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办法条文解读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办法条文解读

投资项目评价方法体系
的完善与发展
内
•
•
•
•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容
构
成
投资项目评价的理论基础
投资项目方法体系的发展现状
投资项目社会评价方法
投资项目后评价方法
第一部分 投资项目评价的理论基础
一、进行项目评价的原因和基本概念
1.进行项目评价的基本原因
• 科学决策的需要
• 科学管理的需要
• 提高效率的需要
• 提高效益的需要
• 项目评价的产生与应用,归根到底是经济和社会
发展的需要
第一部分 投资项目评价的理论基础
2.项目评价的基本概念
• 项目评价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 项目评价是一套综合管理的方法
• 项目评价是一个总结学习的过程
• 项目评价是一种分析预测的方法
• 项目评价是一个信息反馈的过程
第一部分 投资项目评价的理论基础
重要概念:
• 项目评价是对拟实施的项目、计划或政策活动的
设计策划、实施过程和实施结果进行的一种系统
而又客观的分析评价,其目的是确定这些活动的
目的和目标、开发的效果、效益和作用、长远的
影响、可持续性和实现程度。项目评价应能提出
可信和有用的信息,准确预测未来变化、及时总
结经验教训,帮助投资者和项目法人提高决策和
管理水平,更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投资
效益,保证项目的持续性。
第一部分 投资项目评价的理论基础
二、项目评价方法体系的产生和构成
1.发展观和发展战略的演变
• 重视物质生产,把发展等同于经济总量的增长
• 重视经济、社会的发展质量,强调“满足人类基
本需求”
• 重视人与自然环境相互间的协调
• 重视人的发展,强调人类自身素质的提高、生存
空间和环境的改善以及全社会的进步
第一部分 投资项目评价的理论基础
2.对投资项目的理解
•
•
•
•
•
•
•
单一的投资盈利活动、简单的过程
面临多方面因素作用的活动、复杂的过程
投资活动与环境的协调、内部活动与外部活动
经济成本与社会成本
个体行为与社会行为
企业目的与政府目标
内部管理与外部控制
第一部分 投资项目评价的理论基础
3.项目评价方法体系的演变及内容构成
•
•
•
•
•
•
技术评价方法
财务评价方法
经济评价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社会影响评价方法
社会评价(社会分析)方法
第一部分 投资项目评价的理论基础
4.项目周期划分与项目评价的时点构成
•
•
•
•
项目前期:项目规划、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准备:初步设计、条件准备、项目开工
项目实施:项目开工到项目竣工
项目运营:项目竣工到项目经济寿命期结束(包
括贷款偿还)
• 前评价:预测分析
• 中间评价:监测、管理
• 后评价:总结、预测
第一部分 投资项目评价的理论基础
5.项目评价的有关政策规定
•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
司
• 各个行业或部门的有关规定:交通、铁路、水利
、农业、能源等;商业银行、财政、国家开发银
行等
• 其他相关政策:规划、土地、环保、节能、资源
• 国际组织的相关政策: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
第一部分 投资项目评价的理论基础
重要概念:
• 项目评价方法体系的产生与发展是与经济
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对投资活动的认识
和实际的需求促进了评价方法的发展;
• 完整的评价方法体系包括多种评价方法;
• 项目评价是一个完整、持续不断的过程;
• 项目评价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和
政策规定的约束。
第一部分 投资项目评价的理论基础
三、项目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项目评价的基本要求
• 独立性--独立的第三方评价
• 科学性--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
• 实用性--评价方法要简单、适用和实用,可行、可操作
• 透明性--项目评价过程和结论的公开透明,社会公示
• 前瞻性--对项目的未来、预期进行分析和预测
• 反馈特性--评价的结果构成后续工作的基础
第一部分 投资项目评价的理论基础
2.项目评价的一般原则
•
•
•
•
•
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
综合分析与单项分析相结合,以综合分析为主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
对比分析与预测分析相结合,以预测分析为主
项目宏观投资效果分析与项目微观投资效果分析相结合,
以宏观投资效果分析为主
• 多方案比较和优选
第一部分 投资项目评价的理论基础
3.项目评价常用的分析方法
•
•
•
•
•
基线调查方法
对比分析方法
逻辑框架分析方法
层次分析方法
利益群体分析方法
重要概念:
项目评价的基本原则是从事评价工作的基本要求,不同的分
析方法为全面评价项目提供了必要的工具。项目评价中,
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对项目进行全面的分析
。
第一部分 投资项目评价的理论基础
四、项目评价的内容
1.工程技术评价
工程进度和质量、技术设备、生产工艺的先进性、适用性
2.财务评价
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分析、债务清偿能力分析、财务可行性
3.国民经济评价
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和贡献、经济盈利能力、经济合理性
4.环境影响评价
项目环境质量的影响、污染控制措施、与自然环境的协调、
资源的可持续性
第一部分 投资项目评价的理论基础
5.社会影响评价
项目对人口、就业、收入分配、文化教育、卫生、安全、生
活质量等社会变量的影响
6.社会评价
在社会影响评价基础上,分析项目与当地社会间的相互适应
性、判断社会风险、项目的社会持续性
重要概念:
项目评价的内容涉及到项目内部和外部因素;评价是全方位
的;项目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是制约项目持续发展的重要
因素。
第一部分 投资项目评价的理论基础
五、项目评价的指标体系
1.评价指标选择的基本原则
• 指标能够说明评价对象的主体情况
• 指标能够说明评价对象产生的结果及其原因
• 指标必须具备适用性,符合宏观经济、各行业或部门的要
求
• 指标必须具有通用性和可比性,便于不同类型项目的比较
第一部分 投资项目评价的理论基础
2.核心指标
• 工程技术指标、财务评价指标、国民经济评价指标、环境
影响评价指标、社会评价指标
3.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
• 定量指标:一个明确的数量的概念,可以计量和比较
• 定性指标:描述和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详尽的解释和说
明
• 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间是相辅相成的,它们所描述的是同
一评价对象,但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说明
第一部分 投资项目评价的理论基础
重要概念:
项目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限定了指标的种类,不同
的指标反映项目不同的侧面,完整的指标体系有
助于评价人员对项目进行全面的分析;通用性和
可比性是保证方案比选的前提条件;定量指标和
定性指标应当同时使用。
第一部分 投资项目评价的理论基础
六、项目评价的重点
1.根据项目的特点确定:项目的主要目的、目标是什么?
2.根据行业或部门的发展方向确定:行业或部门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3.根据国家、地方的发展方向确定:国家、地方发展的重点方向是什么
?
4.根据委托方的要求确定:委托方的要求是什么?
