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第三章

第三章
教育的基礎與理論
生物學原理與教育的關係
一、 生物進化論與教育藉由教育來提供適當環境的能力
1.達爾文的進化論天擇說
物種的生存是根據「物競天擇」
「適者生存」定律
生物學原理與教育的關係
一、生物進化論與教育藉由教育來提供適當環境的能力
2.教育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原始社會中,由於生存不 易,因此有
較多應付外在環境挑戰與經驗的人類就把各式各樣的體驗傳授給兒童,
使下一代減少不必要的摸索,當人類進入到漁獵與狩牧時代,各種教養
與農牧的知識也關始代代相傳。在文字發明之後,人類的各種知識與經
驗更使用文字長期的存下來,並且加以廣泛的傳佈,致使人類的文明不
斷地更新。生物進化與教育之間適應、同化、調整之關係
生物學原理與教育的關係
二、遺傳基因與教育相輔相成的關係
教育折衷說:
a 遺傳:提供一個人的能力的可能性無用說
b 環境:讓能力變成事實萬能說
生物學原理與教育的關係
二、遺傳基因與教育相輔相成的關係
教育折衷說:人生發展
環境
教育
(後天)
(後天)
a 成長=遺傳+環境+教育
b 人是有個別差異的
遺傳(先天)
生物學原理與教育的關係
三、個體生長與教育生物體是有生命的個體,而最
主要的生命是生長,然而個體的生長是有一定程
序的發展。最明顯的模式是:從首到尾的發展。
教育的實施,必須依照此生長的程序循序漸進,
才不致有揠曲助長之幣。
生物學原理與教育的關係
三、個體生長與教育
a.學齡前的兒童(6歲以前):身體健康及良好的生活習慣。
b.學齡兒童(6歲至12歲):知識的學習、群性的學習及抽象思
考的能力。
c.青少年(12歲至18歲):知識的學習、就業與升學的輔導、身
心協調發展及交友的狀態。
注意青少年因生理現象產生心理問題
教育上的應用
一、肯定教育的必要性
可能變成事實,有機會發展
二、釐清生物成長的歷程
每個階段發展都有其特性,了解各階段的需要
三、掌握發展的時機
關鍵期:適合個體學習新知識的重要時機
教育上的應用
四、了解生理發展的差異與限制
每個人都有個別差異
五、體認生理發展的延續性
從小做起,早期的健康會影響後期發展
※ 能量不滅定律
能量=潛能(6/7)+能力(1/7)
第二節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心理學是研究個體行為的科學
PS:研究:要有步驟
個體:複數
行為:內、外在行為
科學:用歸納、演繹法加入
第二節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人自我實現
心理學
教育學
理論
實務
刺激  個體  行為
了解、解釋、預測
中介
第二節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 原理:
變項
外在變項

刺激
個體
(無法察覺的變項)
(中介變項)
行為
第二節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1 原理是由: 行為發展
層面來看
學習原理
2 應用是由「教學歷程」來看
第二節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 應用:
目標
背景
教學活動
是循環的
評量
第二節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行為發展與教育
一、認知發展層面
(一)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
(如下頁所示)
第二節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認知

運P
思E
認
知
失
衡
認
知
基
模
(
變
動
)
適
應
調適(消極)
同化(積極)
教育:改變內在
內外
1 感覺動作期
2 前運思期
3 具體運思期
4 形式運思期
5 超形式運思期
認
知
平
衡
認
知
發
展
第二節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行為發展與教育
一、認知發展層面
◎調適:修正自己因應外在消極
◎同化:改變外在來因應需要積極
第二節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行為發展與教育
一、認知發展層面
1 感覺運思期:重實際接觸
2 前運思期:簡單的思考
是不可逆性的單向思考
自我中心
第二節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行為發展與教育
一、認知發展層面
3 具體運思期:具體規劃進行認知學習
思考是可逆性的
4 形式運思期:運用假設加以驗證
◎運思:個體探索環境訊息,將其結果建構於認知領域的歷程
第二節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行為發展與教育
一、認知發展層面
(二)布魯納的表徵系統論
認知

表P
徵E
經
驗
重
組
1 動作表徵期
2 形象表徵期
3 符號表徵期
發
展
第二節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行為發展與教育
一、認知發展層面
(二)布魯納的表徵系統論
1.動作表徵期:知識形成(=皮亞傑的感覺動作期)
2.形象表徵期:知識擴充(增加)(=皮亞傑的前運思期
及具體運思)
3.符號表徵期:抽象(思考)(=皮亞傑的形式運思期)
的歷程
第二節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行為發展與教育
一、認知發展層面
(二)布魯納的表徵系統論
★表徵:將環境訊息轉為符號,用來導引各體認
知結構的改變歷程
皮亞傑與布魯納的不同點
皮亞傑
布魯納
認知基礎
重視心理能力
重視環境訊息
學習歷程
由內而外
由外而內
是否重視
生理年齡
認為與生理年
齡有密切關係
不重視生理
年齡
思考方式
重視演繹推理
(擴散式思考)
重視歸納推理
(聚斂式思考)
皮亞傑與布魯納的相同點
1 兩者皆認為認知發展呈現階段性
即前一階段為後一階段的基礎
2 學習都是由具體到抽象
3 都只提到12歲(人生發展前段)
第二節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行為發展與教育
一、認知發展層面
(三)維高斯基的認知發展論
強調可能發展區的概念:能力上的可能發展是來自
成人對兒童的協助
透過反省來增加知識
強調外在的影響(較接近布魯納的理論)
第二節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行為發展與教育
二、社會發展層面
社會發展是從人與環境的互動關係來看心理及道德行為
