徵是民族語言
然而從傳統經學到現代語言學,文化斷層在歷史中
形成
-要到中國傳統文化中尋找根據
-傳統文化是包袱,也是財富
※中國語言的歐化現象
晚清維新派的語文憲章-《馬氏文通》
「中體西用」-用「西體」改造「中體」
-應「從傳統文化中尋找語文現代化的支撐點」
歐化文的大雅之堂-白話文運動
歐化「病句」;漢語有「無主句」、「主題句」
漢字的「泰西」歸宿-拉丁化(漢語拼音化)
(1892)盧戇章「由切音以識漢文」→錢玄同「廢漢
字」→漢字和拼音字仍並用,有其內在歷史必然性
-「意化」的優越性、方塊字平面性優於線性文字、
文字表意不需經語音?象形-表意-拼音非世界文字
共同發展規律?現代化非西化
人文淡化的酸果-科學主義
-語言具人文性,科學主義無法理解人類語言複雜性
1.2 語言的人性與人的語言性-論人類語言符號的文
化視界
人是象徵符號的動物,能利用象徵符號創造文化,
語言是人和世界的紐帶:人-符號-世界
語言具世界觀和本體論的性質
文化性/工具性
語言是人性的最高表現,語言是一種世界觀
1.3 中國古代的人文主義語言觀
中國人的語言觀是一種「本體論的語言觀」:
《爾雅》反映秦漢時期的文化知識結構:
語言-人-自然-生物
語言觀成為世界觀的基礎
語言是人性的表現,「言為心聲」
語言是事物本質的表現
語言是天道的表現
是實踐論的語言觀-名(語言)實(世界)
語言是治理天下、教化人倫的基礎
-人與世界一切皆包括在語言中
1.4 從語言之氣到哲學之氣
中國古代以「氣」為世界的本原,是萬物的運行
本質-漢民族的世界觀
戰國時語言已是「氣」的語言:積小句而大句,
文氣貫通,使有內聚力
《尚書》文法和後代文法差意在於「助詞」
語言結構的橫向擴展有賴文氣的延宕,文氣延宕
需借助詞或連詞
句子聲氣節律
語氣詞、助詞將語法、語義和語氣作有機的統一
語言的內面是思維模式
(二)語法學
2.1 中國語言的文化型態
A.實體論-漢語之彈性實體
因簡易而具靈活性,詞語具分合伸縮的不固定
性,虛詞亦富彈性,實字虛用。西語固定詞形
漢語語法組織須隨語氣音節順暢與否而異其措施
B.建構論-漢語之流塊建設
西方以動詞為中心,以形役意、句讀段為漢語本
活動單位,音句鋪排可不用關係詞即可表示關係
C.方法論-漢語神攝的方法
以簡馭繁。西方亦有語氣詞,但型態變化太多而
淹没了句子的表達作用
2.2 漢語語言類型的新探索-論主題句研究的語言類
型學意義
不同文化有不同類型的語法體系:
漢語句型-主題句:主語+評論語
(主題為中心、名詞句)
「這件事我已經辦好了」
西方句型-主謂句:主語+謂語
(動詞為中心、動詞句)
主語:句法關係概念
主題:交換功能概念
-主題和主語分屬語法組織的不同層面
2.3 中國語文研究的詞類學傳統
印歐語的詞類有型態變化,如格、體、數、時
態等變化
漢語是非型態語言,詞類無型態變化,據語意
分類,分實詞和虛詞
和與語法以意合為基礎,詞類與語法無涉,句
讀功能代替詞法功能
「學習步驟」可是形名結構,也可是動名結構
-義類本體、邏輯組合、句讀功能
2.4 中國語文研究的句法學傳統
A.結構繁簡之法:前因後果、時間先後為序
B.結構對應之法:駢體模糊型、多義非精確性、
「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
「一陰一陽之謂道」,互文見義,節奏勻稱而
語義對應
C.結構氣韻之法:重音節長短與氣韻高低
D.結構句讀之法:著重文意完整性,「意」對
「句」有統攝作用,文無定法,以形統神
-西方語句是「焦點透視」(動詞為中心),漢語
是「散點透視」
-漢語句子三要素:1.句讀本體、2.時序(事理鋪
排)、3.意盡為界
(三)訓詁學
