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全民阅读--传承与转型
全民阅读:传承与转型
陈 亮
南京艺术学院图书馆 副馆长
中国阅读学研究会
秘书长
2014年6月1日
主要内容
一、全民阅读的大环境
二、对于阅读的再认识
三、阅读的传承与转型
全民阅读的大环境
全民参与 众口难调
“全民阅读”的提出
• 2000年12月,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决定,
每年12月为“全民读书月”,以“倡导全民读书,
建设阅读社会”为宗旨。
• 2003年3月,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徐一鸣结合世
界各国近年来重视推广阅读风气的情况等,提
出应大力倡导全民阅读之风,培养国民普遍阅
读习惯,并具体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
2006年4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国家新闻出
版总署、文化部、教育部、团中央等11部门联
合向全社会发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
倡导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提出要为全民阅读
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全国国民阅读调查
• 自1999年8月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第一次全
国国民阅读调查开始,到2014年4月第十一
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发布,我国国民阅读调
查活动已经走过十五年。
• 1999年,我国国民的图书阅读率为60.4%,
此后几年一直下降,2005年跌至48.7%,引
发社会普遍焦虑。此后在多方共同努力下,
国民图书阅读率得到缓慢增长,2012年升至
54.9%。2013年为57.8%,上升2.9%;
• 调查显示,我国国民的平均阅读水平一直不
是很理想。
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2014.4.22
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2014.4.22
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2014.4.22
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2014.4.22
各媒介综合阅读率
人均阅读纸质图书量少得可怜。
人均纸本期刊阅读量也很不理想 。
人均报纸阅读量最高。
电子书阅读量逐步增加。
人均每天读书、读报、读杂志时长都不是很大。
人均看电视时长较长,超过一个半小时。
上网时长较长,且上网时长呈上升趋势。
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呈连续增长趋势。
“每天花一点钟看十页有用的书,
每年可看三千六百多页书;三十年
读十一万页书。诸位,十一万页书
可以使你成为一个学者了。可是每
天看三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工
夫;四圈麻将也得费你一点半钟的
光阴。”
--胡适
十八大:全民阅读
• 2012年11月,中共
十八大报告
• 正式提出 “开展全
民阅读活动”。
• 在国家最高级别的
文件中首次出现
“全民阅读”
政府工作报告:全民阅读
• 2014年3月,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
作报告
• 正式提出“倡导全民阅读”
• “全民阅读”再次出
现在国家最高级别文
件中,充分体现了国
家层面对全民阅读的
高度重视。
习近平关于读书的讲话
2009年5月13日,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
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习近平出席
开学典礼并讲话。他指出,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
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各
级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现代领导活动与读书学习
的密切关系,深刻认识领导干部的读书学习水平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真正
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
