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42.沉淀

第三章 沉淀与澄清
Sedimentation or settling
and Clarification
1
第1节 沉淀原理与分类
第2节 自由沉淀
第3节 絮凝沉淀
第4节 拥挤沉淀
第5节 沉淀池
第6节 澄清池
2
第1节 沉淀原理与分类
3
一、原理
•利用颗粒与水的密度之差,比重>1,下沉
比重<1,上浮
•沉淀工艺简单,应用极为广泛,主要用于去除
100um以上的颗粒
•胶体颗粒需混凝后才能沉淀。
4
•给水处理――混凝沉淀,高浊预沉
•废水处理――沉砂池(去除无机物)
初沉池(去除悬浮有机物)
SS去除40-55%
BOD5去除20-30%
二沉池(活性污泥与水分离)
5
6
二、分类
•自由沉淀:离散颗粒、在沉淀过程中沉速不变
(沉砂池、初沉池前期)
•絮凝沉淀:絮凝性颗粒,沉淀过程中沉速增加
(初沉池后期、二沉池前期、给水混凝沉淀)
•拥挤沉淀:颗粒浓度大,相互间干扰,分层
(高浊水、二沉池、污泥浓缩池)
•压缩沉淀:下层颗粒间的水在上层颗粒的重力下
挤出,污泥得到浓缩。
7
颗粒浓度
自由沉淀
絮凝沉淀
拥挤沉淀
压缩沉淀
颗粒絮凝性
8
第2节
自由沉淀
(discrete particle settling)
9
一、颗粒沉速公式
u 
4
g
3 C D
 p  l
l
d
u:颗粒终端沉降速度(terminal velocity )
 :Shape factor, 1 for spheres
10
CD与Re有关 ,Re=u d/,
:水的运动粘度(Kinematic viscosity), m2/s
11
•Re<1, 层流区(laminar region),CD= 24/Re
u 
1  p  l
18

gd
2
Stokes’ law
:水的动力粘度(dynamic viscosity),Pa s
•1000<Re<25000, 紊流状态(turbulent region)
——牛顿公式
•1<Re<1000, 过渡区(Transition region)
——阿兰公式
Re校核!
12
上述式子有何意义?
•了解影响颗粒沉速的因素(颗粒粒径……)
•在已知的颗粒粒径条件下求沉降速度
•由颗粒沉降速度求颗粒粒径
……水处理中的沉降实验
•由颗粒沉降速度求液体粘度
……落球法测定粘度
13
h
二、颗粒沉淀实验
1. 在ti时,从底部取样,测Ci
2. 计算颗粒沉速:
ui=h/ti
3. 沉速<ui颗粒占全部的百分率:
t=0
C0
t=ti
Ci
pi=Ci/C0
14
残余颗粒百分数p
3. 绘制p-u曲线(颗粒粒度分布曲线)
pi
ui
沉速 u
15
hi
4. 颗粒去除率的计算
h
在时间t0
颗粒沉速u0,相应残余颗粒比例p0
沉速uu0 的颗粒全部去除
沉速u<u0的颗粒部分去除
去除比例=hi/h
t=t0
Ct
=ui t0/(u0 t0)
= ui/u0
16
4. 颗粒全部去除率 P
P  (1  p 0 ) 

p0
ui
u0
0
dp i
沉速<u0颗粒的去除率
沉速u0颗粒
的去除率
pi
ui
17
t (分)
P (%)
P (%)
与水深有关
与水深无关
u
18
h
h/2
中部取样法
P 
C0  C
 100 %
C0
19
三、理想沉淀池
U0截留速度
1. 颗粒为自由沉淀
2. 水流水平流动。过水断面上各点流速相等 v。
3. 颗粒到底就被去除。
20
uu0的颗粒全部去除
u0 截留速度( critical settling velocity)
因为: h 0  L
u0
v
则:
u0 
Q
LB
Q
v 
v:水流速度
h0 B

Q
A
 q0
Q:处理流量;A:沉淀面积
L:池长;
B:池宽
qo:表面负荷率 (surface loading rate, m3/(m2 d))
溢流率(overflow rate)
21
对于特定的沉速ui<u0的颗粒:
pi 
ui
u0

