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035485-01

电梯结构原理
电梯是垂直运行的电梯(通常也简称为电梯)、
倾斜方向运行的自动扶梯、倾斜或水平方向运行
的自动人行道的总称。有了电梯,摩天大楼才得
以崛起,现代城市才得以长高。据估计,截至
2002年,全球在用电梯约635万台,其中垂直电梯
约610万台,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约25万台。电
梯已成为人类现代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人员运输工
具。人们对电梯安全性、高效性、舒适性的不断
追求推动了电梯技术的进步。
第一部分:电梯的结构原理
第二部分:自动扶梯的结构原理
第一部分:电梯的结构原理
一、电梯的基本概念
二、电梯的基本结构
三、其它
一、电梯的基本概念




电
梯
行
业
标
准
及
法
规
目
前
国
内
电
梯
发
展
现
状
电
梯
的
发
展
电
梯
的
定
义
•电梯的定义

电梯的定义:电力拖动、具有乘客或载货 轿厢、运
行于垂直或于垂直方向倾斜不大于15°的两侧刚性导轨,
运送乘客和(或)货物的固定设备。
动力-电力
固定设备(特种设备)
容器-轿厢
用途-运载乘客、货物
固定路线-刚性轨道
•电梯的发展现状








最早的电梯-1852年,德国柏林
带安全装置的电梯-1854年,OTIS先生在纽约展示第一部
带防止坠落装置的电梯
第一台载人电梯-1857年
第一台蜗轮蜗杆减速电梯-1889年,OTIS公司(鼓轮式)
第一台曳引式电梯-1903年,OTIS公司
我国最早使用电梯-1907年,今上海和平饭店(6层站,
OTIS公司提供)
电力拖动:单速 双速 无极调压调速(交流或直流) 交
流变频调压调速(VVVF)
控制系统:继电器 PLC
微机
群控
智能化
otis

1854年,在纽约水晶宫展览会上,奥的斯先
生公开展示了他的安全升降机。他站在载
有木箱、大桶和其它货物的升降机平台上,
当平台升至大家都能看到的高度后,他命
令砍断绳缆,制动爪立即伸入平台两侧的
锯齿状的铁条内,平台安全地停在原地,
纹丝不动。此举迎来了观众热烈的掌声,
奥的斯先生不断地向观众鞠着躬说道:一
切平安,先生们,一切平安。
电梯的发展

很久之前,人们就使用一些原始的升降工具运送
人和货物。公元前1 100年前后,我国古人发明了
辘轳,它采用卷筒的回转运动完成升降动作,因
而增加了提升物品的高度。公元前236年,希腊数
学家Archimedes设计制作了由绞车和滑轮组构成的
起重装置。这些升降工具的驱动力一般是人力或
畜力。19世纪初,在欧美开始用蒸汽机作为升降
工具的动力。1845年,威廉汤姆逊研制出1台液压
驱动的升降机,其液压驱动的介质是水。尽管升
降工具被一代代富有革新精神的工程师们进行不
断改进,然而被工业界普遍认可的升降机仍未出
现,直到1852年世界第1台安全升降机诞生。
•目前国内电梯发展现状
在用电梯:2002年统计约34.6万多台
 增长率:5万~6万台/年
 几个阶段:
1900~1949年:销售进口电梯,1100多台;
1949~1979年:独立研制,约1万台;
1979~现在:建立三资企业,约40万台;
2002年:年产量首次突破6万台。

目前国内电梯发展现状

据统计,我国在用电梯34.6多万台,每年还以约5万~6万
台的速度增长。电梯服务中国已有100 多年历史,而我国
在用电梯数量的快速增长却发生在改革开放以后,目前我
国电梯技术水平已与世界同步。
100多年来,中国电梯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
段 :①对进口电梯的销售、安装、维保阶段(1900~1949
年),这一阶段我国电梯拥有量仅约1 100多台;②独立自
主,艰苦研制、生产阶段(1950~1979年),这一阶段我
国共生产、安装电梯约1万台;③建立三资企业,行业快
速发展阶段(自1980年至今),这一阶段我国共生产、安
装电梯约40万台。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新装电梯
市场和最大的电梯生产国。
国际最新应用技术:

1、全数字识别乘客技术(所有乘客进入电梯前进行识别,其中包括眼球识别、指纹识
别)
2、数字智能型安全控制技术(通过乘客识别系统或者IC卡以及数码监控设备,拒绝外
来人员进入)
3、第四代无机房电梯技术(主机必须与导轨和轿厢分离,完全没有共振共鸣,速度可
以达到2.0M/S以上,最高可以使用在30层以上)
4、双向安全保护技术(双向安全钳、双向限速器,在欧洲必须使用,中国正在被普遍
使用)
5、快速安装技术(改边过去的电梯安装方法,能够快速组装)
6、节能技术(采用节能技术,使电梯更节约能源)
7、数字监控技术(完全采用计算机进行电梯监控与控制)
8、无线远程控制及报警装置(当电梯产生故障时,电梯可以通过无线装置给手机发送
故障信息,并通过手机发送信号对电梯进行简单控制。)