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积极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
2014年2月7日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
• 谈到爱好,我个人爱好阅读、看电影、旅游
、散步。你知道,承担我这样的工作,基本
上没有自己的时间。
• 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
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
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
气。比如,我读过很多俄罗斯作家的作品,
如克雷洛夫、普希金、果戈里……,他们书
中许多精彩章节和情节我都记得很清楚。
习近平2014.5.24上海讲话
• 各级干部要放眼全球、放眼全国,不断提
高战略思维、战略把握、战略运作能力,
谋发展、创业绩不仅争创国内一流,而且
敢于到国际上去比较、去竞争。
• 要力戒浮躁,多用一些时间静心读书、精
心思考,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
构,使自己任何时候才不枯、智不竭。
李克强抽出时间读书
• 李克强总理在北大读书时:“说话不多,长
期的农村生活让他格外自律,几乎所有的时
间都用在了读书上。没课时,他大清早就背
着个黄色军用挎包去图书馆,除了午饭和晚
饭,一直要待到闭馆才离开。”
• 2013年5月25日李克强总理在瑞士访问,回
答大学生提问:无论工作多忙,都要抽出时
间读书。如果不读书,就难以有思想火花闪
烁,也难以了解人类文明进程。
2014年4月22日
• “世界读书日”前夕
• 李克强总理回信北京
三联韬奋书店:
• 赞赏该书店推出的“
深夜书房”
• “很有创意”
• 希望把24小时不打烊
书店打造成为城市的
精神地标。
• 李克强表示,阅读能
使人常思常新。
李克强总理的信
• “读书不仅事关个人修为,
• 国民的整体阅读水准,
• 也会持久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美国
• 美国图书馆学会在2000年5月推出「从出生就阅
读」(Born to Read)计划,鼓励父母教养出热
爱阅读的小孩。
• 2001年1月23日,美国联邦政府颁布了《不让一个
孩子落后》的教育改革法案。要求所有学生都必
须接受由各州组织的阅读统考,所有学校都必须在
12年内使学生阅读与数学的达标率达到100%。
• 2001年, 发布“阅读优先”(Reading First)提案,
强调将阅读作为美国中小学生获得有效教育的重
要基石,并宣布将在5年内投入50亿美元,通过科学
的方法来提高美国学生的阅读能力。特别补助阅
读环境较差的弱势学生,希望让美国所有学童在
小学三年级以前具备基本阅读能力。
英国
• 1998年9月到1999年,定为全国阅读年,全国各
学校每天增加1小时的读写课程。并投入相当可观
的经费与人力,做阅书的分级鉴定,注意家庭教
育的配合,学校教学方法的改进等。
• “阅读起跑线”BookStart,婴幼儿赠书计划,内
含两本书及父母指导手册。有的学校要求家长每
天必须督促子女阅读1小时,并且要把阅读内容重
点记录在「阅读记录簿」上,做为老师指导的参
考。小学一年级训练学生上课随时做笔记,每个
月会带学生到图书馆去,指导学生如何利用。
芬兰
• 在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发布的“国际学生评价项
目”报告中,芬兰15岁学生的阅读能力、科学素
养、数学等方面综合排名连续三次居世界榜首 。
• 芬兰平均每人每年去图书馆13次,人均年借阅图
书23册。
• 芬兰520万人口,实行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
免费制度,并且给学生提供书本。
• 芬兰父母从小就有在家阅读、念报给孩子听的习
惯,让孩子在家中种下喜欢阅读的种子。
• 有四成的学生指出,阅读是他们最喜欢的休闲活
动。
日本
•
1997年,日本修正了学校图书馆法,规定学校
规模只要超过12个班级都必须在2003年4月之前,
指派学校图书馆员,并且提拨特别预算,改善学校
图书馆藏书与设备。
•
日本文部省把公元2000年订为「儿童阅读年」
•
2001年12月,公布《儿童读书活动推进法》,
规定“国家及地方公共团体,都有义务推进儿童读
书活动从而改善儿童的读书环境”,还将每年的4月
23日定为“儿童读书日”。
•
2005年通过《文字印刷文化振兴法》,明确国
家与地方自治体要增建公立图书馆,充实学校图书
馆馆藏,设定日本读书周,构筑全民读书氛围。
韩国
•
《图书馆及读书振兴法》(1994)、
《读书文化振兴法》(2009)
•
目的是“为图书馆及文库的设立、运
营以及读书振兴,创造必要的环境,建立
健全图书馆及文库,促进读书活动,促进
文化发展和终身教育的发展”。
•
从制度层面,为阅读推广活动提供保障
,并投入相应的经费和资源,确保阅读活
动的顺利开展。
俄罗斯
•
2006年推出了《国家扶持和发展阅