3.1 訓詁:中國文化闡釋的前沿
A.訓詁本體論:解釋學,而非語義學-文化闡釋
非純粹字義理論,大部分偏實用研究,對古代人
文科學研究和社會歷史發展起積極的作用
B.文法:訓詁的一個基本觀念
詞意由話語的上下文決定-語境-人的主體性
C.歷史主義:訓詁學的一個基本原則
牲畜-財寶;隔壁-隔籬
D.音義相關:訓詁學的一個基本思路:蒙、夢、冥
E.民族性:訓詁學的一個基本立足點:城,盛民也
F.同義互訓:訓詁學上的一片新綠:初始、肇始
3.2 論中國古代詞源學邏輯和歷史學的統一
詞源學研究-文化重建
A.聲訓-漢.劉熙《釋名》
「政者,正也」、「仁者,人也」、「群者,權也」
B.右文-宋.王子韶《字說》解
「戔,小也」,淺、錢、殘、賤
C.開現代語源學先河-章炳麟《文始》
語根、詞族
「煗、煖,溫也」
-語言出於社會的約定俗成
-探索語源可知語言發生及其演變
-語言不僅在平面共時上是一系統,在縱向、共時上
也是一系統
3.3 宋代語言學的漢學批判與其歷史超越
漢學(實事求是)-宋學(疑古,重新詮釋儒家經
典、追求原典之精神)
A.新的文本:重《易經》、 《大學》
B.新的思想:「言」之成「理」
C.新的方法:尚簡、會通
宋代語言學上的成就
A.語法學上:建立較為完備的詞類學和語法學理論
B.訓詁學上:注重意義之綜合連貫,創通新
(四)音韻學
4.1 清代古音學系統論
A.審音系統論(戴震)大致臻於完善
語言因時空變異產生音轉,而音轉之發生遵循
語音系統的內部層次
B.語料系統論(顧炎武):排比、繫聯
清代古音研究的系統方法是古代經驗科學方法論
之頂峰:
1.審音上從考古的系統論到音理的系統論
2.語料上從詩韻的系統排比到諧聲的系統擴建,
並及方音對勘,認識到方音和古音的對應規律
-由共時以探歷時
-可將清代古音學之系統方法與現代結構語言學的
分析方法結合起來
4.2 清代音韻學的人文理據及其詩性價值
詩歌的音律形象建立在語言詞彙的聲音形象基礎上
A.以聲象意:
「火」之詞象「風火相薄」之聲
「水」之詞象「急湍相激」之聲
-漢民族的認知命名中,詞義的取象與語音的取
象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使詞彙世界有「觀物取
象」的人文精神
B.韻腳(愁-狂)、雙聲疊韻(逍遙)、疊音
(冷清) 、發音部位和方法(嘈嘈切切)
-中國語文獨具的藝術特質及深厚的語言底蘊
(五)文字學
5.1 漢字形義思維說
語言形式、文字結構→思維形式
漢字為表意文字,是「音」「義」二合體
形聲字:「江河」
「以事為名」-半義;形符(義符)
「取譬相成」-半聲:聲符(音符)
「義」的轉化造成「聲」(破讀)及「形」的分化
字義引伸,由統稱而析言,漸走向精確化
雜糅方言亦會引起字義的轉化
郎:青年男子→所愛男子→尊稱(良)→賤稱
(「獠」、「佬」)
-漢字蘊涵深刻的文化心理,具獨特的價值和意義
5.2 漢字構形的主體思維及其人文精神
漢字構形乃「主體投射」,依主體意識取象賦予世
界以某種意義
《莊子》:「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
《說文》 「近取諸身,遠取諸物」
以「人」為立足點的人本精神:「長、字、止」
無知場域中以己身為衡量標準,無生命之事物以人
體來隱喻:「首先、山腰、針眼、海口、鋸齒」
文字有其價值取向,語言有其文化中心詞彙
西方:主客對立,外向思維,物化
漢語:主客統一,內向思維,擬人化
-主客交融、天人合一是中國文化人文主義之基礎
5.3 《說文解字》系統論
形式系統:
A.部首(宏觀):「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同牽條屬,
