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小学数学模拟课堂片段教学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如何做好小学数学模拟课堂片段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要求》培训
————数与代数
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0年8月28日
叶金标
湖里
一、数的认识

地位
数概念是整座数学大厦的基础,是重
要的数学概念。

编排
教材根据儿童已有的经验和心理发展
规律按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将数概念的
教学划分为几个阶段。
“数的认识”内容编排:
年 一 一
级 上 下
20
以
内 内
容 数
的
认
识
100
以
内
数
的
认
识
二
下
三 三 四 四 五 五 六 六
上 下 上 下 下 下 下 下
万
以
内
数
的
认
识
分
数
的
初
步
认
识
小
数
的
初
步
认
识
大
数
的
认
识
进
一
步
认
识
小
数
因
数
与
倍
数
的
认
识
进
一
步
认
识
分
数
认
识
百
分
数
了
解
负
数
课标中关于整数的认识具体目标是:

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

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
结合现实素材感受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
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
数;

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
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
(一) 20以内数的认识
1、理解教材编排意图,加强数概念的教学。
 数概念的基本结构是:数的基数、序数含义,
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
和数的组成。

“引导学生经历‘具体——抽象——具体’
的过程,从具体情境中数出物体的个数,抽
象出数,并将抽象出的数应用到具体事例。
注意引导学生有序地数数。”(P2)




通过观察野生动物园图,数图中的人和物,抽象出1—5
各数,每个数的得出都是在数几个具体的人或物的基础
上。如“1”是在数一头大象或一个太阳的基础上抽象出
来的。
每抽象一个数以后,都以正方形为背景显示其印刷体字
形,让学生认、读。接着,将抽象出的各个数让学生物
化为相应的小棒根数,并摆成自己经验中的几何图形。
通过由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回到具体的认知过程,使
学生初步感知1—5各数的基数含义,并会认、会读这五
个数。
在数的认识过程中,教材都为学生提供了经历数概念产
生过程的现实背景,展示数概念的丰富内涵,我们要好
好把握,充分利用。
2、要重视指导学生规范地书写数字、算式。
在“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
识”“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学习要求”中均
提到“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P3、5、7)
 刚入学的小朋友正式认识数字,对数字的结构、
笔画笔顺不易掌握,容易把数字写错或书写不
规范。
 教师应引起重视,把书写数字的教学和语文课
教学写拼音、汉字一样的重视,培养学生从小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
在田字格里规范书写。
3、初步了解十进制,为后续的学习打下
基础。

我们采用的是十进制计数法。 “要求”中第3
点提到“知道11~20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
一组成的,初步体会分与合的思想,了解十进
制,初步认识十位、个位。” (p3)
4、注意“建议”中关于“度”的把握和注意事项。

如: “读数时,只要求学生口头读出,不要
求用汉字写出来。

要加强写数的示范和指导,引导学生按照一定
规则写数字,初步掌握数字的结构和笔顺,特
别要对难写的数字加强训练。避免单调和枯燥
的读数、写数。
(二)100以内数的认识
 从20以内数的认识到100以内数的认
识,数的认识由20以内扩展到100以
内数的认识,数目增多、增大了,内
涵更丰富,抽象度也更高。
 从“要求”中我们看到,100以内数
的认识的教学要求比20以内数的认识
更进一步了。
如:《要求》(P4-5)中提出:
 1.“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会用多种方法数数,体会数数方法的多样
性。”
 2.初步理解“百”“十”的含义,知道
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知道数位和数位顺序。
 7.初步学会估计100以内物体的数量,初
步了解一些估计的方法。
认真解读教学要求,教学中要把握几点:
 1、加强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
践活动中掌握数的概念。
 让学生掌握抽象概念最有效的方
法就是让学生经历每一个概念的
形成过程,经历将具体问题“数
学化”的过程。
 2、突出原理教学。
 100以内数的认识基本原理是十进制。
十进制计数法的核心是“满十进一”
的进位制和位值制。
 3、继续培养学生的数感。
4.初步学
会估计,
初步了解
估算的方
法。(理
解教材编
排意图)
《数数》
(三)万以内数的认识
 包括1000以内数的认识,10000以
内数的认识。
让学生通过实践
操作数数,认识
计数单位“千”,
感知更大的数的
组成,发现每相
邻两个计数单位
之间都是十进的
关系。
让学生在一千
一千地数的过
程中进一步体
会十进制计数
原理,理解10
个一千是一万,
从而认识计数
单位“万”。
通过小木块直观图
结合计数器记数,
教学万以内数(中
间、末尾没有零)
的读写及组成,并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
生进一步明确数位
顺序,掌握数位顺
序表。
教学要求(七点)
 1.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进一步认识计数
单位“百”,初步认识计数单位“千”、
“万”。
 2.知道万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
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知道个位、十位、
百位、千位、万位的数位顺序,能说出数位
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 3.能读、写万以内的数,养成认真书写的
习惯。
 4.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
语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 5.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认识近似数,体
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兴趣
和对数学的亲切感。
 6.能用学过的数表示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
物或现象,并进行交流,增强应用意识。
 7.在教师和同伴的帮助下,初步学会反思、
发现自身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原因并
及时作出调整。
教学建议(七点)
1.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应用迁移、类推
的方法,借助实物或图片和计数器等,引导学生
用多种方法数数。帮助学生认识万以内的数位及
相应的计数单位,初步理解十进制。
 2.借助实物或图片和计数器等,以及百以内数
的读、写经验,引导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组成、
数位顺序,重点理解同一个数字在不同数位上的
意义。
 3.利用计数器进行万以内数的读数和写数活动。
引导学生交流探讨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万以内数的
读、写方法,并注意归纳读、写方法,为后续多
位数的读写奠定基础。





