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

第四章 正弦交流电路
第一节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正弦交流电的相量表示法
第三节 单一理想元件的交流电路
第四节 RLC串联的交流电路
第五节 阻抗的串联与并联
第六节 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第七节 功率因数的提高
第八节 正弦交流电路的谐振
第九节 非正弦交流电路
习题
目录
第一节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正弦量
正弦量的三要素
返回
一、正弦量:
大小和方向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
的电压、电流和电动势统称为正弦量。
正弦信号的和、差、微积分等运算
结果仍是同频率的正弦信号。
当正弦信号作为电路的信号源时,
电路中产生的响应仍是同频率的正弦
信号。
返回
正弦电流 i 用三角函数表示为
i=Imsin(ωt+ )
其波形如图
i
Im
O

T
从表达式可以看出,当
Im 、ω、  确定后,正
弦量就被唯一地确定
t了,所以这三个量统称
为正弦量的三要素。
返回
二、正弦量的三要素
1.周期T、频率f 和角频率ω
2.最大值和有效值
3. 相位、初相、相位差
返回
1.周期T、频率f 和角频率ω
周期T : 正弦量变化一次所需要的时
间称为周期。单位是秒 (s)。
频率f : 1s正弦量变化的次数称为频率。
单位是赫兹(Hz)。
显然 f =1/T 或 T =1/f
角频率ω :
单位时间里正弦量变化的角度称为
角频率。单位是弧度/秒(rad/s)。
ω=2π/T=2πf
返回
周期,频率,角频率从不同角度描述
了正弦量变化的快慢。三者只要知道其中
之一便可以求出另外两个。
2.最大值和有效值
正弦量某一瞬间的值称为瞬时值,瞬
时值中最大的称为最大值。Im、Um、
Em分别表示电流、电压和电动势的
最大值。
表示交流电的大小常用有效值的概念。
返回
把两个等值电阻分别通一交流电流i
和直流电流I。如果在相同的时间T内
所产生的热量相等,那么我们把这个直
流电流I定义为交流电流的有效值。
1 T 2
i dt
i Rdt  I RT 即 I 