共理相貫,雜而不越,據形繫聯」,抓住漢字「以
形表意」特點,立部說明文字構形的原理和字義
B.六書(微觀):建立漢字內部結構系統
「獨體為文」-象形、指事
「合體為字」-會意、形聲
意義系統:本義系統,由形、音、義綜合分析
-「望文生義」有其共同文化心理
-漢字是記詞符號,亦是一套觀念符號。其意義系統
有其獨特的文化和思維理據
引證系統:經籍系統、通人系統
(六)修辭學
6.1 中西古典修辭學傳統比較
修辭本質亦是一種文化現象,不同修辭系統閃爍不
同民族的思維智慧之光
西方重形式、重技巧、重口頭語、修辭立其「術」
中國重內涵、重功能、重書面語、修辭立其「誠」
由於中西語言和文化的差異,語言與文化範式亦存
在著深刻的差異
6.2 古典修辭學傳統之語境通觀
西方以修辭為對立於人和環境之外的研究對象,力
求探究修辭自身的規律
將修辭對象從語境中分離出來以把握其規律
-修辭對象抽離出個體
中國修辭將修辭與環境視為一體,修辭離不開「語
境」,意在言外,作語境通觀
修辭隨不同題旨及文體而有不同的風格
-修辭對象融入到整體
-漢語修辭獨具之文化精神
6.3 中西古典修辭學傳統之閱讀方略
修辭與對象及特定時空有關,當知其社會及文化
功能,修辭的閱讀是主體投入客體,客體融入主
體,由語境識其本質和規律
A.由言內以觀言外:「詩者,心之所志也」,言
外之「道理」、「情思」
B.由言外而觀言內:通觀語境(歷史背景、特定
場合、作者秉性)以理解文辭,「情景相襯」
C.由言者而觀所言:作者風格
(七)西方語言學
人類語文主義三大傳統:
1.歐洲語言人文主義,重哲學思辨
2.中國語言人文主義,重經學闡釋
3.美洲語言人文主義,重人類學之實踐
7.1 美洲語言人文主義及其研究範型
發展背景
1.人類學對語言研究與語言調查的介入
信息-符號-語言-思維-文化
-人類語言學先驅:鮑阿斯
2.哲學、人文科學的語言本論思潮的興起
-薩丕爾-沃爾夫:美洲語言學人文主義之高峰
語言分析範型(語言-觀念範型)
1.感覺範型:各民族所依賴的民族心理感覺不同
2.表達範型:結構闡釋只能在語言表達中進行
3.語序範型:語序-事理邏輯-意合,「位能」
4.語義範型:語言型式模鑄人的觀念世界,語義本位
5.類別相對論範型:語言類別具相對意義
-對語言結構本體的文化內涵與思維建構具深刻洞察
7.2 古典洪堡特主義與當代新洪堡特主義
※洪堡特主義
語言具活動性,不是已完成的產物而是正在進行
的活動,語言的功能是將思維物質化、定型化
每一語言有其特定內蘊的認知型式,反映該語言
的民族對事物、思想的表達方式,是民族神的體
現-語言世界觀
每種語其內部一致且獨立的語法系統,語言複雜
因此具二律背反的「雙重性」:
1.語言是心智的精神活動,又是思維的物質形式
2.語言具創造性,又具穩定性
3.語言是社會的,又是個人的
4.語言是主觀的,又是客觀的
5.語言結構的價值是不能比較的,但又有完善不
完善之別
※新洪堡特主義-魏斯格貝爾
語言是「精神財富」
語言是人認識世界的紐帶
語言處主體和客體之間-母語是「(精神)中間
世界」-具世界觀和民族性
語言不是「結果」,而是塑造精神的創造性過程
語言是主觀意識和客觀現實的會合
客觀世界已經文化分類組合
「內容相關語法」:根據語義場分析語言範疇
-語言的差異不在語音外殼符號,而在世界觀本身
的差異,不應只研究形式,當究其精神
7.3 系統演變的功能主義解釋
1.薩丕爾「沿流」之謎:個人語言變異會帶動語言
的「沿流(drift)」,有表層(一方言獨有現象)
及深層(各方言共有現象)的不同變異
初始最輕微的擾動會引起幾千年歷程中最深刻的
結構變化-一音引起整個結構的變化
