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史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中国社会史

中国社会史
张笑川
绪论




何谓“社会史”?
社会史的研究内容
社会史研究之史的分析
从社会结构演变看中国历史演变的五个阶
段
1.1“社会”的概念

广义与狭义的“社会”概念
1.2何谓“社会史”(一)
“它是研究历史上社会结构与日常社会生活的
运动体系,它以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会等级、
阶级、社区、人口的社会构成,以及上述成分所
形成的社会结构及其变动,构成社会结构的人群
的日常生活行为及其观念为研究范畴,揭示其在
历史上的发展变化及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它是历史学的一门专史,并将其研究置于整体史
范围之内,处理好两者关系,以便促进历史学全
面系统地说明历史进程和发展规律;它与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等学科有交叉的研究内容,具有多学
科研究的性质与方法。”
——冯尔康:《社会史研究的探索精神与开放的研究领域》,周
积明,宋德全:《中国社会史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第87页。
1.2何谓“社会史”(二)


在谈到1929年创办的《经济·社会史年鉴》这一题目时,
吕西安·费弗尔指出“经济”、“社会”这两个修饰词,
尤其是“社会”一词,是由于马克·布洛赫和他考虑到它
能包括历史的整体而被选定的。他说:“我们完全知道,
在目前,‘社会’作为一个形容词,由于含义过多而最终
会变得几乎毫无意义……确切地说,正因为该词含义‘模
糊’,我们才同意让这一根据历史的旨意而创造出来的词
来命名一本不想受任何框框约束的杂志……经济和社会史
其实是不存在的,只有作为整体而存在的历史。就其定义
而言,历史就是整个社会的历史。”
——J·勒高夫等主编,姚蒙编译:《新史学》,上海译文
出版社1989年,第6页。
2.中国社会史的研究内容



社会结构及其变迁
社会生活及其变迁
社区
3.社会史研究之史的分析



社会史的兴起——20世纪30年代的“中
国社会史论战”
建国后大陆社会史研究的衰落
20世纪80年代社会史研究的复兴
3.1 20世纪上半叶社会史的兴起







张亮采:《中国风俗史》,1911年
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1933年
尚秉和:《历代风俗事物考》,1938年
江绍原:《发须爪》,1928年;《中国古
代旅行之研究》,1935年
许地山:《扶箕迷信底研究》,1931年
瞿宣颖:《中国社会史料丛钞》,1937年
陈登原:《中国妇女生活史》,1928年
3.2 20世纪80年代社会史研究的复兴


冯尔康在1986年《百科知识》第1期发表
《开展社会史的研究》
1986年10月南开大学历史系、《历史研究》
杂志社、天津人民出版社发起召开首届中
国社会史研讨会。此后,中国社会史研讨
会每两年举办一次。
3.3 社会史的特征




“自下而上的历史”(普通群众与基层社会)
“总体史”
多学科的视野
“有血有肉的历史”
4.中国历史发展的五个阶段





上古至夏商周三代:古代、氏族共同体
战国至秦汉:中古前期
三国至隋唐五代:中古后期
宋至明清:近世
鸦片战争以后:近代
参考阅读书目




冯尔康等编著:《中国社会史研究概述》,天津
教育出版社1988年
周积明、宋德全主编:《中国社会史论》(上、
下),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庄华峰:《中国社会生活史》,合肥工业大学出
版社,2003年
浦慕洲主编:《生活与文化》(台湾学者中国史
研究丛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
作业


在阅读书目中选择一种,撰写读书报告一
篇。
就中国社会史的某一专题,撰写研究报告
或研究综述一篇。
第一讲 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





社会结构的要素:国家、精英、民众、生
产方式
中国社会的三个主要阶段:
1、封建贵族社会
2、帝国四民社会
3、近代工业社会





周代分封制、宗法制下的社会结构
秦唐间的社会结构
宋元明清的社会结构
近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动
参考书目:冯尔康《周秦至明清中国社会
结构之演变》,载《中国社会史论》
(上),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
第一节 周代分封制、宗法制下的社
会结构
一、等级结构:
第一等级 天子:周王及其家庭
第二等级 诸侯贵族:侯、伯等
第三等级 百官贵族:卿、大夫
士
第四等级 平民庶人:国人、皂、舆、农夫、
手工业者、商贾
第五等级 准贱民:隶、僚、徒、百工、农奴
第六等级 贱民奴隶:仆、台、获丑、臣妾、仆驭、
牛牧、马牧、娼、女乐
第一节 周代分封制、宗法制下的社
会结构
二、宗族和家庭
第一节 周代分封制、宗法制下的社
会结构
三、周代社会结构的特点
 1、等级结构和宗族结构层次比较明显,家
庭在发展,其他社会组织很不发达,总的
来讲,社会结构不算复杂。
 2、是宗统和君统的统一,社会结构以宗族
为基础,其中尤以周王朝的姬姓宗族为核
心。
 3、贵族分权制
第二节 秦唐间的社会结构
一、等级结构:
第一等级:皇帝
第二等级:宗室贵族
第三等级:贵族官僚
第四等级:士族
第五等级:弟子员
第六等级:平民
第七等级:半奴隶
第八等级:奴隶
第二节 秦唐间的社会结构
二、宗族和家庭
 宗族:君统与宗统分离;平民宗族日益发
展,宗族组织更为普遍。宗族包括:皇族
宗族、士族宗族、豪强宗族、寒人宗族四
种类型。
 家庭:家庭作为社会基本生产单位的作用
更趋明显,独立性加强。
第二节 秦唐间的社会结构
三、社会组织的发展
1、佛教
2、道教
3、其他宗教
4、四邻结社
5、救济团体
6、悲田养病坊
第三节 宋元明清的社会结构
一、等级结构
第一等级:皇帝
第二等级:贵族
第三等级:官僚
第四等级:绅士
第五等级:平民
第六等级:半贱民半奴隶
第七等级:贱民奴隶
第三节 宋元明清的社会结构
二、宗族和家庭
(1)、民众化的宗族
(2)、发展中的个体家庭
第三节 宋元明清的社会结构
三、社会组织:形式多样、活动频繁
 1、传统的四邻结社进一步民间化和普遍化
 2、救济、互助、慈善团体(宋代开创,元
明踵之,清代流行)
 3、工商业和社区的行、会馆、公所的出现
 4、新宗教的传入,秘密宗教活动频繁,宗
教更深入民间
 5、文人结社
第四节 近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动
一、变动中的等级结构
1、实际权力缩小的皇帝
2、宗室权力的回光返照
3、官位贬值
4、绅衿地位进一步上升
5、平民中商人、地主社会地位有较大提高
6、部分贱民得到解放
第四节 近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动
二、新阶级或阶层的产生
 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产生
 城市职业阶层的产生:报人、律师、医生、
职员等
第四节 近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动
三、社会群体的激增
1、进一步民众化的宗族
2、新的专业行会
3、善堂的新形式
4、秘密结社(会党)
5、脱胎于秘密宗教与秘密结社的义和团
6、基督教与拜上帝会
7、维新派、保皇派和革命派的团体
四、近代社会结构的特点

