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完型和阅读理解能力的课题调查研究报告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提高学生完型和阅读理解能力的课题调查研究报告

“课堂教学与英语高考完形和阅读
理解的相关性研究”
结题总报告
---合肥六中课题组
一:六中课题组成员简介;
二:课题组前期所做工作及阶段性成果展
示;
三:中期研究方向和任务及取得成果;
四:后期研究方向和任务及成果展示
六中课题组成员简介
合肥六中课题组成员11人(夏海波,王
莉,赵建平,朱胜华,徐丹,朱梅,韩
邦胜,李恒,方芳,王鹏,韦莉),其
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6人,一级教
师1人,二级教师3人;国家级名师2人,
省级教坛新星2人,全国园丁奖获得者2
人,所有的特级和高级教师都有过海外
学习和工作的经验。
课题组成员获得荣誉及参加各类教学
比赛获奖情况:
 2008年课题组成员王莉被评为安徽省第三届教坛新
星;
 2009年课题组成员赵建平和徐丹被评为国家级名师;
 2010年课题组成员王莉被评为首届合肥市高中英语
学科骨干教师;
 2010年课题组成员参加合肥市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
王鹏获一等奖;李恒获二等奖,方芳获三等奖;
课题组成员获得荣誉及参加各类教学
比赛获奖情况:
 2012年课题组成员夏海波被评为特级教师;
 2012课题组成员方芳参加年安徽省德育精品课展示,获省级
一等奖;
 2012年课题组成员王鹏参加安徽省录像课评比,获省级三等
奖;
 课题组成员王莉作为英语学科主任,培养了组内的年轻教师
汪洁参加了2010年合肥市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获得一等奖,
李茜参加了2012年合肥市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获得一等奖。
 2013年课题组成员夏海波和王莉被评为合肥市英语学科带头
人。
课题组成员介绍
夏海波,合肥六中副校长。英语特级教师,全国中
小学外语教师“园丁奖”获得者,合肥市优秀教师,
合肥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合肥市高中新课改先进个
人,合肥市首批英语学科带头人,合肥市中学职称
评审委员会专家。多次在国家和省市级英语教学活
动中成功举行示范观摩课、研究课,并应邀多次给
兄弟学校乃至全省英语教师举办讲座,指导教学及
高考复习。任教以来,指导过近百名学生在省级和
国家级学科竞赛中获奖,并培养过多名省、市高考
状元。发表及获奖论文数十篇、参加编写的教辅用
书多本。曾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进修,并多次赴美
讲学。
 王莉,合肥六中英语高级教师,学科主任,安徽省
第三届教坛新星,合肥市高中英语学科带头人。曾
担任合肥英语广播电台节目主持人和中央电视台希
望之星安徽赛区选拔赛及颁奖晚会的主持人。曾于
2002-2003年度经国家教育部考核赴美公派留学一
年,并于2005年经合肥市教委委派以专家身份再次
赴美进行文化传播和交流工作。自2004年以来,一
直担任“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市级课题鉴定专家组”
成员,“合肥市中小学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
合肥市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考核专家组成员,合肥
市中小学教师招考专家组成员,合肥市中小学教师
资格证认定考核专家组成员,合肥市模拟考试命题
组成员等。多次成功举办高考讲座,并多次受邀参
加安徽电视台经济频道《名师帮你赢高考》和合肥
电视台《高考都市直通车》节目,为安徽省及合肥
市各大报纸撰写高考指导论文几十篇。
赵建平, 合肥六中英语高级教师,合肥市首届高
中英语骨干教师,安徽省教育学会中小学外语教学
专业委员会理事。曾荣获合肥市“优秀教师”和
“优秀班主任”称号;有多篇论文在省、市论文评
选中获奖或发表。2006年被聘为高中新课程英语学
科骨干培训者国家级培训助理教师;承担着三项国
家级、省级课题的研究;2007年7月至2008年7月,
被选为中美重点中学教师交换项目的老师到美国教
授汉语和中国文化;2010年2月被合肥市教育局选
派到美国学习交流和选拔外籍教师。
 徐丹,合肥六中高级教师,合肥市教育学会中小学
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安徽省中学英语优质课
竞赛获一等奖;安徽省“教坛新星”;“全国中小
学外语教师园丁奖”获得者;“首届全国报刊阅读
公开课演示交流”获全国一等奖;获第二届全国青
少年英语口语大赛优秀评委奖;指导学生英语竞赛
获奖多次;外语教学多媒体课件获合肥市二等奖;
“学生英语报刊阅读实践”论文获全国一等奖;多
次承担市级以上公开课;曾获中小学优秀外语教师
出国留学奖学金项目,赴英国布莱敦大学学习深造;
2005年7月,参加安徽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英
语学科骨干教师研修与培训;多次担任江淮晨报高
考三人行考前指导,合肥市电台都市直通车栏目高
考指导;负责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小学
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优质化研究与实验”的子课题
“英语报刊阅读辅助教学新模式的研究”课题实验
结题;2009年,参与市级课题“有效教师”研究,
已结题。
朱胜华,合肥六中英语高级教师,合肥市优秀教师、
优秀班主任;所带班级两次被合肥市教育局授予
“市级优秀班集体”;多次承担市级观摩课和市新
课程改革汇报课;十篇论文分别发表于CN刊物和获
奖。参加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
子课题——“欣赏型德育模式的构建研究”,已结