語言系統演變為使結構保持平衡,會有類型化的
演變(元音高低)
2.紊亂與協合:系統演變的構造論理解-內部擬測,
每一共時包含過去與未來
3.系統演變中的「人的需要」:語言依據社會的特
定要求而進化,在文化環境(語境)中才能對一
段話的意義作出評價-系統狀態由功能決定
4.系統的運轉機制-「經濟平衡」-交際之複雜與
省力之簡化,張力越大越簡潔,相互制約
7.4 論結構人類學的語言邏輯
1.十九世紀的人類學:實證主義、關注文化特性
2.Levi Strauss的語言結構世界觀:文化中任何一項皆非獨
立實體,應在各項關係中確立其價值
3.Levi Strauss的親屬稱謂研究(P331):
A.愛斯基摩制-直系稱謂制
B.夏威夷制-世代稱謂制
C.易洛魁制-分叉合併制-母系社會
D.奧馬哈制-分叉合併制-父系繼嗣
E.克勞制-與奧馬哈相對之母系制-母系繼嗣
F.描述制
-親屬稱謂背後有一內在深層結構-親屬結構
4.Levi Strauss的詞與物研究-事物命名結構與人類社會有
相似性-隱喻、換喻-二元對立結構觀
-科學的語言本體論要建立在各民族語言文化的現實基礎
上
※小結:主要觀點
申小龍認為直接用西方語法來套漢語並不合適,因
為西方語言的一些基本的語法概念在漢語中並不存
在。如詞性,一個詞是動詞,是名詞,是副詞,還
是形容詞,在漢語裏頭沒有區別:
1.西方理論是否適合漢語描寫-圓鑿方枘
2.漢語本質
3.文化語言學
4.意識型態
5.力圖復活傳統語法理論
7.不同文化有語篇差異
8.從傳統小學到現代語言學出現文化斷層
2.評論
1.正面評價
張建民 〈一條建構有民族特色語法大廈之路--簡
評申小龍著《當代中國語法學》 〉 <<甘肅教育學
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1年02期,
P44-49
1.視通東西、神貫古今:全方位、寬視野、多角度、
多層次、立體感:
2.個案研究、以點帶面:主題句不同於主謂句,以
表達功能為句子認定標準
3.追問反思、史意濃烈:尋其根,歷史性強
4.重言中旨、互文見義:重複出現紅樓夢,確有前後
重複者
四個方面評述了申小龍著<當代中國語法學>不同于
印歐系語言語法的漢語語法的民族性徵
不過正無以矯枉,個性而忽略人類語言的共同性
2.負面評價
A.抄襲: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伍鐵平揭露:
申小龍《語言的文化闡釋》一書40%(約160
頁)是抄自維科的《新科學》、康得拉紹夫《語
言學說史》等近40名中外學者著作,「主題-述題」
並非創見,是布拉格學派提出的,趙元任等早已
運用該理論分析漢語
其出版有關漢語的文化內涵和建構規律的著
作20部,發表論文300餘篇
B.概念混亂:郭濤 評《文化語言學論綱--申小龍
語言文化精論》<<福建外語 >>2001年01期:
對申小龍《文化語言學論綱--申小龍語言文化
精論》進行了評論 ,認為此書新名詞繁多 ,概
念混亂,關於漢語的人文性、漢語句子的鋪排律、
漢字等觀點是不符合漢語事實的,因此,也是不
科學的語言學觀點
3.本文探討
A.學科的界定
語言是傳達思想的要素,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及思
維往往反映於語言上,一時代有一時代的文化,一
地域有一地域的文化,如《詩經》十五〈國風〉,
其語言文字反映出當時、當地的社會文化。研究文
化與語言之間的相關性可探尋出當時社會文化發展
狀況,我們可從語言中瞭解文化,亦能從文化中探
視語言
學科的界定-游汝傑首先提出(1985) -是否成立?