科大卫:中国现代化过程,是把整个明清
乡族本位的宗族构架移向以城镇本位的阶
级构架。——《告别华南研究》,《学步
与超越:华南研究会论文集》
第五节 中国社会结构的特点
一、等级制度是社会生活的准则
二、宗法精神贯穿于古代社会结构中
第二讲 中国的人口变迁
第一节 历代人口总数的变迁
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表
公元年代
世界人口最高
估计数(亿)
世界人口最低
估计数(亿)
中国人口估
计数(亿)
中国人口占世界人
口的比率
1
3.27
1.70
0.60
18.35-35.29%
200
2.56
1.90
0.25
9.77-13.16%
600
2.06
2.00
0.55
26.70-27.50%
700
2.07
0.58
27.05%
1100
3.20
3.01
1.00
31.25-33.22%
1200
4.00
3.48
1.10
27.50-31.61%
1400
3.74
3.50
0.75
20.05-21.43%
1600
5.79
5.45
2.00
34.54-36.70%
1700
6.79
6.10
1.50
22.09-24.59%
1800
11.24
8.14
3.40
30.25-41.41%
1850
14.01
10.91
4.30
30.69-39.41%
1900
17.62
15.50
4.00
22.20-25.81%
西汉以来全国人口变化表
年代
公元
人口总数(万人)
西汉元始二年
2
6000
东汉中元二年
57
3500
东汉永寿三年以后
157以后
6000
三国末年
3世纪60年代
3000
西晋太康元年
280
3500
南北朝末年
6世纪20年代
5000
隋大业五年
609
5600-5800
唐武德五年
622
2500
唐天宝十四载
755
8000-9000
唐开成、会昌年间
836-846
6000
后周显德五年
958
3000
北宋末、辽末和西夏中期
12世纪初
13800
南宋初、金初和西夏中期
12世纪30-40年代
8700
西汉以来全国人口变化表(续)
年代
公元
南宋嘉定、金泰和
及西夏后期
元至元二十七年
元顺元初
13世纪初
人口总数(万人)
14000
1290
1330
7500
8500
明洪武三年
明崇祯年间
清顺治至康熙初年
1370
6000
17世纪30年代
17世纪
近20000
16000
清道光三十年
1850
1953
43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
年
58360(不含台湾
等岛)
中国历代人口变迁图
几点思考



总体趋势:和平时期增长——战乱时期耗减;分
阶段增长
两大阶段:一、稳定阶段:自西汉至隋代(大致
在6000万人上下波动);二、几何增长阶段:唐
代启动,至宋突破1亿大关,明代达2亿,清代突
破4亿。
清代人口增长加快的原因:赋役改革减轻人头税
负担;海外农作物的普遍种植;农业、手工业生
产技术的提高;边区和山区的开发。
第二节 人口空间分布的变迁
西汉元始二年人口密度图
东汉永和五年人口密度图
唐天宝元年人口密度图
南宋人口密度图
明洪武26年人口密度图
清嘉庆二十五年人口密度图
几点思考


总体趋势:人口密度较高地区由北方向南
方拓展(唐宋以前),由汉族居住区向少
数民族居住区扩展(明代以后)。人口分
布重心有北方转移到南方。
三个阶段:西汉-唐天宝年间,北方人口
占全国半数以上;唐中叶-元代,南方人
口超过半数,元代达到极点;明清时期,
北方人口比重有所恢复。
第三节 人口的迁移
一、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七种类型
 自北向南的离心型迁移:三次人口南迁浪潮
 政府强制性的内聚型迁移:秦迁“天下富豪”12万至咸阳;汉
迁关东贵族、豪强、富人实长安,明迁江南富户于南京

东西向的渗透型移民:宋江南移民西迁荆湖地区;“江西填湖广”
和“湖广填四川”;蜀汉东迁;宋末四川人东南迁

由内地向边区的开发型迁移:秦移民“河南地”;西汉、唐
西北屯田戍边;明边疆卫所移民

东南沿海地区对海外的移民:17世纪后东南亚移民;近代移
民东南亚、美洲、澳洲和欧洲

北方少数民族的内徙和西迁:汉乌孙、大月氏西迁伊犁河
地区;匈奴西迁中亚、欧洲;9世纪回纥西迁新疆中亚

南方非汉族的退却性迁移:夷、蛮、僚、越退往西南、山
区
第三节 人口的迁移
二、三次人口南迁浪潮
1、西晋永嘉之乱(291年)至刘宋泰始六年
(469年)。历时100多年,约200万北方移
民及其后裔定居南方。
2、唐安史之乱至五代。650万人南迁
3、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至南宋绍兴十一
年(1141年)。规模最大
西晋永嘉之乱后人口南迁图
宋明间人口迁徙图
明以后人口迁徙图
第三节 人口的迁移
三、周边民族的内迁
 两汉魏晋南北朝(五胡)
 隋唐五代(东突厥、吐谷浑、党项、回鹘、
契丹)
 金(女真、渤海、契丹、奚等东北民族)
 元代(蒙古、色目人)
 清初(满族)
第三节 人口的迁移
四、明清时期的区域性移民
1、“江西填湖广”与“湖广填四川”
魏源《湖广水利论》:“当明之际,张贼屠蜀,民殆尽;楚次之,而江
西少受其害。事定之后,江西人入楚,楚人入蜀。故当时有‘江西填
湖广,湖广填四川’之谣。”
“江西填湖广”主要发生在明代。历史时期迁入湖广的外来
移民江西籍占82%,形成“居楚之家,多豫章籍”局面。
“湖广填四川”发生过两次,一次为元末明初,一次为明末
清初。
《刘氏族谱》:“自元季大乱,湖湘之人往往相携入川,为
避兵计。”
康熙《孝感县志》:“玉珍率兵袭重庆,称夏主,孝感人多
随之入蜀。”
四、明清时期的区域性移民
2、闯关东
明末清初满族人口约100万,约90万入关,辽
东“沃野千里,有土无民”。
“龙兴之地”——“柳条边”(辽东边墙插柳
结绳)。
“流人”与“流民”(采参扑珠、淘金伐木、
农业垦殖)
东三省1776年前共接受移民180万左右。
籍贯:山东、直隶为主
20世纪50年代东北仍有“北大荒”之称。
四、明清时期的区域性移民
3、走西口和跑口外
“西口”:主要是指长城西部的张家口、独石口。“走西口”
成为西北地区进入蒙古的代名词。“走西口”的移民主要
来自华北西部山西、陕西和河北西北地区。
人们也将走出古北口、喜峰口、张家口、独石口到草原地区
垦殖称为“跑口外”。
4、移台湾
泉州人:入台最早,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
漳州人:施琅平台后入台,分布于距海较远的丘陵和河流中
上游地区。漳泉人占移民总数83%。
客家人:到台最晚,分布于低山和溪谷低洼处。占移民总数
15%。
五、移民与民族、民系
1、横断山民族大走廊与东南亚文明