4.借助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
迁移、类推,对位数不同或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通
过交流,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
5.结合实际事例,引导学生进行估计,并交流估计的
方法。通过比较准确数与近似数的区别,让学生理解近
似数的含义。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一个数的近似数并不是
唯一的。
6.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中尝试用数描述、交流现实生活中的事件或现象。初步
培养用数来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
7.引导学生初步学会反思或交流信息,发现自身学习
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老师或同伴的帮助下,分析
原因,改正错误。初步培养反思的意识。
 教学时可以在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
上,应用迁移、类推学习新知。
 1000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哪
里?
学前前测:关于1000,孩子知道了
什么?
 问题1:
你知道1000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 问题2:你觉得1000里面有几个百?
 问题3:你觉得986和968谁大?
 问题4:你能从489数到512吗?
 问题5:猜猜1000藏在哪里?

“你知道1000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对
于1000这样的大数是并不陌生的。100%的学生
都听说过。学习这节课是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
知识基础的。

“你觉得1000里面有几个百?”超过一半的学
生知道1000里面有10个一百,但还是有近一半
的学生对1000由10个百组成不是很清楚。可见,
学生对“千”与“百”这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
之间十进关系的认识,还是有一定差异的。
 “你觉得986和968谁大?”大多数学生已
经有判断三位数大小的能力,而且准确率
也相当高。
 “你能从489数到512吗?”学生已经有不
错的数数能力, 但499—500—501这个
“转弯”处容易出错。说明在数数这个问
题上,小部分学生还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引
导。
 “你觉得986和968谁大?”大多数学生已
经有判断三位数大小的能力,而且准确率
也相当高。
 “你能从489数到512吗?”学生已经有不
错的数数能力, 但499—500—501这个
“转弯”处容易出错。说明在数数这个问
题上,小部分学生还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引
导。
问题五:猜猜1000藏在哪里?
①教师准备三堆纸,分别是500张、1000张、
1500张。
②准备大米100颗、1000颗、2000颗,放在
三个杯子里。
 学生根据老师提问回答1000在那里。

从这个题目中明显的发现,学生本身没有
建立很好的关于1000的观念,说对答案的
同学其中还包括一部分乱猜的。
 学生没有很好的估计方法,还是以猜为主
要的手段,基本上没有用上平常的知识作
为辅助手段去帮助自己更好的估计。
以上的调查,给我们的教学启示:
1.
2.
3.
合理确定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难点。
提供相互学习和自学的机会,培养学生
学习能力。
提供体验的空间,多角度建立1000数的
大小的观念,培养数感。
案例分享:《1000以内数的认识》
(四)大数的认识——教材具体安排
1、亿以内数的认识:安排6个例题
 例1: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计数器认识
“十万”以及“万”和“十万”的关系并以此引
出其它计数单位,并揭示关系,突出规律;通过
数级和数位顺序表,理解“位值”概念;直观感
受一亿有多大等。
 例2:亿以内数的读法
 例3:亿以内数的写法
 例4: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 例5:将整万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 例6:将非整万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
“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
 2、数的产生
 3、十进制计数法:什么是十进制计
数法?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 4、亿以上数的认识:
 例1:亿以上数的读法
 例2:亿以上数的写法
 例3:将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
数(含整亿和非整亿的数);
关于“数的产生”
0是最小的自然数,没有最大的自
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1
是自然数的单位。
关于十进制计数法
 计数的方法有多种,十进制计数法是
最常用的一种。
 主要内容:计数单位(一般到千亿),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记
数的符号——阿拉伯数字,数位和位
值原则,数的分级,读、写的方法等。
十进制计数法
通过计数器动态拨
珠的过程,使学生
认识计数单位“十
万”以及
“万”“十万”之
间的关系。并类推
出其他计数单位,
揭示他们之间“满
十进一”的关系,
突出规律性。
(2)位值、数位、数级
认识亿以内 数
级和数位顺序
表,利用数位
顺序表说出每
个数位上的数
表示多少,理
解“位值”的
概念。知道我
国计数的习惯
是“每四个数
位是一级”。
十进制是贯穿数概念教
学的重要原理。
数位顺序表经历了从雏形到比较
系统的整理的过程。
大数的读写法:
“先分级后读写”
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
分级时就出错,比如把“万位”归到个级。
 位数多的数容易读错,学困生尤其明显。
 写数时,对于0的个数,不是多写就是少写。
——对策:先分级后读写
 习惯的培养:分级要作记号,分完先检查。读
完、写完对照题目再检查。
 加强对比训练

举例:

6500000

65000000000

6005000 7000
(0在级尾)

6500700

6050007

600000000050(怎么读)
(0在级中)
关于“改写”

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
单位的数。(不要漏写单位“万”“亿”)

用“四舍五入”法求大数的近似数(容易出错,
要确定好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

要仔细审题
如: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
这样的题目学生容易混淆
(五)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意
义和性质
小学阶段关于“分数”的教学:
 第一学段:分数的初步认识:三上
P91—98


第二学段: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进一
步认识分数):五年级下册P60--103
一、第一学段:分数的初步认识:三上
P91—98
 目标比较