第二節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行為發展與教育
(一)艾瑞克遜的心理社會發展論(8期)
自我成長來自心理與環境互動(互動:有8個時期)
運用人生的的互動歷程8個時期,運用危機就是轉機與相對的理
念來協助個體與環境
特徵:1 其心理行為包含整個人生
2 危機就是轉機
3 用相對觀點來解釋整個人生
(ex:提出順利者心理特徵
障礙者心理特徵)
第二節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行為發展與教育
(二)柯柏格的道德認知發展論(3期6段)
道德是人與環境互動表現出來的行為
特徵:1 藉由兩難情境來激發個體來思考行為準則並能做好適當
轉換
2 用兩難情境評做道行為
3 道德認知發展是有階段性的
第二節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行為發展與教育
三、智慧發展層面
※ 一元論二元論三元論多元論結構論三化取向
多元智慧能力
※ 智慧:個體依能力探索外在環境的歷程是綜合性的能
力
第二節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行為發展與教育
(一)Gardner的多元智慧論(1990)
1 語文/語言
2 視覺/空間
3 邏輯/數學
4 身體/肢體動作
5 音樂/節奏
6 人際關係
7 自我反省
8 自然觀察
※ 此8項能力次序要對,因為發展是有次序性的
第二節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行為發展與教育
(二)教育的方向
1 因才適性
2 教學策略多元化
3 評量多元化
4 落實學校本位經營
5 融通基本能力及學習領域
第二節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學習原理與教育
行為取向外表
認知取向內心感受
人本取向外表+內心
第二節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學習原理與教育
一、 行為取向學習理論
(一) 古典制約的學習(S-O-R-結果)
1 被動的、重結果、單一方式(單一反應)
2 俄 巴夫洛夫:原本不會引起反應的刺激,因為伴
隨會引起反應的刺激,多次出現後,當其單獨出現
時,也能引起相同反應的現象古典制約學習
第二節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學習原理與教育
一、 行為取向學習理論
(一) 古典制約的學習(S-O-R-結果)
ex:(非刺激物) 肉
(刺激物) 鈴聲
口水
與口水無關
肉+鈴聲
口水
肉 鈴聲
口水
以刺激物來替代非刺激物
在教育中重要的是:刺激物的選擇
第二節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學習原理與教育
一、 行為取向學習理論
(二)工具制約的學習(R-S-O-R)
1 桑代克
(1)嘗試錯誤學習
在錯誤中不斷修正行為,找到答案
第二節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學習原理與教育
一、 行為取向學習理論
(二)工具制約的學習(R-S-O-R)
1 桑代克
(2)學習三定律
a 練習律:學習次數愈來愈多,敦果愈好
b 準備律:在學習前心理有準備的狀態,學習愈好
c 效果律:學習後能夠滿足需求與完成回饋,學習
愈好
第二節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學習原理與教育
一、 行為取向學習理論
(二)工具制約的學習(R-S-O-R)
2 史肯納
(用在教學方面)增強理論,環境絕對論
(1)重視刺激與反應之間及反應與後果間的關係
設計教學機(類似現在的電腦)
(2)強週增強物-正增強物及負增強物
社會性增強、精神性增強、生理性增強
第二節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學習原理與教育
一、 行為取向學習理論
(三)社會學習論
1 班都拉:
(1)三元學習論
除了環境外,個人對環境中的人、事、物的認
識與看法,才是學習的因素
第二節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學習原理與教育
一、 行為取向學習理論
(三)社會學習論
1 班都拉:
(2)學習方式
並非取決於增強物,而是觀察與模仿
ex:好人好事代表 or 模範生
第二節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學習原理與教育
一、 行為取向學習理論
(三)社會學習論
1 班都拉:
(3)模仿的步驟
情境觀察選擇參與內化回饋習慣的
行為
第二節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學習原理與教育
二、 認知取向的學習理論
認知心厘學者視學習是個體對環境中事物,
經由認識、辨析、理解而獲得新知識的歷程
第二節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學習原理與教育
二、 認知取向的學習理論
(一)認知結構學習論
1 布魯納
(1)發現學習理論
強調學生主動探索的重要,從事項變化中發現
原理原則,才構成學習
第二節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學習原理與教育
二、 認知取向的學習理論
(一)認知結構學習論
1 布魯納
(2)發現式學習的基本觀念
a 直覺思惟學生知道如何去思考
b 情境的結構性各種學習事物概念的關聯
c 著重步驟與方法不計較學習結果的正or負
第二節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學習原理與教育
二、 認知取向的學習理論
(一)認知結構學習論
1 布魯納
(2)發現式學習的方式
a 動機原則
b 結構原則螺旋式課程的順序原則
c 增強原則
第二節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學習原理與教育
※ 一舨課程安排的
a 圓桌式
小學
中學
高中
大學
第二節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學習原理與教育
※ 一舨課程安排的
b 螺旋式比圓桌式減少一些過去經驗
第二節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學習原理與教育
※ 一舨課程安排的
C 直徑式
1
2
3
第二節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學習原理與教育