迅达公司Miconic10目的楼层厅站登记系统
该系统操纵盘设置在各层站候梯厅,操纵盘号码对应各楼层号码。
乘客只需在呼梯时登记目的楼层号码,就会知道应该去乘梯组中哪台
电梯,从而提前去厅门等候。待乘客进入轿厢后不再需要选层,轿厢
会在目的楼层停梯。由于该系统的操作便利性及结合强大的计算机群
控技术使得候梯和乘梯时间缩减。该系统的关键是处理好新召唤的候
梯时间对原先已安排好的那些召唤服务时间的延误问题。
双层轿厢的电梯
该电梯有2层轿厢,一层在另一层之上,同时运行。乘客进入大
楼1楼门厅,如果去单数楼层就进下面一层轿厢;如果去双数楼层则
先乘1楼和2楼之间的自动扶梯,到达2楼后进入上面一层轿厢。下楼
离开时可乘坐任一轿厢,而位于上层轿厢的乘客需停在2楼,然后乘
自动扶梯去1楼离开大楼。双层轿厢电梯增加了额定容量,节省了井
道空间,提高了输送能力,特别适合超高层建筑往返空中大厅的高速
直驶电梯。双层轿厢电梯要求相邻的层高相等,且存在上下层乘客出
入轿厢所需时间取最大值的问题。


奥的斯公司Odyssey集垂直运输与水平运输的复合运输系统
该系统采用直线电机驱动,在一个井道内设置多台轿厢。轿厢在
计算机导航系统控制下,可以在轨道网络内交换各自运行路线。该系
统节省了井道占用的空间,解决了超高层建筑电梯钢丝绳和电缆重量
太大的问题,尤其适合于具有同一底楼的多塔形高层建筑群中前往空
中大厅的穿梭直驶电梯。
彩色大屏幕液晶楼层显示器
这类显示器可以以高分辨率的彩色平面或三维图像显示电梯的楼
层信息(如位置、运行方向),还可以显示实时的载荷、故障状态等。
通过控制中心的设置还可以显示日期、时间、问候语、楼层指南、广
告等,甚至还可以与远程计算机和寻呼系统联接发布天气预报、新闻
等。有的显示器又增加了触摸查询功能。该装置缓解了陌生乘客在轿
厢内面对面对视时的尴尬、无趣的局面,降低了乘客乘梯时心理等待
焦虑感。
电梯行业主体标准
GB7588-2003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 GB/T10058—1997电梯技术条件
 GBT10059-1997电梯试验方法
 GB10060-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
 JG5017-1996液压电梯
 GB50182-9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梯电气装置施工
及验收规范
 GB50310-2002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GB/T7024-1997 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
语

二、电梯基本结构


电梯主参数及分类
电梯结构组成
•电梯基本参数
电梯基本参数
序号
名称
1 额定载重量
2 额定速度
常见
400~3000kg
0.5;1.0;1.6;2.5m/s
3
开门形式及尺寸 中分双扇门;旁开双扇门
4
用途
乘客、载货、客货电梯
5
控制方式
按钮、集选、并联、群控
电梯分类
分类原则
按用途
分类
乘客电梯、载货电梯、客货(两用)电梯、病床电梯、住
宅电梯、杂物电梯、船用电梯、观光电梯、车辆电梯、其
它专门用途电梯(冷库电梯、防爆电梯、矿井电梯、建筑
工程电梯)
按额定速度
超高速电梯(3~10m/s)、高速电梯(>2~3m/s)、
快速电梯(1~2m/s)、低速电梯(≤1.0m/s)
按拖动方式
按控制方式
直流电梯、交流电梯、液压电梯
按钮控制、信号控制、集选控制、并联控制、群控、微机
控制
电梯规格和型号:一般包括用途、额定载重量、额定速度、
拖动方式、控制方式、门的型式、轿厢尺寸等信息。
电梯基本结构
◇◇◇

八个系统
八个系统
◇◇
两个基本要求
•安全可靠-安全性和可靠性
曳引系统-井道和机房
•曳引系统-井道和机房
•方便舒适-舒适感
2.
导向系统-井道和机房
•导向系统-井道和机房
(速度和 振动)
3.
轿厢-井道
•轿厢-井道
4.
门系统-井道
•门系统-井道
5.
重量平衡系统-井道
◇
•重量平衡系统-井道
6.
电力拖动系统
•电力拖动系统
电梯依附的建筑物
7.
电气控制系统
•电气控制系统
•机房
8.
安全保护系统
•安全保护系统
•井道
1.
•电梯依附的建筑物-机房和井道
电梯的工作条件
★海拔高度
★机房内空气温度
★运行地点的相对湿度和平均温度
★供电电压
★环境不含腐蚀性和易燃性气体及导电性尘埃

•电梯依附建筑物-机房




机房结构和尺寸-考虑控制柜、曳引机、
限速器安装和通道
机房通风和照明
机房防护要求
机房受力要求-机房地板受力
-机房承重梁处集中受力
-机房吊钩受力
•电梯依附的建筑物-井道






井道材料及结构-整体钢筋混凝土、钢筋
混凝土 圈梁+砖、钢结构
井道尺寸-适应相应载重量的轿厢尺寸
顶层高度和轿厢顶部间隙
底坑深度
通风和照明
井道承受载荷-导轨撑架传递
井道壁
-安全钳或缓冲器动作传递 底坑
-无机房电梯井道受载有特别要求
井道顶部空间和底坑的尺寸要求














