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单导学”模式中“活动单”的设计与制作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活动单导学”模式中“活动单”的设计与制作

“活动单导学”模式中
“活动单”的设计与制作
一 “活动单导学”模式简介
二 “活动单”的设计与制作
三 “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操作要领
一 “活动单导学模式”的简介
一 “活动单导学模式”的简介
1 “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概述
2 “活动单导学”模式产生的背景
3 “活动单导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1 “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概述
活动--------基本形式
单-----------平台
活动单-----教学的“活动性”和“单”
的作用
导-----------主导,指导
学-----------过程
导学--------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
2 “活动单导学”模式产生的背景
(1)课程改革的需要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自主、合作、探究
2 “活动单导学”模式产生的背景
(2)对传统课堂模式的反思
重教法、轻学法
活动少、空间小
形式新、效率低
2 “活动单导学”模式产生的背景
(3)对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
关于师生地位:教师---执行者和传声筒
学生---接受者
关于学习方式:被动接受型,单调而缺乏变化
关于教学内容:细而全,没有重点
关于教学方式: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3 “活动单导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说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及合作学习理论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二 “活动单”的设计与制作
二 “活动单”的设计与制作
1 活动单的基本结构与活动模型
2 活动单设计的基本原则
1 活动单的基本结构与活动模型
(1)基本结构:
课题---学习目标---活动方案---检测反馈
1 活动单的基本结构与活动模型
(2)每一个活动方案的基本模型
教
师
创设情境
观察指导
管理促进
引导评价
点评提升
学
生
明确目标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成果展示
自我完善
2 活动单设计的基本原则
(1)目标性原则
(2)驱动性原则
(3)生成性原则
(4)层次性原则
(5)系统性原则
(6)操作性原则
2 活动单设计的基本原则
(1)目标性原则:
一是指任何一个课题的活动单设计都要有明
确的目标;
二是设计的所有活动都必须以目标为引领,并
服务于预设的目标;
三是预设的目标要有可行性,要妥善处理好预
设与动态生成的关系.
《利用向量知识求空间的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运用向量法,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二面角;
过程与方法:经历向量法解决立体几何的三个步骤(空间问题平面化、
立体几何向量化、向量问题坐标化)
,使学生掌握向量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深刻领会类比、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
《利用向量知识求空间的角》
活动一:掌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二面角的概念;了解向量法.
问题 1:立体几何中学习的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
面所成的角、二面角的概念是什么?
问题 2:上节课学习了向量法,向量法解决立体几何要经
历几个步骤?
(此活动的作用在与构建知识,复习回忆.)
《利用向量知识求空间的角》
活动二:了解三种角与向量夹角的联系
(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体会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的作用.
)
问题 3: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它们方向向量的夹角吗?(配图演示)
问题 4: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是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吗?
(配图演示)
问题 5:二面角的平面角是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吗?(配图演示)
问题 6:通过运算,你能用式子来说明三种角与向量夹角的关系吗?
此活动的作用是搭建桥梁,寻求联系。引导学生将所求角与向量的夹角建
立联系,使学生明确如何将问题向量化以及向量法要解决的问题.
《利用向量知识求空间的角》
活动三:掌握向量法求解三种角的一般步骤
例 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例 2(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例 3(二面角)
此活动的作用是回归本质,解决问题。通过习题演练,经历完整的
向量法求三种角的过程,加深对向量法的理解,结合坐标法,
体会向量法解题的优势.
问题 7:向量法的三个步骤在解题过程中如何体现?
《利用向量知识求空间的角》
课堂小结:
问题 8:通过学习,体会在解题中哪几步是关键步骤?
问题 9:上述例题如果利用立体几何中的综合法解决,
思路又会怎样?比较综合法、向量法、坐标法,你有什么体会?
问题 10: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都运用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此活动的作用是完整体系,思维升华.
课堂检测:
此活动的作用是揭示向量法的本质,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对比、
总结提升,掌握向量法的实质.
2 活动单设计的基本原则
(2)驱动性原则:
课堂教学都要有一定的驱动性,可以通过创
设情景激发学习者的兴趣,从而产生解决问
题的欲望.
《复数》
创设情境:
请分别在相应的数集中解下列方程:
3x  4  1, x  N ;3x  2  0, x  Z ; x2  2, x  Q
问题 1:结合上述问题寻找数系扩充的规律和方法.
问题 2:在实数集中,我们又面临 x 2  1 无解,
负数不能开偶次方的问题,是否接受方程无解,
停滞不前?
《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
创设情境:
播放电视画面:
一:电视节目《星光大道》
,一选手正声情并茂地向观众
自我介绍:
“..
.我家有爸爸、妈妈和我,我来自北京市
第三十八中学,我现在的班级是高一(1)班.
.
.”
二:DV 短片:蓝蓝的天空,茫茫的草原,清清的湖水,
鸟群、羊群、鱼群。背景轻音乐..
.
.
2 活动单设计的基本原则
(3)生成性原则:
已有认知 -------- 预期认知--------新的认知
知识建构
悟
《三角函数的定义》 (案例1)
一.创设情境
问题 1:复习锐角三角函数。
问题 2:你能表示 225 的三角函数吗?
