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正弦交流电路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第3章正弦交流电路

第3章 正弦交流电路
3.1
正弦量的基本概念
3.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3.3
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
3.4
三种元件伏安特性的相量形式
3.5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3.6
RLC串联的交流电路
3.7
RLC并联电路
3.8 用相量法分析正弦交流电路
3.9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功率
3.10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最大功率
3.1 正弦量的基本概念
3.1.1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流电动势、交流电压、交流电流等物理量统称为
正弦量,如图3-1-1所示。
以正弦电流为例,对于给定的参考方向,正弦量的
一般解析函数式为
i(t )  I m sin(t   )
1.
正弦量瞬时值中的最大值, 叫振幅值, 也叫峰值。
用大写字母带下标“m”表示, 如Um、Im等。
2. 周期和频率
正弦量变化一周所需的时间称为周期。通常用“T”
表示,单位为秒(s)。正弦量每秒钟变化的周数称为频
率,用“f ” 表示,单位为赫兹(Hz)。周期和频率互成
1
f 
T
3.相位、角频率和初相
ωt+φ---相位角
在不同的瞬间,正弦量有着不同的相位,因而
有着不同的状态。相位的单位一般为弧度(rad)。
角频率---相位角变化的速度。
单位:rad/s或1/s。
相位变化2πrad,经历一个周期T,那么
2
π
 2πf

T
与f成正比
当φ=0时,正弦波的零点就是计时起点
当φ>0,正弦波零点在计时起点之左,其波形相对于φ=0的
左移φ角,
当φ<0,正弦波零点在计时起点之右,其波形相对于φ=0的
波形右移|φ|角,
确定φ角正负的零点均指离计时起点最近的那个零点
i
i
i1£½Imsint
t
0
(a)

2
i

i2£½Imsin( t£« 2)
t
0

i3£½Imsin( t£« 6 )
t
0

6
(b)
i

i4£½Imsin( t£- 6)
t
0

6
(c)
几种不同计时起点的正弦电流波形
(d)
例 在选定的参考方向下, 已知两正弦量的解析式为
u=200sin
(1000t+200°) V, i=-5sin (314t+30°) A, 试求两个
正弦量的三要素。
解 (1) u=200sin(1000t+200°)=200sin(1000t-160°)V
所以电压的振幅值Um=200V, 角频率ω=1000rad/s, 初相θu=160°。
(2) i=-5sin(314t+30°)=5sin(314t+30°+180°)
=5sin(314t-150°)A
所以电流的振幅值Im=5A, 角频率ω=314rad/s, 初相θi=-150°。
例 已知选定参考方向下正弦量的波形图如图4.4所示,
试写出正弦量的解析式。

u

200
sin(

t

)V
解 1
3

u2  250sin(t  )V
6
u/V
u2
250
u1
200
0

3


6
2
t
 例 3-1 图3-1-4给出正弦电压uab和正弦电流iab的波形。(1)
写出uab和iab的解析式并求出它们在t=100ms时的值。(2)写
出iab的解析式并求出t=100ms时的值。
 由波形可知电压和电流的最大值分别为300mV和5mA,频
率都为1kHz,角频率为2000πrad/s,初相分别为π/6和π/3,
它们的解析式分别为:
(1)T =100ms时,
π
π
u ab (t )  300 sin( 2000 πt  )mV, iab (t )  5 sin( 2000 πt  )mV
6
3
π
π
u ab (0.1)  300sin(2000π  0.1  )  300sin  150mV
6
6
π
π
iab (0.1)  5 sin(2000π  0.1  )  5 sin  4.33m
3
3
(2)当t=100ms时
π
2π
iba (t )  iab  5 sin( 2000 πt   π)  5 sin( 2000 πt  )mA
3
3
2π
iba (0.1)  5 sin( )  4.33mA
3
3.1.2 相位差
两个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之差, 称为相位差, 用字母“φ”
表示。
u1  U m1 sin(t  1 )
u2  U m 2 sin(t   2 )
相位差 :
12  (t  1 )  (t   2 )  1   2
当两个同频率正弦量的计时起点改变时,它们之间
的初相也随之改变,但二者的相位差却保持不变。
下面分别加以讨论:
(1)φ12=θ1-θ2>0且|φ12|≤π弧度
(2) φ12=θ1-θ2<0且|φ12|≤π弧度
(3) φ12=θ1-θ2=0,称这两个正弦量同相
(4) φ12=θ1-θ2=π, 称这两个正弦量反相
(5) φ12=θ1-θ2=π/2, 称这两个正弦量正交
同频率正弦量的几种相位关系
例题 :已知 : u  220 2 sin(t  235)V ,
i  10 2 sin(t  45) A
求u和i的初相及两者间的相位关系。
解 : u  220 2 sin(t  235)V
 220 2 sin(t  125)V
所以电压u的初相角为 125,电流i的初相角为45
ui  u  i  125  45  170  0
表明电压u滞后电流170。
例 分别写出下图中各电流i1、 i2的相位差, 并说明i1 与i2
i
i
i1
i1
i2

2

3
2
i2
2
t
0

2
0

3
2
2
£½
(a)
(b)
i
i
i1

i1
i2

2

3 2
2
t


2
i2
3
2

3
4
(c)
(d)
2
t
t
解 (a) 由图知θ1=0, θ2=90°, φ12=θ1-θ2=-90°, 表明i1滞后
于i2 90°。
(b) 由图知θ1=θ2, φ12=θ1-θ2=0, 表明二者同相。
(c) 由图知θ1-θ2=π, 表明二者反相。
(d) 由图知θ1=0,  2   3 ,12  1   2  3 , 表明i1越
4
4
前于 i 3
2
4
3.1.3
有效值的定义
交流电的有效值。 交流电的有效值是根据它的热效应
确定的。交流电流i通过电阻R在一个周期内所产生的热量
和直流电流I通过同一电阻R在相同时间内所产生的热量相
等, 则这个直流电流I的数值叫做交流电流i的有效值, 用大写
字母表示, 如I、 U等。
Q  I 2 RT
T
Q   i R dt
2
0
T
I RT   i R dt
2
2
0
1
I
T
1
U
T

T
0

i dt
T
0
2
2
u dt
正弦量的有效值
1
I
T

T
0
I sin tdt 
2
m
2
I m2
T

T
0
1  cos2t
dt
2
T
I m2 T
I m2

(  dt   cos2tdt) 
(T  0)
0
0
2T
2T
Im
I
 0.707I m
2
Um
U
 0.707U m
2
U m  220 2  311V
 例 3-4 一个正弦电流的初相角为60°,在T/4 时
电流的值为5A,试求该电流的有效值。
解 该正弦电流的解析式为


it   I m sin wt  60 A
代入已知量有:
 wT

5  I m sin
 60  A
 4

  
5  I m sin   A
2 3
5
5
则有:I m=

 10 A
sin 5 / 6  1
2
Im
I
 7.07 A
2
3.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复数及四则运算
1.复数
在数学中常用A=a+bi表示复数。其中a为实部, b为虚部,
i   1 称为虚单位。在电工技术中, 为区别于电流的符
号, 虚单位常用j表示。 £«j
3
O
A
4
£«1
复数在复平面上的表示
£«j
b
P
r

O
a
£«1
复数的矢量表示
r  A  a 2  b2
b
  arctan (  2 )
a
a  r cos 

b  r sin  
2.
(1) 复数的代数形式
A  a  jb
(2) 复数的三角形式
A  r cos  jr sin 
(3) 复数的指数形式
A  re
j
(4) 复数的极坐标形式
Ar 
例
写出复数A1=4-j3, A2=-3+j4的极坐标形式。
解
A1的模 r1  4 2  ( 3) 2  5
辐角   arctan  3  36.9
1
4
则A1的极坐标形式为A1=5 -36.9°
A2的模
(在第四象限)
r2  ( 3) 2  42  5
辐角  2  arctan
4
 126 .9
3
则A2的极坐标形式为 A2  5 / 126.9
(在第二象限)
例 写出复数A=100/30°的三角形式和代数形式。
解 三角形式A=100(cos30°+jsin30°
代数形式A=100(cos30°+jsin30°)=86.6+j50
3. 复数的四则运算
(1) 复数的加减法
A1  a1  jb1  r1 1
A2  a2  jb2  r2  2
则
A1  A2  (a1  a2 )  j (b1  b2 )(4.16)
£«j
A1£«A2
A2
A1£-A2
A1
O
(2) 复数的乘除法
£«1
复数相加减矢量图
A  B  r1 1  r2  2  r1  r2 1   2
A r1 1 r1

 1   2
B r2  2 r2
例 求复数A=8+j6 , B=6-j8之和A+B及积A·B
解 A+B=(8+j6)+(6-j8)=14-j2
A·B=(8+j6)(6-j8)=10/36.9°·10/-53.1°=100/-16.2°
=96-j28=4(24-j7)=100/-16.2 °
1.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 设某正弦电流为:
i(t )  2 I sin(t   )
i
而
2 Ie j(ωt )  2 I cos(ωt  i)  j 2 I sin(ωt  i)
上式的虚部恰好是正弦电流i,用Im[ ]是取复数虚部的
运算符号,则:
i  I [ 2e
m
j(t   )
 j t
i  j t
]  2 I [ Ie e
]  2I [I e
]
m
m
其中