1.國外語言學概論常有「語言與文化」,但未見「語
言文化學」之學科名稱
2.除詞彙以外,語口的其他方面與文化並無直接關係
-文化和語言的關係決不只限於詞彙
3.其研究內容並未超出前人研究範圍,因此並無另立
新興學科的必要,可歸入人類語言學或社會語言學
中- 中國文化語言學內涵超出甚遠
B.語言和文化的關係?
語言與文化關係是二十世紀人文科學關注的問題
之一
語言是記錄人類文化的一種符號體系,是文化的
一種載體,是組成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
語言與文化之間又是相互制約和影響的。文化語
言學究竟是語言學的大家族成員之一呢,還是文化
語言學是「大語言學」
1.並列關係-關係論:游汝杰
2.陳建民的研究多少循著社會語言學的路子。
3.包孕關係-本體論:申小龍
文化語言學,作為交叉性的邊緣學科,其涵義與界
說仍具模糊性由「語言」探索「文化」-「語言文
化學」
語言具文化義:思維-語言-文化
C.文化語言學範疇?
1.文化語言學-由「文化」探索「語言」-
「語言學」範疇
對語言的切入各不相同,可由語言視角切入:
邢福義/文化語言學、蘇新春文化語言學教程
1.方言與文化
2.語音與文化
3.訓詁,詞義,詞彙與文化
4.語法與文化
5.文字與文化
立足語言學,與其他學科多向交流
語言學者往往立足漢族文化的傳統,通過對漢語和
其他民族語言在結構、語法和使用上的差異來分析
產生差異的文化根源。對語言自身或語言之外文化
因素的比較,語言之中有文化,語言也以文化為源。
對語言現象背後的文化背景進行探究
2.語言文化學-由「語言」探索「文化」-
「文化學 」範疇
以文化視角切入可研究:
地域文化:如崔榮昌《四川方言與巴蜀文化》、李
如龍《福建方言》
民俗文化:如黃尚軍《四川方言與民俗》
歷史文化:如宋永培《〈說文〉漢字體系與中國上
古史》
申小龍:論述中國語言的文化特徵,包括詞義的文
化內涵,語法、語音與中國文化的結構通約。瞭解
語言的文化功能,領悟漢語的文化精神,學會從語
言現象解讀社會、歷史與文化。「意合語法」
周慶華著,語言文化學。台北:揚智文化出版社,
1997年
詞彙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鏡子 ,語言
是社會生活和社會意識的一面鏡子,
它反映著文化的產生與演進的過程。
而語言和社會生活、社會意識的關
係又明顯地表現在詞彙方面,因此
通過詞彙的變化去探究社會生活的
圖景和變動,從而概括出某些規律
性的東西,是很有意義的一個課題。
社會生活和意識的變化,即使非常
微小的變化,也都會在詞彙中得到
反映。
社會語言學家陳原先生指出:“語言中沒有或
少見的語彙,就是這個社會生活中所沒有或少
見的語彙,就是這個社會生活中所沒有或少見
的現象。有的語言農業語彙多,這就是說,操
這種語言的社會集團已經在發展農業了;
《爾雅·釋畜》中,“六畜”的名稱已相當豐
富。它們各有許多專名,其中馬的各種專名51
個,牛的各種專名18個,豬的專名13個
從考古發掘及“語言遺跡”的研究證明,
當時中原地區已有“粟”、“黍”兩類
