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康 - 教务处首页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赵康 - 教务处首页

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汇报人:西安理工大学教务处
赵康
汇报内容分成五个部分:
1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背景
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内涵
3
对当前工程教育的重新审视
4
我校卓越计划的实践与探索
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背景
1. 21世纪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传统产业面临优化升级,工程师
正处于换代和升级的转折时期。
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背景
1. 21世纪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传统产业面临不断优
化升级,工程师正处于换代和升级的转折时期。
2. 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工程人才必须要能够适
应和支撑未来产业的发展;新世纪人类面临许多
严峻的工程问题,如能源、资源、环境等,在工
程教育中,方法、能力、素质、创新就显得尤为
重要。
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背景
3.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我
国还将继续保持较大的工程建设规模的发展态势,许多重大
工程项目将从跟跑走向领跑,这必将依靠大量的工程科技人
才水平的提升。
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背景
3.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我
国还将继续保持较大的工程建设规模的发展态势,许多重大
工程项目将从跟跑走向领跑,这必将依靠大量的高水平的工
程科技人。
4. 21世纪和20世纪相比,21世纪“技”的特征将更加明显。-杨振宁
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内涵
目
标
必要
性
内涵
任
务
保
障
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内涵
必要性
目标
任务
保障
在教育部高教司张大良司长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一文中明确指出:卓越计划是
•
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
•
•
建设创新型国家, 提升工程科技队伍的创新能力的需要
途
任
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实现走出去战略的需要
径
务
•
推动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需要
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内涵
必要性 宗
旨
目标
任务
保障
“一文”中指出实施卓越计划的目标是
•
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
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
争力和综合国力。
•
途
以实施该计划为突破口,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我国
任
径
务
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高等工程
教育体系,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
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内涵
宗旨
必要性 宗
旨
目标
目
任务
标
保障
“一文”中指出卓越计划的实施有五项重要任务,具体
是:
•
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
•
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任
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教师队伍
务
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
•
制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人才培养标准
•
途
径
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内涵
必要性 宗
旨
目标
目
任务
标
保障
“一文”中指出卓越计划的顺利实施,还需有措施保障:
•
建立多部门联合实施的组织领导体系
•
设立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
改革工程教育教师职务聘任、考核与培训制度
途
任
制定鼓励高校和企业参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
径
务
•
三、对当前工程教育的重新审视
人才培养目标
师资队伍
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实践教学
三、对当前工程教育的重新审视
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培养定位趋同,培养特
色不鲜明,还未形成科学、完善的工程
师资队伍
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体系和机制。
三、对当前工程教育的重新审视
教师队伍普遍缺乏工程应用实际经
人才培养目标
历,工科大学教师中,80%到90%都是高
师资队伍
学历出身却没有产业界经验。----工程
课程体系
教育改革研讨会
大学里教授的一些知识完全跟不上技
教学内容
术的发展。---麦可思HR信息管理咨询公
教学方式
司总裁王伯庆
实践教学
三、对当前工程教育的重新审视
课程体系对培养目标支撑力不强,与
人才培养目标
师资队伍
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
我国产业发展和结构的调整不相适应。
---韩九强教授
课程体系与知识体系带有浓厚的“理
论的应用、应用的理论”色彩,工程应用
特点不明显。---吴澄院士
专业教育太少。中国社科及其他课程
远多于德国,而专业技术课程在德国占了
教学方式
实践教学
总课时的43%,在中国只占15%。(土木工
程专业为例)---韩立强教授
三、对当前工程教育的重新审视
课程目标单一(课程目标仍注重的是以
人才培养目标
知识学习、知识掌握为目标,忽视了能力
和素质的培养);
师资队伍
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实践教学
缺乏针对工程应用及创新能力培养的内
容设计;
缺乏对课程学习效果考核的研究(考
核方法单一,注重成绩,忽视了成效);
工程课程教学内容与实际联系不紧密
(以求解、求证为主进行教学,缺乏以解
决实际生产问题为目的的教学);
三、对当前工程教育的重新审视
人才培养目标
师资队伍
教学方式不灵活,学生主体地位没
课程体系
能充分体现,自主学习量偏小。(表现
教学内容
在:基本以课堂灌输式教学为主,缺乏
研究型、讨论型、项目型等互动的教学
教学方式
实践教学
方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得以调动
和发挥)
三、对当前工程教育的重新审视
人才培养目标
师资队伍
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实践环节的目的、目标不明确
生产实习流于形式(参与性低,参观性强;
动手少、观摩多)
长期按照先学理论知识,然后应用到工
实践教学
程科技的方式 ,导致重理论、轻实践
三、对当前工程教育的重新审视
•据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的统计:
我国工科大学毕业生只有10%可以
人才培养目标
达到跨国公司的用人标准。
•一方面企业招聘不到高质量的工
师资队伍
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
六
个
方
面
导致
程技术人才,一方面大量的工程
专业的毕业生存在就业困难;
•德国的吕贝克应用科技大学副校
长Joachim Litz “谈到:我们德
教学方式
实践教学
国的企业很愿意到中国来投资,
但就有一个头疼的问题,必须要
从头开始培训新员工。
三、对当前工程教育的重新审视
人才培养目标
师资队伍
用昨天的方法来从事今天的教学是
对孩子们明天的剥夺!---杜威教授
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
工程教育改革刻不容缓!
