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ppt文件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下载ppt文件

搞好教育科研
的几个重要问题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侯光文
一、合理选取研究方法并
认真操作实施
对教育研究方法的梳理

近年来,在教育科研领域出现了许多话语,令人
眼花缭乱。诸如:
叙事研究,人种学研究方法,民族志研究方法,
田野研究法,案例研究,质的研究,质化研究,
质性研究,行动研究,实验研究,调查研究,测
量研究,定量研究,量的研究,定性研究,等等。
另外还有观察法,访谈法,测量法,,比较法,
内容分析法,文献计量分析法,……。
实际上它们分属于两大类。
(一)对研究方法的基本认识——
教育研究两种范式
认识世界的两种视角
——从两个事例谈起
 古印度一位发明家发明了国际象棋,
国王要奖励他。
 在感性世界里,我们有时宁愿“受
骗”和“难得糊涂”。
教育研究的两种范式
及主要研究方法
 科学主义研究范式
模仿自然科学研究,主要采用量化研究
的方法。

与量的研究有关的:实验研究,调查研究,测量,
有结构观察,定量研究等。
人文主义研究范式
 由人文学科推衍而来,主要采用质的研
究方法。

与质的研究有关的:田野研究(人种学研究方法,
民族志研究方法),叙事研究,案例研究,自然
观察,质化研究,质性研究等。
(二)关于量化研究与
质性研究之简要讨论
两种研究范式之纷争






纷争从未停息。
人文主义的指责:
现代科技文明造成了“非人化境遇”,在技术统治时代,
人的价值、意义面临失落的危机;
教育学是人学,其中关于心灵事实的层面以及部分社会
事实的层面,不适宜用自然事实的“规律”来统摄。
教育学成了一个只有血肉(科学材料)和骨架(逻辑概
念)而没有意识和灵魂的‘植物人’
……






科学范式的研究者回应:
非实证的研究是靠“凭空臆想”、“拍脑袋”
美其名曰“理解”,“不做研究,只是做文
(章)”、“写故事”;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推崇思辨,在“五四”之前
的漫长历史进程中“科学知识和方法”根本登
不上大雅之堂;定性研究在我国有很深的根基
和很强的基因;
内地一些研究者缺乏科学精神和数据分析的知
识和技能,教育研究尚未走出思辨传统。
……
——由于知识背景和研究信念的差别,在教育
研究者界存在着“两种文化”的对立,门户之
见颇深 。
两种研究在
中国内地的现状分析
2001年《教育研究》登载各类文章统计
文章类别
数量 小计
思辨类
定性研究 历史文献类
14
14
调查报告
12
定量研究 实验报告
7
数理分析
3
其它
合计
合计
115
比较研究
研究论文
占比
143
0.866667
165
22
0.133333
39
39
204
注:“其它”为学术访谈、会议综述、书评、课题成果简介等
2001年《教育研究》各类文章统计
1.8%
4.2%
7.3%
8.5%
8.5%
69.7%
思辨类
历史文献类
比较研究
调查报告
实验报告
数理分析
2001年《教育研究》两类文章统计
13.3%
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
86.7%
全面认识两种方法
量化研究的适用范围及特点:

1.宏观研究,大范围的统计调查;
 2.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
 3.人的某些特质(身体、知识技能);
 4. 检验并完善理论假设;
 5.(研究工具和资料收集标准化,可以)较准
确的估计研究信度和效度。
 6.(通过随机抽样可以)得到有代表性的数据
和普适性研究结果。
质性研究的适用范围及特点:
 1.在微观层面上深入细致地描述和分析;
 2.了解事件发展的动态过程;
 3.直接了解当事人看问题的方式和观点;
 4.对研究者不熟悉的现象进行探索研究,
有利于理论创新。
 5. 在自然情境下研究,更富有真实性。
应当持有的观点
各种研究方法都有其合理性和适用范围。
 提倡“科学范式与人文范式相结合”、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

