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及预防接种 - 北京市12320公共卫生热线服务网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狂犬病及预防接种 - 北京市12320公共卫生热线服务网

狂犬病及预防接种
北京市公共卫生热线
(12320)服务中心
狂犬病概述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人兽共患的
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俗称恐水症、疯狗病,主
要通过被患病动物咬伤而传播。是我国《传染病
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是迄今为止人类病
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
狂犬病毒的病原学特点

狂犬病毒属弹状性病毒科,病毒中心为单股负链RNA,
外面为核衣壳和含脂蛋白及糖蛋白的包膜。

病毒易为紫外线、新洁尔灭、碘酒、高锰酸钾、乙醇、
甲醛等灭火,加热100℃2分钟可灭活。
狂犬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
传染源
主要传染源是患病或隐性感染的犬、猫、家畜(猪、牛
马等)和野兽等温血动物。

传播途径
狂犬病主要经咬伤、抓伤皮肤而传播;也可因普通伤口、
粘膜被病兽唾液污染传播;经呼吸道及消化道传播罕见。

易感人群
不同性别、年龄、职业人群普遍易感。
流行特征(地区分布)

地区分布:
全球每年死亡人数约5.5万多人,亚洲占56%,(印度居第一
位,中国次之)非洲占44%,主要发生在农村,欧美发达国家主
要发生在野生动物中。我国建国后80年代流行较严重,81年报告
7037例,以后逐渐下降, 1996年降到159例,以后又开始逐年回
升,2007年报告病例3300例。其原因主要是公众养犬增加、犬免
疫不足、群众对本病预防认知水平较差等。
流行特征(季节、人群分布)

季节分布
狂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我国发病高峰为7~11月。不同地区因气候不同,
发病高峰月亦有差别。

人群分布
性别:男性多于女性
年龄:任何年龄均可发病,15岁以下者约占25%,可能与个人防卫能力和预
防意识不强有关;

流行形式
散发为主,亦有同一区域同一时间内发生多例的报道。
狂犬病的潜伏期
指暴露(一般指咬伤)之日到狂犬病脑炎症状出
现之时的时期
5天~19年,甚至更长,一般为1~3个月。
潜伏期长短与咬伤部位、伤口深浅、感染病毒数量、毒力和宿
主的免疫力等因素有关。
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

发病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组织内病毒小量增殖期:病毒在伤口附近的肌细胞内小量增
殖,在局部可停留3天或更久,然后侵入人体近处的末梢神经;
侵入中枢神经期:病毒沿神经的轴突向中枢神经作向心性扩
展,至脊髓后大量繁殖并很快到达脑部;
向各器官扩散期:病毒从中枢神经向周围神经扩散,侵入各
器官组织,尤以唾液腺、吞咽肌及呼吸肌表现明显,出现流涎、
恐水、吞咽和呼吸困难等。

病理变化
主要为急性弥漫性脑脊髓炎,外观有充血、水肿、微小出血等。
临床特点一(分型、表现)

临床分型
*狂躁型:常出现兴奋状态,尤其是恐水,怕风和感觉过敏,约占
80%;
*麻痹型:无明显兴奋状态,一般不出现恐水,前驱期表现为高热、
头痛、呕吐等。

临床表现
*前驱期:常有低热、倦怠、头痛、全身不适,并有喉头紧缩感,
已经愈合的伤口有麻、痒、痛等异样感觉,为最有意义的早期症状;
*兴奋期:极度恐怖表情、恐水、怕风、高烧等;
*麻醉期:病人渐进安静,肌肉痉挛停止,出现各种瘫痪,最后进
入昏迷状态,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本病整个病程一般不超过6日
临床特点二(治疗、预后)

治疗
*隔离与护理: 医护人员穿防护服,监
护室保持安静;
*对症治疗: 降温 、解痉、止惊等。

治愈率 预后不好,几乎100%致死。
狂犬病的预防与处置

暴露前免疫
*含义: 是指未被动物致伤或未接触狂犬病毒前
进行狂犬病疫苗的预防性接种。
*适用人群: 与犬、猫等动物接触机会比较多的
人员;从事狂犬病诊疗、狂犬病研究的实验室工作
人员以及狂犬病人的护理人员;前往高发地区工作
或旅游者,以及高发地区的儿童等。
狂犬病的预防与处置

暴露前免疫
*免疫程序
基础免疫:0、7、21(或28)天
加强免疫:无动物致伤情况下,1年后加强1针,以后每隔
3~5年加强1针,可长期维持中和抗体保护水平。(有条件可再
基础免疫后定期测定抗体水平,下降时再加强注射)。
*注意事项
严重免疫缺陷病人不建议接种;妊娠妇女、急性发热、过
敏体质、使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者可酌情考虑推迟注射。
狂犬病的预防与处置