题,个人获课题研究优秀参与者;参与市级课题
“英语课堂教学与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的相关性研
究”;2009年通过合肥市教育局选拔,作为合肥市
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赴美国培训。
朱梅,合肥六中英语高级教师,2001年参加华东
师范大学研究生班培训,以优异成绩毕业。2006
年—2007年,由中美国际交流协会派去美国作为访
问学者教书一年。2008年获合肥市市属学校首届教
学能手称号。2007年—2010年 连续三年年度考核
评为优秀。2007年-2010年承担文科班班主任,在
2010年安徽高考中取得优秀成绩,本班学生囊括年
级前三名次。
 韩邦胜,合肥六中英语高级教师,教坛新星,优质
课二等奖。访美学者。高二年级英语教研组长。市
优秀班主任。担任高中英语教学工作20多年,有10
多年担任高三毕业班英语教学工作的经验。所教授
过的优秀学生中,有一位全省文科第二,一位市第
二,五十多人在学科竞赛中获得省市一、二、三等
奖。
 李恒,合肥六中英语一级教师,2004年毕业于安徽
师范大学。2006年,作为主要成员之一,参与合肥
八中省级“以‘话题’为‘任务’促进‘任务型教
学’”课题组,合著论文获合肥市校本教研专题研
究论文评比二等奖;2006年,参加“全国中小学信
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评选活动,获全国一等
奖;2008至2009年,担任班主任,所在班级获校
“先进班集体”,高考成绩优异;2010年获得合肥
市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二等奖
 韦莉,合肥六中英语一级教师,2004年大学本科毕
业,英语专业八级。
 方芳,合肥六中英语二级教师。2004年毕业于淮南
师范学院。从教七年,从事过班主任工作,所带的
学生,在安徽省英语竞赛中多次获得省市的一二三
等奖;2012年获得安徽省德育精品展示课一等奖。
 王鹏,合肥六中英语二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所
带班级获得合肥市“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2006
年执教的示范课Festivals受到来访的各位英国校
长和教育专家的高度评价,2007年受委派参加安徽
省英语骨干教师研修班学习交流。2007、2008年两
次受邀参加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
心主办的全国性英语教研会议,2009年受聘安徽中
学学习网“公益名师”,执教英语学科高考冲刺网
络课程。2010年被合肥市教育局教研室聘为兼职教
研员,2010年获得合肥市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一等
奖;在十多家省级和国家级知名报刊发表文章逾百
篇,主编、参编和修订畅销书籍数十部;被多家著
名英语报刊评为“优秀作者”、“新锐作者”、
“十佳作者”,多篇文章被评为“十佳稿件”。
二:课题组前期所做工作
一、问卷调查:
关于影响高中生“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
成绩的因素
二:座谈调查:
“你认为影响你阅读理解题的成绩的因素是什
么?”
三:查阅分析高考卷和课本,找出相关话题,
分析高考趋势,指导课堂教学。
(一)、问卷调查
1)组织高一学生统一参加课题前测题的考核,
并填涂问卷调查表。
2)收集答题卡,并读出学生答题结果。
2)组织专人对答题卡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
别对前测题和问卷调查两部分进行分析。
4)组织专人对前测题试题部分进行分析,抓
住学生自身情感态度对答题的影响和试题本
身包含何种情感态度的两方面分析。
问卷调查数据及分析
我校实交问卷卡1648份,该部分有效问卷卡
1290份。一共四十个题目,我们把它分为四
大类,有关单词和词汇的熟悉程度因素(8
题),有关阅读方法和技巧(18题),和情
感态度(考试焦虑)因素有关(5题),和文
化背景,中西方文化差异有关(9题 )。 选
项分为三类:A答案为“能”,B答案为“不
能”,C答案为“不知道”。
单词、词汇因素方面数据
相关调查问题
能
不能
不知道
3. 理解完形材料中出现的所有词汇在语篇
中的基本意义
263
20.2%
581
44.7%
448
34.4%
4. 熟悉完形材料中出现的所有词汇的词性
254
19.5%
575
44.2%
462
35.5%
5. 能理解完形材料中出现的词汇在特定语
境中的意义
267
20.5%
441
33.9%
587
45.1%
6. 能识别完形材料中的短语、习惯用语和
固定搭配的形式
345
26.5%
364
28.0%
584
44.9%
7. 能理解完形材料中的短语、习惯用语和
固定搭配的意义
252
19.4%
396
30.4%
644
49.5%
10能理解和领悟阅读材料中的词汇在特定
语境中的意义
250
19.2%
434
33.4%
609
46.8%
11能识别阅读材料中的短语、习惯用语和
固定搭配的形式
314
24.1%
374
28.7%
603
46.3%
12能理解阅读材料中的短语、习惯用语和
固定搭配的意义
212
16.3%
432
33.2%
650
50.0%
数据分析
 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认为自己在单词和短语方面掌
握较好,不构成对完型阅读和阅读理解分数影响的学生占参
加调查总人数最高比例是26.5(能识别完形材料中的短语、
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的形式),最低为16.3(能理解阅读材
料中的短语、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的意义),说明五分之一
左右的学生认为自己在词汇量建构方面基础较好。
 而认为没有很好地掌握词汇,对完型阅读造成影响的学生占
总人数的最高比例是44.7(理解完形材料中出现的所有词汇