地形:横断山脉(南北纵列),金沙江、澜沧江、怒江、
岷江、雅砻江、大渡河(向南奔流)
干青地区——羌氐系统民族——南迁
事例:
纳西族:祖先为公元前10世纪南迁之西北白狼羌
彝族:祖先为前3至2世纪,原居阿尔泰山至帕米尔高原之
斯基太人(塞种人),史书称“巂 ”(gui1 )人与“叟”
人。
民间传说,哈尼族、拉祜 (hu4)族、傈傈族、阿昌族祖
先都在北方地区。
缅甸克伦族:原居青藏高原
缅甸克钦族(景颇族):原居西藏东部。
五、移民与民族、民系
2、北方移民大迁徙与中国南方客家文化


客家民系:指生活在赣闽粤交界地区,形成一种有别于相
邻各民系语言的方言系统,过着具有山区特点的农耕生活,
以团结、奋进、吃苦耐劳和强烈的内部凝聚力及自我意识
为主要文化特征的汉民族群体。
客家人是唐宋以后南迁汉族和当地土著民族(主要是畲族)
融合而成。
客家话分布区
客家围龙屋
第六节 近代的人口问题
近代中国的过剩人口问题




洪亮吉:《治平篇》、《生计篇》
马克思:“在这个国家,缓慢地但不断增加的过
剩人口,早已使它的社会条件成为这个民族大多
数人的沉重枷锁。”(1850年,《马恩全集》第7
卷,第264页)
“自通商以来,利源外溢,民生日蹙,失业日
多。”(光绪二十四年十二月上,《农学报》第
22册,转引自《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2卷,
第505页)
“人口压迫生产力”:小农经济的过密化
人口与土地的关系



洪亮吉:“一人之身岁得四亩,便可得生计矣。”
在近代中国,究竟人均几亩土地可以维持生计?
罗尔纲认为,每人须平均3亩;英国人贝克认为,
北方农民每人4亩,南方3亩余方可维持生活。
咸丰元年(1851年),人均土地1.7亩余;天平天
国革命后,人均土地一度上升为2.7亩多;清末,
人均土地又恢复到原来的1亩多。
近代中国的人口迁移



闯关东
内地向边疆的扩散(内蒙古、西北、西南、
台湾)
海外移民:东南亚、古巴、秘鲁、夏威夷、
加利福尼亚、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
第三讲 宗族制度的历史轨迹






世族世官宗族制的盛衰
士族宗族制的兴亡
科举制下祠堂族长宗族制的成长
近现代社会巨变中的宗族制度
参考书目:常建华《宗族志》,上海人民
出版社1998年
阅读书目:费成康:《中国的家法族规》,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
何谓“宗族”?

陈其南:“宗族”之称不过是证明以父系
继嗣关系,即所谓“宗”所界定出来的群
体。这个宗族群体可以是缺乏实际社会功
能的人群范畴(category),也可以是带有
各种不同功能作用,彼此互动的社会群体
(group)。——《家族与社会》

师服曰: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
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
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
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
而下无觊觎。 ”(《左传》桓公二年)
第一节 世族世官宗族制的盛衰
一、商代宗族社会
二、分封社会的西周宗族
三、春秋宗族制的变化
四、战国世族世官制的瓦解
商代宗族社会

子鱼曰:“以先王观之,则尚德也。昔武
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周室。
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于周为睦。分
鲁公以大路、大旂,夏后氏之璜,封父之
繁若弱,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
索氏、长勺氏、尾勺氏,使帅其宗氏,辑
其分族,将其类丑,以法则周公,用即命
于周。( 《左传》定公四年)
西周宗族



钱杭:周因于殷礼。
常建华:所谓宗法,依北宋张载的《经学理
窟·宗法》的说法和宗族制的实际情形,可以理
解为宗子(族长)之法,包括宗子的确立与继承,
宗子权的范围和行使。它注重嫡长子继承和大小
宗差异,核心是维护大宗特别是宗子(族长)的
绝对权力,建立起宗子(族长)与诸弟(含庶兄)
及其家族(小宗)管辖与服从的等级秩序。
宗统和君统合一,宗族制与政治一致。
宗法图
宗族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宗族与中国国家形成

张光直在《中国青铜时代》一书有关中国
文明和国家起源的研究中,提出了宗族分
支是中国文明早期社会与经济分层的一种
表现和手段。(第481页)如果以此为基础
推衍,则似乎可以认为中国在国家形成过
程中宗族的延续,其实是中国国家形成的
一种途径。很有可能正是国家形成的需要,
使宗族强化并发展。因此,宗族不是氏族
社会的残余,而是新的国家社会的必要结
构。
春秋宗族制的变化

宗子的权力遭到觊觎,大宗受到挑战,传
统的宗法等级制受到冲击。
战国世族世官制的瓦解


顾炎武: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
无一言之矣。”(《日知录·周末风俗》)
姓氏合一。
第二节 士族宗族制的兴亡
一、过渡时期的秦汉宗族制
二、魏晋南北朝的门第宗族制
三、隋唐五代宗族制的转型
一、过渡时期的秦汉宗族制


西汉的打击豪强政策。(迁徙、“强宗大
姓不得族居”、任用酷吏)
武帝以后“士族”的产生
二、魏晋南北朝的门第宗族制

九品中正制和庄园制
三、隋唐五代宗族制的转型


士庶界限的缩小
士族的消灭。
唐末五代之乱,衣冠旧族多去其乡里,或爵命中绝,
而世官无所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3)
汉唐宗族的特点