(三)量化研究方法
量化研究常用方法
 具体方法:
实验法
观察法 调查
法 测量法
 基本步骤:建立假设,确定变量;
选择样本;实验干预;用标准化工
具和程序采集数据;数据处理与分
析。
教育实验
教育实验的有关概念
1.教育实验。按照研究目的,控制干扰因素,
操纵决定因素,探求因果关系及发展规律。
2.变量。与实验结果有关、在性质、数量上可
以变化、测量和操纵的因素。
3.自变量。与实验目的有关、独立变化而且引
起其他变量变化的、被操纵的变量。
4.因变量。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与实验目的
直接关联的变量。
5.无关变量。与实验目的无关、并且影响因变
量变化的变量。
例如:教法改革实验







实验设计
(1)单因素设计
前实验设计 对任何无关变量都未控制,但具
备了实验研究最基本的两要素(实验处理和测
量)。
准实验设计 不是随机抽样,但设置了对照组
(为不等组)对部分无关变量进行了控制
真实验设计
(2)多因素设计
研究其主效应和交互作用
二因素设计(2x2)

教法/能力
能力高 能力低
平均
传统教
法
80
76
78
自学
92
66
79
平均
86
71
教法主效应 、能力主效应、交互作用示意图
86
79
78
71
92
80
76
66

教育实验的实施
1.操作自变量
2.控制无关变量
(1)消除法。
(2)平衡法。
(3)化变量为常量。
(4)循环法(ABBA法)。
(5)统计处理。
(6)注意情感因素的干扰。克服来自实验者
和实验对象的干扰,如:霍桑效应、约翰.亨利
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等。
(四)质性研究方法
 研究工具:研究者本人
 研究过程: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获得
解释性理解
 资料收集:在自然情景下
 资料分析:归纳法
 常用方法:田野研究(人种学)


案例研究
叙事研究
(1)人种学(民族志)研究
又称田野研究。
是指通过研究者长期地与研究对象(当地人
生活)在一起,进行现场研究和参与式观察的研
究方法。
对教育来说是指通过现场研究和参与式观察对特定
情况下的教育现象(如课堂) 、过程、制度的科学描
述,从而达到对研究对象的把握和理解。
人种学研究步骤



确定研究问题。
选择研究对象。
进入研究现场。注意建立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关
系,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的整体考察。

收集研究资料。观察、访谈记录,日记、书信、
纪念品、自传等,形成现场文本。


整理分析资料。
撰写研究报告。
(2)案例研究
是对典型教育事件进行描述的基础上,通过
分析、归纳、解释,概括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的
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关键:
 案例选择(真实,典型,完整),
 案例反思(分析案例,概括案例,解释案例)
个案研究基本方法:
 追踪法:
 追因法:
 临床法:
 教育会诊法:
(3)叙事研究
背景:
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教育研究往往在形
成论文后筛掉了教师的“经验”与“问题解决”,
而剩下大同小异形式化的理论。

教师写教育科研论文由于追求教育的“大道理”
演化为一种抄录教育理论文章的“剪贴”活动。
 “教师成为研究者”、“科研兴校” 难落到实
处。
 对于促进教师改进实践来说,与教师引经据典写
“教育论文”相比“教育叙事”更加有效。

理解:

教师叙事研究是教师把遇到的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过程“叙述”出来,表达教师个
人思想、观念、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以促进教师对自己的行动进行反思和改进
教学的研究活动 。

行动研究
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应用研究。
由社会情境(教育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对
所从事的实践活动的理性认识,加深对活动及
其背景的理解,以求解决实际问题改善实际状
态所进行的反思研究。
 行动研究的特点
1.强调实际工作者的参与。
2.研究者与行动者之间的相互尊重。
3.研究的问题源于实践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
行动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1.发现问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2.分析问题。并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
3.拟定计划。包括研究的总体计划和每一个
具体的行动步骤。
4.试行。按计划行动。
5.考察与分析。收集资料(关注变化);分
析资料,归类、编码、写内容摘要和理论笔记。
6.反思与解释。对过程和结果进行描述和判
断,对现象和原因做出分析解释。
(3—6循环)