1、标准: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能认、读写小数和简单的分数;
2、教学要求:(1)初步理解分数(分母小于
10)的意义,体会分数来自生产生活的需要,产
生对数学的好奇和兴趣。(2)能认、读、写简
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3)初步
认识分数的大小,能比较同分子(分子为1)或
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3、教参:(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
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
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关于教学建议
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的教学建议根据学段具
体的课程内容提出。如第一学段“分数的初步认
识”提出的教学建议如下:(1)从整数到分数
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可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
通过“分一分”、“比一比”等活动,经历从整
数到分数的产生过程,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借助情境理解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注意不给分
数下定义。(2)结合具体的分数,引导学生认
识分子、分母、分数线的含义,学习读、写分数
的方法。可让学生通过举例表达对分数的理解。
(3)借助直观图,引导学生比较同分子、同分
母分数的大小,并说出比较的思路,引导学生归
纳比较的方法。这三条“教学建议”,比较具体,
体现了课标的精神理念,可操作性强。
教学中如何应用、体现教学要求
几分之一(例1---例3):
 例1:分月饼的情境,说明
像1/ 2,1/ 4这样的数都是分
数。但不给出分数的定义。
 例2:折一个正方形的1/ 4,
主要是进一步体会几分之一
的含义,强调平均分;
教学中如何应用、体现教学要求
例3; 比一比:具体情境
中比较1/2和1/4,1/4
和1/3,分子都为1。
教学中如何应用、体现教学要求



几分之几(例4--例6):
例4:认识四分之几,操作、
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例5:进一步理解几分之几
的含义,教学分数各部分的
名称。
二、第二学段:分数的意义和
性质(进一步认识分数):
五年级下册P60--103
关于教学建议



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结合实例引导学生
归纳、概括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单位的含义。
2.组织“分一分”、“议一议”等活动,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分数与除法的关
系,并引导学生用更简单的方式(a÷b=
a/b,b≠0)表达。
3.在理解分数单位的基础上,组织学生通
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活动,区分真分数与
假分数。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利
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
分数。



4.通过操作,结合算式推导及商不变的规律帮助学
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利用分数的基本性
质学习约分、通分。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体会约分与通分的异同。学习分数大小比较时,注意
比较方法的多样性及方法的优化。
5.启发学生借助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思考分数与小
数互化的意义,并在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分数与小数互
化的方法。
6.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了解分数在日常生
活中的广泛应用。引导学生结合实物通过观察、操作、
比较、推理等活动,突破认知难点,进一步发展数感。
教学中如何应用、体现教学要求

(1)分数产生;客观需要
而产生;
教学中如何应用、体现教学要求



(2)分数的意义:单位“1”;
分数单位;
单位“1”既可以表示一个物体,
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体现了部
分与整体的关系。同一个分数可
以表示不同的具体量,体现了分
数的抽象性。
落实教学建议1 :通过创设问题
情境,结合实例引导学生归纳、
概括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单位的含
义。
教学中如何应用、体现教学要求





3、分数的基本性质
(1)通过直观图观察得出三个
分数相等。
(2)从两个方向观察三组分数
的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
(3)通过自主举例,从具体到
一般,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4)由于分数与除法的内在一
致性,引导学生用除法中商不
变的性质来说明分数的基本性
质。
教学中如何应用、体现教学要求



4、约分:最大公因数;约
分。(标准要求:只求两
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1)例1:公因数和最大
公因数的概念;
借助操作进一步理解正方
形的边长必须既是长方形
长的因数,又是宽的因数,
从实际问题转入数学问题。
教学中如何应用、体现教学要求
(2)例2: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
数的方法;(标准要求是“找”
的方法,而非原来的分解质因
数或短除法的方法,分解质因
数的方法用“你知道吗?”加
以介绍。举例)求两个数的最
大公因数的两种特殊情况:两
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小数是它
们的最大公因数;两数只有公
因数1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也
是1;
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
性,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中如何应用、体现教学要求



5、通分:最小公倍数;通分。
(标准要求:只求两个数的最
小公倍数)
(1)利用实际情境(用长方形
铺满正方形且必须是整块数)
引出求公倍数的必要性。
(2)借助操作进一步理解正方
形的边长必须既是长方形长的
倍数,又是宽的倍数,从实际
问题转入数学问题。
教学中如何应用、体现教学要求


(4)例4:通分(基础是
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几个
数的最小公倍数)
区别通分与约分:约分是
对一个分数的运算,通分
是对两个分数的运算。
几个思考


1、两个学段的分数教学——从一个物体到一个整体的拓展
(初步认识与进一步认识的不同与衔接)。
教学中很多老师对《分数的意义》这节课的理解不够深入,
不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
对于分数意义的教学,人教版的三年级只涉及到分数
的初步认识,让学生认识到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
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到五年级再正
式认识分数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还可以把许多物体组成
的一个整体,明确给出“单位1”,在丰富感知下进一步
抽象认识 “单位1”,进一步认识明确“分数单位”。从
把一个物体平均分到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在认识上对学生
来说是一个飞跃。因此,人教版到五年级再正式认识分数,
考虑到了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这样
编排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几个思考


2、加强开放性,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学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 数 或最小公倍数,不再
采用唯一的、固定的短除法、分解质因数的方法,而是引
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找”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改进了过去只介绍单一的一般
算法的做法,还介绍了分母不是10,100,1000.....的分数,
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改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
数,再改写成小数的方法。教学要注重体现了算法多样化、
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选择,要努力培养了学生善于从不同角
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几个思考