1.井道顶部空间,当对重完全压实在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轿厢导轨长度应能提供≥0.1+0.035V2(m)的进一步制导行程。
(2)井道顶部最底部件与轿顶站人空间底平面的垂直距离≥1.0+0.035 V2(m)。
(3)井道顶部最底部件与固定在轿厢顶上的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距离
≥0.3+0.035V2(m)
井道顶部最底部件与导靴或滚轮,钢丝绳附件和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
之间的距离≥0.1+0.035V2(m)
同时,轿厢上方应有一个足够的空间,能放进一个不小于0.5米×0.6米×0.8米的距形体。
2.当轿厢完全压实在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
(1)对重轨导长度应能提供一个≥0.1+0.035V2(m)的进一步制导行程。
当电梯减速度能被监控时,这个数值可以减小:
V<4m/s时,可减少原数值的1/2
V>4m/s时,可减少原数值的2/3
无论哪种情况,0.035V2的值,均不得小于0.25米。
(2)底坑内应有能放进一个不小于0.5米×0.6米×1.0米的距形体。
(3)底坑的底部与轿厢最低部分间的净空距离应不小于0.5米。该底部与导靴或滚轮、
安全钳楔块、护脚板或垂直滑动门的部件间的净距离不超过0.1米。
•电梯运行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
电梯运行基本要求-安全可靠、方便舒适
 电梯运行曲线
 电梯运行优劣评价指标
★速度特性
★噪音
★平层精度
★可靠性
★安全性

曳引系统及平衡系统-曳引系统构件
曳引系统组成-曳引机输出传递动力,通
过曳引绳驱动轿厢和对重
主要构件:曳引机
曳引钢丝绳
导向轮、反绳轮
绳头组合

•曳引系统及平衡系统-曳引力
曳引系数-efα
 曳引力计算-T1/T2(2003版标准附录M)
T1/T2≤ efα-用于轿厢装载和紧急情况
T1/T2≥ efα-用于轿厢滞留工况
 影响曳引力因素:绳槽形状
包角
润滑情况
 曳引传动方式:常见1:1,2:1,通力在广州新机场有
4:1货梯

•曳引系统及平衡系统-曳引传动形式
即曳引钢丝绳的绕绳方式-考虑
★曳引力
★额定载重量
★额定速度
 曳引传动方式:1:1;2:1(通力有 4:1)
 尽量避免钢丝绳的反向弯曲

曳引传动方式






曳引钢丝绳的绕法
(1)
1∶1绕法 轿厢的升降速度与钢丝绳线速度一样。
钢丝绳所受力等于所悬挂重量的总和。
(2)
2∶1绕法 轿厢的升降速度是钢丝绳线速度的一半。
钢丝绳所受力等于所悬挂重量总和的一半。
2.曳引钢丝绳的绕式
(1)全绕式 每根钢丝绳在曳引轮上绕过二次,需要两个
对应的绳槽。
(2)半绕式 每根钢丝绳在曳引轮上只绕一次,只需一个
对应绳槽。半绕式电梯,曳引钢丝绳在曳引轮上最大包角
为180°,一般不小于150°。
曳引系统及平衡系统-曳引机



有齿轮曳引机-蜗轮蜗杆、斜齿轮、行星齿轮
无齿轮曳引机
曳引机组成-一般有:
电动机
制动器
减速箱
曳引轮
手动盘车装置
曳引系统及平衡系统-曳引机制动器
应该是机电式制动器,必须是常闭式
 制动器制动力矩:125%额定载荷下行失电使轿厢以不大
于gn的平均减速度可靠制停
 不允许用带式制动器
 蜗轮蜗感曳引机常见制动器:电磁制动器
 《电梯检验规程》对制动器强调规定:
★制动器机械部件分两组装设(铁心视为机械部件,线圈不
是)
★有两个独立的电气装置切断制动器电流
★必须有一个符合要求的电气安全装置在盘车操作前动作。
(有些厂家用光电开关,盘车手轮一旦移位就动作)

电梯的紧急操作装置

紧急操作装置有两种,一种是针对曳引式
有减速器的电梯或者移动装有额定载重量
的轿厢所需的操作力不大于400N时,采用
的人工手动紧急操作装置,即盘车手轮与
制动器扳手;另一种是针对无减速器的电
梯或者移动装有额定载重量的轿厢所需的
操作力大于400N时,采用的紧急电动运行
的电气操作装置。
GB7588-2003中第1 2.5.1.1条电
气安全装置

GB7588-2003中第1 2.5.1.1条对于可拆卸的盘车手轮比
GB7588-1 995还增加了内容:·一个符合14.1.2规定的电
气安全装置最迟应在盘车手轮装上电磁驱动主机时被动
作”。此电气安全装置在GB7588-2003标准附录A<电气安
全装置一览表》中被称之为·检查可拆卸盘车手轮的位置”
的装置。我国在用电梯还没有此装置,按照GB7588-2003
中上述条款的要求,新的电梯产品就必须装设该电气安全
装置了,这个装置的作用是防止在盘车过程中驱动主机起
动伤害盘车人。以前曾发生过因忘记关闭电源开关进行人
工盘车, 电梯突然起动致使盘车人受伤的事故,因此电
梯安装此电气安全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何装设”检查可拆卸盘车手轮位
置”的电气安全装置