重要概念:
对于重大项目或有较大社会、经济、环境影响的项目、政策
、规划、计划等,评价的重点应当放在项目产生的对国民
经济、社会的影响以及项目与当地社会的相互适应性方面
。
第二部分 投资项目方法体系的发展现状
一、基本判断
建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投
资项目评价方法从无到有,在沿袭前苏联简单的
项目静态技术经济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借鉴
国外先进成熟的技术和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已
经形成了相对较为完整的体系。“全方位”和“
全过程” 是基本特征。
第二部分 投资项目方法体系的发展现状
二、“全方位”评价方法体系
我国现行投资项目评价方法体系包括了财务评价、经济
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社会影响评价、社会评价。各
种评价方法,共同构成了一个全方位的评价体系,即
利用现行的评价方法,可以对一个投资项目的工程技
术、财务效益、经济效益、环境影响、社会影响、项
目与当地社会的相互适应性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价。
第二部分 投资项目方法体系的发展现状
三、“全过程”评价方法体系
我国的评价方法体系的构成还包括全过程的评价方法体系,即对一个完
整的项目周期的每一个阶段进行评价。项目准备阶段—项目论证分析
;项目实施阶段—项目的监督和评价;项目总结阶段—项目的总结;
项目生产运营阶段—项目后评价。
实践中,全过程的项目评价工作的重点集中在项目周期的初始阶段,即
项目准备阶段的项目可行性论证分析,而项目周期的后续阶段的评价
工作,虽然有稽察和后评价两个主要工作内容,但是,从稽察的基本
要求以及后评价工作开展的数量来看,并不是项目评价的重点。项目
竣工验收和审计,考虑更多的是对项目完成情况的总结,而非完全意
义上的项目评价。
第二部分 投资项目方法体系的发展现状
重要概念:
全方位评价和全过程评价,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投
资项目的方方面面进行评价分析。理论上,全方
位评价确定了投资项目评价的内容,而全过程评
价确定了投资项目评价的不同阶段,二者共同构
成了完整的评价方法体系。
第二部分 投资项目方法体系的发展现状
四、我国投资项目评价方法体系的不足
1. 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范的缺失致使评价方法体系不完整
2. “以物质为中心”构成了现行评价方法的核心内容
3. 项目本质的单向性认识构成了现行评价方法的出发点
4. 同一评价方法体系适用于不同属性的项目
5. 全过程评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不足存在,但在不断完善之中
第二部分 投资项目方法体系的发展现状
五、投资项目评价方法体系的未来发展
1.发展观决定了投资项目评价方法的基本定位。
•
“以人为本”的双向性原则是项目评价的基本要求。
•
投资项目是实现发展的手段,不是目的。
2.发展方式的转变决定了项目评价重心的调整。
•
从关注项目本身到关注项目的外部性影响,
•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看待投资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
更加关注投资活动对自然和生态环境、资源和能源利用带来的影响
。
第二部分 投资项目方法体系的发展现状
3.管理体制的变革要求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体系。
在投资主体多元化、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构建
新型投资管理体制的要求下,建立和发展多元化的项目
评价方法,建立适应不同投资主体和投资行为的评价体
系势在必行。
第三部分 投资项目社会评价方法
一、社会评价方法的产生与发展
二、社会评价的概念、特点与应用范围
三、社会评价的内容
四、社会评价中采用的分析方法
五、投资项目的社会调查
一、社会评价方法的产生与发展
1.发展观的转变
从重视物质生产到重视人的发展:人是发展的
主体,也是发展成果的承受者
2.发展战略的调整
从强调经济总量的增长到强调发展质量的提高
以及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
3.投资活动中的实际需要
从单纯重视物质投入与产出关系的分析到重视
投资活动与社会、经济环境的相互适应性分析
4.社会评价的发展与现状
1.发展观的转变
一个渐进的过程:
• 从重视物质生产到重视人的发展:人是发展
的主体――推动发展,也是发展后果的承受
者――受损或者受益
• 人的发展包括生存条件和环境的改善,还包
括自我素质的提高
• 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
2.发展战略的调整
——从强调经济总量的增长到强调发展质量的提高以及发
展成果的合理分配:
• 五、六十年代,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经济总量的增
长成为最终目标,同时,认为经济总量的增长可以通
过市场机制自动分配到每一个人――“滴漏效应”
• 七十年代,发展等同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在经济
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关注人类基本需要的满足,如住
房、教育、医疗、就业等。
• 八十年代以来,发展是人类自身的发展,且是一个持
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本身的发展成为发展的
核心,如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机会的平等获得、基
本的人权等
• 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
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
面发展”
3.投资活动中的实际需要
从单纯重视物质投入与产出关系的分析到重视投资活动
与社会、经济环境的相互适应性分析:
• 投资项目建设是一个通过物质投入以获得更多物质产
出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对项目周边社会和经济环境
产生影响的过程是――互动关系
• 当地人口受到影响后,必然对项目有相应的反应和作
用,对项目产生影响,要保证项目的投入与产出效益
,必须与当地社会保持协调,二者共同发展――降低
社会风险,促进共同发展
• 投资项目的最终目的是提供物质产出为人类的发展服
务,在满足人类自身需要的同时,还要为人的发展提
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4.社会评价的发展与现状
• 六十年代以前,社会评价概念基本没有出现
• 六十年代以后,西方福利经济学考虑经济增长与公平
分配、效率目标与公平目标等问题
• 七十年代,社会影响评价方法形成并得到应用――人
或者利益群体依然是被动的
• 八十年代以后,社会学和人类学家参与投资项目活动
,社会评价方法逐步形成――观察、描述、预测功能
• 我国社会评价方法的发展:学术研究、实际应用(国
内项目与外资项目)、不同部门制定社会评价方法(
铁道部、水利部等)
二、社会评价的概念、特点与应用范围
1.社会评价的概念
• 以人为中心的评价方法:评价的主体、项目后果的承
受者
• 分析投资项目产生的各种社会影响
• 分析不同利益群体对项目的反应:项目与当地社会的
相互适应性
• 分析项目与当地社会能否相互适应:社会风险
• 促进项目与社会的共同发展:项目的社会可持续性
2.社会评价的特点
•
•
•
•
•
•
以人为中心,重视人文分析:人的主动性与作用
多层次分析:宏观和微观层次分析结合
多目标分析:项目目标与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难量化,重视定性分析:受影响人口的不同反应
多样性:社会、经济因素的不确定性,社会差异
重视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
3.社会评价方法的定位
•
•
•
•
•
评价方法的最新发展
项目评价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对现有评价方法的有效补充
相对独立的评价:人的作用不同,被动与主动
从新的视角看待经济社会的发展--项目建设是促进
经济社会发展的手段,不是目的
4.社会评价的应用
• 社会评价的服务对象:为谁服务?投资者、项目方、
受项目影响的利益群体?