二.概念生成:
完成下列填空题:
1.设锐角  的顶点与原点 O 重合,始边与 x 轴的
正半轴重合,终边上任取一点 P( x, y ) ,点 P 与原
点的距离记作 r  x2  y2 (r  0) ,则有 sin  
cos 
, tan 
.
,
《三角函数的定义》 (案例1)
《三角函数的定义》 (案例1)
2.对于确定的锐角  ,上述三个比值不会随点 P 在角 
终边上的位置改变而改变,特别地,当 OP  1 (即 r  1 )时,
sin  
, cos 
, tan 
.
3.设角  是一个任意角,其顶点与原点 O 重合,始边与 x
轴的正半轴重合, P 点是角  的终边和单位圆的交点,
设 P( x, y ) ,那么
叫做角  的余弦,记作
叫做角  的正弦,记作
;
叫做角  的正切,记作
4,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都是以
以
;
为自变量,
为函数值的函数,将它们统称为三角函数.
.
《三角函数的定义》 (案例2)
一.创设情境
问题 1:
“任意角的概念”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
(角的终边旋转有周而复始的现象)
问题 2:任意角在转动过程中,终边上的点绕顶点做圆
周运动,你能举出一些圆周运动的例子吗?
问题 3:圆周运动用什么样的函数来刻画?
《三角函数的定义》 (案例2)
二.概念生成
对问题 3 学生很难回答,教师给予必要的启发:
问题 4:函数的研究对象是数量关系,那么在圆周运动中,
有哪些数量?哪些是常量?哪些是变量?
问题 5:当角  是锐角时,  , ( x, y ), r 三者之间有何关系?
(教师及时总结 sin  
y
x
y
, cos  , tan  )
r
r
x
问题 6:“锐角三角函数“是否为函数?
问题 7:在上述表达式中, r  1时有什么特殊意义?
《三角函数的定义》 (案例2)
y
x
y
问题 8:函数 sin   , cos  , tan 
r
r
x
能否刻画圆周运动?
问题 9:辨析“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是否
符合高中函数的定义.
问题 10:锐角三角函数与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有何异同?
2 活动单设计的基本原则
(4)层次性原则:
一是指要难易恰当,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
其中,有所收获;
二是指活动设计要有梯度,由浅入深.
《归纳推理》
引发学生探究性思维活动的问题链:
什么是推理?
什么是归纳推理?
怎样进行归纳推理?(归纳推理的思维过程)
归纳推理是否具有可靠性?
为什么不可靠还要研究?(归纳推理的创造性)
2 活动单设计的基本原则
(5)系统性原则:
知识结构、经验的完整性与连续性;
通览全部教材,熟悉内容、重点及难点,
合理安排.
《函数》
1.函数概念、具体函数模型、函数应用、研究
函数的方法四方面的内容;
2.必修教材中设置了函数概念、指数函数、对
数函数、简单幂函数、三角函数、分段函数、
数列等具体函数模型及其应用,还设置了
研究函数的初等方法,
3.选修数学中设置了研究函数的分析方法导数
等内容,其中函数的应用及函数的思想方法
贯穿于相关数学内容之中.
2 活动单设计的基本原则
(6)操作性原则:
要求明确,活动内容具体,操作步骤详尽,
时间控制适度;
从大处着眼,从细微处入手,预设性强.
《函数奇偶性》
活动一:了解函数图像的对称性
1.作出函数 y  x2 , y  x2  1 的图象,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1) 从对称的角度你发现这两个函数图象有什么共同特征?
(2) 如何用数量关系来表述上述特征?
1
2.作出函数 f ( x)  x 和 f ( x)  的图象,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x
(1)从对称的角度你发现这两个函数图象有什么共同特征?
(2)如何用数量关系来表述上述特征?
《函数奇偶性》
活动二:理解函数奇偶性的概念
1.由上面的分析讨论建立奇函数、偶函数的定义:
奇函数:
偶函数:
2.概念辨析:
(1)如果定义在 R 上的函数 f (x)
①满足 f (2)  f (2), 那么 f (x) 是偶函数吗?
②满足 f (2)  f (2), 那么 f (x) 一定不是是偶函数吗?
③满足 f (2)  f (2), 那么 f (x) 一定不是奇函数吗?
《函数奇偶性》
(2)奇、偶函数的定义域有什么特征?
(3)奇、偶函数的图象有什么特征?
(4)存在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的函数吗?
若存在唯一吗?其共同特征是什么?
三 “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操作要
领
(1)课堂教学活动单的研制
(2)班级学习小组的建立
(3)活动模型的设计与执行
(4)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与评价
(5)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三 “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操作要
领
(1)课堂教学活动单的研制
活动单是活动单导学模式的关键,决定了
学生活动的方向、方式,自然就成了课堂
教学质量高低的决定因素.
三 “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操作要
领
(2)班级学习小组的建立
①科学分组;
②推选组长;
③起好组名;
④合理分工;
⑤制度建设.
三 “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操作要
领
(3)活动模型的设计与执行
三 “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操作要
领
(4)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与评价
①目的;
②内容;
③标准;
④主体;
⑤方法.
三 “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操作要
领
(5)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①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②学生与学生的关系;
③开放与收敛的关系;
④活动与目标的关系.