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週講義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第二週講義

系統神學(二)
基督論、救贖論、教會論
評分標準
見 www.ces.org.tw/teachers/stseng/course1.html
策略性閱讀(總20分)
每項書目+註釋為4 分,以「有交就有分」為原則
期中報告(共三篇,每篇20分)
內容(立論、論證):10 分(最低5 分)
5= 缺乏立論,或立論無法成立
6= 立論可成立,但論證有破洞
7= 論證成功,立論成立
8= 立論具洞見,論證成功
9= 立論具洞見,論證精采
10= 學術期刊水準
註腳(格式、引用參考資料及第一文獻之適切度):5 分
文法、語法、文筆:5 分
講章(總20分)
標題:5 分
內容(神學與聖經基礎、實踐應用):10 分(最低5
分)
5= 缺乏神學與聖經基礎,未以基督為中心
6= 神學、解經尚可,缺乏實踐應用
7= 在神學、解經、應用上皆正確地以基督為中心
8= 以基督為中心,並達到「教訓、督責、使人歸正、
教導人學義」之目的
9= 以基督為中心,並對會眾、教會帶來長遠的影響與
造就
10= 劃時代的先知性信息
修辭、語法、表達(是否扎心、深入淺出):5 分
「非此即彼」:耶穌是誰?
非此即彼
非矛盾律(Law of Non-Contradiction):亦東方邏
輯、亦西方邏輯
「東方」與「西方」並非「非此即彼」;「EitherOr」與「Both-And」不需對立;以「Both-And」
否定「Either-Or」乃自相矛盾
神與人:非此即彼
Creator-Creature Distinction
「無限本質的差異」
造物主與受造物的區別
Vern Poythress(陸尊恩整理):
1. “God always exists. He exists always as the trinitarian God, in
three persons, the Father, the Son, and the Holy Spirit.”
2. “Everything in the universe came into being. It did not come
into being by itself, but God made it. He made the universe as a
whole in an initial act of creation (Gen. 1:1).”
3. “So God is the Creator, and everything he made is a creature.
That is why we speak of the Creator-creature distinction.”
4. “God is eternal, while each creature is not eternal, but came
into being when God created it.”
5. “There is no third ‘kind’ of thing: that is, something that is not
God and is not created (because something not created would be
self-existent [depending only on itself and not on God] and would
thus be a kind of god in addition to the true God).”
無限本質的不同
「萬物是藉著祂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
藉著祂造的。」
C. S. Lewis:耶穌是誰?
Mere Christianity
瘋子?騙子?真神?
基督論的基本原則
基本原則
“God became human without
ceasing to be God”
問題討論
耶穌有沒有不知道的事?(路八43-48;太廿四36)
耶穌是否生下來就熟知律法?(路二52)
神會不會死?耶穌是不是神?耶穌有沒有死?
耶穌是否需要憑信心生活?耶穌是否需要禱告?
基督神人二性:兩大原則
不可分離的聯合(inseparable union)
一個位格:聖子的位格
神人二性(two natures):聖子 + 人性 (by addition)
不可分離(inseparable):二性之獨一位格始終保持完整
不可分割(indivisible):人性、神性皆保持完整
不可磨滅的區別(abiding distinction)
神是神、人是人:非此即彼
不可改變(unchangeable):神性不會「人化」,人性也
不會「神化」
不可相混(unconfusedly):神性不會滲入人性,人性也
不會滲入神性,人性、神性始終保持完整
基督論異端:兩大類
強調基督人性、妥協基督神性者
嗣子論(基督位格乃人的位格)、涅斯多留
(基督有兩個位格;馬利亞是『基督的生母』)、
亞流主義(聖子是受造、次等的神)
強調基督神性、妥協基督人性者
受柏拉圖主義影響
俄利根(否認基督人性受造)、亞波里拿流主
義及後期基督一志論(否認基督有人的理性與意
志)、幻影說(否認基督有真實的人性與身體)、
猶提乾主義及基督一性論(否認基督擁有真實完
整的人性)
迦克墩信經(主後451年)
我們跟隨聖教父(holy Fathers),同心合意教導人認信同一位聖子,
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有完整的神性也有完整的人性;是真神也是真人,
有理性的靈魂 (=人的靈魂),也具有身體;按神性說,祂與父同質;
按人性說,與我們同質,在凡事上與我們一樣,只是沒有罪;按神性
說,祂在萬世以前為父所生;按人性說,在這末世,為了我們與我們
的救恩,由上帝之生母(Theotokos),童貞女馬利亞所生;是同一基
督,是子,是主,是獨生的,具有二性,不相混亂、不可改變、不可
分割、不能相離,二性的區別不因互相聯合而消失,反而每一性的本
質都得以保存,會合於一個位格、一個實質之內,而非分離成為兩個
位格,卻是同一位子,獨生的,上帝的道,主耶穌基督。以上所說的,
正如先知從起初向我們宣告的有關基督的事,也如主耶穌所教導我們
的,及聖教父的信經所一脈相傳下來給我們的。
「我們跟隨聖教父,同心合意教導人」
“Chalcedon is not sacrosanct” (H. Bavinck)
歷經兩千餘年的信仰告白,千錘百鍊
教會: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提前三15)
「認信同一位聖子」
耶穌基督:一個位格--永恆聖子的位格
「我們的主耶穌基督」
「我們的」:教會、聖徒相通、與基督聯合
「主」:Lordship
「耶穌」:「約書亞」、「拯救」
「基督」:「受膏者」、「彌賽亞」
「有完整的神性也有完整的人性」
“The same perfect in Godhead and perfect in
humanhood”
The whole divine essence,擁有神之為神一切的屬
性:永恆、自存、全能、全知、聖潔等
擁有人之為人一切的屬性:受造、有神的形象、
本於神而倚靠神並歸於神
「是真神也是真人」
“truly God and truly human”:真的是神也真的是人
「完全是」還不夠:完美的贗品可以擁有真品一
切的屬性
「有理性的靈魂」
駁亞波里拿流主義(Apollinarism)
基督有神的意志、也有人的意志
基督的禱告(特別注意客西馬尼)
「也具有身體」
駁幻影說、諾斯底主義等
「同質」(homoousious)
尼西亞正統:聖子與父同質
「本質」:拉丁文substantia
在神性上與父同質,在人性上與我們同質
「在凡事上與我們一樣,只是沒有罪」
罪:非人之為人的本質
凡事上與我們一樣:擁有人之為人的一切屬性
“Christ’s human nature has not lost its properties but
continues to have those of a creature—it has a beginning of
days; it is of a finite nature and retains all that belongs to a
real body.”