• 不同层次的应用:项目层次、地区政策与战略规划、
宏观政策与战略规划
• 不同类型项目的应用:社会发展项目、物质生产项目
、发展环境和条件改善项目
• 不同行业、部门的应用--农业、交通、城建、水利
、水电、等等
• 项目周期不同阶段的应用--项目前期、建设期及后
期,考虑重点有所差别
三、社会评价的内容
1.项目影响区域的社会状况
2. 投资项目带来的社会影响
3.项目与当地社会的相互适应性
4.投资项目可能面临的社会风险
5.社会评价中必须重点分析的问题
1.项目影响区域的社会状况
• 人口、性别、收入、就业、生产条件、生活环境、文
化、教育、卫生、基础设施条件、风俗习惯、宗教信
仰、等等
2.投资项目带来的社会影响
• 对现有社会状况的影响和改变
3.项目与当地社会的相互适应性
• 项目产生的影响所引发的当地人口对项目的反应、态
度、作用、要求
• 项目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相互适应
4.投资项目可能面临的社会风险
•
•
•
•
社会风险产生的原因
社会风险的强度和作用
社会风险带来的后果
规避风险的方案、措施
5.社会评价中必须重点分析的问题
• 公平:经济、社会的公平性,宏观、微观的公平性,
实现利益与影响分配公平的措施和手段――公平是保
证不同利益群体支持项目的基本前提。直接和间接利
益的公平分配,发展机会的公平分配
• 参与:影响参与的因素(社会文化、政治、人),参与
的形式与方法,项目周期不同阶段的参与,参与的风险
与成本,参与的结果――利益群体的参与体现出他们对
项目的态度和看法,也体现出他们对项目的要求――我
(们)的项目或者他们的项目
• 组织机构:现有组织机构的能力(目的、特点、结构、
管理体制、工作程序、激励机制、资源、技术、协调性
),建立新的组织机构的必要性分析,外部监督与内部
运行效率――所有的事情都是人做的――一定的、有共
同目标的人群组成组织机构。政策法规的合理性、管理
体制的有效性
• 性别分析:女性的地位和作用――在某些项目中,妇女
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农村发展项目
• 贫困问题:基本概况(收入、基本需要、社会分化、生
活标准),项目对减少贫困的作用,项目对贫困问题的
影响――项目最基本的功能――提供发展的机会,促进
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就是人的发展
•信息流分析:获取有关信息的途径、手段、代价,缺乏
信息沟通的后果――信息流动的单向性是产生矛盾和问
题的主要原因
•持续性分析:环境功能的持续性,经济增长的持续性,
项目效果的持续性,社会发展的持续性――持续性关系
到项目、利益群体、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质量
项目产生的影响、项目与当地社会的相互适应性、项目
可能面临的社会风险、几个重点分析的问题等几个方面
分析之间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通过这些重
点问题的分析,判断项目产生的社会影响、项目与当地
的相互适应性、项目面临的社会风险,提出化解风险的
方案及促进全面发展的措施。
四、社会评价中采用的分析方法
1.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方法
2.过程式与参与式评价方法
3.基线调查法
4.有无对比法
5.逻辑框架分析法
· 水平逻辑关系
· 垂直逻辑关系
· 利用逻辑框架分析判断风险及问题
6.利益群体分析法
· 确定受项目影响的不同利益群体
· 确定各个利益群体与投资项目的关系
· 确定投资项目对各个利益群体的影响及其程度、水平、大小
· 确定各个利益群体对投资项目的作用及其程度、水平、大小
· 分析评价,得出结论与相关建议
五、投资项目的社会调查
1.社会调查的目的和作用
2.社会调查的内容
3.社会调查方法
4.社会调查的实施步骤
1.社会调查的目的和作用
• 了解社会经济及不同利益群体的基本情况,分析投资
项目的合理性
• 了解社会对投资项目的反应,揭示社会风险
• 沟通项目机构与相关的组织机构、利益群体间关系
• 促进各个利益群体对项目的参与与支持
• 对某些特殊利益群体予以特别的关注,保证其利益
• 综合分析,提出建议与措施供决策者参考
2.社会调查的内容
•
•
•
•
•
•
•
项目所在地历史情况
人口统计特征
职业和劳动力特征
就业和收入特征
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
组织机构与规章制度
项目所在地的经济活动、社会活动、文化特点、对外
联系状况
• 资源的利用与分配
• 项目对不同利益群体的影响
• 人们对项目的态度和要求
3.社会调查方法
• 间接调查方法: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
• 直接调查方法:专家讨论法、直接访谈法(个别访谈
与集体访谈)、参与式观察法、实地观察法
4.社会调查的实施步骤
•
•
•
•
确定调查目的和内容
设计调查方案
实施社会调查,并根据调查情况修订调查方案
研究和总结调查到的情况,提交调查报告
投资项目利益群体分析方法
利益群体
一、直接利益群体
1.
2.
……
二、间接利益群体
1.
2.
……
对项目的
兴趣
对项目态度和
要求
地位和权力
四个典型社会评价案例
案例一:马鞍山钢铁公司高村铁矿项目
1.新建项目:建设新的露天采矿场
2.主要问题:受影响人口强烈反对项目建设,集体上访
3. 主要原因:项目建设单位与受影响利益群体的沟通不足、征
地拆迁补偿政策不合理,同时伴有老项目遗留的问题
案例二:宁夏“1236”扬黄灌溉扶贫项目
1.新建项目,主要目标是通过扬黄灌溉解决宁夏南部山区200
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
2.主要问题:预期目标难以顺利实现
3. 主要原因:项目设计中对于项目的持续性考虑不足,外迁人
口和原地人口的生活条件和经济来源不足
案例三:武都引水一期工程
1.新建项目:通过引水工程建设,解决项目区的缺水问题,改善农业生产
条件
2.主要问题:项目效益不能全面发挥
3. 主要原因:配套工程资金不足、农民负担大及项目持续性条件不足
案例四:绍兴城东热电厂垃圾焚烧项目
1.新建项目:垃圾无害化处理,提高资源利用水平,企业经济效益
2.主要问题:资金不足,项目未来发展有困难
3. 解决方案:民营企业代政府行使职能,公益性较强,对普通民众无不利
影响,需要政府的资金支持以保证项目的持续性
不同类型、特点的项目,其社会评价的重点不同,但
分析的逻辑判断原则和关系不变。多种因素导致问题
发生并造成不利影响,其中,非物质的因素,如观念
、视角、政策、体制等因素的影响不容忽视。
宁夏“1236”项目一期工程建设逻辑框架图
目标层次
考核指标
检验方法
实现目标的条件
1.长期目标
1)通过建设新的农业发展区
和移民安置,使宁南山区
140多万贫困人口能够摆脱
贫困并得以进一步发展。
2)宁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
进入一个新阶段。
1)67.5万移民、安置人口的收入高
于项目建设之前。
2)受项目影响的宁南山区各县的经
济社会发展水平高于项目建设前,
并能保证持续发展。
1)项目前后情况比较。
2)统计资料。
3)移民回访。
4)项目后评价报告。
1)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
2)移民按计划实施并完成。
3)移民进入安置区后能够顺利启动其生
产和生活,并且能够积聚进一步发展的
力量。
4)引黄水利工程按期完成并发挥效益。
5)移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顺利实施。