0
T 0
所以交流电的有效值是瞬时值的方均根。

T
2
2
将电流的三角式带入上式中有:
I  Im
2
返回
同理:
U  Um
2
E  Em
2
3.相位、初相、相位差
i  I m sin( t  Ψ )A
相位:我们把 ωt+ 称为相位。
初相:t=0时的相位称为初相。
相位差:任意两个同频率的正弦
量的相位之差。用φ 表示。
返回
例1、 u  Um sin( t u )V
i  I m sin( t  Ψ i )A
两者的相位差为:
  Ψu  Ψi
电压超前电流φ角
(或电流滞后电压φ 角)
=0 电压与电流同相位
<0 电流超前电压φ角
>0
若:φ
= ±π 电流与电压反相
返回
u、 i
i
O
ωt
φ
φ <0 φ=0
φ =π
返回
例2、已知:i =10sin(314t+30°) A,
u =220 2 sin(314t-45)V,试指出它们的角
频率、周期、幅值、有效值和初相,相位
差,并画出波形图。
解: ω=314rad/s,ω=2πf
f = ω/2π=50Hz,T=1/f = 0.02s
Im = 10A
Um =220 2V
Im
Um
I=
=5 2A, U =
=220V
2
2
i= 30°, u= -45°
φ = u- i=-75°
返回
如图所示:
u、i
220 2V
10A
O
ωt
30° 45°
u 滞后 i 75°, i 超前 u 75°。
返回
第二节
正弦交流电的相量表示
相量图表示法
相量表示法(复数表示)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返回
一、相量图表示法
正弦信号可用一旋转矢量来表示,
令
矢量长度=Im
矢量初始角=Ψ
矢量旋转速度=ω
如图:
Y
i
ω
ωt
O
O
X
返回
该矢量某一时刻在纵轴上的投影
刚好等于正弦量的瞬时值。
一般我们研究的是同频率的正弦量,
用相量表示时,它们同以ω速度旋
转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因此 ,在同
一相量图中,以t=0时刻的相量表示
正弦量。
相量的写法为大写字母的上方加一
个“.”。
返回
例、用相量图来表示下列正弦量。
u1 =Um sinωt V
u2 =Um sin(ωt -120°)V
u3 =Um sin(ωt -240°)V
U3
120°
解:
U1
120°
U2
返回
注 意
•
只有正弦量才能用相量表示;
几个同频率正弦量可以画在同一
相量图上;
•
任意两个同频率正弦量的和或差
可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求。
•
返回
二、相量表示法(复数表示)
我们知道一个相量可以用复数表示,
而正弦量又可以用相量表示,因此正
弦量可以用复数表示。
1. 复数表示法:
j
A
b r
A=a+jb 代数式
A=r(cosφ +jsinφ)三角式
+1 A=r e jφ 指数式
O
a
A=r∠φ 极坐标式
返回
其中
a=r cosφ
b=r sinφ
r 
a b
2
2
φ =arctan(b/a)
2. 有关复数的计算
加减运算用代数式, 实部与实部,
虚部与虚部分别相加减。
乘除运算用指数式或极坐标式,
模相乘或相除,辐角相加或相减。
返回
3、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一个复数的辐角等于正弦量的初相
角, 复数的模等于正弦量的最大值或有
效值,该复数称为正弦量的相量。
R = a+jb 是t = 0 固定相量的复数形式。
 u  Um
返回
例、写出下列正弦量的相量, 并求
出:i = i1+i2 ,画出相量图。
i1  20 2 sin( t  60 )A
o
i2  10 2 sin( t  30 )A
o
解: İ = 20∠60°A
1
İ2=10∠-30°A
İ = İ1+ İ2 =(20∠60°+10 ∠-30°)A
=[20(cos60 ° +jsin60 °)+
10[cos(-30°)+jsin (-30°)]A
返回
=(10+j17.39+8.66-j5)A
=(18.66+j12.39)A
=22.36∠33.4°A
i  22.36 2 sin( t  33.4 )A
o
相量图为:
I1
I
I2
返回
三、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KCL
∑i = 0
∑İ= 0
KVL
∑u = 0
∑U= 0
○
i
i1
○
i2
i=i1+i2
I  I1  I 2
返回
下列表达式书写正确的是:
u =u1+u2
U  U1  U 2
i  Im (cos   sin  )
U=U1+U2
陷井挖好
了,跳吧
返回
来了?
哈哈,没掉
下去!!
来了?
第三节 单一理想元件的交流电路
电阻电路
电感电路
电容电路
返回
一、电阻电路
1. 电压与电流关系
i
u
为了比较各个正弦量之
间的相位关系,先规定一个
初相角为零的参考正弦量。
设 u  U m sin  t
u、i 满足欧姆定律
u Um
i 
sin  t  I m sin  t
R
R
返回
Im、Um(U、I)同样满足欧姆定律:
Um
Im 
R
U
I
R
复数形式
U  U 0
o
I1  I 0
o
复数形式欧姆定律
U U
 0  R
I
I
返回
U  IR
可见:电压与电流同相位
ui
相量图
u
i
ωt
O
I

U
φ=0
返回
2.功率关系
ui
u
i
O
p
UI
O
⑴瞬时功率
p= ui =UmImsin2ωt
=UI(1-cos2ωt)
ωt (2)平均功率
1 T
P
pdt

T 0
= UI = I2R = U2/R
可见:P≥0 电阻是
一个耗能元件。
ωt
返回
二、电感电路
1.电压与电流关系
i
u
XL= ωL 感抗
设 i =Imsinωt
u = L di/dt
= ωLImcosωt
=Umsin(ωt+90°)
Um= ωLIm
U=XLI
单位:欧姆(Ω)
返回
相量图
.
U
电感中的电流滞后电压90°
(电压超前电流90°)。
.
I
因此: U  U 90o
I  I 0
o
U U
 90  jX L
I
I .
.
相量表达式为: U  jX L I
返回
2.功率关系
(1) 瞬时功率
p=u i =ImUmsinωt cosωt
= IUsin2ωt
在正弦交流电路中,电感功率以
2ω按正弦规律变化。
波形如图所示
返回
u、 i
u
i
O
p
ωt
 
 
O
ωt
显然,第一个
1/4 周期p>0,电
感吸收能量。
第二个 1/4 周
期 p<0,放出能
量。它与电源间
进行能量的互相
交换。
返回
⑵平均功率(有功功率)
1 T
P   pdt  0
T 0
电感是储能元件,不消耗电能。
⑶无功功率
无功功率反映的是电感与电源
间能量互相交换的规模。
QL= U I = I 2 XL = U 2/XL
单位: 乏(var)
返回
例、设电感L=1.65H, ω= 314 rad/s
uL =190 2sin( t +20)V ,求XL、iL、QL 。
解: XL= ωL=520Ω
IL=UL/ XL=0.336A
电感中电流落后电压90º
iL =0.336 2sin( t +20-90)A
=0.336 2sin( t-70)A
QL=ULIL=69.54var
返回
三、电容电路
1.电压与电流关系
设: u  U m sin  t
i
u
C
du
iC
dt
  CU m cos  t

