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穿刺 - 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腹腔穿刺 - 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内科四大穿刺
胸腔穿刺术
腹腔穿刺术
骨髓穿刺术
腰椎穿刺术
南方医科大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
内科学教研室
李晓丹
第
一部分
浆膜腔的概念
人体的胸膜腔、腹膜腔、心包腔统称为浆膜腔,分别由壁层胸膜、腹膜、心
包膜和脏层胸膜、腹膜、心包膜之间的潜在腔隙构成。
在生理状态下,腔内有少量液体,液体来自壁浆膜毛细血管内的血浆滤出,
并通过脏浆膜的淋巴管和小静脉回吸收。正常成人胸
腔液<20ml,腹腔液<50ml,心包腔液30-50ml,在腔内
主要起润滑作用。
当浆膜腔内的液体产生和回吸收不平衡时,引起积液,
分别称为胸膜腔积液、腹膜腔积液、心包积液。
当胸膜腔、腹膜腔内
出现气体时,分别称
为气胸、气腹。
第胸膜腔
一部分
胸膜(pleura)是一层薄而光滑的浆膜,具有分泌和吸收等功能。可分为
互相移行的内、外两层,内层被覆于肺的表面,为脏胸膜(visceral pleura)
或肺胸膜(pulmonary pleura);外层衬于胸腔壁内面,为壁胸膜(parietal
pleura)。
脏胸膜:紧贴于肺表面,与肺实质紧密结合,在肺叶间裂处深入于裂内,包
被各肺叶。
壁胸膜:分为四个部分-①胸膜顶,包被在肺尖上方;②肋胸膜,贴附在胸
壁内面, 与胸壁易于剥离;③纵隔胸膜,呈矢状位、贴附于纵隔两侧;④膈
胸膜,与膈上面紧密结合的部分。
胸膜腔:胸膜的脏、壁两层在肺根处相互转折移行所形成的一个密闭的潜在
的腔隙,左右各一,互不相通,腔内有少量浆液(正常成人胸腔液<20ml),
有润滑作用,可减少呼吸时的摩擦,腔内为负压,有利于肺的扩张。
胸膜腔穿刺术
Thoracentesis
第一部分
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证
1.诊断性穿刺:胸膜腔积液性质的判断
2.治疗性穿刺:
胸腔积液-抽液以减轻对肺脏的压迫
闭合性气胸-抽气以减轻对肺脏的压迫
脓胸-抽吸脓液引流治疗
恶性或结核性胸腔积液-胸腔内注射药物治疗
禁忌证(相对)
1.病情垂危、极度衰弱不能耐受者。
2.剧烈咳嗽难以定位者。
3. 穿刺点局部皮肤有炎症者。
4. 凝血机制障碍或血友病患者。
第
一部分
操作步骤
一、术前准备
1.实习医师的准备:
实习医师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方可做此操作。了解患者病情,
熟悉相关检查结果,了解胸腔穿刺的目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复习操作要领,并向老师面述本操作的全过程(术前准备、操
作步骤、术后注意事项等),经老师批准后方能进行。
2.患者准备:
进行医患沟通,使其了解此项操作的目的意义和主要操作过
程,告知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向患者讲解《知情同意书》,请
患者或法定代理人同意后签名,主持本操作的执业医师也要签
名。检查心率、血压等生命征。情绪紧张的患者,术前可肌注
安定(地西泮)l0毫克或可待因30毫克口服以镇静、止咳。
第
一部分
操作步骤
3.物品及器械准备:
胸腔穿刺包、治疗盘(内置消毒剂、纱布、棉签、胶布、
局麻药-2%利多卡因)、注射器、
帽子、口罩、无菌手套(两副)
试管、容器、血压计、0.1%肾
上腺素等。
4.诊断性穿刺相应准备:
如为诊断性穿刺,应按照需要
填写实验申请单和准备相应的容
器。
一次性胸穿包
第操作步骤
一部分
二、术中操作
术者戴口罩、帽子,洗手。
1.选取合适的穿刺体位:
患者取反向骑椅位,双手臂平置于椅背上缘,椅背
上搭放枕头,患者头伏于前臂。重症患者可在病床上
取45°仰卧位,患侧前臂置于枕部。使肋间隙增宽。
2.确定穿刺点:
A.气胸抽气减压--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腋中线
4-5肋间。
B.胸腔积液--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处。
积液较多时--肩胛下角线、腋后线7-8肋间、
腋中线6-7肋间、腋前线5-6肋间。
小量积液或包裹性积液--根据超声检查所见决定
穿刺部位。
仰卧位--腋中线5-6肋间。
3.标记穿刺点:
穿刺点用龙胆紫在皮肤上做标记。
第
一部分
操作步骤
4.消毒:
每次用2根碘酒(或碘伏、安尔碘)棉签(或1个碘酒棉球),以穿刺点为中心由
内向外依次消毒,范围直径l5cm,共消毒3次。如果用碘酒消毒,再以2根酒
精棉签(或1个酒精棉球)脱碘,共3次。半打开胸穿包。
5.戴无菌手套:
手套内为有菌区域,手套外表面为
无菌区域。
6.铺巾、检查器械:
全部打开胸穿包,铺消毒孔巾、固定。检查穿刺包内
器械,注意穿刺针是否通畅,用血管钳夹闭与穿刺针
相连接的硅胶管,检查穿刺针是否完好、硅胶管有无
漏气。铺盖消毒孔巾。
第
一部分
操作步骤
7.局部麻醉:
为不损伤肋间动、静脉及神经,浸润麻醉须选择穿刺部位所在肋间隙的
下一肋骨上缘推进。以5ml注射器抽取2%利多卡因2~3ml,排尽气泡(可
告知患者即将注射麻药,不要紧张),在定位点(下一肋骨上缘)皮下注
射一0.5×0.5cm皮丘(皮下出现橘皮样改变,毛孔扩大明显)。再垂直
胸壁进针,自皮下至胸膜壁层进行局部麻醉,边进针边回抽无血液后方
可推注麻药,直至抽出液体后退针并估算进针深度。
第
一部分
操作步骤
8.穿刺:
右手握持穿刺针(无菌纱布包裹),将三通活栓转到与胸腔关闭处(或用血
管钳夹闭硅胶管),将穿刺针尖斜面向上。
以左手食指、中指固定并绷紧穿刺部位的皮肤(此时告知患者穿刺过程中不要
讲话和咳嗽,有不适即摇手示意),右手持针经穿刺部位所在肋间隙的下一肋
骨上缘沿麻醉针进针路线垂直缓慢将穿刺针刺入胸壁,当针锋阻力突然消失
时,表明已进入胸膜腔(此时可见硅胶管与
针头相接处有液体)。
接上50ml注射器,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胸
腔相通(或令助手放开止血钳),并用止血
钳沿皮肤固定穿刺针,以防止穿刺针位置移
动。术者用注射器抽液。
第
一部分
操作步骤
9.抽液:
术者用注射器抽液,每次抽满后助手用止血钳夹闭胶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腔。
取下注射器,将胸水注入容器中,计量并送常规、生化、细胞学、细菌学等
化验检查。诊断性抽液取50~100ml(200ml)即可;治疗性抽液首次不超过
600ml(700,8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l000ml(1200ml)。
如需胸腔内注药,在抽液完后,将药液用注射器抽好,接在穿刺针后胶管上,
回抽少量胸腔积液稀释,然后缓慢注入胸腔内。如恶性胸腔积液,可注射抗
肿瘤药或硬化剂诱发化学性胞膜炎,促使脏层与壁层胸膜粘连,闭合胸腔,
防止胸液重新积聚。
闭合性气胸患者抽气量:每次不超过l000ml,
每日或隔日抽气一次。
10.拔针:
抽液完毕,用止血钳夹闭橡皮管,用纱布压住
针孔处的皮肤,拔出穿刺针,穿刺部位消毒并
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片刻,胶布固定。
第操作步骤
一部分
三、术后处理
1.询问患者感受,检查生命征:
告之患者穿刺过程已完毕,询问其有无不适。扶患者变换坐位,
检查生命征,观察5分钟。
2.送患者回病房,继续观察:
如无异常,送患者回病房,交待其卧床休息,嘱三天内保持
穿刺部位干燥。继续观察有无胸闷、胸痛、咳嗽、气急等不适。
3.物品处理:
整理物品,清洗、消毒器械,医疗垃圾回收。
4.送检标本。
5.做好穿刺记录。
第
一部分
注意事项
1.操作前应向患者阐明穿刺目的,以消除其顾虑,取得配合。
2.穿刺应沿下一肋骨上缘垂直进针,以免损伤肋骨下的神经
和血管。
3. 应避免在第9肋间以下穿刺,以免刺破膈肌损伤腹腔脏器。