I  Ie j wt i   Ii
它是一个与时间无关的复常数,它的模即正弦量有效值,
它的辐角即正弦量的初相----正弦量的相量

正弦电压的相量为 U  U u
相量是一个复数,它表示一个正弦量,所以在符号字母上加
上一点,以与一般复数相区别。特别注意,相量只能表征或
代表正弦量而并不等于正弦量。二者不能用等号表示相等的
关系,只能用“←→”符号表示相对应的关系


i (t )  I ......i (t )  2 I m [ I t ]


u (t )  U ......u (t )  2U m [U t ]
相量也可以用振幅值来定义。即

.
U m  U mu
2.相量图及参考相量
在复平面上可用一个矢量表示相
量,该矢量称正弦量的相量图(也
简称相量),其符号与相量相同,
如图3-2-1(a)所示。画几个同频
率正弦量的相量图时,可选择某
一相量作为参考相量先画出,再根据其它正弦量与参考
正弦量的相位差画出其它相量。参考相量的位置可根据
需要任意选择。
3.旋转因子及旋转相量
 相量与ejwt相乘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它随时
间的推移而旋转,且旋转速度为ω。我们把相量乘
以ejwt再乘以常数 2 称为旋转相量,旋转相量在虚
轴上的投影Imsin(ωt+φi)为正旋量的瞬时值。
Imsinφi为i(t)的初始值,如图3-2-1(b)所示。
所以也可以用正弦相量来表示正旋量。
 其中
e
jt
 t
就是旋转因子。
«1
£« j
i
.
2I
t
1

i
2
t

0
  t2
£« 1
0
 i
(b)
  t1
 t
 例 3-5
已知正弦电压u1(t)=141 sin(ωt+π/3)V,u2(t)=70.5
sin(ωt-π/6)V,写出u1和u2的相量,并画出相量图。
141 π
π
u1  U 1 
 100
V
3
2 3
.
7 0.5 - π
-π
u 2  U 2 
 50
V
6
6
2
.
相量图如右所示:
 例 3-6 已知两个频率均为50Hz的正弦电压,它们
的相量分别为Ù1=380/π/6 V,
Ù2=220/-π/3 V,试求这两个电压的解析式。
解
ω=2πf =2π×50=314 rad/s
Ù1=sin(ωt+θ1)=380sin(314t+π/6)V
Ù2=sin(ωt+θ2)=220sin(314t-π/3)V
3.2.2 两个同频率正弦量之和
 1.两个同频率正弦量的相量之和
u1 (t )  U 1m sin(t  1 )  2U 1 sin(t  1 )
u 2 (t )  U 2 m sin(t  1 )  2U 2 sin(t   2 )
利用三角函数,可以得出它们之和为同频率的正弦量,即
u(t )  u1 (t )  u 2 (t )  2U sin(t   )
其中
U  (U 1 cos1  U 2 cos 2 ) 2  (U 1 sin 1  U 2 sin  2 ) 2
U 1 sin   U 2 sin  2
  arctan
U 1 cos1  U 2 cos 2
 要求出同频率正弦量之和,关键是求出它的有效
值和初相。
2.求相量和的步骤
(1) 写出相应的相量,并表示为代数形式。
(2) 按复数运算法则进行相量相加,求出和的相量。
(3) 作相量图, 按照矢量的运算法则求相量和。
相量加减的多边形法则
 例3-7
uA(t)=220sinωtV,
uB(t)=220sin(ωt-120°)V,求uA+uB和uA-uB 。
解:

uA  U A  2200  220 j 0V

uB  U B  220  120  220[cos(120 )  j sin(120 )]V
 110 j110 3V


u A  u B  U A  U B  110 j110 3  220  60 V
 220 2 sin(t  60 )


u A  u B  U A  U B  110 j110 3  38030 V
 380 2 sin(t  30 )
 作相量图求解。见下图,根据等边三角形和顶角为120°
的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也可得出与上述同样的结果.
§3.3 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
3.3.1 电容元件
1.电容元件
电容元件是各种实际电容器的理想化模型,其符号如图33-1(a)所示。
图 3-3-1理想电容的符号和特性
电荷量与端电压的比值C=Q/U——电容元件的电容,
理想电容器的电容为一常数
电容的单位为法拉,简称法,符号为F。
常用单位有,微法(μF),皮法(pF)
2.电容元件的伏安特性
 对于图3-3-1(a),当u、i取关联参考方向时
du
ic
dt
电容的伏安特性说明:任一瞬间,电容电流的大小与该
瞬间电压变化率成正比,而与这一瞬间电压大小无关
任选初始时刻t以后,t 时刻的电压为
1 t
1 t0
1 t
u (t )   i ( )d    i ( )d    i ( )d 
C
C
C t0
1 t
 u (t0 )   i ( )d 
c t0
3.电容元件的电场能
 在关联参考方向下,电容吸收的功率
du
P  iu  Cu
dt
电容元件从u(0)=0(电场能为零)增大到u(t)时,总共吸收的
能量,即t时刻电容的电场能量。
1 2
u
t
W (t )  0 Pdt  0 Cudu  Cu (t )
c
2
当电容电压由u减小到零时,释放的电场能量也按上式计算
动态电路中,电容和外电路进行着电场能和其它能的相互
转换,本身不消耗能量。
 例 3-8 (1) 2μF电容两端的电压由t =1μs时的6V线性增长
至t=5μs时的50V,试求在该时间范围内的电流值及增加
的电场能。(2) 原来不带电荷的100μF的电容器,今予以
充电,充电电流为1mA,持续时间为2s,求电容器充电
后的电压。假定电压、电流都为关联参考方向。
du
50  6
6
 2  10 
 22
解(1) i  C
6
dt
(5  1)  10
增加的电场能量
1 2 1 2
wC  Cu 2  Cu1
2
2
1
  2  10 6 (2500 36)  2.464 10 3 J
2
(2) 2s末的电压
u (2)  u (0) 
1
C
 i(t )dt 
2
0
1
100 106
 2  103  20V
4 电容的连接
1、电容器的串联
把几个电容器的极首尾相接,连成一个无分支电路
的连接方式叫做电容器的串联。如图是三个电容器的串
联,接上电压为U的电源后,两极板分别带电为+q和-q ,
由于静电感应,中间各极所带的电荷量也等于+q 或-q ,
所以串联时每个电容器带的电荷量都是q。如果各个电
容器的电容分别为C1、C2、C3,电压分别为U1、U2、U3,
那么
U1=q/C1
U2=q/C2
U3=q/C3
规律:①各电容器的带电量相等:
q1=q2=q3=q 或U1C1 = U2C2 = U3C3
②总电压U等于各个电容器上的电压之和:
U=U1+U2+U3=q(1/ C1+1/C2+1/C3)
③总电容的倒数等于各电容的倒数之和
1/C=1/C1+1/C2+1/C3
④各电容上的电压与电容成反比
U1/U2/U3=C3/C2/C1
串联电容器相当于增大了电容器两板间的距离,所以
串联后的等效电容会小于任何一个分电容。
2、电容器的并联:把几个电容器的正极连在一起,
负极也连在一起,这就是电容器的并联,如图是三
个电容器的并联,接上电压为U的电源 后,每个电
容器的电压都是U。如果各个电容器的电容分别
是C1、C2、C3,
则所带的电荷量分别是q1、q2、q3,
那么: q1=C1U
q2=C2U
q3=C3U
规律:①各电容器上的电压均为U
②电容器组贮存的总电荷量q等于各个电容器所带电
荷量之和,
即:q=q1+q2+q3=(C1+C2+C3)U
③设并联电容器的总电容为C,因为q=CU,
所以C=C1+C2+C3
即并联电容器的总电容等于各个电容器的电容之和。
电容器并 联之后,相当于增大了两极板的面积,因此总电
容大于每个电容器的电容。 电容器并联的目的是:为了得
到容量更大的等效电容。
④并联电容器上的带电量q与其电容C成正比:
q1/q2/q3=C1/C2/C3
串并联电容与串并联电阻的区别:
电容 :
电阻 :
1

串联电容的总电容: C串  n 1



i 1 Ci

n

并联电容的总电容: C并   Ci

i 1

n

串联电阻的总电阻: R串   Ri
i 1


1

并联电阻的总电阻: R并  1 1



i 1 Ri

例、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电容器接成(a)、(b)所
示的电容器组,设每个电容器的电容为C、耐压为U,分
别求出每个电容器组的总电容及总耐压。
1
解 : (a )C总  C  C  1.5C
2
2C  C 2
(b)C总 
 C
3C
3
U总  U
U 总  1.5U
 例3-9 电容都为0.3μF,耐压值同为250V的三个电容器C1、
C2、C3的连接如下图所示。试求等效电容,问端口电压值
不能超过多少?
解
C2、C3并联等效电容
C23  C2  C3  0.6 uF
总的等效电容
0.3  0.3
C1 C 23