1.装一个与轴安全罩相联动的电气安全开关,这个开关就
是“检查可拆卸盘车手轮位置”的安全装置。曳引系统正
常工作时,装在轴安全罩上的电气安全开关处于一种稳态,
当装盘车手轮时,须先将轴安全罩拆下,这时电气安全开
关由原来的稳态变成另一种稳态,曳引系统不能工作,从
而达到在断开驱动主机状态下进行盘车的目的。
2. 是在曳引电动机端盖上,装设一只电气安全开关,正
常状态下该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接通电路。当装上盘车手轮
验证位置开关,触点必须始终处于可靠断开的状态。
3.有些厂家用光电开关等,盘车手轮一旦移位就动作
曳引系统及平衡系统-对重与补偿装置





补偿装置:减少由钢丝绳和随行电缆长度
变化引起的曳引轮两侧的张力差
补偿装置种类:单位重量和根数由钢丝绳确定。
提升高度H:≥30米:需配置补偿装置
30m≤H<70m:补偿链
70m≤H≤140m:补偿缆
H≥140m:补偿绳(带张紧装置)
电梯额定速度超过2.5m/s时,应使用带张紧轮的补偿绳。
张紧轮的节圆直径与补偿绳的公称直径之比应不小于30。
电梯额定速度超过3.5m/s时,应增设一个防跳装置。
对重重量:W=P+KQ
P:轿厢自重,Q:额定载重量
K:平衡系数 Wd:随行电缆重量
平衡系数:K=0.4~0.5
电梯的基本机械结构-轿厢




轿厢组成:轿厢架、轿厢体
轿厢架:上梁、立柱、底梁、斜拉条
轿厢体:轿底、轿壁、轿顶
轿厢空间:轿厢有效面积应符合标准要求
轿厢入口和内部净高度≥2m
额定载重量和最大有效面积关系
乘客人数与最小有限面积关系
轿厢-有效面积

GB7588-2003对电梯轿厢有效面积和额定载
重量有明确的规定

轿厢有效面积计算:指轿门关闭后轿厢内
尺寸的投影面积(不计扶手,考虑轿门口
处面积)

因为要计轿门口处面积,有的厂家大开门
双开门电梯面积超标容易超标,厂家很多
厂家采取在轿厢两侧加防护壁措施减少轿
厢面积通过检验的。
轿厢-汽车电梯有效面积


GB7588-2003中第8.2.2规定汽车电梯额定载
重量按单位有效面积≥200kg/m2
这里关键是:如何理解非商业用汽车电梯
“非商业用汽车电梯”中的“非商业用”
修饰限制的是“汽车”而非“电梯”,因
此可以理解“非商业用汽车电梯是指轿厢
尺寸适于运载私人汽车的电梯”。
汽车电梯有效面积
以奔驰SL600为例:
其长×宽×高=4498×1811×1303(mm),
自重为2026kg,

所需轿厢内净尺寸为:长×宽×高=
5100×2300×1800(mm),
有效面积为11.73m2
汽车电梯有效面积
如按GB7588-2003中8.2.1的要求:
则此面积轿厢的额定载重量=6706kg

如果按此载重量要求进行设计配套,必然会
严重浪费资源;
 如果按GB7588-2003的8.2.3要求:
则该面积轿厢的额定载重量=2346(kg)
一般小轿车的自重小于2500kg,显然已经满
足了一般私人汽车的重量要求。
汽车电梯有效面积

从另一方面考虑:同类型的车辆(如普通桑塔纳
轿车)既可以用来作为家用轿车又可以作为商业
用车(出租车),如果因此使用电梯时就有不同
的标准,这显然是不合理的;而且标准中也没有
给出与“非商业用汽车电梯”相对的其他汽车电
梯的定义和规定。

根据目前市场使用情况,可以认为“非商
业用汽车电梯”可以定义为“轿厢尺寸适
于运载自重在一定范围的小轿车的电梯”。
有效面积超标的载货电梯

《GB7588-2003标准》对有效面积超标的载货电梯
有严格的限制:(第8.2.2条)
★机械结构强度和刚度按面积达到的实际载重量
(当量载重量)设计
★有超载装置
★安全钳、缓冲器容量按当量载重量设计
★专职司机
★特定货物装满轿厢不超过额定载重量
★还要考虑搬运装置的质量
轿厢-称重装置
称重装置:向控制系统输出轿厢载荷信号
 称重装置分类:
★按安装位置:轿底承重、上梁称重、机房称重
★按电子元件:微动开关、差动变压器、压力传感器
★弹性元件:橡胶、弹簧

轿厢-安全窗



标准要求安全窗:应能够在轿内打开。
有些电梯公司安全窗不能在轿内打开,不
符合要求。因此经常被要求封掉这样的安
全窗。
实际从安全窗救援既困难又不安全,且制
作工艺复杂,工时多,只有在电梯安装调
试时对工程人员稍为方便一点,2003版新标
准允许不设安全窗。目前很多厂家取消了
安全窗设计。
轿厢-轿顶防护栏