3、加强联系实际,从现实问题情境引出数学问题,得出数
学知识。
有关分数、整除的知识都比较抽象,教学时要特别注意
联系实际,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入手探讨新知识。例如,
无论是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引入,
还是约分、通分的给出,教材都创设了适当的现实问题情
境,进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得出数学
方法,揭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这样教学既有利于学
生理解抽象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小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
意义和性质



小学阶段关于“小数”的教学:
第一学段:小数的初步认识:三下P88-9
4
第二学段: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进一步认识小
数):四下P50—79
第一学段:小数的初步认识:
三下P88-94
目标比较
1、课标: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能认、读写小数和简单的分数;
2、教学要求:(1)能认、读、写小数(小数部分
不超过两位),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2)
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能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
大小。(3)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
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爱国情感。
3、教参:(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
数的含义,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
数的大小。
教学建议



1.借助具体情境,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
认、读、写小数。结合包含小数的实例,说
明小数的构成。可让学生举例表达对小数的
认识。
2.借助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应用“量一量、
比一比、说一说”等多种方法比较小数的大
小,初步学会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3.通过介绍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及
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这个过程中的重要贡
献。让学生体会数学起源于人类的需要,体
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贡献,激发学
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国情感。
教学中如何应用、体现教学要求
1、P88情境图:联系儿童生
活(具体情境)认识小数,
介绍小数和小数点。小数读
法采用学生互教互学的方法
教学;
教学中如何应用、体现教学要求
2、例1:以测量学生身
高为题材,教一位、两
位小数含义和写法;
第二学段: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进
一步认识小数):四年级下册
P50—79
教学建议

1.利用学生已有的小数和分数的知识及日常
生活经验,通过具体情境,引出“十分之几、
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都可用小数表示”的
知识,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
2.引导学生回顾整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单位
之间的进率,借助直观图进行操作、思考、交
流,探索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单位之间的进
率,知道小数的数位名称及顺序。通过比较,
进一步理解不同数位上的数所表示数值的差异。
教学建议


3.结合现实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比较
和归纳,体验并发现小数的性质。运用小数的
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鼓励学生利用生活经验,
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小数的大小。
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总结归纳比
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4.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引导学生独
立思考、合作交流,学习把大数改写成用“万”
或“亿”作单位的小数及其方法。鼓励学生用
自己的语言总结方法及注意事项。引导学生用
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通过比较,帮助
学生体会“改写”与“求近似数”的联系与区
别。
教学中如何应用、体现教学要求
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小数
的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小
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
变化;
(1)例1:小数的性质:小数的
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
数的大小不变。(结合现实情
境,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比较
和归纳,体验并发现小数的性
质。)
(2)例2、例3:应用小数的性质
化简或改写;
教学中如何应用、体现教学要求
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小数
的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小
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
变化;(片段教学)
(3)例4:小数的大小比较(位
数多的小数不一定就大)
(4)例5: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
小数大小的变化;(它是小数
的另一性质)“扩大到原数的
10倍,缩小到原数的1/10”与
原来表述不同“扩大10倍,缩
小10倍”。
教学中如何应用、体现教学要求
4、求一个小数的近似
(1)例1:求一个小数的近
似数;
(2)例2:把不是整万或整
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
“亿”作单位的数;(注
意“改写”和“省略”的
混淆)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
结方法及注意事项。
思考
1、第一学段为什么把小数的初步认识放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之
后?
这是从数系来讲,小学阶段所讲的小数主要是有限小数,
而有限小数是十进分数,既分母是10、100、1000…… 的
分数,是分数的特殊情况,应先学分数后再学小数。如果
先学小数,只能借助元、角、分说明小数计数单位间的关
系,不能与分数建立联系,从而不能使学生较好地理解小
数的含义,不能为进一步学习小数打下较好的基础。先学
分数的初步认识再学小数的初步认识,便于学生理解小数
的含义,初步认识小数与分数的关系,为进一步系统学习
小数打下基础。
思考
2、对照标准、要求,把握好第一学段教学的“度”。
在第一学段,标准、要求是这样描述的:
通过教学,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
两位的小数;初步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初步认识,教师要对“初步”这个词要给予充分的认识,
才
能 准确把握教学要求。降低或拔高教学要求都不能很好地完成
教学任务。一方面,这一阶段只要求学生形成对小数的“初步
认
识”,不过早地对学生思维发展有害的小数概念进行抽象概括;
另一方面,积极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这一阶段主要为后
一阶段的教学孕伏条件。
思考
3、再次认识小数的意义与第一次认识小数有什么提升?
要纵向梳理“三下的小数的初步认识和四下小数的意义”
两个内容,把握两次认识的不同。
从要求上看:三下教材是小数的初步认识,在要求上把
握三点:一是不要求离开现实背景和具体的量,抽象地讨
论小数。二是小数的认、读、写,限于小数部分不超过两
位的小数。三是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原则上限于一位小数,
并且结合元、角、分进行计算。
而四下教学中是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必须要把握两条:
一是要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对一些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如
从实际情境的数量中抽象出小数的意义;二是要重视基础
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
案例:“小数的意义”磨课心旅
(七)倍数和因数的认识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P12--26
教学建议



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结合整数乘、除法运算,认识
倍数和因数。注意说明:在认识倍数和因数时,所说的
数一般指除0外的自然数。
2.让学生在认识倍数、因数的基础上,学会规范地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以及
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指导
学生有序地思考,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3.利用“百数表”或其他具体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
猜测、操作、比较、验证等活动,发现并归纳2、3、5
的倍数特征。经历由观察个别现象到归纳整体特征的过
程,并学会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3、5的
倍数。
教学建议