在语篇中的基本意义),最低28.0(能识别完形材料中的短
语、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的形式)。
 而对于另外一部分的学生对于高中的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的
难度并没有完全的认识,或者说对自己的单词量并没有清楚
估计,所以选择最后C项,不知道的同学有很多。
有关语言策略和技能因素方面事实数据
相关问题
能
不能
不知道
8. 能根据完形材料的文体特点和写作
目的,运用相应的阅读技能进行阅读
488
37.5%
356
7.4%
451
34.7%
9. 能理解完形材料段落间的逻辑关系
639
49.1%
249
19.1%
405
31.1%
14通过上下文帮助,能猜测不认识的
词和短语的意义
516
39.7%
234
18.0%
541
41.6%
15通过分析句子成分,能理解材料中
长句和难句的意思
291
22.4%
419
32.2%
579
44.5%
16能用跳读的方式获取文章大意和关
键短语的意义
706
54.3%
288
22.1%
296
22.8%
17能找出段落中的主题句
536
41.2%
267
20.5%
487
37.4%
18能根据文章的不同题材,结合自己
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文章
671
51.6%
249
19.1%
370
28.4%
19先看问题和选项,再阅读文章
541
41.6%
497
38.2%
251
19.3%
有关语言策略和技能因素方面事实数据
相关问题
能
不能
不知道
20先阅读文章,再看问题和选项
527
40.5%
511
39.3%
248
19.1%
21能预测阅读材料所涉及的内容
400
30.7%
465
35.7%
426
32.7%
22能根据高考阅读理解问题类型
使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199
15.3%
686
52.7%
406
31.2%
23能按照考试大纲中建议的时间完 326
25.1%
成完形和阅读理解题
455
35.0%
506
38.9%
24遇到难题,拿不准答案时,能适 941
72.3%
时选择跳过做下一题
160
12.3%
187
14.4%
353
27.1%
598
46.0%
341
26.2%
26做题时,先做熟悉的话题,再做 620
47.7%
不太熟悉的话题
431
33.1%
242
18.6%
25做题时,采取先快后慢的方法
有关语言策略和技能因素方面事实数据
相关问题
能
不能
不知道
27在做题过程中,对不会做的题和没 839
有把握的答案,能做出不同记号,留 64.5%
在最后做
247
19.0%
206
15.8%
28交卷前, 能检查所有答案, 以 751
确保没有遗漏
57.7%
276
21.2%
515
39.6%
258
19.8%
179
21.4%
29在课堂上,接受过有关阅读理解方 492
法的训练
37.8%
数据分析
 我们的学生经过了初中三年英语的学习,从上课时
的课文阅读技巧到考试时做题的一些技巧都有了比
较全面的介绍,从问卷中我们可以看出纯技巧的内
容学生知晓率很高。但是其中“能根据高考阅读理
解问题类型使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这一设问,近半
数以上的学生选择不能,这就说明这类学生不重视
考题的设置,没有认真审题,缺乏必要的应试技巧。
虽然做对阅读理解的题目前提是读懂文章,但是即
使读懂了文章,如果缺乏对题目的正确分析,也不
一定能做对题目。有时阅读理解题目的设置比文章
本身还要复杂。
情感态度因素对阅读的影响有关数据
相关问题
能
不能
不知道
13能理解阅读材料的写作目的
698
53.7%
215
16.5%
378
29.1%
30考试时,一遇到不会做的题,就
心慌意乱,脑子好象停止了工作
255
19.6%
711
54.7%
324
24.9%
31一进入考场, 就心跳加快,
担心自己考不好
249
14.1%
746
57.3%
294
22.6%
32一想到要做完形填空题和阅读理
解题, 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恐惧
285
21.9%
690
53.0%
313
24.1%
33每次英语考试,都担心时间不够
用
349
26.8%
655
50.3%
280
21.5%
数据分析
 从上述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简单的涉及到理解作者写作意图,
多数学生都认为自己可以做到。而在实际做题中,这类学生
读懂了文章的表层文字叙述,但是并没有体会到作者在字里
行间表达的真正意思,没有体会到作者的真实感受,半懂不
懂。这一点是大部分学生很容易犯的通病,也正是突破、提
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之处。常常听到学生向老师反
映:“我明明读懂文章了,为什么一做题就错了呢?”其实,
在老师看来,这些学生从根本上讲,还是没有真正的读懂文
章,没有真正的读懂作者的意图,因此,在做题尤其是推理
判断题时,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同时,在这些自认为读懂
文章的学生中,对于同一篇文章的理解深浅程度也不同。而
有关于考试焦虑方面,我们能看出多数学生都认为自己的能
力能够在考试中得到正常的发挥,而有五分之一的学生存在
有考试紧张的因素存在。
文化意识对阅读的影响有关数据
相关问题
能
不能
不知道
34能理解阅读材料中出现的成语和俗 173
13.3%
语的文化内涵
576
44.3%
530
44.%
35能理解阅读材料中有关英语国家的 309
23.8%
政治、经济、科技等话题
417
32.1%
556
42.7%
36熟悉阅读材料中有关英语国家与中 544
41.8%
国日常生活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305
23.4%
438
33.7%
37能理解阅读材料中有关英语国家主 496
38.1%
要节日及与其相关的文化知识
308
23.7%
482
37.0%