 0.2uF
C 
C1  C 23 0.3  0.6
C1小于C23,则u1>u23,应保证u1不超过其耐压值250V。当
u1=250V时,
u 23 
0.3
C1
u1 
 250  125V
0.6
C 23
所以端口电压不能超过
u  u1  u23  250  125  375 V
再例:在图电路中,US=24伏,R0=10欧,R1=30欧,R2=40
欧,C1=50微法,C2=200微法。电路达到稳定后,C1和C2
上的电压及带电量各为多少?A、B两点之间的电压UAB为
多少?
US
24
3
解: I 

 A
R 0  R1  R2 10  30  40 10
3
U1  IR1   30  9V ;
10
3
U 2  IR2   40  12V
10
U AB  U1  U 2  21V
Q1  C1U1  50106  9  4.5 10 4 (C )
Q2  C2U 2  200106 12  204103 (C )
§3.3.2 电感元件
 1.电感元件
 电感元件是实际电感线圈的理想化模型。其符号
为下图中的(b)
i
a
b


i
£«
£«
u
u
£-
£-
(a)
L
(b)
O
(c)
t
上图 (a)中,
磁链与产生它的电流的比值---→电感元件的电感或自感。
电感元件的电感为一常数
磁链Ψ总是与产生它的电流i成线性关系,即
  Li
该式表示了电感元件磁链与产生它的电流之间的约束关系
称为线性电感的韦安特性,是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
如图 (c)所示。
电感的单位为亨(利),符号为H。
2.电感元件的伏安特性
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压等于磁链的变化率。当电压
的参考极性与磁通的参考方向符合右手螺旋定则时,可得
d
u
dt
当电感元件中的电流和电压取
关联参考方向时,结合上式有
d dLi
di
u

L
dt
dt
dt
电感元件的伏安特性
任一瞬间,电感元件端电压的大小与该瞬间电流的变
化率成正比,而与该瞬间的电流无关。
电感元件也称为动态元件,它所在的电路称为动态电
路。电感对直流起短路作用。
某一时刻电感的电流值。任选初始时刻后,t时刻的电
流为
1
1
1 t
t
t
0
i(t ) 
  u ( )d 
  u ( )d 
t u ( )d
L
L
L 0
 i (t 0) 
1
t u ( )d
t
L 0
3. 电感元件的磁场能
 在关联参考方向下,电感吸收的功率
di
p  ui  Li
dt
电感电流从i(0)=0增大到i(t)时,总共吸收的能量,即t时刻
电感的磁场能量
1 2
i
t
WL (t )  0 p dt  0 Li dt  Li (t )
2
当电感的电流从某一值减小到零时,释放的磁场能量也可
按上式计算。
在动态电路中,电感元件和外电路进行着磁场能与其它能
相互转换,本身不消耗能量。
 例 3-10
电感元件的电感L=100mH,u和i的参考方向一致,
i的波形如图所示,试求各段时间元件两端的电压uL,并
作出uL的波形,计算电感吸收的最大能量。
uL与i所给的参考方向一致,各段感应电压为
3
di
i
10

10
(1) 0~1ms间, u L  L
L
 100 103 
 1V
3
1  10
dt
t
(2) 1~4ms间,电流不变化,得 uL=0
(3) 4~5ms间,
uL  L
di
dt
L
i
t
 100  103 
3

0  10 10
1  10
3
 1 V
uL的波形如右所示。
吸收的最大能量
W L max 
1
2
Li 
2
m
1
2
 100  103  (10  103) 2  5  106 J
§3.4 三种元件伏安特性的相量形式
 3.4.1 电阻元件
iR
uR
R
1.伏安特性
设电流为
i(t )  2I sin(t  i )
则
u(t )  Ri  2RI sin(t  i )  2U sin(t  u )
上式表明:电阻两端电压u和电流i为同频率同相位的正弦
量,它们之间关系如下
U  RI
i  u
电阻上电压相量和电流相量的关系为

U  u

R

I i
I
U


U  RI
相量图为:
2. 功率
 (1)瞬间功率
p  2 U sin t  2 I sin t  2UI sin 2 t
 UI (1  cos 2t )  0
 (2)平均功率(又称为有功功率)
----为瞬时功率p在一个周期
T内的平均值,用大写字母P表示。
1
1 T
1 T
T
P 
0 pdt 
0 uidt 
0 UI (1  cos 2t )  dt
T
T
T
2
U
 UI  I 2 R 
R
 例 3-11 一电阻R=100Ω,通过的电流
i(t)=1.41sin(ωt-30°)A。试求:(1)R两端电压U和u,
(2)R消耗的功率P。
解:
I m 1.41
(1)电流I 

 1A
2
2
电压
U  RI  1001  100V
u (t )  Ri  1001.41sin(t  30 )  141sin(t  30 )V
若利用相量关系求解

1.41
I
  30 A
2


U  R I  100  30 V
对应的正弦量
u(t )  100 2 sin(t  30o )  141sin(t  30o )V
有效值 U  100 V
(2) R消耗的功率
P  UI  1100  100W
3.4.2 电感元件
iL
uL
di
uL  L
dt
L
1.伏安特性
 在图中,设通过电感元件的电流为
i(t )  2I sin(t  i )
则有
di
u (t )  L  2LI cos(t   )
i
dt
 2LI sin(t   i 

)  2U sin(t   u )
2
上式表明电感两端电压u和电流i是同频率
的正弦量,电压超前电流90°。用表示ωL
后,电压和电流有效值关系为
即
U  XLI
 u   i  90 o
U  X L I (U m  X L I m )
电感电流相量和电压相量的关系为

Uu

 jX L

I


i
I
U


即 : U  jX L I
.
UL
£«j
i
O
电感元件的相量模型
相量图
.
IL
£«1
感抗
U Um
X L  L  2fL  
I
Im
感抗的倒数
称为感纳,单位为西门子(S)。
1
1
B

X L L
2. 功率
 (1)瞬时功率
电感吸收的瞬时功率为

p  ui  2U sin(t  )  2 I sin t
2
 2UIcomt  sin t  UI sin 2t  I 2 X L sin 2t
最大值为UI或XLI2
电感储存磁场能量
1 2 1 2
WL  Li  LI m sin 2 t
2
2
1 2
 LI m (1  cos 2t )
2
uL £¬iL £¬pL
p
uL
iL
£«
£«
0
£-
£-
T
4
T
4
T
4
t
T
4
电感元件的功率曲线
磁场能量在最大值
1 2
LI m ( LI 2 ) 和零之间周期性地变化,总是大于零。
2
(2)平均功率
1
P
T
,

T
0
1
pdt 
T

T
0
1
uidt 
T

T
0
UI sin 2tdt 0
为了衡量电感与外部交换能量的规模,引入无
功功率QL
2
U
QL  UI  I X L 
XL
2
例3  12流过0.1H电感的电流i(t )  15sin(200t  10 ) A
试求关联参考方向下电感两端的电压u及无功功率,
磁场能量的最大值。
解: 用相量关系求解

I  1510 A


U  jX L I  j 200 0.11510  30090  10  300100 V
对应的正弦电压: u (t )  300 2 sin(200t  100 )
无功功率:Q
L
 UI  30015  4500W
1 2
磁场能量的最大值:WL max  LI m 
2
1
  0.1 (15 2 ) 2  22.5 J
2
3.4.3
iC
uC
C
duC
iC  C
dt
1
设加在电容两端电压为:
u (t )  2U sin(t  u )V
du
则:i (t )  C
 2CU cos(t  u )
dt
C

 2CU sin(t  u  )  2 I sin(t  i ) A
2
上式表明电容电流表和端电压是同频率的正弦量,

电流超前电压
2
1
用X C 表示
后, 电流和电压的关系为:
C
U
U
I  CU 

1
XC
C

U  XCI
i  u  90
容抗:X
C
1
1
U Um


 
C 2fC I
Im
容抗的倒数称为容纳, 单位是西门子(S)
1
BC 
 C
XC
相位关系
i  u 
u
i

2
uC
iC

2
0
电容元件上电流和电压的波形图
t
电容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相量关系
uC  U Cm sin(t   u )

U C  U C  u

iC  I Cm sin(t   u  )
2

UC



I C  I C ( u  ) 
( u  )  CU C ( u  )
2
XC
2
2




UC
U C   jX C I C 或 I C 
 jX C
2 电容元件的功率
(1)瞬时功率:

p(t )  ui  2U sin t  2 I sin(t  )
2
 2UI sin t cost  UI sin 2t
 I X C sin 2t
2
p
uC £ ¬iC
p
uC
iC
£«
£«
0
£-
T
4
T
4
£-
T
4
电容元件功率曲线
功率的最大值为UI或 I 2 X C
T
4
t
(2)平均功率:
1 T
1 T
1 T
P   pdt   uidt   UI sin 2tdt 0
T 0
T 0
T 0
(3)无功功率:
2
U
Q  UI  I X C 
XC
2
 例3-13流过0.5F电容的电流i(t)=sin(100t-
30°)A,试求关联参考方向下,电容的电压u,
无功功率和电场能量的最大值。
解: 用相量关系求解