4.引导学生利用2的倍数特征理解偶数和奇数
的含义。经历探索、发现质数和合数的过程,
理解质数和合数的含义。
5.在复习因数和倍数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具
体情境,通过探索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公倍
数、公因数、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含
义。
6.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选择自
己喜欢的方法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
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提供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
程,并获得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体验。
教学中如何应用、体现教学要求
2、5、3的倍数的特征
(为什么先教学2、5的
倍数的特征,再教学3
的倍数的特征)
 3的倍数的特征:突出
学生自主探索,在观
察——猜想——推翻猜
想——再观察——再猜
想——验证的过程中概
括出3的倍数的特征。

教学中如何应用、体现教学要求
关于“三个你知道吗?”
(1)完全数(数学史、数学文化)
(2)分解质因数(不作为正式教学内容,
但是一种重要的方法技能)
一个合数用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
叫做分解质因数。
(3)哥德巴赫猜想(数学史、数学文化)
思考:为什么先教学2、5的倍
数的特征,再教学3的倍数的特
征

教材先教学2、5的倍数的特征,再教
学3的倍数的特征。因为2、5的倍数的
特征仅仅体现在个位上的数,比较明
显,容易理解。而3的倍数的特征,不
能只从个位上的数来判定,必须把其
各位上的数相加,看所得的和是否为3
的倍数来判定,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
的困难,因此把它放在2、5的倍数的
特征后面教学。
教学因数与倍数时引发的思考
(1)虽然教材不是从过去的整除定义(形式上
是除法算式)出发,而是通过一个乘法算式来
引出因数和倍数概念,但在本质上仍是以“整
除”为基础,只是略去了许多中间描述。因此,
要注意,只有在这个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和积都
是整数的情况下才能讨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教学时,教师也可以举出一些反例加以说明,
如5×0.8=4,虽然等式成立,但不能说5和
0.8是4的因数,或4是5和0.8的倍数。
教学因数与倍数时引发的思考
(2)因数和倍数是一对相互依存的概念,不能
单独存在。a是b的因数,反过来b就是a的倍
数,因此,描述因数或倍数时必须说清楚谁是
谁的因数(或倍数),要引导学生使用比较规
范的语言,如“2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
而不是“2是因数,12是倍数”,在课堂上或
练习中学生如果出现类似的错误要及时加以纠
正。
教学因数与倍数时引发的思考
(3)要注意区分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中的“因
数”和本单元中的“因数”的联系和区别。在
同一个乘法算式中,两者都是指乘号两边的数,
但前者是相对于“积”而言的,与“乘数”同
义,可以是小数,而后者是相对于“倍数”而
言的,与以前所说的“约数”同义,说“×是
×的因数”时,两者都只能是整数。
教学因数与倍数时引发的思考
(4)要注意区分“倍数”与前面学过的“倍”
的联系与区别。“倍”的概念比“倍数”要广,
如我们可以说“15是3的5倍”,也可以说
“1.5是0.3的5倍”,但我们只能说“15是3的
倍数”,却不能说“1.5是0.3的倍数”。我们
在求一个数的倍数时,运用的方法与“求一个
数的几倍是多少”是相同的,只是这里的“几
倍”都是指整数倍。
(八)小学阶段关于“百分数”的教学:

认识百分数:六年级上册P77-84
教学建议



1.让学生广泛收集、整理生活中的百分数,充分感受百
分数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
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初步体会百分数的意义和作用。
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讨论、归纳百分数的读法和写
法。
2.利用学生已有的分数、小数的知识经验,组织学生探
索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关系及互化方法。探索过程中
可采取独立思考、尝试解题、组织交流等方式。比较小
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的方法较多,可让学生自己选
择方法,并对不同的方法加以比较,引导归纳并优化方
法。
3.选取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启发学
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应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
丰富学生应用百分数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并
适时引导总结和归纳。
教学中如何应用、体现教学要求
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三
个层次:联系生活实际引
出百分数——理解百分数
的具体含义——教学百分
数的读写;
让学生广泛收集、整理生
活中的百分数,充分感受
百分数在生产和生活中的
广泛应用(教学建议1)。
教学中如何应用、体现教学要求
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
境引发学生思考,初步体
会百分数的意义和作用。
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
讨论、归纳百分数的读法
和写法。(教学建议1)
案例1:《百分数的认识》华
应龙
教学中如何应用、体现教学要求
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1)例1:小数化成百分数(先
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写成
百分数的形式);
(2)例2:百分数化成小数;
(3)例3:百分数化成分数(先
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化成
最简分数);
要体现教学要求提出的:利用
学生已有的分数、小数的知识
经验,组织学生探索百分数与
分数、小数的关系及互化方法。
探索过程中可采取独立思考、
尝试解题、组织交流等方式。
思考
1、要引导学生弄清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时,要通过判断“哪几个分数可以用百分数来表示?
哪些不能?”着重凸现百分数的意义。当分数具有一个数
与另一个数“倍比”(几倍或几分之几)的意义时,它与
百分数在意义上是一致的,可以写成百分数的形式。当分
数表示一个数量是多少的时候,它不具备百分数的属性,
不能写成百分数。
思考
要让学生明确百分数只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
几,不表示两个数量各是多少。
例如,如果100人表演团体操,其中男生有40人;如果
200人表演团体操,其中男生有80人。男生的具体人数都是
根据“男生人数占40%”的含义推算出来的。可见,这个百
分数只表示参加团体操表演的男生人数与总人数的关系,
只表示男生人数在总人数里所占的份额。这个关系与份额
是确定的,至于男生究竟有多少人,还与参加表演的总人
数有关。
(九)了解负数(六年级下册:P2-9)
认识负数是小学阶段数范围的一次扩
展。在前面已经历了“20以内数的认识
→100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
多位数的认识→小数的认识→分数的认识”
的一个较长过程,这些都是在0和正数范
围内认识的。
现在开始拓宽到负数范围来认识数,
不过要求是很低的,仅仅在熟悉的生活情
境中了解负数。
课程标准的具体目标: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
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
示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 教学要求的学习要求:
 了解负数的意义,知道正数和负数的
读、写法。
 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体会负数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体
验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的乐趣。
 教参: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
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
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
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
系。
(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
负数之间的大小。
 比较发现:
(1)“要求”比课标多了“知道正数和负
数的读、写法。”这是知识与技能方面的
具体要求;“体会负数与日常生活之间的
联系,体验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的乐
趣。”这是情感态度方面目标的体现。
(2)教参中要求“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
负数。”“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
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比“要求”更具
体。
教材具体安排:4个例题