38了解英语国家的主要宗教及与其相 329
25.3%
关的文化知识
445
34.2%
510
39.2%
39了解英语国家中主要大众传播媒体 272
20.9%
的情况
517
39.7%
494
38.0%
40能有意识地把中国文化和英语国家 405
31.1%
的文化进行对比
434
33.4%
429
33.0%
数据分析
从以上七个与文化意识有关的问题回答的数据
我们可以看出,能够做到克服中西方文化意识
的障碍,彻底完整地理解文章的人数最大也只
占了41.8%(36熟悉阅读材料中有关英语国家与
中国日常生活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最少的仅
占了13.3%(34能理解阅读材料中出现的成语和
俗语的文化内涵),也就是说,半数以上的同
学认为对“中西方文化认识的差别知识” 的缺
乏已经变成了他们英语阅读理解的障碍。
二、座谈调查
1)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通过座谈本班各个层
次的学生进行了解;
2)分析问卷调查部分和座谈问卷部分学生的
答案异同。
(二)座谈调查数据及分析
 座谈的题目是 “你认为影响你阅读理解题的
成绩的因素是什么?(请最少说出五个因素,
并按影响程度排序,最影响的放在第一
位。)”
 答案集中在五个方面:词汇、短语的意义及
句意等,语感及阅读技巧,心理因素及考试
状态,训练量,其他(含文化背景、文章的
难易程度、选项设置)。由于个体差异,学
生对五个方面的排序不尽相同。
座谈调查数据及分析
约有60%的学生把最影响自己阅读的因素归
于词义和句意等语言知识本身。
 约有37%的学生认为自己语感不好,对于一些
如“找中心句”等阅读技巧不能很熟练地掌
握。
 考试时心情的好坏和情绪状态能影响学生水
平的发挥。约有36%的学生觉得考试时“紧
张”、“头脑一片空白”,甚至“头晕”。
对两种调查的数据比较分析
 约有31%的学生认为自己阅读的量不够。
 部分学生反映自己不想做英语阅读理解题,
觉得看到很多英语字母很烦;还有一部分学
生把多数课余时间用来做数理化题目。
 约有29%的学生认为自己对阅读材料中西方国
家的风俗习惯,文化背景不是很了解或者话
题不熟悉;
对两种调查的数据比较分析
 还有部分学生反映题目或选项设置的不合理,
有时不能认同参考答案,或者一直不理解
“为什么要遵循作者的思维方式或角度来答
题?”
 约有13%学生提到了类似“运气”的字眼。学
生把以为自己不会做的题目,通过“瞎猜”
找到答案,并且做对了,看成是运气好。
分析后结论
 通过问卷后与部分学生的交谈和他们平时考
试成绩的表现,我们发现知识能力水平较高
的学生受到主观因素影响的程度要小于相对
较弱的学生。
对前测题的数据分析
(完形填空)
作者通过回忆几年前在报纸上读过的一篇故
事,反映了大众对新闻媒体的普遍看法以及
自己的不同观点。从文章的第一句和最后一
句给我们提供了线索。“许多人对报纸上登
的一切和收音机上播放的一切都相信”。很
显然这种态度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我们每
个人都要有自己的思维,一般来说,太绝对
的东西往往是错误的。所以我们可以对下文
的发展有个预测——可能有人被媒体误导。
对前测题的数据分析
前测题的20题中运用到单词词汇的语言知识
的共6题,运用到语言技能和策略的是10题,
和情感态度有关的题目4题。其中,6题考查
语言词汇知识的正确率中有3题的正确率在
70%以上,两题在40~70之间,只有一题错误
率较高,只有22.3%,属于完形填空中的短语
题
对前测题的数据分析
在运用语言知识和策略的题目中,有七道
题目大部分的选对了答案,正确率在50%以上
的是四题,这些题目和上下文联系紧密,学
生只要读懂了句子就基本上可以选出答案。
而在上下文逻辑读不懂,盲目根据主观想象
选择时,做出的答案往往正确率不高,所以
这一类的错误造成正确率只有17.1%的情况。
在四道和情感态度有关的题目中,我们发现
学生在叙述过程中做出的判断往往比对文章
思想感情,作者情感态度理解的正确率要高
的多,正确率最高达到78.1%,最低是7.7%。
分析结果
如此的悬殊让我们觉得学生的理解判断往往
建立在自身知识背景,自己的主观逻辑之上,
而且,在完形填空题型的设置上,学生自身
的语言知识水平,上下文逻辑理解能力都会
造成无法完全正确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情感意
图 。
对前测题的数据分析
(阅读理解)
 在阅读理解部分,共有5篇文章,从阅读理解
的四大设问类型来看,推理判断共6题,细节
理解共8题,主旨大意共3题,词义猜测共2题,
文章结构1题。在推理判断的题型中,学生的
选择正确率除了一道是28.5%,其余均在60%
以上,最高的达到84.1%;
发现问题
一:考试焦虑对学生个体临场发挥的影响;
二: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策略以及文化
背景的局限,都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文章
情感态度的理解,从而影响阅读的成绩。
发现问题
一:考试焦虑对学生个体临场发挥的影响;
考试焦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来源于
三个方面:考试本身的重要程度、考生的个性心理
品质以及考生的过重心理压力。
1、考试本身的重要程度:考试相当重要、考试的难
度过高是考试焦虑的一个客观前提。实践表明,越
重要的考试给考生赞成的压力越大,给考生带来的
焦虑程度也越高。尤其是面临中考、高考这样的决
定性大的重要考试,绝大多数的考生都存在不同程
度的考试焦虑现象。
发现问题
 2、考生本人的个性心理品质:考生的个性心
理特征是造成考试焦虑的主观原因。自信心
强、自制力强、情绪稳定、性格开朗的考生
就算面临最重要的考试心理状态也容易正常,
就算有一定的紧张焦虑情绪,但仍能做到思
维冷静,神情镇定,注意力集中,在考场上
较好发挥自己的水平。而自信心弱、意志力
弱、情绪波动大、性格内向的考生则可能预
感个人自己把握不大,在考场上出现异常心
理状态,可能发挥失常,导致考试焦虑。
发现问题
3、考生过重的心理压力。
这些学习压力又可以分为四个主要方面:
1)、来自家长的心理压力; 目前多数考生家长
都具有补偿、超常和内疚心理。
