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B4多组资料均数的比较—方差分析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版本B4多组资料均数的比较—方差分析

第四章、多组资料均数的比
较—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的用途:
用于对比研究中,组间(比较组k2)的
样本均数间差别有无统计学意义,从而推
论各样本均数的总体水平是否相同。
例讲义4-2:研究目的:
了解烫伤后不同时期切痂对肝脏的
ATP含量的影响
•
处理因素
随机 甲组(n=10) 烫伤(对照)
•
• 30大鼠
乙组(n=10) 烫伤(24小时切痂)
•
丙组(n =10) 烫伤(96小时切痂)
•
• 全部在 168小时处死, 测定三组大鼠肝脏的
ATP含量,问:不同处理因素(时间)的ATP含
量是否有差别?
例:大鼠烫伤后不同时间切痂对肝脏
ATP含量的测量结果
•
• 对照组
•
7.76
•
7.71
•
8.43
•
8.47
•
10.30
•
.
•
6.97
• n
10
• x 8.04
处理因素
24小时组
11.14
11.60
11.42
11.85
13.53
.
17.72
10
12.76
96小时组
10.85
8.58
7.19
9.36
9.59
.
8.69
10
9.25
20
18
ATP
含
量
16
14
12
7
10
8
17
6
4
N =
VAR00002
10
10
1.00
2.00
A组
B组
第一节、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
将比较组数据变异(总变异)分解为:
总变异=组间变异+组内变异
变异
原
因
组间变异 不同处理因素
方差估计量
MS组间
+随机误差
组内变异 随机误差
MS误差
•
(随机误差=个体变异+未知因素)
变异估计量(离均差平方和)及分解:
总离均差平方和
ni
k
SS总 =
 ( x
ij
 x)
2
i
 x)
2
i 1 j 1
组间离均差平方和
k
SS组间 =
 n (x
i 1
i
组内离均差平方和
SS组内 =
k
n
i 1
j 1
{
MS 组间 
SS组间
 组间
SS组内
2
MS

组内
( xij  xi ) }
 组内
其中:
SS总  SS组间  SS组内
MS组间  SS组间 / 组间
ν组间=组数-1=K-1
MS组内  SS组内 / 组内
ν组内=总例数-组数=N-K
注:MS=S2
(方差)
方差分析:统计检验:
假设:H0:1= 2= 3=…. k
H1:各μ不等 ,
组间变异 MS组间
F

组内变异 MS组内
• 理论上,如果处理因素无作用,则
(组间变异=组内变异) , F =1
或波动在1左右。 如果F >>1,或
F>F,P<,说明处理因素有作用。
图4-1组间误差与组内误差示意图
干预前
干预后
研究总
体对象
ATP
含量
x  8.04
A组
不切痂
B组
24小时切痂
x  12.76
C组
96小时切痂
x  9.25
MS组间=MS组内
MS组间=MS组内 ?
第二节、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
• 一、完全随机分组设计(例:表4-1资料)
•
• N个
随机化分组
• (试验对象)
•
•
处理
指标
甲处理(n1) x
乙处理 (n2) x
丙处理(n3) x
优点:设计简单,各组例数可等和不相等
二、数据结果的方差分析步骤
• 完全随机分组设计数据的变异分解
• 总变异分解为:
•
组间变异(不同处理+误差)
•
组内变异(误差)
完全随机分组设计数据的SS计算公式
55页公式4-1(总变异)、4-2(组间)、4-3(误)
• 变异来源
SS =离均差平方和
k n
• 总变异
2
SS总   (xij  x )  X  C
i
• 处理间
• 组内
• (误差)
校正数C:
SS组间
j
n
k
k
  n ( x  x ) 
i i
i 1
i 1
SS组内  SS总  SS组间
C  (X ) / N
2
( x ) 2
j 1
ni
C
表4-2
• 变异
• 总
• 处理
完全随机分组设计数据的
方差分析计算
SS
SS总
SS组间
SS组内
• 组内
• (误差)
ν
MS
F值
N-1
k-1
N-k
SS组间
MS组间 