4.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胸腔感染。进针勿太深,避免肺损伤,
引起液气胸。操作中要防止空气进入胸腔,始终保持胸腔
负压。
第
一部分
注意事项
5.抽液不可过多过快,严防负压性肺水肿发生。以诊断为目的
者抽液50~100ml,以减压为目的者,第一次不超过600ml,以
后每次不超过1000mL。如为脓胸,每次应尽量抽净,若脓液粘
稠可以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后再行抽液。
6.穿刺中患者应避免咳嗽及转动。术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
发生出现持续性咳嗽、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部压
迫感或疼痛、昏厥等胸膜反应时,应立即停止抽液,拔出穿刺
针,让患者平卧,必要时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3~0.5ml。
7.严重肺气肿、广泛肺大泡者,或病变邻近心脏、大血管者以
及胸腔积液量甚少者,胸腔穿刺宜慎重。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原因
第一部分
1.出血--肋间动静脉损伤所致。
2.气胸-- 穿刺针所引起的肺损伤,或者穿刺或引流操作时空气
逆流到胸腔引起。
3.血气胸--肺实质与脏层胸膜损伤,血管受损。
4.休克--麻醉不充分导致胸膜剧烈疼痛伴发迷走神经反射可导
致胸膜休克(pleural shock)—极为严重的胸膜反应。
5.肺水肿--长期萎陷的肺可因突然的再膨胀而引起血管通透性
过强而致肺水肿,在排气或胸腔积液引流后会出现呼吸困
难、喘鸣、低氧血症等症状。
6.腹腔脏器损伤--在没有超声波准确定位情况下,行8、9肋间
穿刺则可能会损伤腹腔脏器如肝、脾等。
腹膜腔穿刺术
Abdominocentesis
第腹膜腔
一部分
腹膜(peritoneum)属于浆膜,由间皮及其下的结缔组织构成,覆盖于腹、
盆腔壁的内面和脏器的外表,薄而透明,光滑且有光泽。依其覆盖的部位
不同可分为壁腹膜或腹膜壁层和脏腹膜或腹膜脏层。
壁腹膜(Parietal peritoneum) :被覆于腹壁、盆壁和膈下面;
脏胸膜(Visceral peritoneum) :包被脏器,构成脏器的浆膜。在组织结构
和功能方面可视为脏器的一部分,如胃、肠壁最外层的浆膜即为脏腹膜。
腹膜腔(peritoneal cavity) :脏腹膜与壁腹膜互相延续、移行,共同围成
不规则的潜在性腔隙,称为腹膜腔。腹膜腔内含少量浆液(正常成人腹腔液
<50ml),有润滑和减少脏器运动时相互摩擦的作用。
男性腹膜腔是完全封闭的,女性由于输卵管腹腔口开口于腹膜腔,因而可经
输卵管、子宫和阴道腔而与外界相通,容易出现感染。
第腹膜腔
一部分
腹腔积液
腹膜腔
第一部分
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证:
1.诊断性穿刺:常用于检查腹腔积液性质,协助确定病因。
2.治疗性穿刺:
A.穿刺放液,减轻因大量腹水引起呼吸困难或腹胀症状,减少静脉回流
阻力,改善血液循环;
B.某些疾病如腹腔感染、肿瘤、结核等可以腹腔给药治疗;
C.行人工气腹作为手段。如注入定量的空气以增加腹压,使膈肌上升,
间接压迫两肺,促进肺空洞的愈合,在肺结核空洞大出血时,人工气
腹可作为一项止血措施。腹腔镜手术前行人工气腹扩大手术野。
第禁忌症
一部分
适应证和禁忌证
禁忌证:
1.因既往手术或炎症(如结核性腹膜炎)腹腔内有广泛粘连者。
2.有肝性脑病先兆者。
3.极度衰弱、精神异常等不能耐受或配合者。
4.肠梗阻。
5.腹部膨隆而非腹水者,包括肠胀气、妊娠、巨大卵巢囊肿,
包虫病性囊性包块等。
6.凝血机制障碍,有严重出血倾向者 。
7.穿刺部位皮肤软组织感染。
第
一部分
操作步骤
一、术前准备
⒈实习医师的准备:查阅病历,了解腹部B超结果及穿刺目的,重点测血压、
脉搏等生命征,量腹围,检查腹部移动性浊音。其他准备同胸腔积液穿刺