补偿:有的家长期盼孩子能够实现他们未能实现
的理想或者弥补他们的遗憾,不顾孩子自身的
特点,在孩子很小时便开始为其设计未来,不
断对其施压;
超常:许多家长总企盼自己的孩子是“神童”,
过于注重其班级名次,采取种种方法激励孩子
考重点中学、大学;
内疚:也有不少家长怕孩子考不上高中、大学没
有尽到做家长的责任。
在这三种心理作用下,许多家长在考前
对孩子出现“过高的期望、过度的关心、
过多的指责和过分的呵护”。过多的期
望使学习压力增大,孩子由于达不到家
长的目标而产生无力感; 过度关心使他
们不安,怕万一考不好辜负了父母而产
生内疚感; 过多的指责使他们情绪烦躁
出现逆反心理; 过分的呵护使学生对挫
折、失败缺少心理准备。考生很难以自
强自信的状态投入考前准备,把焦虑变
成动力。
发现问题
 2)、来自学校和教师的心理压力; 老师们对
学生的期望既包含了爱,也蕴藏了潜在的自
我成就心理,即常常期望通过学生考上重点
中学、大学来证实自我能力、实现自我价值。
学生怕考不好辜负了教师的希望和培养,更
怕考不好老师脸上无光。这种担忧的心态无
疑给学生增添了极大压力。
发现问题
 3)、来源于竞争的压力; 学生在与同班组考
生在竞争中产生了争先恐后的对抗心理,尤
其是成绩优异的同学,唯恐其他同学超过自
己,考不上重点中学或名牌大学而前途黯淡。
为此他们拼命做题和复习。竞争的压力使班
级气氛紧张、压抑。考生长期在这种气氛感
染下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产生自卑心理。
发现问题
 4)、来源于考生自身的心理压力;
 a.自我预期的压力。中考与高考决定孩子能否考上一个好学
校,决定着他们的发展和未来。他们因此对考试结果过分期
望和重视。在这种心理支配下自制力下降、自信心不足,整
个心理处在恐惧、压力、紧张状态之中。
 b.自我暗示的压力。部分考生成绩提高缓慢或增长不明显,
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变得自卑。于是胆小、忧虑、悲观,变
得易产生消极自我暗示。他们往往过低估计自己的成绩、过
高估计他人成绩,其结果是自信心消失,学习成绩更难以提
高;
 c.自我容忍力的压力。中学生生活阅历简单、社会经验少,
对挫折的容忍能力很有限。这种心理使他们面对困难时束手
无策,变得更加不安和焦虑。
发现问题
二、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策略以及文化背景的局限,
都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文章情感态度的理解,从而影
响阅读的成绩。
 语言并不是孤立于某一个社会,要受社会诸多因素
的影响,比如文化。有些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文
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方面
来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
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
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
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所以,学习一门外语不仅要
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要知道持这种
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
们如何用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
即了解他们社会的文化。
文化意识不高,对西方文化背景不了解,对英
语篇章理解就困难。我们很多同学都有过这样
的经历:我们英语水平差不多,为什么他/她阅
读理解的速度就比我快很多?造成这种现象的
主要原因是读者不了解英语语言的某些社会文
化涵义和社会文化背景知识。
解决办法
一:重视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中非智力因素的培
养;
二:以语言知识为基础,以背景知识为前提 ;
三:扩大阅读量,课堂内外相结合
解决办法
 一:重视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中非智力因素的
培养。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着阅读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如果教师只注重
传授英语知识,不注意培养学生阅读心理、
阅读习惯等,学生在阅读时容易产生急躁、
焦虑、恐惧、恼怒等负情感体验,必将在一
定程度上影响阅读的效果。因此,教师注意
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完全必要的。
解决办法
1)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愿意读。
 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自觉主动地参与各种英语
学习活动,并从中获得乐趣。当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感知、
记忆、思维和想象语言材料,从而获得较多、较牢固的知识
与技能。
 充分利用新教材。高中英语教材的每单元的阅读课文都是选
材精当的好文章。尤其是新课改后,阅读文章的内容更加丰
富,有反映的中外文化习俗的介绍说明,有世界名人传记,
有体育竞技比赛的报道,有饮食卫生习惯的比较,有情感态
度的交流,有诗歌音乐的赏析,有日新月异的新科技成果介
绍,甚至有关于心理方面的调查问卷,可以说是“上至天文,
下至地理,古今中外,皆有涉及”,体现了话题多元化、体
裁多样化,风格凸显化的特点,而且也能覆盖考试中阅读文
章的话题和体裁。这些都能唤起高中生的注意和兴趣。
解决办法