教学方式
实践教学
工
四、西安理工大学卓越计划的实践情况
1.专业及学生人数
•2010年进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水利水电工程
造及其自动化
印刷工程
机械制
自动化
•2011年新进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材料科学与工程。
每个专业30名学生(2010年指定或选拔,2011年高考招生直
接录取)
五、西安理工大学卓越计划的实践情况
2. 搭建校企深度合作平台,实施校企联合培养。
任务:
共同研究制定培养方案、培养标准、课程体系、
课程内容,共同联合实施培养过程
共同进行师资建设和组织
共同建立工程教育实践中心
五、西安理工大学卓越计划的实践情况
途径:
 以科研项目合作为突破点,拓展人才培养校企合作领域
 发挥校企各自优势,以人员培训和人才培养合作为目标,
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 发挥与行业企业联系紧密的优势
五、西安理工大学卓越计划的实践情况
部分实践基地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雅昌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
公司、中国水电四局、黄河中上游水电开发集团
公司、西北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企业基地
五、西安理工大学卓越计划的实践情况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任务:
 提升师资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水平
 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
五、西安理工大学卓越计划的实践情况
途径
 采取特殊政策从企业引进和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
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实验教师)
 在实施中青年教师赴国家大中型企业锻炼计划的基础上,
对于进入卓越计划的专业,教师定期(每两年一次)到企
业进行学习和实践3个月
 在实施中青年教师进赴国外大学学习进修计划的基础上,
增加进入卓越计划的专业教师到国外大学和国外企业学习
进修的名额
 继续实施青年教师担任实验教师的工作
五、西安理工大学卓越计划的实践情况
 完善教师评聘与考核条例,对工程型专业侧重工程项目设
计、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五、西安理工大学卓越计划的实践情况
4.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任务:
 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 探索将理论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开展教学活动的规律
 探索以注重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
力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五、西安理工大学卓越计划的实践情况
4.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途径:
 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实行2+0.5+1+0.5等多种培养方式
 整合课程,压缩理论课时,增加实践学时。
 在校内和企业完成工程认知、生产实习、部分专业课程及课程
设计等环节;最后在企业进行以工程开发和综合应用为主的毕
业设计。
 在教学中倡导教师引导、以学生为主体,鼓励“互动式、启发
式、研究式”教学方法。完善学生考核方式方法。
(课程责任教授制度,实验和课程设计的项目教学,小班上课)
五、西安理工大学卓越计划的实践情况
五、西安理工大学卓越计划的实践情况
5.扩大工程教育开放程度,提高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
 有步骤地实施专业认证,按照国际
通用的人才标准进行人才培养
 与国外院校开展2+2、1+2+1的国际
合作。印刷工程专业已经成功开展
国际工教育合作,学生可以到国外
企业进行累计一年时间的企业锻炼
 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教材、
课程、讲座等)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是深化工程
教育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在实施的过程中会有许
多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勇于创新、
不断总结。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
欢迎批评指正!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