校本研究——一种行动研究 是指以
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对象、学校研
究为主阵地、教师为主体,以求促进学
校发展、教师专业水平提高为目的的研
究体系。
二、资料(数据)整理与分析
(一)量化研究数据处理与分析
描述统计:
 工作:绘制统计图表,计算平均数、标准
差、相关系数等统计量数。
 工具:Excel表。公式:
平均数:
N
X1  X 2    X N
X 

N
标准差:
S
( X  X )
N
2
X
i 1
N
i
推断统计
 从局部(样本)数据信息推论全局(总
体)情况的方法。
 作用:排除抽样误差。

应用:判断差异是否具有统计意义。

常用方法:Z检验(大样本)、t检验、
χ2检验、方差分析等。
 工具: SPSS软件、Excel表。
Z检验(大样本)

1.单样本均值的Z检验公式:
Z
X 

n
 X- 为样本平均数,μ为总体平均数,分母为平
均数的标准误,σ为总体均值,n为样本容量
 这是的公式。
 单样本均值的假设检验举例:


例 某校进行语文教法改革实验,实验班50人,
在学年末的统一考试中平均分为78.5分,全年级
平均分为75分,标准差为9.3分,实验班的平均
分与全年级平均分有无显著性差异?
Z
X 

n
=
78.5  75
 2.66
9.3
50
决断规则:
Z ≤ 1.96,P ≥ 0.05,差异不显著。
Z >1.96,P <0.05,差异显著。
Z >2.58,P <0.01,差异非常显著。
 结论:Z=2.66, P <0.01,差异非常显著。

接受域

拒
绝
域
临界值
双样本均值之差的Z检验
 方法一:用公式
例:某校进行语文教改实验,以随
机抽样方式组成实验班和对照班,
实验结束时,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测
验成绩如下:
实验班 N1  52, X 1  83, S1  9
对照班 N 2  54, X 2  78, S2  11
 能否说两个班的平均分有显著差异?
Z
( X 1  X 2 )  ( 1   2 )
S12
N1

S22
N2

(83  78)  0
92
52

112
54
 2.565

因为1.96<Z<2.58,所以 P<0.05,差异显著。

方法二:用Excel表或SPSS。
t检验
对于正态分布的小样本总体方差未知(对于双样
本还要求总体方差相等(齐性)),应该用t检
验。
 单样本:
X 

t
S/ N
 查自由度为df=N1+-1的t分布表。
 双样本:
( X 1  X 2 )  ( 1   2 )



t
( N1  1) S12  ( N 2  1) S 22

N1  N 2  2
查自由度为df=N1+N2-2的t分布表。
N1  N 2
N1 N 2
(二)质性研究资料的整理分析
确定重点词语:从资料的意义内容或语言
单位入手确定“思考单位”。如“表扬”、
“焦虑”、“老师未回答学生的问题”。
 建立编码。对思考单位赋予码号,如1=
“学习成绩”、2=学习态度,也可以用词首
字母代表。重要词语做上标记,码号记在
旁边。质的研究资料整理分析计算机软件:
TAP(Test Analysis Package)。

对资料进行归类,作类属分析:按照编码系统将
相同或相近的资料合并,将相异的资料区别开来,
找到资料之间的联系,确定码号类属。具体操作:
比较、识别关系(因果、时间前后、语义、逻辑、
包含、下属等)、确定“核心类属”和“下属类
属”,如教育研究方法等。

深入分析:将资料进一步浓缩,找到资料内容
中的主题(或故事线),在它们之间建立起必要
的关系,为研究作初步结论。

三、做好结题工作
结题:
整理研究成果,
撰写研究报告,
专家鉴定,
深化研究总结推广。
(一)量化研究报告
的撰写
先看两篇量化研究报告
 例1
中学生学习动机发展研究(一
般量化研究)
 例2 “合作学习”中小学生非认知
因素培养的实验报告
量化研究报告的结构与要求