读纲要》,以促进全民文化素养提高;
•
2012年,俄政府制定《民族阅读大
纲》,要求在出版、运输和传播儿童书
籍方面提供国家保护措施;支持和激励
作家为儿童青少年创作图书;创建俄联
邦国家权利委员会下属的联邦阅读研究
中心等。
全民阅读立法
• 在2013年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国家新闻
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邬书林、人民出版社社长黄书
元、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等115位委员联
名提出了“把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提案。
一是成立国家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加强领导,统
筹协调,建立长效机制,形成国家长远战略;解决
全民阅读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二是设立国家全
民阅读节。三是进行全民阅读立法,由全国人大制
定《全民阅读法》、国务院制定《全民阅读条例》
,推动全民阅读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四是制定全
民阅读规划,作为开展全民阅读的指导性文件。五
是建立国家阅读基金,建设全民阅读重点工程。
全民阅读立法
•
•
•
•
•
•
•
为什么要进行阅读立法?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说:
一是我国国民的平均阅读水平低于若干发达国家;
二是未成年人阅读亟须法律保障;
三是国民阅读公共资源和设施不足、不均衡;
四是阅读内容良莠不齐;
五是全民阅读工作需要法律保证统一规划、组织保
障和经费支持。
全民阅读立法
• 2013年3月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专门成立
了全民阅读立法起草工作小组,草拟了条例初稿
。并通过征求部委意见、网上公开征求意见、地
方调研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各界意见,继续修
改完善。
• 2013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传出消息,
全民阅读立法已列入2013年国家立法工作调研计
划,总局将争取在年底形成较成熟方案并提交国
务院法制办。与此同时,全民阅读立法起草工作
小组已草拟了《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初稿。
2014年04月28日 人民政协报
2014年04月28日 人民政协报
江苏 阅读立法
• 2013年 2月1日,召开全民阅读工作座谈会,
部署2013年“书香江苏”工作,要求各地建
立健全全民阅读领导和工作机构,使全民阅
读与公共文化服务、文明城市创建有机衔接。
制定“书香江苏”建设五年规划和全省全民
阅读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推动《江苏省全民
阅读促进条例》立项工作。
• 2013年11月7日,江苏省人大已将制定《关
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定》列入2014年立法正
式计划,力争在全国率先建立具有江苏特色
的全民阅读地方法规。
江苏省居民综合阅读率
• 居民综合阅读率,反映居民对书报刊和数字阅读
等各类阅读方式的接触率。
• 2013年度,江苏省居民综合阅读率为82.2%,高
出全国平均水平5 .5个百分点。南京以92.3%居
首,苏州、无锡、徐州、常州和盐城高于全省平
均水平。
• 2013年,江苏省还有5个城市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最低的城市居民综合阅读率只有55%。
• 国家“十二五”规划确立的国民综合阅读率达到
80%,江苏省目标,到2015年全省居民综合阅读
率达到85%;到2020年,全省居民综合阅读率达
到90%。
江苏省居民综合阅读率
• 江苏成年居民综合阅读率82.2%,高于全国
平均水平5.5个百分点,主要是报纸、期刊和
数字化阅读方式分别高于全国9.2、4.5、2.7
个百分点。我省居民图书阅读率45.1%,低
于全国平均水平57.8%,人均纸质图书的阅
读量4.29本,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77本。
• 成年居民传统图书阅读率和人均年图书阅读
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反映了数字化背景下
国民阅读的新变化,就是传统阅读受数字阅
读的冲击和影响,江苏作为发达地区体现得
较为明显。
江苏省居民综合阅读率
• 图书、报刊等传统出版物阅读时长分别高于全
国13.43、15.50、10.05分钟。
• 江苏数字媒介阅读时长与全国相比,电视低于
