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與當代社會」課程網頁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文化研究與當代社會」課程網頁

「文化研究與當代社會」課程網頁

http://stsweb.ym.edu.tw/~artsandcultures/
同學兩次紀錄片心得都將傳上網
 (會挑選十篇佳作)
 同學分組提問也都將傳上網,延伸討論
 接著:
 助教徐傑歆會整理「為什麼要打假球?」
 助教汪欣怡會整理「端午節或童玩節?」

有點難度的教材,怎麼辦?






本次教材刻意選擇有點難度的作品
最難的部分,差不多就是這次「第三章」
…………辛苦了,小組同學
重點是:課堂中將倒過來講
先講「迷」與「青少年次文化」,再講前面抽
象部分
期中考呢?二、三章將只各抽一小部分,考前
會說明
所以,之後具體案例的有閒階級、棒打文化、
野球孩子很重要;每次都會從紀錄片出一題
第三章 文化消費做為一種溝通
怎麼看待「迷」與「青少年文化」?
 報章雜誌常識看法:迷哥 迷姐亡國論???

第三章 文化消費做為一種溝通





如果把「迷」(fans)當作文化工業的操弄,的
確很容易一筆帶過,「迷」即是非理性,「迷」
即是被動的消費者
但是, 但 … 是 …
是不是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自己有點「迷」的
事物?
那麼,具體而仔細觀察迷的現象,賦予迷本身
一種歷史的話,是否就看到不一樣的現象
所以說,我們應該把某些「文化消費」視為一
種「象徵溝通」,而非「操弄」
第三章 文化消費做為一種溝通





Jenkins(詹金士)以民族誌方式實際考察迷文化
他說 (Pp.78-80)
1.迷對文化產品的解讀具有一種強烈的知性與
情緒投入
2.迷不只是一次、限定的解讀文本,而是不斷
重讀
3.迷的文化產品消費或文本消費是集體進行的
第三章 文化消費做為一種溝通





因此,「迷」或「特定青少年次文化」,通常
並非心理失調等等;而是
「挪用」(appropriation)、「拼貼」(bricolage)
(Pp.66-74)
在給定的文化產品中,挪用為自己的意義,拼
貼出自己的風格
所以,作者(生產者)、行銷者(廣告),不必然是
最重要因素
「讀者」(消費者)誕生了;積極挪用、拼貼文
化產品的讀者誕生了
第三章 文化消費做為一種溝通

甚至,de Certeau(狄塞托)稱之為「文化盜
獵」。作者、生產者一開始限定了文化產品的
特定解讀方式,我們偏偏不依,我們要在其中
自己劃定有趣的獵區,進行不依規定的「盜獵」
我們「盜獵」了「艋舺」、我們盜獵了「海角
七號」
 啊哈 我們比作者想得多、玩得多;我們溢出
了文化產品的文本限定意義

第三章 文化消費做為一種溝通
Paul Willis( 威里斯)以英國摩托車男孩與嬉皮
為例,說了他們對「流行音樂」的積極選取、
重新排列組合、把原本是作者(生產者)的,變
成是讀者(消費者)的(Pp.72-73)
 可稱為:「落實的美學」(grounded
aesthetics)(Pp.64-66)或使用中的美學。不是
每個人都是美學的生產者;但在大眾文化中,
仍可能產生「積極的消費」,有風格的選取與
排序
 So 英國嬉皮喜歡「單曲」,不喜歡「專輯」

第三章 文化消費做為一種溝通





我是誰?
我除了由「我會什麼專長」的生產面(如:我會
解剖、我會解方程式、我會人體骨頭各節名稱
與作用、我會看診、我會配藥)來自我界定之外
我還可以由「我經常怎麼消費文化產品」的消
費面來自我界定
我是「張懸+海角七號+芒果冰+粉色系摩托
車」
那麼我就不是「Jolin+星爺+星巴克+復古野
狼機車」
第三章 文化消費做為一種溝通
回到Bourdieu(布迪厄):
 純粹的凝視(pure gaze) vs. 天真的凝視
(naïve gaze)(p.62-63)
 純粹凝視是菁英美學;天真凝視是大眾
文化
 人類歷史中,尤其貴族社會中,「純粹
凝視」無形中將自身建立為唯一標準,
貶抑「天真凝視」

第三章 文化消費做為一種溝通





「品味」成為階級區分的第一要務
落魄貴族:仍有想像品味的「文化資本」,但
已無實現品味的「經濟資本」
但布迪厄認為這是一種「階級不平等的再生產」
「品味會分類,也會分類分類者」(p.61)
他認為文化消費做為一種溝通,但這種溝通卻
在進行「我有文化」「你沒有文化」的階級差
異。標準卻是「任意的」,並把任意自然化。
第三章 文化消費做為一種溝通

比較起來,Mary Douglas(道格拉斯)則認為
「物品的消費」是一種非語言的語言
並無強烈階級支配關係
 消費風格並不是下層階級對上層階級的單純羨
慕或倣傚
 消費選擇經常是在「創造意義」「製造與維繫
社會關係」;是一種當代的「儀式活動」
(Pp.58-59)
 比如:看看菜籃裡的菜,消費選擇構成風格各
異的人際聯結

第三章 文化消費做為一種溝通
回到故事的開頭
 Veblen(衛伯倫)說,「有閒階級」的誕生
 光有財富,不足以或的尊重與聲望,還
要有「炫耀」財富的方式。

從「炫耀性休閒」到 「炫耀性消費」
 女人被塑造、矮化成「替代性消費」,

以達成男人的「炫耀」
第三章 文化消費做為一種溝通
Simmel(齊默爾):當代都會生活中必然
的「匿名性」
 特殊化 vs. 一般化
 「消費流行」出自於「模仿」與「立異」
的社會循環
 流行:下層模仿上層,藉以提昇社會地

位;上層不得不再創新流行,區隔開下
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