随着春秋以后封建制度的崩溃,宗法制度
也渐趋消亡。秦、汉至唐,族人为了依附
权贵、豪强所拥有的权、财之下而获取救
济,或因社会动荡需要进行共同防卫,就
出现了宗族性统合的倾向,由此推动宗族
集团的形成。但是这些宗族都是自然产生
的,若与宗法组织相比较,具有“无组
织”、“无秩序”的性质。 (井上徹)
第三节 科举制下祠堂族长宗族制的
成长
一、宋代宗族制的重建
二、元代宗族制的发展
三、明代宗族制的普及和自治化
四、清代族权与政权互动关系的强化
特点

常建华:宋、元、明、清宗族制度的总体
特征是通过祭祖及建祠堂、选族长、修族
谱、设族田、建族学使之组织化,其历史
发展的趋势是体现其民间社会的普及和自
治化。新的宗族制度与国家政权分离,二
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构成该时期引人注目
的历史内容。
一、宋代宗族制的重建







新一代士大夫的崛起
范氏义庄
欧谱和苏谱
庆历元年允许官员建立家庙
张载的理论探讨:“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
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宗子法不立,
则朝廷无世臣,且如公卿,一日崛起于贫贱之中,以至公
卿,宗法不立,既死,遂族散,其家不传……如此则家且
不能保,又安能保国家?”《张子全书》卷一《宗法》
程颐提出“夺宗法”,主张以有官职的族人代替嫡长血缘
关系设立的旧有宗子。(《二程集》第2册,中华书局
1981年,第352、240、412页)
朱子《家礼·祠堂》
“宗法主义”

井上徹:随着宋代科举官僚制度的确立而出现的
知识分子(士大夫),为了克服因官僚身份的非
世袭与家产均分惯例而无法避免的家系没落的宿
命,建立能与官僚制度保持永久性关系的名门家
系(世臣),提出了建立宗族集团的主张。他们
要复兴在周代封建诸侯家族中实行过的宗法,也
就是由出自祖先嫡系的宗子,以祖先祭祀为媒介,
统合同祖的父系亲族。希望通过建立这种理想化
的家族集团,以宗族为单位,做到官僚辈出。这
种思想可以称之为宗法主义。”——《中国的宗
族与国家礼制:从宗法主义角度所作的分析》钱
杭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第227页。
“宗法主义”

钱杭:“我预感到,本书的核心思路——
‘宗法主义’是边缘化了的宗族重返历史舞
台的理论资源,科举制度是边缘化了的宗
族进入政治中心的现实途径,市场经济是
边缘化了的宗族抬高社会地位的物质基本
基础——有可能为我们对现代化乃至全球
化过程中宗族历史命运的研究,提供新的
分析工具、观察范本和愿景期盼。”
二、元代宗族制的发展




仕途不畅与士大夫的乡族建设
礼制不立与士大夫的“礼以义起”
张履:“今世宗祠合族,数十百千咸在,
似起于元之季世。”(《皇朝经世文续编》
卷六十)
赵翼:“近世祠堂之称,盖起于有元之
世。”(《陔余丛考》卷三二)
三、明代宗族制的普及和自治化



明初对于宗族势力的遏制。(重建家庙祭礼制度)
嘉靖、万历以后,宗族组织的普遍化、自治化和
政治化。(“大礼议”)
常建华:嘉靖皇帝因大礼议在皇室宗庙制度方面
改革,为了“推恩”允许百姓冬至日祭祀始祖、
先祖;令品官立家庙,三品以上官员许设五世祖
牌位并沿为“世祀不迁”,允许始祖临时设纸牌
祭祖。结果导致了民间大建宗祠祭祀始祖的热潮,
宗族组织迅速发展,不仅数量增加,而且呈大宗
化、组织化。
四、清代族权与政权互动关系的强
化



在清代孝治宗族政策及教化体系下,宗族
制度的政治性进一步加强。(“上谕十六
条”、“圣谕广训”)
宗族制度进一步完善。
宗族普遍化(民众化)、自治化更为发展,
宗族成为成熟的基层社会组织。
第四节 近现代社会巨变中的宗族制
度
一、宗族势力的抬头与宗族制度的加强
二、宗族制度对近代社会的适应
三、对宗族制度的批判和打击
一、宗族势力的抬头与宗族制度的
加强

井上徹:近代以后,王朝秩序发生整体性动摇,这更加推
动了宗族的发展。比如1930年至1940年实施的江南调查,
就报告了以共有地为经济基础的宗族密布于城市(城、镇)
周围地区的状况。这一状况是19世纪后半叶兴盛起来的宗
族形成事业带来的结果,也可称为近代所特有的现象。它
不仅仅发生在江南。虽然像珠江三角洲这样的边陲地区已
被指出在传统社会是一个宗族成长迅速的地区,但即使在
那里,以宗族为基础单位构成的团练总局等组织之被大书
特书,也是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中期社会革命为止将近一
个世纪之内的事。曾经将宗族作为中国社会“停滞”论据
的人们所“发现”的宗族,正是在近代急速成长壮大的宗
族。所谓宗族,本来是作为确立名门家系的设施而起步,
在其普及过程中,因为逐步具备了防卫、相互扶助等功能
而演变成对于广大民众的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集团。如
果此情属实,那么在被西欧资本主义动摇了王朝秩序、并
导致其解体的近代,就成了民众要求强化其宗族的时代。
换言之,导致宗族呈现膨胀化倾向的根源,正是西欧资本
主义。
第四讲 中国家庭的变迁



一、中国家庭的两次转型
1、夏商周:从氏族社会的性单位到社会的
基本单元
2、近代:从传统型家庭到现代型家庭
二、中国传统家庭的特质






1、家庭是基本经济单位。
《孟子·离娄上》:“国之本在家”。
2、以父家长制和以孝为核心的“礼”为整
合机制。
3、家国同构。
4、家庭和家族意识阻碍其他社会意识的成
长。
5、大家庭与小家庭并存,家庭具有分层性。
三、婚姻




(一)、婚龄
先秦古籍来看,当时婚龄一般是男20,女
15。
历代政府多提倡早婚 。
朱文公家礼云:“议婚男子年十六至三十,
女子年十四至二十。”
(二)、离婚与再嫁