全国平均水平。
• 广播、上网、手机阅读等数字媒介阅读率与全
国相比,相对较高。
• 江苏下一步推动全民阅读,既要用好数字新媒
体,又要注重传统纸质阅读,既要适应碎片化
阅读、浅阅读的变化,又要大力倡导精阅读、
深阅读,使两种阅读方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江苏省居民综合阅读率
• 成年居民的上网率为62.5%。阅读新闻为上
网主要活动,网络出版物阅读使用程度不高。
• 居民阅读图书的主要来源是自费购买,通过
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阅读图书方式有待提升。
居民对传统出版物的价格承受能力较高,但
对数字出版物付费意愿较低。
• 调查结果显示,43.1%的成年居民认为自己
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68.8%的居民希
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或读书节,促
进全民阅读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对于阅读的再认识
什么是阅读
•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
“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
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
• 《中国读书大辞典》:指一种从书面
语言和其他书面符号中获得意义的社
会行为、实践活动和心理过程。”
•
读者从读物中获取信息
•
读者对读物理解与体悟
•
阅读者+读物+阅读行为=阅读
阅读者
• 阅读者是阅读行为的主体
• 是在具体阅读过程中从事阅读活动的人。
• 每个人都是阅读者
•
阅读者有不同的年龄阶段
•
阅读者有不同的教育层次
•
阅读者有不同的学科背景
•
阅读者有不同的理解能力
•
阅读者有不同的思维方式
•
阅读者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 阅读的效果更多地取决于阅读者本身
读物
• 读物是信息与知识的载体
•
是阅读者需要阅读的对象。
•
是阅读行为发生的基础。
• 读物是承载了信息或知识的
一张报纸、一本杂志、一册书、一页文章、一个网
页、一个电子文档、一张图片、一段音频、一段视频
,都包含了一定的信息或知识。
• 读物是书写与记录的载体
甲骨、青铜器、石头、简策 、缣帛、纸张、博客、
微博、网页、电子文档、图片、视频等被书写与记录
了内容的,可以用来阅读的,都是读物。
阅读行为
• 阅读是能动和复杂的过程
•
可以有多种不同的阅读行为
•
•
•
•
•
阅读是需要用眼睛去看的(眼睛)
有的时候需要发声读出来(嘴巴)
有的时候看不了说不出可以听(耳朵)
看不到也听不到的人还可以摸读(手)
阅读是思考的过程,需要动脑筋(大脑)
阅读未遂?
• 没有阅读者(读物有、无)
• 读者想读没有读物;
• 读者有读物却没有阅读行为。
•
•
•
•
读者是主体
读物是必备
阅读行为“发生”(过程)
常用:观、看、阅、读、诵
观书、观影、观看演出
• 观:看,察看
• ~看,~阵,~赏,~察,参~。
• 诸葛亮曾与石广元、徐元直、孟公威一同
游学,“三人务於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 “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苏轼《李氏
山房藏书记》)
• 明末诗人学者吴应箕有《读书止观录》
• 清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编选《古文观止》
观书诗
• 朱熹《观书有感二首》:
•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 于谦《观书》:
•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香。
看书、看报、看杂志、看电影、看戏
•
•
•
•
•
•
看:
1. 使视线接触人或物:
~见,~书,~齐。
2. 观察,判断:
观~,~好,~透。
睎也。从手下目。——《说文》
•
•
•
•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李白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范仲淹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
看书诗
闲坐看书,贻诸少年
唐 白居易
雨砌长寒芜,风庭落秋果。
窗间有闲叟,尽日看书坐。
书中见往事,历历知福祸。
多取终厚亡,疾驱必先堕。
劝君少干名,名为锢身锁。
劝君少求利,利是焚身火。
我心知已久,吾道无不可。
所以雀罗门,不能寂寞我。
阅
阅:看,察看
翻~,详~ ,批~,订~,检~,
传~, ~览,~读,~卷,~报。