※ 一舨課程安排的
d 直徑且有交集
1
2
3
4
第二節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學習原理與教育
二、 認知取向的學習理論
(一)認知結構學習論
2 奧蘇貝爾
(1)講解式教學法
強調教師的啟發or講解和學生有意義的接受學習
第二節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學習原理與教育
二、 認知取向的學習理論
(一)認知結構學習論
2 奧蘇貝爾
(2)有意義的學習
必須在學術的先備基礎上,始能教他學習新的
知識
第二節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學習原理與教育
二、 認知取向的學習理論
(一)認知結構學習論
2 奧蘇貝爾
(3)有意義學習的條件
a.新舊教材間實質的關係
b.可進行因果推論
c.建構新概念
第二節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學習原理與教育
教材編選
講解式
有意義學習 
心理
三原則
啟發式
1 新舊經驗實質關係(實質性)
2 因果推論(因果性)
3 生活運用(實用性)
第二節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學習原理與教育
二、 認知取向的學習理論
(二) 認息處理論
1 葛聶:學習與記憶的訊息處理模式
第二節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學習原理與教育
控制,期望的影響
感受
反應
檢索處理
訊息
感受器
收錄器
編碼
(新舊語言)
短期
記憶
長期
記憶
第二節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學習原理與教育
二、 認知取向的學習理論
(二) 認息處理論
(1)人的認知學習是有系統的歷程
(2)人有主動編輯(碼)的能力
第二節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學習原理與教育
二、 認知取向的學習理論
(二) 認息處理論
教材做有系統的編排,逐步引導學生去學習教育
是不能太快的,要一步一步來
※ 影響個體認知處理的歷程
a 內在自我期望
b 外在因素
第二節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學習原理與教育
三、人本取向的學習理論
(一) 馬斯洛
1 強調動機需 學習需配合動機需求來提昇
2 人性中有
(1)消極消除防衛
(2)積極提升進取
第二節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學習原理與教育
三、人本取向的學習理論
(一) 馬斯洛
3 方法
教師不能強制學生學習,應由學生主動選
擇與決定
第二節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學習原理與教育
自我實現
求知的需求
受美(和諧)的需求
尊重的需求
隸屬感的需求
安全的需求
生物的需求
第二節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學習原理與教育
三、人本取向的學習理論
(二) 康布斯
1 學習以知覺為主
幫助個體形成理性智慧(合宜性)的判斷
2 序法
教師提供適當教材並啟發學生
第二節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學習原理與教育
三、人本取向的學習理論
(三) 羅杰斯
本人心理治療學派創始人
內心學習沒有困擾,學習是自由的
第二節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學習原理與教育
三、人本取向的學習理論
(三) 羅杰斯
1 書名:學習的自由
(1)肯定人皆有均等的學習機會
(2)重視學生能力
(3)溫暖的情境
(4)學生內在的心理需求
(5)相信學生可評估自己
(6)多元學習
第二節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學習原理與教育
三、人本取向的學習理論
(三) 羅杰斯
2 教師應有的條件
(1)真誠一致
(2)無條件積極關懷
(3)同理心
教育上的應用
★ 教學的基本模式
擬
定教行
目學為
標目目
:標標
起了
點解
:學
生
的
行
為
實
施
教
學
活
動
回饋
進
行
評
量
教育上的應用
★行為目標
教師於教學之前,依據學生能力及教材特性,
事先規劃,學習之後所應擁有的能力。
特性:a 具體化
b 可觀察的
c 可評量的
教育上的應用
★行為目標
元素:學生能說出花園中五種花的特徵
a 學生:對象
c 花園中:情境
d 五種花:指標
e 的特徵:屬性
b 能說出:行為
教育上的應用
一、 擬訂教學目標方面
(一)具體規劃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及行為目標
1 具體規劃
(1)布魯姆
教育上的應用
a.認知
認知是學習後的
6
5
獨特觀點
4
3
2
評鑑:找一理念做對應
綜合:重組新概念
分析:了解成功與失敗的原因
應用:用到新情境的能力
理解:找到概念與概念之間的關聯性
1
知識:能記憶原理原則
教育上的應用
b.情意
著重心理的感受(由外而內)
1
1 接受:觀察選擇
2
3
2 反應:規劃情境主動參與
3 評價:形成認知的觀念(零碎的)
4 組織:零碎的東西加以統整
5 個性:將統整+人格透過內化進入長
期記憶組織
4
5
教育上的應用
1 感知:感官(看)
2 心向:準備
C.
技
能
3 模仿:老師示範,孚生模仿嘗試錯誤
4 機械化:動作熟練,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5 複合反應:(有意義的學習)知萁然並知其所以然
6 調適:結合特性,發揮功能(用)
7 創新:將學習的加以變化
1
2
3
4
5
6
7
教育上的應用
一、 擬訂教學目標方面
(一)具體規劃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及行為目標
2 抱負水準
3 共同擬定目標
教育上的應用
一、 擬訂教學目標方面
(二)協助學生訂定自我抱負水準
個體學習之前先行評估所能達到的成就指標
【協助:並非代替】
【自我抱負:根據自己的能力,看未來而定之】
【自我期望:不考慮能力而訂定未來】
教育上的應用
一、 擬訂教學目標方面
(三)依民主參與原則,鼓勵學生共同擬定目標
共同討論
擬定未來學習的目標
教育上的應用
二、 瞭解學生行為方面
(一)教學前應剖析學生起點行為
在教學單元或活動實施之前,了解學生先前的
經驗,身心發展的情形以及所需的能力已具備
多少,即了解學生的起點行為。
教育上的應用