2.直接目标
1)建设引黄主干渠,开发红
寺堡灌区和固海扩灌灌区。
2)移民搬迁、安置,为移民
提供必要的生产、生活条件。
移民得到应有的培训与教育。
3)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以
满足移民安置的需要。
1)引黄干渠建设按期完成,灌区土
地开发完成。
2)移民搬迁按期、分批完成。移民
搬迁后能够启动其生产与生活。
3)保证目标人口人均拥有两亩水浇
地。
4)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如期完成并交
付使用。
1)项目监理报告。
2)工程监理报告。
3)工程进度报告。
4)对移民和安置区的访问。
5)项目竣工验收报告。
1)引黄水利骨干工程如期完成,灌区土
地开发完成并具备农业生产条件。
2)基础设施的建设按照设计如期完成。
3)移民搬迁与安置顺利完成。
4)移民的生产与生活顺利启动并得到高
于原来水平的经济收入。移民得到培训
的机会。
3.项目产出
1)水利骨干工程
2)移民安置用地
3)基础设施建设
4)行政管理机构建设
5)农业生产技术服务体系
6)经过培训的移民
1)水利骨干设施如期完成并引水至
灌区。
2)灌区配套工程完成,130万亩土
地开发完成并可以耕作。
3)各项基础设施如道路、通信、医
院、学校等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4)新建16个乡镇,123个中心村。
5)72个农业技术服务站建设完成
并发挥效用。
1)项目监理报告。
2)工程监理报告。
3)工程进度报告。
4)对移民和安置区的访问。
5)项目竣工验收报告。
6)移民培训计划和移民培
训的记录报告。
1)资金到位,不留缺口。
2)项目如期开工,按期完成水利骨干工
程和灌区土地开发。
3)基础设施按期完成并发挥作用。
4)培训人员到位并发挥作用,移民有能
力接受培训。
4.项目投入
1)资金投入
2)项目组织管理机构
3)培训人员投入
4)相关政策
1)科威特政府贷款1.4亿美元。
2)国家投资7.06亿元。
3)宁夏自治区自筹投资9亿元。
4)组建项目建设组织管理机构。
5)自治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
1)项目开工报告。
2)项目可行性报告。
3)宁夏自治区人民政府制
定的相关政策文件。
1)项目得到批准。
2)资金筹措计划得到批准并落实。
3)建立完善、高效的项目组织管理机构。
4)培训人员来源确定并能够发挥作用。
5)宁夏自治区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
宁夏“1236”项目一期的利益群体分析
利益群体
对项目的兴趣
对项目态度和要求
权力
一、直接利益群体
很小
1.搬迁安置人口
项目的直接受益者,通过搬迁到新开发的灌区,他们
对项目表示极大支持。希望搬迁后能够尽快摆脱
贫困面貌,要求项目尽快建成。
将拥有较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生活水平将大幅度上
升。对项目抱有极大的希望,90%以上人口愿意搬迁。
2.安置区当地人口(红
寺堡、固海)
项目的直接受益者,灌区开发后,他们将就地旱改水
获得良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生活水平将提高。
对项目表示极大支持,希望项目尽快建成。
很小
3.宁南山区各县
项目的直接受益者,通过搬迁出大量贫困人口,各县
的压力将大为减轻,有利于各县的发展。希望项目尽
快建成。
对项目表示极大支持,希望有尽可能多的本县贫
困人口搬迁出去,要求增加本县移民搬迁的份额。
不大
4.水利骨干工程沿线居
住人口
项目的直接受影响者。水利骨干工程将征用他们现有
的部分土地,对生产与生活造成不利影响。如能得到
适当的补偿和较好的安排,将支持项目建设。
在得到适当的征地、拆迁补偿费用和较好安排的
前提下,对项目持支持态度。要求项目建设不影
响他们的生产与生活,希望项目实施后生活水平
有提高。
很小
5.兰州军区
项目的直接受影响者。红寺堡灌区开发将全部征用军
对项目表示极大支持。要求新的靶场符合部队训
区靶场的土地。希望靶场的重新补偿与建设尽快完成。 练的标准。
大
1.国务院及各部委
代表国家对项目进行审批,希望项目能够如期完成,
为实现2000年消灭贫困做出贡献。
支持项目建设,要求项目如期完成,对项目有宏
观管理的权力。
大
2.工程建设委员会
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实施对项目建设的领导,希望项
目建设能够尽快完成,尽快解决宁夏的贫困问题,促
进宁夏发展。
极力支持项目建设,要求项目建设尽快完成,直
接领导和管理工程建设指挥部的工作。
最大
3.工程建设指挥部
代表工程建设委员会对项目实施进行具体领导,总体
负责项目的组织、管理与协调。
极力支持项目建设,代表工程建设委员会与各个
专业厅局进行横向联系与协调,要求项目尽快完
成。
很大
4.自治区各专业厅局
负责各个分项工程的具体建设。
极力支持项目建设,希望项目尽快建成。
5.各县工程指挥部
在工程建设指挥部领导下,负责本县移民工程的计划
与组织实施,直接确定本县移民的区域划分。项目建
成后将为各县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支持项目建设,要求增加本县移民份额以尽可能
使本县贫困人口多受益。
较大
6.各县搬迁后剩余人口
项目的间接受益者,在项目实施后,他们的生活环境
将更为宽松,有更大的发展余地。
支持项目建设,但要求能够搬迁至新开发的灌区,
如不能,要求对他们的脱贫致富给予有力的扶持。
很小
二、间接利益群体
大
第四部分 投资项目后评价方法
一、后评价在投资项目管理中的基本定位
二、后评价的基本概念
三、后评价的范围和内容
四、后评价的评价方法
五、后评价的实施
六、后评价管理办法的解读
一、项目后评价的基本定位
•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确定后评价的基本定位
• 投资体制改革进程的必然结果
• 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和
环节
• 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监督管理、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的必要任务
• 项目周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项目后评价的起源和发展
• 国外项目后评价简况
• 国际金融组织的后评价
• 国内项目后评价进展
国外项目后评价简况
起源:项目后评价1930年代在美国与项目前
期评价同步产生,目前主要运用于多边和
双边国际组织的项目管理和监督中。
发展:后评价内容不断扩展,评价方法日趋
成熟;后评价涉及投资项目的全过程;后
评价机构的任务和责任日趋增强。
国际金融组织的后评价
• 国际金融组织的后评价机构均是其组织机
构中重要的一个部门,并且独立于其他业
务部门。
• 世界银行的后评价机构直接由银行执行董
事会领导,以保证该机构的权威性和独立
性,其名称为“业务评价局”(Operation
Evaluation Department)
• 亚洲开发银行的后评价机构设置与世界银
行基本相同。
世行后评价和决策周期
后评价专题研究
向新项目和政策提
政策(制订)
供后评价结果
项目执行审核和影
国别局计划
响评价
前期准备
项目完成报告的审
查
评估
项目完成报告
项目执行和监测
银行执董会批准
贷款淡判
国内项目后评价进展
起步:1980年代初由国家计委与项目可研方法同期引入
我国,开展研究;1988年国家计委委托CIECC首次进
