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官权\鲁教版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杨官权\鲁教版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怒江州福贡县第一中学 杨官权
问题探究1、全球变暖的原因
是什么有那些影响?
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和森林的
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
全球变暖→两级冰雪融化→海
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底地。
全球变暖的影响:
植被
水文
气候
地貌
土壤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一:
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
立存在的,而是作为整体的
一部分发展,并与环境总体
特征协调一致。
青藏高原的隆升与亚洲地理环境
问题1、青藏高原为什么会隆青藏高
原隆?青藏高原的气候特点和形成原
因是什么?
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
气候特点是“高”“寒”由于其高度,
青藏高原的空气比较干燥,稀薄,
太阳辐射比较强,气温比较低。
问题2、青藏高原隆升对当地地理环境有何影响?
生物以耐寒的动物为主,例如藏牦牛、藏羚羊等,青
藏高原是亚洲重要河流的发源地,由于降水较少,河流大
多是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地形起伏较大,水能资源丰富
。反应出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直之间的密切联系,与环境
整体特征协调一致,他们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和变化着
。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二: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
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
(牵一发而动全身)
变。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三:
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
避免的影响到其他区域。
问题3、青藏高原的隆升对其他地区的地理环境有何影响?
青藏高原的隆起使全球的气候发生了巨大的变
化。作为一个高大的阻风屏,它有效地将北方大
陆的寒冷空气阻挡住了,使它们不能进入南亚。
同时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南方温暖潮湿的空气北
进,是造成西北干旱的一个重要因素。
实例:黄土高原
在中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分布着最具特色的黄土高
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阔、最深厚、也最典型的黄土地
貌区,黄土土质疏松,主要由较细粉砂颗粒组成,气候主要
为温带季风气候。
据史料记载:黄土高原在汉代时,一派草肥水美、山清
水秀的景色。但自唐代以后,由于大兴土木、连年战争,森
林植被被大量砍伐,再加上近代大力发展粮食种植业的影
响,就变成今天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丘陵沟谷区,水土流
失非常严重。
同时,被冲走的土壤,顺着黄河的大小支流,带到下
游,淤塞了河道,造成黄河下游的洪涝灾害。
所以,同水土流失现象作斗争,不仅成为改变黄土高原
面貌的重要措施,也是治理黄河的一个根本问题。
(1) 总结归纳案例中表达的
演化过程中,地貌、水文、地面
组成物质等均发生了什么变
化?
(2) 这些变化是对其他地区
的影响?
水
土
流
失
水文变化
泥沙淤积,泛滥平原
地貌变化
侵蚀沟谷,沟壑纵横
土壤侵蚀
表土流失,肥力下降
植被退化
植被下降,逐渐消失
气候变化
蒸发加剧,趋于干旱
黄土高原植被破坏对下游环境的影响?
下游河道淤积,造成下游泄洪能力降低,易发生洪涝灾害
泥沙淤积又不断抬升下游河床,影响地表水系变化
地下水位升高
土壤盐渍化
形成冲积平原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地球各圈层
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圈层相互作用主
要是通过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
动来实现的。
能量是维持地表系统正常运行的
动力,也是联系岩石圈、大气圈、水
圈、生物圈的桥梁和纽带。
二、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
大气圈和水圈之间的能量交换
热能交换:
大气圈
蒸
发
大
气
逆
辐
射
地
面
辐
射
海洋
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
大气圈和水圈之间的能量交换
动能交换:
风浪
大气运动
海水运动
风海流
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
大气圈和水圈之间的能量交换
势能传输与交换:
三、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
太阳辐射
氧气
二氧化碳
地下水
矿质元素
植
物
的
光
合
作
用
地球上的碳循环
空气中二氧化碳
呼
吸
作
用
呼
吸
作
用
光
合
作
用
植物
燃
烧
分
解
动物
死生物体
地
质
时
期
光
合
作
用
呼
吸
作
用
水圈(浮游植物)
(溶解的二氧化碳)
石油、煤
小结归纳
地理环境是由地形、地貌、土壤、大气、
水和生物等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不是孤立存
在发展的,而是通过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
运动,发生密切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是地
理环境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课堂练习
1.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形成大面积戈壁和沙漠的原因是
( A )
A. 植被稀少,无水分蒸腾
B. 距海遥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C. 地表水贫乏,河流不发育
D. 土壤疏松,降水渗透地下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现象与我国南方景观不符的是
( C )
A.气候干旱,降水少
B.化学风化为主,物理风化较弱
C.植被茂密高大
D.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
3、澳大利亚大陆森林、草原、荒漠的半环状分布体现了什么因素对
自然环境的影响 ( C )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地理位置
4、如图,若A是绿色植物,则图示的含义是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分解作用
D.化合作用
5.“牵一发而动全身”,说明了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
B.综合性
C.整体性
D.区域性
(A )
(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