1.
2.
3.
GB7588-1995没有要求
GB7588-2003有详细要求
轿顶侧边缘与井道壁有0.3m的水平距离时必
须配置
高度有要求1.10m(检测规程为1.05m)
结构尺寸:下面有100mm的护脚板;中间有
护栏;离轿顶的最大边缘0.15m之内
轿厢-轿顶防护栏
轿顶防护栏范围:
电梯机械结构-电梯门系统


门系统:轿门和层门
门的形式:滑动门和旋转门;自动门和手动门
水平滑动门(中分门、旁开门)
滑动门 垂直滑动门
旋转门


门的组成:门扇+门滑轮+门导轨+门地坎
门的启闭与传动机构:开门机
门系统-开门机
开门机分类:
★变频门机-一般变频电机+同步齿形带传动。
★机械门机-直流电机(交流电机)+减速和调速装置。
 常见中分门机械门机:
★双摇杆式
★单臂式
 开关门运动特点:
★开门时:速度先慢后快再慢
★开门时:速度先快后慢再慢

门系统-门刀、门锁、自闭机构

门刀-属于轿门系统,由开门机构带动门
刀与门锁结合带动层门启闭。

自闭机构-当轿厢不在层站时,强迫关门
装置使层门自动关闭的机构(利用用弹簧或
重锤)
门系统-门锁
门锁-属于层门系统,平时锁紧层门,层门启闭
由门刀通过门锁带动。
 门锁锁紧:压紧弹簧失效不影响锁紧力
 锁钩的啮合深度:≥7mm。
 验证门系统锁紧的安全装置:
★门锁的电气触点-验证门锁锁紧

★门扇之间是间接机械传动(即软联结):每个门
扇必须安装安全触点
 人工紧急开锁-三角钥匙
门系统-门运动过程中的保护
作用:防止人或物被门扇撞击或夹住
 阻止关门的力:≤150N
 关门保护装置
★接触式-安全触板
★非接触式-光电开关、红外光幕

门系统-门的整体要求






门板与地坎、门板与门框、折式门门板之
间间隙:客梯≤6mm,货梯≤8mm
门刀经过门锁轮的两侧间隙:要均等
门刀与层门地坎间隙:5~10mm
门锁轮与轿门地坎间隙:5~10mm
电梯在开锁区门电机电源切断的手动开门
力:≥50N和≤300N
关门力≤150N
厅、轿门技术要求















1.门扇与门套,门扇下端与地坎之间的间隙:客梯1~6mm,货梯1~8mm。
2.开门刀与各层厅门地坎之间的距离:5~10mm。
3.各层厅门门锁上的滚轮端面与轿厢地坎间的距离:5~10mm。
4.各层厅门地坎的不水平度≤2/1000。
5.各层厅门地坎应略高出装修后的地面2~5mm。
6.各层在门地坎至轿门地坎的距离偏差均为0~+3mm。
7.滚轮架上的偏心轮下导轨下端面的距离不应大于0.5mm。
8.厅门门套立柱和框架立柱的不垂直度和横梁的不水平度不超过1/1000。
9.中分式门的门扇在对口处应平整,两扇门的不平度不应大于1mm,门缝在
整个可见高度上均不应大于2mm。
10.门在开足后,门扇不应凸出轿厢门套,应适当缩入5mm左右。
11.门在开、关过程中应平稳,不应有跳动、抖动现象。
12.厅门门扇上应装有强迫关门装置。
13.被动门应设有电气联装置。
14.门锁门钩子钩进量大于7mm。并开始与电锁联锁触点接触。
15.关门阻止力应不大于150N。
其它门-轿厢安全门、井道安全门
相邻层站距离>11m时:
★设置井道安全门或
★在相邻轿厢设置轿厢安全门
 轿厢安全门:
★相邻轿厢间水平距离=0.3~0.7m
★轿厢安全门:高度≥1.8m,宽度≥0.35m
★轿厢安全门不得向轿厢外开启。

问题:安全触板是否属于门的一部分?
标准要求:井道内表面与轿厢地坎、轿门和
门框的间距不大于0.15m。

检验时一般只检验从井道内表面到轿厢地坎的间
距,这样理论上一般客梯不会超标。

曾经有检验时量的是井道内表面到轿门板后表面
的距离,由于安全触板有厚度,测得值超过0.15m
从标准第11.2.1条理解,轿厢与井道壁之间的间距,
主要指轿厢与井道入口处的墙壁之间的间距。因
为这是乘客必经的途径,也是出入最频繁之处。

问题:安全触板是否属于门的一部分?