I  1  30 A


1 
1
U   jXC I   j
I j
   30
c
100 0.5
 2 10 2   90    30 V  2 10 2   120 V
u (t )  0.02 2 sin(100t  120 )V
QC  UI  0.021  0.02W
1
1
2
2
2
W C max CU m   0.5( 2 )  (0.02)  0.0002J
2
2
各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比较
电路
u
i
u
i
u
相位关系
U  IR
U
I
R
i
R
电压和电流
的大小关系
U  IL  IX L
L I U  U
L X L
1
UI
 IX C
C
U
C
I  U C 
XC
.
I
阻抗
功率
相量关系
P  UI
.
U
电阻R

 I 2R


UIR
2
U
R
P0
.
U
感抗
.
I
X L  L
QL  I 2 X L
2
U

XL


U  j XL I
P0
容抗
1
XC 
C


QC   I X C U   jX I
C
U2

XC
2
3.5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3.5.1基尔霍夫节点电流定律的相量形式
i  0

I  0
正弦电路中任一节点,与它相连接的各支路电流的
相量代数和为零
3.5.2 回路电压定律的相量形式
u  0

U  0
任一闭合回路,各段电压的相量代数和为零
正弦电路的电流、电压的瞬时值关系,相量关系都
满足KCL和KVL,而有效值的关系一般不满足,要由相
量的关系决定。
因此正弦电路的某些结论不能从直流电路的角度去
考虑。
例3  14正弦电路中, 与某一个节点相连的三个支路



电流 I 1、I 2 、I 3 , 已知i1 (t )  10 2 cos(t  60 ) A
i2 (t )  5 2 sin t , 求i3



解 : 先写出I1 和 I 2 的相量(注意 I1 的初相为60  90  150 )

i3的相量 I 3 由KCL得 :


I 1  10(cos150  j sin 150 )  5 3  5 j  8.66  5 j; I 2  5





I1  I 2  I 3  0



I 3  I1  I 2  8.66  j5  5  3.66  j5  6.2126.2 A
i3 (t )  6.2 2 sin(t  126.2 ) A

3.6 RLC 串联的交流电路
3.6.1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1.电压三角形
 电流的相量为参考相量作出相量图,如图所示,
图中设UL> UC


I  I


UR  I R


U L  I jX L




U C   I jX C




U  U R  U L  U C  I R  I jX L  I jX C



 I ( R  jX L  jX C )  I ( R  X )  I Z
RLC串联电路的相量图
2. 阻抗三角形
Z  R  j( X L  X C )  R  jX  Z 
Z的实部为R, 称为“电阻”, Z的虚部为X, 称为“电抗”,它
们之间
符合阻抗三角形。
Z  R X
2
|Z|
2

X
  arctan — 阻抗角
R
R  Z cos
R
阻抗三角形
X  Z sin 
X

U u 
U
 Z  Z  


Ii 
I


  u  i

Z称为该电路的阻抗
Z是一个复数, 所以又称为复阻抗, |Z|是阻抗的模, φ为
阻抗角。复阻抗的图形符号与电阻的图形符号相似。复阻
抗的单位为Ω。
3.6.2电路的三种性质
根据RLC串联电路的电抗
1
X  X L  X C  L 
C
1
1、 L 
 电感性电路
C
X
此时X  0,UL  UC, 阻抗角  arct an  0
R
1
2.  L 
C
→电容性电路
此时,X  0,U L  UC,  0
1
3.  L 
C
→电阻性电路
此时,X  0,U L  UC,  0
这是一种特殊状态,称为谐振
 例 3-15图 3-6-3(a)所示为RC串联移相电路,u为输入正弦电
压,以UC为输出电压。已知C=0.01μF,u的频率为6000Hz,有
效值为1V。欲使输出电压比输入电压滞后60°,试问应选配
多大的电阻R? 在此情况下,输出电压多大?
方法一:用相量法解 作出相量图,如图3-4-6(b)所示。容性电
路的阻抗角为负值,根据已知有
 XC
1
  30  arct an
 arct an
 30
R
R C
XC
1
R


t an30 C t an30
1

 4600  4.6 K
1
6
2  6000 0.0110 
3

输出电压:U C  U sin 30  1 0.5  0.5V


方法二: 用代数法解: U  10 V ,



U
IR  IC 
2fC

2fCR  j
j
R
2fC


j
2fC
j
U C  I R


2fC 2fCR  j 2fC
j
 j (2fCR  j ) (2fCRj  1)





U


60
C
2fCR  j
(2fCR ) 2  1
(2fCR ) 2  1
 2fCR
3
即 : tan(60 )   3 
R
 4.6 K
1
2fC
1
Uc 
(2fCR ) 2  1


1
(2  3.14 6000 0.01106  4.6 103 ) 2  1

1
 0.5V
2
3.7
RLC并联电路
3.7.1电压和电流的关系
由于是并联电路,电压相同,所以以电压相量为参考相
量作出相量图。设IC>IL。
I  I  (IC  I L )
2
G
2
导纳三角形






I  I G  I B  [G  j ( BC  BL )]U  (G  jB) U  U Y
B  BC  BL 称为电纳,Y 为导纳的模, 为导纳角
Y  G2  B2

其关系为:
B
  arctan
G



设端口电流、 电压相量分别为I  Ii、U  Uu
Im
I

Ii
I
I
I
Y  U  U
'
Y  
 (i  u )   所以:
m
U
 '    
U Uu U
i
u


1
其中:G  为电阻支路的“电导”
R
1
BL 
为电感支路的“感纳”
L
BC  C为电容支路的“容纳”
Im
I

Y  U  U
m

 '    
i
u

3.7.2 RLC并联电路的三种性质
RLC并联电路的电纳
1
B  BC  BL  C 
L
(1)当ωC>1/ωL时,电路呈容性 。
B>0,φ>0 ,IC>IL,端口电流超前电压90°
(1)
(2) 当ωC<1/ωL时,电路呈感性。B<0,φ<0,
IC<IL,端口电流滞后电压90°
(3) 当ωC=1/ωL时,电路呈阻性。
B=0,φ=0,IC=IL。
IB=0,Y=G,I=IG,端口电流与电压同相。
这是一种特殊情况,称为谐振。
导纳法分析并联电路
i
iR
u
R
iL
L
RLC并联电路
iC
C
1
Y1   G
R
1
j
Y2 

  jB L
jX L X L
1
j
Y3 

 jBC
 jX C X C







I R  Y1 U  U G

I L  Y2 U   jBL U

I C  Y3 U  j BC U






I  I R  I L  I C  U (G  jBL  jBC )  U (G  jB)
3.7.3 复阻抗和复导纳的等效互换
 对于串联电路,有
Z  R  jX
1
1
R  jX
R
X
Y 

 2
j 2
2
2
Z R  jX  R  jX  R  jX  R  X
R X
 G  jB
R
X
其中G  2
,B   2
2
R X
R  X2
 对于并联电路,有
Y  G  jB
1
1
G
B
Z 
 2
j 2
2
2
Y G  jB G  B
G B
 R  jX
G
B
其中R  2
,X=- 2
2
2
G B
G B
3.8 用相量法分析正弦交流电路
相量法一般步骤为:
 (1) 作出相量模型图
 (2) 运用直流线性电路中所用的定律、定理、分析
方法进行计算。直接计算的结果就是正弦量的相
量值。
 (3) 根据需要,写出正弦量的解析式或计算出其他
量。
3.8.1
例3.7电路如图3  8  1(a)所示,U S (t )  40sin 3000tV


求i、I C 、I L
解 写出已知正弦电压的相量

U S  400  V
作相量模型, 如图3-8-1(b)所示。其中,
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的复阻抗分别为

1
Z L  jL  j 3000  j1K
3

j
1
ZC 
j
  j 2 K
1
j C
3000 106
3
j (1  2 j )
2 j
Z  1.5  Z ab  1.5 
 1.5 
j 1 2 j
1 j
(2  j )(1  j )
1 3 j
 1.5 
 1. 5 
 2  1.5 j
(1  j )(1  j )
2
 2.537 K

400 V

I  

16

(

37
)m A

2.537 K
Z

2 j
 
I

K 

I Z ab
2 j
1 j
IC 

 I
(1  2 j ) K (1  2 j ) K
(1  j )(1  2 j )

Us
 1  j
2 j
2
 I
 I
 16(37 )m A
135  11.398 m A
1  3 j
2
2

2 j
 
I

K 

I Z ab
2 j 3 j 
10
1 j
IL 

 I

I
(18.44 ) 16(37 )m A
jK
jK
j 1
2
2

 25.3(55.4 )m A
各相量对应的正弦量为
i (t )  16 2 sin(3000t  37 )m A
ic (t )  11.3 2 sin(3000t  98 )m A
iL (t )  25.3 2 sin(3000t  55.4 )m A
例 3-18 图3-8-2(a)所示为电子电路中常用的RC选频网络,端
口正弦电压u的频率可以调节变化。计算输出电压U2与端口
电压u同相时u的频率ω0,并计算U2/U。
C
R
Z1
.
£« £« U £1
£«
£«
u1
u
£R
£«
u2
£-
C
.
U
Z2
££-
£-
(a)
£«
.
U2
(b)
解
RC串联部分和并联部分的复阻抗分别用Z1和Z2表示,
且
1
1  jRC
Z1  R 

jC
jC
1
R
R
jC
Z2 

1
1  jRC
R
jC
原电路的相量模型为Z1﹑Z2的串联,如图3-8-2(b), 由
分压关系得
.
.
1
Z
2
U2 
U
U
Z1  Z 2
1  Z1 / Z 2
.


