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手與隔離防護措施990326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洗手與隔離防護措施990326
洗手與隔離防護措施
吳宜珊 護理長
1.洗手目的:
清除手上的致病菌,減少其傳播;
是預防及控制院內感染最簡單、有
效且最重要的方法。
2.適用範圍:
醫護及相關工作人員(家屬、清潔
人員、探病人員及看護人員)。
洗手的動機
為了避免增加感染之機會
防止由醫療人員的手部微生物
造成院內感染的傳播
針對高度傳染性或頑固性細菌
之帶菌者或傳播者,應隨時採
取適當之防護措施,以減少感
染之機會。
您知道您手上有多少病菌嗎?
未洗手的手部細菌培養圖
未洗手的手部細菌培養圖
手部細菌的分類
固有性細菌(Resident
organisms)
暫時性細菌(Transient organisms )
固有性細菌
(Resident
organisms)
1. 可在皮膚上生存和繁殖
(Staphylococcus aureus、Staphylococcus
epidemidis、Micrococcus、Dipheroids、
A.b Acinetobacter spp、Streptococcus、
yeast)
2. 不容易以肥皂的方式洗掉
3. 通常不具致病性
暫時性細菌
(Transient organisms )
1. 不會在皮膚上分裂繁殖
(E.coli、P.aeruginosa、K.P
Enterobacter spp、Serratia
marcescens……)
2. 用肥皂與清水洗手可清除98%以上
3. 容易被含殺菌作用之洗手消毒劑清除
洗手方式
手部搓揉(機械性的動作)
洗手劑的使用(化學作用)
洗手的方式及操作時間
洗手方法
完成時間
普通性洗手法
15-30秒
消毒性洗手法
30秒以上
(使用刷子則2分鐘以上)
外科刷手洗手法
4-5分鐘
普通性洗手法
當手上有髒污、油垢……等(個人衛生)
1.
2.
3.
4.
不含化學消毒劑之洗手劑(如:肥皂塊)
沒有殺菌效果
利用機械性動作除去手部之髒污、油垢
肥皂塊宜懸掛壁上或肥皂盒上
消毒性洗手法
1. 含化學消毒劑之洗手劑(如:
Hibiscurb)
2. 可以抑制或殺死皮膚之微生物
3. 同時具有機械及化學作用
75% Alcohol
可殺死革蘭氏陽性細菌、革蘭氏陰性
細菌,對結核桿菌有極佳的殺菌效果。
使微生物的蛋白質變性或凝固而產生
消毒作用。
此劑計去污效果差,故通常用來殺菌,
另外酒精易致皮膚乾燥龜裂,可加軟
化劑,以保護手部。
4﹪Hibiscurb
使微生物之細胞膜分裂而達到消毒效果。
對革蘭氏陽性細菌繁殖體殺菌效果較好,
對結核桿菌、細菌芽胞、黴菌、病毒無
效。
其消毒效果比alcohol 稍差,有持續的
殺菌效果,可持續約六小時。
較不受血液或其他有機物影響
何時需要洗手(1)
直接接觸病患前
執行侵入性醫療措施前(如放置中央靜
脈導管、導尿管、血管內裝置…..等)
接觸病人完整的皮膚後(如:測量脈搏或
血壓和移動病人)
接觸病人體液、 分泌物、黏膜、不完
整皮膚和傷口敷藥部位後
何時需要洗手(2)
照護病人時,要由髒污的身體部位移
到乾淨的身體部位時
曾以手挖鼻、擤鼻
接觸病人身邊的物品後(包含醫療設
備)
脫掉手套後
吃飯前和使用廁所後
分發食物和藥物前
洗手時機與洗手方式 - 1
時機
洗手方式
無接觸病患 上下班前、飯前,便後
肥皂洗手法
曾以手挖鼻孔或擤鼻後
肥皂洗手法
要接觸病患 接觸到有機物 (或蛋白