• 具数于门中也。——《说文》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刘禹锡
“阅书南轩霁,縆瑟清夜阑。” —刘禹锡
“阅书百纸尽,落笔四座惊。”—杜甫
“紫书常日阅,丹药几年成。”—卢照邻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刘禹锡
“望川亭上阅今古,但有麦浪摇春风。”--元好问
《冬至斋居偶阅旧稿志怀》
清 : 乾隆
静听迢迢宫漏长,
斋居暂屏万机忙。
那无诗句娱清景,
恰有梅梢送冷香。
案积陈编闲检点,
志期旧学重商量。
灰飞子夜调元律,
又喜天心复一阳。
读书、宣读、诵读、阅读
读:1. 依照文字念:
• ~经,~书,宣~,朗~,诵~。
• 2. 看书,阅览:
• 阅~,速~,默~
• 读,诵书也。——《说文》
• 抽绎其义蕴至于无穷。 ——《说文》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陈师道
• 据检索,古代诗文词中,以读字为题的甚多。
读书诗
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读书有所见作
萧抡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
诵
诵:
• 1. 用有高低抑扬的腔调念:
• ~读,背~,~诗,~经,
• 记~,熟读成~,过目成~。
• 以声节之曰诵 —《说文》
• “空诵少陵佳句,饮中谁与俱仙。”—向子諲
• “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
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
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朱熹
《诵书示子聿》
宋 : 陆游
乃翁诵书舍东偏,
吾儿相和山之巅。
翁老且衰常早眠,
儿声夜半方泠然。
楚公著书数百编,
少师手挍世世传。
我生七十有八年,
见汝任此宁非天。
诸葛亮的读书方法
诸葛亮与徐庶、
石广元、孟公威
等一道游学读书,
“三人务于
精熟,而亮
独观其大
略”。
每
有
会
意
便
欣
然
忘
食
好
读
书
不
求
甚
解
唐彪谈阅读
• 学人当问之事理无穷,获遇有大学识者
当前,细琐之事不必问及也。最要之大
端,莫如问其当读者何书、何文,当阅
者何书、何文,当置务以资考核者,何
书、何文也。
• 尤切要者,在问当读、阅、备考之书、
文,何刻为善本。凡诸经、诸子、通鉴,
每书刻本,不下数十种,而善本不得一
二。若古文佳刻,尤未见也,若所读阅
之书得善本,自然见识高,才情长。若
所阅读之书非善本,自然见识卑,才情
劣矣。
曾国藩谈阅读
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
缺一。看者,如尔去年看《史记》、《汉书》、
韩文、《近思录》、今年看《周易折中》之类是
也。读者,如《四书》《诗》《书》《易经》《
左传》诸经,《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
王之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
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
譬之富家居积,看书则在外贸易,获利三倍也,
读书则在家慎守,不轻花费者也;譬之兵家战争,看
书则攻城略地,开拓土宇者也,读书则深沟坚垒,得
地能守者也。看书与子夏之“日知所亡”相近;
读书与“无忘所能”相近,二者不可偏废。
曾国藩谈阅读
•
•
•
•
买书不可不多,而看书则不可不知所选择。
或经或史或诗文集,每日总宜看十页。
榜后即当看《诗经注疏》,以后穷经读史二者迭进。
尔去年看《诗经注疏》已毕否?若未毕,自当补看,
不可无恒耳。
• 每日习字一百,阅《通鉴》五叶,诵熟书一千字。
• 尔既己看动数经,即须立志全看一过(指《十三经
注疏》),以期做事有恒,不可半途而废。
• 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
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
夏丏尊谈阅读
阅读两个字不妨分开来用,一般科学的教科
书应懂它的内容,不必从文字上去瞎费力,只要
好好地阅就行,像国文、英文两门是语言文字的
功课,应在形式上多用力,只阅不够,该好好地
读。
属于一般科学的该偏重在阅,属于语言文字
的,只阅不够,该偏重在读。……这样看来,任
何书籍都可有两种说法,如果就内容说,只阅可
以了,如果当做语言文字来看,那么非读不可。
阅读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略读,一是精读。
略读的目的在理解,在收得内容;精读的目的在
揣摩,在鉴赏。
鲁迅:“随便翻翻”
广泛浏览
“书在手头,不管它
是什么,总拿来翻一
下,或看序目,或读
几叶内容,不费力,
不劳神,往往在看非
看不可的书籍觉得疲
劳后,拿来消遣。”
温家宝2009年9月4日
在北京三十五中听课后的讲话
• “老师让学生用4分钟的时间把3300