 培养 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老师应成为学生
阅读兴趣的激发者、阅读技巧的培养者、情感态度
价值观的引领者。通过有针对性的提问,引导学生
去尝试不同的方法,放手让学生的主体思维活跃起
来,把阅读课的课堂教学内容绝扩大到更广阔的空
间, 拓宽阅读内容视角,摆脱传统的英语阅读教材的
束缚, 结合相关话题加以延伸拓展,其效果可能是
一开始预想不到的。课标指出:情感态度是影响学
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符合时代要求、迎合学
生兴趣的教学活动有助于他们保持学习英语的愿望
和兴趣并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解决办法
 2)培养阅读技能,教学生怎么读:
1、掌握词汇、夯实语法
 根据学生反映的影响阅读的因素分析,词汇是一个
让许多学生头疼的问题。很多学生阅读成绩不高关
键在于许多单词不认识或不熟悉。主要问题一是学
生词汇量确实不够,对单词意思、用法掌握不透;
另一方面是学生不能在具体语境判断词汇短语的特
定含义。
解决办法
2、培养阅读习惯,抓住关键词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克服指读、心读、
回视等影响速度和理解的不良阅读习惯,使学生具
备根据不同阅读目的和阅读材料调整阅读策略的能
力。在阅读中做到朗读与默读相结合、精读与泛读
相结合、课内读与课外读相结合,使学生对阅读活
动和任务保持浓厚的兴趣。教师可采用任务型语言
教学法对阅读材料进行设计,分为阅读前、阅读中
和阅读后三个阶段来完成。在阅读前充分调动学生
的积极性,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在阅读中阶段,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通过合作、讨论、互
动的方式进行阅读并完成阅读任务;在阅读后可结
合所读材料写读后感和书评。
同时,给学生分配大量的课后阅读任务,如英美
等国的社会、政治、文化、历史、英文名著等,
使学生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阅读名著
后要分析主要人物性格特点,欣赏名著的精彩片
断,总结全书的中心思想,讨论著作的结局,在
鉴赏名著的过程中提高阅读理解力,享受阅读的
乐趣。另外,让学生了解段落展开方法对于提高
阅读理解力也是很有益的,如总分法(General
and Specific)、因果法(Cause and Efect)等。
掌握了这些策略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后就能自
主地运用互动阅读模式,积极地利用大脑中已有
的图式进行有效地阅读,阅读中焦虑感自然就会
降低。
解决办法
3、精读、泛读相结合,提高阅读速度
 一般来说,课堂教学多为精读,而课外阅读多为泛
读。在日常阅读训练中,我们希望学生能做到有的
放矢,精读与泛读相结合。似乎在考试中为了答题,
无法分出精读泛读。泛读似乎可有可无。可实际上,
泛读的作用是精读替代不了的。阅读教学的理论和
实践证明:理解和速度是成良性循环的。没有一定
的速度,理解的效率就谈不上。由于考试的时间性
很强,要求被测试者在规定时间内答题。所以,即
使应试者对阅读材料理解的再透彻,但需要大量时
间才能完成,其结果也是不理想的。
通过大量阅读不同话题、风格和体裁的短文,
不仅能使学生快速阅读、掌握关键信息的能力得
以提升,还能使学生在遇到篇幅稍长、内容较难
的文章时,不感觉发怵,能以良好的心态读完文
章。
正确运用查读和略读这两种快速阅读的方法可
避免养成有声阅读和心读的不良阅读习惯。
通过计时训练,大多数学生能克服回视的缺点。
同学们谈到的影响因素之一的“训练量不够”,
就可以通过泛读来加以解决,而不是一味的做题。
解决办法
3)注重人文教育,指导学生读什么
阅读材料的难易会影响到学生的情感因素,所以应
注意难易适中原则。阅读材料太难,生词太多,学
生读不懂,达不到阅读培训的目的,还会对阅读产
生畏惧感、挫折和自卑感,进而对阅读失去兴趣,
对自己失去信心,增强了情感过滤;阅读材料太容
易,一看就懂,没有挑战性,同样会使学生失去阅
读的兴趣.
解决办法
我们选择的阅读训练材料,更应具备话题
涉及面广、有一定人文背景、符合高中英语
阅读目标,融科学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特点。
受益于现在丰富畅通的信息社会,我们可以
看到已经有这样的资源可供利用。
近年来的高考阅读理解题,也是与课文教
材的选择设置的内涵相似的,非常注意对阅读
材料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和人文意义的考查 。
比如2009年的安徽高考英语试题中的阅读
理解的第二篇,就是牛年说牛,“牛”在
中国的用途,以及作为文化符号的特殊地
位:…which become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hinese nation.结合牛在中
国人心中的形象,学生很容易选出第62小
题Which of the following helps to
develop traditional customs?的答案为B.
people’s respect and love for oxen.
本文的写作目的也就很清晰了,反映在第
63小题答案的选择上应能根据关键词排除
其他答案锁定B: To introduce the
Chinese folk culture.
解决办法
 二:以语言知识为基础,以背景知识为前提
 阅读是为了获取信息,而信息是以语言为表达形式的,
所以,它必定受到语言表达形式的影响。读者语言
(语音、语法和词汇)知识的多寡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直接影响其阅读能力。
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不是被动获取阅读材料中的信息,
而是运用已经具备的背景知识(包括已学过的语言知
识),根据阅读材料提供的线索去预测和理解意思。
阅读过程中读者可以直接获得的信息其实很少,更多
的信息是要靠读者自己理解.
