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情綿綿的筆耕者陳幸蕙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絲情綿綿的筆耕者陳幸蕙

當得知要做陳幸蕙老師的專題,忽然腦
中湧起了國中的記憶----碧沉西瓜,那
篇文章一直令我難忘除了老師說作者的
有趣綽號:〝陳西瓜〞還有她綺麗活潑
的文章,西瓜在他的筆下被寫成了夏日
的極品,在蟬聲不絕的夏天,令人
深深的渴望西瓜的甜美,這是一
直讓我難忘的經驗。
陳幸蕙老師的文章就如絲織
的綺布,那麼的輕巧卻又
溫暖,她的文章永遠是充
滿關愛,她關心孩子、青
少年、成年人、老人、動
物、植物……世上的每一
寸生命,她都細細的珍惜,
更尊重這個得來不易的大
自然。然而,她的細心更
表現在她的文章上,難怪
詩人余光中曾評其為〝國
內第四代散文家的佼佼
者〞呢!
張瑞芬指出中文系出生的女性散文家,尤其作
品中體現較多古典精神者,在台灣五十年的文
學縱軸上,數得出五代。
• 第一代:蘇雪林、琦君是承繼五四傳統和白話體
制來台的第一代。
• 第二代:戰後青黃不接的林文月。
•第三代:稍稍受到現代主義衝擊的張曉風和方
瑜。
• 第四代:陳幸蕙承續中文系古典精神,和曾麗
華是第四代接班人。
• 第五代:最傑出的代表,非簡媜莫屬。
•我們每一天早晨,都是人生紀錄簿新的一
頁,也就是〝時光激流中的孤島〞
•人生是不可回溯的,那為什麼要在這難得
的人生旅程,留下痛苦、遺憾、失望呢!?
•當我們白髮蒼蒼坐在夕陽西下,回憶過往
時,我們都會笑的開懷。
•多數的人們一定知道自己吃的燕窩就是燕
子的家,但是卻不懂燕子們築巢的辛苦。
•直到最後燕子吐出的唾液中是混雜著血絲,
用盡力氣築了一生中最後一個家。
•因為燕窩而得到好處的人們,究竟是知不
知道背後有這樣一段辛酸故事呢?
•欠缺,也是一種幸福,為什麼呢?
•所有的慾望都獲得了滿足,可是你真的感
覺到快樂嗎?
•欠缺,使我們對未來有所期待、有所想像、
有所追求,享受在追求缺乏的過程中,不
也是一種變相的幸福嗎?
•暮春時節菜花耀眼的黃與初夏橋墩之下成
陣羅列的西瓜。
•「原上摘瓜童子笑,池邊濯足斜陽落,晚
風前個個說荒唐,田家樂。」
•盛夏時節最不可或缺的水果就是西瓜。
•在台上講解,是費盡了多少的心思、多
少的耐心,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的重
複,不斷的說出〝我再說一次〞!
•耐心,總是我所欠缺的。
•為何我們不深深的吸口氣,帶著愉悅的
心情,期盼著對方的問題呢?
•做每一項工作都需要持之以恆。
•做任何事情,付出用心,不去想有何益
處,做自己覺得對的事情,不要後悔遺
憾。
•每一項工作,都是要經一番磨練後才能
熟能生巧。
愛情或麵包?
陳幸蕙老師選擇了愛情!
那是為什麼呢?
選麵包不行嗎?
若無一顆開花的心,
如何能有一枝開花之筆?
寫作到最後,其實,往往也非關技巧,
卻是創作者個性、氣質、生命風格與關懷
的呈現。
所以,練筆之前, 應先練心 。
蘇轍曾在<上樞密韓太尉書>中說:
「其氣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
動乎其言而見乎其文!」
簡單的文句
卻令人心中產生了一種反省
是否每每寫文章都是
〝為賦新詞強說愁〞
並不是發自內心的呢?
值得深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