术前准备。
⒉患者准备:嘱其排空尿液以防穿刺损伤膀胱。其他注意事项同胸腔穿刺。
3.物品及器械准备:腹腔穿刺包、治疗盘
(内置消毒剂、纱布、棉签、胶布、局
麻药-2%利多卡因)、注射器、帽子、
口罩、无菌手套(两副)、0.1%肾上
腺素、容器、试管等。
一次性腹穿包
第
一部分
操作步骤
二、术中操作
术者戴口罩、帽子,洗手。
1.选取合适的穿刺体位:
根据病情和需要可取半卧位、卧位,并尽量
使患者舒适,以便能够耐受较长的操作时间。
对疑为腹腔内出血或腹水量少者行诊断性穿
刺,取侧卧位为宜。
如需放腹水,背部先垫好
腹带。
第
一部分
操作步骤
2.确定穿刺点:
A.通常选脐与左侧髂前上棘连线的中、
外1/3交点,须在腹直肌外侧穿刺,此
处不易损伤腹壁下动脉,肠管较游离不
易损伤。
B.如该处皮肤有炎症、肿块等,可在脐
与耻骨联合上缘间连线的中点上方1cm,
偏左或偏右1~1.5cm,此处无重要器官,
穿刺较安全且容易愈合。
C.少量腹水行诊断性穿刺的病人取侧卧
位,在脐水平线与腋前线交点处穿刺;
D.包裹性积液,需在B超定位指导下穿刺。
第
一部分
操作步骤
3.标记穿刺点:
穿刺点定位后可用龙胆紫作记号。
4.消毒:
同胸腔积液穿刺术。半打开腹穿包。
5.戴无菌手套,铺消毒孔巾,检查器械。
同胸腔积液穿刺术。
6.局部麻醉:
用5ml注射器抽取2%利多卡因2~3ml,排尽气泡(告知患者即将注射麻药,
不要紧张),于穿刺点处先打皮丘,然后自皮肤逐层向下浸润麻醉至腹膜
壁层。垂直腹壁边进针边回抽边推药,回抽无血液后方可推注麻药,直
至抽到液体退针。估算进针深度。
第
一部分
操作步骤
7.穿刺
A.诊断性穿刺:
以左手示指与拇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带有7号针头的20ml或50ml消
毒注射器,针头经麻醉处垂直刺入皮肤后以45°斜刺入腹肌再垂直刺入腹腔
(腹水量较少的诊断性穿刺及腹膜腔内药物注射,穿刺针垂直刺入即可),待针锋
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表示针尖已穿过腹膜壁层进入腹膜腔,即可抽取腹水
20~100ml送检。完毕后拔出穿刺针,局部盖上消毒纱巾,以胶布固定,帮
患者盖上被子。
B.治疗性穿刺:
大量腹水作治疗性放液时,通常用针座接有橡皮管的8号或9号针头,在麻醉
处刺入皮肤,在皮下组织移行0.5~1.0cm,再垂直刺入(或先将其腹壁皮肤
向下向外牵拉,然后穿刺,拔针后可使皮肤针眼与腹肌针眼错开),徐徐推
进,待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表示针尖已进入腹膜腔 ,用止血钳固定针头,
腹水即沿橡皮管进入容器中计量。橡皮管上可用输液夹调整腹水流出速度。
若腹水流出不畅,可将穿刺针稍做移动或稍变换体位。
第
一部分
操作步骤
8.放液、拔针:
放液时不宜过多过快,一次放液通常不超过3000ml,并在2小时以上的时间
内缓慢放出,放液中逐渐紧缩已置于腹部的多头腹带。
放液后拔出穿刺针,穿刺点消毒后覆盖无菌纱布,用力按压数分钟。用胶布
固定。
大量放液后需用多头腹带包扎腹部,防止腹
压骤降,内脏血管扩张引起
血压下降或休克。
第
一部分
操作步骤
三、术后处理
1.告之患者穿刺过程已完毕,询问其感受。
2.术后测量患者腹围、脉搏、血压,观察病情变化。
3.如无异常,送患者回病房。嘱其仰卧,使穿刺孔位于上方,避免穿刺侧
卧位。可防止腹水渗漏。三天内保持穿刺部位干燥。继续观察患者有无腹
痛、头晕等不适。
4.整理物品,清洗、消毒器械,医疗垃圾回收。
5.根据临床需要填写检验单,分送标本。
6.做好穿刺记录。
第
一部分
注意事项
1.术前告知患者排空尿液,以防穿刺时损伤充盈的膀胱。
2.穿刺点应避开炎症感染局部。
3.术中严格无菌操作。
4.腹水量多者的放液,为防止漏出,可斜行进针,皮下行驶0.5~1cm后再垂
直进入腹膜腔(即迷路穿刺)。
5.左下腹穿刺点不可偏内,避开腹壁下血管,但又不可过于偏外,以免伤及
旋髂深血管。
6.进针速度不宜过快太深,以免刺破肠管。
7.若腹腔积液流出不畅,可将穿刺针稍作移动或稍变换体位。
8.放液速度不宜过快,量不宜过大。初次放腹水者,一般不超过3000ml,以