二、 瞭解學生行為方面
(二)配合認知階段
個體的認知學習是有階段性及系統性不可揠
苗助長
教育上的應用
二、 瞭解學生行為方面
(三)規劃培養自我概念的學習活動
肯定存在接納、關懷、尊重存有
教育上的應用
三、 教學策略方面
(一)安排適宜的學習環境
* 適宜溫暖:以學生學習為主,教師協助為輔
* 學習環境
1.精神環境:師生與同儕關係以及班級氣氛及學校文化
2.物質環境:(教室情境規劃)高、溫、濕、亮度
教育上的應用
三、 教學策略方面
(二)尊重個別差異
不僅以「資源教室」的方式進行教學,亦可在課後施予
補救(或充實)教學;或實施小班制教學與個別化教學
最理想的是:個別化教學
*資源教室:是高智商低成就的學生的補救教學
教育上的應用
三、 教學策略方面
(三)有效地呈現教材
1 陳述課堂目標
2 循序漸進
3 仔細地細步教學
4 告知學習的方法
5 教師示範
6 要有系統地組織材料
7 避免驗題
教育上的應用
三、 教學策略方面
(四)提供學習者及時的回饋與校正
*及時:1~3分鐘
*回饋:學習後的肯定
*校正:學習後的改正
教育上的應用
三、 教學策略方面
(五)純熟教學技術的運用
學習動機、發問技巧、班級管理、與學生溝通、善用媒體、
關鍵宇記憶法、五到的的要領……等,將教學有關之人、
事、時、地、物加以妥善管理,並發揮其功能。
教育上的應用
四、 教學評量方面
* 評量:教學後,依學生學習成效與目標,進行
相互比較的評斷指標(非論斷學習成敗,
而是了解學習的情形)
教育上的應用
四、 教學評量方面
(一) 瞭解教學評量的正確觀念 * 評量的目的:
1 激發學習動機:幫助學生發現過去學習的缺點
2 調適教學步驟:學生可藉此調整學習步調及改進學習
上的缺點
3 評定學習成果:協助學生自我瞭解與改善的歷程
* 目前學生最弱的部分是知識的關聯性
教育上的應用
四、 教學評量方面
(二)教學應涵融評量的歷程
1 預備性評量
教師在本單元教學未進行之前所舉行的教學評量
了解學生程度,準備教材的參考
* 目的:決定學生的基本能力與起點行為
教育上的應用
四、 教學評量方面
(二)教學應涵融評量的歷程
2 形成性評量
教學過程中所實施的教學評量
* 目旳: a 教師提供教學是否有效率的進行
b 使學生了解學習的進步情形與缺點
教育上的應用
四、 教學評量方面
(二)教學應涵融評量的歷程
3 總結性評量
教學活動結束後所進行的教學評量
使用統整、批判、應用的題目
目旳: 教學目標達到何種程度
教育上的應用
四、 教學評量方面
(三)多元運用評量的方法
ex:口頭述誦、作品評定、操作評定、表演評定
教育上的應用
四、 教學評量方面
(四)善用評量的結果
1 常模參照:將學生測量的結果與全部學生的學
習情形進行絕對性的比較。
2 效標參照:學習前學生自定評斷指標,並於學
習之後進行相對性的自我比較。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研究人與社會的互動關係(人、事、時、地、物)
動態
-社會變遷
-社會化
功能取向
量化研究(鉅觀-大層面)
衝突取向
符號互動取向 數據表現
理論
俗民方法取向
質化研究(微觀-內在)
新教育社會學取向 意義表現
靜態
-社會結構
-規範
實務
社會結構
社會現象
社會體系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研究人與社會的互動關係(人、事、時、地、物)
*靜態:家庭、學校組織、規範、文化
*動態:師生、人口、氣氛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理論取向
一、功能取向與教育-協調、互助、合作
(一) 涂爾幹
1 第一個把教育與社會結合在一起的人
2 社會是有機體,具有普遍性的值與規範,經
由各部份協調與互動,持續發展
社會是平衡穩定的狀態,有特定範圍相互關連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理論取向
一、功能取向與教育-協調、互助、合作
(二) 教育的重點
1 教育對社會、個人及次級體系(次級團體)間
的功能性問題
2 教育結構與其他結構間之間的關係結合社會資源
3 教育對人格發展的影響與學校社會體系的分析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理論取向
二、衝突取向與教育
(一)馬克斯(起源)
韋勒(發展)新馬克斯主義
社會中被動的多數為少數所宰制,因為報酬
與資源的稀少性,所以要不斷相互競爭、調
整與調適,進而形成動態的穩定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理論取向
二、衝突取向與教育
(二)教育的重點
1 教育體系內外的衝突與緊張問題
2 權力(物質、普遍資源的獨占)與權威(精神、事
業領域超過一半)-合法的權力之間的釐清
3 教育結構上的競爭,有助於產生維持平衡的力量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理論取向
三、符號互動取向與教育
(一)認為人類擁有的思考能力,來自社會互動的
形成,進而學會意義與符號並付諸行動。
【符號:將社會表徵or語言,賦予有意義的運作歷程】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理論取向
三、符號互動取向與教育
(二)教育的重點
1 探討學校的社會化歷程與角色的符號意義
【社會化歷程:學習未來特定社會所需的知識技能】
2 剖析個體行為與社會結構間的因素
3 瞭解師生互動層面與適應策略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理論取向
四、俗民方法取向與教育
(一)以社會實體的反省為主軸,成員良性互動,
即可獲得本質性的社會實體。(互動了解
應用)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理論取向
四、俗民方法取向與教育
(二)教育的重點
1 瞭解學校內社會實體的建構了解校風
2 探討學校情境內的語言分析了解次級文化
3 剖析教育課程的內涵與特性整體的了解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理論取向
五、新教育社會學取向與教育
(一)班克斯
探討課程、教學法與評鑑的問題,從被動接受問
題主動發現問題,從事實原因分析知識內容
剖析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理論取向
五、新教育社會學取向與教育
(二)教育的重點
1 知識階層化與社會價值、報酬的分配間的關係
分析、批判不平等的部份,再提供改善之道
找到形成學校及教育不平等原因
2 課程、知識與人如何找到共通點 觀念統整
3 如何選擇課程(獲得實質的東西)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社會結構與現象分析應採宏觀角度