解决办法
 英语和汉语是两门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体现的是
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体系。一个民族的语言势必反
映该民族的文化,中西方不同的语言决定了它们之
间必然存在着交流上的障碍,即文化差异。在阅读
过程中,我们既要储备相应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
又要避免自己的母语转移现象。否则,就会造成啼
笑皆非贻笑大方的笑柄。在简短而精髓的英语谚语
中就能看到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理解中是何其的重
要。汉语中的“雨后春笋”,英语却要表述为
“spring up like mushroom”,“多如牛毛”对应的
英语“plentiful as blackberries”,是因为英国
有一个“黑莓遍地,俯拾皆是”的生态环境,而汉语
则跟 “牛”字挂上了钩,只因为牛是中国农民的最
好帮手。
解决办法
 读者之所以理解原文,是因为他们能够超越某一符号
刺激,把它与存贮在大脑记忆中某个适当的概念组群
结合起来。阅读技巧总是依赖于语言知识和一般常
识的交互作用。例如dog狗一词在英汉两种文化
中是截然不同的。汉语一般都作贬义,如“狼心狗
肺”、“狗仗人势”等。而西方很多国家中则都有
养狗当宠物,所以,虽有像going to the dogs (每况
愈下)和be dog lazy(懒极了)这样用于贬义,但
lucky dog,old dog和top dog等就完全不同了,分别
是“幸运儿”、“老手”和“胜利者”之意。反过
来,如果用 You are an old dog.来说一个中国人
“上了岁数”,他肯定会勃然大怒的!
解决办法
三:扩大阅读量,课堂内外相结合
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若没有一定的阅读量,学生怕
学语言的复现率就低,阅读的心理和生理机制也不能
更好地得到培养和锻炼。所以单靠课本材料还不够,
拓宽阅读的范围,使课堂内外相结合非常重要。让学
生尽可能多地涉猎交际功能强、实用性强的说明文、
应用文等;尽可能多地提供学生各种题材和体裁的文
章,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风俗习惯,历史地理,
新闻报道,教育动态,科普知识,人物趣事等。如果
学生基础好,还可选择引进名著让学生阅读,这既可
使他们了解英语国家的魅力。如果都是将种类繁多、
词语深的读物一下子全塞给学生,学生会无从下手,
久而久之,则会则阅读产生厌烦情绪或恐惧感。
解决办法
 所以教师为学生选择适合于他们程度的材料,
对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的提高,
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 当然,一个班中,每个学生的基础、兴趣爱好都不
同,教师应根据他们的特点分层次,选择不同的阅
读材料。一开始尽可能选那些学生读起来爱不释手、
渴望一口气读完的读物,然后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接触各种题材和难度的文章。这才能激发他们的兴
趣,提高阅读的信心。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
提高阅读的信心。同是指导他们把课上教师讲解的
阅读方法和技巧会付诸实践,使讲堂内外有机结合
起来。
初期阶段性成果
课题组成员参加2011 年合肥市中
学外语教育、教学科研课题论文评
选获一等奖3篇,二等奖2篇,三等
奖1篇。
初期阶段性成果
一等奖3篇:
1.考教有机结合 提升阅读质量-- 一篇有关“Language Learning”的完形填空
对课堂教学的反拨
(作者:朱胜华 王莉)
 2.如何缓解高中生英语阅读过程中的焦虑情
感
(作者:徐丹、赵建平)
 3.情感态度与高考英语阅读题及课堂阅读的
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恒 )
初期阶段性成果
二等奖2篇:
1 篇章语言学对形成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的启示
( 作者:韩邦胜 朱梅)
2 高中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报
告
(作者:张萍)
三等奖1篇:
情感态度---高考成败的隐形因素
(作者:韦莉)
 其中,2篇论文被推荐参加省级课题论文评比
论文“如何缓解高中生英语阅读过程中的焦
虑情感 ” (作者:徐丹、赵建平)获省
级一等奖,
 论文“考教有机结合 提升阅读质量---一篇
有关“Language Learning”的完形填空对课
堂教学的反拨 ” (作者:朱胜华 王莉)
获省级二等奖。
三:中期研究方向和任务
1. 进一步研究《考试说明》,根据《考试说
明》相关话题项目表,找对应的课本和相
关高考题(2009,2010,2011三年各省市的
完形填空题);
2. 对比研究考试说明话题、教材内容与近年
高考真题,分析数据,制作图表;
3. 自编完形填空题补充课本与考试说明的差
缺部分。
比较数据和范围
1. 《考试说明》话题项目表24个,根据高考
题和课本加入了2个:文化(culture), 新
闻与媒体(news & media)
2. 北师大课本教材Unit1—Unit7的阅读文章
71篇;
3. 2009, 2010, 2011三年18个省市的完形填
空文章53篇(2009年18篇,2010年18篇,
2011年17篇)
研究意义
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对于考试
说明的研究能够促进教学的有效开展。教科
书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
 对于考试说明话题和近年高考完形真题的比
对研究从很大程度帮助提升高考备考效率。
 对于考试说明话题、教材内容和近年高考真
题三者相关性的比对研究可以让课堂教学做
到有的放矢,详略有致。
比对话题一览表
A
1个人情况(personal information)
N
14天气(Weather)
B
2家庭、朋友和周围的人(Family,
friends & people around)
O
15文娱与体育(entertainment & sports)
P
16旅游和交通(Travel & transport)
Q
17语言学习(Language learning)
R
18自然(Nature)
S
19世界与环境(The world & the
environment)
T
20科普知识和现代技术(Popular science
& modern technology)
C
3周围环境(Personal environments)
D
4日常活动(Daily routines)
E
5学校生活(School life)
F
6兴趣与爱好(Interests and hobbies)
G
7个人感情(Emotions)
H
8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