后每次放液不超过3000ml~5000ml。大量引流时为了预防血压下降,须注
意引流速度,并行以引流平衡的输液。
第
一部分
注意事项
10.术中应随时询问患者有无头晕、恶心、心悸等症状,并密切观察其呼吸、
脉搏及面色等,若有异常如发生休克,或在抽液过程中出现血液,应停
止操作,使患者安静平卧并予输液、扩容等处理。
11.术后嘱患者平卧1-2h(8-12h,24h),使穿刺孔位于上方以免腹水漏出。
若有漏出,可用消毒火棉胶封闭穿刺孔,并用蝶形胶布粘贴,再用多头
腹带包裹腹部。
12.大量放液后宜将预先包扎在腹部的多头腹带逐步收紧,以防腹压骤降,
内脏血管扩张引起休克。
13.放液前后均应测量腹围、脉搏、血压,观察病情变化。
14.作诊断性穿刺时,应立即送验腹腔积液常规、生化、细菌培养和脱落细
胞检查。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原因
第一部分
1.休克--腹压骤降使得内脏血管扩张,肠系膜血管床血液积存(mesenteric
pooling)而引起循环血液的重新分布,结果导致血压低下。这是一种低
血容量性休克,急需补液治疗。
2.腹膜炎--当肠道被穿破或穿刺过程中未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可导致腹
膜炎的发生。如果肠管被刺穿,不要立即将针拔出,尽可能地将肠管内的
空气吸引使内压下降后,再拔针,同时给抗生素并严密观察病情。
3.出血--肠壁血管损伤或腹腔内脏器穿破所致。腹壁血管受损可用压迫止血
法处理。内部脏器受损酌情开腹手术。
浆膜腔积液的检测
第一部分
分类:根据浆膜腔积液产生的原因不同及性质不同,可将其分为漏出液和
渗出液两大类。
漏出液—非炎性积液。
主要原因:(1)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当血浆清蛋白低于25g/L时,血管
与组织间渗透压平衡失调,水分进入组织或浆膜腔形成积液。见于晚期肝硬
化、肾病综合征、重度营养不良等;(2)毛细血管内流体静脉压升高,液体
进入浆膜腔形成积液。见于如慢性充血性心衰、静脉栓塞;(3)淋巴管阻塞,
如丝虫病或肿瘤压迫等,积液可为乳糜样。
渗出液—炎性积液。炎症时由于病原体的毒素、组织缺氧及炎性介质作用
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中大分子物质如清蛋白、
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及各种细胞成分渗出血管壁。
主要原因:(1)感染性:如化脓性细菌、分枝杆菌、病毒或支原体等;
(2)非感染性:如外伤、化学性刺激(血液、尿素、胰液、胆汁和胃液等)
(3)恶性肿瘤、风湿性疾病也可引起类似渗出液的积液。
浆膜腔积液的检测项目
第一部分
一、一般性状(常规)检测:
颜色、透明度、比重、凝固性
二、化学检测:
Rivalta试验、蛋白定量试验、葡萄糖测定、乳酸测定、LDH测定
三、显微镜检测:
细胞计数、细胞分类、脱落细胞检测、寄生虫检测
四、细菌学检测:
如已经确定为渗出液,则应进行无菌操作离心沉淀,沉淀物涂片
染色查找病原菌,必要时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漏出液和渗出液的鉴别
第一部分
漏出液
原因
非炎症所致
颜色(外观)
淡黄色,浆液性
透明度
透明或微混
比重
< 1.018,
凝固
不自凝
粘蛋白定性
阴性
蛋白定量
< 25g/L
葡萄糖定量
与血糖相近
细胞计数
常<100×106/L,
细胞分类
淋巴、间皮细胞为主
细菌学检查
阴性
积液/血清总蛋白 <0.5
积液/血清LDH比值 <0.6
LDH
<200IU
渗出液
炎症、肿瘤、理化因素刺激
不定,可为血性、脓性、乳糜性等
混浊
> 1.018
能自凝
阳性
>30g/L
常低于血糖水平
常>500×106/L
中性粒或淋巴细胞为主
可找到病原菌
>0.5
>0.6
>200IU
第谢一谢
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