「基督的人性並未失去其屬性,而是持續擁有受造物
的屬性--它[存在]的年日有個開端;它屬乎一種有限
的本質,並繼續保有屬乎真實身體的一切。 」
(比利時信條19條)
「按神性說,祂在萬世以前
為父所生」
Opera ad intra:內在於三位一體的行動
聖子:受生,非受造(否定神學)
太初有道
「按人性說,在這末世」
“In these latter days”:來一1-2
相對於「太初」(約一1)與「古時」(來一1)
基督人性乃「末世」才有的
「為了我們與我們的救恩」
Pro nobis
道成肉身的目的:救恩
道成肉身的前提:人的罪
「墮落前」(supra-) 與「墮落後」(infralasarian) 基督
論
「上帝的生母」
馬利亞腹中的位格:聖子的位格
「上帝的生母」(Theotokos)vs. 「基督的生母」
(Christotokos)
「童貞女馬利亞所生」
駁「嗣子論」
基督的位格:聖子的位格
童女生子與「無原罪懷胎」無關,後者乃十五世
紀之杜撰
「四面圍牆」與「二大原則」
四面圍牆:「不相混亂、不可改變、不可分割、
不能相離」
二大原則:
不可磨滅的區別:「二性的區別不因互相聯合而
消失,反而每一性的本質都得以保存」
不可分離的聯合:「會合於一個位格、一個實質
之內,而非分離成為兩個位格,卻是同一位子,
獨生的,上帝的道,主耶穌基督。」
屬性相通(communicatio idiomatum)
基督中保
罪的鴻溝
為何中保必須是神?為何中保又必須是人?為何
中保必須同時是人又是神,且是同一個位格,而
非兩個位格?為何這位中保被稱為耶穌?為何這
位中保被稱為基督?(見威思敏德大要理問答 36-42)
「永生神竟為我死」
馬太福音十六章的基督論
聖子之死
The Immortal died without ceasing to be Immortal
“‘Tis mystery all, the Immortal died… Amazing love,
how can it be, that Thou, my God, shouldst die for
me?”—Charles Wesley
“The death of the Son of God is the only and most
perfect sacrifice and satisfaction for sin.”—Canons of
Dort, II.3
“Oh, the mystery of it all! …The Lord of life must
suffer and die.”—John Frame
聖子之死
「在道成肉身當中,聖子遭受傷害與失喪:身體的苦
痛、遭受剝奪、以及死亡…。『上帝不能受苦』的教義
不應該被用來否認上帝有情感,或是否認聖子在十字
架上遭受真實的傷害與死亡。然而上帝在祂超越的本
性中是毫無可能受傷害,也不可能喪失任何東西的。」
“In his incarnation, the Son suffers injury and loss: physical
pain, deprivation, and death... As we have seen, the doctrine
of God’s impassibility should not be used to deny that God
has emotions, or to deny that God the Son suffers real
injury and death on the cross. But God in his transcendent
nature cannot be harmed in any way, nor can he suffer loss”
(John Frame, Systematic Theology, 417).
法利賽、撒都該人求神蹟
(太十六1-4)
約拿的神蹟外,別無神蹟給此等人看
約拿預表基督:參太十二39-40
罪人對恩典的健忘
(太十六5-12)
門徒再次忘記五餅二魚的神蹟
「你們怎麼不明白呢?」──許多門徒仍不明白基
督是神的兒子
耶穌是誰?(太十六13-23)
門徒都早已知道耶穌是基督(彌賽亞),但那是
基督的職份與工作 (What Jesus is, not who)
猶太人對「彌賽亞」的錯誤期待
彼得的回答:一、耶穌是基督(早已知道);二、
基督乃是永生神的兒子
基督的神性:僅為正統基督論的一半
耶穌是誰?(太十六13-23)
確立基督神性後,基督即開始宣告祂完全的人性,以
及祂赴死的旨意(十六21)
基督的人性
耶穌亦宣告將從死裡復活,因此,彼得說「主啊,萬
不可如此」時,並非因捨不得耶穌
「撒旦,退我後邊去吧!」
彼得的「半正統」=魔鬼的異端
體貼人、體貼神(保羅:體貼肉體、體貼聖靈)
kata sarka、kata pneuma
與基督聯合:喪掉生命、得
著生命(太十六24-28)
羅六5-8
「得救」與「捨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