“七出”与“三不去”:《仪礼·丧服》:“七出者:无子,一也;淫泆,
二也;不事姑舅,三也;口舌,四也;盗窃,五也;嫉妒,六也;恶
疾,七也。”《大戴礼记·本命》所记载的“七去”为:“女有七去:
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盗窃去。不
顺父母去者,为其逆德也;无子,为其绝世也;淫,为其乱族也;妒,
为其乱家也;有恶疾,为其不可与共粢盛(祭祀用的稻谷)也;口多
言,为其离亲也;窃盗,为其反义也。”
“义绝”包括夫对妻族、妻对夫族的殴杀罪、奸非罪(妻与夫方五服
内亲属通奸、夫与妻母通奸),及妻对夫的谋杀罪等。“七出”由民
间自愿,“义绝”由政府强制执行,必须离婚,因此元明、清律文中
均规定:“若犯义绝应离而不离者,亦杖八十。”
和离:唐代开始有协议离婚的规定,《唐律·户婚》云:“若夫妇不
相安谐而和离者不坐。”《唐律疏议》解释:“谓彼此情不相得,两
愿离者,不坐。”元、明、清律文中也都有“两愿离者,不坐。”的
规定。
黄家遵《从汉到宋寡妇再嫁风俗考》指出,自有史直至宋初,寡妇可
以再嫁是一贯的风气,虽然期间曾经士大夫的刁难,但影响甚微。到
宋代以后寡妇守节的习俗逐渐盛行。
第五讲 中国社会中的“士”


参考阅读书目:
钱穆:《国史新论》,三联书店。
一、士之演变
1、游士时期(春秋、战国)
2、郎吏时期(两汉)
3、九品中正时期(魏晋南北朝)
4、科举时期(隋唐)
5、进士时期(宋以后)
二、士之地位




《左传·昭公七年》楚人无宇云:天有十日,人有
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
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
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
《管子·小匡》:“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
也。”尹知章注曰:“四者国之本,犹柱之石
也。”
《汉书·食货志上》:士农工商,四民有业:学以
居位曰士,辟土殖谷曰农,作巧成器曰工,通财
鬻货曰商。
徐世昌《将吏法言》:绅为一邑之望,士为四民
之首。
三、士之路途

《大学》: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
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四、士之精神




《孟子·尽心上》:王子垫问:“士何事?”
孟子曰:“尚志。”曰:“何谓尚志?”
曰:“仁义而已矣。”
《论语》:“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
远”;“士志于道”。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
王安石:“今士所宜学者,天下国家之用
也。”
4.1先秦时期:道德精神

钱穆:常有人相询,能否简单用一句话来
扼要指出中国文化特殊精神之所在?我常
为此问题所困扰。若真求用一句话能简单
扼要指出某一文化体系之特殊精神,此事
决不易。必不得已而姑言之,则中国文化
精神之特殊,或在其偏重道德精神之一端。
外此,我实感暂无更恰切者,可以答复此
问题也。(《论春秋时代人之道德精神》)
道德精神之一端:临死而不苟小节


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床,曾元、曾申坐
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童子曰:“华而睆
(huan3),大夫之箦与?”子春曰:“止。”曾
子闻之,矍然曰:“呼!”曰:“华而睆 ,大夫
之箦与?”曾子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
之能易也。元起易箦!”曾元曰:“夫子之病革
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曾子
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
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
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殁。(《礼
记·檀弓》)
子路结缨
4.2汉代的士风(一)

《世说新语》:周子居云:“吾时月
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
《典略》曰:“黄宪字叔度,汝南慎阳人。时论者咸云”
颜子复生“。而族出孤鄙,父为牛医。颖川荀季和执宪手
曰:”足下吾师范也!“后见袁奉高,曰:”卿国有颜子,
宁知之乎?“奉高曰:”卿见吾叔度邪?“戴良少所服下,
见宪则自降薄,怅然若有所失。母问:”汝何不乐乎?复
从牛医儿所来邪?“良曰:”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所谓
良之师也!“
汉代士风(二)

《世说新语》: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
《续汉书》曰:“郭泰子林宗,太原介休人。泰少孤,年二十,行学
成阜屈伯彦精庐,乏食,衣不盖形,而处约味道,不改其乐。李元礼
一见称之曰:‘吾见士多矣!无如林宗者也。’及卒,蔡伯喈为作碑,
曰:‘吾为人作铭,未尝不有惭容,唯为郭有道碑颂无愧耳!’初以
有道君子征,泰曰:‘吾观乾象、人事,天之所废,不可支也。’遂
辞以疾。”《汝南先贤传》曰:“袁宏字奉高,慎阳人。友黄叔度于
童齿,荐陈仲举于家巷。辟大尉掾,卒。”车不停轨,鸞不辍
轭;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人问其故,林宗曰:
“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澄之不清,扰之不浊,
其器深广,难测量也。”
4.3魏晋风度(一)

《晋书·王徽之传》:徽之尝居山阴,雪
夜初霁,月色清朗,四望皓然,独酌酒,
咏左思《招饮》诗。忽忆戴逵,逵时在剡
yan3 ,便夜乘小船诣之。经宿方至,造门
不前而反。人问其故。徽之曰:本乘兴而
来,兴尽而反,何必见安道耶?
魏晋风度(二)

晋书·阮孚传:初,祖约性好财,孚性好
屐,同是累而未判其得失。有诣约,见正
料财物,客至,屏当不尽,以著背后,倾
身障之,意未能平。或有诣阮,正见自蜡
屐,因自叹曰:未知一生当著几量屐!神
色甚闲畅。于是胜负始分。
魏晋风度(三)

《晋书·王徽之传》:时吴中一士大夫家
有好竹,欲观之,便出坐舆,造竹下,讽
啸良久。主人灑掃請坐,徽之不顧。將出,
主人乃闭门。徽之便以此赏之,尽欢而去。
魏晋风度的内涵

钱穆:夫所谓“我”者,或羁轭于外物,或牢锢于宿习,
于是而有环境,于是而有趋向,而自我之表现,常为其所
催抑而窒绝。若阮遥集之蜡屐自若,庶乎可以忘人;王子
猷之到门即返,庶乎可以忘我。忘人是无环境耶,忘我是
无趋向也,若是而见其自我之真焉。此晋人之意也。故其
立法有所不顾,世务有所不问,而一切惟自我之无累为贵;
而世乃以礼法世务责之,宜其不相入也。然晋人之所谓
“自我”者,终亦未能见“我”之真也。何则?晋人以
“无”为本,趋向不立,则人生空虚,漂泊乘化,则归宿
无所。知摆脱缠缚,而不能建树理想。知鄙薄营求,而不
免自陷苟生。故晋人之清谈,譬诸湖光池影,清而不深,
不能具江海之观,鱼龙之奇;其内心之生活,终亦浅弱微
露,未足以进窥深厚之藏,博大之蕴也。(《国学概论》)
4.4韩愈所体现的士之新精神(一)