 I m sin( t  90 )
返回
UmC  Im
XC
1

C
1
Um 
Im
C
容抗
相量图
I
单位:欧姆(Ω)
Um  X C Im
U
U  XC I
电容中的电流超前电压90

U  U 0


I  I 90
返回
U U
   90   jX C
I
I
∴相量表达式为:
U   jX C I
2. 功率关系
(1)瞬时功率
p  ui  Um I m cos  t sin  t
 UI sin 2t
返回
u、 i
u
i
O
p
ωt
 
 
O
ωt
显然,第一
个1/4周期
p>0,电容
储存能量。
第二个1/4
周期p<0,
放出能量。
返回
(2)平均功率(有功功率)
1
P
T

T
0
pdt  0
电容是储能元件,不消耗电能。
(3)无功功率
无功功率反映的是电容与电源间能量
互相交换的规模。
2
U
QC  UI  I X C 
XC
2
单位是乏(var)
返回
例1、设电容C=0.1μF, ω= 6280 rad/s
uC=10sin(ωt+30°)V,求XC 、İC 、QC。
解:
XC= 1/ωC=1.59kΩ
IC=UC/X C=10/1.59 2 mA=4.45mA
电容中电流超前电压90º
İC =4.45∠ 30º+90º = 4.45∠ 120ºmA
QC=UCIC=31.6×10-3 var
返回
例2、已知XL=10Ω,R= 2Ω,A2表读数2A,
设个表均为理想电表,求其余各表读数。
A
A1
A2
V
R
解:
U=I2XL=2×10V=20V
I1=U/R=20/2A=10A
L
设İ1= 10∠0 °A
=10A
İ = İ 1+ İ 2
İ2= 2∠-90 °A
=(10-j2)A
=-j2 A
=10.2 ∠-11.3°A
∴A1: 10A、A: 10.2A、V:20V
返回
例3、已知各电流表读数为A1=5A, A2=20A,
A3=25A,求(1)A表读数 (2)若维持A1读数不
变,而把电路频率提高一倍,再求其它表读数。
○
解: 设 İ1=5∠0°A= 5A
A
∴ İ2= 20∠-90°A=-j20A
·A
A1
A3
2
R
L
○
·
C
İ3= 25∠90°A=j25A
İ = İ 1+ İ 2+ İ 3
=(5+j5)A
=5 245A
A:7.07A
返回
(2)若维持A1读数不变, R两端电压不变,
U = RI1 = XLI2 = XCI3
XL = ωL , XC = 1/ωC
f 提高一倍,ω'=2ω
U =ω′L I2' = 2ωL I2' = 2ωL I2'
I2' = 0.5I2 =10A
XCI3 =0.5XCI3 '
I3 ' = 2I3=50A
İ = İ1+ İ2+ İ3 =40.31∠82.9°A
A2: 10A 、A3:50A、A:40.31A
返回
第四节 RLC串联的交流电路
电压与电流关系
功率关系
返回
一、电压与电流关系
i
R
u
L
C
U  U R  U L  UC
uR
uL 以电流为参考正弦量,
u i = Im sinωt 即İ =I∠0°
C
1. 相量图法
相量图为:
返回
UL
电压三角形
U
U L  UC
U

φ
UL-UC
φ
I
UR
UR
UC
可见:
U  U  (U L  UC )
2
R
2
U L  UC
X L  XC
  arctan
= arctan
UR
R
返回
总电压有效值
2= U +U
2+U+U
2 +U 2
UU=U
R
LL C C
R
U 2= UR2+(UL—UC)2
电抗与阻抗
2
2
U  U R  (U L - UC )