糧食作物,在西南地區,則有“稻”類
作物。而經過夏商周的發展,農作物栽
培技術已有很大進步,品種也大大增加。
《詩經》中有關各種農作物的品種已十
分豐富,如五穀類中就有禾、穀、稷、
黍、粟、粱、麥、稻等。說明農業生產
已達到相當高的水準。
提出文化語言學的新理論,全盤否定中國現代
語言學的成績和價值,認為中國語言學(尤其
是語法學)完全背離漢語特點,已經山窮水盡,
只有從「人文主義」立場出發使之回歸漢語
「本體」,才是唯一出路,這種過甚其辭的論
斷使文化語言學在人們心目中變得難以接受
語言符號的文化解讀,闡釋符號的文化意義。
這個方法更多地是運用在訓詁、詞義、詞彙、
文字的文化解讀上,為學者們廣泛採用。
戴昭銘提出「文化符號」的概念(《文化語言
學導論》)。所謂文化符號,指的是語言中的
文化符號,語言作為華夏民族文化的載體,對
民族文化的建構和傳承具有關鍵的作用
四、結語
語言之中蘊含著文化, 而文化的豐富和發展也得
益於語言。 正如美國語言學家薩丕爾(Edward
Sapir)所主張的:「語言的背後是有東西的。」
而且語言不能離開文化而存在
文化語言學在中國起步,但它的發展還有待於更
系統的理論建構,更紮實的研究實證
共時描寫法、歷時分析法
科學分類的重要原則之一,即是把科學劃分為描
寫性科學與解釋性科學兩大類,文化語言學是解
釋性的學科,而非描寫性的學科。有些學者正是
過分強調了對描寫性的轉型,完全忽視了描寫性
的重要,今後的文化語言學研究仍不能放棄描寫
語言學這個基礎,並應帶動語言描寫深入發展
孜孜以求與現代語言學大相異趣的文化語言學理
論,卻失於操之過急,實證不夠。創新並非空中
樓閣式的追求,須有紮實根基和循序漸進的風範
※文化對語音的影響
文化對語音的影響大致有三:
其一,借詞的關係使語音系統發生某些變化
其二,不同的方言讀音蘊涵著歷史文化變遷的因素
其三,避諱等不同民族心理造成了諧聲音變特例。
作為文化語言學的一個層面,語音與文化的研究也
不時有人涉足,甚至有人希望將語音與文化的層面
獨立為一個學術研究領域,如史有為曾提出過「文
化語音學」
※文化對詞彙的影響
在語言的各個層面中,以詞彙與文化的關係最
為顯著,也最容易認識。從訓詁、詞彙、詞義
方面探析文化內涵的文章一直層出不窮,而且。
選擇不同的詞彙範圍進行探求,從熟語到隱語,
到商標詞,到親屬稱謂,到動物詞彙,到有關
花草樹木的成語,到成語,到諺語,到問候語,
到流行語,乃至色彩詞,包括自然界與人類社
會眾多類別的詞彙,時間上則既涉及古代詞彙,
也涉及現代詞彙。進行文化闡釋,頗具有觸類
旁通之效。他提出的兩個層次的文化觀照也是
可取的,其一是重現寄存在語詞符號中的物質
文化景觀,其二是窺視沉澱於語詞內的精神文
化現象。
詞彙有文化附加義
薩丕爾在《語言論》:語言的詞彙,忠實地反映
了它所服務的文化,從這種意義說,語言史和文
化史沿著平行的路線前進,是完全正確的。
基於語言的詞彙系統及其構成成分和民族文化的
密切關係,我們也應當結合漢民族傳統文化和文
化史來深入研究漢語詞彙,尤其是其中的文化詞
彙
一種語言的文化詞彙體系是指這種民族文化會在
其中有直接或間接反映的詞彙。如漢語中龍、鳳