學校組織、班級體系應探微觀角度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一、社會結構與教育
(一) 家庭與教育
1 意義
家庭是生命延續的永恆現象,教育是在幫助家
庭完成生命的意義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一、社會結構與教育
(一) 家庭與教育
2 現階段
單親及隻薪家庭增加,在教養態度,親子互動、
成就期望……有所偏失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一、社會結構與教育
(一) 家庭與教育
3 教育的重點
a 加強家庭動力分析研究
b 衡鑒家庭權力與資源
c 維持並開展家庭倫理功能
d 理性建構家庭符號表徵(家庭公約)
e 推動親職教育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一、社會結構與教育
(二)政治與教育
1 政治權力關係與制度,反映出政治社會化的結構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一、社會結構與教育
(二)政治與教育
2 教育的重點
a 運用模仿認同方式
b 規劃辦理民主政治活動
c 編選民主政治教材,融入正式教學課程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一、社會結構與教育
(二)政治與教育
2 教育的重點
d 善用潛在課程的實施
* 課程分類: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 誤置課程、來置課程
*潛在課程:教學歷程中,未經正式規劃,但實質上影響學生
態度、觀念、價值等形成的材料內涵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潛在課程
潛在
課程
誤
置
課
程
未置
課程
非正
課程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指頭為正式課程

指縫為非正式課程
第6根手指為誤置課程
斷指為未置課程
骨頭、血管為潛在課程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一、社會結構與教育
(三)經濟與教育
培養規劃人才管理、資訊、生命、知性
未來應以發揮調節人力資源功能為首要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一、社會結構與教育
(三)經濟與教育
1 教育的重點
a 兼重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的實施 即理論與實務要結合
b 切合社會需求量,規劃人才培育計劃
c 建立消費與投資觀念
教育的結果是一種投資的概念,而非消費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一、社會結構與教育
(四)文化與教育
1 意義:文化是社會經驗的累積,個體藉由此歷程的濡化,可
幫助個體有效適應
教育具有傳承,繁衍與創造文化的功能
【濡化:如何銜接過去,如何改變,如何創造】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一、社會結構與教育
(四)文化與教育
2 教育的重點
a 多元文教育
促進族群和諧
同中有異,異中求同
尊重少數族群的文化;發揚多數族群的文化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一、社會結構與教育
(四)文化與教育
2 教育的重點
b 加強人文導向的文化活動
避免文化失調
【文化失調:過去的文化無法有效應用於現階段生活中】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一、社會結構與教育
(四)文化與教育
2 教育的重點
c 規劃教育活動的均衡性
調適文化貧乏(後天),消除貧窮文化(先天)
【文化貧乏:各地文化發展形成參差不齊的現象】
【貧窮文化:從整個國家的角度來看,文化進展速度緩慢】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一、社會結構與教育
(五)宗教與教育
1 宗教影響思想形成價值觀
在教育中培養正確宗教觀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一、社會結構與教育
(五)宗教與教育
2 教育的重點
a 成立學術研究團體
b 開設宗教正式課程,適性實施,並嚴謹規劃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二、社會現象與教育
(一)社會化
運用系統規劃型態來協助個體,學習未來特
定社會所需知識與技能的歷程
【化:轉化、提昇】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二、社會現象與教育
(一)社會化
1 方法
a 認同將觀察行為內化於認知行為
b 模仿表面學習特定對象的行為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二、社會現象與教育
(一)社會化
1 方法
c 制約藉由控制理念來強化自己的行為
d 參與個體自覺行為價值,而積極介入
e 歷練生活中不斷解決挫折情境將成功結果習慣於行為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二、社會現象與教育
(一)社會化
2 階段
(1)兒童時期
A 社會化特微
a 親子關係影響大
b 角色的學習
c同輩團開始影響
d 學校為社會化單位之一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二、社會現象與教育
(一)社會化
2 階段
(1)兒童時期
B教育重點:a 具有有計劃的知識內容
c 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
e 同儕關係的輔導
b 安排教育情境
d 道德觀念的啟發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二、社會現象與教育
(一)社會化
2 階段
(2)青少年、青年時期
A 社會化特微 :
a 父母、同儕影響同時存在
b 學校生活具有社會意義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二、社會現象與教育
(一)社會化
2 階段
(2)青少年、青年時期
B 教育重點:a 知識教育與職業教育的配合
b 價值育的實施澄清、辨別