且手部有明 質類)物質如血液、體
顯髒污時
液、食物、油劑等
肥皂洗手法+
消毒劑洗手法
洗手時機與洗手方式 - 2
時機
要接觸
病患且
手部沒
有明顯
髒污時
直接接觸病人前(沒有戴手
套)及執行無菌技術前後
洗手方式
肥皂洗手法
+
消毒劑洗手法
執行中心靜脈導管、導尿管、消毒劑洗手法
靜脈導管等置入術或其他非 或 酒精性乾
外科步驟的侵入性處置時,
洗手法
執行前之手部清潔
接觸病人無損傷的皮膚後
(如測量體溫、血壓或抬起
病人)之手部清潔
消毒劑洗手法
或 酒精性乾
洗手法
洗手時機與洗手方式 - 3
時機
洗手方式
要接觸 接觸體液、分泌物、黏膜、 消毒劑洗手法
病患且 損傷皮膚及傷口敷料後
或 酒精性乾洗
手部沒
手法
有明顯 照護病人從有污染之身體部
消毒劑洗手法
髒污時 位移動至無污染部位時
或 酒精性乾洗
手法
碰觸過放置在病人附近的物 消毒劑洗手法
體(含醫療設備)、脫下手套 或 酒精性乾洗
後之清潔雙手
手法
執行病患處置後,返回護理
肥皂洗手法
站(辦公檯面)前
如何正確洗手
洗手設備
擦手紙
水
洗
洗手乳
洗
手
手
乳
乳
洗手步驟
1) 不去除手上平常配戴飾物,且
一併清洗。
2) 洗手圖
*適當的洗手時間應為15至30秒
有關洗手之注意事項(一)
洗手時避免工作服接觸水槽邊緣,因
水槽邊是菌落易聚集繁殖的地方
洗手以溫水最佳,易促進肥皂達到清
潔效果,過度熱或冷的水,都會導致
皮膚乾燥
避免雙手乾燥龜裂,易窩藏菌落
擦手紙應置於水槽附近,且不易被弄
溼之處,其高度應不致於洗完手後,
手上的水從手肘處回流置手部
有關洗手之注意事項(二)
照顧不同的病人之間應洗手
照顧同一個病人,但做不同的事時應
洗手
若戴手套工作時,應檢視手套有否破
損,如有破損應立即更換,但先洗淨
雙手後才可帶上新的手套
若戴手套工作,去除手套後仍需洗手
如何減少手上之病菌?
洗手
是預防疾病傳播最重要
也是最簡單的方法
隔離防護措施
定義:
為避免致病菌由感染的病患或帶有致病菌
的人傳播給他人而實施的措施
目的:
為預防感染性疾病、工作人員及訪客間的
傳播
•時機:
在臨床上有疑似具傳染性疾病時,不需要
等到診斷確定,應即早隔離病人。
對象:
1.已感染的病人
2.易感宿主
隔離的基本原理:中斷感染鏈
感染鏈三因素:感染源
宿主
傳染途徑
阻斷傳染途徑
感染源:感染管制政策
照護技術
用品之處理
傳染途徑:隔離技術
病媒管制
宿主:醫護處置
院內感染的傳播途徑
接觸傳染
直接接觸:手部
間接接觸:醫療部驟
飛沫傳染:飛沫 例:SARS、禽流感
空氣傳染:飛沫核
媒介傳染:污染的食物、水、靜脈輸液、
血製品、藥品
病媒傳染:疥瘡 (疥蟲)
防護措施
標準防護措施
空氣傳播措施
接觸傳播措施
飛沫傳播措施
標準防護措施
目的﹕減少醫院內微生物之傳播
工作人員傳至病患
病患傳至工作人員
病患傳至工作人員,再由工作人員傳
至病患
標準防護措施
洗手
手套的使用
口罩、防護面罩及隔離衣的使用
照護病患醫材使用後的處理
布單類的處理
環境之清潔消毒
尖銳物品及針頭之處理
醫療廢棄物之處理
常見傳染病之隔離措施-1
疥瘡:
1.接觸隔離
2.接觸病患前後做消毒性洗手
3.接觸前穿戴手套及一般隔離衣
4.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
5.衣物及床單:熱水50℃↑清洗10分
鐘
6.床墊、棉被、床單等密封靜置2週
常見傳染病之隔離措施-2
開放性肺結核:
1.空氣防護措施(隔離病房)
2.接觸病患前後做消毒性洗手
3.接觸前戴N95口罩
4.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