( IR )  ( IX L - IX C )
2
I
R 2  ( X L - X C )2
I
R X
2
2
2
 Iz
返回
式中 X=XL-XC 称为电抗
z
R X
2
2
称为阻抗,单位Ω
∴U=Iz
相位关系
U L  UC
X L  XC
  arctan
=arctan
UR
R
 L  1 C
 arctan
R
可见φ 是由R、L、C及ω决定的。
返回
90°>φ > 0 电压超前电流电路呈感性。
-90°<φ < 0 电流超前电压电路呈容性。φ
=0
电压与电流同相,电路呈纯阻
性。
2.复数形式分析法
U  U R  U L  UC
 IR  jX L I - jX C I
 I [ R  j( X L  X C )]
 I ( R  jX )
返回
Z=R+j(XL-XC) = z∠φ
z
Z为复阻抗
R  ( X L  XC )
φ = arctan(XL-XC)/R
φ 角为阻抗角,它等于电压与电流
之间的相位差角。
U  IZ
阻抗三角形
R= z cosφ
X= z sinφ
2
2
复数形式欧姆定律
z
XL-XC
φ
R
返回
例1、在RLC串联交流电路中,R=15Ω,
L=12mH, 电源电压 u  100 2 sin(5000t )V,
C=5μF,求:⑴电路中的电流i 和各部分电压
uR ,uL ,uC (2)画相量图。
解: X =ωL =5000×12×10-3Ω =60Ω
L
XC=1/ωC =1/5000×5×10-6Ω =40Ω
Z  R  j(X L-X C )  15Ω  j20Ω
20
 15 +20  arctan Ω=2553.13Ω
15
2
2
返回
U
1000V
I= 
 4  53.13 A
Z 2553.13
U R=IR  60  53.13 V
U L=jX L I  60  490V  53.13V
 24036.8V
U C=- jX C I  40  4  90V  53.13V
 160  143.13V
返回
 i  4 2 sin(5000t  53.13 )A
o
uR  60 2 sin(5000t  53.13 )V
o
uL  240 2 sin(5000t  36.8o )V
uC  160 2 sin(5000t  143.13 )V
o
相量图如图:
UL
36.8o
U
o
53.13
UC
143.13o
I
UR
返回
例2、已知R1=1kΩ,R2=300Ω,L=0.4H,
ω=103rad/s,电压表V1的读数为2V,试求其
余电压表的读数。
解:
R1
设u1为参考正弦量
U1  U10  2V
V1
R2
u
V
i
L
V2
则I=U1/R1=2mA
İ = 2∠0°mA
U 2  Z 2 I  ( R2  j L) I
=(300+j400) ×2×10-3V
=500∠ 53.2°×2×10-3 =1∠ 53.2°V
返回



U  U 1  U2
=2V+1∠ 53.2 °V
= 2.72∠ 17.1°V
∴ V2表读数1V,V表读数2.72V。
相量图:


U
U2

I
U1
返回
例3、RC串联电路中,总阻抗z = 2000Ω,
f =1000Hz , u与uC夹角为30°,
试求R、C。
解: 设i 为参考正弦量 İ=I∠0°
作相量图:
φ
UC
I
UR
U
可得
U I    60

o
z、R、XC满足阻抗三角形
有 R= zcosφ =1000Ω
XC= zsinφ =1732Ω
C = 1/ωXC=0.1μF
返回
二、功率关系
在正弦交流电路中,不管阻抗如何联
接,电路的功率等于各元件功率之和。
1. 平均功率 (有功功率)
在RLC电路中,只有电阻消耗功率
Z = R + jX
所以电路的有功功率为:
P = ∑URIR
式中cosφ为
P =UIcosφ
功率因数。
返回
2. 无功功率
电路中无功功率包括电感和电容两个
元件的无功功率。
Z = R + j(XL-XC)
QL=ULI
QC=UCI
Q = QL-QC
Q=UIsinφ
返回
φ >0, Q>0 电路呈感性
φ <0 , Q<0 电路呈容性
3.视在功率
S=UI
一般它表示发电设备的容量。
单位是伏安(VA)
P = UIcosφ = Scosφ
Q = UIsinφ = Ssinφ
返回
S  UI  P  Q
2
2
得出功率三角形:
S
Q
φ
P
返回
φ
φ
U
z
φ
R
UL-UC
S
XL-XC
总结:
Q
UR
P
阻抗三角形,电压三角形和功率
三角形 是三个相似的三角形。
返回
例4、某感性负载端电压 u  220 2 sin 314tV
P=7.5kW,Q=5.5kvar,试求感性负载的
功率因数及其串联参数。
解:
P
7.5
cos 

2
2
2
2
P Q
= 0.81
电路为串联
P
I
U cos 
= 42.1A
7.5  5.5
∴φ =35.9°
R = P/I 2 = 4.2Ω
XL=Rtanφ =3.04Ω
L=XL/ω = 9.7mH
返回
下列表达式书写正确的是:
i =İ1+İ2
u  u  ( IR)
2
L
2
R= Zcosφ
Um
Im 
Z
U=IZ
陷井挖好
了,跳吧
返回
来了?
哈哈,没掉
下去!!
来了?
第五节 阻抗的串联与并联
阻抗串联的交流电路
阻抗并联的交流电路
返回
一、阻抗串联的交流电路
i
Z1
U
U1
U  U1  U 2
=IZ1  IZ 2 =I (Z1 +Z 2 )
U2
=IZ
Z =Z1  Z 2
串联等效复阻抗为: Z =Z1  Z 2
Z2
分压公式为:
Z1
U1  IZ1 =
U
(Z1  Z 2 )
Z2
U 2  IZ 2 =
U
(Z1  Z 2 )
返回
二、阻抗并联的交流电路
I
U
I1
I2
Z1 Z2
1
1
1
当电路由几个阻抗并联时,