字的文章默读完,我觉得这是对学生速读
的训练,是对学生能力的锻炼。它不仅要
求学生专心,而且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阅
读能力。我们常讲人要多读一点书,有些
书是要精读的,也就是说不止读一遍,而
要两遍、三遍、四遍、五遍地经常读。但
有些书是可以快速翻阅的。”
浏览式阅读法
• 浏览,就是大略地看,快速地扫描。
• 浏的本意是深而清,可以直视水底。
• 览的古字从监、从见,借水照形,一览
无余。
• 把要阅读的内容大略地翻翻,泛泛地读
一遍。
• 浏览一般采取默读方式,用目光扫视。
• 浏览的目的为全读还是选读或者不读做
准备。
泛读
• 泛读求广
广泛博览,开拓视野
内容多、速度快。
在短时间内更多地浏览一些书。
快速了解和掌握知识
高效率地博览群书,获取更多的知识。
略读
• 略读求粗
走马观花,了解概貌
粗略读书,随便翻翻,略观大意。
把书读薄。
诸葛亮读书“独观大略”。
晋陶渊明 “好读书,不求甚解”。
不纠缠细枝末节,直接抓住要点。
提纲挈领地把握全书的结构。
跳读
• 跳读求活
择其大要,沙里淘金
对书中最重要内容的跳跃性寻求
有意识地抓住重要的部分、关键的
地方,跳过不必要的内容
对内容熟悉、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的读物,阅读时跳跃的幅度可以大些;
对结构复杂、内容精深的书籍,跳
读的幅度则应小些。
速读
• 速读求快
一目十行,高屋建瓴。
可以加快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
眼睛停一次能抓住较多字数。
集中精力抓住书中最关键的词句。
按行按段扫视读物,快速选择阅读内容。
放过无关紧要的东西
捕捉主要观点和线索。
迅速进入所需要的部分
精研式阅读法
• 精细地读,反复读,认真阅读,揣摩研究。
• 通过浏览筛选之后所进行的深层次的阅读。
• 看清每个字和每行字,防止错认和漏认;
• 了解每个词的含义及在语境中的具体意思;
• 了解每句话的含义及句子之间的紧密联系。
• 在句子基础上感知段落及在篇章中的作用等。
• 在篇章上进行分析和思考,掌握主题、结构。
朗读
• 朗读求准
大声地读,清晰响亮
把文章逐字逐句地通过口中念出来。
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
朗读,是与文本对话的最直接方法。
朗读的语言接近自然真实的生活语言。
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做到文本的再现,
朗读时要把准文本脉络,融入自己的情感。
熟读
• 熟读求记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熟读可以出声,也可以不出声
反复阅读,不断强化阅读行为,最
终读熟、读透。
抓住筋骨脉络,弄清主要内容,达
到真正理解。
不是死记硬背,在理解的基础上透
彻地掌握。
诵读
• 诵读求品
吟哦不绝,熟读成诵
诵表示以口发声,用一定的语调念,
声音适中。
读者置身于作者的地位,眼观口读。
读熟以后就不会忘记,很容易脱口而出。
理解读物的行文、气势、节奏、神韵
和意境等。
精读
• 精读求悟
细读深思,如切如磋
多读多思考,读深读透,读得精通。
从部分到整体,由整体到部分,反复
研读,领悟精义。
精读重在质量,读书时要集中精神。
明白透彻,了然于胸,汲取知识的精
髓,让知识“为我所有” 。
博览与专精
• 浏览式阅读法
获取广泛的信息,扩大知识面。
泛读
略读
跳读
速读
• 精研式阅读法
获得专深 的知识,加以理解和体悟。
朗读
熟读
诵读
精读
《新华文摘》2011年第23期
阅读的传承与转型
阅读的传承
•
•
•
•
•
•
•
•
中国是世界上图书文化最发达的国家。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古训、尊先法的民族。
经典著作是前辈文化、思想的结晶。
阅读经典,可以传承文明、传承文化。
中国阅读传统强调读书、治学、修身。
书中自有黄金屋、千钟粟、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
“诗书继世”、“耕读传家”,绵延不绝。
四时读书乐-春
山光拂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四时读书乐-夏
修竹压檐桑四围,
小斋幽敞明朱晖。
昼长吟罢蝉鸣树,
夜深烬落萤入帏。
北窗高卧羲皇侣,
只因素谂读书趣。
读书之乐乐无穷,
瑶琴一曲来薰风。
四时读书乐-秋
昨夜前庭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
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
近床赖有短檠在,对此读书功更倍。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四时读书乐-冬
木落水尽千岩枯,
迥然吾亦见真吾。
坐对韦编灯动壁,
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
四壁图书中有我。
读书之乐何处寻?