5.病患離開病房接受檢查或特殊治療
時應配 戴口罩
6.病患應按時服藥避免出現抗藥性
環境清潔注意事項
清潔順序由上而下,由內至外,由清潔至髒
污,特別加強門把等人員常碰觸處抹布及用
水在眼見髒污時應清洗或更換
當醫護人員執行特殊治療或侵入性醫療時,
禁止同時於該病房內執行清掃工作
以低濃度漂白水清潔液濕拖,若有眼見污染
則以高濃度漂白水清潔之
結核病患使用之隔離病室應以紫外線燈照射
2小時,病室之所有空間及物品應全部擦拖
各類隔離防護內容:
防護設備
標準防護 空氣傳播 接觸傳播
飛沫傳播
洗手
手套
隔離衣
ˇ
ˇ
ˇ
ˇ
接觸血液、易被污染
體液等分 時
泌、排泄
物時
ˇ(外科)
ˇ(N95)
處置過程 同左
可能飛濺
時
ˇ
ˇ
ˇ
ˇ
ˇ
同標準防
護
不需要
同左
ˇ
同左
衣物
妥善處理 同左
同左
同左
單獨房間
負壓隔離病房
視情況
不需要
ˇ
不需要
ˇ
ˇ
口罩
眼罩或面罩
ˇ
ˇ
隔離技術之施行
1.依病人病情及診斷,根據隔離政策決定隔離
方式及措施。
2.由護理人員告知病人及家屬隔離之必要性,
並由護理人員解釋並示範所需遵循的隔離措
施。
3.隔離卡的使用。
4.由感染管制護士建檔追蹤病情、監督隔離措
施是否合宜。
5.依病人之病情進展,由護理人員或感染管制
小組決定終止隔離。
隔離方法
隔離類別法(Category-Specific
Isolation Precautions)
此隔離法分七大項,將所有疾病歸入
此七大項中,每種隔離措施依類別不
同所需之物品也不同。(表一)
隔離方法(表一)
項目
隔離種類
絕對隔離
接觸隔離
呼吸道隔離
結核病(耐酸性感菌)隔離
腸胃道隔離
引流液、分泌物隔離
血液、體液隔離
◎需要
房間
單獨
口
隔離 罩
◎
◇
◎
◎
◎
◎
◎
◇
◎
◎
隔離衣
手
套
◎
◇
◎
◇
◇
◇
◇
◇
◇
◎
◇
◇視情況可能污染時需要
◇
隔離方法(表二)
隔離種類
疾病
絕對隔離
白喉、水痘、免疫機能↓病人
接觸隔離
德國麻疹、疥瘡、多重抗藥性細菌感染
呼吸道隔離
腦膜炎、痲疹、皰疹性咽峽炎、
結核病(耐酸性感菌)隔 開放性肺結核病患
離
腸胃道隔離
傷寒、霍亂、阿米巴痢疾、腸病毒感染
引流液、分泌物隔離
結膜炎、局限性小範圍疥倉與皮膚感染
血液、體液隔離
AIDS、B.C型肝炎、登革熱
常見感染疾病隔離措施表
疾病
隔離類別
感染物質
隔離期間
水痘
絕對隔離
呼吸道及組織液分 直到全部組織結痂
泌物
疥瘡
接觸隔離
病灶區
至有效治療48小時
麻疹
呼吸道隔離
呼吸道分泌物
出疹後4天
阿米巴痢疾 腸胃道隔離
糞便
發病期間
肺結核
呼吸道隔離
呼吸道分泌物
有效藥物治療2週
AIDS
血液、體液隔 血液、體液
離
梅毒
血液、體液、 病灶分泌物及血液 至有效治療24小時
引流液及分泌
皮膚病灶分泌物具
物隔離
高度傳染性
避免針扎如病患腸
胃出血接觸排泄物
需戴手套
接觸病人時各種防護措施之使用建議
手套 隔離衣 口罩 護目鏡
檢查(未接觸血液體液)
檢查(接觸血液體液)
抽血及靜脈注射
抽痰
處理污染物品及檢體
手術(接生)及侵入性性治療
◎需要使用
◎
◎
◎
◎
◎
◇
◇
◎
◇
◇
◎
◇視情況需要使用
◇
◇
◇
接觸病人時各種防護措施之使用建議
手 隔離 口 護目
套 衣
罩 鏡
◎ ◎
◎
◇
動脈穿刺
插入或拔出氣管
插管
CPR
◎
◎
◎
◇
◎
◎
◎
◎
內視鏡
◎
◎
◎
◇
牙科治療
◎
◎
◎
◇
說話
皆不需要
◎需要使用
◇視情況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