Z1
由题意得U 2 与U 同相, 则 必须是纯电阻
Z2
1  jRC
1  jRC 1  jRC ( j  RC)(1  jRC)
j C
即



R
j C
R
RC
1  jRC
2RC  j[(RC) 2  1]
1
2

 (RC)  1  0  C 
RC
2fR
.
Z1 20 RC
U2
1
1
那么:

 2  . 

Z 2 0 RC
U 1  Z1 / Z 2 3
1 .
U2  U;
3
.
1
则U 2  U为最大值
3
3.8.2
 例3-19 下图所示电路中,求各支路的电流


U S1  1000 V ,U S 2  100(90 )V ,
R  5, X C  2, X L  5
解:方法一:
用支路电流法解


U S1  1000 V ,U S 2  100(90 )V ,
R  5, X C  2, X L  5



100 j 2 I 1  5 I 3  0





 
100 j 2( I 3  I 2 )  5 I 3  0
5 I 3  j 5 I 2  (100 j )  0   


 I 3  j I 2  20 j  0


I 1  I 3  I 2





100 j 2(20 j  j I 2  I 2 )  5(20 j  j I 2 )  0




100 40  2 I 2  2 j I 2  100 j  5 j I 2  0

140 100 j (140 100 j )(2  3 j ) 580 220 j
I 2 



23j
13
13

 I 2  580 220 j

13
 

580 j  220
220 320 j
 20 j 
 I 3  j I 2  20 j 
10
13



580 220 j 220 320 j 800 100 j



I 1  I 2  I 3 
13
13
13

方法二:用网孔法解:

U S1  1000 V  100V ,

U S 2  100(90 )V  100 jV ,
R  5, X C  2, X L  5
Z R  5, Z C  2 j , Z L  5 j




 I a (5  2 j )  5 I b  100
 I a (5  2 j )  5 I b  100





 I b (5  5 j )  5 I a  (100 j )  I a  I b (1  j )  20 j


 [ I b (1  j )  20 j ](5  2 j )  5 I b  100


[ I b (1  j )  20 j ](5  2 j )  5 I b  100
140 100 j 580 220 j
I2  Ib 

23j
13



800 100 j
I 1  I a  I b (1  j )  20 j 
13



220 320 j
I3  Ia Ib 
13


方法三:用节点电位法解

U S1  1000 V  100V ,

U S 2  100(90 )V  100 jV ,
R  5, X C  2, X L  5
Z R  5, Z C  2 j , Z L  5 j
100  100 j

50 j  20 500 j  200
2j
5j
Ua 


1
1 1
j 1 j
3
j

2
 
 
2j 5 5j 2 5 5
500 j  200 100(11 16 j )
一支路:100 (2 j ) I 1  U a 

3j2
13

50(11 16 j )
550 800 j  650 800 j  100
j I1 
 50 

;
13
13
13

800 100 j
故 I1 
13

100(11 16 j )
三支路:5 I 3  U a 
13

220 320 j
故: I 3 
13

100(11 16 j )
二支路:  100 j  5 j I 2  U a 
13

580 220 j
故: I 2 
13

3.8.3用戴维南定理分析正弦电路
例 3-20 用戴维南定理计算例3-19中R支路
的电流。
解 先将例3-19中所示的电路改画为下图 (a)所示
的电路
由R两端向左看进去,是一个有源二端网络。先求
其开路电压

U S1  1000 V  100V ,

R  5, X C  2, X L  5,

U S 2  10090 V  100 jV ,
Z R  5, Z C  2 j, Z L  5 j
j
j
100  j100 ( )
.
U S1 Y1  U S 2 Y2
2
5
U OC 

j j
Y1  Y2

2 5
20  j50 53.968.20
0


 179.1/  21.8 V
0
j 0.3
0.390
.
.
再求输入复阻抗
j5( j2) 10
Z i  j5 //( j2) 
   j33.3
j5  j2
j3
计算电流的等效电路如图3-8-4(b)所示, 则:
.
U OC
179 / 21.80 179.7  / 21.80
0
I3 



29
.
9
/
11
.
8

0
Zi  R
5  j3.33
6  / 33.6
.
20  j50

U OC
20  j50
3j
j 0.3
I3 



10
Z ab  R
j 0.3
10  15 j
5
j3
20  50 j 40  100 j 380 80 j



1  1.5 j
23j
13
I 3  29.9 A

80
20

tan 
;   arctan  0.207弧度  11.86
380
95

故 I 3  22.911.86
3.8.4
作相量图时,先确定参考相量。
对并联的电路,可以电压为参考相量;
对串联电路,可以电流为参考相量。
例 3-21
下图所示电路的相量模型中,
I L  I  10A,U1  U 2  200V,求X C
解
先画出相量图
3.9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功率
1 瞬时功率p
.
I
.
U
Z
图4.53 功率
i  2 I sin t
u  2U sin(t   )
p  ui  2U sin(t   )  2 I sin t
` 2UI sin(t   )  sin t
1
 2UI  [cos(t  t   )  cos(t  t   )]
2
 UI[cos  cos(2t   )]
2 有功功率P
我们把一个周期内瞬时功率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功
率”, 或称为“有功功率”, 用字母“P”表示, 即
p, u, i
p£½
ui
+
+
i
£-

0
P£½UI cos 

£u
瞬时功率波形图
£-
2
t
1 T
1 T
P   pdt   UI [cos  cos(2t   )]dt
T 0
T 0
1 T
1 T
  (UI cos )dt   [UI cos(2t   )]dt  UI cos  0
T 0
T 0
P  UI cos  UI
P  UI cos  PR  U R I
P  UR I  I 2R
3 无功功率Q
无功功率定义式: Q  UI sin 
Q  QL  QC
4 视在功率S
视在功率的定义式为
S  UI
1kVA  1000VA
4 视在功率S
S  UI
单位为伏安(VA)
1kVA  1000VA
5 功率三角形
S  P Q
2
2
2
S  P2  Q2
Q
t an 
P
P
  cos 
S
功率三角形
例 已知一阻抗Z上的电压、 电流分别为


U  220 30V , I  5  30 A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一
致), 求Z、cosφ、P、Q、S。
U 220 30
Z  
 44 60
I 5  30
1
cos  cos 60 
2
1
P  UI cos  220 5   550W
2
3
Q  UI sin   220 5 
 550 3VA
2
S  P 2  Q 2  1100VA
例 已知 40W的日光灯电路如图4.56所示, 在=220V的电
压之下, 电流值为I=0.36A, 求该日光灯的功率因数cosφ及所
需的无功功率Q。
解 因为 P
 UI cos 
所以
P
40
cos  

 0.5
UI 220  0.36
.
I
.
U
jXL
由于是电感性电路, 所以φ=60°电
路中的无功功率为
R
图4.56 例 4.33 图
Q  UI sin   220 0.36 sin 60  69VA
6 功率因数的提高
1 功率因素的定义
有功功率大小的参数cosφ称功率因数, 用λ表示, 其定义
为功率因数的大小取决于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故把φ角也
称为功率因数角。
2 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1)提高电源设备的利用率
(2) 减小线路压降及功率损耗
3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对于感性负载,通常是在其两端并联电容器。
感性负载并联电容器后, 它们之间相互补偿, 进行
一部分能量交换, 减少了电源和负载间的能量交换。
.
IC
£«
.
U
.
I .
I1
R
.
IC
1
£-j
C
jL


.
I
£-
(a)
功率因数的提高
.
U
(b)
.
I1
.
IC
并联电容前有
P
P  UI1 cos1 , I 2 
U cos1
并联电容后有
P
P  UI1 cos 2 , I 
U cos
由图(b)可以看出
I C  I1 sin 1  I sin  2 
又知
P sin 1 P sin  2

U cos1 U cos 2
P
 (tan1  tan 2 )
U
U
IC 
 CU
XC
P
代入上式可得 CU  (tan1  tan 2 )
U
即
因为
P
C
(tan1  tan 2 )
2
U
2
U
QC  I 2 X C 
 CU 2
XC
QC
C
所以
U 2
代入式 (**)可得QC  P (tan1  tan 2 )
(**)
3.10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最大功率
负载
Z L  R  jX L
电路中电流相量为
.
.
US
US
I