MS组内 
SS组内

MS组间
MS组内
表4-1大鼠烫伤后不同时间切痂对
肝脏ATP含量的测量结果
•
对照组
•
7.76
•
7.71
•
8.43
•
.
•
6.97
• n
10
• x 8.04
• x  80.43
•2
676.32
x
24小时组
11.14
11.60
11.42
.
17.72
10
12.76
127.55
1696.96
96小时组
10.85
8.58
7.19
.
8.69
合计
10
30
9.25
10.02
92.49 300.47
868.93 3242.21
完全随机分组的方差分析计算步骤
• 1.数据准备(计算表4-1)
• 2.建立假设
• H0: 1= 2= 3,即不同时期ATP含量
的总体均数相等
• H1: 各时期该指标均数不等或不全等
• =0.05
• 3.计算各离均差平方和(SS)
SS估计量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C  (X ) / N
1)计算总离均差平方和
2
SS总   X  C  3242.21  3009.407  232.802
2
2)计算组间离均差平方和
(xi )
80.43  127.55  92.49
SS组间  
C 
 C  119.83
i 1 n
10
i
k
2
2
2
2
3)计算组内离均差平方和
SS组内  SS总  SS组间  232.802  119.831  112.97
4.列方差分析表
表4-2 方差分析表
•
•
•
•
•
•
•
•
变异来源 SS
ν
MS F
P
组间
119.83 2 59.916 14.32 <0.05
组内
112.97 27 4.184
总
232.8026 29
5.求P值和结论
本例 v组间=2, v误差=27 F0.05,2,27=3.35
F=14.32>3.55 , P<0.05。
结论:在=0.05水平,p<0.05,拒绝H0,三组ATP
含量差异有统计意义,不同时间切痂对肝脏ATP
含量不同.
第三节、随机单位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
•
•
随机单位组设计
又称随机区组、配伍组设计
(the randomized block design)
一、随机单位组设计的方法
• 设计:
•
将性质大致相同的实验对象组成一
个单位组(区组),每个单位组内的
实验对象数=处理个数。共有b个单位
组。
• 单位组是配对设计的扩大。
例:研究三种剂量雌激素对大鼠子宫重
量的影响
•
•
•
•
•
•
处理因素:三种剂量(0.2、0.4、0.8(ug)
研究指标:不同处理后的子宫重量
实验对象及例数:大鼠4个种系共12只
控制因素:处理前不同种系大鼠子宫重量
实验设计:随机区组设计
方法:1.将同种系的3只大鼠为一个单位组,
共4个单位组。
• 2.在单位组内随机分配处理因素于大鼠。
三个处理组的随机区组设计方法
• .
• 单位组
• (区组)
• 1
• 2
• 3
• 4
实验单位(小鼠编号)
1
2
3
甲
丙
乙
甲=0.2
丙
乙
甲
乙=0.4
乙
甲
丙
丙=0.8
丙
乙
甲
实验单位的随机化分组在区
组内进行。
随机单位设计
• 表4-4 大鼠注射不同剂量雌激素后
•
子宫重量数据
•
•
•
•
•
•
•
种类
A
B
C
D
雌激素剂量(ug100g -1)
0.2
0.4
0.8
106
116
145
42
68
115
70
111
133
42
63
87
随机区组(单位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 有两种类型资料可采用:
• 1.随机单位设计实验(单位组内的实验
对象为异体)的几组数据比较。
• 2单位组内的实验对象为同一个体,非
随机分组的数据。 (例:放置不同时间
血糖浓度的结果)
例:8名受试者放置不同时间血
糖浓度的结果
•
•
•
•
•
受试者
放置时间(分)
编号
0
45
90
135
1
5.27 5.27 4.94
4.61
2
5.88 5.83 5.38
5.00
3
5.44 5.38 5.27
5.00
• 8
5.21
5.11
5.00
4.44
•
•
•
•
二、随机区组设计试验数据的
方差分析的原理
(一)总变异分解
组间变异(处理因素+随机误差)
单位组变异(个体间变异+随机误差)组内
变异
误差变异(随机因素)
F=
组间变异(MSB)
误差变异(MSE)
设计优点:将个体变异从组内变异中分离,
比完全随机分组设计更容易查出处理的差别。
表4-4 大鼠注射不同剂量雌激素后
子宫重量
• 种类
•
• A
• B
• C
• D
• x
• 2x 
• x
雌激素剂量(ug100g -1)
0.2
0.4
0.8
合计
106
116
145
367
42
68
115
225
70
111
133
314
42
63
87
192
65.0
89.5 120.0
91.5
260
358
480
1098
19664 34370 59508
113542
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计算步骤
• 例:表4-4资料(数据准备)
• 1.建立检验假设
• H0: 1= 2= 3 即不同剂量雌激素对子
宫重量的总体均数无影响
• H1: 不同剂量的雌激素对子宫重量均数
不等或不全等
• =0.01
2.随机区组SS估计量的计算公式和步骤:
1)总离均差平方和
SS总   X  C  113542  1098 / 12  13075
2
自由度
2
v总=N-1=12-1
2)组间(处理)离均差平方和
(X )
260  358  480
SS处理  
C 
 C  6074
ni
4
i 1
V处理=K-1=3-1
k
2
2
2
2
3)区组(单位组)间离均差平方和
k
n
SS区组  
( X )
i 1
k
j 1
2
C
367  225  314  192