Z
Z
Z
1
等效复阻抗为: 2
1 1 1 Z1 Z 2
1
 Z     
Zn
Z Z1 Z2Z1  Z 2


分流公式:




U Z
Z2
I1   I 
I
Z1 Z1
Z1  Z2


U Z
Z1
I2   I 
I
Z2 Z 2
Z1 Z 2
返回
例、已知 R1=100Ω ,R2=1000Ω , L=2H,

C =10μF, iC  sin(314t  60 )A,求u、i 。
R1
iL
u
R2
i
L
iC
C
解: İCm= 1∠60°A
XL=628Ω XC=318Ω
按分流公式:
R2  jX L
ICm  Im
(R2  jX L )  jX C
(R2  jX L )  jX C
I m  I Cm
R2  jX L
返回
10  j310
 I m  160 3
A = 0.89∠45.1°A
10  j628
 jX C  R2  jX L 
Z  R1 
R2  jX L  jX C
= 100Ω+357∠-75.1°Ω
3
=395∠-61°Ω
U m  I m Z  351  15.9 V

u  351sin(314t  15.9 )V

i  0.89sin(314t  45.1 )A
返回
第六节 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例
题
返回
例1、已知 R1=2Ω ,X1=X2=10Ω,X3=5Ω
·
I =10A,求İ 、İ 、U、cosφ 、P、Q、S 。
1
2
X1
u
I1
3
R1 a
解:Z =jX +R =(j10+2)Ω
1
1
1
Z2=jX2=j10Ω
X2 X3
Z3=-jX3=-j5Ω
I2 I3
Zab=Z2∥Z3=-10jΩ
=10∠-90°Ω
b
Uab=I1 zab=10×10V=100V
U ab  1000 V
返回
U ab 1000 V
I2 

 10  90 A
Z2
j10
U ab 1000 V
I3 

 2090 A
Z3
 j5


U  I1 Z1  U ab  I 2  I 3 Z1  U ab
=(-j10+j20)(2+j10)V+100V
=j20V=20∠90°V
İ1 = j10 A=10 ∠90°A
∴φ = 0,
cosφ =1
返回
P=UIcosφ =10×20×1W=200W
Q= UIsinφ =10×20×0=0var
S=UI=200VA
返回
例2、已知U=100V, ω=314rad/s,I=IC=IL,电
路消耗功率P=866W,试求iL、iC、i 。
解:
设u为参考正弦量
iL iC
∵ iL+iC = i 且 I= IC=IL
R
u
所以İC 、İL和İ 组成等
C
L
边三角形
i
作相量图:
P
866
I

A = 10A I C I
U cos  10cos 30

30° U
i  10 2 sin(314t  30 )A

iL  10 2 sin(314t  30 )A
I
L

iC  10 2 sin(314t  90 )A
返回
有些情况借助于相量图求解方便。画相
量图时,参考相量的选择很关键。一般,
串联电路选电流为参考相量,并联电路
选两端电压为参考相量,在串、并混联
电路选最基本的并联电路的端电压为
参考相量。
返回
例3、 图示正弦交流电路中, P = 200 W, U=40V,
R=XC=8Ω, 求İ、İ1、İ2、XL、UL 。
İ XL a
设 U ab 为参考正弦量
İ1 İ2
U
UL
R
UC
XC
b
作相量图:
U
UL
I2
I1
P / R  5A
İ1=5∠0°A İ2=5∠90°A
İ=7.07∠45°A
Uab=I1×R=40V
2
U L  Uab
 U 2  40 2V
I
45°
I 2  I1 
U ab
U L  40 2135V
X L  U L / I  8
返回
例4、已知 R1=1kΩ,f =50Hz,I1=0.035A,
I2=0.01 A,I=0.04A,求R、L。
i
u
i2 i1
R
L
R1
解:设 I1  0.0350 A
İ=I∠φ = 0.04∠φA
İ2=I2∠φ2= 0.01∠φ2A
有 İ= İ1+İ2
0.04∠φ= 0.035+0.01∠φ2
4∠φ= 3.5+1∠φ2
4cosφ +j4sin φ = 3.5+cosφ2 +jsin φ2
返回
∴
4cosφ = 3.5+ cosφ2
4sinφ = sinφ2
两式取平方相加 42=3.52+7cosφ2 +1
cosφ2=0.4,sinφ2 =0.916
U=I1R=35V
∴ z2=U/I2=3500Ω
R= z2 cosφ2 =1400Ω
XL= z2 sinφ2 =3210Ω
L=3210/2πf = 10.2H
返回
第七节 功率因数的提高
负载的功率因数cosφ
低带来的问题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返回
一、负载的功率因数cosφ低带来的问题
cos  
R
R X
2
2