行项目后评价;1990年国家计委正式下达通知,第一
次提出项目后评价的内容和要求。
发展:1994年和1995年国家开发银行和CIECC先后正式
成立后评价局,开展了数百个项目的后评价,2004年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了后评价
的要求和作用,2005年国资委颁布《中央企业固定资
产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指南》,2008年国家发改委颁
布《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办法》。
二、项目后评价的基本概念
•
•
•
•
项目周期管理中的后评价
项目建设程序管理中的后评价
项目后评价的概念和意义
项目后评价与项目中间评价、总结评价(自我评
价)、竣工验收之间的关系
• 后评价的目的和任务
• 后评价的独立性和反馈性
项目周期中的后评价
项目周期是指项目实施建设及运营的全过程,即
从项目的筹划、实施、运营到消亡。项目周期
一般可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项目前期阶段;
项目准备阶段;
项目实施阶段;
生产运营阶段,即从项目正式移交生产运营后
到经济寿命期结束之前这一阶段。
项目建设程序作为项目周期的一部分,主要体现
在项目前三个阶段,是指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
不包括项目建成后的生产运营阶段。
项目周期图示
项目周期(Project Cycle)一般可以分成四个主要阶段,
即前期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运营阶段。
前期阶段
项目起始
准备阶段
实施阶段
运营阶段(生产运营)
批准立项 开工建设 竣工验收
事后评价
图. 项目周期各阶段划分示意图
项目终止
项目周期中的后评价
图1
可研
项目周期中的项目后评价
批准立项 贷款生效/开工 帐户关闭/竣工 达到能力
|
|
|
A
B
C
事前
(项目评估)
|
投入资金收回
|
D
事中
|(项目事中评价)|
|
E
项目终点
|
F (项目寿命期 T)T
事后
(项目事后评价)
|
项目建设程序管理中的后评价
1)项目建议书(立项)阶段
2)可行性研究阶段
3)设计阶段
4)项目实施准备及开工阶段
5)施工阶段
6)竣工验收(完工)阶段
7)项目后评价阶段
项目后评价的概念
项目后评价:
是指对已经完成的项目或规划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
用和影响所进行的系统的客观的分析。通过对投资活动实践
的检查总结,确定投资预期的目标是否达到,项目或规划是
否合理有效, 项目的主要效益指标是否实现,通过分析评价找
出成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
为未来项目的决策和提高完善投资决策管理水平提出建议, 同
时也为被评项目实施运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从而
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项目后评价的意义
项目后评价首先是一个学习过程。后评价通过对项
目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所进行全
面系统地分析,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使项
目的决策者、管理者学习到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
和策略提高决策、管理和建设水平。
其次, 后评价又是增强投资活动工作者责任心的重要
手段。后评价的透明性和公开性, 可以比较公正客
观地确定投资决策者、管理者和建设者工作中存
在的问题, 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工作水
平。
第三, 后评价主要是为投资决策服务的。
项目中间评价与后评价
在定义项目后评价时,需要对项目中间评价加以必要
的说明。所谓“中间评价”是指投资或项目管理部门
对正在建设尚未完工的项目所进行的评价。中间评价
可以是全面系统的,即对项目的决策、投资、目标、
工程以及未来效益的全面评价;也可以是单独内容的,
即对项目建设中某个问题、某项效益的单项评价;可
以是一个项目,也可以是一捆项目,即一个行业、一
种产品、一个地区的同类项目的评价。
项目总结评价与后评价
项目总结评价,即项目自我评价,是指在建
设项目竣工后,项目运营基本达到设计能力
时,项目法人(业主)通过项目建设全过程
的回顾分析,对该项目进行的全面总结和自
我评价。项目总结评价是项目后评价的基础
和重要的资料来源。
项目总结评价与竣工验收
项目总结评价与项目竣工验收的关系
相同点:都是项目周期后期的工作;
都是项目法人的任务;
都要进行项目工程技术和管理的总结;
都是项目后评价的基础。
不同点:
总结评价更注重项目的效益分析以及影响评价;
总结评价要确定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和可持续性;
总结评价要为项目的完善发展提出建议和对策;
总结评价要为投资者提供相关的经验教训。
项目后评价与竣工验收
项目竣工验收
项目后评价
需求者
项目法人、出资或投资者
出资投资者、政府、(法人)
完成者
法人
委托独立的咨询机构(第三方)
工作时点
项目建成以后
项目竣工验收以后
工作内容
总结工程建设情况,以工程技术 总结项目的全过程,以财务经济效益、社会环境
和施工安装为主;
影响评价为主;
工程三大控制情况;
目标实现程度及其合理性、项目持续性、项目成
功度;
侧重项目工程建成;
侧重项目的经济和效益建成,经验教训的总结,
改进决策和宏观管理;
提出完善项目的对策措施,对高 以提出决策和宏观政策、规划、管理的建议为主。
层管理提出建议。
项目后评价与竣工验收
一个项目建成的标志是多方面的,主要包
括工程、技术、经济、效益四个层次。
1.
工程建成:项目的实物建成(physical
completion),即项目的土建完工、设备安装调
试完成,装置和设施经过试运行。此时可以进行
竣工验收。
2.
技术建成:设施和设备的运行达到设计的技术指
标,装置达到设计能力。一般项目需要2-3年的
时间。
项目后评价与竣工验收
3. 经济建成:主要是指项目财务和经济指标的基本实
现,包括运营(销售)收入、成本、利税、FIRR、
借款偿还期等。一般项目需要项目竣工后3年左右的
时间。
4. 效益建成:是指项目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目标
的实现,包括项目对国民经济、环境生态、社会发
展所产生的宏观或长远的影响。一般需要3-5年或
更长的时间。
项目后评价与竣工验收
• 项目后评价不仅仅是对项目工程和技术的总结评
价,更重要的是对项目经济和效益的分析评价。
• 从时间上讲,后评价要对项目周期全过程的各个
阶段进行分析评价。
• 从内容上讲,后评价要对项目涉及的工程技术、
财务经济、环境生态、社会发展、管理制度等进
行全方位的分析评价。
项目后评价的目的
项目后评价的主要目的有:
1)及时反馈信息,调整相关政策、计划、进
度,改进或完善在建项目;
2)增强项目实施的社会透明度和管理部门的
责任心,提高投资管理水平;
3)通过经验教训的反馈,调整和完善投资政
策和发展规划,提高决策水平,改进未来的投
资计划和项目的管理,提高投资效益。
项目后评价的任务
• 项目后评价一般由项目投资决策者、主要投资者提出并
组织,项目法人根据需要也可组织进行项目后评价。项
目后评价应由独立的咨询机构或专家来完成。