9计划与愿望(Plans & intentions)
U
21热点话题(Topical issues)
J
10节假日活动(Festivals, holidays &
celebrations)
V
22历史与地理历史与地理(History &
geography)
K
11购物(shopping)
W
23社会(Society)
L
12饮食(Food &drink)
X
24文学与艺术(Literature & art )
M
13健康(Health)
Y
25文 化(Culture)
Z
26新闻与媒体(News & the media)
注:所列26个话题中,前24个为考试说明话题,最后两个为
考试说明中缺少,但教材中却有涉及的。
考试说明各话题在2009-2011年高考
中对应完形填空题的数目
考试说明话题对应2009-2011高考完形填空题篇目数
16
对 14
应
12
完
形 10
填
8
空
题 6
篇
目 4
数 2
0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考试说明话题
考试说明各话题在2009-2011年高考
中对应完形填空题比例
M
L 0%
0%
I
5%
J
4%
N
0%
O
0% R
0%
K
2%
P Q
2% 2%
S T U V
2%0%2% 0%
H
15%
G
5%
F
4%
W
5%
X
2%
Y
Z
4%
0% A
5%
B
25%
E
7%
D
5%
C
4%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数据分析
 高考考试说明话题在高考完形填空题中出现的频率是不均衡的。
 在2009-2011三年53篇高考完形填空题中对应篇目达3篇,所占比例
超过5%的考试说明话题有:家庭、朋友和周围的人(Family, friends
& people around)、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学校生
活(School life)、个人情况(personal information)、日常活动(Daily
routines)、个人感情(Emotions)、计划与愿望(Plans & intentions)、
社会(Society)8个。
 其中,“家庭、朋友和周围的人(Family, friends & people around)”
出现频率最高,为14篇,比例达25%(有两篇完形分属两个话题)。
 考试说明话题中有8个话题在近三年高考完形填空题中无对应文章。
它们分别是:饮食(Food &drink)、健康(Health)、天气
(Weather)、文娱与体育(entertainment & sports)、18自然
(Nature)、科普知识和现代技术(Popular science & modern
technology)、历史与地理历史与地理(History & geography)、新闻与
媒体(News & the media)
考试说明各话题在教材中对应课文
篇目数
16
14
12
对
应 10
课
文 8
篇
目 6
数
4
2
0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考试说明话题
R S
T U V W X
Y Z
考试说明各话题在教材中对应课文
比例
Y
9%
Z
5%
A
16%
X
8%
W
7%
V
7%
U
4% T
6%
S
7%
Q
R
8%
0%
B
0%
E
C
0% F
0%
D 2%
H G
0%
I 4% 0%
0% L
K 0% J
0% M 4%
O 2%
N
6% 0%
P
5%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数据分析
 26个考试说明话题中的16个在北师大版教材中有对应篇目。
 对应篇目达5篇,占85篇教材文章中5%以上的有9篇:个人
情况(personal information)、文 化(Culture)、语言学
习(Language learning、文学与艺术(Literature & art )、
社会(Society)、世界与环境(The world & the
environment)、历史与地理历史与地理(History &
geography)、文娱与体育(entertainment & sports)、科普知
识和现代技术(Popular science & modern technology)。
 其中,“个人情况(personal information)”对应篇目数量
最多,为14篇,比例达16.5%。
考试说明话题对应教材篇目、高考完
形填空题篇目数量比对
16
14
2009—2011高考真题
教材相关篇目
12
对
应 10
文
8
章
数 6
量
4
2
0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考试说明话题
考试说明话题对应教材篇目、高考完
形填空题篇目比例比对
30.0%
25.0%
对应高考完形填空题
对应教材篇目
对 20.0%
应
文
15.0%
章
比
例 10.0%
5.0%
0.0%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考试说明话题
数据分析
 3个考试说明话题在近三年的高考完形填空题和北师大版教
材中无对应篇目。它们分别是:饮食(Food &drink)、天气
(Weather)、自然(Nature) ;
 10个考试说明话题在高考中有对应完形填空题,但在北师大
版教材中无对应篇目。它们分别是:家庭、朋友和周围的人
(Family, friends & people around)、学校生活(School life)、
日常活动(Daily routines)、个人感情(Emotions)、计划与
愿望(Plans & intentions)、兴趣与爱好(Interests and
hobbies)、购物(shopping)、饮食(Food &drink)、天气
(Weather)、自然(Nature) ;
 其中,家庭、朋友和周围的人(Family, friends & people
around)话题对应完形填空篇目数占近三年高考完形填空篇
目数的25.5%,为考试说明话题出现频率之最。
四:后期研究方向和任务
一、进一步完善高考考题与课本教材之间的对应关系
对比,分析高考趋势,指导课堂教学;
二、根据学生问卷调查以及考试说明、高考考题、教
材文章比对数据,修订和充实自编完形填空题;
三、对前期研究结果进一步整合和完善,为课题研究
走进课堂做好充分准备;
四、课题组教师碰头会,解答疑问,进一步明确研究
方向和布置下一步工作;
五、加强与相关课题组的沟通和交流,互通有无、取
长补短,促进课题的协调和高效推进。
课题后期研究成果
1)调查教师对阅读课教学方法的掌握,统计出
数据;
2)六中课题成员每人一篇基于课本的阅读教案
(10篇);
3)六中课题成员的阅读课和完形填空课PPT课件
(7篇);
4)六中课题成员根据话题分配每人选择10篇文
章(不同文体,不同话题),并选择其中2篇
分别写出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的教案,要求用
Word和PPT两种形式;
5)布置学生做课题后测题,并对比前测题,分
析数据,得出结论。
6)李恒老师在结题会上的阅读公开课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