P
P Q
2
2
1.电源设备的容量不能充分利用
交流电源的额定容量
为SN=UNIN,
例1、一个S
N=50kVA的电源,向功率因数
cosφ1=0.5的日光灯供电,它能供应40W的
因为P=S
Ncosφ ,发电机能够输出的有功
625
日光灯_____只,如果用来供应cosφ
=1的
2
功率和负载的功率因数cosφ 成正比。
1250
40W日光灯,则可供应_______只?
所以,负载的功率因数低,电源发出的
P=n×40=SNcosφ
有功功率就小,电源的容量得不到充分
n1=50×103×0.5/40=625
利用。 n2=50×103×1/40=1250
返回
2. 供电效率低(输电耗能大)
P=UIcosφ
I=P/Ucosφ
当输电线路的电压和负载的功率一定
时,输电线上的电流与cosφ 成反比。
cosφ 越小,I越大。设输电线的电阻为r,
则它引起的功率耗损为:
ΔP = I2r =(P/Ucosφ)2r
cosφ 低,功率损耗大。降低了供电效率。
返回
常用电路的功率因数
纯电阻电路
纯电感电路或
纯电容电路
R-L-C串联电路
电动机
空载
满载
日光灯
(R-L-C串联电路)
cos   1
(  0)
cos   0 (   90)
0  cos   1
( 90    90)
cos   0.2 ~ 0.3
cos   0.7 ~ 0.9
cos   0.5 ~ 0.6
返回
二、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工业负载多数是感性负载,因此提
高负载功率因数可在其两端并联电容。
cos  
P
P Q
2
2
提高功率因数的基本思想是减少无功功率。
R
u
i
L
C
cos  
P
P  QL
2
2
返回
作相量图:
显然:
IC
cosφ < cosφ′
φ′
φ
I
U
I′<I
电容的选择:
I
UI sinφ-UI′sinφ′= QC
=U2/XC=U2ωC
I=P/Ucosφ I′=P/Ucosφ′
∴ C=(P/ωU2)(tanφ-tanφ′ )
返回
例2、 某发电厂以22万伏的高压向某地输送24
万千瓦电力,若输电线路的总电阻r =10Ω,
试计算当电路的功率因数由0.6提高到0.9
时,输电线上一年少损耗多少电能?
解: 当cosφ1=0.6时, 线路中的电流
I1=P/Ucosφ1=1818.2A
当cosφ=0.9时,线路中的电流
I=P/Ucosφ =1212A
一年输电线上少损耗的电能为:
W = (I12-I2) r t =1.609×1011W·h
=1.609×108kW·h
返回
例3、感性负载功率 P=100W,cosφ =0.2
接于 U=750V, f =1000Hz的电源上 ,
求(1)电源输出电流及无功功率;
(2)若使功率因数提高到cosφ′ =1
C=?并计算此时电源输出电流
及无功功率。
解:(1)
2)(tanφ-tanφ′
I=P/Ucosφ
=667A )
C=(P/ωU
Q=U I sinφ=490.2kvar
= 138.7μF
cosφ′=1, I=P/U =133.3A
(2)
φ = 78.5° φ′= 0°
Q=0
返回
功率因数补偿到什么程度?
理论上可以补偿成以下三种情况:
IC
0
IC
 0
U
I
I RL
U
IC
0
I U
I
I RL
呈电感性
I RL
呈电阻性
呈电容性
cos   1
cos   1
cos   1
返回
一般情况下很难做到完全补偿(即:cos   1 )
功率因数补偿成感性好,还是容性好?
IC
I 'C
 U
I
I RL
欠
补
偿
过
补
偿
I 
U
I RL
结论:在φ角相同的情况下,补偿成容性要求使
用的电容容量更大,经济上不合算,所以一般工
作在欠补偿状态。
返回
第八节
电路的谐振
串联谐振
并联谐振
返回
在含有电感和电容元件的电路中,若出
现电源电压与电流同相位,整个电路呈纯
电阻性,此时电路的状态称为谐振。
谐振按电路接法分为串联谐振和并联
谐振。
一、串联谐振
i
u
Z=R+j(XL-XC)
U  IZ
返回
1.谐振条件 谐振时,φ =0
则有 XL=XC
2.谐振频率
根据谐振条件有ωL=1/ωC