• 项目后评价一般应对项目执行全过程每个阶段的实施和
管理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重点包括法律法规(规划、
政策、合同等)、执行程序、工程三大控制(质量、进
度、造价)、技术经济、社会、环境影响、工程咨询质
量(可研、评估、设计等)、宏观和微观管理等。
项目后评价的独立性
项目后评价的独立性:
• 是指评价不受项目决策者、管理者、执行者和前
评估人员的干扰,不同于项目决策者和管理者自
己评价自己的情况。它是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的重要保障。没有独立性,或独立性不完全,评
价工作就难以做到公正和客观,就难以保证评价
及评价者的信誉。
项目后评价的反馈性
项目后评价的反馈性:
• 和项目前评估相比,后评价的最大的特点是信息
的反馈。也就是说,后评价的最终目标是将评价
结果反馈到决策部门,作为新项目立项和评估的
基础,作为调整投资规划和政策的依据。因此,
评价的反馈机制、手段和方法便成了评价成败的
关键环节之一。
项目后评价的服务对象
• 为项目管理服务,而且主要是为项目的决策管理
服务,为项目的出资者服务,侧重在宏观决策和
监督管理两个方面。同时,可运用于项目实施过
程中的一些评价(通常是项目的监测评价或中间
评价)为项目执行机构或其他有关方面的管理服
务。
• 同一个项目,项目业主(单位)和政府管理部门
的需求不同--后评价的内容和侧重有差异。
三、项目后评价的范围和内容
• 项目各阶段的总结与评价
• 项目后评价的基本内容
• 项目后评价的目标和持续性评价
项目各阶段的总结评价
项目各阶段的总结评价就是项目的过程评价,是
项目后评价的基础,也是项目法人在项目竣工后
的一项重要任务,内容包括:
•项目前期决策的总结与评价
•项目准备阶段的总结与评价
•项目实施阶段的总结与评价
•项目运营阶段的总结与评价
项目前期决策的总结与评价
• 对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总结评价
• 对项目评估报告的总结评价
• 对项目决策意见的总结评价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总结评价
对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总结评价要点:
• 分析评价可研报告的市场预测、建设规模
、技术水平、原材料等供应、配套设施和
条件、投资融资及资金运作、财务及经济
效益、环境和社会效益与影响、其他相关
内容。
项目评估报告的总结评价
项目评估报告的总结评价的要点:
• 对项目评估报告目标分析的评价;
• 对评估报告项目效益分析的评价;
• 对评估报告项目风险分析的评价。
项目决策意见的总结评价
对项目决策意见的总结评价要点:
• 项目决策程序是否符合规定;
• 项目决策内容是否合理适当;
• 项目决策方法是否正确科学。
项目准备阶段的总结评价
项目准备阶段的总结评价要点:
•
对项目勘察设计的总结评价
•
对项目投资融资方案的总结评价
•
对采购招标工作的总结评价
•
对项目开工准备的总结评价
项目勘察设计的总结评价
对项目勘察设计的总结评价要点:
• 勘察设计单位的选择和合同
• 勘察工作深度和质量
• 工程设计方案和手段
• 勘察和设计技术水平
项目投资融资方案的总结评价
对项目投资融资方案的总结评价要点:
»投资结构
»资金渠道
»融资模式
»资金选择
»项目投资担保
»投资风险管理
采购招标工作的总结评价
对采购招标工作的总结评价要点:
• 采购内容和形式、招标程序和资格、合同
规范及内容、合同执行情况;
• 采购招标包括建设工程、设备物资和咨询
服务等三类采购。
项目开工准备的总结评价
对项目开工准备的总结评价要点:
• 项目组织落实、征地拆迁、三通一平、
开工手续等;
• 应特别重视立项以来在厂址、规模、融
资、技术等方面的变化。
项目实施阶段的总结评价
对项目实施阶段的总结评价要点:
• 对项目合同执行情况的分析与评价
• 对项目工程实施和管理的分析评价
• 对项目资金使用和管理的分析评价
• 对项目完工和竣工验收的总结评价
项目合同执行情况的分析与评价
对项目合同执行情况的分析评价要点:
• 勘察设计、工程监理、咨询服务等合同执行和管
理情况
• 设备物资采购和安装等合同执行和管理情况
• 工程建设施工等合同执行和管理情况
• 合同履约和违约情况
项目工程实施和管理分析评价
项目工程实施和管理分析评价要点:
• 工程造价控制
• 工程质量控制
• 工程进度控制
项目资金使用和管理分析评价
对项目资金使用和管理分析评价要点:
• 资金来源
• 资金支付
• 资金到位
• 融资成本
• 资金管理机构和制度
项目竣工和验收的分析评价
对项目竣工的分析评价要点:
• 项目完工和竣工验收
• 投产运营前的准备工作
项目运营阶段的总结评价
•
•
•
•
达到设计能力状况及预测
市场需求状况及未来预测
项目竞争能力现状及预测
项目运营外部条件现状及预测
项目后评价的基本内容
• 项目后评价主要应调查了解项目实施的最终成果
和影响,对照项目立项(批准的项目可行性研究
报告)所确定的各个方面的目的和指标,进行评
价。并通过对项目执行过程中各个阶段实际实现
目标和指标及其变化的分析,进行经验教训的总
结。
• 项目后评价的基本内容是指对项目结果和效益的
分析,一般有五个方面:技术、经济、环境、社
会和管理。
项目后评价的基本内容
•
•
•
•
•
项目的技术效果评价
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
项目的环境效益评价
项目的社会效益评价
项目的管理效果评价
项目的技术效果评价
项目技术后评价是对已采用技术与装备水平的
分析与评价,主要包括:
先进性
适用性
经济性
安全性
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
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涉及投资、融资、造价、工
期、财务效益、经济效益等,一般项目后评价的
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包括:
总投资/运营收入/总成本费用/利税总额/项目工
期/投资回收期/FIRR/EIRR
项目的环境效益评价
项目的环境效益后评价应对照项目立项的环评报
告的目标和主要控制指标,对项目已经或可能达
到的情况进行分析,重点评价:
项目污染控制/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对地区环境质量和生态的影响/环境管理
项目的社会效益评价
项目社会效益后评价主要通过社会调查对项目进
行利益群体分析和影响评价;项目与社会适应性
评价;项目社会风险分析;项目持续性评价等。
评价要素有:
就业/参与/征地拆迁/扶贫/
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可持续性
项目的管理效果评价
项目后评价要对项目的管理效果进行分析评价,
包括建设期和运营期。管理效果评价的重点是项
目组织与机构评价,主要内容有:
项目组织结构/运营管理机制与模式
/项目的资产性质和体制
/项目的管理人员素质及能力
项目后评价的目标和持续性评价
•
•
•
•
项目目标实现程度
项目目标的适应性
项目的持续性分析
项目的成功度评价
项目目标实现程度
项目目标实现程度分析是项目总结评价的一项重要
内容。它从项目投入、产出、直接目的、宏观目标
四个层次的逻辑关系来分析各层次目标的实现程度
,找出差别或变化,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项
目目标总结评价的逻辑框架分为垂直层次逻辑和水
平逻辑分析。项目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价结论是通过