暴露后预防
*暴露分级及处置原则
1.暴露的含义: 狂犬病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不能
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破损皮肤处,
或者开放性伤口或粘膜接触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唾液
或组织。
2.暴露分级释义:按暴露性质和严重程度分为三级:
Ⅰ度暴露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
⑴接触或喂养动物
⑵完好的皮肤被舔
暴露后预防
* 2. 暴露分级释义:
Ⅱ度暴露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
⑴裸露的皮肤被轻咬;
⑵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
Ⅲ度暴露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
⑴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抓伤;
⑵破损皮肤被舔
⑶开放性伤口或粘膜被污染。
* 3. 分级处置原则
Ⅰ度暴露 :不需处置
Ⅱ度暴露 :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Ⅲ度暴露 :处理伤口、接种疫苗、并注射被动免疫制剂。
暴露后处置程序

伤口处理:
立即用20%肥皂水和清水反复彻底清洗伤口和抓伤处,至少15分钟,
再用75%乙醇或2%碘伏涂擦消毒,一般伤口不缝合 ,也不包扎。

疫苗接种:
*接种对象:Ⅱ级、 Ⅲ级暴露者;
*接种程序:0、3、7、14、28天,(前3针严格)
*接种时限:越早越好,未发病前即可接种;
*接种部位: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小孩可大腿前外侧)
*注意事项:避免过量饮酒、浓茶、咖啡、剧烈运动和服用激素等。
暴露后处置程序
被动免疫制剂注射:
* 应用人群: Ⅲ度暴露 者、免疫功能低下者的Ⅱ级暴露 者、 Ⅱ级
暴露 但位于头面部且动物不能确定健康时。
*种类:马源抗狂犬病血清(ERIG),有可能发生过敏,要求必须具备
对过敏反应的抢救能力;人源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HRIG),接种反应较
轻,但价格较高;
*剂量:人源球蛋白为20IU/kg,马血清为40IU/kg;
* 注射部位:侵润注射到伤口周围,剩余部分注射到远离疫苗注射部
位的深部肌肉;
* 注意事项:马血清作过敏试验,与首针疫苗同时进行,暴露后7天
内注射等。
再次暴露后处理(加强免疫)



伤口处理:仍然需要彻底处理;
疫苗接种:
1.若发生在免疫过程中,按原来程序完成全程接种;
2.半年内再次暴露,无需接种;
3.半年~1年内再次暴露,0和3天各接种一针疫苗;
4. 1 ~3年再次暴露,0、3、7天各接种一针苗;
5. 超过3年者应全程接种5针疫苗。
被动免疫制剂:已经完成过全程接种,无需使用。
特殊人群的疫苗使用




孕妇:不会造成胎儿畸形,无发现病例引起流产;
哺乳期妇女:可继续哺乳,不会影响婴儿发育;
新生儿和婴幼儿:免疫功能尚不健全,需要接种;
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以及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免疫
功能低下者:该类人群Ⅱ级暴露时应考虑注射被动免
疫制剂,疫苗接种是否需要强化免疫或首针剂量加倍
参见产品说明书。
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
禁忌症:一般无禁忌症。过量饮酒、饮浓茶或咖啡、食用刺
激性食物和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可能影响疫苗免疫应答,增加
疫苗注射反应,尽量避免上述行为。避免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
和抗虐药;

疫苗接种反应:少数人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硬结以及荨麻
疹等,短期内可以恢复,无需特殊处理,极个别人反应较重,若
红肿范围扩大,并伴有高热、倦怠等应及时就诊,过敏者可以更
换疫苗品牌或需脱敏治疗。

疫苗品牌使用:最好使用同一厂家疫苗,无法实现,也可
以更换。
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



处置不当:伤口处理、
疫苗接种等处置不规范;
暴露特征:多处咬伤、
伤口较深、离头面部较
近,侵入病毒量大等;
免疫低下:慢性疾病、
服用激素、过度劳累;


个体差异:对疫苗反应
不敏感,不能及时产生
足够的抗体;
疫苗保存不当:运输和
储存过程中的冷链不能
保证,都会影响疫苗效
果
接话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
恐狂犬
注射过疫苗又献血了;饮酒或刺激性食物;蜘蛛
和蟑螂的体液污染了人的伤口;踩了马路上的狗屎;
没有及时注射疫苗(超过24小时);十年前被狗咬过
没打疫苗等。
接话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
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注射和加强狂犬病疫苗?
如何判断皮肤被损伤(没有流血);被人咬了需
要注射疫苗吗?狗狗注射过疫苗,现咬人了需要注射
吗;夫妻一方被咬,另一方需要注射吗?第四针忘记
注射该怎么办?疫苗误放在冷冻室保存,还能用吗?
等等。
备注
第十二条 接种狂犬病疫苗应当按时完成全程免疫,
按照程序正确接种对机体产生抗狂犬病的免疫力
非常关键,当某一针次出现延迟一天或者数天注
射,其后续针次接种时间按延迟后的原免疫程序
间隔时间相应顺延。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