标题
《……研究报告》
报告内容的高度概括,要求明确、简洁,既能准确反映
所研究问题,又便于进行文献检索。

摘要
又称内容提要,这是研究报告内容的概括和总结,要求
简明扼要,概括准确,一般在300字左右。

关键词
研究报告中关键性内容的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词语,选用
3-5个。

正文
 1.问题的提出

又称前言、引言、序言。包括:
 问题提出的背景。
 主要研究内容。
 研究目的意义。
 文献综述。
 研究假设。

 2.研究方法
 说明研究的具体方法。
 被试情况。
 研究工具和材料。
 研究设计与程序。
 数据分析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信息处理的结果。
 对结果分析、解释。
结果的意义;
分析变量间的关系;
导致结果的可能原因。
 依据结果进行综合、推论。
将自己的研究结果与他人研究结果进行对比,
推出更有新意的结论。

4.讨论
 建立和验证理论。
 讨论研究的理论意义。
 指出研究结果的应用价值。
 提出进一步应研究的问题。
 5.结论
 概括研究的全部结果。
 要求简明、准确、客观、全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二)质性研究报告的撰写
 题目:
“……案例研究”,
“……叙事研究”,
或直接称为“……研究报告”。
质性研究报告的撰写
特点:
 1.结构没有严格要求。
 2.撰写语气:主观的、参与者的、个人化的语
气描述。(量化研究是以旁观者的语气,客观、
刻板。)
 3.表述:可以是一种自然的研究过程的记述。
(量化研究报告按照比较规范的格式表述)
 4.主张“写下并分享研究的故事”。

人种学研究实例:
例1:王小刚为什么不上学了
 例2:《教师言语行为的课堂透视:一项质的研
究》(选自《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
 提纲:
 前言
 规范情境的唤起(仪式的排演……)
 知识叙述的场域(语体的切换……)
 情感表达的意蕴(幻变的角色……)
 结论

案例研究报告撰写
 结构:
一般由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分析三个
部分组成。
 (具体表现形式如:
 “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分析”
 “案例过程——案例反思”
 “事例——问题——分析”
 “主题与背景——情景描述——问题讨论——诠
释与研究”等 。)

案例研究报告举例:

《一个问题学生的研究》
《一个问题学生的研究》
个案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一、问题行为简述
(一)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观察
(二)被试母亲观察
(三)与被试个别谈话发现的情况:
(其他关系密切的人的观察:父亲、同学、朋友)
二、资料收集
(一)个案生活背景
1.家庭关系:父亲、母亲、被试、弟弟
2.家庭经济情况:
3.父母教育态度:
4.兴趣特长
5.生活简史
(二)社交生活(与老师、同学等)
(三)各项测试结果
1.智力测验结果: 2.学业成绩: 3.个性测验结果:
三、个案分析
(一)幼年生活:
(二)家庭生活:1.父母的情形: 2.与家人相处生活情形:
(三)学校生活:
四、个案指导设计
(一)了解被试情况。(二)以个别谈话方式,建立良好关系。
(三)家访。(四)与班主任及任课教师交流辅导意见。
五、指导成果
(一)被试个人方面(对父母、金钱、学习、自信心等)
(二)家庭方面(改善家庭教育方法、与家人的关系等)
六、结论(针对被试状况以及今后教育建议作结论)
1.——3.
叙事研究举例
一位优秀女教师特质的叙事研究
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论述性(思辨)
研究论文的撰写
题目:如“论……”,“试论……”,“……刍
议”,“关于……的思考”。
 逻辑顺序:绪论——本论——结论。
 绪论(序言、引言、前言)。说明写作目的意义;
阐明研究的背景和动机;提出研究的问题。
 本论。论文的主体部分,包括论点、论据、论证。
 结论。围绕本论所作的结语。
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