逻辑框架不同层次主要指标的对比和原因分析而产
生的。
项目目标实现程度
项目评价的逻辑框架
验证对比指标
目标层次
项目原定 实际实
指标
宏观目标(影响)
直接目的(作用)
项目产出(结果)
项目投入(条件)
现指标
原因分析
差别或 主要内部 主要外
变化
原因
部条件
可持续性
项目目标实现程度
项目投入主要是指项目的人、财、物和时间的投入,是项目建设
的必要条件。投入的主要指标包括:项目总投资、物资和人力
投入、投入时间和实施工期等。
项目产出主要是指项目的建设内容,包括规模、能力、产品或服
务等,是投入的结果。产出的主要指标是项目的工程技术指标
。它是项目工程技术建设的结果,又可作为项目“工程技术建
成”的主要标志。
项目目的主要是指项目的作用,包括项目的直接效果和作用、经
济效益等,是投入、产出的直接目的。直接目的的主要指标是
项目的效果指标、财务和经济效益指标。这些指标标志着项目
的“经济建成”的情况。
项目目标主要是指项目的影响,包括项目对行业、地区长远发展
的影响、对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的影响等,是项目投入、
产出的间接后果,是项目直接目的可能产生的影响。主要指标
是社会影响指标等。
项目目标的适应性
• 项目目标的适应性是指项目原定目标是否正确,
是否符合全局和宏观利益,是否得到政府政策的
支持,是否符合项目的性质,是否符合项目当地
的条件等。
• 项目适应性评价,可以根据项目评价逻辑框架各
个层次目标指标的分析,综合各方面意见进行。
可分为“适应”、“比较适应”、“部分适应”
、“不适应”四个结论。
项目持续性评价
• 项目持续性评价的概念
项目的持续性是指在项目的建设资金投入完成之
后,项目的既定目标是否还能继续,项目是否可
以持续地发展下去,接受投资的项目业主是否愿
意并可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继续去实现既定目标,
项目是否具有可重复性,即是否可在未来以同样
的方式建设同类项目。
• 项目持续性分析要素
财务、技术、环保、管理、政策等
项目持续性评价
"持续性验证模型"的逻辑框架
验证指标
条件的重新评价
风险的重新评价
问题和需要
5
长远目标
6
6
效益
1
7
7
产出
2
8
8
措施
3
9
9
投入
4
10
10
表
评定项目指标
1. 宏观目标和产业政策
项
目
成
功
度
评
价
2. 决策及其程序
3. 布局与规模
4. 项目目标及市场
5. 设计与技术装备水平
6. 资源和建设条件
7. 资金来源和融资
8. 项目进度及其控制
9. 项目质量及其控制
10.项目投资及其控制
11.项目经营
12.机构和管理
13.项目财务效益
14.项目经济效益和影响
15.社会和环境影响
16.项目可持续性
项目总评
项目成功度评定表
相关重要性
评定等级
备注
项目成功度评价
项目成功度评价:
• 通过评价专家集体打分,对项目成功度进行定级
,一般可分为四个等级:A-完全成功的;B-成
功的;C-部分成功的;D-不成功的。
• “相关性”是指该项指标对项目的重要性,分重
要、次重要、不重要。
四、项目后评价的方法
• 项目评价的方法论原则
• 有无对比法
• 逻辑框架法
项目评价的方法论原则
• 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
• 综合分析与单项分析相结合,以综合分析为主
• 项目宏观投资效果分析与项目微观投资效果分析
相结合,以宏观投资效果分析为主
•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
析同等重要
• 对比分析与预测分析相结合,以预测分析为主
• 既要重视项目决策效果评价,又要重视项目实施
效果评价
项目评价的方法论原则
对比法的一般原则
对比法是项目后评价的方法论一般原则,对比是
将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和评估的预测结论,以及
初步设计时的技术经济指标,与项目的实际运行结
果及在评价时所做的新的预测相比较,用以发现变
化和分析原因。项目后评价采用对比法时,一是要
十分注意数据的可比性,二是更多地与其他项目进
行对比,可以是同行业对比、同规模对比、同地区
对比等。
对比法包括“前后对比”和“有无对比”,项目
后评价更强调有无对比。
有无对比的概念
概念:“有无对比”(With & Without Comparison)
是指将项目实际发生的情况与若无项目可能发生的
情况进行对比,以度量项目的真实效益、影响和作
用。对比的重点是要分清项目作用和影响,与项目
以外因素的作用和影响。
通过项目的实施所付出的资源代价,与项目实施后产
生的效果进行对比,得出项目的评价结论。有无对
比方法论的关键是要求投入的代价与产出的效果口
径一致。也就是说,所度量的效果要真正归因于项
目。
逻辑框架法
• 逻辑框架法的概念
• 垂直逻辑和水平逻辑
• 项目逻辑框架的编制
逻辑框架法的概念
逻辑框架的基本概念
• 逻辑框架法是一种概念化论述项目的方法,即用一张简单的
框图来清晰地分析一个复杂项目的内涵和关系,使之更易理
解。逻辑框架法是将几个内容相关、必须同步考虑的动态因
素组合起来,通过分析其间的关系,从设计策划到目标、目
的的确定来评价一项活动或工作。逻辑框架法为项目计划者
和评价者提供一种分析框架,通过对项目目标和达到目标所
需手段间逻辑关系的分析,用以确定工作的范围和任务。
• 逻辑框架法的核心概念是事物层次间的因果逻辑关系,即“
如果”提供了某种条件,“那么”就会产生某种结果;这些
条件包括事物内在的因素和事物所需要的外部条件。
逻辑框架法的概念
表
层次描述
客观验证指标
逻辑框架的模式
验证方法
重要外部条件
目标/影响
目标指标
监测和监督手段及方法 实现目标的主要条件
目的/作用
目的指标
监测和监督手段及方法 实现目的的主要条件
产出/结果
产出物定量指标 监测和监督手段及方法 实现产出的主要条件
投入/措施
投入物定量指标 监测和监督手段及方法 落实投入的主要条件
垂直逻辑与水平逻辑
目标层次和垂直逻辑关系
目标(Goal):通常是指高层次的目标,即宏观计划、规划
、政策和方针等,该目标可由几个方面的因素来实现。
宏观目标一般超越了项目的范畴,它是指国家、地区、
部门或投资组织的整体目标以及项目对其可能产生的影
响。
目的 (Objectives or Purposes):目的是指“为什么”要
实施这个项目,即项目直接的效果、效益和作用。一般
应考虑项目为受益目标群带来什么,主要是社会和经济
方面的成果和作用。
产出(Outputs):这里的“产出”是指项目“干了些什么”
,即项目的建设内容或投入的产出物。一般要提供项目
可计量的直接结果。
投入和活动(Inputs and Activities):该层次是指项目的
实施过程及内容,主要包括资源的投入量和时间等。
垂直逻辑与水平逻辑
垂直逻辑中的因果关系图
概
述
“那么”可实现项目的目标
目
标
发展规划的前提条件
“若”达到目的
目
的
“那么”达到目的
项目发展的前提条件
“若”产出
产
出
“那么”产出
项目实施的前提条件
“若”投入
投
入
项目后评价逻辑框架
项目评价的逻辑框架
验证对比指标
目标层次
项目原定 实际实
指标
宏观目标(影响)
直接目的(作用)
项目产出(结果)
项目投入(条件)
现指标
原因分析
差别或 主要内部 主要外
变化
原因
部条件
可持续性
五、项目后评价的实施
•
•
•
•
项目后评价报告
项目的自我评价
项目调查
项目后评价的反馈
项目后评价报告的基本内容构成
项目评价对比内容及时点
评估立项
目标
资源
经济
环境和社会
机构和管理
勘察设计
概算调整
竣工验收
后评价
项目后评价的基本指标
主要财务经济评价指标
项目投资指标:项目总投资;项目工期;项目资金来源;
项目财务指标:项目销售收入;项目运营成本;项目利税水平;项目还款能