Z S  Z L ( RS  RL )  j( X S  X L )
.
电流的有效值为
I
US
( RS  RL ) 2  j( X S  X L ) 2
负载吸收的功率
2
U
2
S RL
PL  I RL 
( RS  RL ) 2  j( X S  X L ) 2
1. 负载的电阻和电抗均可调节
 使PL获得最大值的条件是
dPL
0
dRL

ZL  ZS
此时最大功率为
Pmax
2
S
U

4RS
2.负载为纯电阻
U S2
PL 
RL
2
2
( RS  RL )  X S
dPL
 0 时,最大功率为
当
dRL
PR max
U S2
U S2


2 Z S (1  RS / Z S ) 2 Z S (1  cosS )
 例 3-24 在图 3-10-2 所示的正弦电路中,R和L为
损耗电阻和电感。实为电源内阻参数。
 已知u s (t )  10 2 sin 105 tV R=5Ω,L=50μH。RL=5 Ω,
试求其获得的功率。 当RL为多大时, 能获得最大
功率? 最大功率等于多少?
£-
US
£«
R
RL
L
电源内阻抗为Z S  R  jX S  5  j105  50106
5
o
已知u(
t
)

10
2
sin
10
t

5

j
5


5
2
/
45

s
.
设电压源的相量为U  10/ 0 V
o
.
US
10/ 0o
10
电路中的电流为I 


Z S  RL 5  j5  5 10  j5
.
o
10 / 0
o


0
.
89

/
26
.
6

o
11.8/ 26.6
负载获得的功率为PL  I RL  0.89  5  4W
2
2
当 RL  Z S 
大功率,即
R 2  X L2 时,模匹配, 能获得最
本章小结
 1
正弦交流量的基本概念

(1)正弦交流量的三要素 i = I m sin(t   )

正弦交流量可由最大值 I m 、角频率
 和初相位 
来描述它的大小、变化快慢及t=0时初始时刻的大小和
变化进程。

(2)正弦交流量的有效值与最大值之间有I=
Im
2
的关系。

(3)两个同频率正弦量的初相位角之差,称为相位差。
两同频率的正弦量有同相、反相、超前和滞后的关系。
2 正弦交流量的相量表示法
 正弦交流量除了可用解析式、波
形图表示,还可以用相量图(相
量复数式)的方法来表示。只有
同频率的正弦交流电才能在同一
相量图上加以分析。
解析式(三角式) : i(t )  I m sin(t   )  2 I sin(t   )

I m  j (t  ) I m
 相量指数式: I 
e

  I
2
2

 相量复数式: I  I (cos  j sin  )
3 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
(1)电容元件:
du
q  cu,i  c ,
dt
并联电容总电容: C总  C1  C 2  C 3
1
1
1
1
串联电容总电容:
 
 ,
C总 C1 C 2 C 3

1
j
复阻抗(容抗) : X C 

jC 2fC
1 2
电容器的贮电能: WC (t )  Cu (t )
2
di
(2)电感元件: u  L
dt
无偶合串联电感的总电感:L
总
 L1  L2
L1 L2
无偶合并联电感的总电感:L 总 
L1  L2

复阻抗(感抗) : X L  jL  2fL
1 2
电感线圈的磁场能:W L (t )  Li (t )
2
4.三个元件伏安特性的相量形式:
R、L、C元件上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量关系、有效值关系和
相位关系
元件名称 相量关系 有效值关系 相位关系


电容C
U  IR
U IR
电阻R
电感L


U L  jX L I


U C   jX C I
u  i
U L  IX L
u  i  90
UC  IXC
u  i  90
相量图
5.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
I  0

U  0
6.RLC串联的交流电路:


电压与电流相量关系:U  R  j( X L  X C ) I

复阻抗:Z 
U

 R  j( X L  X C )  Z 
I
阻抗模 : Z  R 2  ( X L  X C ) 2
X L  XC
阻抗角 :   arctan
R
7 RLC并联电路


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I  G  j(BC  B L)U
复导纳:Y  G  j(BC  BL)  G  jB
导纳模 :Y  G 2  B 2
B
导纳角 :   arctan
G
8 用相量法分析正弦交流电路

一般步骤为:

(1)作出相量模型图

(2)运用直流线性电路中所用的定律,定理,分析方
法进行计算,求出相量值。

(3)写出正弦量的解析式。
9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功率
(1)有功功率:P  UI cos
(2)无功功率:Q  UI sin 
(3)视在功率 :S  UI  P 2  Q 2
10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最大功率
(1)负载的电阻和电抗可调节时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是:
X L  X S
ZL  ZS  
最大功率:p
 RL  RS
U S2

max
4RS
(2)负载为纯电阻时,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为
RL  Z S
U S2
最大功率: PR max 
2 RS (1  cos S )
11
功率因数的提高
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对提高设备利用率和节约电能
有着重要意义。
一般采用在感性负载两端并联电容器的方法来提高
电路的功率因数。
各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比较
电路
u
i
u
i
u
相位关系
U  IR
U
I
R
i
R
电压和电流
的大小关系
U  IL  IX L
L I U  U
L X L
1
UI
 IX C
C
U
C
I  U C 
XC
.
I
阻抗
功率
相量关系
P  UI
.
U
电阻R

 I 2R


UIR
2
U
R
P0
.
U
感抗
.
I
X L  L
QL  I 2 X L
2
U

XL


U  j XL I
P0
容抗
1
XC 
C


QC   I X C U   jX I
C
U2

XC
2
习题解答
3-1 已知一正弦电压的振幅为310V,频率为50Hz,初相
为-π/6,试写出其解析式,并绘出波形图。
解:u(t)=310sin(100πt-π/6)
3-2
图略
写出题图3-1所示电压曲线的解析式
解:u(t)=310sin(ωt+π/3)
3—3 一工频正弦电压的最大值为310V,初始值为-155V,
试求它的解析式。
解:工频:f=50Hz,u(0)=310sinφ=-155,所以φ=-π/6
故u(t)=310sin(100πt-π/6)V
3-4 已知u=220 2sin(314t+60°)V,当纵坐标向左移
π/6或右移π/6时,初相各为多少?
解:φ1=60°-30°= 30°; φ2=90°+30°=120°
3-5 题图3—2中给出了u1、u2的波形图,试确定u1和u2
的初相各为多少?相位差为多少?哪个超前,哪个滞后?
解:
φ1=π/3;
φ2=-π/3;
Δφ=2π/3
u1超前u2
3-6
三个正弦电流i1、i2和i3的最大值分别为1A、2A、3A,
已知i2的初相为30°i1较i2超前60°较i3滞后150°,试分别
写出三个电流的解析式.
3-7
已知两复数Z1=8+j6,
3-6解:i1=sin(ωt+90°)V
Z2=10∠-60°求Z1+Z2、
i2=2sin(ωt+30°)A
Zl-Z2、Z1÷Z2。
i3=3sin(ωt-120°)
3  7解 : Z 2  5  j 5 3
Z1  Z 2  13  j (6  5 3 )
Z1  Z 2  3  j (6  5 3)
8  j6
(8  j 6)(5  j 5 3 )
Z1  Z 2 

100
5  j5 3
40  30 j  j 40 3  30 3 (4  3 3 )  j (3  4 3 )


100
10
3-8
写出下列各正弦量对应的相量。
(1)u1  220 2 sin(t  120 )V
(2)i1  10 2 sin(t  60 ) A
(3)u2  311 2 sin(t  200 )V

(4)i2  7.07 2 sin(t ) A

解 : U 1  220120 V ;
I 1  1060 A



: U 2  311160 V
3-9
I 2  7.070 A

写出下列相量对应的正弦量(f=50Hz)。



(1) U 1  220 V , (2) I 1  10(50 ) A
6


(3) U   j110V , (4) I 1  6  j8 A

解 : (1)u1  220 2 sin(100t  )V
(2)i1  10 2 sin(100t  50 ) A
6

(3)u  110 2 sin(100t  )V
2
4
(3)i1  10 2 sin(100t  arct an ) A
3
3  10电路如图所示,已知i1  20sin(t ) A, i2  20sin(t  90 ) A



试求 : (1) I 1、I 2 、I ;(2)各电流表的读数;(3)绘出电流相量图

解 : (1) I 1  10 20 A  10 2  0 jA;

I 2  10 290 A  10 2 jA



I  I 1  I 2  10 2  10 2 j  2045 A
(2) I  20A; I1  10 2 A; I 2  10 2 A
(3)相量如图
3  11已知u1  220sin(t  60 )V , u2  220 2 sin(t  30 )V
试作出u1和u2的相量图, 并求u1  u2 , u1  u2 .
3-12
两个同频率的正弦电压的有效值分别为30V和40V,
试问:(1)什么情况下,u1+u2的有效值为70V?(2)什么情况
下u1+u2的有效值为50V?(3)什么情况下,u1-u2的有效值为
10V?
解:(1)当u1与u2同相时u1+u2有效值为70V
(2)当u1与u2相差为π/2时, u1+u2的有效值为50V
(3)当u1与u2反相时, u1+u2的有效值为10V
3-13
电压u=100sin(314t-60°)V施加于电阻,若电阻
R=20Ω,试写出其上电流的解析式,并作电压和电流的相
量图。
解:i=5sin(314t-60°)A,电流与电压同相,相量图略
3-14
有一“220V、1000W”的电炉,接在220V的交流
电压上,试求通过电炉的电流和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Pe 1000
解 : Pe  U e I e , I e 