数点梅花天地心。
阅读的传承,关键在孩子
全世界都知道教育的重要性,而要被教育,
就一定要拥有“阅读的能力”。
——(美)威廉斯(国际阅读学会首任会长)
据调查,中国未成年人口约有
370000000人比美国、俄罗斯、
日本等大国的人口还要多!
• 现在的国民,是若干年前的孩子
• 现在的孩子,是若干年后的国民
阅读环境
社会
家庭
学校
社会
家庭
家长和学校老师对于孩子的阅读
至为重要,社会环境也非常关键。
从童年开始
• 北京大学教授、著名作家曹文轩认为:
“一个人读书的兴趣应该是从童年开始
的,童年中没见到好书,一生很难培养好
真正的读书兴趣。”
• 美国阅读专家吉姆崔利斯在《朗读手册》
中说:
“人与书并不是先天互相吸引的。开始时
必须有媒介--父母、亲戚、邻居、老师或
图书馆馆员,将书带到孩子的世界。”
陪伴、协助、分享
• 英国儿童文学作家艾登斯指出:
• 在儿童的阅读环境中,如果能有一位值
得信任的大人提供各种协助,分享阅读
经验,那么孩子将可以轻易地排除各项
横亘在眼前的阅读障碍。
• 但是一个从不阅读,或者缺乏阅读经验
的大人,是难以为孩子提供协助的 。
创造阅读的氛围
• 为孩子讲故事
• 和孩子一起看书
• 和孩子谈论书中内容
• 告诉孩子哪些可以阅,
哪些可以读
• 陪孩子去图书馆
• 陪孩子逛有品味的书店
• 与孩子一起畅游网海
2012年阅读调查数据
“家庭阅读”
--陪伴
“一起阅读”
德国:阅读量高尺
“阅读量高尺”提供0~10岁最
佳阅读和语言提高信息。 清楚地
标明各个阶段的孩子需要看些什
么样的书籍。
阅读量高尺可以挂在家里的
各个地方,也可以挂在幼儿园和
学校的墙壁上,让家长和孩子们
看到尺上的内容,了解孩子的阅
读进阶,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促进孩子阅读。
主要适合三年级以前的孩子
阅读,会更好
• 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如果孩子从小建立起阅读的兴趣,他一般不
会让电视夺走自己的阅读时间;但如果孩子
一直以来很少接触书籍,在电视机前长大,
你想让他半路开始阅读,那是比较难的,需
要动用更多的手段。”
“从小有大量阅读的孩子,他的智力状态和
学习能力就会更好;凡是缺少阅读的孩子,
学习能力一般都表现平淡,哪怕是写作业速
度,一般来说他们比那些阅读多的同学要慢
得多。”
得之于课外阅读
• 语言大师吕叔湘先生曾指出:“少数
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们的
经验,异口同声地得益于看课外书。”
• “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
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
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
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
是得之于课外阅读。”
阅读、阅读、再阅读
• 美国阅读专家吉姆崔利斯在《朗读手册》
中说:“阅读是教育的核心,也是最基本
的学习能力,学校中几乎每一科的知识都
是通过阅读来学习的。”
•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
力。阅读的技能就是掌握知识的技能。”
“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
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阅读的关键在内容
•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王余光教授:
“网络改变了一代人的阅读习惯,这是
自然而然的事情。读书的人不一定就高尚
,读网者也不一定就堕落。其实,无论阅
读哪种媒体,都要面临内容选择的问题。
利弊关键在人,而不在工具。读书率的下
降只是反映了信息受众的分流,我相信,
新兴媒体并没有实力将传统纸质印刷媒体
置于死地。对读书的引导应该提倡读什么
,而不是通过什么读。”
如果手机可以得到内容
检索--深阅读
面对厚厚的大部
头著作,想从中
快速地找到所想
要搜寻的内容,
并不是一件容易
的事,而电脑却
可以轻松实现。
传统阅读
查检不易
人民日报-全库
可以看原文
按需翻页。
可检索全文
汉典:http://www.zdic.net
?意?心
?心?意
袁枚《随园记》
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山自清凉胚
胎,分两岭而下,尽桥而止。蜿蜒狭长,中有清池
水田,俗号干河沿。
清稗类钞 –随园
=================================================== =
===================================
袁起《随园图说》
• 金陵北门桥,迤西半里许,俗号干河沿。水未干
时,为南唐宫城,赴清凉山避暑故道,其盛可想
也。过红土桥,即为随园,柴门向北。……
• ……南出圆篱门,登池心桥,亭曰“双湖。”两
水夹镜,濯魄清心。
• 至是,而南山之境穷。乃下山,重过吊桥,向北
堤行至水西亭,藕香熨袂,鸟语留人。再北渡平
桥,穿丛林,磐折而入石窟,……
• 廊尽,上山坡,而园中之景毕。西南百步外,柏
翠松苍处,为先大夫佳城,园外不筑墙垣,而从
无穿窬之患。
红土桥
• 史部集成·歷史地理與方志·方志典籍·各地
縣志·江蘇·清·陳詒紱·續金陵瑣志二種(成
文出版社影民國六年刻本)·石城山志◇可
園老人鑒定◇江甯陳詒紱稻孫編輯
• 稻田麥隴環繞成村饒有野趣度紅土橋
相傳清乾嘉間當道來訪隨園者儀仗皆屏置
橋外以致敬恭之意也橋東南有美國所設匯
文書院今改為金陵大學堂與馬林醫院英女
士貴格書院相鼎峙也
百步坡—永庆寺一线北侧
• 西南百步外,柏翠松苍处,为先大夫佳
城,园外不筑墙垣,而从无穿窬之患。
晚清《测绘金陵城内地名坐向清查荒基全图》
1928年8月首都地图随园一带
阅读
• 可以是纸质读物,也可以是数字化的。
• 可以是文字的、图画的、声音的、视频的
、动漫的、多媒体的
• 可以看、可以听、可以触摸
• 可以为求知识,也可以为求愉悦,可以休
闲放松,开卷有所得即可。
• 读法有很多,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阅读推广
• 阅的内容,读的内容
• 知道读什么,从哪里获得。(传统/数字)
• 由不喜欢读到喜欢读(兴趣)
• 知道如何去读。(方法)
让想阅读的人可以得到他们想要的读物。
让不喜欢阅读的,感受阅读魅力,享受阅读
乐趣,形成阅读习惯,喜欢上阅读。
让不善阅读的的人学会阅读,掌握阅读方法
让阅读有困难的人,跨越阅读障碍,读起来
。
为人找书:提供最合适的读物
为书找人:找到最适当的读者
“为(最合适的)读者
找到(最恰当的)读物”
“为(最恰当的)读物
找到(最合适的)读者”
读书—阅读
王余光、徐 雁主编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
王余光、徐 雁
钱军等主编
(海燕出版社
2003年版)
(徐雁、江少莉、
陈亮主编
海天出版社
2011年版)
(徐雁、陈亮主编
海天出版社
2011年版)
网海遨游晓天下
书林纵览知古今
联系方式
邮箱:[email protected]
80851887
手机:13813952787
QQ :
新浪微博:左书右网
http://weibo.com/e1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