力;
项目经济评价指标:项目EIRR;项目经济净现值;
项目工程技术评价指标
技术先进性、适用性、可靠性指标;行业或地区技术水平评价指标;
技术风险评价指标;
项目影响评价指标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指标;项目管理和制度评价指标;
项目主要社会效益评价指标;
项目目标和可持续性评价指标
项目目标评价指标:项目投入;项目产出;项目直接目的;项目宏观影响;
项目持续性评价指标:财务持续性指标;环境保护持续性指标;项目技术持
续性指标;管理持续性指标;需要的外部政策支持环境和条件。
项目后评价报告的基本结构
报告封面(编号、密级、评价者名称、日期等);封面内页(:汇率、
权重指标及其他说明);项目基础数据;地图;报告摘要;
报告正文:
1) 项目背景:项目的目标和目的;项目建设内容;项目工期
;资金来源与安排。
2) 项目实施评价:设计与技术;合同;组织管理;投资和融
资;项目进度;工程质量;其他。
3) 效果与效益评价:项目的运营和管理;财务状况分析;财
务和经济效益评价;环境和社会效果和效益评价。
4) 目标和持续性评价:项目目标实现程度分析;项目可持续
性。
5) 结论和经验教训:综合评价和结论;主要经验教训;建议
和措施;
主要附件(项目后评价逻辑框架)
项目的自我评价报告
•
•
•
•
•
•
项目概况
项目实施过程的总结
项目成果和效益分析
项目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项目的目标评价和持续性分析
经验教训和建议
项目的自我评价报告
项目自我评价报告主要附表
项目评价报告一般应附有以下主要附表:
表1. 项目主要效益指标对比表;
表2. 项目总投资来源表;
表3. 项目总投资执行情况表;
表4. 总成本费用表;
表5. 损益表;
表6. 项目总投资超支因素分析表;
表7. 资产负债表;
表8. 借款还本付息计算表;
表9. 现金流量表。
项目的自我评价报告
项目自我评价报告的资料准备: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环评报告、评估报告、批复文件;
项目初步设计文件、批复文件;
项目主要合同文件、审批文件;
项目开工报告、批复文件;
项目调概报告、批复文件;
项目中间评价报告(或稽查报告、或绩效评价报告);
项目竣工报告、验收批复文件;
项目审计报告(各阶段);
企业(项目)财务报表;
项目所在地(省市地)相关年份的统计年鉴和资料
其他相关材料。
后评价中的项目调查
• 项目调查是项目评价的基础和手段,国际上投资
活动的所有评价都几乎都建立在调查的基础上,
项目后评价的主要手段也是调查。
• 项目后评价调查的关键在于调查的策划,即制订
完整的调查提纲,编制详细且容易操作的调查问
卷。
项目后评价调查提纲的主要内容包括:
• 项目概况:概况和基础数据
• 实施过程调查:前期决策,项目准备,项目实施
,项目运营
• 成果和效益调查:工程技术,财务经济,环境生
态,社会发展,机构管理
• 项目目标和持续性调查:目标实现程度和目标的
适应性,持续性条件调查
项目后评价的反馈
• 评价成果反馈机制是项目后评价体系中的一个决定性环节.
它是一个表达和扩散评价成果的动态过程,同时该机制还
应保证这些成果在新建或已有项目中、或其他开发活动中
得到采纳和应用。因此评价作用的关键取决于所总结的经
验教训在投资活动中被采纳和应用的效果。这些经验教训
可供在项目周期的不同阶段管理中借鉴和应用,如立项阶
段的项目选定、项目准备阶段的设计改进、在建项目实施
中问题的预防和对策、完工项目运营中管理的完善和改进
等。评价反馈系统通过提供和转送已完成项目的执行记录
,增强了项目组织管理的责任制和透明度。
六、后评价管理办法的解读
• 管理办法的结构:共分五个部分,即总则、程序
、管理和监督、成果应用、附则,共计23条
• 管理办法的内容:共五个内容构成
• 管理办法的不足:
(1)缺乏后评价方法的解释和说明
(2)缺乏后评价工作的实施细则和工作流程
(3)缺乏后评价报告的标准格式要求
(4)缺乏对不同类型项目的特定要求(如公益性项
目)
(5)政府管理部门的需求不明确,与项目单位混为
一谈,没有差异性要求
第一章
总则
第1条:说明了后评价管理办法的法理依据:《国务院关于
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
第2条:确定了本办法的适用范围,从四个方面考虑:资金
来源、审批权限,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项目的重
要性。见《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2005》
第3条:确定了后评价时点、对比分析原则、以及评价目的
和范围
第4条:确定了后评价的基本原则、信息反馈机制、以及后
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投资项目全过程监督管理服务。确定
了后评价的结论将成为追究管理责任的相关依据。
第5条:提出了后评价实施信息化管理的要求,明确国家发
改委是后评价组织管理的责任主体。
第二章
后评价工作程序
• 第6条:后评价工作实行计划管理,年度计划是工
作任务下达的依据
• 第7条:后评价项目的选择和确定标准。不是所有
的项目都需要进行后评价,而是依据四个因素选
择项目:工作量、项目影响程度、项目典型意义
、未来发展的重点。
• 第8条:明确了对项目单位的后评价任务要求、时
间期限、工作顺序、责任要求、质量标准。自我
总结评价报告是后评价工作的基本素材和基础材
料。明确了投资项目的全过程、全方位评价要求
,涉及到项目管理程序完成情况、项目实施、技
术、财务、经济、环境、社会效益评价等。
第二章
后评价工作程序
• 第9条:明确了后评价任务承担单位的基本资格,
体现了独立、公正、客观、科学的要求。
• 第10条:明确了后评价承担单位的基本任务要求
,工作方法、程序。后评价的参照系和对比分析
的基础。
• 第11条:明确了对后评价承担机构的授权、采用
的方法和工作流程要求、时间要求、质量要求、
以及后评价成果的形式。
• 第12条:明确了广泛的社会参与,特别是与项目
相关的利益群体的参与对后评价工作的重要性,
提出了综合考虑项目内外部意见的要求。
第三章
后评价管理和监督
• 第13条:明确了承担后评价工作的工程咨询机构
的职业道德要求及相关惩处。
• 第14条:明确了项目单位在后评价工作中的地位
和作用,道德要求和相关惩处。项目文件资料是
关键。
• 第15条:明确了后评价机构的行业管理和执业资
格管理。
• 第16条:明确了“谁委托、谁出资”的基本原则
,后评价工作是项目决策者和出资人发起的评价
工作,后评价机构只对委托人负责。
第四章
后评价成果的应用
• 第17条:明确了后评价工作在项目周期中的地位
和作用。强调了后评价成果反馈的积极作用。
• 第18条:明确了后评价成果的反馈和扩散方式和
范围。体现出综合管理、分兵保守的投资管理体
制。建立跨部门的信息交流系统。
• 第19条:明确了必须依据后评价结论对相关管理
工作、项目进行必要的整改,吸取经验教训。强
调管理层的整改。
第四章
后评价成果的应用
• 第20条:后评价总结出的项目成功经验和做法的
推广应用。着眼于持续、不断地提高决策水平和
政府投资效益。
第五章
附则
• 第21条:行业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投资主管
部门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参照制定各自的后
评价办法。--回到投资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
“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