陈寅恪:综括言之,唐代之史可分前后两
期,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
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关于政治社会经
济者如此,关于文化学术者亦莫不如此。
退之者,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先启后转旧
为新关捩 lie4 点之人物也。(《论韩愈》)
韩愈(二)

《原道》:传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
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家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
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然则
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今
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国家,灭其天常,
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
而不事其事。(直指人伦)
韩愈(三)

《原道》:曰:斯道也,何道也?曰:斯
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
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
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
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死,不
得其传焉。(建立道统)
4.5宋儒之精神


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
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订顽》: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
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
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
与也。……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
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存,吾顺事;没,
吾宁也。(《正蒙·乾称》)
4.6明清以来“士”之演变
1、科举名额与“弃儒就贾”
2、士商互动与价值观念的调整
3、儒家社会思想的新发展
(1)义利之辨
(2)奢的社会功能
(3)儒学的宗教转向(从政治取向到社会取向)
参考书目:余英时《士商互动与儒学转向》,《现
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三联书店2004年
科举名额与“弃儒就贾”



“士而成功者也十之一也,贾而成功也十之九”
(明《南丰志》
文征明:
开国百有余年,承平日久,人材日多,生徒日盛,
学校廪增正额之外,所谓附学者不啻数倍。此皆
选自有司,非通经能文者不与。虽有一二幸进,
然亦鲜矣。略以吾苏一郡八州县言之,大约千有
五百人。合三年所贡不及二十,乡试所举不及三
十。以千五百人之众,历三年之久,合科贡两途,
而所拔才不及五十人。……故有食廪三十年不得
充贡,增附二十年不得升补者。
奢的社会功能



陆楫(1515-1552)《侈靡篇>
法式善(1753-1813):
今之论治者,率欲禁奢崇俭,以为富民之术。殊
不知天地生财,止有此数;彼亏则此盈,彼益则
此损。富商大贾、豪家巨室,自侈其宫室车马饮
食衣服之奉,正使以力食人者得以分其利,得以
均其不平。孟子所谓通功易事是也。上之人从而
禁之,则富者益富,贫者愈贫也。吴俗尚奢,而
苏、杭细民,多易为生。越俗尚俭,而宁、绍、
金、衢诸郡小民恒不能自给,半游食于四方。此
可见矣。则知崇俭长久,此特以身一家之计,非
长民者因俗为治之道也。予闻诸长者云。
第六讲 城市与乡村




参考阅读书目:
张光直:《关于中国初期“城市”这个概
念》,《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99
年版。
费孝通:《乡土中国》
罗威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经济与
社会》
一、城市
(一)、城市的演变
(二)、中国城市的特点
(一)、城市的演变
1、周代都市的发展与商业的发达(许倬云)
2、中古时期城市的没落
3、宋代的”城市革命“
4、明清时期市镇的发展(樊树志)
5、通商口岸城市的兴起
6、城市网络(施坚雅)
中国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





南宋以前
南宋以后
五口通商以来
中国城市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农业生产
力和余粮率
参考书目: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
宫崎市定的中国都市国家论
中国古代社会是极端集中的聚落形态。人
民(包括农民)都生活在有城墙围绕的城
市中。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汉代,所谓的
乡、亭、里都是古代都市国家的遗迹。
 汉代末年乡制崩坏,村开始产生。其原因:
1、城内居民的逐渐移居城外;2、豪族势
力的扩张;3、内乱。
——《关于中国聚落形体的变迁》,《日本
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三卷)

(二)、中国城市的特点
1、布罗代尔眼中的西方城市
2、韦伯眼中的中国城市
3、中国城市存在“市民社会”或“公共领域”
吗?
1、布罗代尔眼中的西方城市

什么是欧洲与众不同的特点:欧洲城市享有无与伦比的自
由;它们自成天地,自由发展。城市势力之大,竟能左右
国家。国家的形成十分缓慢,而且不能离开城市居民居心
叵测的帮助;国家扩大了城市的版图,但往往冲淡了城市
的特色。城市居高临下统治乡村;世界上未有殖民地以前,
乡村对城市已起到类似殖民地的作用,而且受到类似殖民
地的对待(后来国家将如法炮制)。由于大小城市星罗棋
布、互通声气,城市得以执行自己的经济政策,经常能粉
碎障碍,不断为自己取得新的特权,庇护或恢复旧的特权。
设想今天的国家一旦取消,各大城市的商会能够自由行动,
我们将会有好戏可看!——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
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一卷,三联书店,1993年。
2、韦伯眼中的中国城市(“市民权”)


在亚洲,城市基本上没有自律性的行政;更重要
的,城市的团体的性格,以及(相对于乡野人)
的城市人的概念,从未存在于亚洲,就算有,也
只是些萌芽罢了。中国的城市居民,从法律上而
言,只是其氏族(因此也就是其原籍村落)的成
员,那儿有他崇拜祖先的祠堂,透过祠堂,他得
尽心维护己身所属的团体。
亚洲的城市居民并没有具备类似西方古代与中古
的城市市民权,亚洲的城市也没有像西方那样的
法人性格。(第25页)
2、韦伯眼中的中国城市(“共同体”)



通常说来,亚洲的城市不存在有类似西方可以代表市民的
共同体(例如市参政会);真正意义的城市市民以及——
更具体些——特殊身份资格的市民,在亚洲城市是不存在
的,不管是在中国。日本或印度;至于近东,也只有发育
不全的萌芽。(第27页)
不管在中国还是日本,“自治”只是属于职业团体及村
落——而非城市——的特色。在中国,城市是个要塞及皇
权代理人的治所,日本则连这种意义上的“城市”都没有。
(第27页)
关于亚洲及近东的具有城市经济特征的聚落,几乎所有可
靠的资料都指出,通常只有氏族团体——有时也有职业团
体——才是团体行动的担纲者,而从未有过类似城市市民
团体的事物。转换过渡的形态当然是有的,不过此一断言
对于最大的聚落——数十万居民,有时甚至上百万——而
言,还是正确的。
3、中国城市存在“市民社会”或“公
共领域”吗?