 4.55A
U e 220
Pe U e2 2202
R 2 

 48.4
Ie
Pe 1000
3-15
已知在10Ω的电阻上通过的电流为i=5sin(314t-
π/6)A,试求电阻上电压的有效值,并求电阻吸收的功率
为多少?
5
解 : I m  5 A, I 
,   2f  314;
2
5
U  IR 
10  25 2  35.4V
2
5
25
P  I 2 R  ( ) 2 R  10  125W
2
2
3-16
电压u=220sin(100t+30°)V施加于电感,若
电感L=0.2H,选定u、i参考方向一致,试求通过电感
的电流i,并绘出电流和电压的相量图。

解 :   2f  100, Z L  jL  j100 0.2  j 20
220
220



30

30

U
11
2
2

I  



(

60
)A

j 20
2090
2
ZL

i  11sin(100t  60 ) A, 相量图如右下:
3-17
一个L=0.15H的电感,先后接在f=50Hz和f=1000Hz,
电压为220V的电压上,分别算出两种情况下的XL、IL和QL.
解 : 当f  50Hz时
U
220
X L  2fL  15  47.1; I L 

 4.67 A
X L 47.1
U 2 2202
QL 

 1027.6W
X L 47.1
当f  1000Hz时
U
220
X L  2fL  300  942; I L 

 0.234A
X L 942
U 2 2202
QL 

 51.4W
X L 942
3-18
在关联参考方向下,已知加于电感元件两端的
电压为uL=100sin(100t+30°)V,通过的电流为
iL=10sin(100t+φi)A,试求电感的参数L及电流的初
相φi
100

30
解 : jX L  X L 90  2
; X L  L  100L
10
i
2


 30  i  90 ; i  60 ;
100
XL 
 10  L  100L; L  0.1H
10
3-19
一个C=50μF,的电容接于u=220
2
sin(314t+60°)V的电源上,求ic、Qc,绘电流和电压的相
量图。

UC
22060
解: IC 

j
 jX C
C
220 314 50106 60



3
.
454

150
A

  90
故i C  I m sin(314t  150 )  3.454 2 sin(314t  150 )

 4.89sin(314t  150 ) A
QC  UI  220 3.454  759.9W
3-20
把一个C=100μF的电容,先后接于f=50Hz和
f=60Hz,电压为220V的电源上,试分别计算上述两种
情况下XC、IC、QC
解 : 当f  50Hz时 :
1
1
XC 

 31.85
6
2fC 2  5010010
220
IC 
 6.9 A; QC  U C I C  220 6.9  1519.76W
31.85
当f  60Hz时 :
1
1
XC 

 26.54
6
2fC 2  6010010
220
IC 
 8.3 A; QC  U C I C  220 8.3  1823.76W
26.54
3-21 电路如题图3-4所示,R1=6Ω,R2=8Ω,R3=8Ω,
C=0.4F,IS=2A,电路已经稳定。求电容元件的电压及
储能
解 :电路已经稳定,
R3两端电压为0,
U C  U R2
故U C  I S R2  16V
储存的电场能:
1
QC  CU C2  0.5  0.4  162  51.2 J
2
3-22 电压为250V、容量为0.5μF的三个电容器C1、
C2、C3连接如题图3—5所示。求等效电容,并问端口电
压不能超过多少?
C1  (C2  C3 ) 0.5 1
解 : Cab 

 0.33
C1  C2  C3
1.5
当C2与C3达到250V时C1早超250V
250 C1
故umax  250V 
 250 125  375V
C1  C2
3-23
电路如题图3-6所示R1=9Ω,R2=R3=8Ω,L1=0.3H,
L2=0.6H,Is=4A,电路已经稳定。求电感元件的电流及储能。
解 :电路稳定, R2与R3两端的电压为:
R2
 4  4  16V
2
流过R3的电流为I 3  16 / 8  2 A
U2  U3  IS 
L1和L2稳定之前它们内部电流iL1与iL 2之比
iL1 U / L1 L2 0.6



2
iL 2 U / L2 L1 0.3
I
L
最终稳定的时刻仍有 L1  2  2, 而I L1  I L 2  2 A
I L 2 L1
4
2
A, I L 2  A,
3
3


1
1
4 2
1
2
2
WL1  L1 I L1   0.3  ( )  0.2 6 J ;WL 2  L2 I L 2  0.13 J
2
2
3
2
1
两电感的总磁场能W   0.2  2 2  0.4 J  WL1  WL 2
2
故I L1 
3-24 题图3-7所示电路中,已知也流表
为20A,求电路中电流表 的读数。


、 的读数均

U
U
解(a)图 : I 

 20 j  20 j  0 A即A 的计数为0
jX L  jX C

解(b)图 : I 


U
U

 20  20 j  20 245 A
R  jX C
即A的计数为20 2  28.3 A
3-25
题图3-8所示电路中,已知电压表V1、V2的
读数为50V,求电路中电压表V的读数。


解(a)图 : U  I ( R  jX L )  50  50 j  50 245
即V的计数为50 2  70.71V


解(b)图 : U  I ( R  jX C )  50  50 j  50 2(45)
即V的计数为50 2  70.71V

3  26电路如图所示, R  3, X L  4, X C  8, I C  100 A,




求U 、I R 、I L 及总电流 I 0 。




解 :U  U R  U L  U C

 I C  ( jX C )  100  8(90)
 80(90) 

U 80(90)  80
IR  
 (90)  A
R
3
3


U
80(90) 80(90) 


IL



20

(

180
)
A


20

0
A

jX L
4j
490





80
I 0  I R  I L  I C  100 A  (90)  A  200 A
3
80
80
 10  20 
j  10 
j  28.5(110.6) 
3
3



3  27电路如图3  10所示, 已知电流I C  30 , 求电压源U S




解 : U C  U R  I C  (4 j )  30  4(90 )  12(90 )




UC
I L  I C  I R  30 
 30  4(90 )  5(53 )
R






U S  U L  U C  I L  ( jX L )  U C
 (3  4 j )  4 j  12 j  16  0 j  160 V
3-28
电路如题图3-11所示,已知XC=50Ω,XL=100Ω,R=100
Ω ,I=2A,求IR和U。


jRX L
解 : U  I ( jX C 
)
R  jX L


I R R
I  IR IL  IR
 (1  j ) I R
jX L







I
1
2
2
IR 
 (1  j ) I ; 故I R 
I
 2  1.41A
1 j 2
2
2



jRX L
j100100
U  I ( jX C 
)  I (50 j 
)
R  jX L
100 100 j


 50 I ( j  j  1)  50 I
U  50I  100V
3-29 电阻R与一线圈串联电路如题图3-12所示,已知
R=28Ω,测得I=4.4A,U=220V,电路总功率P=580W,频率
f=50Hz,求线圈的参数r和L。
解 : P  I 2 ( R  r )
r 

P
580

R

 28  2
2
2
I
4.4


U  I ( R  r  jX L )  I (30  j 2fL)


U  U  220  I 302  (2fL) 2
U 2
故 : (2fL)  ( )  ( R  r ) 2
I
1
U
1
L
( )2  (R  r )2 
2f
I
100
2
(50) 2  (30) 2 
40
10

 0.13H
100 25
3-30
电阻电容串联电路,其中R=8Ω,C=167μF,电
源电压u=141.1sin(1000t+30 °)V,试求电流I并绘出
相量图。

解 : U  10030 V  50( 3  j )
j
j
Z  R  jX C  R 
 8
C
1000167106
 8  6 j  10(37 )


I

U 50( 3  j ) 50( 3  j )(8  6 j )



Z
86 j
100
8 3  6  j (8  6 3 )
 4 3  3  j (4  3 3 )
2
I  (4 3  3) 2  (4  3 3 ) 2  10A

U
10030

或: I  

10

67
A; 故I  10A

Z 10(37 )

相量图如右:
3  31电路如图3 13所示, Z  536.9 ,U1  U2 , 试求X C
解 : Z  536.9  5(0.8  0.6 j )





U1  I ( jX C  Z )  I [4  j (3  X C )]

U 2  I Z  I (4  3 j ),而U1  U 2


即 : I (4  3 j )  I [4  j (3  X C )]
0(无意义)
4  (3  X C )  5, X  6 X C  0; X C  
6 H
2
所以X C  6 H
2
2
C
3  32RLC串联电路中, 已知R  10,X
L
 5,X
C
 15
电压源电压u  200 2 sin(t  30 )V , 试求:
(1)电路的复阻抗Z , 并说明电路的性质;



(2)电路的 I 和U R 、U C ; (3)绘出电压、 电流相量图。
解 : Z  10  5 j  15 j  10  10 j  10 2(45 ), 为容性阻抗

U  20030 ,

U
20030

I 

10
2

75
A

Z 10 2(45 )







