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知識的再現與性別政治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科學知識的再現與性別政治

科學知識的再現與性別政治
組長:9872242林易麟
組員:9561153閆維麟 9633106 錢蔚
940933蔡嘉倫 9630122黃致遠
9761244胡祥斌 9730159張斐茜
艾蜜莉‧馬汀 Emily Martin
Emily Martin (1944~),為人類學家、
中國文化學家與女性主義者,現任教
於紐約大學人類學系。早期研究田野
在台灣進行關注在各種身體文化之探
討,著有The Cult of the Dead in a
Chinese Village (1973)及Chinese Ritual
and Politics (1981)。之後則偏重於性別
醫療與科學文化研究,這方面的著作
包括The Women in the Body (1987) 及
The Flexible Body (1994),主要探討科學
如何藉由隱喻使人們建立其對自身的
身體想像,並有時因此疏離自己的身
體。近期研究主要為價值衡量及人類
理性方面的探討。
文化影響科學
• 以往認為科學權威建立在“客觀且中立”
的態度下,所以被推崇。然而馬汀指出科
學語言是“表面公正”但內容知識卻往往
充滿著性別意識形態。
精子的肖像
舊的說法
• 精子經歷一場冒險的旅程,進入一個溫暖黑暗
之地,許多因「精疲力竭」而陣亡,「生還者」
「攻擊」卵子,成功的候選人「圍繞在戰利品
身旁」。
• 而卵子被比擬成睡美人:「一位沈睡的新娘等
待王子的神奇之吻,讓他的靈魂得以復甦」。
• 參考影片:精子的冒險旅途1 、2。
一、霍普斯金大學的新發現
• 精子的向前推進力非常的
小,精子尾巴的側向運動使
得精子的頭在側向上有十
倍於向前的力量,而卵子的
表面必然是設計來誘捕精
子並防止他們逃脫
• 與以前不同的是, 現在精子
被看成很虛弱地進行這些
動作
• 研究人員開始將卵子外層
描述成具侵略性的精子捕
捉者
二、傑若德雪頓及海倫雪頓的說法
 「精子與卵子是相互主動的夥伴」
 「精子與卵子的第一次接觸是由精
以三角形的頭尖端射出一根長而薄
的細絲,並像魚叉般的插上卵子」
 「…這個魚叉並非是射出的,而是
儲存於一個稱為頂體…透過一個分
子接一個分子快速組裝而成…」
 研究的對象—海膽的精子,人類的
精子沒有細絲
三、保羅‧華沙門
• 在卵子的外層有某個特定的分子,在受精過程
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華沙門把它稱之為
「ZP3」或「精子接受器」。
• 卵子外層的「ZP3」其實看起來比較像「配體」
而不是「接受器」,因為「ZP3」是卵子上突
出的小球塊,像「鑰匙串」般的聚合體。
• 可是華沙門還是決定將精子當成鑰匙、卵子當
成鎖;精子是配體、卵子是接受器(通常接受
器分子是不動的,而鍵結於其上的配體是活動
的)。
ZP3,精子接受器
精子
卵子
• 上述三個「新研究、舊想像」對於精子與卵子
的修正解釋,似乎仍未脫離舊有解釋的上下從
屬圖像。
• 即使賦予卵子更大、更主動的角色,卻又將另
一種文化的刻板印象帶了進來,卵子像黑蜘蛛
般,誘捕精子,彷如是一種危險又具侵略性的
威脅。
• 雖強調彼此互動,但在詞語或字眼的選擇上,
卻仍將精子建構成比較主動的,卵子建構成比
較被動的。
• 對原子論將卵子功能分化的批評
• 神經機械模型的說法:以互動、回饋模式的雙
向交流的模式
歷史中的computers是男是女?
 “Computer”—計算小姐計算電腦
 二十世紀初大型天文望遠鏡—
1880~1940美國哈佛天文台雇女性計算星圖
 原子彈、氫彈—多科學家的太太
 數位化計算機電腦
 粒子加速器
—多女性進行幾何分析
女性運動員 張山
• 1992年奧運女子選手張
山與男人同場競技,獲
得定向飛靶金牌,賽後
國際射擊聯合會開始禁
止女子運動員參加男子
項目的比賽,女子運動
員不能參加1996美國亞
特蘭大夏季奧運會的飛
碟比賽,因此張山也失
去了在奧運會上衛冕的
機會
Danica Patrick
• 當Danica Patrick
在大西洋系列賽
車獲得開放式輪
賽冠軍時,有男
選手抱怨不公平,
說她體重比較輕
所以佔了便宜
當女性被用來做評論時...
• 達欣前鋒陳子威以前喜歡等空檔投三分球,被
譏打球「娘味十足」,後在教練教導下,不但
能硬上切入籃下,回防時甚至握拳大喊「媽
的!」因此受到讚許打球「進步很多」
• 內媒體也曾批評統一獅的郭尚豪:「比女人還
善變,行為反反覆覆,對其棒球路很不利」
• 金融風暴後,國際美元走勢疲軟,也被比喻為
「棄婦」
其他組提問
• 一、
除了在精子與卵子方面的性別刻板印象,
還有其他科學研究也隱藏著性別的刻板印
象嗎?你們會認為世界上沒有絕對客觀的性
別角度嗎?(四組)
• 二、
對性別的刻板印象對整個社會是否只有負面的影
響呢?有沒有可能這也可以是對社會資源及能力
分配的助力?科學研究上對於性別刻板印象之文
字與當時社會背景有何關聯?(一組)
三、
理工學生會不會為了做(研究或實驗)報告而做出和
內心相反的結論?所以應該要怪科學家的養成教
育嗎?或是怪當時的社會文化及其所接受的教育
囉?(五組)
參考資料來源
• Emily Martin 簡介:
http://homepage.ntu.edu.tw/~d92325003/profile3.html
• 影片:Sperm Competition ~精子競爭~: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Arl9DT03HQ&feature=related
• 影片:Everything you always wanted to know about sex but were afrai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FQUOElTwgU
• 小畢的故事 新浪部落:http://blog.sina.com.tw/hdbih/
• 北方網:
http://sports.big5.enorth.com.cn/system/2007/07/31/001796798s.html
• Auto Blog中文版:http://chinese.autoblog.com/2009/02/14/danicapatr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