一類詞彙,載有明確的文化信息;漢語中顏色詞、
數目詞等,隱含著深層的民族文化的含義
某些文化現象有語言上的成因,或是某些語言現
象是某種文化現象的結果,或者某些語言現象和
文化現象互為因果。
帕爾默在他的《語言學概論》中提到:「語言忠
實反映了一個民族的全部歷史、文化,忠實反映
了它的各種遊戲和娛樂,各種信仰和偏見」
語言學家羅常培先生在1947年出版的論文集《中
國人與中國文化》:「語言文字是一個民族文化
的結晶,這個民族過去的文化靠著它來流傳,未
來的文化也仗著它來推進」
語言和文化的關係還體現在語言不僅僅是人際交
流和記錄文化的符號系統,而且它還是我們感知
和理解的世界形式。也就是說人是按照他語言的
形式來接受世界的,這種接受形式決定了他思維、
感情、知覺、意識和無意識的格局。因此,我們
必須重視語言所包含的文化意義及其與文化的相
互作用。
對申書的評價
※值得肯定處:
1.西方理論分析語走到進退維谷之境地而重新檢討
及評價
2.《語言是民俗的一面鏡子》,文化語言學力圖用
恢宏的民族文化觀照語言學,放棄了在語言學上
的全盤西化
3.所謂「回歸」是指在現代理論指導下,對傳統語
文學著作進行嶄新的審視取捨
4.本體論、科學論、方法論
5.反結構主義有民族、時代特點
6.認為中國語言學(尤其是語法學)完全背離漢語
特點,已經山窮水盡,只有從「人文主義」立場
出發使之回歸漢語「本體」
7.漢字文化學
※值得商榷處:
A.以「復古」為創新,本位主義,舊瓶新酒
B.偏執和武斷
C.欲「矯往」而「過正」
D.雜而不純,大而不當,吊弄玄虛,大雜膾,混
合不同範疇:將天人合一、文學、哲學、美學
等引進語法研究
E.可稱為「文化語文學」
F.簡單二分法,刻意塑造東西對立
申小龍一味強調漢族具有獨特的整體思維的觀
點,似偏激,二分法:
漢 重語意 意合
語 重實用 時間
重內容 散點
重功能 透視
重邏輯 名詞
本體論 人治
深層
主題句
內向型
非形態
因果
平面式
傳統
綜合
具體思維
以神統形
邏輯思維
形象思維
氣韻生動
乏理論
主客統一
西 重句法 形合
語 重形式 焦點
重結構 透視
動詞
空間
法治
淺層
主謂句
外向型
形態
形式
層次包
孕
直線式
抽象思維
現代化
科學性
個體性思
維
形式主義
人文主義
文化主義
有機整體
動態建構
整體性思維
宏觀到微觀
由大至小之
語序
科學主義
結構主義
機械個體
靜態組合
G.語言演變原因眾多, 「文化 」因素僅其中之一
一是生物學
二是語言結構本身
三是文化上的原因
H.不可抑西揚中
I.詞彙的生成、結構組合關係屬不同層面之研究
J.語言學有「描寫性」和「詮釋性」兩種不同路徑
和研究方向,一是內向型,就語言本身作研究;
一是外向型,尋找語言現象之所以形成的外部原
因。結構語言學是「描寫性」,文化語言學是
「詮釋性」的學科,多角度研究可全面把握其性
質,但畢竟是不同的學科
※語言和文化的關係
1.語言與文化
語
言
文
化
2.語言文化學
3.文化語言學
文化
語言
語言
文化
THE
END
~ 敬 請 指 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