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

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
【课标与考纲要求】
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
貌
 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
点
你知道“商人”名称的
由来吗?
中国人很早就学会经商。商朝人善
于经商,周武王灭商后,商朝遗民
为了维持生计,东奔西跑从事商业
活动,从而形成固定的职业。周人
就称他们为“商人”,这个职业被
称为“商业”,一直沿用到今天。
阅读课本说一说
中国古代商业
如何发展的?
商业的发展
产生了原始商业,特点是以物易物
 原始社会末期:
 商朝: 产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
 西周: “工商食官”(官府垄断)
私商逐渐成为商人主体,黄金、白银开始成为货币
 春秋战国:
 魏晋南北朝: 商业活动萧条,实物交换抬头
 隋唐: 商业活动蓬勃发展(都会、对外交往)
 宋元: 古代商业的发展步入一个新的高峰
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农产
 明清:
品大量进入市场,劳动力成为商品,出现大商帮
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你读过的古代小说、戏曲
等文学作品中,有反映了商人
生活的吗?
看以下四段材料,分别反 映了
延伸: 什么历史现象?
材料一:神农氏作-----目中为市,制天下之民,聚天
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易经》
材料二:燕之涿、蓟,赵之邯郸,魏之温、轵,韩之
荥阳,齐之临淄,楚之宛、陈、郑之阳翟,三川之二
周,富冠海内,皆为天下名都。----《盐铁轮》
材料三: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
攘,皆为利往 ”
材料四: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
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
日夜商贩而北。
------明代《李长卿集》
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的商业历史悠久。
材料二反映了春秋战国兴起了一批著
名的都会。
材料三反映了商业的繁荣和商业在人
们生活中的地位
材料四反映了明朝商业繁荣,区域间
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商人——商业的灵魂
 你认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应该具备哪些
素质?
……
开 开创 向
文
诚
放 拓新 善
化
信
二、从贝壳到银元---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
结合以下图片,说一说中国古代各
朝代的货币形态是如何演变的?
天然贝币
金属贝币
http://www.cbpmc.com.cn/qbjs/rmbjs/bb/gdqb_bb_js.htm
秦半两钱及钱范
唐代开元通宝
交子的下部图案是邸店内交易的场景。
二、从贝壳到银元---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
结合一下图片,说一说中国古代各
朝代的货币形态是如何演变的?
商周以贝为主
春秋战国,货币形态多样化
秦统一币制为半两钱
北宋出现纸币(交子),元
推广
明清白银成为普遍的货币
延伸
材料一、二、三各反映了什么问
题?白银的使用有什么意义?
材料一 凡州郡国土及君主所管辖之地莫不通行,--各人乐用此币,盖大汗国中,商人所到之处,用
此纸币以给赏用,以购商物,以取其货物之售价,
竟以纯金无别。-------《马可波罗游记 》
材料二 1352年之宝泉提举司,掌铸至正通宝铜钱
印造交钞,令民间通用。行之未久,物价腾涌,
价逾十倍。-----《元史》
材料三 今天下自京师达四方,无虑皆用白银,乃
国家经赋,专以收花纹银为主,而银居其极重之
势,一切中外公私咸取给焉------《春明梦语录》
参考如下:
材料一反映了元代前期,纸币空前兴盛
价值稳定,信用较好。
材料二反映了元朝后期,出现滥印纸币,
导致通货膨胀,物价暴涨的现象
材料三反映了明朝以来,白银成为普遍
的货币,商业贸易和政府征税都用白银。
白银使用的意义:白银价格适中而稳定,
它的广泛使用便利了商品贸易,促进了
商业资本的积累
三、坊市与城镇
对比唐代的长安城,结合材料,
想一想,北宋汴京有哪些不同?
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么?
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
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
“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
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盖都人公私营
干,夜深方归也”
“(汴京)金银财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
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
闻见。“------宋《东京梦华录》
不同:
1、坊市界限不复存在
2、宋代商业活动时间和空间不受
限制,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出现了夜市、晓市、草市。
3、商品交易额巨大;出现了供人
民娱乐的场所----瓦子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
宋《清明上河图》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一
些城市,如棉纺织业发达的松
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
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
运转码头汉口等……
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商业市镇兴起
古代城市的变迁
格局
功能
唐代前
市坊分离,唐代市
坊布局整齐划一
主要是政治、
军事功能
北宋后
市坊混乱;出现了夜
市、晓市、瓦子。
城郊农村草市
城市的经济功能
大大增强
明清时期
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
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乡村庙会也日
益兴盛。
趋势:由政治中心向经济中心转变;城市商品经济不
断发展 。
四、丝绸之路与陶瓷之路
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辞别汉武帝图
联系以上几幅图,对比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
 丝绸之路
 陶瓷之路
 城市:
敦煌、楼兰、龟兹、
莎车、疏勒
 城市:
泉州、明州、杭州、
扬州、登州
五、重农抑商
1、产生: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崛起
2、发展:秦汉时期
3、松动:中唐以后
4、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明清时期。
重农抑商
1、产生: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崛起
原因
①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性大等特点,
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相矛盾。
②法家强调抑商的言论随着法家代表人物
的政治活动而被付诸实践。
 2、发展:秦汉时期
(1)秦朝:继续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2)汉朝:
原因:民生凋敝,商人囤积牟利。
表现:
①严格贬低商人地位(不准穿丝绸,不得乘
坐马车)
②对商人征收重税。
③控制物价,盐铁官营等措施,全面控制工
商业。
结果:私营工商业者受到打击
3、松动:中唐以后
原因: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的繁荣。
②唐政府政策的开明
表现:
①朝廷鼓励海外贸易,
②官商分利政策的实行
结果:
商人的地位得到提高。
 4、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明清时期。
1、原因
①明清时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闭关锁国重农
抑商都是落后的思想
②为了维持封建专制统治——根本原因
2、表现
固守农本思想,严格限制商人活动,重征商税,
严厉控制民间对外贸易。
讨
论
通过本课学习,
总结中国古代
商业有何点?
探讨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1.是农耕经济的有益补充,一直处于从属地位。
2.起源很早,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两宋时期突
破时空限制,发展到新水平;阶段特征明显。
3. 商业精神日益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
部分。
4. 受重农抑商政策的束缚,发展道路曲折。
5、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是一种朝贡贸易,其
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