U R  I R  100 275 V
U L  I  jX L  10 275 1090  100 2165 V
U C  I  ( jX C )  10 275 15(90 )  150 2(15 )V
3  33 RLC串联电路中, 已知R  30,L  40m H, C  40F,

  1000rad / s,U L  100 V, 试求:(1)电路的阻抗Z;



(2)电路的 I 和U R 及U C (3)绘出电压、 电流相量图。
解 : (1) X L  L  1000 40103  40
1
1
XC 

 2.5
6
C 1000 4010
Z  30  40 j  2.5 j  30  37.5 j  4851.34 , 为感性阻抗

UL
100

(2) I  I L 


0
.
25

(

90
)A

jX L 4090






U R  I R  0.25(90 )  30  7.5(90 )V
U C  I  (2.5 j )  0.25(90 )  2.5(90 )  0.625180 V
3  34 RLC串联电路中, 已知R  10,X

L
 15,X
C
 5,

其中电流I  230 A, 试求 : (1)总电压U ; (2)功率因数cos

(3)该电路的功率P和Q及S
解 :电路总阻抗为: Z  10  15 j  5 j  10  10 j  10 245 


(1)总电压U  I Z  230 10 245  20 275
(2)电压与电流的相差  75  30  45
2
功率因数  cos 45 
 0.7071
2
(3) P  I 2 R  2 2 10  40W ; Q  I 2 ( X L  X C )  2 2 10  40W

S  UI  20 2  2  40 2  65.6VA
3-35 用三表法测线圈电路,已知电源频率f=50Hz,测得
数据分别是P=120W,U=100V,I=2A,试求:(1)该线圈的
参数及R、L;(2)线圈的无功功率Q、视在功率S及功率因
数cosφ
解 : P  I 2 R  120  2 2 R, R  30
P 120
而S  UI  100 2  200VA, cos  
 0.6
S 200
I 2R
R
30
即:


 0.6
2
2
2
2
2
2
2
I R  XL
R  XL
30  X L
302  X L2  50  X L2  502  302  X L  40
40
40
 2fL  40  L 

 0.127H
2f 100
Q  I 2 X L  2 2  40  160W
S  200W
3  36 已知某一无源网络的等效阻抗Z  1060 , 外

加电压U  22015 , 求该网络的功率P,Q,S及功率
因数 cos

U 22015

解: I  

22

(

45
)

Z 1060
视在功率 : S  UI  220 22  4840VA

电压与电流的相差:   15  (45 )  60
功率因数 : cos  cos 60  0.5
故有功功率: P  S cos  4840 0.5  2420W
3
无功功率 : Q  S sin   4840
 4191.6VA
2
3  37 电路如图所示,已知u  2 sin tV , i  sin(t  45 ) A
试求两端电路N的等效元件参数


2
1

解 : U  10  1  0 jV ; I 
45  (1  j ) A
2
2


U
1
故 :1  Z N   
 1 j
I 0.5(1  j )
故 : Z N   j
即 : N内可以等效成一个阻抗为1的电容元件

3  38 已知一复阻抗上的电流电压分别为I  1015 A,
u  220 2 sin(t  60 )V , 试求(1) Z , Y ; (2)阻抗角及导纳角 '


解 : U  220(60 )V ; I  1015 A


220(60 )


故: Z   

22

(

75
)

,
所以
:
Z

22

;



75

10

15
I
U

1015
1
1

'

而Y   


75
所以
:
Y

西门子
,


75

220

(

60
) 22
22
U
I
3  39 已知某阻抗Z1  10030 , 求与之等效的复导纳Y1

1
1

解 : Y1 


0
.
01

(

30
)S

Z1 10030
3  40 如图所示,已知R  X C  10, X L  5,U  2200 V




试求 : (1)复导纳Y , 并说明电路的性质; (2) I 、I R 、I L 、I C ;
(3)绘出相量图。
1
1
1
解 : (1)Y  

R jX L  jX C
 0.1  0.2 j  0.1 j  0.1  0.1 j
 0.1 2(45 )西门子


(2) I  Y U  0.1 2(45 )  2200  22 2(45 ) A






I R  G U  0.1 2200  220 A
I L  YL U  0.2 j  2200  44(90 )  0  44(90 ) A
I C  YC U  0.1 j  2200  2290 A
(3)图略

3  41 电路如图所示, U  100(30 )V ,


R  4, X C  X L  4, 求电路的(1) I 1、I 2

和 I 3 ;(2)绘出相量图。

U
100(30 ) 100(30 )
解: I1 


 jX C
4j
4(90 )

 2560 A

U
100(30 ) 100(30 )

I2 



12
.
5
2

(

75
)A

R  jX L
44 j
4 2(45 )




I 3  I 1  I 2  2560 A  12.5 2(75 ) A
或先求总Z 

 jX C  ( R  jX L )  4 j (4  4 j )

 1  j  2(45 )
 jX C  R  jX L
4
U 100(30 )

I3  

50
2

15
A

Z
2(45 )


3  42如图所示,已知U C  100 V ,
R  3, X C  X L  4, 求电路的功
率P、、Q、 及功率因数。
解 : Z 

jX L ( R  jX C ) 4 j (3  4 j )

jX L  R  jX C
3
4(4  3 j ) 20
16

37    4 j  R '  jX '
3
3
3

UC
100

故 IC 


2
.
5

(
90
),

 jX C 4  90



U  I C ( R  jX C )  2.590  5(53 )  12.537

U 12.537
I 
 1.8750
P  12.5 1.875 0.8  18.75W
20
Z
37
3
Q  S sin   12.5 1.875 0.6  14.06VA, S  UI  12.5 1.875  23.44VA
P 12 4
cos  
  0.8  cos37
S 15 5


3  43电路如图所示, 已知 I S  20 A,
Z1  1  j, Z 2  6  8 j,



Z 3  10  10 j, 求 I 1、I 2 和U

IS

解: I1 

IS

I2 
Z 2Z3
Z 2  Z3 
Z3
10  10 j 2(9  7 j )
 IS
 2

A
Z2
Z 2  Z3
16  2 j
13
Z 2 Z3
Z 2  Z3 
Z2
6  8 j 2(4  7 j )
 IS
 2

A
Z3
Z 2  Z3
16  2 j
13
Z 2Z3
(10  10 j )(6  8 j )
10(11 3 j )
总阻抗Z  Z1 
 1 j 
 1 j 
Z 2  Z3
16  2 j
13
123 17 j


13
123 17 j 246 34 j
故:U  I Z  (2  0 j ) 

V
13
13


3-44 电路如题图3-18所示,列
出结点a的结点电位方程。
10
 12 j

57 j 98 j 4 j
解 :U a 
1
1
1


57 j 86 j 98 j 4 j
10(5  7 j ) 12 j (9  4 j )

10(5  7 j )  97  50  12 j  74 50(9  4 j )
74
97


(5  7 j ) 4  3 j (9  4 j ) 4850(5  7 j )  7178(4  3 j )  3700((9  4 j )


74
50
97
420100 60100j (64900 60100j )(86262 2384j )



86262 2384j
7446816100
5612946200 739100j 56129462 7391j

 0.754 9.93 105 j
7446816100
74468161
 0.7540


3  45电路如图所示,已知U S1  U S 3

 100 V ,U S 2  j10V , 试求 : (1)列出

节点1、2的电位方程; (2)求节点电位
U1和U 2




U S 1 10
1
1
1
1
(  
)U 1 
U2 

4j
4j 4j
解: 4 j 3  4 j


U 2  U S 2  10 j

即 : (3 j  4  3 j ) U 1  30  30 j
 15


U
(
1

j
)

15

(

135
)V
1 
U1  15V


2
故:

U 2  10V


U 2  10 j  1090 V
3-46
电路如题图3—20所示,利用戴维宁定理求解电容支
路的电流I1。
解 : 将电路换成如图所示情形,

50
U ab 
 (3  4 j )
1 3  4 j
25(3  4 j ) 25(7  j )


V
2(1  j )
4
1 (3  4 j ) 7  j
Z ab 

44j
8


U ab
7 j
5 j
8
25(7  j ) / 4 50(7  j ) 50(1  28 j )



(7  39 j ) / 8
7  39 j
157
所以 : I 1 
此题也可用节点电位法来解 :

Ua 
50
1
1
1
1


1 5 j 3 4 j
50
50 25
1250



j 3  4 j 25  5 j  3  4 j 28  j
1 
5
25
1250


Ua
250
250(1  28 j ) 50(1  28 j )
28  j
I1 




A
5 j
5 j
1  28 j
785
157
用这种方法解较用戴维宁定理解要简单.
3-47 电路如题图3—21所示,
求二端网络a、b端的戴维宁等
效电路。

解 : U ab
100

 (3  8 j )
88 j
100
5 2(45 )

 (3  8 j ) 
 (3  8 j )

8
8 2(45 )
5 2 (1  j )  (3  8 j )
5 2 (11 5 j )

V
V
8
8
5(3  8 j )
5(3  8 j )(1  j )
Z ab  5 j 
5j
538 j
16
55(1  j )

16
αΦωβμΩσεφπ°∠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