ui
Q/A
•理想沉淀池的颗粒沉淀效率只与表面负荷有关。
•与其它因素(如水深、池长、水平流速、沉淀时
间)无关。
(Hazen 理论,1904年)
•增大ui  表面负荷,或去除率 。
•增大A  去除率
沉淀池容积一定,池身变浅---- 浅层理论。
22
第3节
絮凝沉淀
(flocculent settling)
23
水深
一、特点
离散颗粒
絮凝
颗粒
通过沉淀柱(settling
column)实验预测沉
淀效果。
时间
•在沉淀过程中,颗粒变大,沉速变大。
•颗粒去除率不仅与沉速有关,而且与深度,
时间有关。
24
二、沉淀实验
h
•在时间ti,不同深度测Ci
•计算各深度处的颗粒去除百分
率
p= (C0-Ci)/C0 100%
•绘制去除百分率等值线
沉淀柱高度
=实际沉淀池深度
25
方法二:
中部取样法
P=(C0-C)/C0100%
C:h/2处浓度
•计算颗粒去除率(在t0时刻)
方法一:
P  p2 
h1 / t 0
u0
( p3  p2 ) 
h2 / t0
u0
( p 4  p 3 )  ...
26
三、沉淀效率、表面负荷和停留时间之间的关系
要求一定的去除率---- 设计停留时间和表面负荷
停留时间 (min)
表面负荷 (m3/(m2d))
假定不同的水力停留时间t:
沉淀效率 (%)
•计算总去除率 P
•得出相应的表面
负荷 q
注意:曲线与水深有关。
27
第4节
拥挤沉淀(分层沉淀)
(Hindered (Zone) settling)
28
一、特点
分层沉淀
清水交接面
4个区
发生在颗粒浓度
较高的情况:
高浊水沉淀、
二沉池、
污泥浓缩池
29
清水区
浑液面----逐渐下降
等浓度区或受阻沉降层
颗粒浓度均匀
等速下沉vs
变浓度区
颗粒浓度由小变大
泥面----逐渐上升
压实区
颗粒沉速由大变小
30
•分区条件:颗粒最大粒径/最小粒径<6
•发生在:
混凝后的矾花(>2-3g/L)
活性污泥>1g/L
高浓度泥沙>5g/L
31
二、沉降过程曲线
交界面等速下降
临界沉降点
压实高度
32
•沉降过程曲线相似性,
与水深无关(当原水
颗粒浓度一样时)。
OP 1
OP 2

OQ 1
OQ 2
证明见:Kynch理论
•交界面沉降速度Vs与颗粒浓度有关
Vs= f(C)
对于活性污泥 :Vs=a c-n (n>1)
33
第5节 沉淀池
(sedimentation tank)
34
一、分类
平流式(rectangular)
竖流式(upflow)
辐流式(radial)
斜流式 (inclined)
二、平流式沉淀池
35
1.构造:四个区
36
1)进水区
流量均匀分布 ,不出现短流。
可采用配水孔或者缝
给水中通常采用穿孔花墙 v<0.15-0.2 m/s
37
2)沉淀区
水力条件要求:
•减少紊动性 ---- Re = vR/
•提高稳定性 ----弗劳德数Fr =v2/Rg,宜大于10-5。
降低水力半径R
加隔板
L/B>4, L/H>10
水流速度的控制也很重要 ---- 10-25 mm/s (给水)
一般不大于5mm/s(污水)38
3)出水区
•溢流堰(施工难)
•三角堰(对出水影响不大)
•淹没孔口(容易找平)
39
控制单位堰长的出水量:
给水:<500 m3/(m d)
初沉:<2.9L/(m s)
二沉:1.5- 2.9 L/(m s)
40
4)存泥区及排泥措施
泥斗排泥
靠静水压力 1.5 – 2.0m
多斗形式,可省去机械刮泥设备
41
机械排泥
42
43
2.设计计算
1)设计参数的确定
u0或T0
在数值上,q设=u设
由沉淀实验得到:
选u0时,絮凝性颗粒-----池深=实验柱高
选T0时,所有颗粒-----池深=实验柱高
考虑水流的影响 :
u设=u0/1.25-1.75
T设=1.5-2.0 T0
44
根据经验:
q设(m3/(m2h)) T设(h)
给水处理(混凝后)
初次沉淀池
1-2
1-3
1.5-3
1-2
二次沉淀池(生物膜后) 1-2
(活性污泥法后) 1-1.5
1.5-2.5
1.5-2.5
45
2)设计计算
以q来计算:
面积 A =Q/q设
池长 L=3.6 v T
水流流速v=10-25mm/s(给水)
5-7mm/s(污水)
宽度 B=A/L
46
以水力停留时间 T来计算:
计算有效体积V =Q T
选池深H(3.0-3.5m)
计算B=V/(LH)
L=3.6 v T
校核水流的稳定性,Fr =10-4~10-5之间。
47
二、竖流式沉淀池
48
49
颗粒沉速>v,颗粒下沉
水流上升流速v
v, 沉不下来
根据沉淀实验得u0  u设
v设≤u设
沉淀去除率=1-p0
无沉淀资料时:对于生活污水,
v设=1.5- 3.0 m/h,
T设=1.0 – 2.0 h
50
工艺计算:
由v设
→断面积A=Q/v设 (注意A的算法)
→直径
由T设
→水深H=v设T设
51
结构要求:
/H<3,使水流接近竖流
<10m
中心管的流速不宜太大,<30mm/s
特点:
适用于小水深,池深大,但沉淀效果较差
排泥方便,占地小。
52
三、幅流式沉淀池
1.中央进水幅流式
=20-30m,>16m
适用于大水量,但占地大,机械维修,配水条件差
53
54
55
由于过水断面是变化的,
水流速度由大  小
颗粒在池中的沉降轨迹------曲线
56
沉淀轨迹:
dr=vdt
dH=u0dt
沉淀分离条件:
计算:由q设 A=Q/q设
H=u设T设
(u设:1.5-3m/h; T设:1.5-2.5h)