1
    谐振角频率
LC
1
f0 
    谐振频率
2π LC
f0仅与L、C有关,改变ω、L、C
可使电路发生或消除谐振
返回
3.谐振特征
 z0=R --最小,
 I0=U/ z0=U/R --最大。
 谐振时 XL=XC, UL=UC
U=UR
cosφ=1
UL=I0XL=(U/R)XL
=(XL/R)U
UC=I0XC=(U/R)XC
=(XC/R)U
一般 XL=XC>>R, UL=UC>>U
返回
 品质因数Q
0 L
U L UC
1
Q



U
U
R
 0CR
L

LC  1
R
R
L
C
Q是一个无量纲的参数
UL=QU=QUR
UC=QU=QUR
 功率 P0=UI0=I02R
Q0=0
返回
QL=I02XL=P0Q
QC=-I02XC=-P0Q
电感与电容的能量可以彼此交换而
电源与电路之间无能量交换,电源供给
的能量被电阻消耗。
.
相量图为:
UL
.
UC
.
UR
.
U
.
I
返回
4.电流频率特性
I
U
z

U
R X
电流谐振曲线
2
2

U
R   L  1 C 
2
I
I0
0.707I0
O
f1 f0 f2
f
返回
2
Δf = f2 - f1
可见,通频带△f 越小,表明谐振曲线
越尖锐,选择性越好。一般Q值越大曲线
越尖。 I
I0
0.707I0
Q1
O
f1 f0 f2
Q 2 > Q1
Q2
f
返回
例、在RLC串联交流电路中,C=8μF,
电压 u  10 2 sin(2500t  15)V ,要
使电路吸收功率P=Pmax=100W。求L、
R及电路的Q值。
解:电路发生谐振时,电流I最大,则
P=RI2=100W最大
ω0=2500 rad/s
L=1/ ω02C=(1/25002×8×10-6)H= 0.02H
R=U2/P=102/100Ω=1Ω
Q=ω0L/R=2500×0.02/1=50
返回
收音机接收电路
L1
L1 : 接收天线
L2 与 C :组成谐振电路
C
L2 L3
L3 : 将选择的信号送
接收电路
返回
L1
C
L2 L3
RL2
L2
e1
e2
e3
C
e1、e2、 e3为来自3个不同电台(不同频率)
的电动势信号;
L2-C组成谐振电路 ,选出所需的电台。
返回
问题:如果要收听 e1节目,C应配多大?
已知: L2  250μH、RL  20Ω
2
R
L2
L2
C
e1
e2
e3
f1  820 kHz
1
解: f1 
2π L2C
C 
C
1
 2πf 
1
 2π  820  10 
3
2
250  10
6
2
L2
 150pF
结论:当 C 调到 150 pF 时,可收听到e1的节目。
返回
二、并联谐振
图示为一线圈与电容并联的电路。
I
IL
U
IC
1.谐振条件
当XL/(R2+XL2)=1/XC
或
2πf L/[R2+(2πf L)2]
=2πf C 时,
电压与电流同相位,
发生谐振。
返回
2.谐振频率
由谐振条件可推出谐振频率为
1
1 R2
f 0=
- 2
2π LC L
一般 R2/L2<<1/LC
1
那么有:
f0 
2π LC
3.并联谐振的特征
 电路的阻抗最大,电流最小。
z0=(R2+XL2) /R
=[R2+(2πf0L)2] /R=L/RC
返回
I0=U/z0=URC/L
 谐振时φ =0 电路呈纯电阻性。
IC
相量图为:
U
I
IL
 谐振时IL≈IC=QI0
其中Q =ω0L/R =1/ω0RC
返回
4. 并联谐振特性曲线
|Z|、I
Z
O
感性
0
I

容性
阻性
返回
例、电路如图,若无论电源频率为何
值,电压u与电流i 都同相,则电路参
数用满足什么条件。
u
i
Z
R1
C
L
R2
解:电压与电流同相
位,发生谐振。
Z=R
R1  j L   R2  1


j C 
R1  j L  R2  1 j C
 R
返回
R1


 j  R2 

C

C


 R  R1  R2   jR  L  1
C
虚部、实部分别相等有
R(R1+R2)= R1R2+L/C
(1)
R2ωL-R1/ωC=RωL-R /ωC
(2)
R1 R2  L

要使(2)对任意ω都成立则
R=R1=R2 代入(1)
2R2=R2+ L/C
R L C
当满足R=R1=R2  L C 时,电路对任
意频率的信号都发生谐振。

