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和展望:中國科技史的定位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回顧和展望:中國科技史的定位

祝賀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三十週年
(1980-2010)的一個期望
程貞一
聖迭戈加州大學物理系
今年是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成立三十週
年(1980-2010),我感謝學會和魯大龍秘書
長的邀請,在此作一發言。去年十月在上
海交通大學我有幸參加了學會舉辦的第
七届青年科學技術史學術研討會。目睹
中國青年科技史研究的近況,多數論文取
題適當,內容充實,辯答活躍。的確在這
三十年間,由于學會和國際中國科學史大
會系列的推動,中國科技史在國內外都出
現多方面的轉變,是一個佳好的時辰回顧、
祝賀、展望中國科技史。
趁此機會,我同時也要向中國科學
技術史學會致謝十四年前(1996)在
第七屆國際中國科學史會議開幕日
給予我學會的“名譽會員”。學會給
我從事科技史研究的鼓勵,我深為
感激不忘。1996 年也正是國際中
國科學史會議系列的一個關鍵年。
允許我在此同時也回顧一下此國際
中國科學史會議系列。
今年是國際中國科學史會議系列成立二
十八週年(1982-2010)。此會議系列第一
次是1982年召開于比利時。一年後,在香
港召開,第三屆是 1984 年召開于北京。
1986 年和1988年相接地在澳大利亞悉尼
和美國聖迭戈召開,第六屆是1990年召開
于英國劍橋。雖然此會議系列沒有一個
正式穩定的組織,出于不同學者和學術機
構的支持,在這八年期間進行順利。把此
會議系列形成研究中國科技史學者的一
個主要國際大會系列。
在1990年新成立的東亞科技史學會的支
持下,此會議系列 1993 年在日本京都召
開時被改名為第七屆國際東亞科技史會
議。召開國際東亞科技史會議是一個有
價值的學術實施,但是難以理解的是為何
續為第七屆而不由第一屆開始? 1996 年
中國科學院在深圳召開了第七屆國際中
國科學史會議,恢復了中國科技史大會
系列。在這二十八年期間,大會系列給國
際從事中國科技史研究者提供了一個正
式交流頻道。
為國際中國科技史大會系列的持久性,
我提出慶祝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成立
三十週年的一個心願。期望在中國科
學技術史學會設立一個基金,推動和
支持國際中國科技史大會系列,永結
兩者從事中國科學技術史的緣份,同
時給從事中國科技史研究學者一個穩
定的交流頻道。
有史以來,科技在不同時代,不同地區和
文化中已出現多種不同的發展階段。此
外,科技在同一地區同一文化區也出現不
同革新的發展階段。分析這些歷史,不僅
可體會到這些不同發展階段所產生的異
同,往往是有互助互補的功能,而且也可
體會到每一發展階段都建立在其之前各
階段的成就上。中國科技史名正言順的
是世界四大文化之一的產品,是促進世界
科技發展的主流之一。
歐洲在十七世紀,由加理略(Galileo)
的成就開始,給科學和技術作出比以
往更為顯著而深入的革新,把科學由
‘傳統’科學推展到‘經典’科學。
經典科技成為學術界的主流,給人們
和社會作出超前的貢獻。歐洲的這段
發展成為科技史界研究科技發展的焦
點,形成以歐洲為中心的科技史。
然而歐洲經典科學畢竟只是科學發展
的一個階段。當時所謂的‘現代科學’
如牛頓力學和麥克斯韋電磁學到如今
已成為經典力學和經典電磁學。科學
現今已由“經典”推展到愛因斯坦相
對論 (Relativity) 和量子力學
(Quantum Mechanics) 的又一個“現
代科學”階段。這正說明科學和技術
是一個有潛力發展的過程,隨著新發
現和新發明,隨時可能由一階段發展
然而“發現”和“發明”是兩個截然
不同的步驟。因為我們無法預先計劃
不知自然原理的發現,但是我們可以
利用已知原理和技術預先籌劃某些新
技術的發展。因此,科學的發展潛力
和技術的發展潛力雖存在著相互推動
的密切關係也截然不同。歷史証實文
化的多樣性對開發科學和技術發展潛
力是重要的,因為科學和技術是多元
文化的綜合產品。
這個多元文化的因素,不斷地對科學
和技術的發展,發揮互助互補的功能。
就是在這個新的“現代科學”階段裡
又一次體會到多元文化的重要性。譬
如,因為歐洲經典科學在相互作用思
維上的局限性與“現代科學”所產生
的矛盾可在中國相互作用思維中得到
理解,這是因為在中國思維中“間接
距離”相互作用(interaction at a
distance)是可理解的自然現象。
基金在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的設立,
不僅可給中國科學史大會系列一個穩
定性而且學會可保持大會系列的學術
水平。學會可利用基金的“開始籌備
金”(seed money)協助主辦學術機構
從事當屆會議的籌劃。由大會系列促
進從世界視角來研究中國科學技術史,
把中華文化在科學和技術上的成就和
貢獻編入世界科技史中。
曾子陽施陰化原理
吐氣者施,而含氣者化. 是以陽施
而陰化也.
The one that emits qì 氣 is active
(shī 施); the one that absorbs qì
氣 is reactive (huà 化). This is the
principle of yáng 陽 active and
yīn 陰 reactive.
“氣交換”相互作用
曾子認為在一個非接觸間接的距離能以
交換氣來進行相互作用。這正是現代交
換“質子”間接距離相互作用的一個先
例。
Meson-Exchange Mechanism
In 1935, the Japanese physicist Hideki
Yukawa 湯川秀樹 (1907-1981) proposed
the meson-exchange mechanism for
interpreting short-range strong nuclear
interactions. Yukawa argued that the strong
nuclear force can interact through a
medium mass acting as the mediacy.
received the Nobel Prize for physics in
1949
μ-Exchange and qi 氣-Exchange Mechanism
Photon-Exchange Mechanism
This exchange mechanism was first
introduced in the 1930’s by the Japanese
physicist, Sin-Itiro Tomanaga 朝永振一郎
(1905-1979) who later shared the Nobel
Prize for physics in 1995 with Julian
Schwinger (1918-1994) and Richard
Feynman (1918-1988) for developing the
quantum electrodynamics, a theory which
accounts both the wave and particle wave
and particle behavi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