例1:气温引入负数;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
反意义的量;负数的读写法。
例2:存折的明细:进一步体会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
义的量;正负数的概念(描述性的概念);0不是正数
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例3:教学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初步渗透数轴
的概念,初步体会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从而形成
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例4:借助数轴比较数的大小:突出负数与负数的比较。
教学建议:
 1、可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特
别是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唤醒学生已
有的生活经验,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引
入负数的必要性。通过两种相反意义
的量的对比,初步了解负数。注意强
调正数、负数的读、写法及其区别。
 2、通过呈现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实
例,让学生在 “写一写”“说一说”
中经历用正、负数描述生活现象的过
程。鼓励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负数。激
发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的好奇
心,增强其学习数学的兴趣。
3.要帮助学生认识正、负数与0的关系。

要引导学生对例题所涉及的正、负数进行分类,
形成对正、负数的初步认识。但分类时最好不
涉及0,以免造成学生认识上的混乱。学生分类
后,提出:0是正数,还是负数?

让学生借助直观和交流,认识到:0作为正、
负数的分界,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 通过在数轴上填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0的独特
性,并明确: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了解负数(一)
了解负数(二)
二、数的运算
(一)《福建省小学教学要求》对“数的运算”
教学目标如何定位
在目前数学教学中特别是计算教学中,
存在着一种现象,就是被试卷牵着走,以练
习册做为蓝本,这就很容易出问题,我们广
大的一线教师,应该重新的审视我们小学阶
段的“数的运算”教学应该教什么,这比怎
么教要来得重要 。

《教学要求》在“内容标准”中将小学阶段的
“数的运算”划分为以下19个部分:20以内的加
减法;10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表内除法;
万以内的加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
数的除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简单的同分母分数
加减法 ;一位小数加减法 ;(第一学段10部分)
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的口 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
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四则混合运算;
小数加减法;小数乘法和除法;分数加减法;分
数乘除法;百分数的应用。
在教学要求和教学建议当中,将三维的目标进
行有机的结合 。
“三维的目标”不是三个目标,“三维的目标”
是对课程来说的,不是对课堂来说的,有的老师在
一节课中贴标签似的制定三个目标,想着怎么把这
三个目标分别达成而不考虑如何有机的结合,知识
与技能目标是解决如何让学生学会的问题,过程与
方法目标是解决如何让学生会学的问题,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是考虑如何让学生乐学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制定有一个重要的内
容:也就是基于数学学科的特点,让学生在学习
数学的过程中发现,数学竟然能够将表面看起来
那么复杂的事情用这么简洁的方法加以解决。从
而获得一种快乐,一种探索的 欲望。过程与方法
要落实到数学思考,它应是联系知识与技能与情
感目标的桥梁,三个维度的目标不是均等存在的,
不同的课型应有重点的维度)
二.分析《教学要求》对“数的运算”的
“教学建议” :
以《课程标准》对“数的运算”的内
容编排作为编写《教学要求》的基本内容。
教材是《教学要求》的载体。
把教学建议统一在课标上:
1、第一个层面是按照课程标准提出
的基础性、普遍性、发展性的要求,使教
学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不同的数学学
习,这是最基础的。
2、第二个层面是采用不同的表达方
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3、第三个层面是提供可选择的动手实践
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和基本的
知识经验、基本的思维方法、基本的活动经验
的内容。
通过教学建议,努力地解决教学中的一些
问题,对于本部分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建议,
提供可供参考的方法、策略、活动、提出注意
事项和禁忌。如何把握知识点、如何把握该部
分知识的深度和难度。比如


例1:“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在教学建议中的第
1.结合操作学具,启发学生从具体事项中抽象出数
学计算,把实际操作转化为竖式计算,帮助学生理解
算理和算法。笔算过程中注意与口算相结合。
对于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可让学生自主尝试、
探索计算方法。同时要注意利用错误资源,引导学生
发现问题,促进算法优化。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验算经验,进一步学习验算方法。
第2.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
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理解“余数”的实
际含义,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例2“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的2.结合
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会用分数加、
减法解决问题。指导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思
考问题。通过组织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体会,
认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 例3在“表内乘法”教学建议的第4.结合解决
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并知道乘加、乘减两
步计算的方法与顺序。不要把“先算乘法”机
械地灌输给学生。对于加、减号在乘号前面的
算式暂不列入考试范围。