c 群育的加強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二、社會現象與教育
(一)社會化
2 階段
(3)成人時期
A 社會化特微 :a 實際傾向
b 角色的問題
c 職業社會化 d 婚姻社會化
e 生涯規劃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二、社會現象與教育
(一)社會化
2 階段
(3)成人時期
B 教育重點:
a 職業與進修教育知識+實用
b 婚姻與親職教育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二、社會現象與教育
(一)社會化
2 階段
(3)成人時期
B 教育重點:
c 價值教育批評、分析
d 文化、休閒教育穩定情緒的部份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二、社會現象與教育
(一)社會化
2 階段
(4)老年時期
A 社會化特微:
a 人生觀
b 服務觀回饋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二、社會現象與教育
(一)社會化
2 階段
(4)老年時期
B 教育重點:a 衛生保健
b 老年情境適應
c 時間之重新認識與學習
d 生死問題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二、社會現象與教育
(二)社會變遷
社會組織的任何制度或社會角色模式的變更,亦
即社會行為顯著的變遷或一些大的社會體系的變
遷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外來文化衝擊
(空間)
解組(完全毀滅)
社會變遷
穩定和諧
內在運轉變化
(時間)
社會問題
失調(部份性差異)
調適重組
穩定和諧
(修正後的)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二、社會現象與教育
(二)社會變遷
1 問題
a 社會價值衝突倫理的問題
b 高經濟成長,未帶來高品質的生活內涵
人性喪失旳問題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二、社會現象與教育
(二)社會變遷
1 問題
c 科技進步與產業結構改變
人力資源的問題
d 教學的問題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二、社會現象與教育
(二)社會變遷
2 改善之道
a 結合現實做研究
b 加強道德觀念與民主法治的教育
c 技職教育體制應規劃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二、社會現象與教育
(三)社會階層
1 社會階層化
個體於社會結構中,依學歷、權力、聲望等特
質進行角色互動,而形成不同的社會地位,此
地位角色的恆久現象即是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二、社會現象與教育
(三)社會階層
2 社會階級
個體侷限主觀意識,以自我群屬的觀念,運用
其行為模式,即為社會地位的表徵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二、社會現象與教育
(三)社會階層
3 社會階層
由教育背景、個人所得、職業角色與價值導所
代表的社會經濟地位指標
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二、社會現象與教育
(三)社會階層
4 社會流動
社會階層的現象,可由個體努力程度,改變社
會地位or調整職業角色,此種社會成員相互流
動的機會即是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二、社會現象與教育
(三)社會階層
5 改善之道
教育可透過其選擇、分配及社會化的功能來促
進社會流動,調整社會階層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二、社會現象與教育
(三)社會階層
5 改善之道
a 教師專業地位與角色 專業化
【專業:能夠有主導社會改變的力量,能對人類生活品
質有提高的影響】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二、社會現象與教育
(三)社會階層
5 改善之道
b 生涯輔導,職業安置
c 適性教育 涵養正向人格與價值
d 家庭教育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二、社會現象與教育
(四)機會均等 同質同量的發展
1 意義
a 機會均等,非結果均等
立足點的平等,而非齊頭點的平等
不但是形式上的平等,而是實質上的公平公正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二、社會現象與教育
(四)機會均等 同質同量的發展
1 意義
b 教育機會均等
積極:補救教學
消極:正常教學
c 除教學之外,尚包含全部(教育內容、過程與
情境…)整體性均等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二、社會現象與教育
(四)機會均等 同質同量的發展
2 問題
a 就讀機會均等問題
b 教育資源分配的問題
c 學生單位成本均問題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二、社會現象與教育
(四)機會均等 同質同量的發展
3 改善之道
a 擴延國民教育年限
b 教育優先區以需要的為優先
c 彈性學制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二、社會現象與教育
(四)機會均等 同質同量的發展
3 改善之道
d 教育制度,政策法制化
e 配合社會福利措施
(先決條件:國家經濟充足)
f 適性策略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三、社會體系與教育
*
社會體系:科層體制、權威體制(官僚體制)
全民體制、民主體制(專業)
*
組織體系的必要條件
1 共同的宗旨(依法行事)or目標(非法治化)
2 協調(對內)、合作(對外)
3 恆久固定(穩定)、交互作用(互動)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三、社會體系與教育
*
科層體的特徵
1 權威體系專業
2 法令規則
3 任用專才因才適性
4 文書檔案決策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三、社會體系與教育
*
學校是具有專業組織的社會體系,因為
1 目標
2 溝通協調