返回
第九节
非正弦交流电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分解
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平
均值和平均功率
非正弦周期电路的计算
返回
几种常见的非正弦波
u
u
O
t O
T
整流波形
u
T
矩形波电压
t
O
t
T
锯齿波电压
返回
一、非正弦周期交流信号的分解
周期为T的f(t)的傅里叶展开式为
f ( t )  a0  a1 sin  t  a2 sin 2 t  …
 b1 cos  t  b2 cos 2 t  …

 a0   (ak sin k t  bk cos k t )
k 1
ω=2π/T ,k为1~∞的正整数
返回
其中
1 T
a0  0 f ( t )dt
T
2 T
ak  0 f ( t )sin k dt
T
2 T
bk  0 f ( t )cos k tdt
T
k  1, 2, 3
k  1, 2, 3
由此,可得到另一种形式
返回
f ( t )  a 0
直流分量
 A sin(  t  φ )
1m
1
基波(和原
函数同频)
 A sin( 2  t   )
2m
2
…..

高次谐波
二次谐波
(2倍频)

 a0   Akm sin( k t   k )
k 1
返回
其中
Akm  a  b
2
k
2
k
ak
 k  arctan
bk
二、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平均值和平
均功率
1. 有效值
假设一非正弦周期电流i(t),分解后得:
返回

若
i ( t )  I 0   I km sin( k t   k )
k 1
则有效值:
1 2π 2
I
i   t  d( t )

2π 0
2

1 2π 

I 0   I km sin  k t   k   d( t )


2π 0 
k 1


返回
利用三角函数的正交性得:
I


I 
2
0
k 1
I
2
km
2
I  I  I  
2
0
2
1
2
2
结论:周期函数的有效值为直流分量及
各次谐波分量有效值平方和的方根。
返回
2. 平均值
非正弦周期变量平均值为:
1
U
T

T
0
u( t )dt
非正弦周期变量平均值等于它的直流分量
返回
3. 平均功率

u( t )  U 0   U km sin( k t   k )
k 1

i ( t )  I 0   I km sin( k t   k   k )
k 1
1
P
T

T
0
ui dt
返回
利用三角函数的正交性,整理后得:

P  U 0 I 0   U k I k cos  k
k 1
( k   ku   ki )
 P0  P1  P2  …
结论:
平均功率=直流分量的功率
+各次谐波的平均功率
返回
三、非正弦周期电路的计算
1. 利用付里叶级数,将非正弦周期函数展开
成若干种频率的谐波信号。
2. 利用正弦交流电路的计算方法,对各谐波
信号分别计算。
(注意:对交流各谐波的 XL、XC不同,对直
流C 相当于开路、L相于短路。)
3. 将以上计算结果,用瞬时值叠加。
返回
例、 交、直流共存的电路。
R1
i1
+
_
E
C1
4kΩ
10µF
2kΩ
e
已知:
R2
E=12 V
+
e  40 2 sin1000t mV
R4
_
4kΩ
R3
4kΩ
10µF
C2
u4
求:
i1  ?
u4  ?
返回
(1) 直流电源作用 (E作用,e 短路)
R1
I1
+
_
E
C1
4kΩ
10µF
2kΩ
e
R2
+
R4
_
4kΩ
R3
4kΩ
E1
I '1 
R1  R2  R3
12
 mA  1.2( mA)
10
10µF
C2
直流通道
U '4  0V
返回
(2)交流电源作用 (e作用,E1 短路)
4kΩ
10µF
2kΩ
+
_
E
e
R2
+
R4
_
4kΩ
R3
4kΩ
10µF
C2
XC1  XC 2
1

Ω
6
1000  10  10
 100 Ω
以下介绍近似计算法

C1
R3>>XC2
R3 //( jX C 2 )   jX C 2
(C2称旁路电容)
返回
同理
R4>>XC1

 jX C 1  R4  R4
(C1称耦合电容)
R2>>XC2

C2也可视为短路
返回
对交流通道进行简化后的计算
R1
i1" 4k
2k R2
+ R
e
4
_
4k
1
u  e
2
"
4
u4"
简化后的交流通道
 20 2 sin1000t mV
"
4
u
i 
R1
"
1
 5 2 sin1000t A
返回
最后结果:交、直流叠加
u4  u '4  u "4
 20 2 sin1000tmV
i1  i '1  i "1
 1200A  5 2 sin1000t A
i1
直流分量
交流分量
O
t
返回
计算非正弦周期交流电路应注意的问题
1. 最后结果只能是瞬时值叠加。
不同频率正弦量不能用相量相加。
U  U 0  U 1  U 3  U 5  …
2. 不同频率对应的 XC、XL不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