例4,“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建议
中第2.结合乘法竖式,让学生经历笔
算的过程。突出乘法的顺序和第二部分
积的定位及书写方法,让学生在直观感
知中理解算理和计算方法。第3.……
注意处理好口算、估算和笔算之间的关
系。

“教学建议”对于数的运算部分的最大
的特点是强调数的运算要从日常生活中
抽象出来,出现了许多诸如“创设问题
情景”“借助具体情景”的字眼。对于
如何把估算结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
中也做了独到的建议。
(三)热点、困惑与解决办法:
•
•
•
•
如何培养学生必备的计算技能?
算理和算法孰轻孰重?
如何处理算法多样化和优化关系?
如何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必备的计算技能?
1、要讲清算理和法则
怎样才能讲清算理呢?一定要遵循由具体到抽象,
由浅入深的原则,应引导学生讲述算理,概括
法则。如,讲同分母分数加法时,可以这样进
行:

先用图表示:(如图45)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交流的基础上在提
问“通过计算这个题,你能初步概括出
如何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吗?”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这时,
学生的叙述可能是不完整的。)
通过学生结合直观思考、概括再到脱离直观就
数学数字和符号进行思考数量关系、计算的基
础上,提问“你能概括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
法则吗?”让学生讨论、交流,在这个基础上
再引导得出: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把分子相加
减,分母不变。这样教学,既使学生搞清了算
理,又及时的进行算法的总结和提升,使学生
掌握了法则,为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也打下
了基础。
2.要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
 有关数位的概念,位置值原则,小
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点位置的移
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积、商的
变化规律,分数的意义与性质,分
数单位的概念,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约分与通分等概念。
以上这些基础知识,都应落实到位,使学生
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便在学习新知识时,能发挥
知识的迁移作用。
如,“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
的规律”这部分知识就很重要。在讲解小数乘、
除法的计算法则,小数、百分数互化时,就要用
到它。分数单位的概念,在讲解分数加、减、乘、
除的计算法则时也离不开它。这两部分知识,学
生如能掌握得很熟练,学习小数、分数四则计算
才能顺利进行。
有些知识,要通过课堂教学的训练,使学生能
脱口而出,并做到准确无误,只有这样,计算起来
才能正确迅速。如,乘法口诀,假分数、带分数的
互化,求较小的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一些计量单位的进率,
1—9各数乘以π(3.14)的值。
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加强基本训练的一个重要环
节,就是要加强口算教学和练习。口算是笔算的基
础。笔算的技能技巧是口算的发展,笔算是由若干
口算按照笔算法则计算出来的。
如987×86一题,就要进行多次乘法口算和
加法口算,由此可以看出,如果口算出错误,
笔算必然出错误。因此,基本口算的训练要
持之以恒。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及时巩固概念、
法则,增大课堂教学的密度,提高计算能力,
而且可以在口算训练中,通过引导学生积极
思维,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
性、注意力和记忆力。
对于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知识,更
要注意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如,商中间
或末尾有0的除法,学生很容易丢掉0,
为防止出现这样的问题,可以安排一组
练习:先说说各题的商是几位数,再计
算。由于学生在做题之前,先判断了商
是几位数,如5047÷49,商应是三位
数,如计算过程中不够商1,学生就会
意识到商0占位。
算理与算法的有效结合
课标中指出:要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这里的交流,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算理与算法是计算教学中应重视的两个关键,它
们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算理是对算法的解
释,算法是对行为的规定。教学中让学生理解算理是
必需的,因为理解算理是算法建构的前提。理解算理
可以通过结合对情境图的观察,结合动手操作的直观
感知,或结合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交流等方式来进行。
通常学生并不是理解算理之后马上就能形成算法,算
法的形成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需要学生花费一定
的时间深化对算理的理解。同时,算法的形成也是一
个自主发展的过程,需要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
自主地生成。

在现行教材中,教师可以不必程式化地总结规
范、严密的法则,但需要引导学生经历体验计
算、概括的全过程;学生不需要机械地背诵、
记忆法则,但需要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概括总结
方法。可是,部分教师却对教材的变化产生错
觉:现在的计算教学要求降低了,学生只要明
确算理就够了,方法、法则无需总结。于是,
计算教学课堂上出现了两种错误倾向:一是不
求甚解地直接把计算方法灌给学生,计算教学
变成了学生的依样画葫芦,学生根本无从理解
计算的原理。二是只有程式化的说算理,忽视
算法的总结,对计算的认识缺少从感性到理性
的升华,

长期这样的训练,学生难以感悟概括方法、总
结运用规律的数学思想,难以形成基本的、扎
实的计算技能技巧。这也是学生计算能力滑坡
的又一重要因素。对于这一问题,我们认为:
理解算理是概括算法的基础,总结算法是理解
算理的升华,只会说算理不总结算法不利于学
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计算技能的培养;只注重算
法总结忽视算理的理解则难以使学生体会知识
的发生发展和形成原理,极易造成学生只注重
计算结果、不求甚解盲目模仿的后果,不利于
学生对解决问题策略的体验和数学思想方法的
形成。所以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总结是相辅相
成的,都不可偏废。

计算方法是一个逐渐领悟的过程,在算
理直观与算法抽象之间应该架设一座桥
梁,让学生在充分体验中逐步完成动作
思维到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思维的发展
过程。