标准规定的目的:主要是在防止乘客进出轿厢过
程中跌入井道,将人夹进轿厢门和井道中间的空
隙。

安全触板装在轿门板后面靠边缘,高度几乎贯穿
整个轿厢门口高度,实际上也起到阻止乘客通过
安全触板本身进入门板后面的作用。

如果真要测量井道壁到轿门的间距,应是测量井
道内表面到安全触板或光幕的间距。
电梯的基本结构-导向装置
导轨-轿厢和对重垂直运动导向
★T型导轨
★空心导轨-一般对重侧用
 导靴-轿架、对重架的上部和下部
★固定滑动导靴
★弹性滑动导靴
★滚动导靴
 导轨撑架-将导轨固定在井道壁上
★导轨撑架间距≤2.5m
★每根导轨撑架个数≥2档

导轨安装
垂直度:轿厢侧小于1.2mm/5M,不设安全钳的对重导轨:小于2mm/5M
接头缝隙:轿厢导轨不大于0.5mm,不设安全钳的对重导轨:不大于1mm
接头台阶:不大于0.05mm,不设安全钳的对重导轨:不大于0.15mm
修光长度:250~300mm
与支架的连接:不能用焊接方法。
导轨的最底端不能悬空。
轨距要求:轿厢0~+2mm,对重:0~+3mm
整根用校导器修正其导距的间隙和偏斜。




导靴
(1)固定式滑动导靴:适用于V≤0.63m/s。
(2)弹簧式滑动导靴:适用于V≤2m/s。
(3)滚动导靴:适用于V>2m/s。
电梯的基本结构-安全保护系统
机械安全保护装置
★终端极限开关
★安全钳
★限速器
★缓冲器
★门锁

电气安全保护装置
★接地保护
★绝缘保护
★电气故障保护
★电气安全装置

•其它
★检修保护 ★消防功能 ★各种安全停止开关
★报警装置及紧急救援装置 ★其它机械伤害的防护
四大安全部件

安全钳-与限速器联合防止超速和断绳
限速器-与安全钳联合防止超速和断绳

缓冲器-限速器-安全钳机构不起作用时轿厢或

对重墩底的保护,防坠落的最后保护

门锁-防人员坠落和剪切
四大安全部件-安全钳

轿厢侧安全钳
★定义:由限速器机械动作启动,下行超速时制停轿
厢
★分类:瞬时式(V≤0.63m/s)、渐进式(V>0.63m/s)
★选用:使用速度V、允许总质量(P+Q)、导轨导向面宽度
★制停下行超速轿厢的平均减速度在0.2g~1.0g
★制停距离:应在允许范围内
★型式试验
四大安全部件-限速器
限速器
★定义:限制电梯运行速度
★动作速度:电气动作速度、机械动作速度
★动作速度值:下限值≥115%电梯额定速度
上限值与配对安全钳和电梯额定速度有关
★分类:离心式(常见)、摆锤式
★限速器钢丝绳:绳径≥6mm,安全系数≥8,绳轮
直径≥30倍绳径
★限速器制动力:≥300N,≥2×安全钳动作需要提拉力
★限速器及张紧装置:配置非自动复位电气安全触点开关
★限速器铭牌检验:有电梯额定速度、动作速度、张力及

型式试验证书编号
四大安全部件-缓冲器
缓冲器
★定义:轿厢或对重墩底时的保护
★分类:蓄能型-弹簧缓冲器、聚氨脂缓冲器
耗能型-液压缓冲器
★使用:蓄能型-V≤1.0m/s,可能总行程≥0.135V2且≥65mm
耗能型-任何速度,可能总行程≥0.067V2
★承受载荷:轿厢侧:(2.5~4)×(P+Q);对重侧: (2.5~4)×W
★耗能型缓冲器:配置电气安全开关
★轿厢侧(对重侧)碰板与缓冲器顶面安装距离:
蓄能型:200~350mm;耗能型:150~400mm
★底坑悬空:对重侧加安全钳 或
对重缓冲器支座延伸到底坑下坚实地面
★型式试验







安装维修技术要求
轿厢底部碰撞板中心与其对应的缓冲器面板中心偏差
≤20mm。
对重底部碰撞板中心与其对应的缓冲器面板中心偏差
≤20mm。
弹簧缓冲器顶面不水平度不应超过4/1000。
轿厢侧使用两个缓冲器时,同一基础上的两个缓冲器
顶部与轿底对应距离的偏差不大于2mm。
采用液压缓冲器时,其柱塞垂直度不大于0.5%。
液压缓冲器压实后重力离开应在120秒内自动复位
四大安全部件-门锁
门锁
★和门、门电气安全开关一起作用防止坠落和剪切
★紧急开锁由专业称职负责人员使用
★门锁锁紧元件的强度和啮合深度
★严禁开门“应急”运行
★安全触点开关--不能误动作
★非刚性传动的处理
★门锁型式--双重保护
★型式试验

安全保护装置-防超越行程的保护
防超越行程保护-井道上部和下部
★强迫减速开关
★限位开关---安全触点开关
★极限开关---安全触点开关
★开关打板

安全保护装置-报警和紧急救援装置
报警装置
★应急照明和应急电源
★对讲装置(三方通话功能)
 救援装置
★安全窗
★安全门
★厅门紧急开锁装置
★手动盘车装置
★紧急电动运行及应急平层装置

安全保护装置-检修运行装置







检修运行-为检修和维护,轿顶或机房,轿顶最
优先
检修速度-≤0.63m/s
检修运行不能开着门
检修运行装置组成:转换开关、方向按钮、停止
开关
检修开关-必须是双稳态的安全触点开关
检修运行装置-要有防误操作功能
连续按压、点动操作
安全保护装置-停止开关



停止开关-急停开关
安装位置:轿顶、底坑、滑轮间
急停开关应该是红的、双稳态非自动的安
全触点开关
安全保护装置-消防功能


同一消防区内返基站
建筑消防规定
安全保护装置-防机械伤害的防护









严禁应急开门运行
厅门防坠落和剪切
机房曳引轮防护罩
轿顶轮、对重轮防护罩
底坑对重防护网
多台电梯井道的运动部件隔障
机房底面高度差>0.5m的梯子设置
轿顶防护栏
警示牌和警示色设置
电气安全保护