 C  6457.67
3
2
2
2
2
V单位= n -1
4)误差离均差平方和
SS E  SS总  SS处理  SS区组 
13075  6074  6457.67  6457.67
表4-6 方差分析表
•
•
•
•
•
•
变异来源
SS
ν
总
13075 11
处理组间 6074
2
单位组间 6457
3
误差
543.33 6
ν误差=ν总-ν处理组-ν单位组
MS
3037
2152
90.55
F
P
33.54 <0.01
23.77 <0.01
F处理  F0.01, 2,6  10.92, F单位  F0.01,3,6  9.78
• 结论:在=0.01水平上,P<0.01),拒绝H0假
设,即不同剂量的雌激素对子宫重量不同。
第四节、均数间的多重比较
• 一、简介
• 当F≥Fα,P<0.05时,应做均数间的多重比较。
• 注意:多个均数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会增加Ⅰ,
型误差的概率,多重比较的统计方法可避免。
•
•
•
•
研究者的目的
常用多重比较方法
1.处理组两两之间
SNK-q检验
的比较
2.各处理组仅与对照组 Dunnett-t检验
做比
较
1. SNK-q检验(Student-Newman-keuls)
• 用于均数间的两两组间比较(85页)
检验
公式
SX AXB
查q界
值表
XA  XB
q
SX AXB
公式4-5
MS 误差 1
1

(  )
2
n A nB
如
q  q0.05, , p 0.05
例:大鼠烫伤后不同时间切痂对肝脏ATP
含量的测量结果
• 方法与步骤(见讲义59页):
• 1)建立检验假设
• H0: A= B任意比较两组总体均数相等,
H1: , 任意两组A≠ B ,=0.05
• 2)将均数依大小排列(确定a)
• 组别 对照 96小时 24小时
• 均数 8.04
9.25
12.76
• 排序 1
2
3
a为对比组所
包含的组数
•
•
•
•
例:大鼠烫伤后不同时间切痂对肝脏ATP
含量测量均数的两两比较
比较组 X A  X B a
q q0.05 q0.01
P
对与96 -1.21
2 1.87 2.92 3.96 >0.05
对与24 -4.72
3 7.29 3.53 4.54 <0.01
96与24 -3.51
2 5.42 2.92 3.96 <0.01
• 3)列均数两两比较表,计算q值
• 4)结论:在=0.05水准上,对照组与96小
时的ATP含量无差别,24小时与对照和96
小时切痂的ATP含量差别有统计意义。24
小时切痂,肝中ATP含量最高。
q0.05界值查表获得
(233页,SNK法的q界值表)
q界值的表示:
q / 2,v误差,a
q
本例: 0.05 / 2,
27,
2
 q0.05/ 2,24,2  2.92
误差自由度=27,a=2
q0.05/ 2,24,3  3.53
误差自由度=24,a=3
• 用q检验做均数两两比较
• 例:对照组(1)与96小时(2)比较
x  9.25
x  8.04
MS误差=4.184
SXAXB
MS 误差 1 1
4.184 1 1

(  )
(  )  0.647
2 n A nB
2 10 10
XA  XB
q' 
SX AXB
8.04  9.25

 1.8702
0.647
多重比较q检验与t检验的不同点
• 1.公式误差计算不同
1
• t 检验
2 1
S X A  X B  SC (  )
n A nB
• q检验
SX AXB
MS 误差 1
1

(  )
2
n A nB
• 2.检验水准的界值不同
q0.05,v误差, a  q0.05,27,2  2.92
t0.05/ 2,v  t0.05 / 2,18  2.101
q0.05,v误差,a  q0.05,27,3  3.53
方差分析小结
• 一、方差分析应用条件(讲义54页)
• 二、方差分析计算步骤小结
• 1确定资料比较组的设计(完全随机
分组或随机区组设计)
• 2.如F>Fα,P<0.05,做均数的多重
比较(各均数间两两比较)
• 3.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