算理直观是说我们教学时往往会采用直
观手段让学生明“理”。说算法抽象是
因为我们往往是基于计算的过程从形式
上抽象出算法。

算法多样与算法优化
算法多样化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
的一种重要体现,提倡算法多样化,其
注意目的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
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学要求》当中许
多地方呈现了课标“提倡算法多样化”
这一精神主旨。

如:P10,20以内的加减法“ 5.让学
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操作学
具,能熟练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
退位减法。注意组织学生交流算法,
感受算法多样化,并对各种算法进行
比较与优化。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凑
十法’,将20以内的进位加法转化为
10加几,从而化难为易,为后续计算
教学奠定必要的基础。”
P15万以内的加减法 “1.鼓励学生探索计算
方法。通过合作交流,比较各种计算方法,帮
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口算的方法。”
 P17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对于商中间和末尾
有0的除法,可让学生自主尝试、探索计算方
法。同时要注意利用错误资源,引导学生发现
问题,促进算法优化。4.引导学生应用已有
的知识经验计算。通过比较,体会算法的多样
性,理解算理,掌握简便算法,为相应的除法
笔算奠定基础。”
 ……

但如果认为不加选择地让学生愿意选哪种就
选哪一种,那对算法多样化的理解也是肤浅的、
片面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处
理好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的关系。
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力
求使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在教学中要善于借
用孩子的语言巧妙地将关键点加以强化,而不是
靠教师的简单说教来重复。借用孩子的语言既有
利于学生的理解,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启
发。

教师要辨证地处理算法多样化与优化的关系,
明确算法多样化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独立
的思考培养思维的多样性与创新性。让学生
不仅了解算法的多样性,更要理解算法的合
理性。这样学生对算法的认识就不仅仅停留
在教师提供的常用算法或自己喜欢的算法上,
而是在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中,获得思维上的
发展。
注意点:
 算法多样化和一题多解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算法多样化是指群体的算法多样化,而不是
个体要掌握多种算法。一题多解关注的是学
生个体的发展,常常表现为少数优等生的专
利。算法多样化最中心的目标是提倡学生独
立思考,关注的是群体意义上的每一学生个
体的发展,它不要求每个学生都用几种方法
解决同一问题,优等生可以用多个方法,也
可以只用一个方法,后进生可以只用一种自
己的方法。



优化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该明确,优化的过
程是一个促进学生学会反思、自我完善的过程。
教师要明确“优化”并不是统一于一种算法
依据实际的教学内容有效的选择该教学策略,
在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中重视隐藏其中的数学
思想方法。
如:三位数乘两位数P51教学建议的1.启
发学生回忆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三位数乘一位数
笔算乘法的计算过程与方法,通过类推掌握三
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迁移、类
推能力。
“算”“用”结合
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将“解决问题”
作为四个总体目标之一,不再设“应用题”
教学单元,而且没有出现“应用题”这一名
称。这样的做法不是弱化学生的解决问题能
力的培养,而是强调应在数学教育教学的全
过程都要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放在重要
位置。计算教学在新教材中仍占有很大的分
量,因此教师要注意把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
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简称“算用结
合”),这才能更好地落实《课标》精神。
 可以说,算用结合既是新课程改革
的教学理念,又是新教材编排的最
明显特点,然而在具体教学实践中,
把两者截然分开教学或顾此失彼的
现象仍不属个别。“算用结合”应
是长期坚持的教学理念。
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
注意以下几点:
一、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
【②100以内的加减法:P11
学习要求:
5.会用加、减法一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会用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两步计算解决实
际问题,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初步
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初步养成认真观察、独
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
教学建议:
5.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筛选有用信息、发
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寻找
解题思路,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建立解决问
题的数学模型,应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解决
实际问题。
运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时,可结合具体情境,引
导学生有序观察、独立思考,分析数量关系,应用转
化思想,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鼓励学生从不
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尝试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表述、
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从列分步算式过渡到列综合算
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会使用小括号。 】
二、鼓励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⑤万以内的加减法:P16
 学习要求:
6.能用加、减法一、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
问题,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
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6.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解决具体问题,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分析数量关系,尝试用不
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

三、让学生在反思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
【⑥多位数乘一位数:P17
学习要求:
5.能用乘法一步计算和连乘、乘加、乘减两步计
算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观察、发现、比较、
分析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教学建议:
5.结合解决实际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
探索。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
思路和策略,获得成功的体验。对两步计算解决
问题,注意让学生初步学习观察、发现、比较、
分析、推理和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整理解决问
题的思路,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









四、要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策略。
【①小数加减法:P54
学习要求:
3.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增强
问题意识,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体验学习
数学的乐趣。
教学建议:
3.选择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生活素材,让学
生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
程,感受小数加、减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
应用,并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学会选
择解决问题的策略。】

总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非一
日之功,需要我们在每一节课中,在每
一个具体的生活情境和问题中有意识地
给学生创造条件,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
性和创造性,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变成
一种意识和能力,进而上升为一种解决
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形成一种理性的生
活态度,这才是我们数学教育的终极目
标。
老师们,《课标》是核心,教材是载体,
在使用《教学要求》时,应把握核心,
用好载体,结合实际,全面理解、认
真用好《教学要求》。
实践《教学要求》是我市小学数学教师
岗位大练兵的一项重要举措,希望通
过《教学要求》培训实践,促使老师
们在专业知识、教学设计能力、教学
实践能力等专业素质方面得到全面的
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