3 穩定互動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三、社會體系與教育
(一) 學校文化
1 特徵
a 學校是一種教育性組織
教育性是只有正向經驗的提供
學習是正向、背向經歷判斷與抉擇的歷程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三、社會體系與教育
(一) 學校文化
1 特徵
b 學校教育目標不夠明確
因為學校是延續性的,所以不明確
ex:國中是需培養五育制衡的健全國民,而大學
仍是需要繼續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三、社會體系與教育
(一) 學校文化
1 特徵
c 教育易受注目批評
d 學校組織缺乏競爭與挑戢性
e 學校教育以服務為宗旨
即要推廣,回饋社會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三、社會體系與教育
(一) 學校文化
2 現象
a 失調與脫序導致偏差行為
【偏差行為:反社會行為+非社會行為】
b 功利及疏離感
c 校園倫理的喪失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三、社會體系與教育
(一) 學校文化
3 作法
a 善用教師同儕次及文化
【次及文化:非正式溝通的管道】
b 教師應尊重校長的行政權;校長應尊重老師
的教學權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三、社會體系與教育
(一) 學校文化
3 作法
c 有效利用社區資源
d 親職教育活動
【親職教育:提供父母養育子女的方法】
【親子教育:增加父母與子女的互動機會】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三、社會體系與教育
(二)班級經營班級是動態與靜態的社會情境、功能
1 社會化
a 學習獨立
b 成就:期望的滿足、意願性
c 普遍性:開闊視野
d 專門性:知識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三、社會體系與教育
(二)班級經營班級是動態與靜態的社會情境、功能
2 選擇
了解學生程度,規劃教學進度及找到輔導方法
3 監督
以規劃(有系統的安排)及控制(處理問題)
來處理學生要合理經營、有計劃性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外在影響
班級為一
社會體系
文化思想
習俗
價值
制度
角色
期望
團體
氣氛
意向
動態
理性(智慧的抉擇)
歸屬感(肯定、
關懷、尊重)
目標行動
認知(知識的探索)
個人
人格
需要傾向
有機體
體質
潛能
靜能
內在影響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實務取向
(三) 師生關係
來自於報酬、學經歷、社會評價、專長、地位
聲望地位
社經背景
教師
角色觀念
互動
學生
資訊文化
教學者、專家(課程)、溝通者、諮商者、道德者、課程設計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教育上的應用
一、 肯定教育自由化的發展
1 意志力
2 規範性
3 民主性
4 責任感
5 創發性
【自由化:在公平的機會下相互競爭】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教育上的應用
二、營造理性改革的學校組織文化
學校本位經營:學校成員依學校特性來規劃長遠發
展的方向規劃(由下而上的意見匯整,而不是由上而下
的命令控制)
【理性改革:配會社會過去、現在、未來整體】
【理性:以感性為基礎,善用理性的原理真正的理性】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教育上的應用
三、重視多元取向的行動研究
同中求異,異中求同
【行動研究:以解決問題為目的的方法】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教育上的應用
四、重視生活事實的具體規劃
以事實狀況為主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教育上的應用
五、建構教育體制的新機能
權變適性
【新機能:知識經濟時代的教育型態人文、
科技的整合】
第三節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教育上的應用
六、落實學校教育系統的完整性
整體規劃
【完整性:情境、老師、學生三者間平衡的關
係】
哲學的精神:否定再否定
認知
真知
否定
否定
空無
哲學意涵與價值
一、 能力導向層次-愛智之學
【愛:內心感受】
【智:知識的能力】
哲學在涵養個體,持續運用成熟的能力,剖析萬物情況而獲
致真知的歷程。
哲學意涵與價值
二、本質探索層面-實體之學
非短暫存在,是恆久性的存有。
哲學意涵與價值
三、功能關展層面-統整之學
【統整之學:部份的總合並非等於整體】
一般人常容易以片斷的認知經驗,去解釋浩瀚的
宇宙,因此生活在大迷大愚之中,未能超越。
哲學意涵與價值
四、思維歷程層面-辨證之學
【辨證:藉由澄清的歷程來了解差異性,並由差異
性去擁有共通性】
哲學意涵與價值
五、目的結果層面-規約之學
【規約:至高無上的生活指標】
第四節 教育的哲學基礎
哲學與教育的關係
一、心靈取向(形上學)
(一) 心靈實體說--Plato、Aristotle、Descartes
→靈魂具有內在本能
1.哲學觀:人類的感情、意志、判鬿、思考都來自心靈。
2.教育觀:形式目的,採直接的教導、記憶方式。
第四節 教育的哲學基礎
哲學與教育的關係
一、心靈取向(形上學)
(二) 心理狀態說--Hume
→人原來的能力要靠後天【因為人有能力(被動)】
1.哲學觀:藉由後天經驗的組合與類化,始能形成能力。
2.教育觀:將歷程步驟化,由外向內整合心靈。
第四節 教育的哲學基礎
哲學與教育的關係
一、心靈取向(形上學)
(三) 唯物主義(行為學派) --Hobbes、Hooke、
Martrie
→能力(心靈)就是物質
1.哲學觀:除了物質以外,無所謂心靈存在。
2.教育觀:應以控制並支配神經系統來調整心靈。
第四節 教育的哲學基礎
哲學與教育的關係
一、心靈取向(形上學)
(四) 實驗主義--Dewey
→自然的互動(變化實體論)
1.哲學觀:即透過施與受的互動,形成經驗,藉以啟發個體
理性智慧的歷程。
2.教育觀:著重自我選擇與行為批判,發展理性智慧的歷程。
第四節 教育的哲學基礎
哲學與教育的關係
一、心靈取向(形上學)
(五) 完形學派--Wunde
→整體的領悟
1.哲學觀:心靈是整體領悟的結果。
2.教育觀:統整觀察與學習,建構組織概念。
第四節 教育的哲學基礎
哲學與教育的關係
二、知識取向
(一) 知識的來源
1 理性主義:知識來自理性主觀思考
2 經驗主義:知識是後天學習而來。