H
0
dH
u0


R
r
dr
v
u0q=Q/A
57
2.向心幅流式
进水断面大,进水易均匀
58
向心式的表面负荷可提高约1倍。
59
四、斜板(管)沉淀池
1.原理
沉淀效果
E 
ui
Q / A
在原体积不变时,减少H,加大A,可以提高沉淀
效率或提高Q
浅层理论
1904年 Hazen 提出
1945年 Camp认为池浅为好
1955年 多层沉淀池产生
1959年 日本开始应用斜板
1972年 中国汉阳正式应用
60
1955年多层沉淀池
61
•断面形状:圆形、矩形、方形、多边形
•除园性以外,其余断面均可同相邻断面共用一条
边。
62
•水力半径 R>d/3
------斜板
R≤d/3 ------斜管, 管径一般25-35mm
•斜管比斜板的水力条件更好。
•材质:
•轻质,无毒
•纸质蜂窝、薄塑料板(硬聚氯乙烯、聚丙烯)
63
2.构造与分类
(a)Countercurrent
(b) Cocurrent
(c) Cross-flow
64
1)异向流
=60度,L=1-1.2m
板间距 50-150mm
清水区 0.5-1.0 m, 布水区 0.5-1.0 m
65
最大沉降轨迹从ab
u0=0.2-0.4 mm/s
板内流速v3 mm/s
l2

u0
l  l1
v
Q  vLB  sin 
b
a
u0 
斜板水平
投影面积
Q
nBl  cos   LB
沉淀池
表面积
66
Q设=u0(A斜+A原)
:0.6-0.8,斜板效率系数
A斜:斜板在水平面的投影面积
67
2)同向流
水流促进泥的下滑,斜角可减少到30-40度
沉淀效果提高,但构造比较复杂,使用少
Q设=u0(A斜-A原)
3)横向流
使用少,结构和平流式沉淀池较接近,易于改造。
但水流条件差(Re大),难支撑
Q设=u0A斜
68
3.优缺点
优点:
沉淀面积增大,水深降低,产水量增加
q=9-11m3/(m2 h)
平流式q<2 m3/(m2 h)
层流状态Re<200,平流式>500
缺点:
停留时间短(几分钟),缓冲能力差
对混凝要求高
耗材有时堵,常用于给水处理和污水隔油池69
五、沉砂池
原理与沉淀池相同。
功能:去除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如泥沙、
煤渣等)
保证措施:流速控制
常用的有:平流沉砂池、曝气沉砂池
70
最大流速0.3 m/s, 最小流速0.15m/s
最大流量时的停留时间不少于30s, 一般30-60s
71
72
旋流速度:0.25-0.3 m/s
最大流量时的T:1-3min, 水平流速:0.1 m/s
73
第6节
澄清池 (clarifier)
74
污泥再悬浮起来,池中保持大量矾花,脱稳胶
体靠接触凝聚粘附在活性泥渣上。
(混合)澄清
常用于给水处理,也可用于废水处理。
需保持矾花一定浓度,通过排泥控制沉降比在
20-30%。
75
泥渣悬浮型(过滤型):
矾花容易冲出去,但对细小矾花具有过
滤作用 。
如悬浮澄清池、脉冲澄清池
泥渣循环型(分离型):
效果与上相反
如机械加速澄清池、水力循环澄清池
76
一、加速澄清池
77
78
1920年 美国 infilco公司发明的
1935年有工程实例
1965年我国开始使用
一反应区容积:15-20分Q
二反应区容积:7-10分Q
分离区v上=1-1.2 mm/s
t总=1-1.5h,比平流式快
需定期排泥
回流泥量Q’=3-5Q
第2:第1:清水区=1:2:7
79
优点:处理效果好,稳定,适应性强
适用于大、中水厂
缺点:机电维修
启动时有时需人工加土和加大加药量 。
80
二、水力循环澄清池
81
喷嘴速度过大、过小都不行,v=4-7m/s
喉管v=2-3m/s
一反应室出口v=60mm/s, t=15-30s
二反应室下降v=40-50mm/s,
出口v=5mm/s, t=80-100s
分离区v=1-1.2mm/s, t=1h
回流泥量=2-4Q
优点:不需机械搅拌,结构简单
缺点:反应时间短,运行不稳定,泥渣回流控制较
82
难,适应性差,适用于小水厂。
三、脉冲澄清池
83
84
特点:
•靠脉冲方式进水,悬浮层发生周期性的收缩和
膨胀。
•有利于颗粒和悬浮层接触。
•悬浮层污泥趋于均匀。
•充水时间:25-30s
•防水时间:6-10s
•1956年法国首先发明
•70年代作为新技术争先应用,后期应用较少。
•工作稳定、单池面积大、造价低,但周期不易
调整。
85
四、悬浮澄清池
强制出水管出水20-30%,保
持池内泥渣浓度一定。
水流上升速度v=0.8-1.0 mm/s
86
•澄清池中加斜板,注意反应室的配套设计。
•欧洲过滤型澄清池多,美国机械加速澄清
池多。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