直接触电保护
★间接触电保护
★电气故障保护
★电气安全保护
电气安全保护-直接触电保护

直接触电保护-绝缘
绝缘电阻
1000Ω/V
导体之间、导体对地
动力电路与地和安全电路 0.5MΩ
0.25MΩ
照明、控制、信号电路


电气设备有罩壳
电压等级-<250V
电气安全保护-间接触点保护




TN-S三相五线制-应该采用
★TN-C三相四线制-不能采用
TN-C-S 上述两种混合
接地线-PE线
接地接零











1.
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应有易于识别的接地端。
2.
接地电阻值不大于4Ω。
3.
接地线应用铜芯线。
4.
接地线截面积不应小于相线的1/3。
5.
接地线截面积对裸铜线不应小于4mm2。
6.
绝缘线不应小于1.5mm2。
7.
线槽接头、电线管弯头、束结、分线盒应跨接接地
线。可用5mm钢筋作跨接线。
8.
轿厢接地线如用电缆线不得少于2根
9.
接地线应用黄绿双色线。
10. 零线与接地线应始终分开。
11.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不得混用。
电气安全保护-电气故障保护

电源线序保护-断相、错相(VVVF电梯错
相不会影响)

短路保护-电动机、与电源直接联结的照
明电路等
过载保护-电动机

电气安全保护-电气安全装置


安全触点---可靠地吸合、可靠地断开
GB7588-第14条、第12.7.1条、第12.7.3条
电梯基本结构-电梯电气结构


电梯电气控制
电梯电力拖动
电梯电气结构-电梯电气控制








继电器
PLC
微机
群控
智能化
按钮控制
信号控制
机选控制
电梯电气结构-电梯电气拖动




交流变极-单速、双速
交流调压调速
变频调压调速
直流拖动
无机房电梯的介绍




通力(KONE)无机房电梯
OTIS无机房电梯
三菱无机房电梯ELENESSA
无机房电梯检验注意事项
交流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驱动的
无机房电梯




无机房电梯由于曳引机和控制柜置于井道中,省去了独立机房,节约了
建筑成本,增加了大楼的有效面积,提高了大楼建筑美学的设计自由度。而
交流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的特点是:(1)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重量轻,
形状可灵活多样;(2)配以变频控制可以实现更大限度的节能;(3)没有
齿轮,于是没有齿轮振动和噪声,齿轮效率,齿轮磨损及油润滑问题,减少
了维护工作,降低了油污染;(4)由于失电时旋转的电机处于发电制动状态,
增加了曳引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通力公司MonoSpace无机房电梯由EcoDisk扁平的碟式电机驱动,电机固定在
机房顶部的侧面的导轨上,由钢丝绳传动牵引轿厢。
奥的斯公司Gen2 无机房电梯采用扁平的复合钢加固皮带传动牵引轿厢,钢
加固皮带(外面包裹着聚氨酯材料)柔性好,很容易绕在曳引轮上,从而使
曳引轮直经大大减小。小型曳引轮直接安装在细长形电机的输出轴上构成无
齿轮曳引机。整个曳引机体积很小,容易放在井道顶部侧面的钢梁上。
迅达公司Eurolift无机房电梯采用高强度无钢丝绳芯的合成纤维曳引绳牵引轿
厢,这种曳引绳比传统的钢丝绳轻4倍。每根曳引绳大约由30万股细纤维组成,
绳中嵌入了石墨纤维导体,使得能够监控曳引绳的轻微磨损和变化。
GB7588-2003及《检验规程》要求
2005年始按新版标准和《规程》要求,部分项目:
 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
 机房曳引轮、导向轮的防护
 轿顶防护栏
 井道图应该标示底坑对导轨的支反力
 轿厢与面对轿厢入口井道壁之间的间距
 盘车手轮安全装置
 主机双制动器
 曳引轮绳槽类型和曳引力(GB7588-2003标准 附录M)
 曳引绳安全系数(GB7588-2003标准 附录N)
轿厢上行超速保护



它的动作速度的下限是电梯额定速度的115%,上
限应大于轿厢安全钳限速器动作速度但不能大于
10%。
其制动能力是使空载轿厢制停过程中的最大减速
度不得大于1.0gn。
作用部位
A)轿厢;或
B)对重;或
C)钢丝绳系统(悬挂绳或补偿绳);或
D)曳引轮(例如直接作用在曳引轮,或作用于
最靠近曳引轮的曳引轮轴上)。
轿厢上行超速保护
型式主要有:
★对重限速器-安全钳系统 ;
★钢丝绳制动器;
★曳引轮制动器;
★轿厢双向限速器-安全钳系统

液压电梯

标准 JG5071-1996
液压电梯的基本结构







泵站系统
液压系统
导向系统
轿厢
门系统
电气控制及拖动系统
安全保护系统
顶升方式


直接顶升
间接顶升
液压电梯工作条件和技术要求
工作条件
应符合GB/T10058—1997的规定
每小时启动次数不大于60次
 技术要求
1.液压系统的油温在5—70度
2.单向速度与额定速度相差不大于8%
3.安全装置:除GB7588外
油温保护和报警
限速切断阀
安全钳(直顶式可不装)