知識起源於經驗,用感官感覺與反省
經驗。
第四節 教育的哲學基礎
哲學與教育的關係
二、知識取向
(一) 知識的來源
3 批判主義(=理性主義+經驗主義)
知識來自後天的經驗學習+先天的思考
唐德:知識有先天理性與外在材料
即知識始於經驗,但非所有知識均來自經驗,故
知識是感性+悟性。
第四節 教育的哲學基礎
哲學與教育的關係
二、知識取向
(一) 知識的來源
4 實驗主義
杜威:知識起於經驗的持續重組與改造 。
第四節 教育的哲學基礎
哲學與教育的關係
二、知識取向
(一) 知識的來源
5 邏輯實驗主義
知識需透過分析與驗證
知識被驗證為真時,始能建構成真正的知識
※ 理想的語言:較著重單句
第四節 教育的哲學基礎
哲學與教育的關係
二、知識取向
(一) 知識的來源
6 觀念分析學派
著重概念的分析及科學驗證的方式
※ 較著重概念:關聯性
第四節 教育的哲學基礎
哲學與教育的關係
二、知識取向
(二) 知識結構
1 認知發展論階段:知識是以階段的形態出現。
a 單獨存在:組結構
b 關聯性:組合結構
c 判斷的結果:形式結構
d 推論:認知結構
第四節 教育的哲學基礎
哲學與教育的關係
二、知識取向
(二) 知識結構
2 現象學簡約:現象包涵三個層次
a 描述性的知識:沒有簡約
b 超越性的知識:可釐清
c 建構性的知識:可應用
第四節 教育的哲學基礎
哲學與教育的關係
二、知識取向
(二) 知識結構
3 建構主義系統化
知識的形態就是系統化的知識,在於主體能利的
知覺建構語意亦詮釋的過程。
第四節 教育的哲學基礎
哲學與教育的關係
三、心性取向
(一) 性善說—孟子
未知知性→放心(惻隱、善惡、禮讓、是非) →仁義
禮智行為。
第四節 教育的哲學基礎
哲學與教育的關係
三、心性取向
(二) 性惡說—荀子
已知知性→化性起傷(本能與情慾) →大儒。
第四節 教育的哲學基礎
哲學與教育的關係
三、心性取向
(三) 性善惡說— Plato =善惡並存論
從教育觀點來看,較著重起點
1 柏拉圖
a 理知之靈:純善
b 意志之靈:善惡並存
c 慾望之靈:偏惡
第四節 教育的哲學基礎
哲學與教育的關係
三、心性取向
(三) 性善惡說— Plato =善惡並存論
從教育觀點來看,較著重起點
2 亞里斯多德
理性與非理性同時存在。
第四節 教育的哲學基礎
哲學與教育的關係
三、心性取向
(四) 非善非惡說
荀子:性無善無不善也。
伊拉斯莫士( Erasmus ) :人出生如未定無之蠟。
洛克( Locke ) ︰人心原似白紙。
第四節 教育的哲學基礎
哲學與教育的關係
四、道德取向
(一) 範疇層面
(動態的)
動機
(主內派)
歷程
結果
(主外派)
第四節 教育的哲學基礎
哲學與教育的關係
四、道德取向
(一) 範疇層面
1 主外派-- Bentham
又稱快樂主義派
重結果而輕動機,其目的在趨樂避苦。
第四節 教育的哲學基礎
哲學與教育的關係
四、道德取向
(一) 範疇層面
2 主內派-- 康德
又稱動機學派
先驗規律的能力即實踐理性,發展內心的無上
命令,能為義務而盡義務。
第四節 教育的哲學基礎
哲學與教育的關係
四、道德取向
(二) 歷程層面
1 杜威的階段論
2 皮亞傑的發展論
3 柯伯格的時期論
第四節 教育的哲學基礎
哲學與教育的關係
五、美感取向【美是主、客體和階的狀態】
(一) 觀念論
美來自理想的反映與沈思
附著點轉為自由點。
第四節 教育的哲學基礎
哲學與教育的關係
五、美感取向【美是主、客體和階的狀態】
(二) 實在論
美是歌頌自然之合理性與秩序性
形成自然的沉思。
第四節 教育的哲學基礎
哲學與教育的關係
五、美感取向【美是主、客體和階的狀態】
(三) 實驗主義
美是激動中的寧靜
人生藝術化,藝術人生化。
第四節 教育的哲學基礎
哲學與教育的關係
五、美感取向【美是主、客體和階的狀態】
(四) 存在主義
美是自我超越、設計、選擇的功能表現
美觀真理與自由選擇。
第四節 教育的哲學基礎
教育上的應用
一、以哲學來辨證教育的本質
二、以哲學來規劃教育的目的
三、以哲學來統整教育的內容
第四節 教育的哲學基礎
教育上的應用
四、以哲學來澄清教育的方法
五、力行哲學家的教育實踐
六、加強人文哲理的教育實驗
七、建構合乎潮流的教育理論
第五節 教育的人類學基礎
範圍與方法
一、體質人類學
生物學來探討體質變化
第五節 教育的人類學基礎
範圍與方法
二、文化人類學
(一)文化人類學
1 民族學:研究部落民族的文化史
2 社會人類學:社會行為與文化通則
第五節 教育的人類學基礎
範圍與方法
二、文化人類學
(二)語言人類學
1 描述語言學:結構與功能
2 歷史語言學:形式與進化
3 社會語言學:語言與社會
第五節 教育的人類學基礎
範圍與方法
二、文化人類學
(三)史前考古學
1 民族誌:參考觀察與深度訪談
2 泛文化:區域檔案研究
第五節 教育的人類學基礎
人類學與教育的關係
一、歷史演進
(一)形成期(1920~1954)
重點:思考發展研究、基因遺傳、後天影響、
儒化、漢化。
第五節 教育的人類學基礎
人類學與教育的關係
一、歷史演進
(二)專業制度化時期(1955~1970)
重點:專業研究計劃、人類學課程、研討會。
第五節 教育的人類學基礎
人類學與教育的關係
一、歷史演進
(三)成熟期(1970~)
重點:脈絡研究、泛文化研究、教學系統研究。
第五節 教育的人類學基礎
人類學與教育的關係
二、內涵研究
(一)文化與教育
超有機體:文化為超現實存在
文化實體
(entity)
概念:文化為抽象存在
實在論:真實且具體存在
第五節 教育的人類學基礎
人類學與教育的關係
二、內涵研究
(二)文化變遷與教育
衝擊與適應:勞工分工、區域大小、空間穩定、
宗教信仰。
第五節 教育的人類學基礎
人類學與教育的關係
二、內涵研究
(三)社會結構與教育
分析與統整:組織、階層、身分、地位、角色、
互動。
第五節 教育的人類學基礎
人類學與教育的關係
二、內涵研究
(四)人格與教育
族群的人格:情境規劃、社會化歷程。
第五節 教育的人類學基礎
人類學與教育的關係
二、內涵研究
(五)人性與教育
泛文化觀點:年齡、裝飾、宗教儀式、
性向限制。
第五節 教育的人類學基礎
人類學與教育的關係
三、功能運作
(一)濡化與教育
學習過程中,所發生的意識或無意識的制約作
用,經由此歷程,獲得文化適應能力。
第五節 教育的人類學基礎
人類學與教育的關係
三、功能運作
(二)涵化與教育
不同文化進行互動時,所產生的各種變遷的歷
程。
第五節 教育的人類學基礎
人類學與教育的關係
三、功能運作
(三)生活型態與教育
藉由文化性與生物性的互動,進而深層探索人
類在宇宙的地位,使其趨向完美化。
第五節 教育的人類學基礎
人類學與教育的關係
三、功能運作
(四)研究取向與教育
田野或泛文化研究,以建立多元化與人性化的
教育學。
第五節 教育的人類學基礎
教育上的應用
一、實質拓展寬廣的教育詮釋
二、實施整合型態的教育研究
三、營造團體參與的多元學習
四、全面品質管理的願景共享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