罗威廉的汉口研究:《汉口:一个中国城
市的商业与社会(1796-1889)》、《汉口:
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与社区(1796-1895)》
小浜正子的《近代上海的公共性与国家》
二、乡村
(一)、乡村的社会组织与管理
(二)、民国时期乡村社会结构的演变
(三)、乡村社会的特点:“乡土中国”
(一)、乡村的社会组织与管理
1、周人的乡遂制
2、秦汉的乡亭里制
3、魏晋南北朝的三长制
4、隋唐的邻保制
5、宋的保甲制
6、元代的“社”
7、明代的里甲制
9、清代的牌甲制和里甲制
1、周代:“国”行乡制,“野”行
遂制


《周礼·大司徒》: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
五比为闾,使之相受;四闾为族,使之相
葬;五族为党,使之相救;五党为州,使
之相周;五周为乡,使之相宾。
《周礼·遂人》: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
里为酂,五酂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
2、秦汉的乡亭里制

《汉书·百官公卿表》:大率十里一亭,亭
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
游徼 。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
游徼徼循禁贼盗。
3、魏晋南北朝的三长制

魏初不立三长,故民多荫附。荫附者皆无
官役。豪强征敛,倍于公赋。(太和)十
年(公元486年)给事中李冲上言:“宜准
古,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
立一党长,长取乡人强谨者。邻长复一夫,
里长二,党长三。所复,复征戍,余若民。
三载亡愆,则陟用,陟一等。……”书奏,
诸官通议,称善者众。高祖从之。于是遣
使行其事。(《魏书》卷110《食货志》
4、隋唐的邻保制

《旧唐书·职官志》:百户为里,五里为乡,
两京及州县之郭内分为坊,郊外为村。里
及坊村皆有正,以司督察。四家为邻,五
邻为保,保有长,以相禁约。
(二)、民国时期乡村社会结构的演变
1、传统士绅的没落
2、知识分子的城市化
3、绅权的“土豪劣绅”化
4、国家政权的下沉与乡村社会的“文化的权
力网络”的破坏
参考书目:王奇生《民国时期乡村权力结构
的演变》;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
(三)、乡村社会的特点:“乡土中国”






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说中国社会的
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
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
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费
孝通:《乡土中国》)
乡土社会的特点:
1、从人与空间的关系来看,乡土社会是不流动的。
2、从人与人的关系而言,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是对外以
聚居集团为单位的孤立和隔膜而对内则是人皆共享的“熟
人社会”。
3、礼治
4、长老统治
5、差序格局和家族制度
第七讲 中国人的饮食生活


参考阅读书目:
张光直:《中国古代的饮食与饮食具》,
《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99年版。
第一节 饮食史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



“食色,性也。”
饮食不仅是一个生物化学过程,更是一种
文化过程。 (张光直)
饮食在理解人类文化上的价值正在于它的
无限可变性 。
饮食是测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甚至决定性
的指标 。
中国饮食的总体特征





(一)以谷物、蔬菜和肉类为主要原料,奶制品
较少。
(二)独特的变量丛和内部区划。(饭和菜、
“西菜主纯,中菜主和”)
(三)中国饮食具有显著的可塑性和适应性。
(四)、对饮食的独特观念系统。 (食补、阴阳、
凉热)
(五)食物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很少有
别的文化像中国文化那样以食物为取向。 (“民
以食为天” )
烹饪方法的变迁

从蒸煮到快炒
饮食结构的演变



一、主食:“五谷为养”
二、菜肴:肉食,蔬菜、水果
三、饮料:酒、浆与乳制品 、茶
一、主食:“五谷为养”






五谷:《周礼·夏官司马·职方氏》:“其谷宜五种”。郑玄
注指为黍、稷(粟)、菽、麦、稻。
食用方式:
粥:宋人高承《事务纪原》云:“黄帝烹谷为粥”,说明
上古已经有粥。
饭:泛指各种谷物制熟的颗粒疏松干爽的食品。汉人刘熙
《释名·释饮食》:“饭,分也,使其粒各自分也。”
饼:为各类面粉制品的总称。《墨子·耕注篇》:“见人
之作饼,则还然而窃之。”是最早关于饼的记载。饼的吃
法,有以下几种:一是蒸饼。相当于今天的馒头。一是汤
饼,后来演化成面条、馄饨、水饺等。一是胡饼,烤制而
成。
点心:本指正餐以前稍进食物以安肠胃,为动词。唐人孙
頠《幻异志·板桥三娘子》:“置新作烧饼与食床上,与
诸客点心。”宋人庄季裕《鸡肋篇》:“上微觉馁,孙见
制,即出怀中蒸饼云:‘可以点心’。”后来点心成为一
切小食的代称。
二、菜肴:肉食,蔬菜、水果



六牲:《周礼·天官冢宰·膳夫》:“凡王之
馈……膳用六牲”。六牲指牛、羊、豕
(shi3)、马、犬、鸡。
狗肉:《汉书·樊哙传》:“以屠狗为事。”
颜师古注:“时人食狗与羊豕同,故哙专
屠以卖。”
肉食的方法:炙、脍、醢、脯以及羹 。
肉为贵,鱼为贱



礼记·王制:国君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
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
孟子: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公羊传》宣公六年,晋灵公使勇士杀赵
盾。窥其户,方食鱼飨。勇士曰:“嘻!
子诚仁人也。为晋国重卿,而食鱼飨,是
子之俭也。”
三、饮料:酒、浆与乳制品 、茶



1、酒
2、浆与乳制品。 《诗经》:“或以其酒,或以其浆”。
缪启愉曾指出“古代不喝茶,后魏喝茶也少,通常用各种
的浆作饮料。”浆的概念比较宽泛,一般液体饮料都可以
叫浆。大致说来,当时的浆据味道可分为酸浆和甜浆两类。
3、茶。西汉时期,巴蜀地区饮茶食茶已较为普遍;两汉
以降,吃茶饮茶逐渐传播到长江中下游各地,六朝时期成
为南方常见的一种饮食生活习俗;中唐以后,华北地区饮
茶日渐普及,并传往西北游牧地区,导致茶马贸易的出现,
茶叶最终在全国范围内成为与酒并驾齐驱的另一大饮料。
随着饮茶的逐渐风行和普及,在华北地区持续数千年之久
的浆饮,逐渐衰落下去。
饮食方式的变迁