杂物电梯

标准: JG135-2000
与货梯的区别






轿厢不允许进人
额定载重量不大于500KG
速度不大于1.0M/S
轿厢面积小于1.25平方米
高度不大于1400,超过时要设隔板
深度、宽度均不大于1400
基本结构特点
驱动
曳引式或强制式
 轿厢
应保证在运行中所载货物不会移动
 厅门
应为无孔的门,可设窥视孔
 导向系统
导轨可用型钢

杂物梯安全保护装置
限速器及安全钳装置
大于250kg应设安全钳
 缓冲器
 停止开关
 下行障碍保护装置

电梯检测技术发展

为了保障电梯安全、可靠、正常运行,电
梯的检测不能停留在用简单的量具与仪器
按现行标准的要求作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
检测技术应有如下的发展: 1.提高检测数值
的精度、降低测量系统的不确定度、提高
测值与实际真值相符的有效性。 2.扩展检
测诊断与检测预报功能及提高其功能技术
水平. 3.加强检测技术的研究开发模拟、无
损害检测技术。
电梯的专项检测









电梯整机振动检测:
电梯控制系统检验:
安全部件的检验:
曳引条件的检验
平衡系数的检验
导轨应力检验
钢丝绳磨损与内部断丝的检测
电动机特性与温升检验
制动器检验等
电梯整机振动检测

人对不同频率的振动是有不同感觉的,实验证明,在振动强
度不大的振源下,改变频率作试验,在0-1Hz的振动主要影响
头部,如持续几分钟后往往有不舒服的感觉;1-2Hz时易使人
打瞌睡;3-4Hz时腰胸局部有较大振动;5-8Hz时不舒服感觉
大;9-30Hz时脸、颈部振动大、视线受到干扰,30Hz时振感
最明显;30-80Hz时振感逐渐减小,到高频区时脚部有发麻感
觉.除了频率对人员各部位有影响外,振动强度对人体亦有
较大影响,一般来说如20Hz以下的振动,振动加速到10cm/s2
时让人引起感觉,随着振动加速度的增加感觉更加明显,如
超过500cm/s,即会造成人体器官平衡失调,导致神经与心血
管障碍.此外人站在轿厢内的感觉,水平方向的振动比运行
方向振动更让人有不舒服的感觉,
安全部件的检验

门锁、限速器、安全钳与缓冲器四大安全部件,在GB7588
标准中规定需做型式检验,由于我国对这些重要部件无生产
许可证制度,所以只是生产企业送件检验而已,虽然当前推
荐规定每年进行一次检验,但从送给情况看有些产品质量还
不稳定, 更有一些生产企业长期不做试验,或者强调一次型
式试验报告可以复盖一大系列等等,从而造成安全部件的质
量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在国外虽然有一份型式检验证书有效
期有好几年,但发证单位对被检验单位,每年要进厂对生产
过程、材质检查及产品抽查复检几次,这样的产品质量自
然可得到控制,所以我国对安全部件的型式检验还需要加
强管理,也需要进行安全监督检查。
电梯交付检验前技术档案及检验








合格证
井道图
使用维护说明书
电气原理图
门锁、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的型式试验报告
安装图
备件
其它
关于电梯安装改造验收工作执行新
版标准起始日期的通知
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司(局)函
质检特函[2004]29号
关于电梯安装改造验收工作执行新版标准起始日期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各有关单位:
近期全国电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致函我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询问
电梯安装或改造后,进行电梯验收时,如何界定国家标准《电梯制造与安装
安全规范》(GB7588-2003,以下简称新版标准)强制执行的起始日期问题。
经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交部研究,现提出如下意见:
1.电梯供需双方于新版标准批准发布(2003年第7号[总第55号])公告日期2003
年7月28日之前首次签订电梯供货、安装或改造正式合同的,可以按照该合同
约定的标准版本(新版标准或GB7588-199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下同),执行电梯安装或改造后的监督检验等工作(以下简称验收工作)。

2.电梯供需双方于2003年7月28日(含)之后签订电梯供货、安装或改
造正式合同的,如该合同中约定的交货期在2004年12月31日(含)之
前的,可以按照该合同约定的标准版本执行验收工作;如该合同中约
定的交货期在2005年1月1日(含)之后的,必须按照新版标准执行验
收工作。
3.上述合同中如没有约定执行标准的版本,且该合同中约定的交货期
在2004年12月31日(含)之前的,可以按照GB7588-1995标准执行验
收工作;上述合同中没有约定执行标准的版本,且该合同中约定的交
货期在2005年1月1日(含)之后的,必须按照新版标准执行验收工作。
目前,《电梯安装监督检验与定期检验规则》正在制定中。经总局
核准的各检验机构近期受理的检验工作中如涉及新版标准的,可由检
验机构根据新版标准的要求,调整或增加《电梯监督检验规程》(国
质检锅[2002]1号)相关项目的具体规定与检验方法,并在本单位正式
发布实施。《电梯安装监督检验与定期检验规则》一经我局发布,必
须按照该规则的规定实施检验工作。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