分餐到合食
席地而座 到高凳大桌
一日二餐 到一日三餐
椅子的出现及其文化意义





唐代以前中国人席地而坐
“箕踞”
椅子的传播:1、古埃及——希腊 ——罗
马——君士坦丁堡 ——唐朝(景教)
2、印度——“绳床”——中国(宋代普及)
椅子的文化意义:与日本比较、室内陈设
的变化、心态的变化
素食与中国佛教
一、佛教传入前中国人对素食的看法:
 《论语》:“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 二、佛教与中国人新的素食观:“不杀生”、宗
教情怀、“三净肉”( “不见杀,不唆使他杀,
不为己杀” )
 三、佛教僧侣的全面素食化:梁武帝《断酒肉文》
 四、素食与宗教竞争:全真教 、“不食荤茹,霄
集昼散” 、“吃菜事魔”
第八讲 中国人的服饰

“一部服饰史所涵盖的问题,包括了原料、
工艺、成本、文化性格、流行时尚与社会
阶级制度等等。如果社会处于稳定停滞的
状态,那么服饰变革也不会太大,唯有整
个社会秩序急速变动时,穿着才会发生变
化。”(布罗代尔:《十五世纪至十八世
纪的物质文明》,北京:三联书店,1992
年,第一卷第367页)
一、服饰的形制类别







(一)、首服
1、冠
2、巾
3、帽
(二)、衣服与裤裳
1、衣服
2、裤裳
冠
冕
笄
深衣
男子的曲裾深衣
穿深衣的楚国妇女(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帛画)
襦裙
二、服饰的社会性





(一)、等级性
(二)地方性
(三)民族性
(四)伦理性
(五)功能性

资产阶级服装是诱惑与禁锢兼有的奇怪组合。在维多利亚
时代中叶,资产阶级穿的密密实实,除面部外,其他部位
很少露在外面,甚至在热带也是如此。更有甚者(例如在
美国),使人联想起人体的东西(如桌腿)也要遮盖起来。
与此同时,人们的每个次要性特征如男子的胡须、毛发,
女子的头发、乳房、臀部等都使用假发髻,或某些装饰物
等进行过分的渲染,将这些部位夸张到无以复加的怪异程
度。(19世纪50年代时兴起有衬架支撑的女裙,衬架完全
张开后可遮住下半身,突出杨柳细腰,隐隐约约显出臀部
曲线,巨大下摆与纤细腰肢,形成强烈的对比。这是过渡
阶段的服饰。)这种情况以19世纪60至70年代为最。1863
年马奈(Manet)发表了他的名画《草地上的午餐》,引
起惊人的轰动,其原因正是它刻画了男女着装上的鲜明对
比:男子十分端庄,十分体面、正派,妇女则袒胸露
背。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三、服饰所体现的时代变迁



1、开放的魏晋隋唐服饰
2、明代中后期的平民服饰僭越风潮
3、近代以来中国服饰的演变
[南朝]画像砖《竹林七贤与荣启期》
唐代仕女图
旗袍
长袍马褂
中山装
第九讲 中国的民间信仰


大传统与小传统
精英宗教与大众宗教
寺庙景观的地理分布





城隍庙
土地庙
关帝庙
妈祖庙
五通神
上海城隍庙
城隍爷
山西解州关帝庙
山西解州关帝庙的关公像
广东韶关仁化丹霞山的土地庙
媽祖故鄉福建莆田湄洲島祖廟
妈祖像
庙会的透视






狂欢精神
神圣与凡俗之间
信仰功能
经济功能
休闲功能
社区整合功能
狂欢精神



赵世瑜《中国传统庙会的狂欢精神》:
传统庙会中的酒神精神,从发生学来看庙会精神
具有原始性,从参与主体来看具有全民性,在文
化特征上来说具有反规范性。
庙会在传统社会中具有调节器的功能。一方面,
它是平日单调生活、辛苦劳作的调节器;另一方
面,也是平日传统礼教束缚下人们压抑心理的调
节器。更进一步看,这样一种调节器又起到了社
会控制中安全阀的作用。
庙会的经济功能

《张北县志》对本地农历六月庙会的总结,可以清楚道出
庙市的重要意义:“此时将届秋令,收获禾稼一切农具购
买困难,借此机会,内地商贩运来出售,远近农民均来争
购。此便于农民者,一也。各乡农民该外、外该债务,结
帐还债,远隔一方,殊形不易,大多数规定会期彼此接头,
清结一切,无异他处标期。此便于整理经济者,二也。农
民稼娶,对于首饰、衣服、装奁等件,购买困难,借此会
期,令女携男,亲自到会购买,自由挑拣,心满意足。此
便于婚嫁者,三也。母女、姊妹出嫁后,晤面谈心,实属
匪易,借此会期,不约而同,均可会面,各叙衷曲。此便
于会亲者,四也。至口内商贩,届时争先恐后,云集会场,
买卖牲畜,而各乡农民所畜牛、马、猪、羊、鸡、蛋等项,
均可出售。借此活动生活费者,五也。以上各种情形,足
征此会于人民关系匪浅,未可淡然视之也。”
庙会的休闲功能
《乡村的妇女度着愉快的辛勤的日子》,《盛京时报》1933年5月28
日:
乡村妇女的初夏第一件大事,便是逛庙会。看吧!四月十八到来,吓!
老的,少的,丑的,俊的,挤满了庙宇的撮近处所,连成年没出大门
一步的王寡妇,也姗姗地逛庙会去了。
诸位晓得,乡村的妇女们终年度着那样辛勤狭小流水般的日子,一年里
郁积和乞求的心愿都在这天,送在神的身上。
像王少奶奶领儿子还俗,张八太太一步一磕头的还愿,赵四大娘头发髻
上,插戴上她新婚时候的大凤钗,她们心理把这庙会大典,表示得何
等严重!
有孩子的小媳妇们,自然是手牵着孩子上庙,没出门的姑娘,也尽可步
出绣房和嫂子们到人们麇集的庙会走走,即使是老太太们,她们还老
兴勃勃地上个太平香呢。所以,乡村得女人,几乎把庙会看成了初夏
得佳节,而且,它还是属于女人的。
那时,庙会上,神的景气,商人的意识,都集中在女人的身上,简直是
年中绝无仅有的热闹呵。

庙会的社区整合功能


科大卫《告别华南研究》:“乡民不会自
己写下政治的体系﹐他们的政治体系就是
在拜祭仪式中表达出来。因为宗教渗透了
乡村每一项活动﹐有系统的了解了乡村宗
教便可以重构乡村的政治环境。”
信仰圈
“神道设教”——“迷信”的社会教
化功能


(台湾)宋光宇:《清代台湾的善书与善
堂》
扶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